<![CDATA[反派影评]]> https://anchor.fm/fanpaifilm https://d3t3ozftmdmh3i.cloudfront.net/production/podcast_uploaded_nologo/12366236/12366236-1611985055171-24c9360bf23d6.jpg 反派影评 https://anchor.fm/fanpaifilm Anchor Podcasts Sun, 24 Apr 2022 03:09:17 GMT lamesbond 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 episodic lamesbond podcasts60+4a4df770@anchor.fm No <![CDATA[228《不要抬头》快进吧!快进到本片的结局!]]> 主播打分:

杨超:7分

《长江图》导演,“黑客帝国专题”等18期嘉宾

电影呈现的是一个巨大的荒谬时刻——一个如此显见的事实,一个世界末日级的灾难,居然也能分出“抬头族”和“低头族”这两种粉丝阵营,这就证明人类已经失败了。是什么让我们连最简单的“抬头看一眼”的动作都做不到?是什么?我希望每个人都去看《不要抬头》,也希望大家都能学会抬头去看。我们需要看清楚,更需要形成共识——那颗彗星究竟代表着什么。

波米:7.5分

影片在说环保还是疫情?这一点也不重要。真正重要的表达是,真相如何被一步步忽视甚至扭曲:先是“让彗星飞一会儿”,然后是“等反转”——我们最熟悉的两大互联网金句精准诠释了片中“天灾政治化”的全流程。本片扩大了《真·哥斯拉》主要围绕政府的批判:媒体人、科学家、艺术家、科技大佬甚至是普通民众,都成为了这个巨大加速工程的一分子。还有一句流行语:每一片雪花都不是无辜的。

节目流程

节目总时长:1:19:42;

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

1)影片信息介绍;

2)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

"准备好,七个月后见父母"-优点

以上优点环节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电影切中了哪些现实议题?

2)丰富人物群像是如何建立的?

3)各个演员呈现出怎样精彩的表演?

4)达成“不要抬头”目的需要几步?

5)第四权力是如何沦丧的?

6)“热搜至上”如何绑架媒体?

7)“科技公司”如何剥夺隐私?

8)“等反转”不分左右东西?

9)为什么说本片是赫胥黎式软科幻?

10)不同媒介素材呈现出不同质感?

"美国王晶"蜕变为"当世吕美特"?

以上缺点环节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批判目的压倒了喜剧类型?

2)主创不应口述影片主题?

3)影片的环保主题并不成立?

4)导演还是“精英腔调“浓重?

5)白左的反美也是美国中心论?

6)全球化问题总被美国内政化?

7)与《疯狂的外星人》被骂有相似性?

以上外延涉及如下话题:

1)导演从开始创作就怀有对媒体的焦虑?

2)导演怎样通过叙事成就“政治论文”?

3)亚当·麦凯对电影工业有何贡献?

开场曲:<C-5 Galaxy>(Nicholas Britell);

结束曲:《听我说谢谢你》(李昕融);

影片《不要抬头》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R级;

本期片目

《电视台风云》(1976)

《摇尾狗》(1997)

《黑客帝国1-4》(1999-2021)

《王牌播音员1-2》(2004-2013)

《银河系漫游指南》(2005)

《波拉特》(2006)

《穿普拉达的女王》(2006)

《地心引力》(2013)

《华尔街之狼》(2013)

《大空头》(2015)

《火星救援》(2015)

《华盛顿邮报》(2017)

《母亲!》(2017)

《副总统》(2018)

《疯狂的外星人》(2019)

《平行母亲》(2021)

《健听女孩》(2021)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228-e1hj309 ba0d2004-e596-4414-b660-491957de2f72 Wed, 20 Apr 2022 23:31:45 GMT <p>主播打分:</p> <p>杨超:7分</p> <p>《长江图》导演,“黑客帝国专题”等18期嘉宾</p> <p>电影呈现的是一个巨大的荒谬时刻——一个如此显见的事实,一个世界末日级的灾难,居然也能分出“抬头族”和“低头族”这两种粉丝阵营,这就证明人类已经失败了。是什么让我们连最简单的“抬头看一眼”的动作都做不到?是什么?我希望每个人都去看《不要抬头》,也希望大家都能学会抬头去看。我们需要看清楚,更需要形成共识——那颗彗星究竟代表着什么。</p> <p>波米:7.5分</p> <p>影片在说环保还是疫情?这一点也不重要。真正重要的表达是,真相如何被一步步忽视甚至扭曲:先是“让彗星飞一会儿”,然后是“等反转”——我们最熟悉的两大互联网金句精准诠释了片中“天灾政治化”的全流程。本片扩大了《真·哥斯拉》主要围绕政府的批判:媒体人、科学家、艺术家、科技大佬甚至是普通民众,都成为了这个巨大加速工程的一分子。还有一句流行语:每一片雪花都不是无辜的。</p> <p>节目流程</p> <p>节目总时长:1:19:42;</p> <p>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p> <p>1)影片信息介绍;</p> <p>2)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p> <p>"准备好,七个月后见父母"-优点</p> <p>以上优点环节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p> <p>1)电影切中了哪些现实议题?</p> <p>2)丰富人物群像是如何建立的?</p> <p>3)各个演员呈现出怎样精彩的表演?</p> <p>4)达成“不要抬头”目的需要几步?</p> <p>5)第四权力是如何沦丧的?</p> <p>6)“热搜至上”如何绑架媒体?</p> <p>7)“科技公司”如何剥夺隐私?</p> <p>8)“等反转”不分左右东西?</p> <p>9)为什么说本片是赫胥黎式软科幻?</p> <p>10)不同媒介素材呈现出不同质感?</p> <p>"美国王晶"蜕变为"当世吕美特"?</p> <p>以上缺点环节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p> <p>1)批判目的压倒了喜剧类型?</p> <p>2)主创不应口述影片主题?</p> <p>3)影片的环保主题并不成立?</p> <p>4)导演还是“精英腔调“浓重?</p> <p>5)白左的反美也是美国中心论?</p> <p>6)全球化问题总被美国内政化?</p> <p>7)与《疯狂的外星人》被骂有相似性?</p> <p>以上外延涉及如下话题:</p> <p>1)导演从开始创作就怀有对媒体的焦虑?</p> <p>2)导演怎样通过叙事成就“政治论文”?</p> <p>3)亚当·麦凯对电影工业有何贡献?</p> <p>开场曲:&lt;C-5 Galaxy&gt;(Nicholas Britell);</p> <p>结束曲:《听我说谢谢你》(李昕融);</p> <p>影片《不要抬头》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R级;</p> <p>本期片目</p> <p>《电视台风云》(1976)</p> <p>《摇尾狗》(1997)</p> <p>《黑客帝国1-4》(1999-2021)</p> <p>《王牌播音员1-2》(2004-2013)</p> <p>《银河系漫游指南》(2005)</p> <p>《波拉特》(2006)</p> <p>《穿普拉达的女王》(2006)</p> <p>《地心引力》(2013)</p> <p>《华尔街之狼》(2013)</p> <p>《大空头》(2015)</p> <p>《火星救援》(2015)</p> <p>《华盛顿邮报》(2017)</p> <p>《母亲!》(2017)</p> <p>《副总统》(2018)</p> <p>《疯狂的外星人》(2019)</p> <p>《平行母亲》(2021)</p> <p>《健听女孩》(2021)</p> No 4781 full
<![CDATA[227《新蝙蝠侠》美强惨,破碎感]]> 主播打分:

鲁韵子:7分

制片人,《蜘蛛侠:英雄无归》等16期嘉宾

诺兰之后第一部合格的蝙蝠侠电影——看前十五分钟就能确认。主创们完全理解了这个世界,理解蝙蝠侠及养育他的哥谭。DC终于走上了正轨,也许它走向的不是一条煌煌大路,但它更紧密地联结起了我们正身处其中的现实世界。

阿苏:7分

动画从业者,”黑客帝国4专题“等4期嘉宾

即便我们已经看遍了那么多版《蝙蝠侠》,这一版的质感也算得上足够新颖。目前超英片充斥着让人疲劳的特效、高科技和新概念,它反而在审美上显得返璞归真。过往的蝙蝠侠共享着同一个精英内核,站在同一片精神高地;但这位蝙蝠侠出场只是一个开着破车的失意者在迷途中游荡。

 波米:6分

导演索求的类型突破和超级英雄系统天然存在冲突,照理说黑色电影元素的铺垫会导向一个黑色电影应有的结果——毁灭,然而超英系统不允许毁灭,只允许上价值。同样的割裂也出现在人物身上,谜语人前面要消灭的是腐败的上层阶级,结果大水漫灌人民;蝙蝠侠本来要和哥谭百姓站在一起,最终作奋勇状保卫官僚。

节目流程

节目总时长:01:31:04;

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

1)影片信息介绍;

2)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

页首缺点环节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帕丁森表演差劲?

2)片长三小时信息仍过载?

3)粉丝属性强,接受门槛过高?

4)故事没完全讲好,人物也没完全立住?

5)侦探推理悬疑类型探索浅尝辄止?

6)蝙蝠侠的情感关系搭建缺乏基础?

7)编剧缺乏想象力导致结尾坍塌?

8)正反派人物行为都缺乏统一世界观驱动?

9)新蝙蝠侠失去了困惑也没有磨难?

10)阿福和戈登的塑造甚至有退步?

优点:影像质感超越《黑暗骑士》

以上优点环节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影调、风格、质感都可圈可点?

2)开篇“柯特·科本式”蝙蝠侠令人惊喜?

3)探案部分具体细节设置精巧?

4)丰富的场景选取扩充了电影的广度?

5)角色因为生活细节呈现获得了血肉?

6)本版猫女是最好的猫女?

7)本片沿袭了《小丑》的类型细分之路?

8)镜头设计和视觉风格一以贯之?

9)配乐大大帮助了氛围塑造?

10)本片尝试消解过去蝙蝠侠的固有印象?

11)继承了DC关照现实问题的传统?

12)帕丁森个人气质帮助塑造电影调性?

13)保罗·达诺表演尤其出色?

14)电影打破过去多重身份转换的困局?

展望:明年双蝙同框,碾压三蛛?

以上外延涉及如下话题:

1)如何评价吉姆·凯瑞版谜语人?

2)安妮·海瑟薇版猫女为什么失败?

3)对《闪电侠》及DC多元宇宙有何展望?

开场曲:<The Batman>(Michael Giacchino);

结束曲:<Something In The Way>(Geek Music&Nirvana);

影片《新蝙蝠侠》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

本期片目

《后窗》(1954)

《法国贩毒网》(1971)

《教父》(1972)

《我自己的爱达荷》(1991)

《变相怪杰》(1994)

《七宗罪》(1995)

《永远的蝙蝠侠》(1995)

《蝙蝠侠:侠影之谜》(2005)

《康斯坦丁》(2005)

《V字仇杀队》(2006)

《007:大战皇家赌场》(2006)

《十二宫》(2007)

《蝙蝠侠:黑暗骑士》(2008)

《让子弹飞》(2010)

《蝙蝠侠:元年》(2011)

《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2012)

《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2016)

《美国队长3:内战》(2016)

《好时光》(2017)

《金刚狼3:殊死一战》(2017)

《小丑》(2019)

《沙丘》(2021)

《蜘蛛侠:英雄无归》(2021)

《蝙蝠侠:漫长的万圣节1-2》(2021)

《闪电侠》(2023)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227-e1gb0sm 6d50fc5f-441c-43a0-85f1-4e8b84af2d83 Sun, 27 Mar 2022 15: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鲁韵子:7分</p> <p>制片人,《蜘蛛侠:英雄无归》等16期嘉宾</p> <p>诺兰之后第一部合格的蝙蝠侠电影——看前十五分钟就能确认。主创们完全理解了这个世界,理解蝙蝠侠及养育他的哥谭。DC终于走上了正轨,也许它走向的不是一条煌煌大路,但它更紧密地联结起了我们正身处其中的现实世界。</p> <p>阿苏:7分</p> <p>动画从业者,”黑客帝国4专题“等4期嘉宾</p> <p>即便我们已经看遍了那么多版《蝙蝠侠》,这一版的质感也算得上足够新颖。目前超英片充斥着让人疲劳的特效、高科技和新概念,它反而在审美上显得返璞归真。过往的蝙蝠侠共享着同一个精英内核,站在同一片精神高地;但这位蝙蝠侠出场只是一个开着破车的失意者在迷途中游荡。</p> <p>&nbsp;波米:6分</p> <p>导演索求的类型突破和超级英雄系统天然存在冲突,照理说黑色电影元素的铺垫会导向一个黑色电影应有的结果——毁灭,然而超英系统不允许毁灭,只允许上价值。同样的割裂也出现在人物身上,谜语人前面要消灭的是腐败的上层阶级,结果大水漫灌人民;蝙蝠侠本来要和哥谭百姓站在一起,最终作奋勇状保卫官僚。</p> <p>节目流程</p> <p>节目总时长:01:31:04;</p> <p>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p> <p>1)影片信息介绍;</p> <p>2)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p> <p>页首缺点环节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p> <p>1)帕丁森表演差劲?</p> <p>2)片长三小时信息仍过载?</p> <p>3)粉丝属性强,接受门槛过高?</p> <p>4)故事没完全讲好,人物也没完全立住?</p> <p>5)侦探推理悬疑类型探索浅尝辄止?</p> <p>6)蝙蝠侠的情感关系搭建缺乏基础?</p> <p>7)编剧缺乏想象力导致结尾坍塌?</p> <p>8)正反派人物行为都缺乏统一世界观驱动?</p> <p>9)新蝙蝠侠失去了困惑也没有磨难?</p> <p>10)阿福和戈登的塑造甚至有退步?</p> <p>优点:影像质感超越《黑暗骑士》</p> <p>以上优点环节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p> <p>1)影调、风格、质感都可圈可点?</p> <p>2)开篇“柯特·科本式”蝙蝠侠令人惊喜?</p> <p>3)探案部分具体细节设置精巧?</p> <p>4)丰富的场景选取扩充了电影的广度?</p> <p>5)角色因为生活细节呈现获得了血肉?</p> <p>6)本版猫女是最好的猫女?</p> <p>7)本片沿袭了《小丑》的类型细分之路?</p> <p>8)镜头设计和视觉风格一以贯之?</p> <p>9)配乐大大帮助了氛围塑造?</p> <p>10)本片尝试消解过去蝙蝠侠的固有印象?</p> <p>11)继承了DC关照现实问题的传统?</p> <p>12)帕丁森个人气质帮助塑造电影调性?</p> <p>13)保罗·达诺表演尤其出色?</p> <p>14)电影打破过去多重身份转换的困局?</p> <p>展望:明年双蝙同框,碾压三蛛?</p> <p>以上外延涉及如下话题:</p> <p>1)如何评价吉姆·凯瑞版谜语人?</p> <p>2)安妮·海瑟薇版猫女为什么失败?</p> <p>3)对《闪电侠》及DC多元宇宙有何展望?</p> <p>开场曲:&lt;The Batman&gt;(Michael Giacchino);</p> <p>结束曲:&lt;Something In The Way&gt;(Geek Music&amp;Nirvana);</p> <p>影片《新蝙蝠侠》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p> <p>本期片目</p> <p>《后窗》(1954)</p> <p>《法国贩毒网》(1971)</p> <p>《教父》(1972)</p> <p>《我自己的爱达荷》(1991)</p> <p>《变相怪杰》(1994)</p> <p>《七宗罪》(1995)</p> <p>《永远的蝙蝠侠》(1995)</p> <p>《蝙蝠侠:侠影之谜》(2005)</p> <p>《康斯坦丁》(2005)</p> <p>《V字仇杀队》(2006)</p> <p>《007:大战皇家赌场》(2006)</p> <p>《十二宫》(2007)</p> <p>《蝙蝠侠:黑暗骑士》(2008)</p> <p>《让子弹飞》(2010)</p> <p>《蝙蝠侠:元年》(2011)</p> <p>《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2012)</p> <p>《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2016)</p> <p>《美国队长3:内战》(2016)</p> <p>《好时光》(2017)</p> <p>《金刚狼3:殊死一战》(2017)</p> <p>《小丑》(2019)</p> <p>《沙丘》(2021)</p> <p>《蜘蛛侠:英雄无归》(2021)</p> <p>《蝙蝠侠:漫长的万圣节1-2》(2021)</p> <p>《闪电侠》(2023)</p> No 5464 full
<![CDATA[226《蜘蛛侠3:英雄无归》所以说,院线片禁不起剧透]]> 主播打分:

鲁韵子:7.5分

制片人,“沙丘专题”等15期嘉宾

我认为《英雄无归》是荷兰弟版三部《蜘蛛侠》当中最好的一部,甚至是后复仇者联盟时代最好的漫威电影。对于没有经历过之前漫威宇宙二十多部历史洗礼的年轻观众来说,它也有特殊的意义——从此之后,这锅统治过一个时代的老汤终于是要换药包了。

波米:6.5分

如果我们是在已知“钢铁侠死了”的三个月后才在电脑上看到《复联4》,对那片的评价也不会比现在好到哪儿去。这恰恰证明了商业大片最需要影院,它必须以全球同步的方式在影院上映才能产生最大效果。尤其时至今日的好莱坞大片都在打包一种集正片、互动感和仪式感于一体的体验产品,只是这次我们被强行剥夺了这种参与感。时过境迁再看正片,我们就像在吃过期食品。

节目流程

节目总时长:01:17:52;

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

1)影片信息介绍;

2)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

页首优点环节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疫情下的电影院不要分黑猫白猫?

2)彼得·帕克获得了三部以来的完整人格?

3)过往角色呈现出了怎样的饱满表演?

4)赫兰德的表演被低估了?

5)是平行宇宙被剧透导致海内外口碑差?

6)系列梗和高概念怎样有效结合?

7)不只炒情怀煽情,而是搭建起真正宇宙?

8)本片打破索迪版权僵局为系列续命?

9)蜘蛛侠彻底和迪士尼道别走向广阔未来?

10)哪些地方较其他“情怀杀”电影高明?

缺点环节-评《蜘蛛侠3》

以上缺点环节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实际还在超级英雄模式里?

2)电影和现实世界严重脱节??

3)新开创的宇宙思路也是老套路?

4)全球狂欢无非大基数粉丝自嗨?

5)主线剧情和动作戏全面坍塌?

6)导演其实不理解蜘蛛侠为何成为英雄?

7)导演能力折损了影片表达效果?

8)配角全员工具人?

9)梅婶人设不够,金句来凑?

10)群戏调度不够,段子来凑?

外延环节-评《蜘蛛侠3》

以上外延涉及如下话题:

1)多元宇宙还能怎么玩?

2)山姆·雷米版《蜘蛛侠》的最大优点是?

开场曲:<Arachnoverture>(Michael Giacchino);

结束曲:<Peter Parker Picked a Perilously Precarious Profession>(Michael Giacchino);

影片《蜘蛛侠3:英雄无归》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

本期片目

《好家伙》(1990)

《阿甘正传》(1994)

《蜘蛛侠1-3》(2002-2007)

《超凡蜘蛛侠1-2》(2012-2014)

《X战警:逆转未来》(2014)

《美国队长3》(2016)

《奇异博士》(2016)

《蜘蛛侠:英雄归来》(2017)

《海王》(2018)

《蜘蛛侠:平行宇宙》(2018)

《超时空同居》(2018)

《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2018)

《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2019)

《星球大战9:天行者崛起》(2019)

《X战警:黑凤凰》(2019)

《蜘蛛侠:英雄远征》(2019)

《痛苦与荣耀》(2019)

《毒液2》(2021)

《黑客帝国4:矩阵重启》(2021)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2263-e1g9muv bb158ac1-227e-4cb5-941b-b82d883e8aab Fri, 25 Mar 2022 14: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鲁韵子:7.5分</p> <p>制片人,“沙丘专题”等15期嘉宾</p> <p>我认为《英雄无归》是荷兰弟版三部《蜘蛛侠》当中最好的一部,甚至是后复仇者联盟时代最好的漫威电影。对于没有经历过之前漫威宇宙二十多部历史洗礼的年轻观众来说,它也有特殊的意义——从此之后,这锅统治过一个时代的老汤终于是要换药包了。</p> <p>波米:6.5分</p> <p>如果我们是在已知“钢铁侠死了”的三个月后才在电脑上看到《复联4》,对那片的评价也不会比现在好到哪儿去。这恰恰证明了商业大片最需要影院,它必须以全球同步的方式在影院上映才能产生最大效果。尤其时至今日的好莱坞大片都在打包一种集正片、互动感和仪式感于一体的体验产品,只是这次我们被强行剥夺了这种参与感。时过境迁再看正片,我们就像在吃过期食品。</p> <p>节目流程</p> <p>节目总时长:01:17:52;</p> <p>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p> <p>1)影片信息介绍;</p> <p>2)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p> <p>页首优点环节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p> <p>1)疫情下的电影院不要分黑猫白猫?</p> <p>2)彼得·帕克获得了三部以来的完整人格?</p> <p>3)过往角色呈现出了怎样的饱满表演?</p> <p>4)赫兰德的表演被低估了?</p> <p>5)是平行宇宙被剧透导致海内外口碑差?</p> <p>6)系列梗和高概念怎样有效结合?</p> <p>7)不只炒情怀煽情,而是搭建起真正宇宙?</p> <p>8)本片打破索迪版权僵局为系列续命?</p> <p>9)蜘蛛侠彻底和迪士尼道别走向广阔未来?</p> <p>10)哪些地方较其他“情怀杀”电影高明?</p> <p>缺点环节-评《蜘蛛侠3》</p> <p>以上缺点环节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p> <p>1)实际还在超级英雄模式里?</p> <p>2)电影和现实世界严重脱节??</p> <p>3)新开创的宇宙思路也是老套路?</p> <p>4)全球狂欢无非大基数粉丝自嗨?</p> <p>5)主线剧情和动作戏全面坍塌?</p> <p>6)导演其实不理解蜘蛛侠为何成为英雄?</p> <p>7)导演能力折损了影片表达效果?</p> <p>8)配角全员工具人?</p> <p>9)梅婶人设不够,金句来凑?</p> <p>10)群戏调度不够,段子来凑?</p> <p>外延环节-评《蜘蛛侠3》</p> <p>以上外延涉及如下话题:</p> <p>1)多元宇宙还能怎么玩?</p> <p>2)山姆·雷米版《蜘蛛侠》的最大优点是?</p> <p>开场曲:&lt;Arachnoverture&gt;(Michael Giacchino);</p> <p>结束曲:&lt;Peter Parker Picked a Perilously Precarious Profession&gt;(Michael Giacchino);</p> <p>影片《蜘蛛侠3:英雄无归》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p> <p>本期片目</p> <p>《好家伙》(1990)</p> <p>《阿甘正传》(1994)</p> <p>《蜘蛛侠1-3》(2002-2007)</p> <p>《超凡蜘蛛侠1-2》(2012-2014)</p> <p>《X战警:逆转未来》(2014)</p> <p>《美国队长3》(2016)</p> <p>《奇异博士》(2016)</p> <p>《蜘蛛侠:英雄归来》(2017)</p> <p>《海王》(2018)</p> <p>《蜘蛛侠:平行宇宙》(2018)</p> <p>《超时空同居》(2018)</p> <p>《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2018)</p> <p>《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2019)</p> <p>《星球大战9:天行者崛起》(2019)</p> <p>《X战警:黑凤凰》(2019)</p> <p>《蜘蛛侠:英雄远征》(2019)</p> <p>《痛苦与荣耀》(2019)</p> <p>《毒液2》(2021)</p> <p>《黑客帝国4:矩阵重启》(2021)</p> No 4691 full
<![CDATA[225《国王理查德》拿影帝,还得靠养大V]]> 主播打分:

胡力涛:6.5分;

(网球解说员,《性别之战》嘉宾,微博@狐狸逃V)

“有赖于大小威廉姆斯姐妹的亲自参与,电影的还原程度相较同类型电影大大提高了,对于服装、装备的细致刻画能引导普通观众进入,也能让网球迷们信服。”

顿河:5分;

(制片人,《安妮特》等13期嘉宾,微博@顿河)

“这个片子像是新土壤里长出来腐朽的、旧的东西,输出的所有价值都是伪现代的,它是一个下沉时代里混乱的产物,几乎找不到任何可以夸赞的地方,奥斯卡给它诸多提名,令人难过。”

节目流程:

节目总时长:1:14:10;

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

1)影片信息介绍;

2)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

以上优点环节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角色成立依靠大小威廉姆斯选角?

2)影片依靠哪些细节达成高还原度?

3)和《摔爸》相比有什么“去爹味”尝试?

4)最后一场比赛反高潮的目的在?

5)本片如何达成励志意图?

6)本片埋了哪些网球彩蛋?

以上缺点环节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剧本和价值塑造方式浪费了题材?

2)关键部分价值输出轻浮潦草?

3)人物塑造空有激情却不能形成印象?

4)未触及网球运动的各个实际面向?

5)原型深度参与遮蔽了叙事的负面部分?

6)为塑造父亲形象牺牲了女儿主体性?

7)运动类型无真实运动?

8)父女故事无真实父女?

外延涉及如下话题:

1)现实网球运动员与教练间的张力在?

2)网飞的体育纪录片模式将对带来哪些冲击?

开场/结束曲:<Be Alive>(Beyoncé,Original Song from the Motion Picture King Richard);

影片《国王理查德》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

本期片目

《街区男孩》(1991)

《当幸福来敲门》(2006)

《梅兰芳》(2008)

《网坛姐妹花》(2013)

《冲出康普顿》(2015)

《辛普森:美国制造》(2016)

《摔跤吧!爸爸》(2016)

《藩篱》(2016)

《博格对战麦肯罗》(2017)

《性别之战》(2017)

《夺冠》(2020)

《米纳里》(2020)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225V-e1fjs8d 43355f6b-67ce-4509-9a20-9869c558d5cb Thu, 10 Mar 2022 09: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胡力涛:6.5分;</p> <p>(网球解说员,《性别之战》嘉宾,微博@狐狸逃V)</p> <p>“有赖于大小威廉姆斯姐妹的亲自参与,电影的还原程度相较同类型电影大大提高了,对于服装、装备的细致刻画能引导普通观众进入,也能让网球迷们信服。”</p> <p>顿河:5分;</p> <p>(制片人,《安妮特》等13期嘉宾,微博@顿河)</p> <p>“这个片子像是新土壤里长出来腐朽的、旧的东西,输出的所有价值都是伪现代的,它是一个下沉时代里混乱的产物,几乎找不到任何可以夸赞的地方,奥斯卡给它诸多提名,令人难过。”</p> <p>节目流程:</p> <p>节目总时长:1:14:10;</p> <p>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p> <p>1)影片信息介绍;</p> <p>2)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p> <p>以上优点环节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p> <p>1)角色成立依靠大小威廉姆斯选角?</p> <p>2)影片依靠哪些细节达成高还原度?</p> <p>3)和《摔爸》相比有什么“去爹味”尝试?</p> <p>4)最后一场比赛反高潮的目的在?</p> <p>5)本片如何达成励志意图?</p> <p>6)本片埋了哪些网球彩蛋?</p> <p>以上缺点环节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p> <p>1)剧本和价值塑造方式浪费了题材?</p> <p>2)关键部分价值输出轻浮潦草?</p> <p>3)人物塑造空有激情却不能形成印象?</p> <p>4)未触及网球运动的各个实际面向?</p> <p>5)原型深度参与遮蔽了叙事的负面部分?</p> <p>6)为塑造父亲形象牺牲了女儿主体性?</p> <p>7)运动类型无真实运动?</p> <p>8)父女故事无真实父女?</p> <p>外延涉及如下话题:</p> <p>1)现实网球运动员与教练间的张力在?</p> <p>2)网飞的体育纪录片模式将对带来哪些冲击?</p> <p>开场/结束曲:&lt;Be Alive&gt;(Beyoncé,Original Song from the Motion Picture King Richard);</p> <p>影片《国王理查德》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p> <p>本期片目</p> <p>《街区男孩》(1991)</p> <p>《当幸福来敲门》(2006)</p> <p>《梅兰芳》(2008)</p> <p>《网坛姐妹花》(2013)</p> <p>《冲出康普顿》(2015)</p> <p>《辛普森:美国制造》(2016)</p> <p>《摔跤吧!爸爸》(2016)</p> <p>《藩篱》(2016)</p> <p>《博格对战麦肯罗》(2017)</p> <p>《性别之战》(2017)</p> <p>《夺冠》(2020)</p> <p>《米纳里》(2020)</p> No 4450 full
<![CDATA[224《黑客帝国4》你的自杀式创作,凭什么要我们买单]]> 主播打分:

田野:6分

编剧,“沙丘专题”等16期嘉宾

我觉得大家不该太过高估《黑客帝国》前三部,也不该过于贬低第四部,电影本来也不是用来表达什么深刻哲学命题的。反而导演这次是找准了自己的位置,放低了创作姿态,尤其影片的前半部分甚至给到了很多惊喜。

麦教授:6分

游戏主播,“沙丘专题”等2期嘉宾

电影似乎在通过安德森在前半部分的一种“躺平”,表达出当今数字时代一种让人慢性自杀的隐秘毒性。只是在安德森变成尼奥之后,主人公的状态仍然缺少些许变化。不过片中埋下的很多游戏梗非常有趣,游戏迷看了自然会会心一笑。

波米:4分

DC迷天天吐槽华纳是一生之敌,你见哪个DC电影真这么拍出来骂街的?你这摆烂创作是糊弄华纳吗?不,买单的全是观众。少扯什么“自我了断系列”的大义凛然了,这片本身就是华纳增加HBO-MAX订阅量的工具啊,还能给洗成反资本的行为艺术?它唯一的价值是让我们对前作进行一次认知再矫正;毕竟第一部在20年前问世时,大众是不了解互联网的:我们得承认,那时候的观众更好骗。而现在,手机成了每个人的器官;主创的表达却停留在提一嘴科技大佬或咬一口苹果的层面,真的过时了。是时候摘掉对神作的时代滤镜,才算真正的觉醒。

节目流程

节目总时长:01:12:33;

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

1)影片信息介绍;

2)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

页首优点环节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这次重启的姿态更接地气?

2)蓝莓草莓的共存消解二元论?

3)本片提倡多种族和谐相处?

4)游戏梗遍布了全片?

5)女性议题如何成为核心?

6)蒂凡尼与崔尼蒂的谐音梗有何用意?

7)崔尼蒂的片尾选择是否与爱情相关?

8)影片开场设计算有巧思?

9)镜子如何代替了电话亭?

10)影片更该算《超感猎杀》剧场版?

以上缺点环节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史上最尬彩蛋?

2)动作戏毫无想象力?

3)人物塑造全面坍塌?

4)“强行女权”毫无逻辑?

5)里维斯的表演与打斗每况愈下?

6)混剪前作是同人拍法?

7)台词中吐槽华纳是抖机灵?

8)导演对当今数字时代一无所知?

9)前三部的“真实不可知论”只字不提?

10)处处致敬《盗梦空间》?

以上外延涉及如下话题:

1)《黑客帝国》的游戏有哪些特点?

2)《黑客》IP的未来前景如何?

开场曲:<Two and the Same>(Johnny Klimek & Tom Tykwer);

结束曲:<Neo and Trinity Theme>(Johnny Klimek & Tom Tykwer);

影片《黑客帝国4》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R级;

本期片目

《蒂凡尼的早餐》(1961)

《黑客帝国1-3》(1999-2003)

《蜘蛛侠1》(2002)

《黑客帝国动画版》(2003)

《马克思·佩恩》(2008)

《恐怖游轮》(2009)

《盗梦空间》(2010)

《一九四二》(2012)

《私人定制》(2013)

《疾速追杀1-3》(2014-2019)

《王牌特工1:特工学院》(2014)

《疯狂的麦克斯4:狂暴之路》(2015)

《星球大战7:原力觉醒》(2015)

《银翼杀手2049》(2017)

《终结者6:黑暗命运》(2019)

《唐人街探案3》(2021)

《扬名立万》(2021)

《不要抬头》(2021)

《蜘蛛侠3:英雄无归》(2021)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2244-e1fjrur 9eb57328-67b2-4920-ab1b-ddc63a09504c Sun, 23 Jan 2022 09: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田野:6分</p> <p>编剧,“沙丘专题”等16期嘉宾</p> <p>我觉得大家不该太过高估《黑客帝国》前三部,也不该过于贬低第四部,电影本来也不是用来表达什么深刻哲学命题的。反而导演这次是找准了自己的位置,放低了创作姿态,尤其影片的前半部分甚至给到了很多惊喜。</p> <p>麦教授:6分</p> <p>游戏主播,“沙丘专题”等2期嘉宾</p> <p>电影似乎在通过安德森在前半部分的一种“躺平”,表达出当今数字时代一种让人慢性自杀的隐秘毒性。只是在安德森变成尼奥之后,主人公的状态仍然缺少些许变化。不过片中埋下的很多游戏梗非常有趣,游戏迷看了自然会会心一笑。</p> <p>波米:4分</p> <p>DC迷天天吐槽华纳是一生之敌,你见哪个DC电影真这么拍出来骂街的?你这摆烂创作是糊弄华纳吗?不,买单的全是观众。少扯什么“自我了断系列”的大义凛然了,这片本身就是华纳增加HBO-MAX订阅量的工具啊,还能给洗成反资本的行为艺术?它唯一的价值是让我们对前作进行一次认知再矫正;毕竟第一部在20年前问世时,大众是不了解互联网的:我们得承认,那时候的观众更好骗。而现在,手机成了每个人的器官;主创的表达却停留在提一嘴科技大佬或咬一口苹果的层面,真的过时了。是时候摘掉对神作的时代滤镜,才算真正的觉醒。</p> <p>节目流程</p> <p>节目总时长:01:12:33;</p> <p>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p> <p>1)影片信息介绍;</p> <p>2)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p> <p>页首优点环节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p> <p>1)这次重启的姿态更接地气?</p> <p>2)蓝莓草莓的共存消解二元论?</p> <p>3)本片提倡多种族和谐相处?</p> <p>4)游戏梗遍布了全片?</p> <p>5)女性议题如何成为核心?</p> <p>6)蒂凡尼与崔尼蒂的谐音梗有何用意?</p> <p>7)崔尼蒂的片尾选择是否与爱情相关?</p> <p>8)影片开场设计算有巧思?</p> <p>9)镜子如何代替了电话亭?</p> <p>10)影片更该算《超感猎杀》剧场版?</p> <p>以上缺点环节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p> <p>1)史上最尬彩蛋?</p> <p>2)动作戏毫无想象力?</p> <p>3)人物塑造全面坍塌?</p> <p>4)“强行女权”毫无逻辑?</p> <p>5)里维斯的表演与打斗每况愈下?</p> <p>6)混剪前作是同人拍法?</p> <p>7)台词中吐槽华纳是抖机灵?</p> <p>8)导演对当今数字时代一无所知?</p> <p>9)前三部的“真实不可知论”只字不提?</p> <p>10)处处致敬《盗梦空间》?</p> <p>以上外延涉及如下话题:</p> <p>1)《黑客帝国》的游戏有哪些特点?</p> <p>2)《黑客》IP的未来前景如何?</p> <p>开场曲:&lt;Two and the Same&gt;(Johnny Klimek &amp; Tom Tykwer);</p> <p>结束曲:&lt;Neo and Trinity Theme&gt;(Johnny Klimek &amp; Tom Tykwer);</p> <p>影片《黑客帝国4》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R级;</p> <p>本期片目</p> <p>《蒂凡尼的早餐》(1961)</p> <p>《黑客帝国1-3》(1999-2003)</p> <p>《蜘蛛侠1》(2002)</p> <p>《黑客帝国动画版》(2003)</p> <p>《马克思·佩恩》(2008)</p> <p>《恐怖游轮》(2009)</p> <p>《盗梦空间》(2010)</p> <p>《一九四二》(2012)</p> <p>《私人定制》(2013)</p> <p>《疾速追杀1-3》(2014-2019)</p> <p>《王牌特工1:特工学院》(2014)</p> <p>《疯狂的麦克斯4:狂暴之路》(2015)</p> <p>《星球大战7:原力觉醒》(2015)</p> <p>《银翼杀手2049》(2017)</p> <p>《终结者6:黑暗命运》(2019)</p> <p>《唐人街探案3》(2021)</p> <p>《扬名立万》(2021)</p> <p>《不要抬头》(2021)</p> <p>《蜘蛛侠3:英雄无归》(2021)</p> No 4353 full
<![CDATA[223 《最后的决斗》讲个鬼故事,《门锁》的全球票房比它高]]> 主播打分:

鲁韵子:7分;(制片人,“沙丘专题”等15期嘉宾)

“我特好奇那些张口闭口‘打拳’的男的怎么看这电影。这当然是悲剧,但前面我真的笑了好多次,它展现‘男性凝视把女性他者化’极其到位。比如女主角只是礼貌地微笑一下,老司机就立刻意淫对方爱上自己了。这种事到今天也没变,比如你微信里只要回男的一个笑脸,他立刻觉得他明天就能上你了。”

海老鼠:7分;(《黑寡妇》等19期嘉宾)

“阿里辞退周某那天看的,也就更有现实意义了,虽然眼下的‘过气热点’,不可能被老雷以字幕圈出重点‘The Truth’,甚至有可能依然不是真相,但古往今来的性别战争都在盔甲长枪的决斗场外,继续进行着。三个视角,除了至死是情圣的司机视角稍平之外,其他都很立体,人物丰富而饱满。只不过什么年代了,能不能不要再用英语讲非英语故事了呢?”

波米:6分;

“《罗生门》地位之所以高,是因为它是影史上第一部全片使用‘不确定叙事’的电影。70年前,观众普遍接受‘闪回=真实记忆’的认知惯例,而《罗生门》把这个等号打破了,电影的叙事语言得以扩展。本片看似也是多视角多版本,但它在第三版开头用‘划重点’的字幕方式明确了‘真相如下’,这便是给了标准答案。确定性叙事说三遍的,并不是《罗生门》,是《金刚川》。”

节目流程:

节目总时长:01:34:06;

猜对了,把两颗糖都给你。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

1)影片信息介绍;

2)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

页首缺点环节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法国故事拍英语片已过时?

2)法国口音与发音全有问题?

3)动作戏毫无设计?

4)为了戏剧化魔改了历史细节?

5)二刷观感为何灾难?

6)勒·格里的人设并不成功?

7)玛格丽特闺蜜的告密太牵强?

8)古人都在用现代思维来维权?

9)以字幕“圈出考点”太直白?

10)每段封闭性叙事均有漏洞?

11)本质是主旋律电影?

“法国吴京”VS“三秒吴签”。以上优点环节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三个视角有哪些不同之处?

2)“一双鞋子各自表述”有何用意?

3)“熟人强奸”的惊悚之处在于?

4)“荡妇羞辱”今天仍然存在?

5)勒·格里使用了哪些PUA手法?

6)“他者凝视”与真相的差别在?

7)“女人与马”的对比体现出什么?

8)卡鲁日母亲的前史诉说什么?

9)斯科特对《角斗士》的自我反思?

10)啪啪打脸《门锁》《扬名立万》?

把"His-story"扫进垃圾堆。以上外延涉及如下话题:

1)对比导演处女作《决斗的人》孰优孰劣?

2)《角斗士》类的男性大片再也不会有了?

开场曲:<Celui Que Je Désire>(Grace Davidson);

结束曲:<Duel Preparations>(Harry Gregson-Williams);

影片《最后的决斗》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R级

本期片目

《罗生门》(1950)

《决斗的人》(1977)

《异形1》(1979)

《末路狂花》(1991)

《心灵捕手》(1997)

《不可撤销》(2002)

《角斗士》(2000)

《天国王朝》(2005)

《龙纹身的女孩》(2009)

《猎杀本·拉登》(2012)

《偷书贼》(2013)

《她》(2016)

《金刚川》(2020)

《圣母》(2021)

《尚气》(2021)

《扬名立万》(2021)

《门锁》(2021)

《古驰家族》(2021)

《深水》(2022)

《角斗士2》(待定)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223-e1fjrtv 0e957345-4e1d-4551-bc44-b4190bdfe6ed Sat, 25 Dec 2021 09: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鲁韵子:7分;(制片人,“沙丘专题”等15期嘉宾)</p> <p>“我特好奇那些张口闭口‘打拳’的男的怎么看这电影。这当然是悲剧,但前面我真的笑了好多次,它展现‘男性凝视把女性他者化’极其到位。比如女主角只是礼貌地微笑一下,老司机就立刻意淫对方爱上自己了。这种事到今天也没变,比如你微信里只要回男的一个笑脸,他立刻觉得他明天就能上你了。”</p> <p>海老鼠:7分;(《黑寡妇》等19期嘉宾)</p> <p>“阿里辞退周某那天看的,也就更有现实意义了,虽然眼下的‘过气热点’,不可能被老雷以字幕圈出重点‘The Truth’,甚至有可能依然不是真相,但古往今来的性别战争都在盔甲长枪的决斗场外,继续进行着。三个视角,除了至死是情圣的司机视角稍平之外,其他都很立体,人物丰富而饱满。只不过什么年代了,能不能不要再用英语讲非英语故事了呢?”</p> <p>波米:6分;</p> <p>“《罗生门》地位之所以高,是因为它是影史上第一部全片使用‘不确定叙事’的电影。70年前,观众普遍接受‘闪回=真实记忆’的认知惯例,而《罗生门》把这个等号打破了,电影的叙事语言得以扩展。本片看似也是多视角多版本,但它在第三版开头用‘划重点’的字幕方式明确了‘真相如下’,这便是给了标准答案。确定性叙事说三遍的,并不是《罗生门》,是《金刚川》。”</p> <p>节目流程:</p> <p>节目总时长:01:34:06;</p> <p>猜对了,把两颗糖都给你。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p> <p>1)影片信息介绍;</p> <p>2)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p> <p>页首缺点环节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p> <p>1)法国故事拍英语片已过时?</p> <p>2)法国口音与发音全有问题?</p> <p>3)动作戏毫无设计?</p> <p>4)为了戏剧化魔改了历史细节?</p> <p>5)二刷观感为何灾难?</p> <p>6)勒·格里的人设并不成功?</p> <p>7)玛格丽特闺蜜的告密太牵强?</p> <p>8)古人都在用现代思维来维权?</p> <p>9)以字幕“圈出考点”太直白?</p> <p>10)每段封闭性叙事均有漏洞?</p> <p>11)本质是主旋律电影?</p> <p>“法国吴京”VS“三秒吴签”。以上优点环节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p> <p>1)三个视角有哪些不同之处?</p> <p>2)“一双鞋子各自表述”有何用意?</p> <p>3)“熟人强奸”的惊悚之处在于?</p> <p>4)“荡妇羞辱”今天仍然存在?</p> <p>5)勒·格里使用了哪些PUA手法?</p> <p>6)“他者凝视”与真相的差别在?</p> <p>7)“女人与马”的对比体现出什么?</p> <p>8)卡鲁日母亲的前史诉说什么?</p> <p>9)斯科特对《角斗士》的自我反思?</p> <p>10)啪啪打脸《门锁》《扬名立万》?</p> <p>把"His-story"扫进垃圾堆。以上外延涉及如下话题:</p> <p>1)对比导演处女作《决斗的人》孰优孰劣?</p> <p>2)《角斗士》类的男性大片再也不会有了?</p> <p>开场曲:&lt;Celui Que Je Désire&gt;(Grace Davidson);</p> <p>结束曲:&lt;Duel Preparations&gt;(Harry Gregson-Williams);</p> <p>影片《最后的决斗》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R级</p> <p>本期片目</p> <p>《罗生门》(1950)</p> <p>《决斗的人》(1977)</p> <p>《异形1》(1979)</p> <p>《末路狂花》(1991)</p> <p>《心灵捕手》(1997)</p> <p>《不可撤销》(2002)</p> <p>《角斗士》(2000)</p> <p>《天国王朝》(2005)</p> <p>《龙纹身的女孩》(2009)</p> <p>《猎杀本·拉登》(2012)</p> <p>《偷书贼》(2013)</p> <p>《她》(2016)</p> <p>《金刚川》(2020)</p> <p>《圣母》(2021)</p> <p>《尚气》(2021)</p> <p>《扬名立万》(2021)</p> <p>《门锁》(2021)</p> <p>《古驰家族》(2021)</p> <p>《深水》(2022)</p> <p>《角斗士2》(待定)</p> No 5646 full
<![CDATA[222《钛》2021,年终大变钛]]> 主播打分:

弦子:8分

《前程似锦的女孩》等2期嘉宾

我欣赏影片前30分钟对主人公“去道德化”的表达,当你还以为会看到传统女性电影里的完美女性时,突然来了一场无道德杀戮,它对观众提出新的挑战:当主人公不依靠道德优势建立共情时,你还能否接受?无形中也让我们对许多女性的、性少数群体的完美银幕形象产生反思:如果我们只去塑造高度符合主流价值观的人物,或许就会把定义权出让给主流社会——这正是《钛》所拒绝的。

胤祥:6.5分

北电讲师,“沙丘专题”嘉宾

虽然有些部分想象力尤其是性别相关的部分(变形),还是真挺不错的,但是,真不如《生吃》啊……也不知道这个金棕榈是怎么投出来的,可能是表彰对类型片的套用和翻新以及女导演创作?剧作问题真挺大的。优点是有关身体痛感的表现还都挺不错的,一些地方反套路用得也挺好。

波米:7.5分

刚得知《钛》无缘奥斯卡国际电影的提名,待遇和上一个金棕榈片有了天壤之别,但其实这是好事。因为《钛》本来就比冲奥片先锋得多,甚至它的目的之一就是对好莱坞式女权电影的背反。在那边还在就性少数群体上什么厕所喋喋不休的时候,机械圣母已经完成新一次蜕皮了。通过《钛》的获奖,戛纳得以明确它仍然是世界上最前沿的电影平台——如果都是《寄生虫》,反而还拉不开档次呢。

节目流程

节目总时长:01:17:05;

音频起始包含的内容有(无剧透):

1)影片信息介绍;

2)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

优点环节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对“身体恐怖片”的继承发展?

2)“赛博格宣言”式电影的范本?

3)何为“触感电影”?

4)这本质上是一部怪兽片?

5)主人公的去道德化有何进步意义?

6)前半段的反高潮精巧在哪儿?

7)电影如何解构“女性复仇片”?

8)主人公为何拒绝帮助女乘客?

9)主人公的杀人工具有何寓意?

10)电影在讲被规训还是被救赎?

11)如何看待影片的结尾?

缺点环节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照抄《欲望号快车》开场?

2)科幻设定简单而粗糙?

3)电影前后段割裂感明显?

4)人车互动是美式电影的修辞?

5)给养父单开视角过于加戏?

6)看似先进,其实“爹味十足”?

7)剧本对比《生吃》反而退步?

8)表面赛博格其实弗洛伊德?

9)“去道德化”并非导演的最终意图?

外延涉及如下话题:

1)对比《生吃》,孰优孰劣?

2)如何看待时下性少数议题引发的纷争?

开场曲:<Wayfaring Stranger>(Lisa Abbott)

结束曲:<Sarabande>(Jim Williams);

影片《钛》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R级;

本期片目

《历劫佳人》(1958)

《恶土》(穷山恶水,1973)

《沉默的羔羊1》(1991)

《钢琴课》(1993)

《霸王别姬》(1993)

《欲望号快车》(1996)

《失魂家族》(1998)

《双面劳伦斯》(2012)

《王牌特工1:特工学院》(2014)

《索尔之子》(2015)

《生吃》(2016)

《战狼2》(2017)

《刺心》(2018)

《小偷家族》(2018)

《1917》(2019)

《神奇女侠1984》(2020)

《前程似锦的女孩》(2020)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2222021-e1c4cl8 1b3440c0-a7ab-4eb6-92ed-8db268ce0f3d Wed, 22 Dec 2021 16: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弦子:8分</p> <p>《前程似锦的女孩》等2期嘉宾</p> <p>我欣赏影片前30分钟对主人公“去道德化”的表达,当你还以为会看到传统女性电影里的完美女性时,突然来了一场无道德杀戮,它对观众提出新的挑战:当主人公不依靠道德优势建立共情时,你还能否接受?无形中也让我们对许多女性的、性少数群体的完美银幕形象产生反思:如果我们只去塑造高度符合主流价值观的人物,或许就会把定义权出让给主流社会——这正是《钛》所拒绝的。</p> <p>胤祥:6.5分</p> <p>北电讲师,“沙丘专题”嘉宾</p> <p>虽然有些部分想象力尤其是性别相关的部分(变形),还是真挺不错的,但是,真不如《生吃》啊……也不知道这个金棕榈是怎么投出来的,可能是表彰对类型片的套用和翻新以及女导演创作?剧作问题真挺大的。优点是有关身体痛感的表现还都挺不错的,一些地方反套路用得也挺好。</p> <p>波米:7.5分</p> <p>刚得知《钛》无缘奥斯卡国际电影的提名,待遇和上一个金棕榈片有了天壤之别,但其实这是好事。因为《钛》本来就比冲奥片先锋得多,甚至它的目的之一就是对好莱坞式女权电影的背反。在那边还在就性少数群体上什么厕所喋喋不休的时候,机械圣母已经完成新一次蜕皮了。通过《钛》的获奖,戛纳得以明确它仍然是世界上最前沿的电影平台——如果都是《寄生虫》,反而还拉不开档次呢。</p> <p>节目流程</p> <p>节目总时长:01:17:05;</p> <p>音频起始包含的内容有(无剧透):</p> <p>1)影片信息介绍;</p> <p>2)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p> <p>优点环节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p> <p>1)对“身体恐怖片”的继承发展?</p> <p>2)“赛博格宣言”式电影的范本?</p> <p>3)何为“触感电影”?</p> <p>4)这本质上是一部怪兽片?</p> <p>5)主人公的去道德化有何进步意义?</p> <p>6)前半段的反高潮精巧在哪儿?</p> <p>7)电影如何解构“女性复仇片”?</p> <p>8)主人公为何拒绝帮助女乘客?</p> <p>9)主人公的杀人工具有何寓意?</p> <p>10)电影在讲被规训还是被救赎?</p> <p>11)如何看待影片的结尾?</p> <p>缺点环节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p> <p>1)照抄《欲望号快车》开场?</p> <p>2)科幻设定简单而粗糙?</p> <p>3)电影前后段割裂感明显?</p> <p>4)人车互动是美式电影的修辞?</p> <p>5)给养父单开视角过于加戏?</p> <p>6)看似先进,其实“爹味十足”?</p> <p>7)剧本对比《生吃》反而退步?</p> <p>8)表面赛博格其实弗洛伊德?</p> <p>9)“去道德化”并非导演的最终意图?</p> <p>外延涉及如下话题:</p> <p>1)对比《生吃》,孰优孰劣?</p> <p>2)如何看待时下性少数议题引发的纷争?</p> <p>开场曲:&lt;Wayfaring Stranger&gt;(Lisa Abbott)</p> <p>结束曲:&lt;Sarabande&gt;(Jim Williams);</p> <p>影片《钛》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R级;</p> <p>本期片目</p> <p>《历劫佳人》(1958)</p> <p>《恶土》(穷山恶水,1973)</p> <p>《沉默的羔羊1》(1991)</p> <p>《钢琴课》(1993)</p> <p>《霸王别姬》(1993)</p> <p>《欲望号快车》(1996)</p> <p>《失魂家族》(1998)</p> <p>《双面劳伦斯》(2012)</p> <p>《王牌特工1:特工学院》(2014)</p> <p>《索尔之子》(2015)</p> <p>《生吃》(2016)</p> <p>《战狼2》(2017)</p> <p>《刺心》(2018)</p> <p>《小偷家族》(2018)</p> <p>《1917》(2019)</p> <p>《神奇女侠1984》(2020)</p> <p>《前程似锦的女孩》(2020)</p> No 4672 full
<![CDATA[221《梅艳芳》香港的夕阳之歌]]> 主播打分:

萝贝贝:6分

《一秒钟》等4期嘉宾,公号“萝严肃”

以我们所知的事实去对比这部电影,少了这个避了那个。如果你是知晓电影缺失了哪些的那部分观众,你又会明确知道为什么会这样避开。你看到的是一部分梅艳芳,你心里还有一部分梅艳芳。避开取舍掩饰和揣测以及反复思量成为观影的一部分。至少这部电影对梅艳芳好温柔好温柔,温柔到看到第一幕的小女孩出来我已经开始觉得心头柔软。

阿苏:5分

动画从业者,《心灵奇旅》等3期嘉宾

电影不断使用梅艳芳的原始演唱素材,这对一部严肃传记片来说太“作弊”了。尤其最后《夕阳之歌》的段落,干脆直接来真假片段的平行剪辑了,这就像在啪啪打脸扮演者王丹妮,告诉她:你演的不行,就杵这儿当个替身充充数就好,关键情节我们靠演唱会视频煽情呢!

节目流程

节目总时长:01:18:55;

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

1)影片信息介绍;

2)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

优点环节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整体基调温柔且善意?

2)对上世纪香港还原较成功?

3)歌曲的选择与编排比较恰当?

4)片尾煽情但至少有效?

5)选素人至少好过选明星?

6)此时拍梅艳芳无功劳有苦劳?

7)用旧方法拍旧时代?

8)呈现了已经绝迹的“打拼态度”?

9)影片故意与大陆保持距离?

10)《赤道》导演如何强化“本港精神”?

缺点环节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近藤渣男人设不敢拍?

2)吸血家庭不敢拍?

3)“软饭男”不敢拍?

4)女性独立不敢拍?

5)“掌掴事件”真相不敢拍?

6)社会表达不敢拍?

7)男配同性恋身份不敢拍?

8)还有什么你敢拍?

外延涉及如下话题:

1)对比《梅艳芳菲》,孰优孰劣?

开场曲:《飞跃舞台》(梅艳芳);

结束曲:《血染的风采》(梅艳芳);

影片《梅艳芳》重要信息:

本片香港分级:IIB级;

本期片目:

《胭脂扣》(1987)

《阮玲玉》(1991)

《审死官》(1992)

《半生缘》(1997)

《钟无艳》(2001)

《男人四十》(2002)

《百万美元宝贝》(2004)

《玫瑰人生》(2007)

《波西米亚狂想曲》(2018)

《梅艳芳菲》(2019)

《朱迪》(2019)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221-e1al56o 72a2be0f-61ee-41c4-a3a9-cb5a28c6fcf1 Sat, 20 Nov 2021 14: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萝贝贝:6分</p> <p>《一秒钟》等4期嘉宾,公号“萝严肃”</p> <p>以我们所知的事实去对比这部电影,少了这个避了那个。如果你是知晓电影缺失了哪些的那部分观众,你又会明确知道为什么会这样避开。你看到的是一部分梅艳芳,你心里还有一部分梅艳芳。避开取舍掩饰和揣测以及反复思量成为观影的一部分。至少这部电影对梅艳芳好温柔好温柔,温柔到看到第一幕的小女孩出来我已经开始觉得心头柔软。</p> <p>阿苏:5分</p> <p>动画从业者,《心灵奇旅》等3期嘉宾</p> <p>电影不断使用梅艳芳的原始演唱素材,这对一部严肃传记片来说太“作弊”了。尤其最后《夕阳之歌》的段落,干脆直接来真假片段的平行剪辑了,这就像在啪啪打脸扮演者王丹妮,告诉她:你演的不行,就杵这儿当个替身充充数就好,关键情节我们靠演唱会视频煽情呢!</p> <p>节目流程</p> <p>节目总时长:01:18:55;</p> <p>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p> <p>1)影片信息介绍;</p> <p>2)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p> <p>优点环节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p> <p>1)整体基调温柔且善意?</p> <p>2)对上世纪香港还原较成功?</p> <p>3)歌曲的选择与编排比较恰当?</p> <p>4)片尾煽情但至少有效?</p> <p>5)选素人至少好过选明星?</p> <p>6)此时拍梅艳芳无功劳有苦劳?</p> <p>7)用旧方法拍旧时代?</p> <p>8)呈现了已经绝迹的“打拼态度”?</p> <p>9)影片故意与大陆保持距离?</p> <p>10)《赤道》导演如何强化“本港精神”?</p> <p>缺点环节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p> <p>1)近藤渣男人设不敢拍?</p> <p>2)吸血家庭不敢拍?</p> <p>3)“软饭男”不敢拍?</p> <p>4)女性独立不敢拍?</p> <p>5)“掌掴事件”真相不敢拍?</p> <p>6)社会表达不敢拍?</p> <p>7)男配同性恋身份不敢拍?</p> <p>8)还有什么你敢拍?</p> <p>外延涉及如下话题:</p> <p>1)对比《梅艳芳菲》,孰优孰劣?</p> <p>开场曲:《飞跃舞台》(梅艳芳);</p> <p>结束曲:《血染的风采》(梅艳芳);</p> <p>影片《梅艳芳》重要信息:</p> <p>本片香港分级:IIB级;</p> <p>本期片目:</p> <p>《胭脂扣》(1987)</p> <p>《阮玲玉》(1991)</p> <p>《审死官》(1992)</p> <p>《半生缘》(1997)</p> <p>《钟无艳》(2001)</p> <p>《男人四十》(2002)</p> <p>《百万美元宝贝》(2004)</p> <p>《玫瑰人生》(2007)</p> <p>《波西米亚狂想曲》(2018)</p> <p>《梅艳芳菲》(2019)</p> <p>《朱迪》(2019)</p> No 4734 full
<![CDATA[220《兰心大剧院》棋子说“不”]]> 主播打分:

刘三解:8分

《汉瓦》作者,《亲爱的同志》嘉宾,公号“刘三解freestyle”

谭呐隐喻的就是唐纳。唐纳是当时著名的左翼人士和早期党员,他另一个显赫身份是兰苹的前夫,而这位前夫在片中和王传君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尤其在饭局那场戏,王演“狗汉奸”,前夫演“大英雄”。但别忘了,整部《兰心》都是戏中戏——他们都是在“扮演”。所以娄烨真正在说什么,已经很明确了。

靳锦:6分

媒体人,“沙丘专题”等14期嘉宾

于堇隐喻的就是上海。原著叫《上海之死》,上海当时是孤岛,而于堇是孤儿,所以于堇的死就是上海之死。只是原著的笔触太过言情,更多描绘的是多少男人多么爱她,很少描绘政治博弈的冷酷。娄烨则把于堇放到更为严肃的历史中去,让她对观众开枪,告诉你们:没人是历史的旁观者。

波米:6分

全片就应该围绕“于堇为什么不说珍珠港”这一个动作来展开:事件上应该强调“双面镜计划”的目的,人物上应该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呈现于堇的心理转变。你看《色,戒》,全片都在围绕王佳芝“为什么放走老易”这一个动作来做戏,相比之下《兰心》是毫无章法的。而它有章法的、甚至完成度极高的“破立次元壁”的戏中戏结构,早在上世纪的欧洲电影里就已经屡见不鲜了。

节目流程

1)影片信息介绍;

2)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

优点环节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如何设置戏剧与电影之间的切换?

2)三处笔迹如何展现丰富细节?

3)“孤岛”上海的租界细节有哪些?

4)本片不是谍战片胜似谍战片?

5)如何利用首尾的历史事件虚实结合?

6)为什么说“序幕”是全片的浓缩?

7)全片完成了几次穿越次元壁?

8)击穿次元壁的道具或人物有哪些变化?

9)于堇向观众开枪象征了什么?

10)谭呐与莫之因分别对应什么势力?

11)于堇养父与犹太经理是正派人物吗?

12)倪则仁的虚伪和自私表现在哪里?

13)于堇与白云裳就是双面镜本身?

14)娄烨如何表达了“我不相信”?

缺点环节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迷药套话漏洞百出?

2)服化道全靠黑白摄影遮丑?

3)多处历史穿帮?

4)日本军官人设不成立?

5)于堇的人物动机混乱?

6)玛丽苏的原著更适合超英片?

7)全片叙事策略有误?

8)耳机坏了引发二战升级?

9)于堇“为什么说谎”语焉不详?

10)“双面镜计划”故弄玄虚?

11)“戏剧结构”并不先锋?

外延涉及如下话题:

1)对比两部原著,孰优孰劣?

2)娄烨对“孤岛”上海的文坛多有讽刺?

开场&结束曲:<Sông Hông>(Jean-Christophe Beney);

影片《兰心大剧院》重要信息:

本片推断分级:R级;

本期片目:

《你逃我也逃》(1942)

《卡萨布兰卡》(1942)

《毕业生》(1967)

《最后一班地铁》(1980)

《紫蝴蝶》(2003)

《春风沉醉的夜晚》(2009)

《颐和园》(2006)

《色,戒》(2007)

《鸟人》(2014)

《日曜日式散步者》(2015)

《神奇女侠1》(2017)

《痛苦与荣耀》(2019)

《风中有朵雨做的云》(2019)

《悬崖之上》(2021)

《1921》(2021)

《驾驶我的车》(2021)

《第一炉香》(2021)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220-e19ur87 cb6e0b6f-bc26-40d8-a51b-b357ece21bd1 Sat, 06 Nov 2021 15: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刘三解:8分</p> <p>《汉瓦》作者,《亲爱的同志》嘉宾,公号“刘三解freestyle”</p> <p>谭呐隐喻的就是唐纳。唐纳是当时著名的左翼人士和早期党员,他另一个显赫身份是兰苹的前夫,而这位前夫在片中和王传君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尤其在饭局那场戏,王演“狗汉奸”,前夫演“大英雄”。但别忘了,整部《兰心》都是戏中戏——他们都是在“扮演”。所以娄烨真正在说什么,已经很明确了。</p> <p>靳锦:6分</p> <p>媒体人,“沙丘专题”等14期嘉宾</p> <p>于堇隐喻的就是上海。原著叫《上海之死》,上海当时是孤岛,而于堇是孤儿,所以于堇的死就是上海之死。只是原著的笔触太过言情,更多描绘的是多少男人多么爱她,很少描绘政治博弈的冷酷。娄烨则把于堇放到更为严肃的历史中去,让她对观众开枪,告诉你们:没人是历史的旁观者。</p> <p>波米:6分</p> <p>全片就应该围绕“于堇为什么不说珍珠港”这一个动作来展开:事件上应该强调“双面镜计划”的目的,人物上应该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呈现于堇的心理转变。你看《色,戒》,全片都在围绕王佳芝“为什么放走老易”这一个动作来做戏,相比之下《兰心》是毫无章法的。而它有章法的、甚至完成度极高的“破立次元壁”的戏中戏结构,早在上世纪的欧洲电影里就已经屡见不鲜了。</p> <p>节目流程</p> <p>1)影片信息介绍;</p> <p>2)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p> <p>优点环节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p> <p>1)如何设置戏剧与电影之间的切换?</p> <p>2)三处笔迹如何展现丰富细节?</p> <p>3)“孤岛”上海的租界细节有哪些?</p> <p>4)本片不是谍战片胜似谍战片?</p> <p>5)如何利用首尾的历史事件虚实结合?</p> <p>6)为什么说“序幕”是全片的浓缩?</p> <p>7)全片完成了几次穿越次元壁?</p> <p>8)击穿次元壁的道具或人物有哪些变化?</p> <p>9)于堇向观众开枪象征了什么?</p> <p>10)谭呐与莫之因分别对应什么势力?</p> <p>11)于堇养父与犹太经理是正派人物吗?</p> <p>12)倪则仁的虚伪和自私表现在哪里?</p> <p>13)于堇与白云裳就是双面镜本身?</p> <p>14)娄烨如何表达了“我不相信”?</p> <p>缺点环节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p> <p>1)迷药套话漏洞百出?</p> <p>2)服化道全靠黑白摄影遮丑?</p> <p>3)多处历史穿帮?</p> <p>4)日本军官人设不成立?</p> <p>5)于堇的人物动机混乱?</p> <p>6)玛丽苏的原著更适合超英片?</p> <p>7)全片叙事策略有误?</p> <p>8)耳机坏了引发二战升级?</p> <p>9)于堇“为什么说谎”语焉不详?</p> <p>10)“双面镜计划”故弄玄虚?</p> <p>11)“戏剧结构”并不先锋?</p> <p>外延涉及如下话题:</p> <p>1)对比两部原著,孰优孰劣?</p> <p>2)娄烨对“孤岛”上海的文坛多有讽刺?</p> <p>开场&amp;结束曲:&lt;Sông Hông&gt;(Jean-Christophe Beney);</p> <p>影片《兰心大剧院》重要信息:</p> <p>本片推断分级:R级;</p> <p>本期片目:</p> <p>《你逃我也逃》(1942)</p> <p>《卡萨布兰卡》(1942)</p> <p>《毕业生》(1967)</p> <p>《最后一班地铁》(1980)</p> <p>《紫蝴蝶》(2003)</p> <p>《春风沉醉的夜晚》(2009)</p> <p>《颐和园》(2006)</p> <p>《色,戒》(2007)</p> <p>《鸟人》(2014)</p> <p>《日曜日式散步者》(2015)</p> <p>《神奇女侠1》(2017)</p> <p>《痛苦与荣耀》(2019)</p> <p>《风中有朵雨做的云》(2019)</p> <p>《悬崖之上》(2021)</p> <p>《1921》(2021)</p> <p>《驾驶我的车》(2021)</p> <p>《第一炉香》(2021)</p> No 5180 full
<![CDATA[219《沙丘》科幻版《聂隐娘》。]]> 主播打分:

雷普利:7分

编剧,《曼克》等42期嘉宾

这部影片让我全程泪流满面!不是因为感动,而是因为我看得3D版,眼睛全程难受得泪流满面,有几场戏真的太暗了。有条件的都去看2D,没条件的宁肯在家看。

波米:6.5分

电影拍得再好,也无法掩盖它在全球范围的发行失败。华纳现在不仅是DC一生之敌,更是所有影迷的一生之敌:堂而皇之的伪3D和倒行逆施的流媒体同步,甚至还因此导致了盗版提前泄露,都让《沙丘》这次的发行必将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本以为维伦纽瓦终于让《沙丘》摆脱了“大师坟场”的诅咒,但看看这一地鸡毛——诅咒更强了。

节目流程

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

1)影片信息介绍;

2)主播为影片打分并炮轰伪3D的劣质;

以上优点环节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把原著拍得四平八稳就是胜利?

2)如何将过时文本改造得与时俱进?

3)如何把叙事权力还给原住民?

4)电影如何突出仪式感?

5)如何突出科幻世界中的天气?

6)片中道具凸显仿生学设计?

7)电影如何平衡未来感和历史感?

以上缺点环节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比《信条》门槛还高?

2)多处桥段不知所云?

3)动作戏毫无设计?

4)“甜茶”难堪大任?

5)配角全员工具人?

6)人物成长没有完成?

7)主角的黑化之路避重就轻?

8)列特之死过于政治正确?

9)原著中的生态系统毫无展现?

外延涉及如下话题:

1)对比维伦纽瓦前作,本片的定位?

2)如何期待《沙丘2》?

开场曲:<Gom Jabbar>(Hans Zimmer);

结束曲:<My Road Leads into the Desert>(Hans Zimmer);

影片《沙丘》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

影片英文原名:Dune: Part One

本期片目:

《2001太空漫游》(1968)

《星球大战1-9》(1977-2019)

《沙丘》(1984)

《英雄》(2002)

《满城尽带黄金甲》(2006)

《永无止境》(2011)

《普罗米修斯》(2012)

《星际穿越》(2014)

《刺客聂隐娘》(2015)

《边境杀手1》(2015)

《降临》(2016)

《神奇女侠》(2017)

《银翼杀手2049》(2017)

《信条》(2020)

《灵媒》(2021)

《沙丘2》(2023)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219-e19egqv 3b31399d-afee-4fa7-9169-8bb092f70d6f Wed, 27 Oct 2021 13: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雷普利:7分</p> <p>编剧,《曼克》等42期嘉宾</p> <p>这部影片让我全程泪流满面!不是因为感动,而是因为我看得3D版,眼睛全程难受得泪流满面,有几场戏真的太暗了。有条件的都去看2D,没条件的宁肯在家看。</p> <p>波米:6.5分</p> <p>电影拍得再好,也无法掩盖它在全球范围的发行失败。华纳现在不仅是DC一生之敌,更是所有影迷的一生之敌:堂而皇之的伪3D和倒行逆施的流媒体同步,甚至还因此导致了盗版提前泄露,都让《沙丘》这次的发行必将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本以为维伦纽瓦终于让《沙丘》摆脱了“大师坟场”的诅咒,但看看这一地鸡毛——诅咒更强了。</p> <p>节目流程</p> <p>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p> <p>1)影片信息介绍;</p> <p>2)主播为影片打分并炮轰伪3D的劣质;</p> <p>以上优点环节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p> <p>1)把原著拍得四平八稳就是胜利?</p> <p>2)如何将过时文本改造得与时俱进?</p> <p>3)如何把叙事权力还给原住民?</p> <p>4)电影如何突出仪式感?</p> <p>5)如何突出科幻世界中的天气?</p> <p>6)片中道具凸显仿生学设计?</p> <p>7)电影如何平衡未来感和历史感?</p> <p>以上缺点环节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p> <p>1)比《信条》门槛还高?</p> <p>2)多处桥段不知所云?</p> <p>3)动作戏毫无设计?</p> <p>4)“甜茶”难堪大任?</p> <p>5)配角全员工具人?</p> <p>6)人物成长没有完成?</p> <p>7)主角的黑化之路避重就轻?</p> <p>8)列特之死过于政治正确?</p> <p>9)原著中的生态系统毫无展现?</p> <p>外延涉及如下话题:</p> <p>1)对比维伦纽瓦前作,本片的定位?</p> <p>2)如何期待《沙丘2》?</p> <p>开场曲:&lt;Gom Jabbar&gt;(Hans Zimmer);</p> <p>结束曲:&lt;My Road Leads into the Desert&gt;(Hans Zimmer);</p> <p>影片《沙丘》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p> <p>影片英文原名:Dune: Part One</p> <p>本期片目:</p> <p>《2001太空漫游》(1968)</p> <p>《星球大战1-9》(1977-2019)</p> <p>《沙丘》(1984)</p> <p>《英雄》(2002)</p> <p>《满城尽带黄金甲》(2006)</p> <p>《永无止境》(2011)</p> <p>《普罗米修斯》(2012)</p> <p>《星际穿越》(2014)</p> <p>《刺客聂隐娘》(2015)</p> <p>《边境杀手1》(2015)</p> <p>《降临》(2016)</p> <p>《神奇女侠》(2017)</p> <p>《银翼杀手2049》(2017)</p> <p>《信条》(2020)</p> <p>《灵媒》(2021)</p> <p>《沙丘2》(2023)</p> No 5806 full
<![CDATA[218《长津湖》]]> 本期片目

《上甘岭》(1956)

《英雄儿女》(1964)

《大决战》三大战役(1991-1992)

《拯救大兵瑞恩》(1998)

《细细的红线》(1998)

《集结号》(2007)

《拆弹部队》(2008)

《南京!南京!》(2009)

《血战钢锯岭》(2016)

《战狼2》(2017)

《1917》(2019)

《金刚川》(2020)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218-e18g9hu ed410f07-c36e-400b-b506-b6d30cfbe75a Thu, 07 Oct 2021 11:00:00 GMT <p>本期片目</p> <p>《上甘岭》(1956)</p> <p>《英雄儿女》(1964)</p> <p>《大决战》三大战役(1991-1992)</p> <p>《拯救大兵瑞恩》(1998)</p> <p>《细细的红线》(1998)</p> <p>《集结号》(2007)</p> <p>《拆弹部队》(2008)</p> <p>《南京!南京!》(2009)</p> <p>《血战钢锯岭》(2016)</p> <p>《战狼2》(2017)</p> <p>《1917》(2019)</p> <p>《金刚川》(2020)</p> No 4723 full
<![CDATA[217《安妮特》今年最冷最尴尬的脱口秀,在这里]]> 披萨:6.5分

国戏“歌舞片”课程讲师

这就不是一部歌舞片,因为它就没有舞蹈,如果我们抱持看歌舞片的心态期待它,那无疑是失望的。我的真正分数也只有5.5,加1分是为了开场“声波”的视觉化呈现,也是我作为一名卡拉克斯粉丝的同情分吧。

顿河:7分

制片人,《阳光普照》等12期嘉宾

大家都在说这不是卡拉克斯的巅峰之作,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是“准入门槛”最低的卡拉克斯作品,在这个已经没有多少艺术片观众的年代,哪怕是不够完美的创作也同样值得推荐。如果更多人是通过本片了解到卡拉克斯,进而去观看那些更伟大的前作,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波米:5.5分

影片的作者也许就不完全是卡拉克斯,因为故事和音乐全都来自火花乐队,就更别说这还是个英语片——卡拉克斯有没有撰写英语剧本的能力?它其实更该被看作是火花乐队的一张概念专辑,和它对标的不该是卡拉克斯的前作,而是《迷墙》这类音乐电影。当然即便从这个维度讲,它也是平庸的。

节目流程

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

1)影片信息介绍;

2)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

优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这是卡拉克斯的忏悔信?

2)杀妻段落隐喻《宝拉X》女主之死?

3)导演在检讨艺术家对演员的剥削?

4)“艺术来源于生活”是伪命题?

5)“甲板杀妻”的间离效果如何建立?

6)木偶婴儿的用意是?

7)“火花乐队”的作者性表现在?

缺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近年最差“戛纳最佳导演奖”?

2)作为歌舞片“有歌无舞”?

3)歌曲曲风混乱无序?

4)作为艺术片毫无个人风格?

5)镜头设计平庸至极?

6)家庭主题过时俗套?

7)“演唱”与“脱口秀”段落失控?

8)“老司机”表演用力过度?

外延话题涉及:

1)导演卡拉克斯前作简要回顾;

2)音乐片的定位与创作难点;

开场曲:<So May We Start>(Sparks);

结束曲:<We Love Each Other So Much>(Sparks);


影片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R级;

片尾是否有彩蛋:伴随后半段字幕出现“谢幕彩蛋”;

本片原名为:Annette

本期片目

《第四十二街》(1933)

《迷墙》(1982)

《坏血》(1986)

《新桥恋人》(1991)

《宝拉X》(1999)

《黑暗中的舞者》(2000)

《如果·爱》(2005)

《神圣车行》(2012)

《一步之遥》(2014)

《华丽上班族》(2015)

《爱乐之城》(2016)

《火花兄弟》(2021)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217-e18g9h2 67e08895-476d-445c-8e7a-5d2810100dfb Tue, 31 Aug 2021 11:00:00 GMT <p>披萨:6.5分</p> <p>国戏“歌舞片”课程讲师</p> <p>这就不是一部歌舞片,因为它就没有舞蹈,如果我们抱持看歌舞片的心态期待它,那无疑是失望的。我的真正分数也只有5.5,加1分是为了开场“声波”的视觉化呈现,也是我作为一名卡拉克斯粉丝的同情分吧。</p> <p>顿河:7分</p> <p>制片人,《阳光普照》等12期嘉宾</p> <p>大家都在说这不是卡拉克斯的巅峰之作,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是“准入门槛”最低的卡拉克斯作品,在这个已经没有多少艺术片观众的年代,哪怕是不够完美的创作也同样值得推荐。如果更多人是通过本片了解到卡拉克斯,进而去观看那些更伟大的前作,也不失为一件好事。</p> <p>波米:5.5分</p> <p>影片的作者也许就不完全是卡拉克斯,因为故事和音乐全都来自火花乐队,就更别说这还是个英语片——卡拉克斯有没有撰写英语剧本的能力?它其实更该被看作是火花乐队的一张概念专辑,和它对标的不该是卡拉克斯的前作,而是《迷墙》这类音乐电影。当然即便从这个维度讲,它也是平庸的。</p> <p>节目流程</p> <p>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p> <p>1)影片信息介绍;</p> <p>2)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p> <p>优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p> <p>1)这是卡拉克斯的忏悔信?</p> <p>2)杀妻段落隐喻《宝拉X》女主之死?</p> <p>3)导演在检讨艺术家对演员的剥削?</p> <p>4)“艺术来源于生活”是伪命题?</p> <p>5)“甲板杀妻”的间离效果如何建立?</p> <p>6)木偶婴儿的用意是?</p> <p>7)“火花乐队”的作者性表现在?</p> <p>缺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p> <p>1)近年最差“戛纳最佳导演奖”?</p> <p>2)作为歌舞片“有歌无舞”?</p> <p>3)歌曲曲风混乱无序?</p> <p>4)作为艺术片毫无个人风格?</p> <p>5)镜头设计平庸至极?</p> <p>6)家庭主题过时俗套?</p> <p>7)“演唱”与“脱口秀”段落失控?</p> <p>8)“老司机”表演用力过度?</p> <p>外延话题涉及:</p> <p>1)导演卡拉克斯前作简要回顾;</p> <p>2)音乐片的定位与创作难点;</p> <p>开场曲:&lt;So May We Start&gt;(Sparks);</p> <p>结束曲:&lt;We Love Each Other So Much&gt;(Sparks);</p> <p><br></p> <p>影片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R级;</p> <p>片尾是否有彩蛋:伴随后半段字幕出现“谢幕彩蛋”;</p> <p>本片原名为:Annette</p> <p>本期片目</p> <p>《第四十二街》(1933)</p> <p>《迷墙》(1982)</p> <p>《坏血》(1986)</p> <p>《新桥恋人》(1991)</p> <p>《宝拉X》(1999)</p> <p>《黑暗中的舞者》(2000)</p> <p>《如果·爱》(2005)</p> <p>《神圣车行》(2012)</p> <p>《一步之遥》(2014)</p> <p>《华丽上班族》(2015)</p> <p>《爱乐之城》(2016)</p> <p>《火花兄弟》(2021)</p> No 4874 full
<![CDATA[216《X特遣队:全员集结》DC财富密码:前作拍得烂,今天好翻案!]]> 主播打分:

鲁韵子:6.5分

媒体人,《扎导版正义联盟》等13期嘉宾

上一部《自杀小队》是魔改?这部更魔改!鲨鱼王不是个傻子!沃勒不是个能被偷袭的废物!小丑女更不是能救起队友的正常人类!我不太喜欢动不动就“DC崛起啦”,它和大卫·阿耶版之争也远不如扎导与韦登之争有意义,后者好歹关乎于DC的原则路线问题,而这个IP的定位并没有多重要。我们只需要肯定它作为一部爽片很合格,就够了。

波米:6分

开场是全片最佳,上映前所有人都在纠结本作与前作的关系,那么导演上来就告诉你:那个“前浪”已经死在沙滩上了。它也用字面意义示范了什么是“去自杀的小队”。不幸的是,此后观感一路下跌,当结尾黑人女儿看到自己的英雄爹露出欣慰笑容时,不禁让人喊出:范大爷,您回来了!

节目总时长:01:29:47;

以上优点环节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娱乐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2)小丑女的“花瓣杀”想象力爆棚?

3)比《自杀小队》更会做减法?

4)好莱坞近年来的最佳开场?

5)古恩如何化用“盖·里奇时间”?

6)喜剧桥段的巧妙之处在于?

7)“反高潮”情节如何排布?

8)“取消文化”下的喜剧来之不易?

以上缺点环节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角色设定大量魔改?

2)如何看待主角虐杀反政府军?

3)“最美逆行”无视爆头风险?

4)沃勒被偷袭毫无逻辑?

5)两对“父女和解”是又当又立?

6)手撕鬼子太过儿戏?

7)指挥室支线抄《丛林小屋》?

8)反英雄表达模仿《死侍》?

9)古恩“爹味”表达一如既往?

10)最后又是救世界+伐木累?

11)反美设定敷衍了事?

12)派大星版克苏鲁“辱克”了?

外延涉及如下话题:

1)未来是否还有其它DC项目值得期待?

开场曲:<Folsom Prison Blues>(Johnny Cash);

结束曲:<People Who Died>(The Jim Carroll Band);

影片《X特遣队:全员集结》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R级;

影片英文原名:The Suicide Squad

本期片目:

《热带惊雷》(2008)

《林中小屋》(2012)

《僵尸世界大战》(2013)

《王牌特工1:特工学院》(2014)

《银河护卫队1》(2014)

《蝙蝠侠:突袭阿卡姆》(2014)

《自杀小队》(2016)

《死侍1》(2016)

《银河护卫队2》(2017)

《海王》(2018)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216XDC-e16t0ca 9358d1eb-7ed0-43ff-b6d1-f06548cffe5a Sun, 15 Aug 2021 06: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鲁韵子:6.5分</p> <p>媒体人,《扎导版正义联盟》等13期嘉宾</p> <p>上一部《自杀小队》是魔改?这部更魔改!鲨鱼王不是个傻子!沃勒不是个能被偷袭的废物!小丑女更不是能救起队友的正常人类!我不太喜欢动不动就“DC崛起啦”,它和大卫·阿耶版之争也远不如扎导与韦登之争有意义,后者好歹关乎于DC的原则路线问题,而这个IP的定位并没有多重要。我们只需要肯定它作为一部爽片很合格,就够了。</p> <p>波米:6分</p> <p>开场是全片最佳,上映前所有人都在纠结本作与前作的关系,那么导演上来就告诉你:那个“前浪”已经死在沙滩上了。它也用字面意义示范了什么是“去自杀的小队”。不幸的是,此后观感一路下跌,当结尾黑人女儿看到自己的英雄爹露出欣慰笑容时,不禁让人喊出:范大爷,您回来了!</p> <p>节目总时长:01:29:47;</p> <p>以上优点环节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p> <p>1)娱乐性体现在哪些方面?</p> <p>2)小丑女的“花瓣杀”想象力爆棚?</p> <p>3)比《自杀小队》更会做减法?</p> <p>4)好莱坞近年来的最佳开场?</p> <p>5)古恩如何化用“盖·里奇时间”?</p> <p>6)喜剧桥段的巧妙之处在于?</p> <p>7)“反高潮”情节如何排布?</p> <p>8)“取消文化”下的喜剧来之不易?</p> <p>以上缺点环节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p> <p>1)角色设定大量魔改?</p> <p>2)如何看待主角虐杀反政府军?</p> <p>3)“最美逆行”无视爆头风险?</p> <p>4)沃勒被偷袭毫无逻辑?</p> <p>5)两对“父女和解”是又当又立?</p> <p>6)手撕鬼子太过儿戏?</p> <p>7)指挥室支线抄《丛林小屋》?</p> <p>8)反英雄表达模仿《死侍》?</p> <p>9)古恩“爹味”表达一如既往?</p> <p>10)最后又是救世界+伐木累?</p> <p>11)反美设定敷衍了事?</p> <p>12)派大星版克苏鲁“辱克”了?</p> <p>外延涉及如下话题:</p> <p>1)未来是否还有其它DC项目值得期待?</p> <p>开场曲:&lt;Folsom Prison Blues&gt;(Johnny Cash);</p> <p>结束曲:&lt;People Who Died&gt;(The Jim Carroll Band);</p> <p>影片《X特遣队:全员集结》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R级;</p> <p>影片英文原名:The Suicide Squad</p> <p>本期片目:</p> <p>《热带惊雷》(2008)</p> <p>《林中小屋》(2012)</p> <p>《僵尸世界大战》(2013)</p> <p>《王牌特工1:特工学院》(2014)</p> <p>《银河护卫队1》(2014)</p> <p>《蝙蝠侠:突袭阿卡姆》(2014)</p> <p>《自杀小队》(2016)</p> <p>《死侍1》(2016)</p> <p>《银河护卫队2》(2017)</p> <p>《海王》(2018)</p> No 5387 full
<![CDATA[215《黑寡妇》不如《花木兰》。]]> 主播打分:

海老鼠:6.5分

《神奇女侠1984》等19期嘉宾

《速激9》Plus。比《速激9》还是要好一些,反尤物化女性做出来了却也做得太空洞。

法兰西胶片:3分

《扎导版正义联盟》等28期嘉宾,公号“第一导演”

工业废墟,无聊且蠢。就这么几个人,你寡妹什么的都在当特工,她能当吗?当不了!没有这个能力你知道吗?

节目总时长:01:29:35;

以上优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红色守卫者”是唯一亮点?

2)个别动作桥段想法不错?

3)本片可被视为《美队2》外传?

4)家庭关系神似《小偷家族》?

5)电影有意颠覆“黑寡妇”的早期人设?

6)特工片如何强调女性叙事?

7)外景地选择有何寓意?

8)太空城坠落与跳伞表达了什么?

9)几首插曲的时代背景是?

以上缺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彩蛋对“黑寡妇”很不尊重?

2)“寡妹”的角色根本不成立?

3)反派的世界观构建毫无逻辑?

4)斯嘉丽·约翰逊的表演令人失望?

5)女性导演只是被拿来装点门面?

6)反高潮的结尾弄巧成拙?

7)冷战背景不疼不痒?

外延部分涉及如下话题:

1)“黑寡妇”的9次出现有哪些变化?

2)漫威的创作是否由电影向美剧转移?

3)今年漫威的其它电影值得期待?

开场曲:<Marvel Studios Fanfare>(Micha el Giacchino);

结束曲:<American Pie>(Don McLean);

影片《黑寡妇》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

影片英文原名:Black Widow

本期片目:

《007之太空城》(1979)

《黑皮书》(2006)

《钢铁侠2》(2010)

《锅匠,裁缝,士兵,间谍》(2011)

《碟中谍4:幽灵协议》(2011)

《复仇者联盟1》(2012)

《王牌特工1:特工学院》(2014)

《美国队长2:冬日战士》(2014)

《金刚狼3:殊死一战》(2017)

《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2018)

《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2019)

《X战警:黑凤凰》(2019)

《列夫·朗道:娜塔莎》(2020)

《品行不端》(2020)

《花木兰》(2020)

《尚气与十环传奇》(2021)

《永恒族》(2021)

《蜘蛛侠3:英雄无归》(2021)

《奇异博士2》(2022)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215-e16t0bm 5397a868-fc8c-42c6-bbe6-c102ced25267 Fri, 16 Jul 2021 06: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海老鼠:6.5分</p> <p>《神奇女侠1984》等19期嘉宾</p> <p>《速激9》Plus。比《速激9》还是要好一些,反尤物化女性做出来了却也做得太空洞。</p> <p>法兰西胶片:3分</p> <p>《扎导版正义联盟》等28期嘉宾,公号“第一导演”</p> <p>工业废墟,无聊且蠢。就这么几个人,你寡妹什么的都在当特工,她能当吗?当不了!没有这个能力你知道吗?</p> <p>节目总时长:01:29:35;</p> <p>以上优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p> <p>1)“红色守卫者”是唯一亮点?</p> <p>2)个别动作桥段想法不错?</p> <p>3)本片可被视为《美队2》外传?</p> <p>4)家庭关系神似《小偷家族》?</p> <p>5)电影有意颠覆“黑寡妇”的早期人设?</p> <p>6)特工片如何强调女性叙事?</p> <p>7)外景地选择有何寓意?</p> <p>8)太空城坠落与跳伞表达了什么?</p> <p>9)几首插曲的时代背景是?</p> <p>以上缺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p> <p>1)彩蛋对“黑寡妇”很不尊重?</p> <p>2)“寡妹”的角色根本不成立?</p> <p>3)反派的世界观构建毫无逻辑?</p> <p>4)斯嘉丽·约翰逊的表演令人失望?</p> <p>5)女性导演只是被拿来装点门面?</p> <p>6)反高潮的结尾弄巧成拙?</p> <p>7)冷战背景不疼不痒?</p> <p>外延部分涉及如下话题:</p> <p>1)“黑寡妇”的9次出现有哪些变化?</p> <p>2)漫威的创作是否由电影向美剧转移?</p> <p>3)今年漫威的其它电影值得期待?</p> <p>开场曲:&lt;Marvel Studios Fanfare&gt;(Micha el Giacchino);</p> <p>结束曲:&lt;American Pie&gt;(Don McLean);</p> <p>影片《黑寡妇》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p> <p>影片英文原名:Black Widow</p> <p>本期片目:</p> <p>《007之太空城》(1979)</p> <p>《黑皮书》(2006)</p> <p>《钢铁侠2》(2010)</p> <p>《锅匠,裁缝,士兵,间谍》(2011)</p> <p>《碟中谍4:幽灵协议》(2011)</p> <p>《复仇者联盟1》(2012)</p> <p>《王牌特工1:特工学院》(2014)</p> <p>《美国队长2:冬日战士》(2014)</p> <p>《金刚狼3:殊死一战》(2017)</p> <p>《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2018)</p> <p>《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2019)</p> <p>《X战警:黑凤凰》(2019)</p> <p>《列夫·朗道:娜塔莎》(2020)</p> <p>《品行不端》(2020)</p> <p>《花木兰》(2020)</p> <p>《尚气与十环传奇》(2021)</p> <p>《永恒族》(2021)</p> <p>《蜘蛛侠3:英雄无归》(2021)</p> <p>《奇异博士2》(2022)</p> No 5375 full
<![CDATA[214《困在时间里的父亲》老人的脑海,浮现着新浪微博式的推送顺序]]> 主播打分:

靳锦:7分

媒体人,“93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等13期嘉宾

影片最大的特点就是采用了三种方法呈现时间:用空间写时间,用视点写时间,用时间(道具)写时间。但无论你是否能完全读懂剧情,都不妨碍你感受到影片强烈的人文关怀。当最后老爷子“树叶落尽”的独白出现时,影院里一片哭声。

波米:7.5分

这是一部禁闭岛版《喜丧》——这算一句话剧透了吗?或者也等于什么都没说。因为如果它是《禁闭岛》,那它就不可能是《喜丧》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对比前者体现了它绝佳的“烧脑属性”;对比后者,又能看出它的局限性所在。

节目总时长:01:26:09;

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

1)影片信息介绍;

2)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

以上优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影片用了几种方法描述时间?

2)电影的主要视角有几个?

3)女儿的视角是真实存在的吗?

4)如何利用视角找到”现实锚点“?

5)道具的变化如何承担叙事作用?

6)影片的滑幕设计是怎样的?

7)痴呆版汉尼拔受《福尔摩斯先生》启发?

8)《恐怖游轮》般的餐桌戏如何进入?

9)霍普金斯的表演载入史册?

以上缺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模糊了现实也就失去了现实性?

2)父亲的前史太过潦草?

3)作为家庭伦理片不合格?

4)对比《诗》,对失忆的表现太单一?

5)如何理解女儿否认巴黎之行?

6)如何理解女儿的”弑父“?

7)扇耳光是否真实存在?

8)外景的出现画蛇添足?

外延部分涉及如下话题:

1)电影原版《弗罗里达》与本片有何异同?

2)戛纳系《爱》和《诗》比它优秀在哪儿?

3)它比《依然爱丽丝》优秀在哪儿?

4)泽勒与《三广》导演同为戏剧人,孰优孰劣?

开场曲:<King Arthur, Z. 628:Act III, "What Power art thou, who from below...">(Deller Consort and Alfred Deller);

结束曲:<Seven Days Walking / Day 1:Low Mist Var. 2>(Ludovico Einaudi);

影片《困在时间里的父亲》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

影片英文原名:The Father

本期片目:

《长夜漫漫路迢迢》(1962)

《沉默的羔羊》(1991)

《土拨鼠之日》(1993)

《我脑海中的橡皮擦》(2004)

《初恋50次》(2004)

《恐怖游轮》(2009)

《诗》(2010)

《禁闭岛》(2010)

《盗梦空间》(2010)

《爱》(2012)

《依然爱丽丝》(2014)

《弗罗里达》(2015)

《福尔摩斯先生》(2015)

《记住》(2015)

《喜丧》(2016)

《三块广告牌》(2017)

《南方车站的聚会》(2019)

《小丑》(2019)

《金属之声》(2019)

《困在心绪里的儿子》(待定)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214-e16t0an 1533dc45-8ba6-4185-b5bd-abad46ffb4f1 Sat, 26 Jun 2021 06: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靳锦:7分</p> <p>媒体人,“93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等13期嘉宾</p> <p>影片最大的特点就是采用了三种方法呈现时间:用空间写时间,用视点写时间,用时间(道具)写时间。但无论你是否能完全读懂剧情,都不妨碍你感受到影片强烈的人文关怀。当最后老爷子“树叶落尽”的独白出现时,影院里一片哭声。</p> <p>波米:7.5分</p> <p>这是一部禁闭岛版《喜丧》——这算一句话剧透了吗?或者也等于什么都没说。因为如果它是《禁闭岛》,那它就不可能是《喜丧》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对比前者体现了它绝佳的“烧脑属性”;对比后者,又能看出它的局限性所在。</p> <p>节目总时长:01:26:09;</p> <p>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p> <p>1)影片信息介绍;</p> <p>2)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p> <p>以上优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p> <p>1)影片用了几种方法描述时间?</p> <p>2)电影的主要视角有几个?</p> <p>3)女儿的视角是真实存在的吗?</p> <p>4)如何利用视角找到”现实锚点“?</p> <p>5)道具的变化如何承担叙事作用?</p> <p>6)影片的滑幕设计是怎样的?</p> <p>7)痴呆版汉尼拔受《福尔摩斯先生》启发?</p> <p>8)《恐怖游轮》般的餐桌戏如何进入?</p> <p>9)霍普金斯的表演载入史册?</p> <p>以上缺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p> <p>1)模糊了现实也就失去了现实性?</p> <p>2)父亲的前史太过潦草?</p> <p>3)作为家庭伦理片不合格?</p> <p>4)对比《诗》,对失忆的表现太单一?</p> <p>5)如何理解女儿否认巴黎之行?</p> <p>6)如何理解女儿的”弑父“?</p> <p>7)扇耳光是否真实存在?</p> <p>8)外景的出现画蛇添足?</p> <p>外延部分涉及如下话题:</p> <p>1)电影原版《弗罗里达》与本片有何异同?</p> <p>2)戛纳系《爱》和《诗》比它优秀在哪儿?</p> <p>3)它比《依然爱丽丝》优秀在哪儿?</p> <p>4)泽勒与《三广》导演同为戏剧人,孰优孰劣?</p> <p>开场曲:&lt;King Arthur, Z. 628:Act III, "What Power art thou, who from below..."&gt;(Deller Consort and Alfred Deller);</p> <p>结束曲:&lt;Seven Days Walking / Day 1:Low Mist Var. 2&gt;(Ludovico Einaudi);</p> <p>影片《困在时间里的父亲》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p> <p>影片英文原名:The Father</p> <p>本期片目:</p> <p>《长夜漫漫路迢迢》(1962)</p> <p>《沉默的羔羊》(1991)</p> <p>《土拨鼠之日》(1993)</p> <p>《我脑海中的橡皮擦》(2004)</p> <p>《初恋50次》(2004)</p> <p>《恐怖游轮》(2009)</p> <p>《诗》(2010)</p> <p>《禁闭岛》(2010)</p> <p>《盗梦空间》(2010)</p> <p>《爱》(2012)</p> <p>《依然爱丽丝》(2014)</p> <p>《弗罗里达》(2015)</p> <p>《福尔摩斯先生》(2015)</p> <p>《记住》(2015)</p> <p>《喜丧》(2016)</p> <p>《三块广告牌》(2017)</p> <p>《南方车站的聚会》(2019)</p> <p>《小丑》(2019)</p> <p>《金属之声》(2019)</p> <p>《困在心绪里的儿子》(待定)</p> No 5168 full
<![CDATA[213《无依之地》最佳影片?最被过誉!]]> 主播打分:

隐形:7分

从业者,韩影十年专题等39期嘉宾

很多人没看懂就尬吹。这是一个很典型的修道电影。外表很美国,其实很东方。女主角一直是一个虔诚的修行者,她上路是追寻一种“得道”,那么最后一幕完成的是一个羽化仪式,进入“天人合一”的境界之中。什么是“我们路上见”?路即是道,道即是路,上路即是归途。

靳锦:6.5分

媒体人,《夺冠》等12期嘉宾

多看几遍之后,我的观感是下降的。这其实是一部比较保守的电影。影片极少着墨资本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对于劳工的盘剥,反而偷换概念的以“游牧者”代替“流浪者”,以“生活方式”代替“社会问题”,这些角色的上路原因无外乎:丈夫去世、丧子之痛、父子隔阂、身患绝症……这样一来,它的核心还是好莱坞最普世和通俗的主题——家庭。

波米:6.5分

最大问题恰恰是你们吹的女主角和音乐。科恩嫂的人设和表演都有巨大问题,她理应是观众的一双眼睛,带领我们去看资本主义对流浪者划下的伤口,但最后“眼睛”本身抢了所有的戏。导演还不惜以“篡改流浪者命运”的方式,去服务女主角这个“B故事”,简直是本末倒置。而拔高女主角、模糊现实的工具,就是鲁叔煽情的音乐。

节目流程

节目总时长:01:49:50;

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

1)影片信息介绍;

2)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

缺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3)电影粉饰了哪些流浪者的苦难?

4)两方面素材的缝合略显尴尬?

5)具体哪些996与血汗工厂细节被隐瞒?

6)为什么说“科恩嫂”表演不够成功?

7)请真人出镜却虚构剧情合适吗?

8)斯旺基被强行安装“绝症梗”?

9)琳达·梅的“肌劳损”工伤只字不提?

10)多次出现的“我们路上见”画蛇添足?

11)马利克式的“形而上”其实是玄学?

12)出现《复联》是讽刺还是彩蛋?

13)影片有《从头再来》式“和稀泥”之嫌?

14)它与《天涯沦落女》的差距就是好莱坞与欧洲的差距?

以上优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女主角经历的是一次修仙旅程?

2)“不愤怒”源于导演已超越愤怒?

3)“摔盘子”等细节好在哪里?

4)去政治化是导演有意为之?

5)没有女权主张反而使之成为稀缺品?

6)本片剪辑出神入化?

7)最后一个镜头是亡夫的POV?

以上外延部分涉及如下话题:

1)如何评价影片的同名原著?

2)赵婷两部前作有哪些特点?

3)如何看待她未来的好莱坞项目?

4)“赵婷是下一个李安”的说法成立吗?

开场曲:《敢问路在何方》(蒋大为);

结束曲:<Oltremare>(Ludovico Einaudi);

影片《无依之地》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R级;

片尾是否有彩蛋:无;

影片是否有IMAX特殊画幅:有,全片画幅展开至1.9:1;

本片原名为:Nomadland

本期片目:

《天涯沦落女》(1985)

《末路狂花》(1991)

《冰血暴》(1996)

《拾穗者》(2000)

《铁西区》(2003)

《荒野生存》(2007)

《摔角王》(2008)

《在云端》(2009)

《生命树》(2011)

《哥哥教我唱的歌》(2015)

《我是路人甲》(2015)

《赴汤蹈火》(2016)

《骑士》(2017)

《猎凶风河谷》(2017)

《三块广告牌》(2017)

《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2019)

《金属之声》(2019)

《花木兰》(2020)

《永恒族》(2021)

《我的姐姐》(2021)

《德古拉》(待定)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213-e10tnfe 62c59a74-89ea-43f5-ac08-c53f4e513592 Sun, 25 Apr 2021 07: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隐形:7分</p> <p>从业者,韩影十年专题等39期嘉宾</p> <p>很多人没看懂就尬吹。这是一个很典型的修道电影。外表很美国,其实很东方。女主角一直是一个虔诚的修行者,她上路是追寻一种“得道”,那么最后一幕完成的是一个羽化仪式,进入“天人合一”的境界之中。什么是“我们路上见”?路即是道,道即是路,上路即是归途。</p> <p>靳锦:6.5分</p> <p>媒体人,《夺冠》等12期嘉宾</p> <p>多看几遍之后,我的观感是下降的。这其实是一部比较保守的电影。影片极少着墨资本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对于劳工的盘剥,反而偷换概念的以“游牧者”代替“流浪者”,以“生活方式”代替“社会问题”,这些角色的上路原因无外乎:丈夫去世、丧子之痛、父子隔阂、身患绝症……这样一来,它的核心还是好莱坞最普世和通俗的主题——家庭。</p> <p>波米:6.5分</p> <p>最大问题恰恰是你们吹的女主角和音乐。科恩嫂的人设和表演都有巨大问题,她理应是观众的一双眼睛,带领我们去看资本主义对流浪者划下的伤口,但最后“眼睛”本身抢了所有的戏。导演还不惜以“篡改流浪者命运”的方式,去服务女主角这个“B故事”,简直是本末倒置。而拔高女主角、模糊现实的工具,就是鲁叔煽情的音乐。</p> <p>节目流程</p> <p>节目总时长:01:49:50;</p> <p>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p> <p>1)影片信息介绍;</p> <p>2)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p> <p>缺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p> <p>3)电影粉饰了哪些流浪者的苦难?</p> <p>4)两方面素材的缝合略显尴尬?</p> <p>5)具体哪些996与血汗工厂细节被隐瞒?</p> <p>6)为什么说“科恩嫂”表演不够成功?</p> <p>7)请真人出镜却虚构剧情合适吗?</p> <p>8)斯旺基被强行安装“绝症梗”?</p> <p>9)琳达·梅的“肌劳损”工伤只字不提?</p> <p>10)多次出现的“我们路上见”画蛇添足?</p> <p>11)马利克式的“形而上”其实是玄学?</p> <p>12)出现《复联》是讽刺还是彩蛋?</p> <p>13)影片有《从头再来》式“和稀泥”之嫌?</p> <p>14)它与《天涯沦落女》的差距就是好莱坞与欧洲的差距?</p> <p>以上优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p> <p>1)女主角经历的是一次修仙旅程?</p> <p>2)“不愤怒”源于导演已超越愤怒?</p> <p>3)“摔盘子”等细节好在哪里?</p> <p>4)去政治化是导演有意为之?</p> <p>5)没有女权主张反而使之成为稀缺品?</p> <p>6)本片剪辑出神入化?</p> <p>7)最后一个镜头是亡夫的POV?</p> <p>以上外延部分涉及如下话题:</p> <p>1)如何评价影片的同名原著?</p> <p>2)赵婷两部前作有哪些特点?</p> <p>3)如何看待她未来的好莱坞项目?</p> <p>4)“赵婷是下一个李安”的说法成立吗?</p> <p>开场曲:《敢问路在何方》(蒋大为);</p> <p>结束曲:&lt;Oltremare&gt;(Ludovico Einaudi);</p> <p>影片《无依之地》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R级;</p> <p>片尾是否有彩蛋:无;</p> <p>影片是否有IMAX特殊画幅:有,全片画幅展开至1.9:1;</p> <p>本片原名为:Nomadland</p> <p>本期片目:</p> <p>《天涯沦落女》(1985)</p> <p>《末路狂花》(1991)</p> <p>《冰血暴》(1996)</p> <p>《拾穗者》(2000)</p> <p>《铁西区》(2003)</p> <p>《荒野生存》(2007)</p> <p>《摔角王》(2008)</p> <p>《在云端》(2009)</p> <p>《生命树》(2011)</p> <p>《哥哥教我唱的歌》(2015)</p> <p>《我是路人甲》(2015)</p> <p>《赴汤蹈火》(2016)</p> <p>《骑士》(2017)</p> <p>《猎凶风河谷》(2017)</p> <p>《三块广告牌》(2017)</p> <p>《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2019)</p> <p>《金属之声》(2019)</p> <p>《花木兰》(2020)</p> <p>《永恒族》(2021)</p> <p>《我的姐姐》(2021)</p> <p>《德古拉》(待定)</p> No 6570 full
<![CDATA[212《前程似锦的女孩》复仇就是:觉醒,然后凝视]]> 主播打分:

弦子:7分

Metoo事件当事人,《爆炸新闻》嘉宾

微博@弦子和她的朋友们

从复仇的角度来说,影片描述的是一次“失败”的行动。因为凶手最后是以“杀人罪”被逮捕的,而非“性侵罪”。电影真实的描述了女性如果想让一个凶手得到制裁,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所以这并不是一部“复仇爽片”。

一舒:6分

FIRST影展策展人,《爆炸新闻》等3期嘉宾

影片看似是女性复仇片,但全片没有虐杀情节,女主角只有也只需一件武器:在装醉之后,觉醒,凝视,这就足以吓退一切男性了。这个过程是她由一个被男性“捡尸”物化之后,重新成为一个人的过程。而且电影从一开场也创造了女性凝视——导演拍了一堆男人在夜店摆臀扭腰的样子。

节目流程

节目总时长:01:12:50;

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

1)影片信息介绍;

2)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

优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影片为何只字不提司法制裁?

2)突出女主角的“憔悴感”有何目的?

3)如果让盖尔·加朵出演效果如何?

4)如何看待女主角的复仇与成败?

5)女主角的父母有哪些作用?

6)它是女权版《逃出绝命镇》吗?

7)“觉醒”与“凝视”为何如此重要?

8)影片唯一暴力行为其实来自男性?

9)电影的宗教符号寓意是?

以上缺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太过“厌男”反而是过度重视男性?

2)女主决策一直受男性行为引导?

3)类型元素与主题表达存在矛盾?

4)安插符号太多导致服装“穿帮”?

5)主创也并未给出维权答案?

6)男主角人设转变并无悬念?

开场曲:<Stars Are Blind>(Paris Hilton);

结束曲:<It's Raining Men>(DeathbyRomy);

影片《前程似锦的女孩》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R级;

本片原名为:Promising Young Woman

本期片目:

《暴劫梨花》(1988)

《本能》(1992)

《低俗小说》(1994)

《时时刻刻》(2002)

《太坏了》(2007)

《金刚不坏》(2007)

《老爷车》(2008)

《成长教育》(2009)

《大地惊雷》(2010)

《聚焦》(2015)

《逃出绝命镇》(2017)

《神奇女侠1》(2017)

《三块广告牌》(2017)

《送我上青云》(2019)

《爆炸新闻》(2020)

《砍人快乐》(2020)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212-e10tner e5912167-3ad4-4f5d-8199-6d7cbadd2f20 Sat, 24 Apr 2021 07: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弦子:7分</p> <p>Metoo事件当事人,《爆炸新闻》嘉宾</p> <p>微博@弦子和她的朋友们</p> <p>从复仇的角度来说,影片描述的是一次“失败”的行动。因为凶手最后是以“杀人罪”被逮捕的,而非“性侵罪”。电影真实的描述了女性如果想让一个凶手得到制裁,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所以这并不是一部“复仇爽片”。</p> <p>一舒:6分</p> <p>FIRST影展策展人,《爆炸新闻》等3期嘉宾</p> <p>影片看似是女性复仇片,但全片没有虐杀情节,女主角只有也只需一件武器:在装醉之后,觉醒,凝视,这就足以吓退一切男性了。这个过程是她由一个被男性“捡尸”物化之后,重新成为一个人的过程。而且电影从一开场也创造了女性凝视——导演拍了一堆男人在夜店摆臀扭腰的样子。</p> <p>节目流程</p> <p>节目总时长:01:12:50;</p> <p>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p> <p>1)影片信息介绍;</p> <p>2)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p> <p>优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p> <p>1)影片为何只字不提司法制裁?</p> <p>2)突出女主角的“憔悴感”有何目的?</p> <p>3)如果让盖尔·加朵出演效果如何?</p> <p>4)如何看待女主角的复仇与成败?</p> <p>5)女主角的父母有哪些作用?</p> <p>6)它是女权版《逃出绝命镇》吗?</p> <p>7)“觉醒”与“凝视”为何如此重要?</p> <p>8)影片唯一暴力行为其实来自男性?</p> <p>9)电影的宗教符号寓意是?</p> <p>以上缺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p> <p>1)太过“厌男”反而是过度重视男性?</p> <p>2)女主决策一直受男性行为引导?</p> <p>3)类型元素与主题表达存在矛盾?</p> <p>4)安插符号太多导致服装“穿帮”?</p> <p>5)主创也并未给出维权答案?</p> <p>6)男主角人设转变并无悬念?</p> <p>开场曲:&lt;Stars Are Blind&gt;(Paris Hilton);</p> <p>结束曲:&lt;It's Raining Men&gt;(DeathbyRomy);</p> <p>影片《前程似锦的女孩》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R级;</p> <p>本片原名为:Promising Young Woman</p> <p>本期片目:</p> <p>《暴劫梨花》(1988)</p> <p>《本能》(1992)</p> <p>《低俗小说》(1994)</p> <p>《时时刻刻》(2002)</p> <p>《太坏了》(2007)</p> <p>《金刚不坏》(2007)</p> <p>《老爷车》(2008)</p> <p>《成长教育》(2009)</p> <p>《大地惊雷》(2010)</p> <p>《聚焦》(2015)</p> <p>《逃出绝命镇》(2017)</p> <p>《神奇女侠1》(2017)</p> <p>《三块广告牌》(2017)</p> <p>《送我上青云》(2019)</p> <p>《爆炸新闻》(2020)</p> <p>《砍人快乐》(2020)</p> No 4370 full
<![CDATA[211《犹大与黑弥赛亚》“我不能呼吸。”]]> 主播打分:

荡科长:5分

“奥斯卡十年”等19期嘉宾

双提男配就是个笑话。真实案件里的两个人只有17岁和21岁,可两位演员都已经30岁左右了,这使得无论正派和反派的人设都有些奇怪,也让很多主题表达失去了说服力。

思源:7分

旅美VR工作者,节目剪辑

这是一部让你了解去年BLM运动“正当性”和“必要性”的一部电影。很多国人对美国黑人运动充斥偏见,认为黑人穷懒坏,贩毒和暴力犯罪也集中在黑人社区。这片就事无巨细的告诉你,其实很多黑人犯罪行为都是FBI刻意钓鱼或故意捏造的,而这种卑鄙行径至今仍在全球很多地方发生着。

波米:5.5分

妥妥的“标题党”电影,甚至细究起来“标题”本身就是最大问题:偷车贼第一次和“耶稣”见面时他就已经是一个卧底了,而且他之前对这些黑人社团都没有概念,更没当过“耶稣”的信徒,何来背叛?更何来“犹大”一说?

节目流程

节目总时长:00:45:08;

音频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

1)这是BLM运动的前传电影?

2)虚构与真实素材的穿插运用纯熟?

3)双主角出场设计非常精彩?

4)影片双主角完全OOC?

5)原型人物的未成年气质毫无体现?

6)“犹大”与“耶稣”的宗教隐喻不成立?

7)建立“彩虹联盟”的剧情虎头蛇尾?

8)FBI底层白人探员才适合成为主角?

9)本质上这是一部文革电影?

10)两位主演都拿配角提名,那谁是主角?

开场/结束曲:<Fight For You>( H.E.R);

影片《犹大与黑弥赛亚》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R级;

本片原名为:Judas and the Black Messiah

本期片目:

《为所应为》(1989)

《黑豹党》(2001)

《无间道》(2002)

《冲出康普顿》(2015)

《月光男孩》(2016)

《逃出绝命镇》(2017)

《抱歉打扰》(2018)

《黑色党徒》(2018)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211-e10tneb 9cfa33da-f784-465b-878f-dda32300408e Fri, 23 Apr 2021 07: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荡科长:5分</p> <p>“奥斯卡十年”等19期嘉宾</p> <p>双提男配就是个笑话。真实案件里的两个人只有17岁和21岁,可两位演员都已经30岁左右了,这使得无论正派和反派的人设都有些奇怪,也让很多主题表达失去了说服力。</p> <p>思源:7分</p> <p>旅美VR工作者,节目剪辑</p> <p>这是一部让你了解去年BLM运动“正当性”和“必要性”的一部电影。很多国人对美国黑人运动充斥偏见,认为黑人穷懒坏,贩毒和暴力犯罪也集中在黑人社区。这片就事无巨细的告诉你,其实很多黑人犯罪行为都是FBI刻意钓鱼或故意捏造的,而这种卑鄙行径至今仍在全球很多地方发生着。</p> <p>波米:5.5分</p> <p>妥妥的“标题党”电影,甚至细究起来“标题”本身就是最大问题:偷车贼第一次和“耶稣”见面时他就已经是一个卧底了,而且他之前对这些黑人社团都没有概念,更没当过“耶稣”的信徒,何来背叛?更何来“犹大”一说?</p> <p>节目流程</p> <p>节目总时长:00:45:08;</p> <p>音频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p> <p>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p> <p>1)这是BLM运动的前传电影?</p> <p>2)虚构与真实素材的穿插运用纯熟?</p> <p>3)双主角出场设计非常精彩?</p> <p>4)影片双主角完全OOC?</p> <p>5)原型人物的未成年气质毫无体现?</p> <p>6)“犹大”与“耶稣”的宗教隐喻不成立?</p> <p>7)建立“彩虹联盟”的剧情虎头蛇尾?</p> <p>8)FBI底层白人探员才适合成为主角?</p> <p>9)本质上这是一部文革电影?</p> <p>10)两位主演都拿配角提名,那谁是主角?</p> <p>开场/结束曲:&lt;Fight For You&gt;( H.E.R);</p> <p>影片《犹大与黑弥赛亚》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R级;</p> <p>本片原名为:Judas and the Black Messiah</p> <p>本期片目:</p> <p>《为所应为》(1989)</p> <p>《黑豹党》(2001)</p> <p>《无间道》(2002)</p> <p>《冲出康普顿》(2015)</p> <p>《月光男孩》(2016)</p> <p>《逃出绝命镇》(2017)</p> <p>《抱歉打扰》(2018)</p> <p>《黑色党徒》(2018)</p> No 2708 full
<![CDATA[211《金属之声》别了!爆裂的鼓手!]]> 主播打分:

荡科长:7分

“奥斯卡十年”等19期嘉宾

这部电影对声音的处理在好莱坞都很罕见,除了全方位模拟“听障”,主创还特意录制了男主角心脏和其它身体内部发出的声音,第一人称的还原男主角的听力状况。今年的“最佳音效奖”毫无悬念。

思源:7.5分

旅美VR工作者,节目剪辑

整部电影讲的是“戒瘾”。核心人物是那位听障社群的群主,他在说听障人士首先要做的是戒掉“对声音上瘾”这件事,而这和“戒毒”完全一样。当你能够戒掉这个瘾,你就能找到内心的平静,这反而是一个“听人”不具备的优势。而在影片的结尾,电影甚至描述出了这份平静的状态。

波米:7分

这部电影是音乐片吗?它没有演唱会式的金属乐表演,没有金属乐手的一切刻板印象,但它最为准确的诠释了什么是“金属精神”。最后男主角对女友说:“咱一定要再回去巡演!”女主角迟疑的点了点头。男主角立刻明白一切结束了,回不去了。迟疑,就不是金属了。

节目流程

节目总时长:00:43:35;

音频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

1)它的音效有哪些亮点?

2)这是一个与自己和解的故事?

3)它与《无依之地》一体两面?

4)电影里的“毒瘾”是否有双关之意?

5)群主为何对男主说“这里无需修复”?

6)“医保”与“手术”等细节存在牵强之处?

7)巴黎的剧情主要在说什么?

8)影片的剧情过于简单?

9)所谓“内心的平静”是什么?

开场/结束曲:<Green>(Abraham Marder);

影片《金属之声》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R级;

本片原名为:Sound of Metal

本期片目:

《摔角王》(2008)

《大师》(2012)

《爆裂鼓手》(2014)

《阿黛尔的生活》(2013)

《推拿》(2014)

《无依之地》(2020)

《困在时间里的父亲》(2020)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211-e10tndl d768578a-dc3e-4d8a-afd3-ae7ca9da252f Thu, 22 Apr 2021 07: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荡科长:7分</p> <p>“奥斯卡十年”等19期嘉宾</p> <p>这部电影对声音的处理在好莱坞都很罕见,除了全方位模拟“听障”,主创还特意录制了男主角心脏和其它身体内部发出的声音,第一人称的还原男主角的听力状况。今年的“最佳音效奖”毫无悬念。</p> <p>思源:7.5分</p> <p>旅美VR工作者,节目剪辑</p> <p>整部电影讲的是“戒瘾”。核心人物是那位听障社群的群主,他在说听障人士首先要做的是戒掉“对声音上瘾”这件事,而这和“戒毒”完全一样。当你能够戒掉这个瘾,你就能找到内心的平静,这反而是一个“听人”不具备的优势。而在影片的结尾,电影甚至描述出了这份平静的状态。</p> <p>波米:7分</p> <p>这部电影是音乐片吗?它没有演唱会式的金属乐表演,没有金属乐手的一切刻板印象,但它最为准确的诠释了什么是“金属精神”。最后男主角对女友说:“咱一定要再回去巡演!”女主角迟疑的点了点头。男主角立刻明白一切结束了,回不去了。迟疑,就不是金属了。</p> <p>节目流程</p> <p>节目总时长:00:43:35;</p> <p>音频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p> <p>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p> <p>1)它的音效有哪些亮点?</p> <p>2)这是一个与自己和解的故事?</p> <p>3)它与《无依之地》一体两面?</p> <p>4)电影里的“毒瘾”是否有双关之意?</p> <p>5)群主为何对男主说“这里无需修复”?</p> <p>6)“医保”与“手术”等细节存在牵强之处?</p> <p>7)巴黎的剧情主要在说什么?</p> <p>8)影片的剧情过于简单?</p> <p>9)所谓“内心的平静”是什么?</p> <p>开场/结束曲:&lt;Green&gt;(Abraham Marder);</p> <p>影片《金属之声》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R级;</p> <p>本片原名为:Sound of Metal</p> <p>本期片目:</p> <p>《摔角王》(2008)</p> <p>《大师》(2012)</p> <p>《爆裂鼓手》(2014)</p> <p>《阿黛尔的生活》(2013)</p> <p>《推拿》(2014)</p> <p>《无依之地》(2020)</p> <p>《困在时间里的父亲》(2020)</p> No 2639 full
<![CDATA[211《米纳里》它还有1%可能拿下奥斯卡最佳影片?]]> 主播打分:

荡科长:7分

“奥斯卡十年”等19期嘉宾

这是韩国片还是美国片?我觉得都不像,它更像日本家庭片——以一种平淡的口吻讲了一些家长里短。遗憾的是,这片似乎缺少了一种“移民史”的叙述野心。

思源:7.5分

旅美VR工作者,节目剪辑

除了用几个韩国演员,这片子和韩国一点关系都没有,它的主角是韩裔美国人,但韩裔美国人也是美国人。更何况它所叙述的是个“过去时”的故事。其中那位出彩的“韩国姥姥”所带出的也是韩国前几代人的生活方式,与当代韩国也没有关系。

波米:6.5分

《遗传厄运》韩国版。男主角实际上是一个异教徒,一家人在他带领之下做出了一系列“对主不敬”的举动:奚落虔诚信徒、拿回给教会的捐款、不信任驱魔仪式。最后糟了报应:姥姥被邪魔上身,然后她用一把火烧掉了应许之地所有的果实,只剩下外来物种“水芹菜”野蛮生长。

节目流程

节目总时长:00:45:47;

音频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它与韩国电影有无关联?

2)它涉及了韩美哪些共同历史?

3)它与《喜福会》等片有何不同?

4)影片的宗教符号表意是?

5)“姥姥”的人设有哪些亮点?

6)影片还是偏向于男性视角?

7)男主角英语太好反而是缺点?

8)尹汝贞拿奖毫无悬念?

9)它在北美讨论度高于《无依之地》?

最后,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

外延:其它韩裔美籍影人;

开场曲:<Rain Song>(韩艺璃&Emile Mosseri);

结束曲:<Big Country>(Emile Mosseri);

影片《米纳里》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

本片原名为:Minari

本期片目:

《喜福会》(1993)

《刮痧》(2001)

《老爷车》(2008)

《韩国佬》(2017)

《月光男孩》(2016)

《燃烧》(2018)

《寄生虫》(2019)

《别告诉她》(2019)

《无依之地》(2020)

《乡下人的悲歌》(2020)

《蓝调天后》(2020)

《前程似锦的女孩》(2020)

《犹大与黑弥赛亚》(2021)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2111-e10tncv e5326986-b153-4117-b636-e11580143f9e Tue, 20 Apr 2021 07: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荡科长:7分</p> <p>“奥斯卡十年”等19期嘉宾</p> <p>这是韩国片还是美国片?我觉得都不像,它更像日本家庭片——以一种平淡的口吻讲了一些家长里短。遗憾的是,这片似乎缺少了一种“移民史”的叙述野心。</p> <p>思源:7.5分</p> <p>旅美VR工作者,节目剪辑</p> <p>除了用几个韩国演员,这片子和韩国一点关系都没有,它的主角是韩裔美国人,但韩裔美国人也是美国人。更何况它所叙述的是个“过去时”的故事。其中那位出彩的“韩国姥姥”所带出的也是韩国前几代人的生活方式,与当代韩国也没有关系。</p> <p>波米:6.5分</p> <p>《遗传厄运》韩国版。男主角实际上是一个异教徒,一家人在他带领之下做出了一系列“对主不敬”的举动:奚落虔诚信徒、拿回给教会的捐款、不信任驱魔仪式。最后糟了报应:姥姥被邪魔上身,然后她用一把火烧掉了应许之地所有的果实,只剩下外来物种“水芹菜”野蛮生长。</p> <p>节目流程</p> <p>节目总时长:00:45:47;</p> <p>音频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p> <p>1)它与韩国电影有无关联?</p> <p>2)它涉及了韩美哪些共同历史?</p> <p>3)它与《喜福会》等片有何不同?</p> <p>4)影片的宗教符号表意是?</p> <p>5)“姥姥”的人设有哪些亮点?</p> <p>6)影片还是偏向于男性视角?</p> <p>7)男主角英语太好反而是缺点?</p> <p>8)尹汝贞拿奖毫无悬念?</p> <p>9)它在北美讨论度高于《无依之地》?</p> <p>最后,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p> <p>外延:其它韩裔美籍影人;</p> <p>开场曲:&lt;Rain Song&gt;(韩艺璃&amp;Emile Mosseri);</p> <p>结束曲:&lt;Big Country&gt;(Emile Mosseri);</p> <p>影片《米纳里》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p> <p>本片原名为:Minari</p> <p>本期片目:</p> <p>《喜福会》(1993)</p> <p>《刮痧》(2001)</p> <p>《老爷车》(2008)</p> <p>《韩国佬》(2017)</p> <p>《月光男孩》(2016)</p> <p>《燃烧》(2018)</p> <p>《寄生虫》(2019)</p> <p>《别告诉她》(2019)</p> <p>《无依之地》(2020)</p> <p>《乡下人的悲歌》(2020)</p> <p>《蓝调天后》(2020)</p> <p>《前程似锦的女孩》(2020)</p> <p>《犹大与黑弥赛亚》(2021)</p> No 2747 full
<![CDATA[210《扎克·施耐德版正义联盟》粉头拍给粉丝看的,粉丝爽了。就这样]]> 主播打分:

鲁韵子:7分

媒体人,《神奇女侠1984》等12期嘉宾

反正我是很享受扎导这一次对于剧场版的拨乱反正。外人可能不了解,我们当时有多厌恶乔斯·韦登让路易斯和玛莎在超人死之后开黄色玩笑,有多厌恶超人复活后他恶搞地问蝙蝠侠“你会流血吗?”,当然还有大超“被CG擦除的胡须”……扎导至少让粉丝从这些噩梦般的场景里解脱出来了,这一点必须肯定。

法兰西胶片:6.5分

《国产片十年》等27期嘉宾,公号“第一导演”

分真不能再高了,极限了。既然是“钢骨传”,当年能不能好好调一下雷·费舍尔的表演啊,知道一脸怒相吃全片的问题是啥么?不巧画幅还加重了这个问题。大超彻底沦为绝杀道具,这才是和尾灯或华纳思路最核心的区别,它几乎与《蝙超》失去联系,什么田园觉醒啊、男人一生最重要的两个女人啊、都是一把把的直男废戏。有点明白为啥要找比利·克鲁德普演闪电侠老爸了,联系上钢骨父亲的死状和“曼哈顿博士”挺像,《守望者》本身也有“世袭制”的嘛。郑恺各方面都绝非特供,他差点就跟荒原狼有对峙呢。火星猎人的出现让人小惊讶一下。总之DC粉太难了,用4年时间搀扶着摔伤的运动员跑到终点,但这个时候,可能连当年的裁判都退休了。

波米:5.5分

抱歉今天我要一黑黑俩。扎克·施耐德和他的粉丝其实很像穆里尼奥和鹅粉:主子确实辉煌过,现在流量也不小,粉丝都是邪典级护法、饭圈战狼,谁骂喷谁。而一旦翻车,那别问,肯定是别人的错:不是老板有眼无珠,就是团队被安排了内鬼,或者“世界不懂他的孤独”,反正自己是名牌不粘锅。连豆瓣8.9分都和热刺9轮夺冠的盛世挺像的。但二位最大相似点是:他们那套思维早已经过时了,而他们的粉丝还(装)不知道。

节目流程

节目总时长:01:39:25;

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

1)影片信息介绍;

2)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

优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大战结束后的几个片段有何深意?

2)蝙蝠侠的梦如何与前作相联?

3)小丑与蝙蝠侠的对话为什么戳中粉丝?

4)对比韦登,扎导版动作戏有哪些提升?

5)扎导的“恋物癖”如何提升电影质感?

6)“钢骨”与“闪电侠”为什么成了主角?

7)“父亲与孩子”的主题是本片主线?

8)为什么说扎导比韦登更懂DC?

以上缺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它更像“美剧”而非“电影”?

2)这一版本对“非粉丝群体”并不友好?

3)当初韦登开错了药方但看准了问题?

4)“复活超人”与“抢母盒”的剧情有矛盾?

5)超人的人设与洗白片段仍然欠缺交代?

6)为什么说韦登比扎导更懂电影?

7)扎导的风格过时了吗?

外延话题谈到“DC电影宇宙”的未来前景;

开场曲:<Wonder Woman Defending _ And What Rough Beast>(Junkie XL);

结束曲:<Superman Rising, Pt. 2 _ Immovable>(Junkie XL);

影片《扎克·施耐德版正义联盟》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R级;

本片原名为:Zack Snyder's Justice League

后期:思源/波米;

本期片目

《超人1》(1978)

《守望者》(2009)

《超人:钢铁之躯》(2013)

《复仇者联盟2:奥创纪元》(2015)

《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2016)

《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2018)

《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2019)

《小丑》(2019)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210-ev4kkd 2f860645-a94c-4ac1-b461-123ba86a4ae8 Fri, 16 Apr 2021 08: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鲁韵子:7分</p> <p>媒体人,《神奇女侠1984》等12期嘉宾</p> <p>反正我是很享受扎导这一次对于剧场版的拨乱反正。外人可能不了解,我们当时有多厌恶乔斯·韦登让路易斯和玛莎在超人死之后开黄色玩笑,有多厌恶超人复活后他恶搞地问蝙蝠侠“你会流血吗?”,当然还有大超“被CG擦除的胡须”……扎导至少让粉丝从这些噩梦般的场景里解脱出来了,这一点必须肯定。</p> <p>法兰西胶片:6.5分</p> <p>《国产片十年》等27期嘉宾,公号“第一导演”</p> <p>分真不能再高了,极限了。既然是“钢骨传”,当年能不能好好调一下雷·费舍尔的表演啊,知道一脸怒相吃全片的问题是啥么?不巧画幅还加重了这个问题。大超彻底沦为绝杀道具,这才是和尾灯或华纳思路最核心的区别,它几乎与《蝙超》失去联系,什么田园觉醒啊、男人一生最重要的两个女人啊、都是一把把的直男废戏。有点明白为啥要找比利·克鲁德普演闪电侠老爸了,联系上钢骨父亲的死状和“曼哈顿博士”挺像,《守望者》本身也有“世袭制”的嘛。郑恺各方面都绝非特供,他差点就跟荒原狼有对峙呢。火星猎人的出现让人小惊讶一下。总之DC粉太难了,用4年时间搀扶着摔伤的运动员跑到终点,但这个时候,可能连当年的裁判都退休了。</p> <p>波米:5.5分</p> <p>抱歉今天我要一黑黑俩。扎克·施耐德和他的粉丝其实很像穆里尼奥和鹅粉:主子确实辉煌过,现在流量也不小,粉丝都是邪典级护法、饭圈战狼,谁骂喷谁。而一旦翻车,那别问,肯定是别人的错:不是老板有眼无珠,就是团队被安排了内鬼,或者“世界不懂他的孤独”,反正自己是名牌不粘锅。连豆瓣8.9分都和热刺9轮夺冠的盛世挺像的。但二位最大相似点是:他们那套思维早已经过时了,而他们的粉丝还(装)不知道。</p> <p>节目流程</p> <p>节目总时长:01:39:25;</p> <p>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p> <p>1)影片信息介绍;</p> <p>2)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p> <p>优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p> <p>1)大战结束后的几个片段有何深意?</p> <p>2)蝙蝠侠的梦如何与前作相联?</p> <p>3)小丑与蝙蝠侠的对话为什么戳中粉丝?</p> <p>4)对比韦登,扎导版动作戏有哪些提升?</p> <p>5)扎导的“恋物癖”如何提升电影质感?</p> <p>6)“钢骨”与“闪电侠”为什么成了主角?</p> <p>7)“父亲与孩子”的主题是本片主线?</p> <p>8)为什么说扎导比韦登更懂DC?</p> <p>以上缺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p> <p>1)它更像“美剧”而非“电影”?</p> <p>2)这一版本对“非粉丝群体”并不友好?</p> <p>3)当初韦登开错了药方但看准了问题?</p> <p>4)“复活超人”与“抢母盒”的剧情有矛盾?</p> <p>5)超人的人设与洗白片段仍然欠缺交代?</p> <p>6)为什么说韦登比扎导更懂电影?</p> <p>7)扎导的风格过时了吗?</p> <p>外延话题谈到“DC电影宇宙”的未来前景;</p> <p>开场曲:&lt;Wonder Woman Defending _ And What Rough Beast&gt;(Junkie XL);</p> <p>结束曲:&lt;Superman Rising, Pt. 2 _ Immovable&gt;(Junkie XL);</p> <p>影片《扎克·施耐德版正义联盟》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R级;</p> <p>本片原名为:Zack Snyder's Justice League</p> <p>后期:思源/波米;</p> <p>本期片目</p> <p>《超人1》(1978)</p> <p>《守望者》(2009)</p> <p>《超人:钢铁之躯》(2013)</p> <p>《复仇者联盟2:奥创纪元》(2015)</p> <p>《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2016)</p> <p>《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2018)</p> <p>《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2019)</p> <p>《小丑》(2019)</p> No 5965 full
<![CDATA[209《亲爱的同志》这当然是你今年最该看的电影,没有之一]]> 主播打分:

刘三解:8分

《灰猎犬号》等11期嘉宾,公号“刘三解freestyle”

我最喜欢的一场戏:克格勃开枪的时候,本来置身事外的女主角看到路边的一只狗在喂奶,想起自己就是这狗,自己也有崽子,才跑到大街上,顶着子弹去找女儿,这是一种“疯”。可疯也就这么一天,第二天还要拎包上班、签保密协议,然后闷了喝喝酒,吐槽一句:要是斯大林还在,就好了。

杨超:7分

《长江图》导演,《芝加哥七君子》等15期嘉宾

坟地那场戏,电影突然用了一个长焦镜头跟拍女主角的哭泣,一下子打破了之前一切固定机位的摄影方式,让你一下子明白之前极为克制甚至是寡淡的风格究竟在铺垫什么。而电影后半段接二连三的反转,也都传递出极为精准的政治惊悚感。

波米:7.5分

当我们还在《小说家》《拆弹2》里费劲巴拉找隐喻的时候,它把惨案的一切都拍给你了,你不看吗?放在春节档,这电影应该能打200分吧。如果今年只能推荐一部片,就是这部,《沙丘》也没这么重要。有些电影是值得以冒风险的方式进行推荐的,或者说,如果有一天被允许聊的电影只剩下春节档,那这个节目就没有存在必要了。

节目流程

节目总时长:01:47:06;

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

1)影片信息介绍;

2)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

优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女主角的人物设定精确在哪儿?

2)寻亲戏的一波三折代表着什么?

3)片中事件的距离感为何如此之近?

4)该事件在苏联有何特殊性?

5)影片如何反用“蒙太奇学派”美学?

6)“袜子”一类道具如何制造多义性?

7)影片前半段叙事效率极高?

8)影片后半段更贴近“黑色电影”?

缺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如何理解影片结尾?神迹还是阴谋?

2)与美剧《切尔诺贝利》相比,孰优孰劣?

3)对外国观众而言,事件信息量不足?

4)影片是否前后断裂?

5)“宗教是解药”的结论是否有失偏颇?

6)为何俄罗斯文化部愿意出资“自黑”?

以上外延话题谈到:

1)“新切尔卡斯克事件”的发生背景;

2)类似事件的诱因与结果;

3)与“切尔诺贝利事件”的比较;

开场曲:<Песня о тревожной молодости>(Стас Пьеха);

结束曲:<Summer Palace Main Theme>(Peyman Yazdanian);

影片《亲爱的同志》重要信息:

本片推断分级:R级;

本片原名为:Дорогие товарищи

后期:思源/波米;

本期片目

《罢工》(1925)

《战舰波将金号》(1925)

《处女泉》(1960)

《伊万的童年》(1962)

《安德烈·卢布廖夫》(1966)

《罪恶之城》(2005)

《颐和园》(2006)

《满城尽带黄金甲》(2006)

《卡廷惨案》(2007)

《白日焰火》(2014)

《凛冬烈火》(2015)

《战争天堂》(2016)

《尊敬的W》(妖僧志,2017)

《三块广告牌》(2017)

《沉默的教室》(2018)

《黑色党徒》(2018)

《好莱坞往事》(2019)

《芝加哥七君子审判》(2020)

《你好,李焕英》(2021)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209-ev4kjg 4d8102a3-b1ad-4a9b-94b4-7e15afcaaa9c Fri, 26 Feb 2021 08: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刘三解:8分</p> <p>《灰猎犬号》等11期嘉宾,公号“刘三解freestyle”</p> <p>我最喜欢的一场戏:克格勃开枪的时候,本来置身事外的女主角看到路边的一只狗在喂奶,想起自己就是这狗,自己也有崽子,才跑到大街上,顶着子弹去找女儿,这是一种“疯”。可疯也就这么一天,第二天还要拎包上班、签保密协议,然后闷了喝喝酒,吐槽一句:要是斯大林还在,就好了。</p> <p>杨超:7分</p> <p>《长江图》导演,《芝加哥七君子》等15期嘉宾</p> <p>坟地那场戏,电影突然用了一个长焦镜头跟拍女主角的哭泣,一下子打破了之前一切固定机位的摄影方式,让你一下子明白之前极为克制甚至是寡淡的风格究竟在铺垫什么。而电影后半段接二连三的反转,也都传递出极为精准的政治惊悚感。</p> <p>波米:7.5分</p> <p>当我们还在《小说家》《拆弹2》里费劲巴拉找隐喻的时候,它把惨案的一切都拍给你了,你不看吗?放在春节档,这电影应该能打200分吧。如果今年只能推荐一部片,就是这部,《沙丘》也没这么重要。有些电影是值得以冒风险的方式进行推荐的,或者说,如果有一天被允许聊的电影只剩下春节档,那这个节目就没有存在必要了。</p> <p>节目流程</p> <p>节目总时长:01:47:06;</p> <p>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p> <p>1)影片信息介绍;</p> <p>2)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p> <p>优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p> <p>1)女主角的人物设定精确在哪儿?</p> <p>2)寻亲戏的一波三折代表着什么?</p> <p>3)片中事件的距离感为何如此之近?</p> <p>4)该事件在苏联有何特殊性?</p> <p>5)影片如何反用“蒙太奇学派”美学?</p> <p>6)“袜子”一类道具如何制造多义性?</p> <p>7)影片前半段叙事效率极高?</p> <p>8)影片后半段更贴近“黑色电影”?</p> <p>缺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p> <p>1)如何理解影片结尾?神迹还是阴谋?</p> <p>2)与美剧《切尔诺贝利》相比,孰优孰劣?</p> <p>3)对外国观众而言,事件信息量不足?</p> <p>4)影片是否前后断裂?</p> <p>5)“宗教是解药”的结论是否有失偏颇?</p> <p>6)为何俄罗斯文化部愿意出资“自黑”?</p> <p>以上外延话题谈到:</p> <p>1)“新切尔卡斯克事件”的发生背景;</p> <p>2)类似事件的诱因与结果;</p> <p>3)与“切尔诺贝利事件”的比较;</p> <p>开场曲:&lt;Песня о тревожной молодости&gt;(Стас Пьеха);</p> <p>结束曲:&lt;Summer Palace Main Theme&gt;(Peyman Yazdanian);</p> <p>影片《亲爱的同志》重要信息:</p> <p>本片推断分级:R级;</p> <p>本片原名为:Дорогие товарищи</p> <p>后期:思源/波米;</p> <p>本期片目</p> <p>《罢工》(1925)</p> <p>《战舰波将金号》(1925)</p> <p>《处女泉》(1960)</p> <p>《伊万的童年》(1962)</p> <p>《安德烈·卢布廖夫》(1966)</p> <p>《罪恶之城》(2005)</p> <p>《颐和园》(2006)</p> <p>《满城尽带黄金甲》(2006)</p> <p>《卡廷惨案》(2007)</p> <p>《白日焰火》(2014)</p> <p>《凛冬烈火》(2015)</p> <p>《战争天堂》(2016)</p> <p>《尊敬的W》(妖僧志,2017)</p> <p>《三块广告牌》(2017)</p> <p>《沉默的教室》(2018)</p> <p>《黑色党徒》(2018)</p> <p>《好莱坞往事》(2019)</p> <p>《芝加哥七君子审判》(2020)</p> <p>《你好,李焕英》(2021)</p> No 6426 full
<![CDATA[208《拆弹专家2》皇天不必答辩,只怕苍生肯忘言]]> 主播打分:

法兰西胶片:8.5分,《金都》等25期嘉宾,公号“第一导演”

邱礼涛合拍片时代最巅峰,娱乐性和作者性融合力的极限,当量相当于把《拆弹1》和《扫毒2》加一起再翻一倍。你看得见的或看不见的,都给了,全给透了。你能理解绝大部分缺点都出于无奈,无论谈规格,还是说表达,它可能都是一个孤本。

波米:6分

它应该是《让子弹飞》之后,第一部引起内地观众广泛讨论的春秋笔法式影片。“拆弹”这个主题在这部续作中成为了一种比喻,在大陆语境里也似乎成了一个主旋律词汇。全片是在围绕“如何拆除扰乱香港的毒瘤”来推进的,但也因此加入了大量间谍片元素,造成了严重的类型混乱的问题。

《拆弹专家2》平均分:7.3分

节目流程

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

1)影片简要信息介绍;

2)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

页首缺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本片延续了邱礼涛一贯过“赶”的缺点?

2)特效和人物关系等方面有什么不足?

3)相比《赤道》有哪些遗憾?

4)有哪些部分的动作设计粗糙草率?

以上优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邱礼涛在本片中寄托了什么表达?

2)本片在哪些地方造成有效的感官冲击?

3)如何利用角色的“瘸腿”设计打斗场面?

4)本片如何勾连现实中的香港?

5)本片如何勾连整个此刻世界?

外延话题谈到:

1)《的士判官》等片简要回顾;

2)为什么说邱礼涛是“香港电影活化石”?

开场曲:《长城》(Beyond);

结束曲:《相信我》(刘德华/倪妮);

影片《拆弹专家2》重要信息:

本片推断分级:R级(断肢、爆头及其他血腥镜头);

后期:思源/波米;排版:效愚;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省港旗兵1》(1984)

《警察故事》(1985)

《学校风云》(1988)

《的士判官》(1993)

《伊波拉病毒》(1996)

《等候董建华发落》(2001)

《谍影重重1-3》(2002-2007)

《蝙蝠侠:黑暗骑士》(2008)

《不明身份》(2011)

《猎杀本·拉登》(2012)

《救火英雄》(2014)

《赤道》(2015)

《叶问3》(2015)

《拆弹专家1》(2017)

《中英街1号》(2018)

《三夫》(2018)

《扫毒2天地对决》(2019)

《小丑》(2019)

《紧急救援》(2020)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2082-eq7bgs cb7e1f2f-bc80-42bb-a907-c5b08e044e74 Thu, 07 Jan 2021 15: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法兰西胶片:8.5分,《金都》等25期嘉宾,公号“第一导演”</p> <p>邱礼涛合拍片时代最巅峰,娱乐性和作者性融合力的极限,当量相当于把《拆弹1》和《扫毒2》加一起再翻一倍。你看得见的或看不见的,都给了,全给透了。你能理解绝大部分缺点都出于无奈,无论谈规格,还是说表达,它可能都是一个孤本。</p> <p>波米:6分</p> <p>它应该是《让子弹飞》之后,第一部引起内地观众广泛讨论的春秋笔法式影片。“拆弹”这个主题在这部续作中成为了一种比喻,在大陆语境里也似乎成了一个主旋律词汇。全片是在围绕“如何拆除扰乱香港的毒瘤”来推进的,但也因此加入了大量间谍片元素,造成了严重的类型混乱的问题。</p> <p>《拆弹专家2》平均分:7.3分</p> <p>节目流程</p> <p>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p> <p>1)影片简要信息介绍;</p> <p>2)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p> <p>页首缺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p> <p>1)本片延续了邱礼涛一贯过“赶”的缺点?</p> <p>2)特效和人物关系等方面有什么不足?</p> <p>3)相比《赤道》有哪些遗憾?</p> <p>4)有哪些部分的动作设计粗糙草率?</p> <p>以上优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p> <p>1)邱礼涛在本片中寄托了什么表达?</p> <p>2)本片在哪些地方造成有效的感官冲击?</p> <p>3)如何利用角色的“瘸腿”设计打斗场面?</p> <p>4)本片如何勾连现实中的香港?</p> <p>5)本片如何勾连整个此刻世界?</p> <p>外延话题谈到:</p> <p>1)《的士判官》等片简要回顾;</p> <p>2)为什么说邱礼涛是“香港电影活化石”?</p> <p>开场曲:《长城》(Beyond);</p> <p>结束曲:《相信我》(刘德华/倪妮);</p> <p>影片《拆弹专家2》重要信息:</p> <p>本片推断分级:R级(断肢、爆头及其他血腥镜头);</p> <p>后期:思源/波米;排版:效愚;</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省港旗兵1》(1984)</p> <p>《警察故事》(1985)</p> <p>《学校风云》(1988)</p> <p>《的士判官》(1993)</p> <p>《伊波拉病毒》(1996)</p> <p>《等候董建华发落》(2001)</p> <p>《谍影重重1-3》(2002-2007)</p> <p>《蝙蝠侠:黑暗骑士》(2008)</p> <p>《不明身份》(2011)</p> <p>《猎杀本·拉登》(2012)</p> <p>《救火英雄》(2014)</p> <p>《赤道》(2015)</p> <p>《叶问3》(2015)</p> <p>《拆弹专家1》(2017)</p> <p>《中英街1号》(2018)</p> <p>《三夫》(2018)</p> <p>《扫毒2天地对决》(2019)</p> <p>《小丑》(2019)</p> <p>《紧急救援》(2020)</p> No 3288 full
<![CDATA[207《心灵奇旅》看了这么多皮克斯,也没过好这一生]]> 主播打分:

阿苏:7分,动画从业者,《花木兰》等2期嘉宾

即便动画片发展到了今天的地步,即便皮克斯已经获得了这样的江湖地位,它在创作时仍然有极强的探索性,仍然试图安放挑战观众预期的情节,试图以突发事件给人带来持续的不安全感。大家都在把本片和前面的动画作比,却忘记了全面流媒体化创作更加保守趋势下,它可能是未来很久内最好的作品。

张扬:5分,动画导演,《花木兰》等3期嘉宾

批评这个片子首先要克服一些心理障碍——本片技术之上的风格建立让人想起了挂在当代美术馆中央的一张白纸,一堆人围着看却不大敢说话。要大家关照自己、享受当下也没什么不好,但把其他选择放在“平平淡淡也是真”的对立面上,这完全违背了皮克斯过往的原则。

《心灵奇旅》平均分:6分

节目流程

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

1)嘉宾及影片信息介绍;

2)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

页首缺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关照自身,享受当下”是导演的凡尔赛?

2)心灵学院运行规则有悖于整个故事主题?

3)本片反映了皮克斯创造力退步?

4)“成人动画”定位和营销使令人预期过高?

5)世界观设定上有哪些矛盾模糊?

6)核心高概念没有执行到位?

7)主角牺牲自己成就22的设置根本不公平?

8)若直接让主角彻底死亡会更好?

9)主题概念先行,人物相对黯淡?

以上优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动画片外衣下仍然保持对观众的冒犯?

2)本片序幕凭什么是年度最佳序幕?

3)灵体22实体化后的反应描写好在哪里?

4)为什么说对纽约街景空间呈现水平极高?

5)本片在以真人电影追求拍动画片?

6)本片如何方方面面践行“灵肉分离”概念?

7)本片是2020年里的一剂安慰剂?

外延话题谈到:

1)全面流媒体化趋势下皮克斯如何应对?

2)对皮克斯规划中的剧集/电影项目的分别展望;

开场曲:<It's All Right (Duet Version)>(Trent Reznor / Atticus Ross);

结束曲:<Terry Time>(Trent Reznor / Atticus Ross);

影片《心灵奇旅》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PG级;

本片原名为:Soul

后期:思源/波米;排版:效愚;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谁陷害了兔子罗杰》(1988)

《私人订制》(2013)

《极速风流》(2013)

《爆裂鼓手》(2014)

《超能陆战队》(2014)

《头脑特工队》(2015)

《羞羞的铁拳》(2017)

《寻梦环游记》(2017)

《蜘蛛侠:平行宇宙》(2018)

《狮子王真狮版》(2019)

《玩具总动员4》(2019)

《神奇女侠1984》(2020)

《1/2的魔法》(2020)

《卢卡》(2021)

《寻龙传说》(2021)

《变红》(2022)

《光年》(2022)

《未定名狮子王前传》(2023)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207-eq7bfs 920eda50-85db-45ff-a682-3b10439aae26 Mon, 04 Jan 2021 15: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阿苏:7分,动画从业者,《花木兰》等2期嘉宾</p> <p>即便动画片发展到了今天的地步,即便皮克斯已经获得了这样的江湖地位,它在创作时仍然有极强的探索性,仍然试图安放挑战观众预期的情节,试图以突发事件给人带来持续的不安全感。大家都在把本片和前面的动画作比,却忘记了全面流媒体化创作更加保守趋势下,它可能是未来很久内最好的作品。</p> <p>张扬:5分,动画导演,《花木兰》等3期嘉宾</p> <p>批评这个片子首先要克服一些心理障碍——本片技术之上的风格建立让人想起了挂在当代美术馆中央的一张白纸,一堆人围着看却不大敢说话。要大家关照自己、享受当下也没什么不好,但把其他选择放在“平平淡淡也是真”的对立面上,这完全违背了皮克斯过往的原则。</p> <p>《心灵奇旅》平均分:6分</p> <p>节目流程</p> <p>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p> <p>1)嘉宾及影片信息介绍;</p> <p>2)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p> <p>页首缺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p> <p>1)“关照自身,享受当下”是导演的凡尔赛?</p> <p>2)心灵学院运行规则有悖于整个故事主题?</p> <p>3)本片反映了皮克斯创造力退步?</p> <p>4)“成人动画”定位和营销使令人预期过高?</p> <p>5)世界观设定上有哪些矛盾模糊?</p> <p>6)核心高概念没有执行到位?</p> <p>7)主角牺牲自己成就22的设置根本不公平?</p> <p>8)若直接让主角彻底死亡会更好?</p> <p>9)主题概念先行,人物相对黯淡?</p> <p>以上优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p> <p>1)动画片外衣下仍然保持对观众的冒犯?</p> <p>2)本片序幕凭什么是年度最佳序幕?</p> <p>3)灵体22实体化后的反应描写好在哪里?</p> <p>4)为什么说对纽约街景空间呈现水平极高?</p> <p>5)本片在以真人电影追求拍动画片?</p> <p>6)本片如何方方面面践行“灵肉分离”概念?</p> <p>7)本片是2020年里的一剂安慰剂?</p> <p>外延话题谈到:</p> <p>1)全面流媒体化趋势下皮克斯如何应对?</p> <p>2)对皮克斯规划中的剧集/电影项目的分别展望;</p> <p>开场曲:&lt;It's All Right (Duet Version)&gt;(Trent Reznor / Atticus Ross);</p> <p>结束曲:&lt;Terry Time&gt;(Trent Reznor / Atticus Ross);</p> <p>影片《心灵奇旅》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PG级;</p> <p>本片原名为:Soul</p> <p>后期:思源/波米;排版:效愚;</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谁陷害了兔子罗杰》(1988)</p> <p>《私人订制》(2013)</p> <p>《极速风流》(2013)</p> <p>《爆裂鼓手》(2014)</p> <p>《超能陆战队》(2014)</p> <p>《头脑特工队》(2015)</p> <p>《羞羞的铁拳》(2017)</p> <p>《寻梦环游记》(2017)</p> <p>《蜘蛛侠:平行宇宙》(2018)</p> <p>《狮子王真狮版》(2019)</p> <p>《玩具总动员4》(2019)</p> <p>《神奇女侠1984》(2020)</p> <p>《1/2的魔法》(2020)</p> <p>《卢卡》(2021)</p> <p>《寻龙传说》(2021)</p> <p>《变红》(2022)</p> <p>《光年》(2022)</p> <p>《未定名狮子王前传》(2023)</p> No 6409 full
<![CDATA[206《神奇女侠1984》川普都下台了!停下吧!有劲么?]]> 主播打分:

鲁韵子:6.5分,媒体人,“香港十年专题”等11期嘉宾

不抱任何DC原教旨主义粉丝所抱的期待,仅仅把期望值放低到和一部迪士尼电影同等的程度,本片在多舛的2020年末上映还是有一定的鼓舞人心的价值的,你还能再要求什么呢?这个时间点给你看一部《蝙蝠侠大战超人》你也看不下去啊。

荡科长:3分,媒体人,“奥斯卡十年专题”等18期嘉宾

如果真的可以许愿成真——那我一定要许愿这个系列换个导演重启。好莱坞在“怼川普”这一主题上的执着和迷狂已经让电影处于一个本末倒置的境地:为了赋予一部商业大片以时代路灯的功能而牺牲它所应该提供的最基本的娱乐性,《神奇女侠1984》只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海老鼠:6分,本期控场,“威尼斯·柏林十年”专题节目等18期嘉宾

神奇女侠和旧情人重逢在林肯纪念碑,背景响起了《费加罗的婚礼》里一段名叫“你们可知道”的咏叹调,配乐之不协调,恰如整部电影作为年代戏的塑造和真正80年代的关系,不说是可丁可卯,至少是八杆子打不着。

《神奇女侠1984》平均分:约5.2分

节目流程

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

1)嘉宾及影片信息介绍;

2)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

优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本片在2020年上映的鼓励意义在?

2)续集较前作有什么进步?

3)为什么说神奇女侠和现实社会结合得更紧密?

4)男女反派的刻画增加了故事深度?

5)动作设计有哪些亮点?

以上缺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本片因为“怼川普”的立场牺牲娱乐性?

2)开篇竞技场面的单调预言了导演全盘失败?

3)年代戏无年代感塑造?

4)战斗场面如何在前作的不足上继续滑坡?

5)女侠战甲和豹女变装都未得到全面展示?

6)片名1984对位奥威尔/波兹曼幻想讽刺虚弱?

7)反派形象塑造对位川普尝试失败?

8)贺岁合家欢子供向定位是DC宇宙的整体倒退?

9)本片无明确类型对位?

10)汉斯·季默配乐自我重复对气氛营造毫无帮助?

外延话题谈到:

1)“怼川普”主题先行的电影怎样改变好莱坞?

2)神奇女侠形象从设定到现在有怎样的历史演变?

3)漫威《惊奇队长》和DC《神奇女侠》异同在?

4)对导剪版《正义联盟》有何期待?

结束曲:<Open Road>(Hans Zimmer);

开场曲:<Is She with You?>(Hans Zimmer);

影片《神奇女侠1984》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

本片原名为:Wonder Woman 1984

后期:波米;排版:效愚;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蝙蝠侠归来》(1992)

《当哈利遇上莎莉》(1989)

《英国病人》(1996)

《诺丁山)(1999)

《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2016)

《神奇女侠》(2017)

《神奇女侠:绘制神奇》(2017)

《马斯顿教授与神奇女侠》(2017)

《海王》(2018)

《小丑》(2019)

《惊奇队长》(2019)

《花木兰》(2020)

《紧急救援》(2020)

《美利坚大分裂:从奥巴马到特朗普》(2020)

《扎克·施奈德版正义联盟》(2021)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2061984-eq7bf6 2822dc6b-ddf5-48b1-a4e2-3b26637b77f6 Mon, 21 Dec 2020 15: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鲁韵子:6.5分,媒体人,“香港十年专题”等11期嘉宾</p> <p>不抱任何DC原教旨主义粉丝所抱的期待,仅仅把期望值放低到和一部迪士尼电影同等的程度,本片在多舛的2020年末上映还是有一定的鼓舞人心的价值的,你还能再要求什么呢?这个时间点给你看一部《蝙蝠侠大战超人》你也看不下去啊。</p> <p>荡科长:3分,媒体人,“奥斯卡十年专题”等18期嘉宾</p> <p>如果真的可以许愿成真——那我一定要许愿这个系列换个导演重启。好莱坞在“怼川普”这一主题上的执着和迷狂已经让电影处于一个本末倒置的境地:为了赋予一部商业大片以时代路灯的功能而牺牲它所应该提供的最基本的娱乐性,《神奇女侠1984》只是其中的一个代表。</p> <p>海老鼠:6分,本期控场,“威尼斯·柏林十年”专题节目等18期嘉宾</p> <p>神奇女侠和旧情人重逢在林肯纪念碑,背景响起了《费加罗的婚礼》里一段名叫“你们可知道”的咏叹调,配乐之不协调,恰如整部电影作为年代戏的塑造和真正80年代的关系,不说是可丁可卯,至少是八杆子打不着。</p> <p>《神奇女侠1984》平均分:约5.2分</p> <p>节目流程</p> <p>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p> <p>1)嘉宾及影片信息介绍;</p> <p>2)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p> <p>优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p> <p>1)本片在2020年上映的鼓励意义在?</p> <p>2)续集较前作有什么进步?</p> <p>3)为什么说神奇女侠和现实社会结合得更紧密?</p> <p>4)男女反派的刻画增加了故事深度?</p> <p>5)动作设计有哪些亮点?</p> <p>以上缺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p> <p>1)本片因为“怼川普”的立场牺牲娱乐性?</p> <p>2)开篇竞技场面的单调预言了导演全盘失败?</p> <p>3)年代戏无年代感塑造?</p> <p>4)战斗场面如何在前作的不足上继续滑坡?</p> <p>5)女侠战甲和豹女变装都未得到全面展示?</p> <p>6)片名1984对位奥威尔/波兹曼幻想讽刺虚弱?</p> <p>7)反派形象塑造对位川普尝试失败?</p> <p>8)贺岁合家欢子供向定位是DC宇宙的整体倒退?</p> <p>9)本片无明确类型对位?</p> <p>10)汉斯·季默配乐自我重复对气氛营造毫无帮助?</p> <p>外延话题谈到:</p> <p>1)“怼川普”主题先行的电影怎样改变好莱坞?</p> <p>2)神奇女侠形象从设定到现在有怎样的历史演变?</p> <p>3)漫威《惊奇队长》和DC《神奇女侠》异同在?</p> <p>4)对导剪版《正义联盟》有何期待?</p> <p>结束曲:&lt;Open Road&gt;(Hans Zimmer);</p> <p>开场曲:&lt;Is She with You?&gt;(Hans Zimmer);</p> <p>影片《神奇女侠1984》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p> <p>本片原名为:Wonder Woman 1984</p> <p>后期:波米;排版:效愚;</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蝙蝠侠归来》(1992)</p> <p>《当哈利遇上莎莉》(1989)</p> <p>《英国病人》(1996)</p> <p>《诺丁山)(1999)</p> <p>《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2016)</p> <p>《神奇女侠》(2017)</p> <p>《神奇女侠:绘制神奇》(2017)</p> <p>《马斯顿教授与神奇女侠》(2017)</p> <p>《海王》(2018)</p> <p>《小丑》(2019)</p> <p>《惊奇队长》(2019)</p> <p>《花木兰》(2020)</p> <p>《紧急救援》(2020)</p> <p>《美利坚大分裂:从奥巴马到特朗普》(2020)</p> <p>《扎克·施奈德版正义联盟》(2021)</p> No 4459 full
<![CDATA[205《曼克》芬奇说:公民凯恩其实是一部“川普传”!]]> 主播打分:

田野:8分,青年编剧,《信条》等15期嘉宾

它不是致敬《公民凯恩》,而是对其肢解并重组。《公民凯恩》的多视角闪回叙事在当时具有开创意义——记者去到多个地方、听多个人来拼出一个人的轮廓。而《曼克》的闪回是反其道行之,它让主角跛脚后停在同一个房间里,然后让多个人走近他,以不同的事由激发出这同一个人的回忆碎片;远远不是把《公民凯恩》再拍一遍这么简单。

雷普利:7.5分《一秒钟》等41期嘉宾

电影呈现的是大制片厂时代的整个好莱坞。借由一个剧本故事,串起了政客、资本家、制片厂老板、明星、导演、选角导演,乃至片场门卫;勾勒了一个从上到下、等级森严、层层剥削的体系,每个人因阶级不同而政治立场不同。而编剧在地位上正好处在中间位置,他的选择与创作初心就成了整个行业的纽带。

波米:6分

前年斯派克·李说:《乱世佳人》是史上最狭隘、最种族主义的“杰作”;去年昆汀接过话筒:曼森家族那年就没去波兰斯基家!今年芬奇发话了:《公民凯恩》的伟大其实与奥森·威尔斯无关。中国影人天天被历史开玩笑,美国影人天天拿历史开玩笑。

《曼克》平均分:约7.3分

节目流程

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

1)影片信息介绍;

2)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

页首优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本片与《公民凯恩》的关系是?

2)对好莱坞大制片厂制度做了怎样的呈现?

3)大卫·芬奇在本片里有怎样的自我突破创新?

4)导演在本片中为影迷提供了私人情感落点?

5)片中有哪些幽默的小细节?

6)投射了芬奇自己的电影观?

7)倒叙段落反映了现实与电影的关系?

8)“艺人的猴子”有什么文本意义?

以上缺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观影门槛对普通观众不友好?

2)芬奇回避了曼克与威尔斯的核心矛盾?

3)对奥森·威尔斯的刻画有失公允?

4)部分台词过分华丽有炫耀之嫌?

5)在芬奇作品里,本片调度稍显单调?

6)就芬奇而言,本片悬疑制造并不过关?

7)“反川普”的政治立场让本片价值缩水?

8)多部“影史同人”反映了好莱坞的自恋?

9)诺兰和芬奇都遭遇口碑滑坡是偶然还是必然?

以上外延话题谈到:

1)《公民凯恩》为什么是“影史最佳影片”?

2)《社交网络》是本世纪的《公民凯恩》?

3)《大国民传奇》等其它同题电影简介;

开场曲:<Kane's New Office>(Bernard Herrmann);

结束曲:<Manuscript Reading And Snow Picture>(Bernard Herrmann);

影片《曼克》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R级;

本片原名为:Mank

后期:思源/波米;排版:效愚;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公民凯恩》(1941)

《焚尸人》(1969)

《赝品》(1973)

《巴顿·芬克》(1991)

《大玩家》(1992)

《“公民凯恩”之外的战斗》 (1996)

《大国民传奇》(1999)

《改编剧本》 (2002)

《战栗空间》(2002)

《血色将至》(2007)

《社交网络》(2010)

《浮士德》(2011)

《爱乐之城》(2016)

《至暗时刻》(2017)

《黑色党徒》(2018)

《风的另一边》 (2018)

《爆炸新闻》(2019)

《爱尔兰人》(2019)

《好莱坞往事》(2019)

《南方车站的聚会》(2019)

《信条》(2020)

《芝加哥七君子审判》(2020)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205-eq7be9 13022d40-2dbc-40f8-b903-277181dd4154 Thu, 17 Dec 2020 15: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田野:8分,青年编剧,《信条》等15期嘉宾</p> <p>它不是致敬《公民凯恩》,而是对其肢解并重组。《公民凯恩》的多视角闪回叙事在当时具有开创意义——记者去到多个地方、听多个人来拼出一个人的轮廓。而《曼克》的闪回是反其道行之,它让主角跛脚后停在同一个房间里,然后让多个人走近他,以不同的事由激发出这同一个人的回忆碎片;远远不是把《公民凯恩》再拍一遍这么简单。</p> <p>雷普利:7.5分《一秒钟》等41期嘉宾</p> <p>电影呈现的是大制片厂时代的整个好莱坞。借由一个剧本故事,串起了政客、资本家、制片厂老板、明星、导演、选角导演,乃至片场门卫;勾勒了一个从上到下、等级森严、层层剥削的体系,每个人因阶级不同而政治立场不同。而编剧在地位上正好处在中间位置,他的选择与创作初心就成了整个行业的纽带。</p> <p>波米:6分</p> <p>前年斯派克·李说:《乱世佳人》是史上最狭隘、最种族主义的“杰作”;去年昆汀接过话筒:曼森家族那年就没去波兰斯基家!今年芬奇发话了:《公民凯恩》的伟大其实与奥森·威尔斯无关。中国影人天天被历史开玩笑,美国影人天天拿历史开玩笑。</p> <p>《曼克》平均分:约7.3分</p> <p>节目流程</p> <p>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p> <p>1)影片信息介绍;</p> <p>2)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p> <p>页首优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p> <p>1)本片与《公民凯恩》的关系是?</p> <p>2)对好莱坞大制片厂制度做了怎样的呈现?</p> <p>3)大卫·芬奇在本片里有怎样的自我突破创新?</p> <p>4)导演在本片中为影迷提供了私人情感落点?</p> <p>5)片中有哪些幽默的小细节?</p> <p>6)投射了芬奇自己的电影观?</p> <p>7)倒叙段落反映了现实与电影的关系?</p> <p>8)“艺人的猴子”有什么文本意义?</p> <p>以上缺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p> <p>1)观影门槛对普通观众不友好?</p> <p>2)芬奇回避了曼克与威尔斯的核心矛盾?</p> <p>3)对奥森·威尔斯的刻画有失公允?</p> <p>4)部分台词过分华丽有炫耀之嫌?</p> <p>5)在芬奇作品里,本片调度稍显单调?</p> <p>6)就芬奇而言,本片悬疑制造并不过关?</p> <p>7)“反川普”的政治立场让本片价值缩水?</p> <p>8)多部“影史同人”反映了好莱坞的自恋?</p> <p>9)诺兰和芬奇都遭遇口碑滑坡是偶然还是必然?</p> <p>以上外延话题谈到:</p> <p>1)《公民凯恩》为什么是“影史最佳影片”?</p> <p>2)《社交网络》是本世纪的《公民凯恩》?</p> <p>3)《大国民传奇》等其它同题电影简介;</p> <p>开场曲:&lt;Kane's New Office&gt;(Bernard Herrmann);</p> <p>结束曲:&lt;Manuscript Reading And Snow Picture&gt;(Bernard Herrmann);</p> <p>影片《曼克》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R级;</p> <p>本片原名为:Mank</p> <p>后期:思源/波米;排版:效愚;</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公民凯恩》(1941)</p> <p>《焚尸人》(1969)</p> <p>《赝品》(1973)</p> <p>《巴顿·芬克》(1991)</p> <p>《大玩家》(1992)</p> <p>《“公民凯恩”之外的战斗》 (1996)</p> <p>《大国民传奇》(1999)</p> <p>《改编剧本》 (2002)</p> <p>《战栗空间》(2002)</p> <p>《血色将至》(2007)</p> <p>《社交网络》(2010)</p> <p>《浮士德》(2011)</p> <p>《爱乐之城》(2016)</p> <p>《至暗时刻》(2017)</p> <p>《黑色党徒》(2018)</p> <p>《风的另一边》 (2018)</p> <p>《爆炸新闻》(2019)</p> <p>《爱尔兰人》(2019)</p> <p>《好莱坞往事》(2019)</p> <p>《南方车站的聚会》(2019)</p> <p>《信条》(2020)</p> <p>《芝加哥七君子审判》(2020)</p> No 6062 full
<![CDATA[204《一秒钟》迷影是借口,反思被删走]]> 主播打分:

萝贝贝:7分,公号“萝严肃”创始人,《婚姻故事》等3期嘉宾

现在中国影视行业挣钱的方式也挺多,而张艺谋依然坚持选择着其中吃力不讨好的一种——尤其是在最近《演员请就位》里同是第五代的一位导演的无节操的衬托下,他还在抵抗一种猥琐。

雷普利:6分,“威尼斯·柏林十年”专题等39期嘉宾

开始劫道的戏我以为张艺谋要戏仿他偶像黑泽明的剑戟片,还期待这是个真正的反类型电影,看完发现是我想多了。现如今张艺谋唯一的作者性都落在了万年不变的同款村花身上——补拍片段里俩大辫子甩来甩去,摔倒了爬起来接着跑……这就是国师现在仅剩的作者性。

波米:5.5分

拍的都是范伟发动群众和全民大干快上,这是反思文革?拍的都是把电影胶片给糟践成灯罩,胶片清洗液造成范伟儿子终身残疾,这是写给电影的情书?只有“《一秒钟》被阉割”这件事可以形成一个合适的主题——片子里的时代和当下毫无区别。

《一秒钟》平均分:约6.2分

节目流程

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

1)嘉宾及影片信息介绍;

2)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

缺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一秒钟》究竟被删减了哪些内容?

2)“女儿已死”被删减是否造成理解障碍?

3)“两年后”的补拍对电影有巨大伤害?

4)为什么说“胶片情结”和“观影狂热”怪异?

5)影片对于时代背景做了哪些混淆处理?

6)本片“媒介自反”“迷影气氛”都不成立?

7)类型片拍摄方法完全不恰当?

8)本片没有一个完整、独立的人物?

9)表演完全是小品式的?

10)新“谋女郎”的表演、气质完全违和?

11)本片视听语言平庸在哪里?

以上优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本片怎样呈现当时的互相举报?

2)《英雄儿女》怎样与本片文本形成互文?

3)“范电影”人设的复杂性在哪里?

4)洗胶片的宗教仪式感怎样建立?

外延话题谈到:

本片与《陆犯焉识》及前作《归来》的关系;

开场曲:《一秒钟(伴奏)》(董冬冬);

结束曲:<Love Theme>(Ennio Morricone);

影片《一秒钟》重要信息:

本片推断分级:PG-13级;

后期:思源/波米;排版:效愚;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三毛流浪记》(1949)

《英雄儿女》(1964)

《活着》(1994)

《雨果》(2011)

《归来》(2014)

《不成问题的问题》(2016)

《芳华》(2017)

《地久天长》(2019)

《好莱坞往事》(2019)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204-eq7bd5 d4afc8d9-ba27-4e01-a32a-43d4341d82a0 Fri, 04 Dec 2020 15: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萝贝贝:7分,公号“萝严肃”创始人,《婚姻故事》等3期嘉宾</p> <p>现在中国影视行业挣钱的方式也挺多,而张艺谋依然坚持选择着其中吃力不讨好的一种——尤其是在最近《演员请就位》里同是第五代的一位导演的无节操的衬托下,他还在抵抗一种猥琐。</p> <p>雷普利:6分,“威尼斯·柏林十年”专题等39期嘉宾</p> <p>开始劫道的戏我以为张艺谋要戏仿他偶像黑泽明的剑戟片,还期待这是个真正的反类型电影,看完发现是我想多了。现如今张艺谋唯一的作者性都落在了万年不变的同款村花身上——补拍片段里俩大辫子甩来甩去,摔倒了爬起来接着跑……这就是国师现在仅剩的作者性。</p> <p>波米:5.5分</p> <p>拍的都是范伟发动群众和全民大干快上,这是反思文革?拍的都是把电影胶片给糟践成灯罩,胶片清洗液造成范伟儿子终身残疾,这是写给电影的情书?只有“《一秒钟》被阉割”这件事可以形成一个合适的主题——片子里的时代和当下毫无区别。</p> <p>《一秒钟》平均分:约6.2分</p> <p>节目流程</p> <p>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p> <p>1)嘉宾及影片信息介绍;</p> <p>2)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p> <p>缺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p> <p>1)《一秒钟》究竟被删减了哪些内容?</p> <p>2)“女儿已死”被删减是否造成理解障碍?</p> <p>3)“两年后”的补拍对电影有巨大伤害?</p> <p>4)为什么说“胶片情结”和“观影狂热”怪异?</p> <p>5)影片对于时代背景做了哪些混淆处理?</p> <p>6)本片“媒介自反”“迷影气氛”都不成立?</p> <p>7)类型片拍摄方法完全不恰当?</p> <p>8)本片没有一个完整、独立的人物?</p> <p>9)表演完全是小品式的?</p> <p>10)新“谋女郎”的表演、气质完全违和?</p> <p>11)本片视听语言平庸在哪里?</p> <p>以上优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p> <p>1)本片怎样呈现当时的互相举报?</p> <p>2)《英雄儿女》怎样与本片文本形成互文?</p> <p>3)“范电影”人设的复杂性在哪里?</p> <p>4)洗胶片的宗教仪式感怎样建立?</p> <p>外延话题谈到:</p> <p>本片与《陆犯焉识》及前作《归来》的关系;</p> <p>开场曲:《一秒钟(伴奏)》(董冬冬);</p> <p>结束曲:&lt;Love Theme&gt;(Ennio Morricone);</p> <p>影片《一秒钟》重要信息:</p> <p>本片推断分级:PG-13级;</p> <p>后期:思源/波米;排版:效愚;</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三毛流浪记》(1949)</p> <p>《英雄儿女》(1964)</p> <p>《活着》(1994)</p> <p>《雨果》(2011)</p> <p>《归来》(2014)</p> <p>《不成问题的问题》(2016)</p> <p>《芳华》(2017)</p> <p>《地久天长》(2019)</p> <p>《好莱坞往事》(2019)</p> No 5124 full
<![CDATA[203《金都》不论爱情论自由]]> 主播打分:

清心:7.5分,旅港多年学者

在所有香港本土电影都在讨论身份政治的时候,本片仅仅把陆港关系作为背景来呈现,出现在背景前的是一个因两性关系而焦虑的女性,它的呈现方式如此开放——甚至呈现的不止于“两性关系”,我们不得不考虑女主角是女同性恋的可能。

法兰西胶片:7分,“香港十年”专题等24期嘉宾;公号“第一导演”

导演对本片的预期是“夫妻看完立刻离婚、情侣看完立刻分手”,可惜没达成。所有有志于做婚姻操盘手的长辈们都来看看这片子吧,哪怕稍微感到一下困惑都是好的。

《金都》平均分:约7.3分

节目流程

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

1)嘉宾及影片信息介绍;

2)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

页首优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本片对大陆人形象的呈现是否刻板?

2)导演为何选择金都大厦拍摄?

3)电影达成了一片多议题的平衡?

4)导演前剧集编剧履历的优势体现在?

5)本片香港年轻人困境是一代人的困境?

6)大陆男对“单程证”渴望的合理性在?

7)女主角“脱不下的礼服”为何是戏剧核心?

8)关系的反浪漫和人物的平庸化作用在?

以上缺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对港男的集中批判趋于脸谱化?

2)女主角和大陆男的转变仓促生硬?

3)港男的结尾软化实质是导演矛头的软化?

4)完全女性视角是单纯也是单调?

5)本片影像还有隐喻价值可以开掘?

外延话题谈到:

1)黄绮琳作为新导演的突出之处?

2)和其他香港经典爱情电影的差异;

开场/结束曲:《金都》(邓丽欣);

影片《金都》重要信息:

本片香港分级:IIB级;

控场:波米:后期:思源/波米;排版:效愚;

本期节目感谢“无业游民”主播振宇的帮助。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毕业生》(1967)

《君子好逑》(1984)

《喜宴》(1993)

《记得香蕉成熟时》(1993)

《国产凌凌漆》(1994)

《甜蜜蜜》(1996)

《恐怖鸡》(1997)

《站台》(2000)

《假结婚》(2009)

《过界男女》(2013)

《爱乐之城》(2016)

《相爱相亲》(2017)

《摘金奇缘》(2018)

《花椒之味》(2019)

《婚姻故事》(2019)

《送我上青云》(2019)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203-eq7bc5 9be512d3-6b7a-4604-9c61-001dbb248aa6 Thu, 26 Nov 2020 15: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清心:7.5分,旅港多年学者</p> <p>在所有香港本土电影都在讨论身份政治的时候,本片仅仅把陆港关系作为背景来呈现,出现在背景前的是一个因两性关系而焦虑的女性,它的呈现方式如此开放——甚至呈现的不止于“两性关系”,我们不得不考虑女主角是女同性恋的可能。</p> <p>法兰西胶片:7分,“香港十年”专题等24期嘉宾;公号“第一导演”</p> <p>导演对本片的预期是“夫妻看完立刻离婚、情侣看完立刻分手”,可惜没达成。所有有志于做婚姻操盘手的长辈们都来看看这片子吧,哪怕稍微感到一下困惑都是好的。</p> <p>《金都》平均分:约7.3分</p> <p>节目流程</p> <p>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p> <p>1)嘉宾及影片信息介绍;</p> <p>2)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p> <p>页首优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p> <p>1)本片对大陆人形象的呈现是否刻板?</p> <p>2)导演为何选择金都大厦拍摄?</p> <p>3)电影达成了一片多议题的平衡?</p> <p>4)导演前剧集编剧履历的优势体现在?</p> <p>5)本片香港年轻人困境是一代人的困境?</p> <p>6)大陆男对“单程证”渴望的合理性在?</p> <p>7)女主角“脱不下的礼服”为何是戏剧核心?</p> <p>8)关系的反浪漫和人物的平庸化作用在?</p> <p>以上缺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p> <p>1)对港男的集中批判趋于脸谱化?</p> <p>2)女主角和大陆男的转变仓促生硬?</p> <p>3)港男的结尾软化实质是导演矛头的软化?</p> <p>4)完全女性视角是单纯也是单调?</p> <p>5)本片影像还有隐喻价值可以开掘?</p> <p>外延话题谈到:</p> <p>1)黄绮琳作为新导演的突出之处?</p> <p>2)和其他香港经典爱情电影的差异;</p> <p>开场/结束曲:《金都》(邓丽欣);</p> <p>影片《金都》重要信息:</p> <p>本片香港分级:IIB级;</p> <p>控场:波米:后期:思源/波米;排版:效愚;</p> <p>本期节目感谢“无业游民”主播振宇的帮助。</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毕业生》(1967)</p> <p>《君子好逑》(1984)</p> <p>《喜宴》(1993)</p> <p>《记得香蕉成熟时》(1993)</p> <p>《国产凌凌漆》(1994)</p> <p>《甜蜜蜜》(1996)</p> <p>《恐怖鸡》(1997)</p> <p>《站台》(2000)</p> <p>《假结婚》(2009)</p> <p>《过界男女》(2013)</p> <p>《爱乐之城》(2016)</p> <p>《相爱相亲》(2017)</p> <p>《摘金奇缘》(2018)</p> <p>《花椒之味》(2019)</p> <p>《婚姻故事》(2019)</p> <p>《送我上青云》(2019)</p> No 4262 full
<![CDATA[202《芝加哥七君子审判》终于!这才是主旋律电影该有的样子!]]> 主播打分:

杨超:8.5分《长江图》导演,“好莱坞十年专题”等14期嘉宾

又一次我们要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同样的动作在不同社会总能演变出截然相反的意义:像“念名字”的情节,在《八佰》里所有士兵自报家门然后视死如归,“念名字”念出的是个人投入洪流的集体主义赞歌;而在这里,“念名字”念出的却是每一个个体最值得被铭记。同样的事,有人借此反战,有人借此宣战。

雅琴:7分,文化评论人;《我控诉》嘉宾

这部电影是直指当下的。电影许多外景地的雕像其实都是在BLM运动中被推到的雕像,它最明显的作用就是在大选之前团结美国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来“反川普”,导演的兴趣点并不在于还原这件事本身。

波米:6分

它对美国大选的呼声有多响亮,在影史上溅起的水花也就有多轻微。索金总能在别人执导的电影里展现极强的作者性,这次却在自己执导的电影里,完全沦为斯皮尔伯格的模仿者,水平也就勉强与《药神》、《1987》和《辩护人》的导演持平吧。

《芝加哥七君子审判》平均分:约7.2分

节目流程

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

1)嘉宾及影片信息介绍;

2)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

以上缺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法官形象是否被丑化?

2)丑化反派的目的是什么?

3)囧瑟夫一角有哪些人设缺憾?

4)影片构建的阴谋论是否成立?

5)左派领袖是否吃了人血馒头?

6)哪些问题是由政治喊话导致的?

7)这个剧本看不出索金风格?

8)为什么说索金导演水平一般?

以上优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如何通过历史映射当下?

2)美国与世界观众的鸿沟是?

3)这部戏为何庭辩无推理?

4)鲜血的主语问题为何上庭不说?

5)推进汤姆·海登反抗的步骤是?

6)念名字其实早有剧透?

7)前检察长对海登的影响是?

8)两位主角如何完成价值观交换?

9)黑人提前退场是亮点?

10)影片还有哪些幽默细节?

外延话题谈到:

1)有关原案的其他影片简介;

2)索金前作概览;

开场曲:<Chicago>(Graham Nash);

结束曲:<Take The Hill (Hear My Screams)>(Celeste);

影片《芝加哥七君子审判》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R级;

本片原名为:The Trial of the Chicago 7

后期:思源/波米;排版:效愚;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斯巴达克斯》(1960)

《冷酷媒体》(1970)

《香蕉》(1971)

《弗拉基米尔和罗莎》(1971)

《死亡诗社》(1989)

《刺杀肯尼迪》(1991)

《好人寥寥》(1992)

《美国总统》(1995)

《共同警备区》(2000)

《波拉特》(2006)

《芝加哥10》(2007)

《对话尼克松》(2008)

《社交网络》(2010)

《辩护人》(2013)

《血战钢锯岭》(2016)

《茉莉牌局》(2017)

《华盛顿邮报》(2017)

《1987:黎明到来的那一天》(2017)

《黑豹》(2018)

《我控诉》(2019)

《好莱坞往事》(2019)

《誓血五人组》(2020)

《八佰》(2020)

《夺冠》(2020)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202-eq7bas 7b05aa63-9561-44f8-a6f5-8e6cbd0d399e Sun, 25 Oct 2020 15: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杨超:8.5分《长江图》导演,“好莱坞十年专题”等14期嘉宾</p> <p>又一次我们要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同样的动作在不同社会总能演变出截然相反的意义:像“念名字”的情节,在《八佰》里所有士兵自报家门然后视死如归,“念名字”念出的是个人投入洪流的集体主义赞歌;而在这里,“念名字”念出的却是每一个个体最值得被铭记。同样的事,有人借此反战,有人借此宣战。</p> <p>雅琴:7分,文化评论人;《我控诉》嘉宾</p> <p>这部电影是直指当下的。电影许多外景地的雕像其实都是在BLM运动中被推到的雕像,它最明显的作用就是在大选之前团结美国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来“反川普”,导演的兴趣点并不在于还原这件事本身。</p> <p>波米:6分</p> <p>它对美国大选的呼声有多响亮,在影史上溅起的水花也就有多轻微。索金总能在别人执导的电影里展现极强的作者性,这次却在自己执导的电影里,完全沦为斯皮尔伯格的模仿者,水平也就勉强与《药神》、《1987》和《辩护人》的导演持平吧。</p> <p>《芝加哥七君子审判》平均分:约7.2分</p> <p>节目流程</p> <p>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p> <p>1)嘉宾及影片信息介绍;</p> <p>2)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p> <p>以上缺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p> <p>1)法官形象是否被丑化?</p> <p>2)丑化反派的目的是什么?</p> <p>3)囧瑟夫一角有哪些人设缺憾?</p> <p>4)影片构建的阴谋论是否成立?</p> <p>5)左派领袖是否吃了人血馒头?</p> <p>6)哪些问题是由政治喊话导致的?</p> <p>7)这个剧本看不出索金风格?</p> <p>8)为什么说索金导演水平一般?</p> <p>以上优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p> <p>1)如何通过历史映射当下?</p> <p>2)美国与世界观众的鸿沟是?</p> <p>3)这部戏为何庭辩无推理?</p> <p>4)鲜血的主语问题为何上庭不说?</p> <p>5)推进汤姆·海登反抗的步骤是?</p> <p>6)念名字其实早有剧透?</p> <p>7)前检察长对海登的影响是?</p> <p>8)两位主角如何完成价值观交换?</p> <p>9)黑人提前退场是亮点?</p> <p>10)影片还有哪些幽默细节?</p> <p>外延话题谈到:</p> <p>1)有关原案的其他影片简介;</p> <p>2)索金前作概览;</p> <p>开场曲:&lt;Chicago&gt;(Graham Nash);</p> <p>结束曲:&lt;Take The Hill (Hear My Screams)&gt;(Celeste);</p> <p>影片《芝加哥七君子审判》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R级;</p> <p>本片原名为:The Trial of the Chicago 7</p> <p>后期:思源/波米;排版:效愚;</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斯巴达克斯》(1960)</p> <p>《冷酷媒体》(1970)</p> <p>《香蕉》(1971)</p> <p>《弗拉基米尔和罗莎》(1971)</p> <p>《死亡诗社》(1989)</p> <p>《刺杀肯尼迪》(1991)</p> <p>《好人寥寥》(1992)</p> <p>《美国总统》(1995)</p> <p>《共同警备区》(2000)</p> <p>《波拉特》(2006)</p> <p>《芝加哥10》(2007)</p> <p>《对话尼克松》(2008)</p> <p>《社交网络》(2010)</p> <p>《辩护人》(2013)</p> <p>《血战钢锯岭》(2016)</p> <p>《茉莉牌局》(2017)</p> <p>《华盛顿邮报》(2017)</p> <p>《1987:黎明到来的那一天》(2017)</p> <p>《黑豹》(2018)</p> <p>《我控诉》(2019)</p> <p>《好莱坞往事》(2019)</p> <p>《誓血五人组》(2020)</p> <p>《八佰》(2020)</p> <p>《夺冠》(2020)</p> No 5305 full
<![CDATA[201《姜子牙》他们觉得不接地气,我们觉得不够深刻]]> 主播打分:

鲁韵子:6.5分,媒体人,《1917》等9期嘉宾

从纣王被写成是姻缘神就能看出主创懂原著,《封神榜》可不是什么正义战胜邪恶。从仙界视角说,他们发动战争就是故意让人间多死一些天才、割一波韭菜,以便更好的补充仙界的“公务员队伍”。包括十二天尊为什么参战?那是因为他们想在人间历劫,所谓仙界的神确实就是一群既得利益者。

阳磊:5.5分,艺人宣传&策划;《哥斯拉2》等10期嘉宾

所谓“救一人还是救苍生”在彩条屋自己的系列动画里也是老生常谈了,《大鱼海棠》《大护法》《妙先生》其实都拿这一套说事;结果拍到这部了,还在用声嘶力竭的方式吼出这个老旧主题,这创新能力的匮乏比剧情的孱弱更让人担心。

《姜子牙》平均分:6分

节目流程

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

1)嘉宾及影片信息介绍;

2)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

页首优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技术上是否再创国产动画新高?

2)“封神宇宙”在所有国产宇宙中最靠谱?

3)对原著的魔改有哪些可取之处?

4)中国动画的成人化方向是否值得肯定?

5)哪些细节能看出主创不愿重复《哪吒》?

6)本片声优的发挥有哪些亮点?

7)为什么说本片失败也绝不代表系列失败?

以上缺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所有人设都是坍塌的?

2)所有人物关系全是尴尬的?

3)所有剧情都是不经推敲的?

4)根本不存在“电车困境”?

5)申公豹姜子牙强行CP东施效颦?

6)小九申公豹CP是“萝莉大叔恋”?

7)四不像为什么像狗?

8)审查版“光明结局”导致了哪些问题?

9)过年彩蛋和《深海》预告片毁正片?

10)影片原创性成疑?《火影忍者》等日漫遍布全片?

外延话题谈到:

1)《封神》里哪个人物最适合改编电影?

2)乌尔善的真人版《封神》会更好吗?

3)《封神》电视剧经典全因“童年滤镜”?

开场曲:《神的传说》(谭咏麟);

结束曲:《神的传说》(毛阿敏);

影片《姜子牙》重要信息:

本片自主分级:PG-13级;

是否有删改:有,在影片原有灰暗结局未能过审后,补了光明结局;

控场:波米;后期:思源/波米;排版:效愚;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圣诞夜惊魂》(1993)

《英雄》(2002)

《康斯坦丁》(2005)

《蝙蝠侠:黑暗骑士》(2008)

《守望者》(2009)

《辉夜姬物语》(2013)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2015)

《大鱼海棠》(2016)

《金刚狼3:殊死一战》(2017)

《大护法》(2017)

《哪吒:魔童降世》(2019)

《一点就到家》(2020)

《深海》(2021)

《封神三部曲》(2021)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201-eq7b9l 8c36588a-1f63-41d4-9ba1-5be6c009fc9e Sat, 10 Oct 2020 15: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鲁韵子:6.5分,媒体人,《1917》等9期嘉宾</p> <p>从纣王被写成是姻缘神就能看出主创懂原著,《封神榜》可不是什么正义战胜邪恶。从仙界视角说,他们发动战争就是故意让人间多死一些天才、割一波韭菜,以便更好的补充仙界的“公务员队伍”。包括十二天尊为什么参战?那是因为他们想在人间历劫,所谓仙界的神确实就是一群既得利益者。</p> <p>阳磊:5.5分,艺人宣传&amp;策划;《哥斯拉2》等10期嘉宾</p> <p>所谓“救一人还是救苍生”在彩条屋自己的系列动画里也是老生常谈了,《大鱼海棠》《大护法》《妙先生》其实都拿这一套说事;结果拍到这部了,还在用声嘶力竭的方式吼出这个老旧主题,这创新能力的匮乏比剧情的孱弱更让人担心。</p> <p>《姜子牙》平均分:6分</p> <p>节目流程</p> <p>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p> <p>1)嘉宾及影片信息介绍;</p> <p>2)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p> <p>页首优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p> <p>1)技术上是否再创国产动画新高?</p> <p>2)“封神宇宙”在所有国产宇宙中最靠谱?</p> <p>3)对原著的魔改有哪些可取之处?</p> <p>4)中国动画的成人化方向是否值得肯定?</p> <p>5)哪些细节能看出主创不愿重复《哪吒》?</p> <p>6)本片声优的发挥有哪些亮点?</p> <p>7)为什么说本片失败也绝不代表系列失败?</p> <p>以上缺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p> <p>1)所有人设都是坍塌的?</p> <p>2)所有人物关系全是尴尬的?</p> <p>3)所有剧情都是不经推敲的?</p> <p>4)根本不存在“电车困境”?</p> <p>5)申公豹姜子牙强行CP东施效颦?</p> <p>6)小九申公豹CP是“萝莉大叔恋”?</p> <p>7)四不像为什么像狗?</p> <p>8)审查版“光明结局”导致了哪些问题?</p> <p>9)过年彩蛋和《深海》预告片毁正片?</p> <p>10)影片原创性成疑?《火影忍者》等日漫遍布全片?</p> <p>外延话题谈到:</p> <p>1)《封神》里哪个人物最适合改编电影?</p> <p>2)乌尔善的真人版《封神》会更好吗?</p> <p>3)《封神》电视剧经典全因“童年滤镜”?</p> <p>开场曲:《神的传说》(谭咏麟);</p> <p>结束曲:《神的传说》(毛阿敏);</p> <p>影片《姜子牙》重要信息:</p> <p>本片自主分级:PG-13级;</p> <p>是否有删改:有,在影片原有灰暗结局未能过审后,补了光明结局;</p> <p>控场:波米;后期:思源/波米;排版:效愚;</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圣诞夜惊魂》(1993)</p> <p>《英雄》(2002)</p> <p>《康斯坦丁》(2005)</p> <p>《蝙蝠侠:黑暗骑士》(2008)</p> <p>《守望者》(2009)</p> <p>《辉夜姬物语》(2013)</p> <p>《西游记之大圣归来》(2015)</p> <p>《大鱼海棠》(2016)</p> <p>《金刚狼3:殊死一战》(2017)</p> <p>《大护法》(2017)</p> <p>《哪吒:魔童降世》(2019)</p> <p>《一点就到家》(2020)</p> <p>《深海》(2021)</p> <p>《封神三部曲》(2021)</p> No 4497 full
<![CDATA[200《夺冠》一张电影票,四场比赛回放,超值!]]> 主播打分:

靳锦:6分,“戛纳十年”专题节目等12期嘉宾

这片在形式上与索金版《乔布斯》很像,三个场面体现三个时代主题:第一幕“家国情怀”,第二幕“职业精神”,第三幕“以人为本”,三幕三十年,难度跨度都要比索金那个高一点点。

波米:5.5分

这片拍了多组关系:中美、男女、新老,个体与集体,但哪一组都没拍清楚。包括郎平那句“你们到底爱不爱排球?”,这片最后回答了吗?即便是被人吹上天的第三幕里约,价值观也是忽左忽右、首鼠两端,充分暴露陈可辛的骑墙和算计。只是这一次,人算不如天算。

《夺冠》平均分:5.8分

节目流程

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

1)嘉宾及影片信息介绍;

2)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

3)删减与高帧率选择对影片的利弊;

优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师承索金?《合伙人》仿《社交》,本片像《乔布斯》?

2)多重审查下如何戴镣铐舞蹈?

3)三幕戏如何涵盖改开三十年?

4)怎样看待第三幕的价值观?

5)哪些出色细节对比新老时代?

6)吴刚一角塑造有哪些可取之处?

7)影片多次街景对比的意思是?

8)第一幕完成度最高?

缺点部分包含如下话题(含剧透):

1)为什么说审查不能总当遮羞布?

2)巩俐人设梦回《花木兰》?

3)郎平“两掌帅印”可否只字不提?

4)美国段落含混不清?

5)陈忠和沦为工具人?

6)“和平大战”呈现残缺不堪?

7)吴刚一角是否为最大反派?

8)郎平的母女情感苍白无力?

外延话题:

提及《李娜》前景与《沙鸥》等经典影片;

开场曲:《生命之河》(王菲/那英);

结束曲:《阳光总在风雨后》(痛仰乐队);

影片《夺冠》重要信息:

本片原名:《中国女排》;

本片推断分级:PG级;

后期:思源/波米;排版:效愚;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排球之花》(1980)

《沙鸥》(1981)

《极速风流》(2012)

《中国合伙人》(2013)

《红军冰球队》(2014)

《史蒂夫·乔布斯》(2015)

《摔跤吧!爸爸》(2016)

《我,花样女王》(2017)

《李娜》(待定)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200-eq7ahb 2cae9838-69f8-493c-a7c7-753d5dfaee0a Wed, 30 Sep 2020 15: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靳锦:6分,“戛纳十年”专题节目等12期嘉宾</p> <p>这片在形式上与索金版《乔布斯》很像,三个场面体现三个时代主题:第一幕“家国情怀”,第二幕“职业精神”,第三幕“以人为本”,三幕三十年,难度跨度都要比索金那个高一点点。</p> <p>波米:5.5分</p> <p>这片拍了多组关系:中美、男女、新老,个体与集体,但哪一组都没拍清楚。包括郎平那句“你们到底爱不爱排球?”,这片最后回答了吗?即便是被人吹上天的第三幕里约,价值观也是忽左忽右、首鼠两端,充分暴露陈可辛的骑墙和算计。只是这一次,人算不如天算。</p> <p>《夺冠》平均分:5.8分</p> <p>节目流程</p> <p>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p> <p>1)嘉宾及影片信息介绍;</p> <p>2)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p> <p>3)删减与高帧率选择对影片的利弊;</p> <p>优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p> <p>1)师承索金?《合伙人》仿《社交》,本片像《乔布斯》?</p> <p>2)多重审查下如何戴镣铐舞蹈?</p> <p>3)三幕戏如何涵盖改开三十年?</p> <p>4)怎样看待第三幕的价值观?</p> <p>5)哪些出色细节对比新老时代?</p> <p>6)吴刚一角塑造有哪些可取之处?</p> <p>7)影片多次街景对比的意思是?</p> <p>8)第一幕完成度最高?</p> <p>缺点部分包含如下话题(含剧透):</p> <p>1)为什么说审查不能总当遮羞布?</p> <p>2)巩俐人设梦回《花木兰》?</p> <p>3)郎平“两掌帅印”可否只字不提?</p> <p>4)美国段落含混不清?</p> <p>5)陈忠和沦为工具人?</p> <p>6)“和平大战”呈现残缺不堪?</p> <p>7)吴刚一角是否为最大反派?</p> <p>8)郎平的母女情感苍白无力?</p> <p>外延话题:</p> <p>提及《李娜》前景与《沙鸥》等经典影片;</p> <p>开场曲:《生命之河》(王菲/那英);</p> <p>结束曲:《阳光总在风雨后》(痛仰乐队);</p> <p>影片《夺冠》重要信息:</p> <p>本片原名:《中国女排》;</p> <p>本片推断分级:PG级;</p> <p>后期:思源/波米;排版:效愚;</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排球之花》(1980)</p> <p>《沙鸥》(1981)</p> <p>《极速风流》(2012)</p> <p>《中国合伙人》(2013)</p> <p>《红军冰球队》(2014)</p> <p>《史蒂夫·乔布斯》(2015)</p> <p>《摔跤吧!爸爸》(2016)</p> <p>《我,花样女王》(2017)</p> <p>《李娜》(待定)</p> No 5030 full
<![CDATA[199《花木兰》迪士尼说了,女性觉醒也要“忠君保皇”]]> 主播打分:

阿苏:5分,动画从业者,“好莱坞十年专题”嘉宾

要总结《花木兰》的失败,“西改中”的问题是表征,“动改真”的问题才是里征——迪士尼和导演根本没有找准本片的位置,根本没有意识到本片第一要务是否是要还原物质现实,又想大胆改编,又在不断妥协,最终导致了灾难性出品。

张扬:3分,动画导演,《天气之子》等2期嘉宾

一刷找不到优点,二刷更找不到优点,三分是给片名的,《花木兰》一个字给一分,再想要多的就没有了。

波米

我如果说这版《花木兰》其实最忠实于原诗,一定有人觉得荒谬。但我们多读几遍《木兰诗》,不难认清它本质上倡导的价值是“忠”和“孝”:忠对应国君,孝对应家长,甚至在原诗描述的场景里,忠孝是可以两全的。木兰从来不是封建男权制度的推翻者,恰恰相反,她是制度的拥护者,所以才有了迪士尼片尾的扣题。电影真说不上什么西方妄自尊大更谈不上辱华,迪士尼恰恰做了矫枉过正的功课,它以饱满的原教旨主义精神呈现了这些封建糟粕——这才是最惊悚的。

《花木兰》平均分:4分

节目流程

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

1)嘉宾及影片信息介绍;

2)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

页首优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本片为何在北美口碑尚可? 

2)本片是否有意塑造一对女同CP?

3)如何看待提高分级与”去歌舞化“尝试?

4)全华班卡司的确有积极意义?

5)淡化原版男女爱情线是否更为进步?

6)去掉“木须”角色有特殊考量?

以上缺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是动改真的失败?还是西改中的失败?

2)本片价值是完全向封建君父观念低头?

3)只有国君父一体,没有黎明百姓?

4)剧情发展全靠单薄剧本的逻辑顺拐?

5)最大问题不是妄自尊大而是跪舔过度?

6)本片导演是能力下跌还是水土不服?

以上外延话题谈到:

1)赵婷《永恒族》与本片有一样的危机?

2)迪士尼蚕食了动改真导演的创造性?

3)原版《花木兰》动画有何先进之处?

(“动改真盘点”内容请到“好莱坞十年”的小鹅通平台收听,9月24日前限时免费)

开场曲:<Loyal Brave True>(Christina Aguilera);

结束曲:《自己》(刘亦菲);

影片《花木兰》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

本片原名:Mulan

控场:波米;后期:思源/波米;排版:效愚;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山水情》(1988)

《狮子王》(1994)

《活佛传》(1997)

《花木兰》(1998)

《宝莲灯》(1999)

《玩具总动员2》(1999)

《鲸骑士》(2002)

《花木兰2》(2004)

《决不让步》(2005)

《满城尽带黄金甲》(2006)

《花木兰》(2009)

《X战警:第一战》(2011)

《冰雪奇缘1》(2013)

《星球大战7:原力觉醒》(2015)

《海洋奇缘》(2016)

《影》(2018)

《阿拉丁》(2019)

《狮子王》(2019)

《信条》(2020)

《永恒族》(2021)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99-eq7ag4 937198a9-3f81-49da-998d-c3e124586cf3 Wed, 16 Sep 2020 15: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阿苏:5分,动画从业者,“好莱坞十年专题”嘉宾</p> <p>要总结《花木兰》的失败,“西改中”的问题是表征,“动改真”的问题才是里征——迪士尼和导演根本没有找准本片的位置,根本没有意识到本片第一要务是否是要还原物质现实,又想大胆改编,又在不断妥协,最终导致了灾难性出品。</p> <p>张扬:3分,动画导演,《天气之子》等2期嘉宾</p> <p>一刷找不到优点,二刷更找不到优点,三分是给片名的,《花木兰》一个字给一分,再想要多的就没有了。</p> <p>波米</p> <p>我如果说这版《花木兰》其实最忠实于原诗,一定有人觉得荒谬。但我们多读几遍《木兰诗》,不难认清它本质上倡导的价值是“忠”和“孝”:忠对应国君,孝对应家长,甚至在原诗描述的场景里,忠孝是可以两全的。木兰从来不是封建男权制度的推翻者,恰恰相反,她是制度的拥护者,所以才有了迪士尼片尾的扣题。电影真说不上什么西方妄自尊大更谈不上辱华,迪士尼恰恰做了矫枉过正的功课,它以饱满的原教旨主义精神呈现了这些封建糟粕——这才是最惊悚的。</p> <p>《花木兰》平均分:4分</p> <p>节目流程</p> <p>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p> <p>1)嘉宾及影片信息介绍;</p> <p>2)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p> <p>页首优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p> <p>1)本片为何在北美口碑尚可?&nbsp;</p> <p>2)本片是否有意塑造一对女同CP?</p> <p>3)如何看待提高分级与”去歌舞化“尝试?</p> <p>4)全华班卡司的确有积极意义?</p> <p>5)淡化原版男女爱情线是否更为进步?</p> <p>6)去掉“木须”角色有特殊考量?</p> <p>以上缺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p> <p>1)是动改真的失败?还是西改中的失败?</p> <p>2)本片价值是完全向封建君父观念低头?</p> <p>3)只有国君父一体,没有黎明百姓?</p> <p>4)剧情发展全靠单薄剧本的逻辑顺拐?</p> <p>5)最大问题不是妄自尊大而是跪舔过度?</p> <p>6)本片导演是能力下跌还是水土不服?</p> <p>以上外延话题谈到:</p> <p>1)赵婷《永恒族》与本片有一样的危机?</p> <p>2)迪士尼蚕食了动改真导演的创造性?</p> <p>3)原版《花木兰》动画有何先进之处?</p> <p>(“动改真盘点”内容请到“好莱坞十年”的小鹅通平台收听,9月24日前限时免费)</p> <p>开场曲:&lt;Loyal Brave True&gt;(Christina Aguilera);</p> <p>结束曲:《自己》(刘亦菲);</p> <p>影片《花木兰》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p> <p>本片原名:Mulan</p> <p>控场:波米;后期:思源/波米;排版:效愚;</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山水情》(1988)</p> <p>《狮子王》(1994)</p> <p>《活佛传》(1997)</p> <p>《花木兰》(1998)</p> <p>《宝莲灯》(1999)</p> <p>《玩具总动员2》(1999)</p> <p>《鲸骑士》(2002)</p> <p>《花木兰2》(2004)</p> <p>《决不让步》(2005)</p> <p>《满城尽带黄金甲》(2006)</p> <p>《花木兰》(2009)</p> <p>《X战警:第一战》(2011)</p> <p>《冰雪奇缘1》(2013)</p> <p>《星球大战7:原力觉醒》(2015)</p> <p>《海洋奇缘》(2016)</p> <p>《影》(2018)</p> <p>《阿拉丁》(2019)</p> <p>《狮子王》(2019)</p> <p>《信条》(2020)</p> <p>《永恒族》(2021)</p> No 5313 full
<![CDATA[198《信条》其实诺兰最在乎的还是观众]]> 主播打分:

田野:8分,青年编剧,《极速车王》等14期嘉宾

从《致命魔术》抓一只正在四处乱撞的鸟,到《星际穿越》对接一个正在疯狂旋转的空间站,再到《敦刻尔克》伸手抓一张正在天上乱飞的传单,十几年来我一直都好奇这些强迫症细节到底有何用意。终于,诺兰在《信条》里公布了这个答案,这也是他一切电影的总论,那就是:逆熵使人快乐。就凭这一点,这片子足以跻身诺兰的个人前三,也足以让本片影史留名。

法兰西胶片:7.5分《1917》等22期嘉宾;公号“第一导演”

《信条》最迷人的是两位主角大闹自由港之后自己主动倒在地上装昏迷,这和女主角在丈夫破门而入之前自己主动退回床上佯装看书,以及主角自下而上弹到印度高楼,都形成一种非物理性的“倒带”动作;而在飞机上偷金条的“路人甲”又与另一个因为偷金条而被反派打死的“路人乙”形成了一种非物理性的“时空嫁接”。这些隐秘的细节才是诺兰电影最大的魅力。

波米:5.5分

看一遍没人能懂是因为“信息休克”效应。就看最后一战:女主杀夫、尼尔分身、男主救世。杀夫前擦润肤乳是“巴士司机梗”变体;而擦乳时诺兰还要反派打电话来交代世界观;尼尔那边,正反两次搭救男主的原理也在同时呈现——这些可都发生在短短3-5分钟内,诺兰还用平行剪辑把这3-4条线切断混编。要知道《黑暗骑士》是用整个序幕去完成一个“杀巴士司机梗”的,所以被高估的不是观众智力,而是体力,纯靠题量大来欺负考生,不能显示老师有多高明。二刷比一刷观感好就是神作吗?好电影一刷看剧情,二刷看调度。不是一刷看剧情,二刷看剧情,三四五刷还看剧情。

《信条》平均分:7分

节目流程

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

1)嘉宾及影片信息介绍;

2)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

以上缺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所有人物塑造全面坍塌?

2)钳形时间作战与尼尔的宿命论选择相互冲突?

3)两位主角最后有无可能再改结局?

4)影片的奇观营造太差且太少?

5)对比《盗梦》,高概念没有物尽其用?

6)“反语言”完全是个噱头?

7)高概念与文本的结合度很低?

8)大反派的世界观非常老套?

9)只有绝症梗+智商掉线+反派话多,电影才能成立?

10)诺兰对两性关系很无知?

11)黑人+女性+腐点,诺兰终于向政治正确低头?

12)电影的动作戏不及格?

13)电影作为谍战片不及格?

以上优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电影有多少处红蓝对比的细节?

2)不易发现的小道具如何呈现主题?

3)为什么说“逆熵”是诺兰几十年如一日的命题?

4)正倒序交战的脑洞足以名垂影史?

5)看似无用的动作戏藏有惊人秘密?

6)电影的序幕为什么是名场面?

7)出片名的戏已经剧透全片?

8)女主角最后的选择有何妙笔?

外延话题:

提及《柏林谍影》等间谍片;

开场曲:<THE PLAN>(Travis Scott);

结束曲:<NALP EHT>(ttocS sivarT);

影片《信条》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

本片原名:Tenet

后期:波米;排版:效愚;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卡萨布兰卡》(1942)

《上海小姐》(1947)

《水中刀》(1962)

《柏林谍影》(1965)

《星球大战:新希望》(1977)

《菊豆》(1990)

《神探飞机头1-2》(1994-1995)

《黑客帝国1-3》(1999-2003)

《追随》(1998)

《记忆碎片》(2000)

《紧急迫降》(2000)

《卧虎藏龙》(2000)

《失眠症》(2002)

《蝙蝠侠:黑暗骑士三部曲》(2005-2012)

《致命魔术》(2006)

《无姓之人》(2009)

《恐怖游轮》(2009)

《盗梦空间》(2010)

《碟中谍4》(2011)

《锅匠,裁缝,士兵,间谍》(2011)

《007:大破天幕杀机》(2012)

《毒战》(2012)

《雪国列车》(2013)

《星际穿越》(2014)

《前目的地》(2014)

《突袭2:暴徒》(2014)

《007:幽灵党》(2015)

《降临》(2016)

《敦刻尔克》(2017)

《极盗车神》(2017)

《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2018)

《超时空同居》(2018)

《我在时空尽头等你》(2020)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98-eq7af3 b06ae809-714d-4556-836d-e9eac6598d07 Sun, 13 Sep 2020 15: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田野:8分,青年编剧,《极速车王》等14期嘉宾</p> <p>从《致命魔术》抓一只正在四处乱撞的鸟,到《星际穿越》对接一个正在疯狂旋转的空间站,再到《敦刻尔克》伸手抓一张正在天上乱飞的传单,十几年来我一直都好奇这些强迫症细节到底有何用意。终于,诺兰在《信条》里公布了这个答案,这也是他一切电影的总论,那就是:逆熵使人快乐。就凭这一点,这片子足以跻身诺兰的个人前三,也足以让本片影史留名。</p> <p>法兰西胶片:7.5分《1917》等22期嘉宾;公号“第一导演”</p> <p>《信条》最迷人的是两位主角大闹自由港之后自己主动倒在地上装昏迷,这和女主角在丈夫破门而入之前自己主动退回床上佯装看书,以及主角自下而上弹到印度高楼,都形成一种非物理性的“倒带”动作;而在飞机上偷金条的“路人甲”又与另一个因为偷金条而被反派打死的“路人乙”形成了一种非物理性的“时空嫁接”。这些隐秘的细节才是诺兰电影最大的魅力。</p> <p>波米:5.5分</p> <p>看一遍没人能懂是因为“信息休克”效应。就看最后一战:女主杀夫、尼尔分身、男主救世。杀夫前擦润肤乳是“巴士司机梗”变体;而擦乳时诺兰还要反派打电话来交代世界观;尼尔那边,正反两次搭救男主的原理也在同时呈现——这些可都发生在短短3-5分钟内,诺兰还用平行剪辑把这3-4条线切断混编。要知道《黑暗骑士》是用整个序幕去完成一个“杀巴士司机梗”的,所以被高估的不是观众智力,而是体力,纯靠题量大来欺负考生,不能显示老师有多高明。二刷比一刷观感好就是神作吗?好电影一刷看剧情,二刷看调度。不是一刷看剧情,二刷看剧情,三四五刷还看剧情。</p> <p>《信条》平均分:7分</p> <p>节目流程</p> <p>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p> <p>1)嘉宾及影片信息介绍;</p> <p>2)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p> <p>以上缺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p> <p>1)所有人物塑造全面坍塌?</p> <p>2)钳形时间作战与尼尔的宿命论选择相互冲突?</p> <p>3)两位主角最后有无可能再改结局?</p> <p>4)影片的奇观营造太差且太少?</p> <p>5)对比《盗梦》,高概念没有物尽其用?</p> <p>6)“反语言”完全是个噱头?</p> <p>7)高概念与文本的结合度很低?</p> <p>8)大反派的世界观非常老套?</p> <p>9)只有绝症梗+智商掉线+反派话多,电影才能成立?</p> <p>10)诺兰对两性关系很无知?</p> <p>11)黑人+女性+腐点,诺兰终于向政治正确低头?</p> <p>12)电影的动作戏不及格?</p> <p>13)电影作为谍战片不及格?</p> <p>以上优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p> <p>1)电影有多少处红蓝对比的细节?</p> <p>2)不易发现的小道具如何呈现主题?</p> <p>3)为什么说“逆熵”是诺兰几十年如一日的命题?</p> <p>4)正倒序交战的脑洞足以名垂影史?</p> <p>5)看似无用的动作戏藏有惊人秘密?</p> <p>6)电影的序幕为什么是名场面?</p> <p>7)出片名的戏已经剧透全片?</p> <p>8)女主角最后的选择有何妙笔?</p> <p>外延话题:</p> <p>提及《柏林谍影》等间谍片;</p> <p>开场曲:&lt;THE PLAN&gt;(Travis Scott);</p> <p>结束曲:&lt;NALP EHT&gt;(ttocS sivarT);</p> <p>影片《信条》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p> <p>本片原名:Tenet</p> <p>后期:波米;排版:效愚;</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卡萨布兰卡》(1942)</p> <p>《上海小姐》(1947)</p> <p>《水中刀》(1962)</p> <p>《柏林谍影》(1965)</p> <p>《星球大战:新希望》(1977)</p> <p>《菊豆》(1990)</p> <p>《神探飞机头1-2》(1994-1995)</p> <p>《黑客帝国1-3》(1999-2003)</p> <p>《追随》(1998)</p> <p>《记忆碎片》(2000)</p> <p>《紧急迫降》(2000)</p> <p>《卧虎藏龙》(2000)</p> <p>《失眠症》(2002)</p> <p>《蝙蝠侠:黑暗骑士三部曲》(2005-2012)</p> <p>《致命魔术》(2006)</p> <p>《无姓之人》(2009)</p> <p>《恐怖游轮》(2009)</p> <p>《盗梦空间》(2010)</p> <p>《碟中谍4》(2011)</p> <p>《锅匠,裁缝,士兵,间谍》(2011)</p> <p>《007:大破天幕杀机》(2012)</p> <p>《毒战》(2012)</p> <p>《雪国列车》(2013)</p> <p>《星际穿越》(2014)</p> <p>《前目的地》(2014)</p> <p>《突袭2:暴徒》(2014)</p> <p>《007:幽灵党》(2015)</p> <p>《降临》(2016)</p> <p>《敦刻尔克》(2017)</p> <p>《极盗车神》(2017)</p> <p>《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2018)</p> <p>《超时空同居》(2018)</p> <p>《我在时空尽头等你》(2020)</p> No 5245 full
<![CDATA[197《1917》它证明了影院为何必须存在且会永远存在]]> 主播打分:

鲁韵子:7.5分,媒体人,《悲惨世界》等8期嘉宾

这片强调的是一种现代性。就看“1917”这几个字,导演选用的是无衬线体,这个字体直到二战之后才被发明出来。为什么这么用?因为导演并非以“还原一战”为己任,它要呈现的就是一种当代美学。他把战争拍得太美了?他是把战争片拍得太美了!

法兰西胶片:8分,《绅士们》等21期嘉宾,公号“第一导演”

非常好看的技术电影,有李安没达成的游戏感。魔幻光影废墟是全片最爽的场面,像穿过比1917年还要再遥远上两千多年的时间。在长镜头上一点不虚荣,因为它很坦诚地让你看出那些重要的剪辑点,一些心理意图和《敦刻尔克》陆地线一样。当深度基片看也没问题,毕竟是科林·费斯写给卷福的一封信。

《1917》平均分:约7.8分

节目流程

节目包含内容有(无剧透):

1)影片信息介绍;

2)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

缺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为什么说这是一部色情电影?

2)电影的第一帧就拍错了?

3)虽假祖父之名,但导演真的在拍一战吗?

4)全片是否奇观大于人物?

5)“昏迷剪辑点”代表长镜头撑不住了?

6)全片镜头运动很像RPG游戏?

7)德国飞行员的动作是否不合常理?

8)“卷福”的出场方式是否太过娱乐化?

9)电影的配乐是否太满太煽情?

10)电影比同为纪念祖父的《他们已不再变老》差在哪里?

11)影片比它致敬的《光荣之路》差在哪里?

12)它是否魔改了《加里波利》的结尾?

13)本片和《敦刻尔克》《至暗时刻》相比,谁更主旋律?

影片优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宗教表达上碾压《血战钢锯岭》?

2)沉浸感营造上碾压《敦刻尔克》?

3)以小见大的视角碾压《比利林恩》?

4)多义性解读:男一号死了吗?

5)为什么说这是戏剧导演的电影化实验?

6)影片如何以其它方式代替剪辑和分镜?

7)影片如何“快进时间”?

外延话题是导演门德斯前作回顾,重点《锅盖头》;

开场曲:<I Am a Poor Wayfaring Stranger>(Jos Slovick);

结束曲:<The Night Window>(Thomas Newman);

影片《1917》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R级;

控场:波米;后期:波米/思源;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翼》(1927)

《大幻影》(1937)

《光荣之路》(1957)

《猎鹿人》(1978)

《加里波利》(1981)

《全金属外壳》(1987)

《美国丽人》(1999)

《毁灭之路》(2002)

《锅盖头》(2005)

《傲慢与偏见》(2005)

《赎罪》(2007)

《革命之路》(2008)

《007大破天幕杀机》(2012)

《安娜·卡列尼娜》(2012)

《地心引力》(2013)

《007:幽灵党》(2015)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2016)

《血战钢锯岭》(2016)

《敦刻尔克》(2017)

《至暗时刻》(2017)

《他们已不再变老》(2018)

《灰猎犬号》(2020)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971917-eq7adn 1e4427d6-9af0-4ab4-a86f-2a4041b954bd Tue, 11 Aug 2020 15: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鲁韵子:7.5分,媒体人,《悲惨世界》等8期嘉宾</p> <p>这片强调的是一种现代性。就看“1917”这几个字,导演选用的是无衬线体,这个字体直到二战之后才被发明出来。为什么这么用?因为导演并非以“还原一战”为己任,它要呈现的就是一种当代美学。他把战争拍得太美了?他是把战争片拍得太美了!</p> <p>法兰西胶片:8分,《绅士们》等21期嘉宾,公号“第一导演”</p> <p>非常好看的技术电影,有李安没达成的游戏感。魔幻光影废墟是全片最爽的场面,像穿过比1917年还要再遥远上两千多年的时间。在长镜头上一点不虚荣,因为它很坦诚地让你看出那些重要的剪辑点,一些心理意图和《敦刻尔克》陆地线一样。当深度基片看也没问题,毕竟是科林·费斯写给卷福的一封信。</p> <p>《1917》平均分:约7.8分</p> <p>节目流程</p> <p>节目包含内容有(无剧透):</p> <p>1)影片信息介绍;</p> <p>2)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p> <p>缺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p> <p>1)为什么说这是一部色情电影?</p> <p>2)电影的第一帧就拍错了?</p> <p>3)虽假祖父之名,但导演真的在拍一战吗?</p> <p>4)全片是否奇观大于人物?</p> <p>5)“昏迷剪辑点”代表长镜头撑不住了?</p> <p>6)全片镜头运动很像RPG游戏?</p> <p>7)德国飞行员的动作是否不合常理?</p> <p>8)“卷福”的出场方式是否太过娱乐化?</p> <p>9)电影的配乐是否太满太煽情?</p> <p>10)电影比同为纪念祖父的《他们已不再变老》差在哪里?</p> <p>11)影片比它致敬的《光荣之路》差在哪里?</p> <p>12)它是否魔改了《加里波利》的结尾?</p> <p>13)本片和《敦刻尔克》《至暗时刻》相比,谁更主旋律?</p> <p>影片优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p> <p>1)宗教表达上碾压《血战钢锯岭》?</p> <p>2)沉浸感营造上碾压《敦刻尔克》?</p> <p>3)以小见大的视角碾压《比利林恩》?</p> <p>4)多义性解读:男一号死了吗?</p> <p>5)为什么说这是戏剧导演的电影化实验?</p> <p>6)影片如何以其它方式代替剪辑和分镜?</p> <p>7)影片如何“快进时间”?</p> <p>外延话题是导演门德斯前作回顾,重点《锅盖头》;</p> <p>开场曲:&lt;I Am a Poor Wayfaring Stranger&gt;(Jos Slovick);</p> <p>结束曲:&lt;The Night Window&gt;(Thomas Newman);</p> <p>影片《1917》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R级;</p> <p>控场:波米;后期:波米/思源;</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翼》(1927)</p> <p>《大幻影》(1937)</p> <p>《光荣之路》(1957)</p> <p>《猎鹿人》(1978)</p> <p>《加里波利》(1981)</p> <p>《全金属外壳》(1987)</p> <p>《美国丽人》(1999)</p> <p>《毁灭之路》(2002)</p> <p>《锅盖头》(2005)</p> <p>《傲慢与偏见》(2005)</p> <p>《赎罪》(2007)</p> <p>《革命之路》(2008)</p> <p>《007大破天幕杀机》(2012)</p> <p>《安娜·卡列尼娜》(2012)</p> <p>《地心引力》(2013)</p> <p>《007:幽灵党》(2015)</p> <p>《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2016)</p> <p>《血战钢锯岭》(2016)</p> <p>《敦刻尔克》(2017)</p> <p>《至暗时刻》(2017)</p> <p>《他们已不再变老》(2018)</p> <p>《灰猎犬号》(2020)</p> No 6000 full
<![CDATA[196《灰猎犬号》汉克斯演技示范课?不!编剧示范课!]]> 主播打分:

刘三解:6.5分《决战中途岛》嘉宾,新书《秦砖》微店热销中

本片最高效率地利用了数额有限的投资,在节奏和剧情上都做到了教科书级别。它从始至终都贯穿着对抗性——这个对抗已经不仅仅指军队双方实质的对抗、不同立场的对抗、战争与和平的对抗,并且已经进化到了代表美国主流思路的对抗——积极对抗一种更邪恶的势力。

《灰猎犬号》平均分:6.5分

节目流程

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

1)嘉宾信息介绍;

2)影片信息介绍;

3)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

优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本片还原历史时侧重什么?

2)为什么说编剧时事件上遵守“三一律”,人物上严控“统一视角”?

3)编剧刻画了哪些小细节来提示人物处境和战争进度?

4)本片何以既做到“无反派”又营造了战争双方间的“智斗”气氛?

5)主题上是否呈现“反家庭”的意图?

5)从汤姆·汉克斯本人立场和现状看,本片有哪些多义解读空间?

缺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为什么说本片中重点营造的紧张悬疑气氛不成立?

2)本片以小见大的编剧意图是否造成“”局部也是局限”缺憾?

3)本片是否存在“有战术无战略”、“有个体无群像”、“有困难无困境”的问题?

外延环节的话题有:

二战相关题材电影回溯。

开场曲:<Surrounded>(Blake Neely);

结束曲:<Nightfall Dangers>(Blake Neely):

影片《灰猎犬号》重要信息:

本片分级:PG-13级;

本片原名为:The Greyhound

控场:波米;后期:思源/波米;排版:效愚;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从海底出击》(1981)

《猎杀U-571》(2000)

《珍珠港》(2001)

《硫磺岛的来信》(2006)

《圣安娜奇迹》(2006)

《父辈的旗帜》(2006)

《X战警:第一战》(2011)

《血战钢锯岭》(2016)

《敦刻尔克》(2017)

《至暗时刻》(2017)

《决战中途岛》(2019)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96-eq7ack 65210749-7f06-4ec0-8738-57fa8fb9b0a7 Wed, 05 Aug 2020 15: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刘三解:6.5分《决战中途岛》嘉宾,新书《秦砖》微店热销中</p> <p>本片最高效率地利用了数额有限的投资,在节奏和剧情上都做到了教科书级别。它从始至终都贯穿着对抗性——这个对抗已经不仅仅指军队双方实质的对抗、不同立场的对抗、战争与和平的对抗,并且已经进化到了代表美国主流思路的对抗——积极对抗一种更邪恶的势力。</p> <p>《灰猎犬号》平均分:6.5分</p> <p>节目流程</p> <p>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p> <p>1)嘉宾信息介绍;</p> <p>2)影片信息介绍;</p> <p>3)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p> <p>优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p> <p>1)本片还原历史时侧重什么?</p> <p>2)为什么说编剧时事件上遵守“三一律”,人物上严控“统一视角”?</p> <p>3)编剧刻画了哪些小细节来提示人物处境和战争进度?</p> <p>4)本片何以既做到“无反派”又营造了战争双方间的“智斗”气氛?</p> <p>5)主题上是否呈现“反家庭”的意图?</p> <p>5)从汤姆·汉克斯本人立场和现状看,本片有哪些多义解读空间?</p> <p>缺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p> <p>1)为什么说本片中重点营造的紧张悬疑气氛不成立?</p> <p>2)本片以小见大的编剧意图是否造成“”局部也是局限”缺憾?</p> <p>3)本片是否存在“有战术无战略”、“有个体无群像”、“有困难无困境”的问题?</p> <p>外延环节的话题有:</p> <p>二战相关题材电影回溯。</p> <p>开场曲:&lt;Surrounded&gt;(Blake Neely);</p> <p>结束曲:&lt;Nightfall Dangers&gt;(Blake Neely):</p> <p>影片《灰猎犬号》重要信息:</p> <p>本片分级:PG-13级;</p> <p>本片原名为:The Greyhound</p> <p>控场:波米;后期:思源/波米;排版:效愚;</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从海底出击》(1981)</p> <p>《猎杀U-571》(2000)</p> <p>《珍珠港》(2001)</p> <p>《硫磺岛的来信》(2006)</p> <p>《圣安娜奇迹》(2006)</p> <p>《父辈的旗帜》(2006)</p> <p>《X战警:第一战》(2011)</p> <p>《血战钢锯岭》(2016)</p> <p>《敦刻尔克》(2017)</p> <p>《至暗时刻》(2017)</p> <p>《决战中途岛》(2019)</p> No 5263 full
<![CDATA[195《誓血五人组》黑人领袖,再次颠覆影史!]]> 主播打分:

吴琦:7分,黑人文豪鲍德温著作译者,《我控诉》等8期嘉宾

斯派克·李用中二的时髦玩法,给当代观众创造了一个奇妙的有间离感的空间,让他们有亲自旁观历史现场的机会——导演在这方面是一个老骥伏枥的标杆,他总能够用专业的方法展示出种族纷争的复杂层次和内部差异,把问题主体相对完整地暴露出来。

海老鼠:6分,环球旅行家;《玻璃先生》等16期嘉宾

现在时局加分吧,不然不及格。主要我忍受不了那么多烂片级别的无逻辑桥段,尤其是那些录像厅时代的电影才会出现的无聊战争戏码。但斯派克·李显然是有意为之——拍烂片和故意拍烂片还是有区别的。

《誓血五人组》平均分:6.5分

节目流程

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

1)嘉宾及影片信息介绍;

2)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

以上优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在苦大仇深的运动背景下,本片有哪些娱乐性?

2)斯派克·李在片中涉及了哪些经典越战片桥段?

3)提及这些经典老片时,导演是在致敬还是批判?

4)影片为什么又能被解读为一部音乐传记片?

5)五人组的内部权力之争是在隐喻什么?

6)“诺曼”究竟是哪位历史当中的人物?

以上缺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片中有哪些不合逻辑的桥段?

2)相比《黑色党徒》,剧作有哪些倒退?

3)电影的配乐糟糕在哪里?

4)“支持川普的黑人”与主线有何关联?

5)黑人私生女段落是否太过狗血?

6)“夺金之旅”有哪些硬设定?

外延话题:

1)黑人平权运动语境下的黑人电影;

2)谁能拍好“弗洛伊德事件”?

3)重看斯派克·李《圣安娜奇迹》等旧作。

开场曲:<Die Walküre, Akt III:Vorspiel>(Porter Wagoner);

结束曲:<What's going on>(Marvin Gaye);

影片《誓血五人组》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R级;

本片原名:Da 5 Bloods

控场:波米;后期:波米/思源;排版:效愚;

本期节目感谢主播雷普利。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现代启示录》(1979)

《猎鹿人》(1978)

《长驱直入》(1983)

《第一滴血2》(1985)

《野战排》(1986)

《为所应为》(1989)

《反斗神鹰》(1991)

《我们曾是战士》(2002)

《12怒汉:大审判》(2007)

《圣安娜奇迹》(2008)

《黄金大劫案》(2012)

《第十三修正案》(2016)

《辛普森:美国制造》(2016)

《底特律》(2017)

《黑色党徒》(2018)

《波西米亚狂想曲》(2018)

《爱尔兰人》(2019)

《悲惨世界》(2019)

《土生子》(2019)

《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2019)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95-eq7abh 6dfc8a36-a1e1-4ed3-a81e-ef6caed49f45 Mon, 29 Jun 2020 15: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吴琦:7分,黑人文豪鲍德温著作译者,《我控诉》等8期嘉宾</p> <p>斯派克·李用中二的时髦玩法,给当代观众创造了一个奇妙的有间离感的空间,让他们有亲自旁观历史现场的机会——导演在这方面是一个老骥伏枥的标杆,他总能够用专业的方法展示出种族纷争的复杂层次和内部差异,把问题主体相对完整地暴露出来。</p> <p>海老鼠:6分,环球旅行家;《玻璃先生》等16期嘉宾</p> <p>现在时局加分吧,不然不及格。主要我忍受不了那么多烂片级别的无逻辑桥段,尤其是那些录像厅时代的电影才会出现的无聊战争戏码。但斯派克·李显然是有意为之——拍烂片和故意拍烂片还是有区别的。</p> <p>《誓血五人组》平均分:6.5分</p> <p>节目流程</p> <p>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p> <p>1)嘉宾及影片信息介绍;</p> <p>2)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p> <p>以上优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p> <p>1)在苦大仇深的运动背景下,本片有哪些娱乐性?</p> <p>2)斯派克·李在片中涉及了哪些经典越战片桥段?</p> <p>3)提及这些经典老片时,导演是在致敬还是批判?</p> <p>4)影片为什么又能被解读为一部音乐传记片?</p> <p>5)五人组的内部权力之争是在隐喻什么?</p> <p>6)“诺曼”究竟是哪位历史当中的人物?</p> <p>以上缺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p> <p>1)片中有哪些不合逻辑的桥段?</p> <p>2)相比《黑色党徒》,剧作有哪些倒退?</p> <p>3)电影的配乐糟糕在哪里?</p> <p>4)“支持川普的黑人”与主线有何关联?</p> <p>5)黑人私生女段落是否太过狗血?</p> <p>6)“夺金之旅”有哪些硬设定?</p> <p>外延话题:</p> <p>1)黑人平权运动语境下的黑人电影;</p> <p>2)谁能拍好“弗洛伊德事件”?</p> <p>3)重看斯派克·李《圣安娜奇迹》等旧作。</p> <p>开场曲:&lt;Die Walküre, Akt III:Vorspiel&gt;(Porter Wagoner);</p> <p>结束曲:&lt;What's going on&gt;(Marvin Gaye);</p> <p>影片《誓血五人组》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R级;</p> <p>本片原名:Da 5 Bloods</p> <p>控场:波米;后期:波米/思源;排版:效愚;</p> <p>本期节目感谢主播雷普利。</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现代启示录》(1979)</p> <p>《猎鹿人》(1978)</p> <p>《长驱直入》(1983)</p> <p>《第一滴血2》(1985)</p> <p>《野战排》(1986)</p> <p>《为所应为》(1989)</p> <p>《反斗神鹰》(1991)</p> <p>《我们曾是战士》(2002)</p> <p>《12怒汉:大审判》(2007)</p> <p>《圣安娜奇迹》(2008)</p> <p>《黄金大劫案》(2012)</p> <p>《第十三修正案》(2016)</p> <p>《辛普森:美国制造》(2016)</p> <p>《底特律》(2017)</p> <p>《黑色党徒》(2018)</p> <p>《波西米亚狂想曲》(2018)</p> <p>《爱尔兰人》(2019)</p> <p>《悲惨世界》(2019)</p> <p>《土生子》(2019)</p> <p>《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2019)</p> No 5551 full
<![CDATA[194《绅士们》看现在的盖里奇,就像看如今的郭德纲]]> 主播打分:

田野:6.5分《极速车王》等14期嘉宾

盖·里奇吃着自己《两杆大烟枪》的老本拍了《绅士们》,《大烟枪》在它的时代显得多出色,这个片子在这个时代就显得有多过时、多笨拙,导演本人创作力的衰退也无从遁形。

K先生:5分,青年编剧;《灯塔》等8期嘉宾

难以想象盖·里奇要有多自恋才会一遍一遍地致敬自己以前的片子,戏仿自己之前的段子——致敬的还是被人遗忘的片子,埋的梗又极其无聊。

法兰西胶片:5.5分《好莱坞往事》等20期嘉宾;公号“第一导演”

全片可以概括成两场戏:一场科林·法瑞尔欺负小孩,一场查理·汉纳姆欺负小孩。拍MV出身的盖·里奇,拍出生涯最差MV。

《绅士们》平均分:约5.7分

节目流程

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

1)嘉宾及影片信息介绍;

2)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

以上缺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导演擅用的多线叙事技巧在本片中全面失效?

2)本片是否迎合观众期待强行制造情节反转?

3)导演安插的喜剧包袱数量大但效果差?

4)各国元素乱炖反而让英国元素被淹没?

5)再拍黑帮,盖·里奇的黑帮较二十年前全无进化?

以上优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本片借角色特点对“绅士们”做出了最大反讽?

2)对有色族裔及女性角色的嘲讽及反动成为了独特趣味?

3)新老两代黑帮成员对比蕴藏了导演重拾英国文化自信的作者意图?

4)导演在新移民及贵族女孩角色身上寄托了对英国未来的希望?

外延话题:

1)各自最喜欢的盖·里奇电影;

2)三大“过气导演”盖·里奇、蒂姆·波顿和吕克·贝松再比拼;

3)盖·里奇刚出道时与诺兰、昆汀齐名,为何只有他未能保住神坛地位?

开场曲:<Shimmy Shimmy Ya>(El Michels Affair);

结束曲:<Old Macdonald Had a Farm>;

影片《绅士们》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R级;

本片原名:The Gentlemen

控场:法兰西胶片;后期:思源;排版:效愚;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两杆大烟枪》(1998)

《低俗小说》(1994)

《偷抢拐骗》(2000)

《转轮手枪》(2005)

《疯狂的石头》(2006)

《无耻混蛋》(2009)

《伦敦大道》(2010)

《秘密特工》(2015)

《火锅英雄》(2016)

《亚瑟王:斗兽争霸》(2017)

《小飞象》(2019)

《阿拉丁》(2019)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94-eq7aaa c5eaa1d4-6512-474a-a37c-2f96e1775041 Thu, 16 Apr 2020 15: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田野:6.5分《极速车王》等14期嘉宾</p> <p>盖·里奇吃着自己《两杆大烟枪》的老本拍了《绅士们》,《大烟枪》在它的时代显得多出色,这个片子在这个时代就显得有多过时、多笨拙,导演本人创作力的衰退也无从遁形。</p> <p>K先生:5分,青年编剧;《灯塔》等8期嘉宾</p> <p>难以想象盖·里奇要有多自恋才会一遍一遍地致敬自己以前的片子,戏仿自己之前的段子——致敬的还是被人遗忘的片子,埋的梗又极其无聊。</p> <p>法兰西胶片:5.5分《好莱坞往事》等20期嘉宾;公号“第一导演”</p> <p>全片可以概括成两场戏:一场科林·法瑞尔欺负小孩,一场查理·汉纳姆欺负小孩。拍MV出身的盖·里奇,拍出生涯最差MV。</p> <p>《绅士们》平均分:约5.7分</p> <p>节目流程</p> <p>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p> <p>1)嘉宾及影片信息介绍;</p> <p>2)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p> <p>以上缺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p> <p>1)导演擅用的多线叙事技巧在本片中全面失效?</p> <p>2)本片是否迎合观众期待强行制造情节反转?</p> <p>3)导演安插的喜剧包袱数量大但效果差?</p> <p>4)各国元素乱炖反而让英国元素被淹没?</p> <p>5)再拍黑帮,盖·里奇的黑帮较二十年前全无进化?</p> <p>以上优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p> <p>1)本片借角色特点对“绅士们”做出了最大反讽?</p> <p>2)对有色族裔及女性角色的嘲讽及反动成为了独特趣味?</p> <p>3)新老两代黑帮成员对比蕴藏了导演重拾英国文化自信的作者意图?</p> <p>4)导演在新移民及贵族女孩角色身上寄托了对英国未来的希望?</p> <p>外延话题:</p> <p>1)各自最喜欢的盖·里奇电影;</p> <p>2)三大“过气导演”盖·里奇、蒂姆·波顿和吕克·贝松再比拼;</p> <p>3)盖·里奇刚出道时与诺兰、昆汀齐名,为何只有他未能保住神坛地位?</p> <p>开场曲:&lt;Shimmy Shimmy Ya&gt;(El Michels Affair);</p> <p>结束曲:&lt;Old Macdonald Had a Farm&gt;;</p> <p>影片《绅士们》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R级;</p> <p>本片原名:The Gentlemen</p> <p>控场:法兰西胶片;后期:思源;排版:效愚;</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两杆大烟枪》(1998)</p> <p>《低俗小说》(1994)</p> <p>《偷抢拐骗》(2000)</p> <p>《转轮手枪》(2005)</p> <p>《疯狂的石头》(2006)</p> <p>《无耻混蛋》(2009)</p> <p>《伦敦大道》(2010)</p> <p>《秘密特工》(2015)</p> <p>《火锅英雄》(2016)</p> <p>《亚瑟王:斗兽争霸》(2017)</p> <p>《小飞象》(2019)</p> <p>《阿拉丁》(2019)</p> No 4326 full
<![CDATA[193《爆炸新闻》他甚至都懒得脱裤子]]> 主播打分:

弦子:8分,Metoo事件当事人,微博@弦子和她的朋友们

厌女绝不仅是一种情绪表达,它和一个人的思想,甚至和整个社会处在民族主义的上浮时期都密切相关——影片的亮点正是呈现了这种相关性。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女性的处境才格外艰难。电影当然是在输出政治立场,我认可的就是这种立场。

一舒:5分,FIRST影展策展人,《别告诉她》等2期嘉宾

影片在丑闻揭露的过程中特意把川普的位置强化了出来,这一点未免略显功利。谁都知道好莱坞是白左阵地,这次无非又是借机去迎合它固有受众的兴趣罢了。把事件发生的原因往川普那边一甩锅貌似可以自圆其说,但确实也简单了一些。

《爆炸新闻》平均分:6.5分

节目流程

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

1)嘉宾及影片信息介绍;

2)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

以上优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三位主角为何对手戏极少?

2)影片结尾是女性大团结吗?

3)塞隆与罗比的唯一对话为何不欢而散?

4)导演在借虚构角色之口质疑真实角色?

5)底层职员的离职与明星主播的行为有关吗?

6)梅根·凯利是福克斯体制的既得利益者?

7)影片对默多克家族的立场是什么?

以上缺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党派色彩与性犯罪之间有相关性吗?

2)右翼思想更容易导致性犯罪吗?

3)丑闻的爆发为何没能阻止特朗普上台?

4)正义之下是党同伐异?

5)与同题美剧相比,孰优孰劣?

6)开篇对镜说话虎头蛇尾?

外延话题:

1)面对“职场性骚扰”问题的东西方文化差异;

2)本片与《金智英》的叙事方式差异;

开场曲:<Elevator Trio)(Theodore Shapiro);

结束曲:<One Little Soldier>(Regina Spektor);

影片《爆炸新闻》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R级;

本片原名:Bombshell

后期:思源/波米;排版:效愚;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华尔街之狼》(2013)

《聚焦》(2015)

《烈日灼心》(2015)

《大空头》(2015)

《华盛顿邮报》(2017)

《82年生的金智英》(2019)

《甜蜜的复仇》(待定)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93-eq7a93 bbfac7cf-3a74-46e7-9bf9-340e15d840c3 Thu, 09 Apr 2020 15: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弦子:8分,Metoo事件当事人,微博@弦子和她的朋友们</p> <p>厌女绝不仅是一种情绪表达,它和一个人的思想,甚至和整个社会处在民族主义的上浮时期都密切相关——影片的亮点正是呈现了这种相关性。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女性的处境才格外艰难。电影当然是在输出政治立场,我认可的就是这种立场。</p> <p>一舒:5分,FIRST影展策展人,《别告诉她》等2期嘉宾</p> <p>影片在丑闻揭露的过程中特意把川普的位置强化了出来,这一点未免略显功利。谁都知道好莱坞是白左阵地,这次无非又是借机去迎合它固有受众的兴趣罢了。把事件发生的原因往川普那边一甩锅貌似可以自圆其说,但确实也简单了一些。</p> <p>《爆炸新闻》平均分:6.5分</p> <p>节目流程</p> <p>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p> <p>1)嘉宾及影片信息介绍;</p> <p>2)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p> <p>以上优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p> <p>1)三位主角为何对手戏极少?</p> <p>2)影片结尾是女性大团结吗?</p> <p>3)塞隆与罗比的唯一对话为何不欢而散?</p> <p>4)导演在借虚构角色之口质疑真实角色?</p> <p>5)底层职员的离职与明星主播的行为有关吗?</p> <p>6)梅根·凯利是福克斯体制的既得利益者?</p> <p>7)影片对默多克家族的立场是什么?</p> <p>以上缺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p> <p>1)党派色彩与性犯罪之间有相关性吗?</p> <p>2)右翼思想更容易导致性犯罪吗?</p> <p>3)丑闻的爆发为何没能阻止特朗普上台?</p> <p>4)正义之下是党同伐异?</p> <p>5)与同题美剧相比,孰优孰劣?</p> <p>6)开篇对镜说话虎头蛇尾?</p> <p>外延话题:</p> <p>1)面对“职场性骚扰”问题的东西方文化差异;</p> <p>2)本片与《金智英》的叙事方式差异;</p> <p>开场曲:&lt;Elevator Trio)(Theodore Shapiro);</p> <p>结束曲:&lt;One Little Soldier&gt;(Regina Spektor);</p> <p>影片《爆炸新闻》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R级;</p> <p>本片原名:Bombshell</p> <p>后期:思源/波米;排版:效愚;</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华尔街之狼》(2013)</p> <p>《聚焦》(2015)</p> <p>《烈日灼心》(2015)</p> <p>《大空头》(2015)</p> <p>《华盛顿邮报》(2017)</p> <p>《82年生的金智英》(2019)</p> <p>《甜蜜的复仇》(待定)</p> No 5693 full
<![CDATA[192《悲惨世界》这反而是最棒的名著改编!]]> 主播打分:

振宇:8.5分,“无业游民”主播

影片其实在讲世代之争。电影的高明之处在于,骚乱不是因为视频外泄而爆发的。毕竟,各组成年人可以很容易的达成一种共谋关系,但这种共谋正是以牺牲下一代人为代价的。最后一幕,是青年人在对这种牺牲说不。

鲁韵子:7.5分,媒体人,《小丑》等7期嘉宾

最核心的一幕就是警察在快餐店希望对方去找马戏团丢失的狮子时;对方却突然说了一句:望仁慈之人免受我的利爪。菜鸟警察这才知道,原来还有这样一个深广的宇宙藏在这个小小的快餐店里。也正因为这样,所以悲剧无可避免。

《悲惨世界》平均分:8分

节目流程

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

1)嘉宾及影片信息介绍;

2)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

页首优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影片与雨果的同名小说有什么联系?

2)导演眼中“坏的庄稼人”指的是?

3)结尾的高明之处在哪里?

4)核心事件为什么放在半小时后?

5)飞行器视频与骚乱的关系是什么?

6)影片出现了几种动物象征?分别指?

7)对比《流浪的迪潘》,本片有着更多街区细节?

8)叙事效率体现在哪些方面?

以上缺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影片后段是否巧合过多?

2)开枪事件营造是否刻意?

3)受害者黑化过程是否欠缺交待?

4)是否洗白了萨拉赫及其宗教势力?

5)影片视角是黑警还是孩童?

6)剧本内核是好莱坞式的类型片写法?

7)如果没有警暴,一切就万事大吉了?

8)对比《精英部队》,左派视角是否存在狭隘性?

以上环节的话题:相关影片简述。

开场曲:<Still D.R.E (Instrumental Version)(Dr. Dre);

结束曲:<(Rock)Superstar(Edit)>(Cypress Hill);

影片《悲惨世界》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R级;

本片原名:Les misérables

后期:思源/波米;排版:效愚;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过关斩将》(1987)

《为所应为》(1989)

《蒙特利尔的耶稣》(1989)

《街区男孩》(1991)

《阳光灿烂的日子》(1994)

《独立日1》(1996)

《训练日》(2001)

《上帝之城》(2002)

《疯狂约会美丽都》(2003)

《东方的承诺》(2007)

《精英部队1》(2007)

《差馆》(2010)

《危楼愚夫》(2014)

《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开往大埔的红VAN》(2014)

《流浪的迪潘》(2015)

《恐袭波士顿》(2016)

《羞辱》(2017)

《悲惨世界》(原始短片,2017)

《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2018)

《开战》(2018)

《小丑》(2019)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92-eq7a7v 08491d03-59e9-4745-9475-d5f5807d31f6 Wed, 01 Apr 2020 15: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振宇:8.5分,“无业游民”主播</p> <p>影片其实在讲世代之争。电影的高明之处在于,骚乱不是因为视频外泄而爆发的。毕竟,各组成年人可以很容易的达成一种共谋关系,但这种共谋正是以牺牲下一代人为代价的。最后一幕,是青年人在对这种牺牲说不。</p> <p>鲁韵子:7.5分,媒体人,《小丑》等7期嘉宾</p> <p>最核心的一幕就是警察在快餐店希望对方去找马戏团丢失的狮子时;对方却突然说了一句:望仁慈之人免受我的利爪。菜鸟警察这才知道,原来还有这样一个深广的宇宙藏在这个小小的快餐店里。也正因为这样,所以悲剧无可避免。</p> <p>《悲惨世界》平均分:8分</p> <p>节目流程</p> <p>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p> <p>1)嘉宾及影片信息介绍;</p> <p>2)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p> <p>页首优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p> <p>1)影片与雨果的同名小说有什么联系?</p> <p>2)导演眼中“坏的庄稼人”指的是?</p> <p>3)结尾的高明之处在哪里?</p> <p>4)核心事件为什么放在半小时后?</p> <p>5)飞行器视频与骚乱的关系是什么?</p> <p>6)影片出现了几种动物象征?分别指?</p> <p>7)对比《流浪的迪潘》,本片有着更多街区细节?</p> <p>8)叙事效率体现在哪些方面?</p> <p>以上缺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p> <p>1)影片后段是否巧合过多?</p> <p>2)开枪事件营造是否刻意?</p> <p>3)受害者黑化过程是否欠缺交待?</p> <p>4)是否洗白了萨拉赫及其宗教势力?</p> <p>5)影片视角是黑警还是孩童?</p> <p>6)剧本内核是好莱坞式的类型片写法?</p> <p>7)如果没有警暴,一切就万事大吉了?</p> <p>8)对比《精英部队》,左派视角是否存在狭隘性?</p> <p>以上环节的话题:相关影片简述。</p> <p>开场曲:&lt;Still D.R.E (Instrumental Version)(Dr. Dre);</p> <p>结束曲:&lt;(Rock)Superstar(Edit)&gt;(Cypress Hill);</p> <p>影片《悲惨世界》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R级;</p> <p>本片原名:Les misérables</p> <p>后期:思源/波米;排版:效愚;</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过关斩将》(1987)</p> <p>《为所应为》(1989)</p> <p>《蒙特利尔的耶稣》(1989)</p> <p>《街区男孩》(1991)</p> <p>《阳光灿烂的日子》(1994)</p> <p>《独立日1》(1996)</p> <p>《训练日》(2001)</p> <p>《上帝之城》(2002)</p> <p>《疯狂约会美丽都》(2003)</p> <p>《东方的承诺》(2007)</p> <p>《精英部队1》(2007)</p> <p>《差馆》(2010)</p> <p>《危楼愚夫》(2014)</p> <p>《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开往大埔的红VAN》(2014)</p> <p>《流浪的迪潘》(2015)</p> <p>《恐袭波士顿》(2016)</p> <p>《羞辱》(2017)</p> <p>《悲惨世界》(原始短片,2017)</p> <p>《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2018)</p> <p>《开战》(2018)</p> <p>《小丑》(2019)</p> No 7794 full
<![CDATA[191《我控诉》不能,不明白]]> 主播打分:

雅琴:7分,文化评论人

波兰斯基一直都在讨论正义是什么,我本以为在这部电影上,他的态度也变得政治正确了,好像也在讲正义被伸张的过程,直到我看到了这个结尾——没错,还是原来的那个波兰斯基。

吴琦:6.5分,“单读”主编;《同义词》等7期嘉宾

电影就蛮平庸的。如果说德雷福斯事件本身是那种典型的历史性的“小题大做”,影片也就非常自觉地停留在了小题这个层面,波兰斯基选择重述这个故事,有意无意地让好几个复杂的闭环得以相遇,却实在有使之被过于简化和合理化的嫌疑——我甚至恶毒地猜想这反映了他本人在煎熬中克制而迂回的控诉策略。

波米:7.5分

本以为这是波兰斯基的《码头风云》,但电影出奇的冷静。这是一个称职的技术官僚如何在腐烂的体制里纠偏的故事。整个过程无关于伸张正义,只是在杜绝公器私用。皮卡尔不是英雄,更不是窦娥,他才是国家机器中最合格的螺丝钉。

《我控诉》平均分:7分

节目流程

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

1)嘉宾及影片信息介绍;

2)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

1)电影为何不讲蒙冤者的故事?

2)影片如何从复杂的原案中抽丝剥茧?

3)前面为何花费篇幅呈现情报局的低效?

4)主角的姘头戏份是否多余?

5)为什么说电影是“去英雄主义”的?

6)结尾代表着什么?

7)转场方式如何从古典到现代?

以上缺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导演的主观表达是否凌驾于历史之上?

2)影片是精英主义论调吗?

3)电影对于法国当时社会环境是否欠缺交代?

4)影片对于民粹的展现有失偏颇?

5)左拉段落是主题还是跑题?

外延环节的话题有:

1)“德雷福斯事件”原案及其影响;

2)波兰斯基事件再讨论;

开场曲:<Moving to the Ghetto Oct. 31. 1940>(Janusz Olejniczak);

结束曲:<J'accuse>(Alexandre Desplat);

影片《我控诉》重要信息:

本片推断分级:PG-13级;

本片原名:J' accuse

后期:思源/波米;排版:效愚;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我控诉》(1919)

《左拉传》(1937)

《码头风云》(1954)

《唐人街1》(1974)

《荣誉的罪迷宫》(1991)

《不道德的审判》(1994)

《钢琴家》(2002)

《艺术家》(2011)

《辩护人》(2013)

《穿裘皮的维纳斯》(2013)

《绣春刀1-2》(2014-2017)

《一步之遥》(2014)

《华盛顿邮报》(2017)

《1987:黎明到来的那一天》(2018)

《黑色党徒》(2018)

《1917》(2019)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91-eq7a6a 11669189-e1d3-4044-b32b-75af96cf5856 Tue, 24 Mar 2020 15: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雅琴:7分,文化评论人</p> <p>波兰斯基一直都在讨论正义是什么,我本以为在这部电影上,他的态度也变得政治正确了,好像也在讲正义被伸张的过程,直到我看到了这个结尾——没错,还是原来的那个波兰斯基。</p> <p>吴琦:6.5分,“单读”主编;《同义词》等7期嘉宾</p> <p>电影就蛮平庸的。如果说德雷福斯事件本身是那种典型的历史性的“小题大做”,影片也就非常自觉地停留在了小题这个层面,波兰斯基选择重述这个故事,有意无意地让好几个复杂的闭环得以相遇,却实在有使之被过于简化和合理化的嫌疑——我甚至恶毒地猜想这反映了他本人在煎熬中克制而迂回的控诉策略。</p> <p>波米:7.5分</p> <p>本以为这是波兰斯基的《码头风云》,但电影出奇的冷静。这是一个称职的技术官僚如何在腐烂的体制里纠偏的故事。整个过程无关于伸张正义,只是在杜绝公器私用。皮卡尔不是英雄,更不是窦娥,他才是国家机器中最合格的螺丝钉。</p> <p>《我控诉》平均分:7分</p> <p>节目流程</p> <p>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p> <p>1)嘉宾及影片信息介绍;</p> <p>2)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p> <p>1)电影为何不讲蒙冤者的故事?</p> <p>2)影片如何从复杂的原案中抽丝剥茧?</p> <p>3)前面为何花费篇幅呈现情报局的低效?</p> <p>4)主角的姘头戏份是否多余?</p> <p>5)为什么说电影是“去英雄主义”的?</p> <p>6)结尾代表着什么?</p> <p>7)转场方式如何从古典到现代?</p> <p>以上缺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p> <p>1)导演的主观表达是否凌驾于历史之上?</p> <p>2)影片是精英主义论调吗?</p> <p>3)电影对于法国当时社会环境是否欠缺交代?</p> <p>4)影片对于民粹的展现有失偏颇?</p> <p>5)左拉段落是主题还是跑题?</p> <p>外延环节的话题有:</p> <p>1)“德雷福斯事件”原案及其影响;</p> <p>2)波兰斯基事件再讨论;</p> <p>开场曲:&lt;Moving to the Ghetto Oct. 31. 1940&gt;(Janusz Olejniczak);</p> <p>结束曲:&lt;J'accuse&gt;(Alexandre Desplat);</p> <p>影片《我控诉》重要信息:</p> <p>本片推断分级:PG-13级;</p> <p>本片原名:J' accuse</p> <p>后期:思源/波米;排版:效愚;</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我控诉》(1919)</p> <p>《左拉传》(1937)</p> <p>《码头风云》(1954)</p> <p>《唐人街1》(1974)</p> <p>《荣誉的罪迷宫》(1991)</p> <p>《不道德的审判》(1994)</p> <p>《钢琴家》(2002)</p> <p>《艺术家》(2011)</p> <p>《辩护人》(2013)</p> <p>《穿裘皮的维纳斯》(2013)</p> <p>《绣春刀1-2》(2014-2017)</p> <p>《一步之遥》(2014)</p> <p>《华盛顿邮报》(2017)</p> <p>《1987:黎明到来的那一天》(2018)</p> <p>《黑色党徒》(2018)</p> <p>《1917》(2019)</p> No 7065 full
<![CDATA[190《极速车王》官僚主义与面子工程]]> 主播打分:

石一瑛:7分,赛车运动解说员

这片真的未必适合车迷去看,毕竟我们对那段历史太熟悉了,从片中已经获取不到太多新意了。而且它片名叫“福特V法拉利”,但居然只是把法拉利当成了福特的陪衬,这个也是我们车迷不可想象的一件事。你们知道恩佐·法拉利在赛车界是一个怎样的存在吗?只能说是美国与欧洲的赛车文化确实有着巨大鸿沟吧。

田野:6分《原钻》等13期嘉宾

这部电影真正的亮点其实是美国人对个人英雄主义乃至普世价值观的反思。它讲述的是一个个体是如何被体制温柔吞噬的过程,作者似乎呈现出了一种动摇——对美国人几十年以来所崇尚价值观的动摇。

《极速车王》平均分:6.5分

节目流程

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

1)嘉宾及影片信息介绍;

2)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

页首缺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片中刻画的双雄友谊是否略显做作?

2)作为年代戏,影片仅聚焦两位车手,是精明还是遗憾?

3)在欧洲为何改名?法拉利一笔带过合适吗?

4)谢尔比动机不清最后又强行加戏?

5)为什么说电影是职场厚黑学教案?谢尔比是反派吗?

6)导演在“官僚主义VS个人主义”之间如何站队?

7)主创是否有意卖腐?滚草地的戏有何深意?

以上优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本片让赛车运动“破圈”了吗?

2)电影如何建立了“反励志”的主题?

3)影片作为职场片远好于赛车片?

4)片中出现了哪些办公室政治的手腕?

5)根据角色切换剪接节奏?影片为何能拿剪辑奖?

6)在赛车场面的拍法上与其它电影有何不同?

外延环节的话题有:

1)对比《极速风流》孰优孰劣?

2)导演曼高德的作品普遍有哪些特点?

结束曲:<Le mans66>(Marco Beltrami / Buck Sanders);

影片《极速车王》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

本片原名:Ford v Ferrari

后期:思源/波米;排版:效愚;控场:波米;

本期感谢嘉宾“柏小莲”。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粉身碎骨》(1971)

《致命ID》(2003)

《速度与激情1-8》(2001-2017)

《断臂山》(2005)

《与歌同行》(2005)

《永远的车神》(2011)

《极速风流》(2013)

《狐狸猎手》(2014)

《24小时战争》(2016)

《博格对战麦肯罗》(2017)

《金刚狼3:殊死一战》(2017)

《天才之击》(2018)

《登月第一人》(2018)

《流浪地球》(2019)

《阿波罗11号》(2019)

《利刃出鞘》(2019)

《阳光普照》(2019)

《夺冠》(2020)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90-eq7a58 23c6e3ed-aa45-4ad5-9cef-31eaa2907d94 Wed, 18 Mar 2020 15: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石一瑛:7分,赛车运动解说员</p> <p>这片真的未必适合车迷去看,毕竟我们对那段历史太熟悉了,从片中已经获取不到太多新意了。而且它片名叫“福特V法拉利”,但居然只是把法拉利当成了福特的陪衬,这个也是我们车迷不可想象的一件事。你们知道恩佐·法拉利在赛车界是一个怎样的存在吗?只能说是美国与欧洲的赛车文化确实有着巨大鸿沟吧。</p> <p>田野:6分《原钻》等13期嘉宾</p> <p>这部电影真正的亮点其实是美国人对个人英雄主义乃至普世价值观的反思。它讲述的是一个个体是如何被体制温柔吞噬的过程,作者似乎呈现出了一种动摇——对美国人几十年以来所崇尚价值观的动摇。</p> <p>《极速车王》平均分:6.5分</p> <p>节目流程</p> <p>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p> <p>1)嘉宾及影片信息介绍;</p> <p>2)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p> <p>页首缺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p> <p>1)片中刻画的双雄友谊是否略显做作?</p> <p>2)作为年代戏,影片仅聚焦两位车手,是精明还是遗憾?</p> <p>3)在欧洲为何改名?法拉利一笔带过合适吗?</p> <p>4)谢尔比动机不清最后又强行加戏?</p> <p>5)为什么说电影是职场厚黑学教案?谢尔比是反派吗?</p> <p>6)导演在“官僚主义VS个人主义”之间如何站队?</p> <p>7)主创是否有意卖腐?滚草地的戏有何深意?</p> <p>以上优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p> <p>1)本片让赛车运动“破圈”了吗?</p> <p>2)电影如何建立了“反励志”的主题?</p> <p>3)影片作为职场片远好于赛车片?</p> <p>4)片中出现了哪些办公室政治的手腕?</p> <p>5)根据角色切换剪接节奏?影片为何能拿剪辑奖?</p> <p>6)在赛车场面的拍法上与其它电影有何不同?</p> <p>外延环节的话题有:</p> <p>1)对比《极速风流》孰优孰劣?</p> <p>2)导演曼高德的作品普遍有哪些特点?</p> <p>结束曲:&lt;Le mans66&gt;(Marco Beltrami / Buck Sanders);</p> <p>影片《极速车王》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p> <p>本片原名:Ford v Ferrari</p> <p>后期:思源/波米;排版:效愚;控场:波米;</p> <p>本期感谢嘉宾“柏小莲”。</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粉身碎骨》(1971)</p> <p>《致命ID》(2003)</p> <p>《速度与激情1-8》(2001-2017)</p> <p>《断臂山》(2005)</p> <p>《与歌同行》(2005)</p> <p>《永远的车神》(2011)</p> <p>《极速风流》(2013)</p> <p>《狐狸猎手》(2014)</p> <p>《24小时战争》(2016)</p> <p>《博格对战麦肯罗》(2017)</p> <p>《金刚狼3:殊死一战》(2017)</p> <p>《天才之击》(2018)</p> <p>《登月第一人》(2018)</p> <p>《流浪地球》(2019)</p> <p>《阿波罗11号》(2019)</p> <p>《利刃出鞘》(2019)</p> <p>《阳光普照》(2019)</p> <p>《夺冠》(2020)</p> No 6329 full
<![CDATA[189《原钻》开年第一神片!]]> 主播打分:

田野:6分《南方车站的聚会》等12期嘉宾

这片儿看起来挺别致,但导演对他所描绘的人物有很强的俯视感,也好像故意制造一种和观众的距离感,这些都让我很不舒服。都说它是美国版《疯狂的石头》,但有观众要真带着这种期待来观影,绝对要疯掉吧。还有人说这俩导演是马丁·斯科塞斯的继承人……你可别开逗了。

波米:7.5分

电影扔了无数颗烟雾弹:情人会不会背叛?石头会不会丢?比赛会不会输?最后发现,在影片第一分钟,当男主角送水被扇耳光时,两人的性格就已明确,结局早已写好。关键词还是那些:欲望的、宿命的、走向毁灭的……但你猜不到我的玩法。电影推翻了犯罪片惯用的“巧合”写法,反而用一个接一个细思极恐的细节告诉你——所有阴错阳差,全是命中注定。去二刷吧!

《原钻》平均分:约6.8分

节目流程

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

1)影片信息介绍;

2)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

页首优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如何进入一部没有犯罪的犯罪片?

2)为什么到最后一刻才产生真正的犯罪?

3)影片是否更接近黑色电影?

4)情人的支线有哪些剧情作用?

5)影片在使用麦格芬时有哪些巧思?

6)男主先后5次回珠宝店,各有什么作用?

7)男主前后两次下注,有哪些承接关系?

8)算一笔账,最后的下注真是赌徒行为吗?

9)影片真的是在说贪婪导致毁灭吗?

10)作者如何以小见大地确立电影的时空?

11)影片如何展现纽约亚文化圈间的碰撞?

12)两分钟的非洲戏碾压整部《战狼2》?

以上缺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影片无法被看做一部精彩的类型片?

     这是目前A24出品电影的通病吗?

2)加内特最后的“神隐”是否有剪辑错误?

3)最后的平行蒙太奇是视角错误吗?

4)影片对黑人文化的展现相对刻板?

5)聒噪的交叉对话是特点还是缺点?

6)最后的油腻富豪存在人设硬伤吗?

7)亚当·桑德勒的演技真的进步了吗?

8)为什么说萨弗迪兄弟与老马丁相去甚远?

9)导演刚刚成名便已开始自我重复?

外延环节的话题有:

如何评价萨弗迪兄弟与《好时光》?

开场/结束曲:<L'amour Toujours >(Gigi D'Agostino);

影片《原钻》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R级;

本片原名:Uncut Gems

后期:思源/波米;排版:效愚;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唐人街》(1974)

《出租车司机》(1976)

《愤怒的公牛》(1980)

《银翼杀手1》(1982)

《不可撤销》(2002)

《疯狂的石头》(2006)

《遁入虚无》(2009)

《预言者》(2009)

《天知道》(2014)

《战狼2》(2017)

《好时光》(2017)

《美国动物》(2018)

《无双》(2018)

《南方车站的聚会》(2019)

《夺冠》(2020)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89-eq7a2v 4ad343f5-1e23-413e-9839-8e5d56cba83a Thu, 20 Feb 2020 15: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田野:6分《南方车站的聚会》等12期嘉宾</p> <p>这片儿看起来挺别致,但导演对他所描绘的人物有很强的俯视感,也好像故意制造一种和观众的距离感,这些都让我很不舒服。都说它是美国版《疯狂的石头》,但有观众要真带着这种期待来观影,绝对要疯掉吧。还有人说这俩导演是马丁·斯科塞斯的继承人……你可别开逗了。</p> <p>波米:7.5分</p> <p>电影扔了无数颗烟雾弹:情人会不会背叛?石头会不会丢?比赛会不会输?最后发现,在影片第一分钟,当男主角送水被扇耳光时,两人的性格就已明确,结局早已写好。关键词还是那些:欲望的、宿命的、走向毁灭的……但你猜不到我的玩法。电影推翻了犯罪片惯用的“巧合”写法,反而用一个接一个细思极恐的细节告诉你——所有阴错阳差,全是命中注定。去二刷吧!</p> <p>《原钻》平均分:约6.8分</p> <p>节目流程</p> <p>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p> <p>1)影片信息介绍;</p> <p>2)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p> <p>页首优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p> <p>1)如何进入一部没有犯罪的犯罪片?</p> <p>2)为什么到最后一刻才产生真正的犯罪?</p> <p>3)影片是否更接近黑色电影?</p> <p>4)情人的支线有哪些剧情作用?</p> <p>5)影片在使用麦格芬时有哪些巧思?</p> <p>6)男主先后5次回珠宝店,各有什么作用?</p> <p>7)男主前后两次下注,有哪些承接关系?</p> <p>8)算一笔账,最后的下注真是赌徒行为吗?</p> <p>9)影片真的是在说贪婪导致毁灭吗?</p> <p>10)作者如何以小见大地确立电影的时空?</p> <p>11)影片如何展现纽约亚文化圈间的碰撞?</p> <p>12)两分钟的非洲戏碾压整部《战狼2》?</p> <p>以上缺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p> <p>1)影片无法被看做一部精彩的类型片?</p> <p>&nbsp;&nbsp;&nbsp;&nbsp;&nbsp;这是目前A24出品电影的通病吗?</p> <p>2)加内特最后的“神隐”是否有剪辑错误?</p> <p>3)最后的平行蒙太奇是视角错误吗?</p> <p>4)影片对黑人文化的展现相对刻板?</p> <p>5)聒噪的交叉对话是特点还是缺点?</p> <p>6)最后的油腻富豪存在人设硬伤吗?</p> <p>7)亚当·桑德勒的演技真的进步了吗?</p> <p>8)为什么说萨弗迪兄弟与老马丁相去甚远?</p> <p>9)导演刚刚成名便已开始自我重复?</p> <p>外延环节的话题有:</p> <p>如何评价萨弗迪兄弟与《好时光》?</p> <p>开场/结束曲:&lt;L'amour Toujours &gt;(Gigi D'Agostino);</p> <p>影片《原钻》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R级;</p> <p>本片原名:Uncut Gems</p> <p>后期:思源/波米;排版:效愚;</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唐人街》(1974)</p> <p>《出租车司机》(1976)</p> <p>《愤怒的公牛》(1980)</p> <p>《银翼杀手1》(1982)</p> <p>《不可撤销》(2002)</p> <p>《疯狂的石头》(2006)</p> <p>《遁入虚无》(2009)</p> <p>《预言者》(2009)</p> <p>《天知道》(2014)</p> <p>《战狼2》(2017)</p> <p>《好时光》(2017)</p> <p>《美国动物》(2018)</p> <p>《无双》(2018)</p> <p>《南方车站的聚会》(2019)</p> <p>《夺冠》(2020)</p> No 4572 full
<![CDATA[188《乔乔的异想世界》小粉红进化史]]> 主播打分:

隐形:6.5分《南方车站的聚会》等36期嘉宾

这部电影就胜在儿童视角,导演的表达非常真挚:童心不是装出来的,很多也想拍儿童电影的人根本无法像一个孩子那样去看世界,但这部电影的导演具有这个能力。另外一点,童心不代表巨婴。影片明确了这个界限,而这也是中国很难诞生这类作品的原因。

波米:5.5分

今年9部奥斯卡最佳影片入围电影里最平庸的一部。相比《潘神的迷宫》,这种童话也太轻、太简单了。一流的解构历史永远是“嬉皮笑脸地说狠话”,比如《无耻混蛋》,比如《斯大林之死》,这部电影好像只有嬉皮笑脸啊。

《乔乔的异想世界》平均分:6分

节目流程

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

1)影片信息介绍;

2)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

以上缺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蝴蝶与鞋带等符号的使用是否刻意?

2)性觉醒与纯爱是一回事吗?

3)母亲的“反抗军”人设是亮点还是败笔?

4)如何看待部分历史细节的穿帮?

5)希特勒从表演到设定全面坍塌?

6)乔乔全片犯过任何错误吗?

7)母亲最后的遭遇与乔乔的举报是否有关?

8)乔乔最后对女孩的决定转变过于仓促?

9)本片可以定义为“暗黑童话”吗?

以上优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儿童视角带来了哪些叙事便利?

2)影片的幽默元素都有哪些?

3)如何看待本片导演(后称“塔导”)与《小丑》导演关于喜剧的骂战?

    两片对幽默的理解,有何本质不同?

4)如何看待片中的女性角色?

5)为什么要穿越使用流行文化符号?

6)德语歌搭配英语对白的目的是?

外延环节的话题有:

1)《追捕野蛮人》为什么是塔导生涯最佳?

2)塔导电影中的“突然死亡”为何精妙?

3)《雷神3》暴露了塔导的哪些问题?

4)《无耻混蛋》的恶搞与本片有何不同?

开场曲:<Komm gib mir deine Hand>(The Beatles);

结束曲:<Helden>(David Bowie);

影片《乔乔的异想世界》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

后期:思源/波米;排版:效愚;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意志的胜利》(1935)

《大独裁者》(1940)

《E.T.外星人》(1982)

《辛德勒的名单》(1993)

《记得香蕉成熟时1》(1993)

《美丽人生》(1997)

《五个扑水少年》(2001)

《钢琴家》(2002)

《潘神的迷宫》(2006)

《行动目标希特勒》(2008)

《无耻混蛋》(2009)

《为奴十二年》(2013)

《希特勒回来了》(2015)

《神奇队长》(2016)

《追捕野蛮人》(2016)

《斯大林之死》(2017)

《雷神3:诸神黄昏》(2017)

《小丑》(2019)

《阳光普照》(2019)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88-eq7a1g 2fd7ab8a-dfdf-4afd-abe6-9132e2fd174f Thu, 13 Feb 2020 15: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隐形:6.5分《南方车站的聚会》等36期嘉宾</p> <p>这部电影就胜在儿童视角,导演的表达非常真挚:童心不是装出来的,很多也想拍儿童电影的人根本无法像一个孩子那样去看世界,但这部电影的导演具有这个能力。另外一点,童心不代表巨婴。影片明确了这个界限,而这也是中国很难诞生这类作品的原因。</p> <p>波米:5.5分</p> <p>今年9部奥斯卡最佳影片入围电影里最平庸的一部。相比《潘神的迷宫》,这种童话也太轻、太简单了。一流的解构历史永远是“嬉皮笑脸地说狠话”,比如《无耻混蛋》,比如《斯大林之死》,这部电影好像只有嬉皮笑脸啊。</p> <p>《乔乔的异想世界》平均分:6分</p> <p>节目流程</p> <p>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p> <p>1)影片信息介绍;</p> <p>2)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p> <p>以上缺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p> <p>1)蝴蝶与鞋带等符号的使用是否刻意?</p> <p>2)性觉醒与纯爱是一回事吗?</p> <p>3)母亲的“反抗军”人设是亮点还是败笔?</p> <p>4)如何看待部分历史细节的穿帮?</p> <p>5)希特勒从表演到设定全面坍塌?</p> <p>6)乔乔全片犯过任何错误吗?</p> <p>7)母亲最后的遭遇与乔乔的举报是否有关?</p> <p>8)乔乔最后对女孩的决定转变过于仓促?</p> <p>9)本片可以定义为“暗黑童话”吗?</p> <p>以上优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p> <p>1)儿童视角带来了哪些叙事便利?</p> <p>2)影片的幽默元素都有哪些?</p> <p>3)如何看待本片导演(后称“塔导”)与《小丑》导演关于喜剧的骂战?</p> <p>&nbsp;&nbsp;&nbsp;&nbsp;两片对幽默的理解,有何本质不同?</p> <p>4)如何看待片中的女性角色?</p> <p>5)为什么要穿越使用流行文化符号?</p> <p>6)德语歌搭配英语对白的目的是?</p> <p>外延环节的话题有:</p> <p>1)《追捕野蛮人》为什么是塔导生涯最佳?</p> <p>2)塔导电影中的“突然死亡”为何精妙?</p> <p>3)《雷神3》暴露了塔导的哪些问题?</p> <p>4)《无耻混蛋》的恶搞与本片有何不同?</p> <p>开场曲:&lt;Komm gib mir deine Hand&gt;(The Beatles);</p> <p>结束曲:&lt;Helden&gt;(David Bowie);</p> <p>影片《乔乔的异想世界》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p> <p>后期:思源/波米;排版:效愚;</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意志的胜利》(1935)</p> <p>《大独裁者》(1940)</p> <p>《E.T.外星人》(1982)</p> <p>《辛德勒的名单》(1993)</p> <p>《记得香蕉成熟时1》(1993)</p> <p>《美丽人生》(1997)</p> <p>《五个扑水少年》(2001)</p> <p>《钢琴家》(2002)</p> <p>《潘神的迷宫》(2006)</p> <p>《行动目标希特勒》(2008)</p> <p>《无耻混蛋》(2009)</p> <p>《为奴十二年》(2013)</p> <p>《希特勒回来了》(2015)</p> <p>《神奇队长》(2016)</p> <p>《追捕野蛮人》(2016)</p> <p>《斯大林之死》(2017)</p> <p>《雷神3:诸神黄昏》(2017)</p> <p>《小丑》(2019)</p> <p>《阳光普照》(2019)</p> No 5592 full
<![CDATA[187《阳光普照》红太阳,才是最邪恶、最可怕的]]> 主播打分:

雷普利:7分《爱尔兰人》等37期嘉宾

这其实是很残酷很阴暗的电影,它呈现的是东方家庭关系的本质虚伪。片尾的和解是幌子,所有对父亲温情的塑造也是骗术,片中最自私、最邪恶的人就是父亲,他最后的动机只是出于自尊心受辱和守护自己仅剩的一个罢了。反而菜头才是最值得同情的人,他和阿豪也都是背反纲常的;电影的核心是阿豪开头的那一句——老师,你相信吗?

顿河:7分《送我上青云》制片人;《金智英》等11期嘉宾,微博@顿河

那个红颜色的、无力的、自省的人,最终只能躲在水缸里。相比杨德昌或是枝裕和,钟孟宏太消极了。我不太喜欢这种所谓“众生皆苦”的创作姿态。但我作为制片人,倒是惊讶于台湾导演能在预算极低的情况下,把电影拍得如此精致。

《阳光普照》平均分:7分

节目流程

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

1)嘉宾信息介绍;

2)影片信息介绍;

3)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

以上优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片尾真的和解了吗?父亲去哪儿了?

2)一家人始终没有同框说明什么?

3)阿豪在影片中段的行为动机是什么?

4)父亲最后的杀心到底因何而起?

5)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有何用意?

6)驾校校长和片尾的黑帮起到的作用是?

7)阿和被霸凌,为什么找菜头而不找哥哥?

8)影片的“阴阳调度”体现在哪些方面?

9)本片谈得上有对杨德昌电影的继承吗?

10)它和是枝裕和的家庭片具备可比性吗?

以上缺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是否前后割裂?“三年后”是另一件事?

2)影片的台词是否过于戏剧化?

3)导演是否“生怕观众看不懂”?

4)《地久天长》也有独子梗,孰优孰劣?

5)它不如《大佛普拉斯》的地方在哪里?

6)林生祥的配乐是创新还是败笔?

外延环节的话题有:

1)《大佛普拉斯》可否被看做钟孟宏作品?

2)为什么说《停车》最有杨德昌气质?

3)《第四张画》中哪些在隐喻两岸关系?

4)《失魂》中如何借用并打破了王羽的邵氏形象?

5)《一路顺风》是台湾版《绿皮书》吗?

6)看完《医生》才能明白许光汉角色真正的原型?

开场曲:《他坐在哪里》(林生祥);

结束曲:《远行》(林生祥);

影片《阳光普照》重要信息:

本片台湾分级:12岁辅导级;

控场:波米;后期:思源/波米;排版:效愚;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独臂刀》(1967)

《一一》(2000)

《医生》(2006)

《停车》(2008)

《第四张画》(2010)

《失魂》(2013)

《大佛》(2014)

《一路顺风》(2016)

《大佛普拉斯》(2017)

《小偷家族》(2018)

《地久天长》(2019)

《寄生虫》(2019)

《南方车站的聚会》(2019)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87-eq7a0j d547688e-ff63-453d-8468-63fc9daed22a Wed, 05 Feb 2020 15: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雷普利:7分《爱尔兰人》等37期嘉宾</p> <p>这其实是很残酷很阴暗的电影,它呈现的是东方家庭关系的本质虚伪。片尾的和解是幌子,所有对父亲温情的塑造也是骗术,片中最自私、最邪恶的人就是父亲,他最后的动机只是出于自尊心受辱和守护自己仅剩的一个罢了。反而菜头才是最值得同情的人,他和阿豪也都是背反纲常的;电影的核心是阿豪开头的那一句——老师,你相信吗?</p> <p>顿河:7分《送我上青云》制片人;《金智英》等11期嘉宾,微博@顿河</p> <p>那个红颜色的、无力的、自省的人,最终只能躲在水缸里。相比杨德昌或是枝裕和,钟孟宏太消极了。我不太喜欢这种所谓“众生皆苦”的创作姿态。但我作为制片人,倒是惊讶于台湾导演能在预算极低的情况下,把电影拍得如此精致。</p> <p>《阳光普照》平均分:7分</p> <p>节目流程</p> <p>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p> <p>1)嘉宾信息介绍;</p> <p>2)影片信息介绍;</p> <p>3)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p> <p>以上优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p> <p>1)片尾真的和解了吗?父亲去哪儿了?</p> <p>2)一家人始终没有同框说明什么?</p> <p>3)阿豪在影片中段的行为动机是什么?</p> <p>4)父亲最后的杀心到底因何而起?</p> <p>5)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有何用意?</p> <p>6)驾校校长和片尾的黑帮起到的作用是?</p> <p>7)阿和被霸凌,为什么找菜头而不找哥哥?</p> <p>8)影片的“阴阳调度”体现在哪些方面?</p> <p>9)本片谈得上有对杨德昌电影的继承吗?</p> <p>10)它和是枝裕和的家庭片具备可比性吗?</p> <p>以上缺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p> <p>1)是否前后割裂?“三年后”是另一件事?</p> <p>2)影片的台词是否过于戏剧化?</p> <p>3)导演是否“生怕观众看不懂”?</p> <p>4)《地久天长》也有独子梗,孰优孰劣?</p> <p>5)它不如《大佛普拉斯》的地方在哪里?</p> <p>6)林生祥的配乐是创新还是败笔?</p> <p>外延环节的话题有:</p> <p>1)《大佛普拉斯》可否被看做钟孟宏作品?</p> <p>2)为什么说《停车》最有杨德昌气质?</p> <p>3)《第四张画》中哪些在隐喻两岸关系?</p> <p>4)《失魂》中如何借用并打破了王羽的邵氏形象?</p> <p>5)《一路顺风》是台湾版《绿皮书》吗?</p> <p>6)看完《医生》才能明白许光汉角色真正的原型?</p> <p>开场曲:《他坐在哪里》(林生祥);</p> <p>结束曲:《远行》(林生祥);</p> <p>影片《阳光普照》重要信息:</p> <p>本片台湾分级:12岁辅导级;</p> <p>控场:波米;后期:思源/波米;排版:效愚;</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独臂刀》(1967)</p> <p>《一一》(2000)</p> <p>《医生》(2006)</p> <p>《停车》(2008)</p> <p>《第四张画》(2010)</p> <p>《失魂》(2013)</p> <p>《大佛》(2014)</p> <p>《一路顺风》(2016)</p> <p>《大佛普拉斯》(2017)</p> <p>《小偷家族》(2018)</p> <p>《地久天长》(2019)</p> <p>《寄生虫》(2019)</p> <p>《南方车站的聚会》(2019)</p> No 6995 full
<![CDATA[186《燃烧女子的肖像》陈丹青X杨超!两种视角,谈一部杰作!]]> 主播打分:

陈丹青:8分,画家;“李安前作回顾”嘉宾

这不是一部关于画家的电影,而且片子里的画作都太烂了,我能明白导演想用后现代的方式去呈现一种18世纪的风格,但执行得太失败了。可我又不计较这些,片子本身还是打动我的,那些直男直女爱情片给不到我的,这部片都给到了。

杨超:8分《长江图》导演;《小丑》等13期嘉宾

这当然是一部关于绘画的电影。摄影机完成的也是一次绘画过程,它捕捉了一个画家想要完成一幅伟大作品所必须要经历的心路历程。最后的那个凝视,摄影机本身就是画笔——那一刻,杰作完成了。

波米:6.5分

这其实是一部女书。男性通片都被忽略,最后又以闯入者的身份冲进画框,像脏东西一样。影片大体呈现了一个女性乌托邦,在这个架空世界里,女性之间互帮互助,阶级差异不复存在。结局也不是什么悲剧,真正悲剧的是那个娶到尸体的米兰地产商。

《燃烧女子的肖像》平均分:7.5分

节目流程

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

1)嘉宾信息介绍;

2)影片信息介绍;

3)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

页首陈丹青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本片是艺术家电影还是爱情片?

2)电影从柯罗的画作中汲取灵感了吗?

3)本片画风与18世纪法国的主流画派有哪些不同?

4)片中提到当时的女画家被业界所打压,历史中是这样吗?

5)在欧洲,定制画像的历史由来已久?

6)片中出现的画作到底是几流作品?

7)被抹去的头像象征什么?这种绘画风格由谁首创?

8)对比《无主之作》,两片的艺术观有哪些异同?

9)对比《卡罗尔》,两片的情感表现有哪些异同?

以上杨超&波米对谈的话题有(含剧透):

1)女主角出场一再被推迟,这一用意是?

2)为什么说“画笔”是从有形化为无形?

3)影片如何反写“俄尔普斯寻妻”神话?

4)本片多次强调“回眸”动作,用意是?

5)篝火晚会(野宴)的片段有哪些功能?

6)女画家的作画动机发生了几次转变?

7)女仆一角与两位主角的人物关系是?

8)片中有几个男性?他们的作用是?

9)海滩接吻的戏是妙笔还是败笔?

10)影片刻意违背古典主义摄影,意图是?

外延环节的话题是:

1)《阿黛尔的生活》的侧重点有哪些不同?

2)《阿黛尔》超长激情戏的必要性在哪里?

     相比之下,本片激情戏的拍法和用意是?

3)导演处女长片《水仙花开》中呈现了怎样的女性关系?

4)《假小子》是变性人题材还是女性主义电影?

开场曲:<Presto (Tempo impetuoso d'estate)>

(Antonio Vivaldi / Anne-Sophie Mutter);

结束曲:<La Jeune Fille en Feu>

(Para One / Arthur Simonini);

影片《燃烧女子的肖像》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R级;

本片原名:Portrait de la jeune fille en feu;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马丁·盖尔归来/马丁回来了》(1982)

《莫里斯》(1987)

《巴贝特之宴》(1987)

《大鼻子情圣》(1990)

《玛戈王后》(1994)

《廊桥遗梦》(1995)

《泰坦尼克号》(1997)

《姊妹情色》(2001)

《水仙花开》(2007)

《雪花秘扇》(2011)

《假小子》(2011)

《女导演》(2012)

《阿黛尔的生活》(2013)

《卡罗尔》(2015)

《碟中谍5:神秘国度》(2015)

《小姐》(2016)

《骑士》(2017)

《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1》(2017)

《黑色党徒》(2018)

《宠儿》(2018)

《无主之作》(2018)

《罗马》(2018)

《82年生的金智英》(2019)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86X-eq79uv 20ed1816-2571-4b0f-bc85-0b1ca462b173 Fri, 24 Jan 2020 15: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陈丹青:8分,画家;“李安前作回顾”嘉宾</p> <p>这不是一部关于画家的电影,而且片子里的画作都太烂了,我能明白导演想用后现代的方式去呈现一种18世纪的风格,但执行得太失败了。可我又不计较这些,片子本身还是打动我的,那些直男直女爱情片给不到我的,这部片都给到了。</p> <p>杨超:8分《长江图》导演;《小丑》等13期嘉宾</p> <p>这当然是一部关于绘画的电影。摄影机完成的也是一次绘画过程,它捕捉了一个画家想要完成一幅伟大作品所必须要经历的心路历程。最后的那个凝视,摄影机本身就是画笔——那一刻,杰作完成了。</p> <p>波米:6.5分</p> <p>这其实是一部女书。男性通片都被忽略,最后又以闯入者的身份冲进画框,像脏东西一样。影片大体呈现了一个女性乌托邦,在这个架空世界里,女性之间互帮互助,阶级差异不复存在。结局也不是什么悲剧,真正悲剧的是那个娶到尸体的米兰地产商。</p> <p>《燃烧女子的肖像》平均分:7.5分</p> <p>节目流程</p> <p>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p> <p>1)嘉宾信息介绍;</p> <p>2)影片信息介绍;</p> <p>3)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p> <p>页首陈丹青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p> <p>1)本片是艺术家电影还是爱情片?</p> <p>2)电影从柯罗的画作中汲取灵感了吗?</p> <p>3)本片画风与18世纪法国的主流画派有哪些不同?</p> <p>4)片中提到当时的女画家被业界所打压,历史中是这样吗?</p> <p>5)在欧洲,定制画像的历史由来已久?</p> <p>6)片中出现的画作到底是几流作品?</p> <p>7)被抹去的头像象征什么?这种绘画风格由谁首创?</p> <p>8)对比《无主之作》,两片的艺术观有哪些异同?</p> <p>9)对比《卡罗尔》,两片的情感表现有哪些异同?</p> <p>以上杨超&amp;波米对谈的话题有(含剧透):</p> <p>1)女主角出场一再被推迟,这一用意是?</p> <p>2)为什么说“画笔”是从有形化为无形?</p> <p>3)影片如何反写“俄尔普斯寻妻”神话?</p> <p>4)本片多次强调“回眸”动作,用意是?</p> <p>5)篝火晚会(野宴)的片段有哪些功能?</p> <p>6)女画家的作画动机发生了几次转变?</p> <p>7)女仆一角与两位主角的人物关系是?</p> <p>8)片中有几个男性?他们的作用是?</p> <p>9)海滩接吻的戏是妙笔还是败笔?</p> <p>10)影片刻意违背古典主义摄影,意图是?</p> <p>外延环节的话题是:</p> <p>1)《阿黛尔的生活》的侧重点有哪些不同?</p> <p>2)《阿黛尔》超长激情戏的必要性在哪里?</p> <p>&nbsp;&nbsp;&nbsp;&nbsp;&nbsp;相比之下,本片激情戏的拍法和用意是?</p> <p>3)导演处女长片《水仙花开》中呈现了怎样的女性关系?</p> <p>4)《假小子》是变性人题材还是女性主义电影?</p> <p>开场曲:&lt;Presto (Tempo impetuoso d'estate)&gt;</p> <p>(Antonio Vivaldi / Anne-Sophie Mutter);</p> <p>结束曲:&lt;La Jeune Fille en Feu&gt;</p> <p>(Para One / Arthur Simonini);</p> <p>影片《燃烧女子的肖像》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R级;</p> <p>本片原名:Portrait de la jeune fille en feu;</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马丁·盖尔归来/马丁回来了》(1982)</p> <p>《莫里斯》(1987)</p> <p>《巴贝特之宴》(1987)</p> <p>《大鼻子情圣》(1990)</p> <p>《玛戈王后》(1994)</p> <p>《廊桥遗梦》(1995)</p> <p>《泰坦尼克号》(1997)</p> <p>《姊妹情色》(2001)</p> <p>《水仙花开》(2007)</p> <p>《雪花秘扇》(2011)</p> <p>《假小子》(2011)</p> <p>《女导演》(2012)</p> <p>《阿黛尔的生活》(2013)</p> <p>《卡罗尔》(2015)</p> <p>《碟中谍5:神秘国度》(2015)</p> <p>《小姐》(2016)</p> <p>《骑士》(2017)</p> <p>《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1》(2017)</p> <p>《黑色党徒》(2018)</p> <p>《宠儿》(2018)</p> <p>《无主之作》(2018)</p> <p>《罗马》(2018)</p> <p>《82年生的金智英》(2019)</p> No 8081 full
<![CDATA[185《82年生的金智英》要不这样吧,男的都别活了]]> 主播打分:

洞姐:7.5分,“展开讲讲”主播,微博@十两欢

全片好像没什么大事,主人公没有遭遇物理伤害,正常,普通。但那些有口无心的焦虑传递,细细密密的规训和教诲,我们太熟悉了,几乎就是日常。就像对生育的焦虑吧,女性在这个问题上有太多客观条件限制,也承担更大的风险。大家都同意“既然早晚要生不如早生”,可这个决定实在是重到几乎能压垮现有的生活秩序。电影是没有多深刻,但如果有更多人能把它作为一个入门相关议题的电影去看,它的意义就不小。

顿河:6.5分《送我上青云》制片人;《同义词》等10期嘉宾

男性来聊这部电影是危险的,但我还是很想说,任何受众明显的电影都有着一定的危险性,因为它只说这个群体最想听的话。电影不断去强化一种女性自怜的悲剧感,故意片面强调单方面的感受。于是,它赢得了很多人的共鸣,但也屏蔽了和另外一个群体对话的可能性。本质上,它和老太太在一起聊天诉苦也没什么区别。

熊阿姨:5分,本期控场;《别告诉她》等4期嘉宾

这就是个PPT电影,很多东西拍得还没有国内特稿文章写得深刻,全片就像霰弹枪一样每个议题均匀扫射,除了喝咖啡两次出现的情节有进化,其余部分没产生真正探讨和逻辑深入。观看这片更像是我在尽一个东亚女性的义务,仅此而已。

《82年生的金智英》平均分:约6.3分

节目流程

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

1)嘉宾信息介绍;

2)影片信息介绍;

3)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

以上缺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和小说的对比,电影的改动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2)更偏向温情主义的结尾是利大于弊的吗?

3)性犯罪、思想观念迂腐、两性生理结构差异而产生的社会不公等问题,是否应该混为一谈?

4)当以上不同方面的问题被以一种“拼盘集锦”方式浓缩在一部电影时,是否形成了性别对立的煽动性?

5)在创作方向上,影片是只拍给女性看的,还是面向全社会的?

6)影片是偏向于宣泄式作品还是反思式作品?

7)“对男性的冒犯性”是一种主创主观追求的叙事策略吗?

8)“男怒女泪”或“男默女泪”的两极化反馈,是进一步激化了两性矛盾,还是促进了男性认识到了相关问题?

9)对于女主角患病的相关剧情,影片是否交待得的足够清楚?

10)路人有关“疯子”的言论,是出于对女性的歧视还是对精神病患的无知?

11)影片有无“为全体女性代言”的姿态?影片着重描写的阶层故事是否撑得起这种姿态?

优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为什么说影片的社会价值远大于它的艺术价值?

2)影片有哪些细节触及到了人们不经意间流露出的歧视?

3)两位主角的表演如何?孔侑的角色是“完美丈夫”吗

4)片中“附身讲话”的情节有着哪些表意?

以上外延环节的话题有:

1)本片与《送我上青云》有无可比性?为何两片的票房口碑差距都比较大?

2)“兵役制度”如何影响韩国的性别议题?《90年生的金志勋》是本片反面?

3)“雪莉自杀”等事件是否能折射影片揭露的一些韩国社会的问题?

4)对比中日韩三国的《房思琪》《黑箱》和《金智英》,它们文本的异同点涉及哪些方面?

开场曲:《悟不空》(许飞);

结束曲:<흔들흔들>(헨);

影片《82年生的金智英》重要信息:

本片韩国分级:12岁以上观看(对应北美约为PG级);

本片原名:82년생 김지영

(本期节目感谢嘉宾“柏小莲”与“蜉蝣”)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狩猎》(2012)

《何以为家》(2018)

《小家伙》(2018)

《小丑》(2019)

《金智英和女性们:来自韩国小说的疑问》(2019)

《送我上青云》(2019)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8582-eq79th 9c7050b6-0f8a-43ff-b623-561c2847ae6a Wed, 08 Jan 2020 15: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洞姐:7.5分,“展开讲讲”主播,微博@十两欢</p> <p>全片好像没什么大事,主人公没有遭遇物理伤害,正常,普通。但那些有口无心的焦虑传递,细细密密的规训和教诲,我们太熟悉了,几乎就是日常。就像对生育的焦虑吧,女性在这个问题上有太多客观条件限制,也承担更大的风险。大家都同意“既然早晚要生不如早生”,可这个决定实在是重到几乎能压垮现有的生活秩序。电影是没有多深刻,但如果有更多人能把它作为一个入门相关议题的电影去看,它的意义就不小。</p> <p>顿河:6.5分《送我上青云》制片人;《同义词》等10期嘉宾</p> <p>男性来聊这部电影是危险的,但我还是很想说,任何受众明显的电影都有着一定的危险性,因为它只说这个群体最想听的话。电影不断去强化一种女性自怜的悲剧感,故意片面强调单方面的感受。于是,它赢得了很多人的共鸣,但也屏蔽了和另外一个群体对话的可能性。本质上,它和老太太在一起聊天诉苦也没什么区别。</p> <p>熊阿姨:5分,本期控场;《别告诉她》等4期嘉宾</p> <p>这就是个PPT电影,很多东西拍得还没有国内特稿文章写得深刻,全片就像霰弹枪一样每个议题均匀扫射,除了喝咖啡两次出现的情节有进化,其余部分没产生真正探讨和逻辑深入。观看这片更像是我在尽一个东亚女性的义务,仅此而已。</p> <p>《82年生的金智英》平均分:约6.3分</p> <p>节目流程</p> <p>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p> <p>1)嘉宾信息介绍;</p> <p>2)影片信息介绍;</p> <p>3)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p> <p>以上缺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p> <p>1)和小说的对比,电影的改动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p> <p>2)更偏向温情主义的结尾是利大于弊的吗?</p> <p>3)性犯罪、思想观念迂腐、两性生理结构差异而产生的社会不公等问题,是否应该混为一谈?</p> <p>4)当以上不同方面的问题被以一种“拼盘集锦”方式浓缩在一部电影时,是否形成了性别对立的煽动性?</p> <p>5)在创作方向上,影片是只拍给女性看的,还是面向全社会的?</p> <p>6)影片是偏向于宣泄式作品还是反思式作品?</p> <p>7)“对男性的冒犯性”是一种主创主观追求的叙事策略吗?</p> <p>8)“男怒女泪”或“男默女泪”的两极化反馈,是进一步激化了两性矛盾,还是促进了男性认识到了相关问题?</p> <p>9)对于女主角患病的相关剧情,影片是否交待得的足够清楚?</p> <p>10)路人有关“疯子”的言论,是出于对女性的歧视还是对精神病患的无知?</p> <p>11)影片有无“为全体女性代言”的姿态?影片着重描写的阶层故事是否撑得起这种姿态?</p> <p>优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p> <p>1)为什么说影片的社会价值远大于它的艺术价值?</p> <p>2)影片有哪些细节触及到了人们不经意间流露出的歧视?</p> <p>3)两位主角的表演如何?孔侑的角色是“完美丈夫”吗</p> <p>4)片中“附身讲话”的情节有着哪些表意?</p> <p>以上外延环节的话题有:</p> <p>1)本片与《送我上青云》有无可比性?为何两片的票房口碑差距都比较大?</p> <p>2)“兵役制度”如何影响韩国的性别议题?《90年生的金志勋》是本片反面?</p> <p>3)“雪莉自杀”等事件是否能折射影片揭露的一些韩国社会的问题?</p> <p>4)对比中日韩三国的《房思琪》《黑箱》和《金智英》,它们文本的异同点涉及哪些方面?</p> <p>开场曲:《悟不空》(许飞);</p> <p>结束曲:&lt;흔들흔들&gt;(헨);</p> <p>影片《82年生的金智英》重要信息:</p> <p>本片韩国分级:12岁以上观看(对应北美约为PG级);</p> <p>本片原名:82년생 김지영</p> <p>(本期节目感谢嘉宾“柏小莲”与“蜉蝣”)</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狩猎》(2012)</p> <p>《何以为家》(2018)</p> <p>《小家伙》(2018)</p> <p>《小丑》(2019)</p> <p>《金智英和女性们:来自韩国小说的疑问》(2019)</p> <p>《送我上青云》(2019)</p> No 4476 full
<![CDATA[184《灯塔》克苏鲁:同志们,我又来了!]]> 主播打分:

K先生:6.5分,青年编剧;《黑色党徒》等7期嘉宾

两位主角显然是同一个人啊,我从一开始就看出来了,这就是一个年轻时候的自己与年迈时候自己的对望和撕扯,拍得很工整,但我不嗨这种电影。

雷普利:6.5分《爱尔兰人》等37期嘉宾

影片建立了丰富的多义性,使得它可以从任何角度进入:它可以是一部佛洛依德学派的心理惊悚片,也可以是一种希腊神话故事的演义,但真正能完整解释这部影片体系的当然还是克苏鲁神话。

波米:8分

影片的形式和质感比它暧昧性的文本还重要。这不是一部年代戏,而是一个穿越回一百年前的剧组在那时候拍的时装片。片中的电影技术和镜头语言都是一百年前的。这个形式太有趣了,镜头里的角色是一百年前的,而持摄影机的人也像是一百年前的。

《灯塔》平均分:7分

节目流程

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

1)嘉宾信息介绍;

2)影片信息介绍;

3)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

以上优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有哪些细节能支撑“两位主角是一个人”的说法?

2)为什么还可以把这座岛和威廉·达福看做是一体的?

3)主角多次自慰的动作在说明什么?

4)独眼海鸥是谁?影片提到了哪些希腊神话中的人物?

5)从克苏鲁的角度,如何解答影片的结尾?

6)本片与其它黑白片的不同之处在哪里?

7)影片都使用了哪些早期电影的语言和特效?

缺点环节谈到的话题有(含剧透):

1)影片对比《母亲!》等片格局是否不够大?

2)电影是否存在形式大于内容的问题?

3)影片与《艺术家》那类高仿默片有何不同?

外延环节的话题是:

1)导演前作《女巫》是一部怎样的电影?

2)相比本片,《女巫》的不足之处在哪里?

3)如何看待A24的“新派恐怖片三杰”:大卫·罗伯特·米切尔、阿里·艾斯特和罗伯特·艾格斯?

4)A24的恐怖片与主流恐怖片的区别在哪里?

     它在这十年给恐怖片带来了怎样的革新?

5)恐怖感不强是否能称为这类作者化恐怖片的通病?

开场/结束曲:<Doodle Let Me Go>(Shantychor Die Hornblower);

影片《灯塔》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R级;

本片原名:The Lighthouse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最好的时光》(2005)

《加勒比海盗2:聚魂棺》(2006)

《艺术家》(2011)

《林中小屋》(2012)

《南京!南京!》(2009)

《禁闭岛》(2010)

《皮囊之下》(2013)

《女巫》(2015)

《刺客聂隐娘》(2015)

《灯塔》(2016)

《哭声》(2016)

《母亲!》(2017)

《黑夜造访》(2017)

《银湖之底》(2018)

《他们已不再变老》(2018)

《仲夏夜惊魂》(2019)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84-eq79rl 8c1bfdfa-8423-4b51-9654-86893482346d Mon, 30 Dec 2019 15: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K先生:6.5分,青年编剧;《黑色党徒》等7期嘉宾</p> <p>两位主角显然是同一个人啊,我从一开始就看出来了,这就是一个年轻时候的自己与年迈时候自己的对望和撕扯,拍得很工整,但我不嗨这种电影。</p> <p>雷普利:6.5分《爱尔兰人》等37期嘉宾</p> <p>影片建立了丰富的多义性,使得它可以从任何角度进入:它可以是一部佛洛依德学派的心理惊悚片,也可以是一种希腊神话故事的演义,但真正能完整解释这部影片体系的当然还是克苏鲁神话。</p> <p>波米:8分</p> <p>影片的形式和质感比它暧昧性的文本还重要。这不是一部年代戏,而是一个穿越回一百年前的剧组在那时候拍的时装片。片中的电影技术和镜头语言都是一百年前的。这个形式太有趣了,镜头里的角色是一百年前的,而持摄影机的人也像是一百年前的。</p> <p>《灯塔》平均分:7分</p> <p>节目流程</p> <p>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p> <p>1)嘉宾信息介绍;</p> <p>2)影片信息介绍;</p> <p>3)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p> <p>以上优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p> <p>1)有哪些细节能支撑“两位主角是一个人”的说法?</p> <p>2)为什么还可以把这座岛和威廉·达福看做是一体的?</p> <p>3)主角多次自慰的动作在说明什么?</p> <p>4)独眼海鸥是谁?影片提到了哪些希腊神话中的人物?</p> <p>5)从克苏鲁的角度,如何解答影片的结尾?</p> <p>6)本片与其它黑白片的不同之处在哪里?</p> <p>7)影片都使用了哪些早期电影的语言和特效?</p> <p>缺点环节谈到的话题有(含剧透):</p> <p>1)影片对比《母亲!》等片格局是否不够大?</p> <p>2)电影是否存在形式大于内容的问题?</p> <p>3)影片与《艺术家》那类高仿默片有何不同?</p> <p>外延环节的话题是:</p> <p>1)导演前作《女巫》是一部怎样的电影?</p> <p>2)相比本片,《女巫》的不足之处在哪里?</p> <p>3)如何看待A24的“新派恐怖片三杰”:大卫·罗伯特·米切尔、阿里·艾斯特和罗伯特·艾格斯?</p> <p>4)A24的恐怖片与主流恐怖片的区别在哪里?</p> <p>&nbsp;&nbsp;&nbsp;&nbsp;&nbsp;它在这十年给恐怖片带来了怎样的革新?</p> <p>5)恐怖感不强是否能称为这类作者化恐怖片的通病?</p> <p>开场/结束曲:&lt;Doodle Let Me Go&gt;(Shantychor Die Hornblower);</p> <p>影片《灯塔》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R级;</p> <p>本片原名:The Lighthouse</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最好的时光》(2005)</p> <p>《加勒比海盗2:聚魂棺》(2006)</p> <p>《艺术家》(2011)</p> <p>《林中小屋》(2012)</p> <p>《南京!南京!》(2009)</p> <p>《禁闭岛》(2010)</p> <p>《皮囊之下》(2013)</p> <p>《女巫》(2015)</p> <p>《刺客聂隐娘》(2015)</p> <p>《灯塔》(2016)</p> <p>《哭声》(2016)</p> <p>《母亲!》(2017)</p> <p>《黑夜造访》(2017)</p> <p>《银湖之底》(2018)</p> <p>《他们已不再变老》(2018)</p> <p>《仲夏夜惊魂》(2019)</p> No 4318 full
<![CDATA[183《婚姻故事》《后来的我们》高级版]]> 主播打分:

蒋方舟:8分,作家

我看完就觉得,两个人的感情真的禁不起那么多观众。尤其法庭那一场,很像一个热点事件的发酵过程:吃瓜群众能通过一笔转账、一段对话甚至一个表情包就轻易去判定别人的私生活……可我们扪心自问,又有谁的婚姻能禁得起这样的审视呢?说极端一点,两个人的交往如果真的全程完美无瑕,反而才是最不真实的吧。

萝贝贝:7.5分,公号“萝严肃”创始人,《少年的你》等2期嘉宾

这部电影看似是男女一碗水端平,但其实还是不太公平的。且不说在这段婚姻之中,男方有着明显的出轨过错,而且全片导演也更偏重于展现男方的感受。哪怕对于双方都有的崩溃时刻,导演也更着墨去展现男方割腕那场戏的前前后后,但女方的崩溃时刻恐怕早在她提出分手前吧,导演拍了吗?

波米:6分

美国有钱人的一次撒娇吧。女主角完成独立的一切前提都只在于她是个成功人士,不然她连那位强悍女律师的电话都拿不到。两位主角都请着最牛逼的律师,调动了上层人士才享有的那些资源替自己争取权益,电影却一个反手就把司法体系处理为一种对于二人感情余温进行摧毁的冰冷存在。那场大型庭辩戏之后,法官指了指法庭后排那些没钱请好律师的民众,你知道吗,这就是《寄生虫》的楼上楼下。

《婚姻故事》平均分:约7.2分

节目流程

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

1)嘉宾信息介绍;

2)影片信息介绍;

3)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

以上缺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在婚姻问题的呈现视角上,影片是否重男轻女?

2)对比《金智英》等片,本片的婚姻问题严重性是否不值一提?

3)影片是否有一种精英女权主义的倾向?

4)司法体系在片中是以怎样一种形象被呈现的?

5)影片是爱情片还是家庭片?

6)本片和《芬妮与亚历山大》具备可比性吗?

   孩子的视角在哪里?

以上优点环节谈到的话题有(含剧透):

1)影片是否触碰了“娜拉走后怎样”的经典命题?

2)电影在展现男主角“控制狂倾向”时有哪些妙笔?

3)片中的强悍女律师真的是女主角的朋友吗?

4)两位主角的表演是否都是各自生涯的最佳表演?

5)对比《爱乐之城》,本片对事业与爱情关系的思考上是否更加充分?

以上外延环节的话题是:

1)为什么说《克莱默夫妇》更适合当下中国的语境?

2)《克莱默夫妇》的社会议题展现比本片要好在哪里?

3)《革命之路》对婚姻制度的批判是更彻底的吗?

4)从《鱿鱼和鲸》到《弗兰西丝·哈》,鲍姆巴赫电影的大体特点是什么?

开场曲:<Sgt. Pepper Shoelaces>(Randy Newman);

结束曲:<What I Love About Nicole>(Randy Newman);

影片《婚姻故事》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R级;

本片原名:Marriage Story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灵欲春宵》(1966)

《婚姻生活》(1973)

《克莱默夫妇》(1979)

《芬妮与亚历山大》(1982)

《窈窕淑男》(1982)

《鱿鱼和鲸》(2005)

《断臂山》(2005)

《革命之路》(2008)

《格林伯格》(2010)

《一夜迷情》(2010)

《一次别离》(2011)

《乔治哈里森:活在物质世界》(2011)

《弗兰西丝·哈》(2012)

《八恶人》(2015)

《比海更深》(2016)

《爱乐之城》(2016)

《后来的我们》(2018)

《找到你》(2018)

《82年出生的金智英》(2019)

《小妇人》(2019)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83-eq79r2 4710cdc5-f1d4-4796-a566-8e87b500fd8d Thu, 26 Dec 2019 14: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蒋方舟:8分,作家</p> <p>我看完就觉得,两个人的感情真的禁不起那么多观众。尤其法庭那一场,很像一个热点事件的发酵过程:吃瓜群众能通过一笔转账、一段对话甚至一个表情包就轻易去判定别人的私生活……可我们扪心自问,又有谁的婚姻能禁得起这样的审视呢?说极端一点,两个人的交往如果真的全程完美无瑕,反而才是最不真实的吧。</p> <p>萝贝贝:7.5分,公号“萝严肃”创始人,《少年的你》等2期嘉宾</p> <p>这部电影看似是男女一碗水端平,但其实还是不太公平的。且不说在这段婚姻之中,男方有着明显的出轨过错,而且全片导演也更偏重于展现男方的感受。哪怕对于双方都有的崩溃时刻,导演也更着墨去展现男方割腕那场戏的前前后后,但女方的崩溃时刻恐怕早在她提出分手前吧,导演拍了吗?</p> <p>波米:6分</p> <p>美国有钱人的一次撒娇吧。女主角完成独立的一切前提都只在于她是个成功人士,不然她连那位强悍女律师的电话都拿不到。两位主角都请着最牛逼的律师,调动了上层人士才享有的那些资源替自己争取权益,电影却一个反手就把司法体系处理为一种对于二人感情余温进行摧毁的冰冷存在。那场大型庭辩戏之后,法官指了指法庭后排那些没钱请好律师的民众,你知道吗,这就是《寄生虫》的楼上楼下。</p> <p>《婚姻故事》平均分:约7.2分</p> <p>节目流程</p> <p>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p> <p>1)嘉宾信息介绍;</p> <p>2)影片信息介绍;</p> <p>3)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p> <p>以上缺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p> <p>1)在婚姻问题的呈现视角上,影片是否重男轻女?</p> <p>2)对比《金智英》等片,本片的婚姻问题严重性是否不值一提?</p> <p>3)影片是否有一种精英女权主义的倾向?</p> <p>4)司法体系在片中是以怎样一种形象被呈现的?</p> <p>5)影片是爱情片还是家庭片?</p> <p>6)本片和《芬妮与亚历山大》具备可比性吗?</p> <p>&nbsp;&nbsp;&nbsp;孩子的视角在哪里?</p> <p>以上优点环节谈到的话题有(含剧透):</p> <p>1)影片是否触碰了“娜拉走后怎样”的经典命题?</p> <p>2)电影在展现男主角“控制狂倾向”时有哪些妙笔?</p> <p>3)片中的强悍女律师真的是女主角的朋友吗?</p> <p>4)两位主角的表演是否都是各自生涯的最佳表演?</p> <p>5)对比《爱乐之城》,本片对事业与爱情关系的思考上是否更加充分?</p> <p>以上外延环节的话题是:</p> <p>1)为什么说《克莱默夫妇》更适合当下中国的语境?</p> <p>2)《克莱默夫妇》的社会议题展现比本片要好在哪里?</p> <p>3)《革命之路》对婚姻制度的批判是更彻底的吗?</p> <p>4)从《鱿鱼和鲸》到《弗兰西丝·哈》,鲍姆巴赫电影的大体特点是什么?</p> <p>开场曲:&lt;Sgt. Pepper Shoelaces&gt;(Randy Newman);</p> <p>结束曲:&lt;What I Love About Nicole&gt;(Randy Newman);</p> <p>影片《婚姻故事》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R级;</p> <p>本片原名:Marriage Story</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灵欲春宵》(1966)</p> <p>《婚姻生活》(1973)</p> <p>《克莱默夫妇》(1979)</p> <p>《芬妮与亚历山大》(1982)</p> <p>《窈窕淑男》(1982)</p> <p>《鱿鱼和鲸》(2005)</p> <p>《断臂山》(2005)</p> <p>《革命之路》(2008)</p> <p>《格林伯格》(2010)</p> <p>《一夜迷情》(2010)</p> <p>《一次别离》(2011)</p> <p>《乔治哈里森:活在物质世界》(2011)</p> <p>《弗兰西丝·哈》(2012)</p> <p>《八恶人》(2015)</p> <p>《比海更深》(2016)</p> <p>《爱乐之城》(2016)</p> <p>《后来的我们》(2018)</p> <p>《找到你》(2018)</p> <p>《82年出生的金智英》(2019)</p> <p>《小妇人》(2019)</p> No 5887 full
<![CDATA[182《好莱坞往事》外延,昆汀·塔伦蒂诺作品盘点]]> 本期主创团队&音频主播

靳锦(媒体人;《美国工厂》等10期嘉宾)

法兰西胶片(《天气之子》等19期嘉宾)

胶片运营的公众号“第一导演”现诚聘电影记者,有意者可与豆瓣/微博账号@法兰西胶片 联系。

节目流程

点击蓝字收听上半场节目

以上音频内容包括(含剧透及粗口内容):

开场曲:

<Twisted Nerve>(Bernard Herrmann),

<Battle Without Honor or Humanity>

(布袋寅泰);

主播首先谈及昆汀“抄袭大师”与“非科班出身”标签,随后按以下顺序谈及前作:

QT6:《无耻混蛋》——历史的终结

<Rabbia E Tarantella>(Ennio Morricone)

QT2:《低俗小说》——叙事止于塔伦迪诺

<Misirlou>(Dick Dale and His Del-Tones)

QT1:《落水狗》——红橙黄绿青蓝紫

<Stuck In The Middle With You>

(Stealers Wheel)

以上音频内容包括(含剧透及粗口内容):

QT3:《危险关系》——女性三部曲开山作

<Across 110th Street>(Bobby Womack)

QT4:《杀死比尔整个血腥事件》

——The Bill is DEAD!

<Bang Bang(My Baby Shot Me Down)>

(Nancy Sinatra)

QT5:《金刚不坏》——“好莱坞往事”入门版!

<Chick Habit>(April March)

QT7:《被解救的姜戈》——广电神作“姜弋!”

<Django>(Luis Bacalov/Rocky Roberts)

QT8:《八恶人》——拳有南北,国有南北吗?

<L'Ultima Diligenza di Red Rock>

(Ennio Morricone)

QT10畅想——昆汀迷航4 or 杀死昆汀3?

结束曲:<Who Did That to You>

(John Legend);

后期/排版/控场:波米;

本期涉及其他片目

《独臂刀》(1967)

《阿隆桑芳》(1974)

《穷街陋巷》(1973)

《疯狂的麦克斯1-3》(1979-1985)

《剃刀边缘》(1980)

《为所应为》(1989)

《好家伙》(1990)

《不可饶恕》(1992)

《真实罗曼史》(1993)

《疯狂店员》(1994)

《暴雨将至》(1994)

《本能》(1995)

《欲望号快车》(1996)

《双瞳》(2002)

《任逍遥》(2002)

《刑房之恐怖星球》(2007)

《黄金大劫案》(2012)

《厨子戏子痞子》(2012)

《美国动物》(2017)

《唐人街探案2》(2017)

《斯大林之死》(2017)

《少年乔乔的异想世界》(2019)

《鹿皮》(2019)

《杀死比尔3》(待定)

《星际迷航4》(待定)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82-eq79pl 76417912-141e-470c-825f-fa601d3ec712 Fri, 20 Dec 2019 14:00:00 GMT <p>本期主创团队&amp;音频主播</p> <p>靳锦(媒体人;《美国工厂》等10期嘉宾)</p> <p>法兰西胶片(《天气之子》等19期嘉宾)</p> <p>胶片运营的公众号“第一导演”现诚聘电影记者,有意者可与豆瓣/微博账号@法兰西胶片 联系。</p> <p>节目流程</p> <p>点击蓝字收听上半场节目</p> <p>以上音频内容包括(含剧透及粗口内容):</p> <p>开场曲:</p> <p>&lt;Twisted Nerve&gt;(Bernard Herrmann),</p> <p>&lt;Battle Without Honor or Humanity&gt;</p> <p>(布袋寅泰);</p> <p>主播首先谈及昆汀“抄袭大师”与“非科班出身”标签,随后按以下顺序谈及前作:</p> <p>QT6:《无耻混蛋》——历史的终结</p> <p>&lt;Rabbia E Tarantella&gt;(Ennio Morricone)</p> <p>QT2:《低俗小说》——叙事止于塔伦迪诺</p> <p>&lt;Misirlou&gt;(Dick Dale and His Del-Tones)</p> <p>QT1:《落水狗》——红橙黄绿青蓝紫</p> <p>&lt;Stuck In The Middle With You&gt;</p> <p>(Stealers Wheel)</p> <p>以上音频内容包括(含剧透及粗口内容):</p> <p>QT3:《危险关系》——女性三部曲开山作</p> <p>&lt;Across 110th Street&gt;(Bobby Womack)</p> <p>QT4:《杀死比尔整个血腥事件》</p> <p>——The Bill is DEAD!</p> <p>&lt;Bang Bang(My Baby Shot Me Down)&gt;</p> <p>(Nancy Sinatra)</p> <p>QT5:《金刚不坏》——“好莱坞往事”入门版!</p> <p>&lt;Chick Habit&gt;(April March)</p> <p>QT7:《被解救的姜戈》——广电神作“姜弋!”</p> <p>&lt;Django&gt;(Luis Bacalov/Rocky Roberts)</p> <p>QT8:《八恶人》——拳有南北,国有南北吗?</p> <p>&lt;L'Ultima Diligenza di Red Rock&gt;</p> <p>(Ennio Morricone)</p> <p>QT10畅想——昆汀迷航4 or 杀死昆汀3?</p> <p>结束曲:&lt;Who Did That to You&gt;</p> <p>(John Legend);</p> <p>后期/排版/控场:波米;</p> <p>本期涉及其他片目</p> <p>《独臂刀》(1967)</p> <p>《阿隆桑芳》(1974)</p> <p>《穷街陋巷》(1973)</p> <p>《疯狂的麦克斯1-3》(1979-1985)</p> <p>《剃刀边缘》(1980)</p> <p>《为所应为》(1989)</p> <p>《好家伙》(1990)</p> <p>《不可饶恕》(1992)</p> <p>《真实罗曼史》(1993)</p> <p>《疯狂店员》(1994)</p> <p>《暴雨将至》(1994)</p> <p>《本能》(1995)</p> <p>《欲望号快车》(1996)</p> <p>《双瞳》(2002)</p> <p>《任逍遥》(2002)</p> <p>《刑房之恐怖星球》(2007)</p> <p>《黄金大劫案》(2012)</p> <p>《厨子戏子痞子》(2012)</p> <p>《美国动物》(2017)</p> <p>《唐人街探案2》(2017)</p> <p>《斯大林之死》(2017)</p> <p>《少年乔乔的异想世界》(2019)</p> <p>《鹿皮》(2019)</p> <p>《杀死比尔3》(待定)</p> <p>《星际迷航4》(待定)</p> No 7190 full
<![CDATA[182《好莱坞往事》恐怕这一回你们都没看懂昆汀]]> 主播打分:

靳锦:7分,媒体人;《美国工厂》等10期嘉宾

我们经常在反派影评中听到克拉考尔的那句名言:“电影是物质现实的复原”,昆汀则用这部电影彻底颠覆了这句话。他也在片中表达了对电视剧的鄙夷,正是那些常年受电视剧暴力影响的人,才最容易产生杀人的冲动。

法兰西胶片:7分,“第一导演”负责人;《天气之子》等19期嘉宾

昆汀这一次不单单对舒展情怀充满野心,他对“改变观影”的野心也很大。最喜欢皮特这个人物:他给主子开车,车挨了一刀,他给主子看家,自己挨了一刀;刀口都在一个位置,侧面,也代表着:边缘;其实他才是荷里活最关键的推动者,他是社会繁衍的牺牲品,也是本片真正的主角。

公众号“第一导演”现诚聘电影记者,有意者可与豆瓣/微博账号@法兰西胶片 联系。

波米:8分

不存在所谓魔改,因为第三幕本来就是一个片中片,所有人物在前两幕的动作都是在进行排练,为的就是在第三幕的正片进行表演;仔细看的话,所有的细节都能对得上,昆汀还为此安插了无数“破次元壁”的提示。它在虚实间的穿梭手法比《盗梦空间》牛逼多了。

《好莱坞往事》平均分:约7.3分

节目流程

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

1)嘉宾信息介绍;

2)影片信息介绍;

3)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

以上优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影片的自反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它与《痛苦与荣耀》的自反性呈现有何异同?

2)昆汀对电视剧和电影的态度分别是什么?

3)影片如何展现了六十年代的嬉皮士文化?

    立场上它与《制造伍德斯托克》有何不同?

4)替身演员一角所代表的美国精神是什么?

5)全片的虚实界限都有哪些?

6)为什么直到事件发生,塔特都从未与男主们发生对话?

7)女主在观影的同时,两位男主在做什么?

    这一段的银幕时间是多长?

8)为什么说第三幕是片中片,昆汀给到的提示有哪些?

9)片中片与当时好莱坞影视作品的共性是?

10)为什么说统领全片的动作是“排演”?

11)最终,昆汀通过虚实交叉的结构想表达怎样的主题?

以上缺点环节谈到的话题有(含剧透):

1)对比《无耻混蛋》的结尾,昆汀存在自我重复吗?

2)当创作者陷入对媒介本身的探讨时,是否会降低影片的社会性和娱乐性?

3)李小龙段落是实是虚?这一段是否有不当之处?

4)影片是否为波兰斯基后来的行为提供了某种辩解?

5)影片强调出六十年代性开放环境的意图是什么?

以上外延环节(上半场)的话题是:

1)李小龙的银幕形象与现实中有何不同?

2)为什么昆汀应该被定义为“录像带一代”?

3)昆汀与马丁·斯科塞斯一代的不同之处在?

开场曲:<Treat Her Right>(Roy Head/The Traits);

结束曲:<Don't Chase Me Around>(Robert Corff);

“昆汀·塔伦蒂诺前作回顾”将于下半场呈现。

影片《好莱坞往事》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R级;

本片原名:Once Upon a Time...in Hollywood 

后期/排版:波米;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大逃亡》(1963)

《罗斯玛丽的婴儿》(1968)

《龙争虎斗》(1973)

《出租车司机》(1976)

《越战创伤》(1989)

《落水狗》(1992)

《灵异第六感》(1999)

《杀死比尔1》(2003)

《尖峰时刻3》(2007)

《梅兰芳》(2008)

《无耻混蛋》(2009)

《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2009)

《盗梦空间》(2010)

《李小龙我的兄弟》(2010)

《人间喜剧》(2010)

《战狼2》(2017)

《痛苦与荣耀》(2019)

《仲夏夜惊魂》(2019)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82-eq79of 7af044a7-3375-4b7d-9f0f-19cdfdd842d3 Tue, 17 Dec 2019 14: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靳锦:7分,媒体人;《美国工厂》等10期嘉宾</p> <p>我们经常在反派影评中听到克拉考尔的那句名言:“电影是物质现实的复原”,昆汀则用这部电影彻底颠覆了这句话。他也在片中表达了对电视剧的鄙夷,正是那些常年受电视剧暴力影响的人,才最容易产生杀人的冲动。</p> <p>法兰西胶片:7分,“第一导演”负责人;《天气之子》等19期嘉宾</p> <p>昆汀这一次不单单对舒展情怀充满野心,他对“改变观影”的野心也很大。最喜欢皮特这个人物:他给主子开车,车挨了一刀,他给主子看家,自己挨了一刀;刀口都在一个位置,侧面,也代表着:边缘;其实他才是荷里活最关键的推动者,他是社会繁衍的牺牲品,也是本片真正的主角。</p> <p>公众号“第一导演”现诚聘电影记者,有意者可与豆瓣/微博账号@法兰西胶片 联系。</p> <p>波米:8分</p> <p>不存在所谓魔改,因为第三幕本来就是一个片中片,所有人物在前两幕的动作都是在进行排练,为的就是在第三幕的正片进行表演;仔细看的话,所有的细节都能对得上,昆汀还为此安插了无数“破次元壁”的提示。它在虚实间的穿梭手法比《盗梦空间》牛逼多了。</p> <p>《好莱坞往事》平均分:约7.3分</p> <p>节目流程</p> <p>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p> <p>1)嘉宾信息介绍;</p> <p>2)影片信息介绍;</p> <p>3)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p> <p>以上优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p> <p>1)影片的自反性表现在哪些方面?</p> <p>&nbsp;&nbsp;&nbsp;&nbsp;它与《痛苦与荣耀》的自反性呈现有何异同?</p> <p>2)昆汀对电视剧和电影的态度分别是什么?</p> <p>3)影片如何展现了六十年代的嬉皮士文化?</p> <p>&nbsp;&nbsp;&nbsp;&nbsp;立场上它与《制造伍德斯托克》有何不同?</p> <p>4)替身演员一角所代表的美国精神是什么?</p> <p>5)全片的虚实界限都有哪些?</p> <p>6)为什么直到事件发生,塔特都从未与男主们发生对话?</p> <p>7)女主在观影的同时,两位男主在做什么?</p> <p>&nbsp;&nbsp;&nbsp;&nbsp;这一段的银幕时间是多长?</p> <p>8)为什么说第三幕是片中片,昆汀给到的提示有哪些?</p> <p>9)片中片与当时好莱坞影视作品的共性是?</p> <p>10)为什么说统领全片的动作是“排演”?</p> <p>11)最终,昆汀通过虚实交叉的结构想表达怎样的主题?</p> <p>以上缺点环节谈到的话题有(含剧透):</p> <p>1)对比《无耻混蛋》的结尾,昆汀存在自我重复吗?</p> <p>2)当创作者陷入对媒介本身的探讨时,是否会降低影片的社会性和娱乐性?</p> <p>3)李小龙段落是实是虚?这一段是否有不当之处?</p> <p>4)影片是否为波兰斯基后来的行为提供了某种辩解?</p> <p>5)影片强调出六十年代性开放环境的意图是什么?</p> <p>以上外延环节(上半场)的话题是:</p> <p>1)李小龙的银幕形象与现实中有何不同?</p> <p>2)为什么昆汀应该被定义为“录像带一代”?</p> <p>3)昆汀与马丁·斯科塞斯一代的不同之处在?</p> <p>开场曲:&lt;Treat Her Right&gt;(Roy Head/The Traits);</p> <p>结束曲:&lt;Don't Chase Me Around&gt;(Robert Corff);</p> <p>“昆汀·塔伦蒂诺前作回顾”将于下半场呈现。</p> <p>影片《好莱坞往事》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R级;</p> <p>本片原名:Once Upon a Time...in Hollywood&nbsp;</p> <p>后期/排版:波米;</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大逃亡》(1963)</p> <p>《罗斯玛丽的婴儿》(1968)</p> <p>《龙争虎斗》(1973)</p> <p>《出租车司机》(1976)</p> <p>《越战创伤》(1989)</p> <p>《落水狗》(1992)</p> <p>《灵异第六感》(1999)</p> <p>《杀死比尔1》(2003)</p> <p>《尖峰时刻3》(2007)</p> <p>《梅兰芳》(2008)</p> <p>《无耻混蛋》(2009)</p> <p>《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2009)</p> <p>《盗梦空间》(2010)</p> <p>《李小龙我的兄弟》(2010)</p> <p>《人间喜剧》(2010)</p> <p>《战狼2》(2017)</p> <p>《痛苦与荣耀》(2019)</p> <p>《仲夏夜惊魂》(2019)</p> No 6647 full
<![CDATA[181《南方车站的聚会》外延,刁亦男作品全回顾,近十年华语片,仅一部获三大影展最高奖]]> 本期主创团队&音频主播

田野(青年编剧;《南方车站的聚会》等12期嘉宾)

隐形(青年编剧;《南方车站的聚会》等36期嘉宾)

节目流程

以上音频内容包括(含剧透):

主播分别谈及刁亦男导演前作《制服》及《夜车》;

以上音频内容包括(含剧透):

1、回顾近十年唯一一部三大最高奖华语片得主《白日焰火》;

2、浅谈黑色电影;

开场曲:《颓败的浮华》(文子);

结束曲:《向往》(欧阳菲菲);

后期:思源/波米;排版:效愚;

本期提及刁亦男前作

《制服》(2003)

《夜车》(2007)

《白日焰火》(2014)

本期涉及其他片目

《夜阑人未静》(1950)

《侍》(1965)

《剃刀边缘》(1980)

《变相怪杰》(1994)

《黑客帝国》(1999)

《过年回家》(1999)

《十七岁的单车》(2001)

《任逍遥》(2002)

《颐和园》(2006)

《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2016)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81-eq79nd 4dd3ae8a-3a13-4ab6-91cc-9e7d991e8d39 Tue, 10 Dec 2019 14:00:00 GMT <p>本期主创团队&amp;音频主播</p> <p>田野(青年编剧;《南方车站的聚会》等12期嘉宾)</p> <p>隐形(青年编剧;《南方车站的聚会》等36期嘉宾)</p> <p>节目流程</p> <p>以上音频内容包括(含剧透):</p> <p>主播分别谈及刁亦男导演前作《制服》及《夜车》;</p> <p>以上音频内容包括(含剧透):</p> <p>1、回顾近十年唯一一部三大最高奖华语片得主《白日焰火》;</p> <p>2、浅谈黑色电影;</p> <p>开场曲:《颓败的浮华》(文子);</p> <p>结束曲:《向往》(欧阳菲菲);</p> <p>后期:思源/波米;排版:效愚;</p> <p>本期提及刁亦男前作</p> <p>《制服》(2003)</p> <p>《夜车》(2007)</p> <p>《白日焰火》(2014)</p> <p>本期涉及其他片目</p> <p>《夜阑人未静》(1950)</p> <p>《侍》(1965)</p> <p>《剃刀边缘》(1980)</p> <p>《变相怪杰》(1994)</p> <p>《黑客帝国》(1999)</p> <p>《过年回家》(1999)</p> <p>《十七岁的单车》(2001)</p> <p>《任逍遥》(2002)</p> <p>《颐和园》(2006)</p> <p>《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2016)</p> No 4010 full
<![CDATA[181《南方车站的聚会》关键词:举报]]> 主播打分:

田野:7分,青年编剧;《绿皮书》等11期嘉宾

“举报自己”的故事太像朱尔斯·达辛的《四海兄弟》了,而且以黑色电影去看,这片也不够完整。但站在国产片维度,它至少给了年轻导演除了“模仿贾樟柯”之外,一个全新的拍摄文艺片的美学方向。

隐形:7分,青年编剧;《我和我的祖国》等35期嘉宾

太久没在影院看到这么血腥、这么暴力的电影了,切脑袋和雨伞破肚的动作设计都很精彩。作为男性观众,这方面让我非常过瘾。

波米:5.5分

电影7分。然后删改扣1分,仿作痕迹再扣0.5。坦白说我特别喜欢这片,它准确写出了当下社会的恐怖氛围和与之对应的绝望情绪。但删改和临摹都是触犯原则的问题,个人好恶不可以比原则更重要。

《南方车站的聚会》平均分:6.5分

节目流程

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

1)嘉宾信息介绍;

2)影片信息介绍;

3)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

以上优点部分涉及到如下话题(含剧透):

1)本片是一部黑色电影吗?

2)影片有哪些视觉奇观?霓虹灯如何点亮社会阴暗面?

3)电影呈现了怎样恐怖的社会氛围?

4)片中有多少次举报动作?分别来自?

5)吃瓜群众扮演了怎样的角色?爆米花与高空坠物的作用是什么?

6)影片如何模糊正邪对抗?扫荡野鹅塘为何只在警察被杀后展开?

7)对比《江湖儿女》等片,本作展现了怎样的江湖世界?

8)把盗窃运动会与警察的摩托车围捕对比来看,影片想表达什么?

9)万茜“从柜子深处走出来”的出场戏有何隐喻?

10)胡歌在片尾穿上的球衣是谁的?有什么象征?

11)抛开和谐字幕,影片结尾是反写《末路狂花》吗?

以上缺点环节谈到的话题有(含剧透):

1)从NWR到锡兰,影片在视觉设计上模仿了哪些影片?

2)从达辛到梅尔维尔,影片在剧情和人设上模仿了哪些影片?

3)对于艺术电影而言,为什么出现临摹痕迹性质更为严重?

4)声光电奇观与压抑气氛的传递是否产生了严重冲突?

5)对比《PTU》等片,把一切背景点亮的风格带来了哪些问题?

6)为什么说表演整体上是失败的?

7)羊角风段落在调度上存在哪些问题?

8)如果只选用桂纶镁的视角进入事件会有怎样的可能性?

外延第一部分将涉及:

1)为什么大多数第六代导演事业高开低走,而刁亦男可以低开高走?

2)对比大多数北电毕业的第六代,中戏出身的刁亦男有哪些不同?

开场曲:<Dschinghis Khan'99>(Dschinghis Khan);

结束曲:《美丽的梭罗河》(胡歌);

影片《南方车站的聚会》重要信息:

本片推断分级:R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马耳他之鹰》(1941)

《双重赔偿》(1944)

《四海本色》(1950)

《历劫佳人》(1958)

《独行杀手》(1967)

《省港旗兵》(1984)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1991)

《末路狂花》(1991)

《PTU》(2003)

《黑社会1-2》(2005-2006)

《13骇人游戏》(2006)

《老无所依》(2007)

《精英部队1》(2007)

《太阳照常升起》(2007)

《小亚细亚往事》(2011)

《神探亨特张》(2012)

《毒战》(2012)

《黑金杀机》(2013)

《唯神能恕》(2013)

《白日焰火》(2014)

《江湖儿女》(2018)

《野兽》(2019)

《风中有朵雨做的云》(2019)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81-eq79m0 34c45435-0b96-4290-891b-40ce1470af5d Mon, 09 Dec 2019 14: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田野:7分,青年编剧;《绿皮书》等11期嘉宾</p> <p>“举报自己”的故事太像朱尔斯·达辛的《四海兄弟》了,而且以黑色电影去看,这片也不够完整。但站在国产片维度,它至少给了年轻导演除了“模仿贾樟柯”之外,一个全新的拍摄文艺片的美学方向。</p> <p>隐形:7分,青年编剧;《我和我的祖国》等35期嘉宾</p> <p>太久没在影院看到这么血腥、这么暴力的电影了,切脑袋和雨伞破肚的动作设计都很精彩。作为男性观众,这方面让我非常过瘾。</p> <p>波米:5.5分</p> <p>电影7分。然后删改扣1分,仿作痕迹再扣0.5。坦白说我特别喜欢这片,它准确写出了当下社会的恐怖氛围和与之对应的绝望情绪。但删改和临摹都是触犯原则的问题,个人好恶不可以比原则更重要。</p> <p>《南方车站的聚会》平均分:6.5分</p> <p>节目流程</p> <p>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p> <p>1)嘉宾信息介绍;</p> <p>2)影片信息介绍;</p> <p>3)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p> <p>以上优点部分涉及到如下话题(含剧透):</p> <p>1)本片是一部黑色电影吗?</p> <p>2)影片有哪些视觉奇观?霓虹灯如何点亮社会阴暗面?</p> <p>3)电影呈现了怎样恐怖的社会氛围?</p> <p>4)片中有多少次举报动作?分别来自?</p> <p>5)吃瓜群众扮演了怎样的角色?爆米花与高空坠物的作用是什么?</p> <p>6)影片如何模糊正邪对抗?扫荡野鹅塘为何只在警察被杀后展开?</p> <p>7)对比《江湖儿女》等片,本作展现了怎样的江湖世界?</p> <p>8)把盗窃运动会与警察的摩托车围捕对比来看,影片想表达什么?</p> <p>9)万茜“从柜子深处走出来”的出场戏有何隐喻?</p> <p>10)胡歌在片尾穿上的球衣是谁的?有什么象征?</p> <p>11)抛开和谐字幕,影片结尾是反写《末路狂花》吗?</p> <p>以上缺点环节谈到的话题有(含剧透):</p> <p>1)从NWR到锡兰,影片在视觉设计上模仿了哪些影片?</p> <p>2)从达辛到梅尔维尔,影片在剧情和人设上模仿了哪些影片?</p> <p>3)对于艺术电影而言,为什么出现临摹痕迹性质更为严重?</p> <p>4)声光电奇观与压抑气氛的传递是否产生了严重冲突?</p> <p>5)对比《PTU》等片,把一切背景点亮的风格带来了哪些问题?</p> <p>6)为什么说表演整体上是失败的?</p> <p>7)羊角风段落在调度上存在哪些问题?</p> <p>8)如果只选用桂纶镁的视角进入事件会有怎样的可能性?</p> <p>外延第一部分将涉及:</p> <p>1)为什么大多数第六代导演事业高开低走,而刁亦男可以低开高走?</p> <p>2)对比大多数北电毕业的第六代,中戏出身的刁亦男有哪些不同?</p> <p>开场曲:&lt;Dschinghis Khan'99&gt;(Dschinghis Khan);</p> <p>结束曲:《美丽的梭罗河》(胡歌);</p> <p>影片《南方车站的聚会》重要信息:</p> <p>本片推断分级:R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马耳他之鹰》(1941)</p> <p>《双重赔偿》(1944)</p> <p>《四海本色》(1950)</p> <p>《历劫佳人》(1958)</p> <p>《独行杀手》(1967)</p> <p>《省港旗兵》(1984)</p> <p>《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1991)</p> <p>《末路狂花》(1991)</p> <p>《PTU》(2003)</p> <p>《黑社会1-2》(2005-2006)</p> <p>《13骇人游戏》(2006)</p> <p>《老无所依》(2007)</p> <p>《精英部队1》(2007)</p> <p>《太阳照常升起》(2007)</p> <p>《小亚细亚往事》(2011)</p> <p>《神探亨特张》(2012)</p> <p>《毒战》(2012)</p> <p>《黑金杀机》(2013)</p> <p>《唯神能恕》(2013)</p> <p>《白日焰火》(2014)</p> <p>《江湖儿女》(2018)</p> <p>《野兽》(2019)</p> <p>《风中有朵雨做的云》(2019)</p> No 5713 full
<![CDATA[180《爱尔兰人》外延,马丁·斯科塞斯回顾]]> 本期主创团队&音频主播

雷普利(《爱尔兰人》等37期嘉宾)

荡科长(《爱尔兰人》等17期嘉宾)

节目流程

点击蓝字收听上半场节目

页首音频内容包含(含剧透):

三位主播分别谈及自己最喜欢的马丁·斯科塞斯导演的黑帮题材片,接下来分别就马丁代表性黑帮片,尤其是新世纪以来的作品展开讨论。

开场曲:<I'm Shipping Up To Boston>(Dropkick Murphys);

结束曲:<The Hands That Built America>(U2);

后期:思源/波米;排版:效愚;

本期重点讨论马丁前作

《穷街陋巷》(1973)

《好家伙》(1990)

《赌城风云》(1995)

《纽约黑帮》(2002)

《无间道风云》(2006)

《华尔街之狼》(2013)

本期涉及其他片目

《愤怒的公牛》(1980)

《风柜来的人》(1983)

《为所应为》(1989)

《小武》(1998)

《无间道》(2002)

《青龙复仇》(2014)

《树大招风》(2016)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80-eq79ld 773a3e9d-8728-4afa-aa68-944bb841df02 Wed, 04 Dec 2019 14:00:00 GMT <p>本期主创团队&amp;音频主播</p> <p>雷普利(《爱尔兰人》等37期嘉宾)</p> <p>荡科长(《爱尔兰人》等17期嘉宾)</p> <p>节目流程</p> <p>点击蓝字收听上半场节目</p> <p>页首音频内容包含(含剧透):</p> <p>三位主播分别谈及自己最喜欢的马丁·斯科塞斯导演的黑帮题材片,接下来分别就马丁代表性黑帮片,尤其是新世纪以来的作品展开讨论。</p> <p>开场曲:&lt;I'm Shipping Up To Boston&gt;(Dropkick Murphys);</p> <p>结束曲:&lt;The Hands That Built America&gt;(U2);</p> <p>后期:思源/波米;排版:效愚;</p> <p>本期重点讨论马丁前作</p> <p>《穷街陋巷》(1973)</p> <p>《好家伙》(1990)</p> <p>《赌城风云》(1995)</p> <p>《纽约黑帮》(2002)</p> <p>《无间道风云》(2006)</p> <p>《华尔街之狼》(2013)</p> <p>本期涉及其他片目</p> <p>《愤怒的公牛》(1980)</p> <p>《风柜来的人》(1983)</p> <p>《为所应为》(1989)</p> <p>《小武》(1998)</p> <p>《无间道》(2002)</p> <p>《青龙复仇》(2014)</p> <p>《树大招风》(2016)</p> No 3600 full
<![CDATA[180《爱尔兰人》我是一个粉刷匠,粉刷本领强!]]> 主播打分:

荡科长:9分《双子杀手》等16期嘉宾

更多是情感分数。对马丁、对德尼罗、对乔·佩西,再也不可能有这样的组合去呈现这样的电影了,它就像,最后一部黑帮片。

雷普利:7分《哪吒之魔童降世》等36期嘉宾

这部电影是“反教父”的,它瓦解了黑帮片以“保护家庭”来给帮派分子洗白的价值观。德尼罗的角色是不寻常的,他没有任何一刻享受过帮派身份给他带来的福利或特权,他尽忠职守,但从不开心,最终也无法得到任何救赎。

波米:5.5分

大家都把马丁看作是电影社会学家,恰恰从这个角度说,影片不能及格。影片断章取义地把一个复杂社会时期的罗生门案件,魔改为一种地摊文学式的、阴谋论式的、“货币战争”式的黑帮宫斗戏。通片都在以情绪和叙事结构去遮掩漏洞百出的核心事件。不禁让人怀疑,到底是原著把马丁忽悠瘸了,还是马丁把观众忽悠瘸了?

《爱尔兰人》平均分:约7.2分

节目流程

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

1)嘉宾信息介绍;

2)影片信息介绍;

3)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

1)减龄CG特效算是失败尝试吗?动作戏与步态举止毫无改观?

2)按原方案请连姆·尼森饰演主角中年时期或许更好?

3)艾尔·帕西诺演技不在线?咆哮式演技重复自己?

4)对比杰克·尼克尔森,帕西诺版“霍法”有哪些不足?

5)德尼罗频频上演老年版《疾速追杀》全身而退,说得通吗?

6)为什么说德尼罗的角色是“工贼”?他有盗亦有道的江湖尊严吗?

7)用黑帮内斗解释历史问题是管中窥豹还是阴谋论?

8)历史上,罗伯特·肯尼迪与霍法对峙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9)原著口述者为何在美国频遭质疑?“刷房子”的黑话子虚乌有?

10)如果原著作者是江湖骗子,马丁为何对他的说法全盘采信?

以上优点环节谈到的话题有(含剧透):

1)德尼罗与乔·佩西的表演有哪些出色之处?

2)影片两层倒叙结构能否算亮点?

3)电影的开场与《好家伙》长镜头有何区别?有何用意?

4)对比乔·佩西,德尼罗的角色最后真的忏悔了吗?

5)为什么说本片“反《教父》”,家庭对于主角意味着什么?

6)“炸弹时刻”的街角折返拍法有哪些特点?

以上外延第一部分将涉及:

1)《爱尔兰人》算是一部Cinema吗?

2)此次马丁·斯科塞斯与网飞的合作,会给行业带来哪些影响?

开场曲:《我是一个粉刷匠(伴奏)》(宝宝巴士);

结束曲:<In the Still of the Night>(The Five Satins);

有关黑帮片前作盘点的话题将于下半场呈现,节目最早将于明晚(12月4日)推送。

影片《爱尔兰人》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R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教父1-3》(1972-1990)

《好家伙》(1990)

《闻香识女人》(1992)

《不可饶恕》(1992)

《最后巨人》(1992)

《阿甘正传》(1994)

《傲气盖天》(1996)

《盗火线》(1995)

《纽约黑帮》(2002)

《吉米·霍法之死》(2014)

《我不是潘金莲》(2016)

《双子杀手》(2019)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80-eq79kj ed9bbc8c-b5e7-4182-b421-bcea8ff5986e Tue, 03 Dec 2019 14: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荡科长:9分《双子杀手》等16期嘉宾</p> <p>更多是情感分数。对马丁、对德尼罗、对乔·佩西,再也不可能有这样的组合去呈现这样的电影了,它就像,最后一部黑帮片。</p> <p>雷普利:7分《哪吒之魔童降世》等36期嘉宾</p> <p>这部电影是“反教父”的,它瓦解了黑帮片以“保护家庭”来给帮派分子洗白的价值观。德尼罗的角色是不寻常的,他没有任何一刻享受过帮派身份给他带来的福利或特权,他尽忠职守,但从不开心,最终也无法得到任何救赎。</p> <p>波米:5.5分</p> <p>大家都把马丁看作是电影社会学家,恰恰从这个角度说,影片不能及格。影片断章取义地把一个复杂社会时期的罗生门案件,魔改为一种地摊文学式的、阴谋论式的、“货币战争”式的黑帮宫斗戏。通片都在以情绪和叙事结构去遮掩漏洞百出的核心事件。不禁让人怀疑,到底是原著把马丁忽悠瘸了,还是马丁把观众忽悠瘸了?</p> <p>《爱尔兰人》平均分:约7.2分</p> <p>节目流程</p> <p>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p> <p>1)嘉宾信息介绍;</p> <p>2)影片信息介绍;</p> <p>3)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p> <p>1)减龄CG特效算是失败尝试吗?动作戏与步态举止毫无改观?</p> <p>2)按原方案请连姆·尼森饰演主角中年时期或许更好?</p> <p>3)艾尔·帕西诺演技不在线?咆哮式演技重复自己?</p> <p>4)对比杰克·尼克尔森,帕西诺版“霍法”有哪些不足?</p> <p>5)德尼罗频频上演老年版《疾速追杀》全身而退,说得通吗?</p> <p>6)为什么说德尼罗的角色是“工贼”?他有盗亦有道的江湖尊严吗?</p> <p>7)用黑帮内斗解释历史问题是管中窥豹还是阴谋论?</p> <p>8)历史上,罗伯特·肯尼迪与霍法对峙的真实原因是什么?</p> <p>9)原著口述者为何在美国频遭质疑?“刷房子”的黑话子虚乌有?</p> <p>10)如果原著作者是江湖骗子,马丁为何对他的说法全盘采信?</p> <p>以上优点环节谈到的话题有(含剧透):</p> <p>1)德尼罗与乔·佩西的表演有哪些出色之处?</p> <p>2)影片两层倒叙结构能否算亮点?</p> <p>3)电影的开场与《好家伙》长镜头有何区别?有何用意?</p> <p>4)对比乔·佩西,德尼罗的角色最后真的忏悔了吗?</p> <p>5)为什么说本片“反《教父》”,家庭对于主角意味着什么?</p> <p>6)“炸弹时刻”的街角折返拍法有哪些特点?</p> <p>以上外延第一部分将涉及:</p> <p>1)《爱尔兰人》算是一部Cinema吗?</p> <p>2)此次马丁·斯科塞斯与网飞的合作,会给行业带来哪些影响?</p> <p>开场曲:《我是一个粉刷匠(伴奏)》(宝宝巴士);</p> <p>结束曲:&lt;In the Still of the Night&gt;(The Five Satins);</p> <p>有关黑帮片前作盘点的话题将于下半场呈现,节目最早将于明晚(12月4日)推送。</p> <p>影片《爱尔兰人》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R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教父1-3》(1972-1990)</p> <p>《好家伙》(1990)</p> <p>《闻香识女人》(1992)</p> <p>《不可饶恕》(1992)</p> <p>《最后巨人》(1992)</p> <p>《阿甘正传》(1994)</p> <p>《傲气盖天》(1996)</p> <p>《盗火线》(1995)</p> <p>《纽约黑帮》(2002)</p> <p>《吉米·霍法之死》(2014)</p> <p>《我不是潘金莲》(2016)</p> <p>《双子杀手》(2019)</p> No 6230 full
<![CDATA[179《别告诉她》猎奇中国?别自作多情了]]> 主播打分:

一舒:8分,FIRST影展策展人,《一个明星的诞生》嘉宾

太难得了,国内青年导演有很多也是这样拍家庭,但为什么总是那么苦?没有一个像王子逸这样,以一个极为轻盈的、愉快的方式去展现一个很普世的故事。你看着简单吧——但就这么简单的东西,国内没有。

熊阿姨:5分,媒体人;《少年的你》等3期嘉宾

导演对人性的了解非常浅薄,而且除了女主角之外,影片其它角色几乎都是功能性的。女主角本人也缺乏前史,她为什么三十多岁还对世界一无所知?反正我是无法代入的。

《别告诉她》平均分:6.5分

节目流程

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

1)嘉宾信息介绍;

2)影片信息介绍;

3)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

页首优点部分涉及到如下话题(含剧透):

1)影片被指责“猎奇眼光展现中国”,这一现象是否存在?

2)内地院线被删掉的“饭桌戏”为何如此重要?它真的辱华吗?

3)影片的第一主角到底是碧莉还是奶奶?

4)影片最终落点放在了“太极养生法”,有何用意?

5)影片到底出现了几层谎言?

6)赵淑珍的表演如何?能获得奥斯卡提名吗?

7)影片的视听语言与国内电影有何不同?

以上缺点环节谈到的话题有(含剧透):

1)影片的人物塑造是否存在问题?

2)电影是否缺乏戏剧性和节奏感?

3)核心事件是否过于简单而使台词变成车轱辘话?

4)影片在现实落地层面存在哪些问题?

以上外延部分将涉及:

1)好莱坞突然涌现“华裔女性三杰”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2)三杰中,一位导DC、一位导漫威、一位冲奥,谁的天赋更高?

3)“华裔女性三杰”各自背后的“资源”是否对她们的事业起到了帮助?

4)“华裔女性三杰”与李安、温子仁等前辈华人导演有无可比性?

5)在回首三杰作品时,“华裔”与“女性”两个标签哪个更为明显?

6)如何评价王子逸前作《身后事》?它与本片有何相似性?

7)阎羽茜从贾樟柯身上继承了什么?她能拍好“小丑女”吗?

8)《骑士》的稀缺性在哪里?为什么说执导漫威限制了赵婷的才华?

开场曲:<Without You>(Air Supply);

结束曲:<Come Healing>(Elayna Boynton);

本期节目暂不提供下载音频。

影片《别告诉她》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PG级;

后期:思源/波米;排版:效愚;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喜宴》(1993)

《世界》(2004)

《断臂山》(2005)

《让子弹飞》(2010)

《身后事》(2014)

《哥哥教我唱的歌》(2015)

《骑士》(2017)

《海上浮城》(2018)

《江湖儿女》(2018)

《摘金奇缘》(2018)

《仲夏夜惊魂》(2019)

《送我上青云》(2019)

《我们一家人》(2019)

《猛禽小队和哈莉·奎茵》(2020)

《永恒族》(2020)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79-eq79jd b6ee7a83-9cf6-427f-b8d7-6b1c2d5a51db Tue, 26 Nov 2019 14: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一舒:8分,FIRST影展策展人,《一个明星的诞生》嘉宾</p> <p>太难得了,国内青年导演有很多也是这样拍家庭,但为什么总是那么苦?没有一个像王子逸这样,以一个极为轻盈的、愉快的方式去展现一个很普世的故事。你看着简单吧——但就这么简单的东西,国内没有。</p> <p>熊阿姨:5分,媒体人;《少年的你》等3期嘉宾</p> <p>导演对人性的了解非常浅薄,而且除了女主角之外,影片其它角色几乎都是功能性的。女主角本人也缺乏前史,她为什么三十多岁还对世界一无所知?反正我是无法代入的。</p> <p>《别告诉她》平均分:6.5分</p> <p>节目流程</p> <p>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p> <p>1)嘉宾信息介绍;</p> <p>2)影片信息介绍;</p> <p>3)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p> <p>页首优点部分涉及到如下话题(含剧透):</p> <p>1)影片被指责“猎奇眼光展现中国”,这一现象是否存在?</p> <p>2)内地院线被删掉的“饭桌戏”为何如此重要?它真的辱华吗?</p> <p>3)影片的第一主角到底是碧莉还是奶奶?</p> <p>4)影片最终落点放在了“太极养生法”,有何用意?</p> <p>5)影片到底出现了几层谎言?</p> <p>6)赵淑珍的表演如何?能获得奥斯卡提名吗?</p> <p>7)影片的视听语言与国内电影有何不同?</p> <p>以上缺点环节谈到的话题有(含剧透):</p> <p>1)影片的人物塑造是否存在问题?</p> <p>2)电影是否缺乏戏剧性和节奏感?</p> <p>3)核心事件是否过于简单而使台词变成车轱辘话?</p> <p>4)影片在现实落地层面存在哪些问题?</p> <p>以上外延部分将涉及:</p> <p>1)好莱坞突然涌现“华裔女性三杰”的时代背景是什么?</p> <p>2)三杰中,一位导DC、一位导漫威、一位冲奥,谁的天赋更高?</p> <p>3)“华裔女性三杰”各自背后的“资源”是否对她们的事业起到了帮助?</p> <p>4)“华裔女性三杰”与李安、温子仁等前辈华人导演有无可比性?</p> <p>5)在回首三杰作品时,“华裔”与“女性”两个标签哪个更为明显?</p> <p>6)如何评价王子逸前作《身后事》?它与本片有何相似性?</p> <p>7)阎羽茜从贾樟柯身上继承了什么?她能拍好“小丑女”吗?</p> <p>8)《骑士》的稀缺性在哪里?为什么说执导漫威限制了赵婷的才华?</p> <p>开场曲:&lt;Without You&gt;(Air Supply);</p> <p>结束曲:&lt;Come Healing&gt;(Elayna Boynton);</p> <p>本期节目暂不提供下载音频。</p> <p>影片《别告诉她》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PG级;</p> <p>后期:思源/波米;排版:效愚;</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喜宴》(1993)</p> <p>《世界》(2004)</p> <p>《断臂山》(2005)</p> <p>《让子弹飞》(2010)</p> <p>《身后事》(2014)</p> <p>《哥哥教我唱的歌》(2015)</p> <p>《骑士》(2017)</p> <p>《海上浮城》(2018)</p> <p>《江湖儿女》(2018)</p> <p>《摘金奇缘》(2018)</p> <p>《仲夏夜惊魂》(2019)</p> <p>《送我上青云》(2019)</p> <p>《我们一家人》(2019)</p> <p>《猛禽小队和哈莉·奎茵》(2020)</p> <p>《永恒族》(2020)</p> No 7682 full
<![CDATA[178《小丑》小丑形象盘点及创作方向猜想]]> 本期主创团队&音频主播

杨超(《长江图》导演,《小丑》等13期嘉宾)

鲁韵子(媒体人,《小丑》等7期嘉宾)

节目流程

页首音频将涉及:

1)《小丑》补充评价——两种全新的解读与特朗普看《小丑》事件;

2)回看《黑暗骑士》——精英主义与分级事故;

以上音频将涉及:

1)DC历任小丑形象点评:希斯·莱杰只能排第三?

以上音频将涉及:

1)莫须有的《小丑2》与DC黑暗宇宙:《小丑》续集=圈钱?

2)《罗夏传》更疯狂也更难拍?

开场/结束曲:<A Watchful Guardian>(Hans Zimmer / James Newton Howard);

后期:波米;排版:效愚;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蝙蝠侠:大电影》(1966)

《飞越疯人院》(1975)

《超人1》(1978)

《蝙蝠侠1》(1989)

《黑楼孤魂》(1989)

《蝙蝠侠2:永远的蝙蝠侠》(1995)

《未来蝙蝠侠:小丑归来》(2001)

《蝙蝠侠:黑暗骑士》(2008)

《守望者》(2009)

《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2012)

《蝙蝠侠:黑暗骑士归来(下)》(2013)

《鸟人》(2014)

《自杀小队》(2016)

《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2016)

《乐高蝙蝠侠大电影》(2017)

《蜘蛛侠1:英雄归来》(2017)

《金刚狼3:殊死一战》(2017)

《战狼2》(2017)

《我,花样女王》(2017)

《此房是我造》(2018)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78-eq79is 4ea0151d-3a90-4d2f-8388-9ec8edeef755 Sat, 23 Nov 2019 14:00:00 GMT <p>本期主创团队&amp;音频主播</p> <p>杨超(《长江图》导演,《小丑》等13期嘉宾)</p> <p>鲁韵子(媒体人,《小丑》等7期嘉宾)</p> <p>节目流程</p> <p>页首音频将涉及:</p> <p>1)《小丑》补充评价——两种全新的解读与特朗普看《小丑》事件;</p> <p>2)回看《黑暗骑士》——精英主义与分级事故;</p> <p>以上音频将涉及:</p> <p>1)DC历任小丑形象点评:希斯·莱杰只能排第三?</p> <p>以上音频将涉及:</p> <p>1)莫须有的《小丑2》与DC黑暗宇宙:《小丑》续集=圈钱?</p> <p>2)《罗夏传》更疯狂也更难拍?</p> <p>开场/结束曲:&lt;A Watchful Guardian&gt;(Hans Zimmer / James Newton Howard);</p> <p>后期:波米;排版:效愚;</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蝙蝠侠:大电影》(1966)</p> <p>《飞越疯人院》(1975)</p> <p>《超人1》(1978)</p> <p>《蝙蝠侠1》(1989)</p> <p>《黑楼孤魂》(1989)</p> <p>《蝙蝠侠2:永远的蝙蝠侠》(1995)</p> <p>《未来蝙蝠侠:小丑归来》(2001)</p> <p>《蝙蝠侠:黑暗骑士》(2008)</p> <p>《守望者》(2009)</p> <p>《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2012)</p> <p>《蝙蝠侠:黑暗骑士归来(下)》(2013)</p> <p>《鸟人》(2014)</p> <p>《自杀小队》(2016)</p> <p>《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2016)</p> <p>《乐高蝙蝠侠大电影》(2017)</p> <p>《蜘蛛侠1:英雄归来》(2017)</p> <p>《金刚狼3:殊死一战》(2017)</p> <p>《战狼2》(2017)</p> <p>《我,花样女王》(2017)</p> <p>《此房是我造》(2018)</p> No 8246 full
<![CDATA[178《小丑》砸烂旧世界]]> 主播打分:

杨超:8分,《长江图》导演;《仲夏夜惊魂》等12期嘉宾

过誉了。所谓“从面孔中发现山河”,面孔有,山河没有。影片在社会议题层面都太浅太脸谱化,哪些华尔街精英会有地铁里那几位的做派啊?说得通吗?最大的亮点反而是它认真关注了一个心理疾病患者的内心,此外的一切社会化批判都是笨拙的。

鲁韵子:7.5分,媒体人,《痛苦与荣耀》等6期嘉宾

过誉了。之前都号称这片和DC没任何关系,甚至说它牛就牛在敢于和DC传统决裂;结果我一看,哎呦我去!这每一帧、每一秒通通都是DC漫画的内核啊。这片就是把DC最精华的成人世界观给大众科普了一下好吗?缺点是它就停留在科普的层面,优点是终于有人开始科普了!

波米:7.5分

过誉了。最大的过誉,就是那些境外刷完大银幕的观众所表达的评价,预先影响了更多只能在电脑或移动端上看到一个“中韩语字幕交替、打满水印广告、2.0声道以及没有片尾的资源版”的观众。两批观众都没有问题,因为这种落差感我自己也体验了一把。看完韩版,我指着那个威尼斯一通吹的波米说:哥们儿,你真吹过了。

《小丑》平均分:约7.7分

节目流程

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

1)嘉宾信息介绍;

2)影片信息介绍;

3)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

4)简述目前资源的版本问题及字幕质量(含剧透);

1)本片如何一步步成为“年度最被过誉影片”?

2)本片是否“表演之外,一无是处”?

3)漫画迷眼中这一版小丑是否OOC?重写小巷枪击是否算魔改?

4)剧情上可否总结为“前半段卖惨,后半段煽动”?

5)在与漫画的对比上,影片所谓的颠覆其实全是老梗?

6)导致小丑诞生的那些社会因素是否站得住脚?

7)影片对社会问题的展示是否严重不足?

8)对于香港等地的事件,本片是否真具备可比性?

9)影片的结尾是不是画蛇添足?

10)什么叫“观看渠道决定观看效果”?资源质量差也导致了影片降分?

以上优点环节谈到的话题有(含剧透):

1)全片一共出现了几种笑?这几种笑分别代表什么?

2)影片在好莱坞保守的大环境下有何稀缺性?对比《毒液》,为什么说它所处的工业环境与独立制片无法相提并论?

3)影片是否彻底颠覆了白左电影“为爱伐木累”的老套主题?

4)影片对漫画《致命玩笑》有着哪些致敬?如何理解片中的蝙丑关系?

5)为什么说哥谭是一切大型城市社会病的集合体?

6)影片的多义性具体有哪些?如何看待后面杀人事件的行为动机?

7)身世之谜为什么必须开放式呈现?这一桥段是“塔西佗陷阱”的变种吗?

8)同为精英人士,“喜剧之王”与托马斯·韦恩分别代表了哪两种权力形态?小丑更在意哪一种?

9)侏儒开门的挑衅意味在哪里?它与赵本山拿残疾人作梗的小品有何区别?

10)影片攻击了白左思想的哪些薄弱环节?它是否指责了“觉醒文化”伤害了喜剧本质?

以上外延第一部分将涉及:

1)为什么说《喜剧之王》中的德尼罗更接近小丑的本质?

2)除了展现“私生饭”及饭圈文化,《喜剧之王》还呈现了哪些时代氛围?

3)德尼罗在《出租车司机》中的表演是不是现实主义式的?

4)《V字仇杀队》是《小丑》更为优秀的同题范文吗?

5)《小丑》的右翼思想是来自《猛龙怪客》吗?

6)为什么说马丁·斯科塞斯亲自执导《小丑》效果未必更好?

7)影片对全球风起云涌的社会运动有推波助澜作用?如何看待遍布全球的《小丑》涂鸦?

8)《小丑》的胜利是否反映群体观影形式的胜利?这就是真正的Cinema?

开场曲:<Smile>(Jimmy Durante);

结束曲:<Put On A Happy Face>(Tony Bennett);

有关DC历任小丑盘点的话题将于下半场呈现,节目最早将于本周五(11月22号)呈现。

影片《小丑》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R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猛龙怪客》(1974)

《出租车司机》(1976)

《喜剧之王》(1982)

《雨人》(1988)

《蝙蝠侠1》(1989)

《V字仇杀队》(2005)

《蝙蝠侠前传2:黑暗骑士》(2008)

《摔角王》(2008)

《宿醉1》(2009)

《守望者》(2009)

《正义联盟:闪点悖论》(2013)

《蝙蝠侠:黑暗骑士归来下》(2013)

《索尔之子》(2015)

《死侍1》(2016)

《自杀小队》(2016)

《你从未在此》(2017)

《毒液:致命守护者》(2018)

《此房是我造》(2018)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78-eq79h9 00e68f97-3ef1-4d93-93d3-4808a07c479f Wed, 20 Nov 2019 14: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杨超:8分,《长江图》导演;《仲夏夜惊魂》等12期嘉宾</p> <p>过誉了。所谓“从面孔中发现山河”,面孔有,山河没有。影片在社会议题层面都太浅太脸谱化,哪些华尔街精英会有地铁里那几位的做派啊?说得通吗?最大的亮点反而是它认真关注了一个心理疾病患者的内心,此外的一切社会化批判都是笨拙的。</p> <p>鲁韵子:7.5分,媒体人,《痛苦与荣耀》等6期嘉宾</p> <p>过誉了。之前都号称这片和DC没任何关系,甚至说它牛就牛在敢于和DC传统决裂;结果我一看,哎呦我去!这每一帧、每一秒通通都是DC漫画的内核啊。这片就是把DC最精华的成人世界观给大众科普了一下好吗?缺点是它就停留在科普的层面,优点是终于有人开始科普了!</p> <p>波米:7.5分</p> <p>过誉了。最大的过誉,就是那些境外刷完大银幕的观众所表达的评价,预先影响了更多只能在电脑或移动端上看到一个“中韩语字幕交替、打满水印广告、2.0声道以及没有片尾的资源版”的观众。两批观众都没有问题,因为这种落差感我自己也体验了一把。看完韩版,我指着那个威尼斯一通吹的波米说:哥们儿,你真吹过了。</p> <p>《小丑》平均分:约7.7分</p> <p>节目流程</p> <p>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p> <p>1)嘉宾信息介绍;</p> <p>2)影片信息介绍;</p> <p>3)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p> <p>4)简述目前资源的版本问题及字幕质量(含剧透);</p> <p>1)本片如何一步步成为“年度最被过誉影片”?</p> <p>2)本片是否“表演之外,一无是处”?</p> <p>3)漫画迷眼中这一版小丑是否OOC?重写小巷枪击是否算魔改?</p> <p>4)剧情上可否总结为“前半段卖惨,后半段煽动”?</p> <p>5)在与漫画的对比上,影片所谓的颠覆其实全是老梗?</p> <p>6)导致小丑诞生的那些社会因素是否站得住脚?</p> <p>7)影片对社会问题的展示是否严重不足?</p> <p>8)对于香港等地的事件,本片是否真具备可比性?</p> <p>9)影片的结尾是不是画蛇添足?</p> <p>10)什么叫“观看渠道决定观看效果”?资源质量差也导致了影片降分?</p> <p>以上优点环节谈到的话题有(含剧透):</p> <p>1)全片一共出现了几种笑?这几种笑分别代表什么?</p> <p>2)影片在好莱坞保守的大环境下有何稀缺性?对比《毒液》,为什么说它所处的工业环境与独立制片无法相提并论?</p> <p>3)影片是否彻底颠覆了白左电影“为爱伐木累”的老套主题?</p> <p>4)影片对漫画《致命玩笑》有着哪些致敬?如何理解片中的蝙丑关系?</p> <p>5)为什么说哥谭是一切大型城市社会病的集合体?</p> <p>6)影片的多义性具体有哪些?如何看待后面杀人事件的行为动机?</p> <p>7)身世之谜为什么必须开放式呈现?这一桥段是“塔西佗陷阱”的变种吗?</p> <p>8)同为精英人士,“喜剧之王”与托马斯·韦恩分别代表了哪两种权力形态?小丑更在意哪一种?</p> <p>9)侏儒开门的挑衅意味在哪里?它与赵本山拿残疾人作梗的小品有何区别?</p> <p>10)影片攻击了白左思想的哪些薄弱环节?它是否指责了“觉醒文化”伤害了喜剧本质?</p> <p>以上外延第一部分将涉及:</p> <p>1)为什么说《喜剧之王》中的德尼罗更接近小丑的本质?</p> <p>2)除了展现“私生饭”及饭圈文化,《喜剧之王》还呈现了哪些时代氛围?</p> <p>3)德尼罗在《出租车司机》中的表演是不是现实主义式的?</p> <p>4)《V字仇杀队》是《小丑》更为优秀的同题范文吗?</p> <p>5)《小丑》的右翼思想是来自《猛龙怪客》吗?</p> <p>6)为什么说马丁·斯科塞斯亲自执导《小丑》效果未必更好?</p> <p>7)影片对全球风起云涌的社会运动有推波助澜作用?如何看待遍布全球的《小丑》涂鸦?</p> <p>8)《小丑》的胜利是否反映群体观影形式的胜利?这就是真正的Cinema?</p> <p>开场曲:&lt;Smile&gt;(Jimmy Durante);</p> <p>结束曲:&lt;Put On A Happy Face&gt;(Tony Bennett);</p> <p>有关DC历任小丑盘点的话题将于下半场呈现,节目最早将于本周五(11月22号)呈现。</p> <p>影片《小丑》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R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猛龙怪客》(1974)</p> <p>《出租车司机》(1976)</p> <p>《喜剧之王》(1982)</p> <p>《雨人》(1988)</p> <p>《蝙蝠侠1》(1989)</p> <p>《V字仇杀队》(2005)</p> <p>《蝙蝠侠前传2:黑暗骑士》(2008)</p> <p>《摔角王》(2008)</p> <p>《宿醉1》(2009)</p> <p>《守望者》(2009)</p> <p>《正义联盟:闪点悖论》(2013)</p> <p>《蝙蝠侠:黑暗骑士归来下》(2013)</p> <p>《索尔之子》(2015)</p> <p>《死侍1》(2016)</p> <p>《自杀小队》(2016)</p> <p>《你从未在此》(2017)</p> <p>《毒液:致命守护者》(2018)</p> <p>《此房是我造》(2018)</p> No 8546 full
<![CDATA[177《决战中途岛》6分钟俯冲+132分钟百度百科]]> 主播打分:

刘三解:5.5分《无主之作》等9期嘉宾,公号“刘三解freestyle”

这片和我小时候在县城里看的那些地摊书籍一模一样,先设置俩下大棋的将军,然后展开中层和基层叙事,看似什么都拍了,仔细一想,要人物没人物,要故事没故事。这么大一制作,这么大一导演,最大成果就拍了个俯冲。

《决战中途岛》平均分:5.5分

节目流程

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

1)嘉宾信息介绍;

2)影片信息介绍;

3)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

正片讨论环节我们将涉及(包含剧透):

1)片中出现了哪些历史穿帮和技术硬伤?

2)影片又有哪些相对不错的战场细节还原?

3)全景式战争片过时了吗?为什么说“面面俱到就等于流水账”?

4)战机俯冲的戏份有哪些亮点?是否可以拍的更好?

5)为什么说影片作为动作片合格,但作为战争片不合格?

6)影片对日方决策过程的呈现是否不充分?

7)山本五十六在本片的形象与历史有哪些不同?

8)为什么这部歌颂美军的电影,中国的口碑反而比美国好?

9)对比老版《中途岛》,本片有哪些进步与退化?

10)当今历史片与战争片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外延部分将涉及:

1)《永远的0》到底是不是一部军国主义电影?

2)新老两版《山本五十六》分别有哪些亮点?

3)《虎!虎!虎!》为什么堪称美国自黑史诗?

4)当年轰动一时的“黑泽明去职事件”如何发生?

开场/结束曲:<All or Nothing at All>(Annie Trousseau);

影片《决战中途岛》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山本五十六》(1968)

《日本海大海战》(1969)

《军阀》(1970)

《虎!虎!虎!》(1970)

《解放》(1971)

《中途岛战役》(1976)

《大决战》(1991-1992)

《珍珠港》(2001)

《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2011)

《永远的0》(2013)

《血战钢锯岭》(2016)

《敦刻尔克》(2017)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776132-eq79gd 4ed5e63a-b1b6-494c-b56d-44fbc7635247 Mon, 11 Nov 2019 14: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刘三解:5.5分《无主之作》等9期嘉宾,公号“刘三解freestyle”</p> <p>这片和我小时候在县城里看的那些地摊书籍一模一样,先设置俩下大棋的将军,然后展开中层和基层叙事,看似什么都拍了,仔细一想,要人物没人物,要故事没故事。这么大一制作,这么大一导演,最大成果就拍了个俯冲。</p> <p>《决战中途岛》平均分:5.5分</p> <p>节目流程</p> <p>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p> <p>1)嘉宾信息介绍;</p> <p>2)影片信息介绍;</p> <p>3)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p> <p>正片讨论环节我们将涉及(包含剧透):</p> <p>1)片中出现了哪些历史穿帮和技术硬伤?</p> <p>2)影片又有哪些相对不错的战场细节还原?</p> <p>3)全景式战争片过时了吗?为什么说“面面俱到就等于流水账”?</p> <p>4)战机俯冲的戏份有哪些亮点?是否可以拍的更好?</p> <p>5)为什么说影片作为动作片合格,但作为战争片不合格?</p> <p>6)影片对日方决策过程的呈现是否不充分?</p> <p>7)山本五十六在本片的形象与历史有哪些不同?</p> <p>8)为什么这部歌颂美军的电影,中国的口碑反而比美国好?</p> <p>9)对比老版《中途岛》,本片有哪些进步与退化?</p> <p>10)当今历史片与战争片的发展方向是什么?</p> <p>外延部分将涉及:</p> <p>1)《永远的0》到底是不是一部军国主义电影?</p> <p>2)新老两版《山本五十六》分别有哪些亮点?</p> <p>3)《虎!虎!虎!》为什么堪称美国自黑史诗?</p> <p>4)当年轰动一时的“黑泽明去职事件”如何发生?</p> <p>开场/结束曲:&lt;All or Nothing at All&gt;(Annie Trousseau);</p> <p>影片《决战中途岛》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山本五十六》(1968)</p> <p>《日本海大海战》(1969)</p> <p>《军阀》(1970)</p> <p>《虎!虎!虎!》(1970)</p> <p>《解放》(1971)</p> <p>《中途岛战役》(1976)</p> <p>《大决战》(1991-1992)</p> <p>《珍珠港》(2001)</p> <p>《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2011)</p> <p>《永远的0》(2013)</p> <p>《血战钢锯岭》(2016)</p> <p>《敦刻尔克》(2017)</p> No 5613 full
<![CDATA[176《天气之子》这才是—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 主播打分:

张扬:7分,动画导演;《狮子王》嘉宾

在技术上,新海诚其实还在进步。天气最难画,但他的描绘极具表现力。就看雨滴,他能熟练的借助三维动画手段在二维动画里去呈现更大的重量感。我赞叹,不仅是因为我做不到,我估计整个中国都做不到。

法兰西胶片:5.5分《寄生虫》等18期嘉宾,公号“第一导演”

所谓壁纸狂魔的时代已经过去了,CG的侵蚀越来越大,直男中二的弱点又没有修正,迫不及待地做起了商人,有点伤人。

《天气之子》平均分:约6.3分

节目流程

页首前半段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

1)嘉宾信息介绍;

2)影片信息简要介绍;

3)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

1)风雨云细节为什么比怪力乱神难画得多?

2)本作中的东京歌舞伎町街景有哪些特点?

3)“晴女”代指什么?如何理解“你若不举,便是晴天”?

4)本作可被看做《天注定》的第四个故事?

5)少女援交问题上,影片与《花容月貌》有哪些相似性?

6)对比前作,导演对快餐符号与社交平台的态度是否发生了变化?

以上“缺点环节”谈到的话题有(含剧透):

1)所谓“世界系”动画的狭隘性有哪些方面?

2)对于更强调现实环境的本作,剧本问题是否比《你的名字。》更严重了?

3)日式动画片随意穿插MV的通病是否可与印度宝莱坞神片相提并论?

4)本作是否矮化了女性形象?性符号或被拯救的人设是否过于陈旧?

“外延部分”将涉及:

1)为什么不看好《秒速五厘米》和《你的名字。》的中国真人版?

2)中国动画现阶段为何“有爆款无巨匠”?

3)中国的二维动画已被市场边缘化了吗?

开场/结束曲:<愛にできることはまだあるかい>(RADWIMPS);

影片《天气之子》重要信息:

本片日本分级:普通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攻壳机动队1-2》(1995-2004)

《千与千寻》(2001)

《哈尔的移动城堡》(2004)

《云之彼端,约定的地方》(2004)

《撒玛利亚女孩》(2004)

《秒速5厘米》(2007)

《新宿事件》(2009)

《言叶之庭》(2013)

《天注定》(2013)

《花容月貌》(2013)

《一步之遥》(2014)

《你的名字。》(2016)

《昨日青空》(2018)

《肆式青春》(2018)

《小偷家族》(2018)

《全职高手之荣耀巅峰》(2019)

《寄生虫》(2019)

《小小的愿望》(2019)

《航海王:狂热行动》(2019)

《深海》(2020)

《秒速5厘米中国版》(未上映)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76-eq79fl 53e14216-798c-4497-bb98-d639ddc32483 Mon, 04 Nov 2019 14: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张扬:7分,动画导演;《狮子王》嘉宾</p> <p>在技术上,新海诚其实还在进步。天气最难画,但他的描绘极具表现力。就看雨滴,他能熟练的借助三维动画手段在二维动画里去呈现更大的重量感。我赞叹,不仅是因为我做不到,我估计整个中国都做不到。</p> <p>法兰西胶片:5.5分《寄生虫》等18期嘉宾,公号“第一导演”</p> <p>所谓壁纸狂魔的时代已经过去了,CG的侵蚀越来越大,直男中二的弱点又没有修正,迫不及待地做起了商人,有点伤人。</p> <p>《天气之子》平均分:约6.3分</p> <p>节目流程</p> <p>页首前半段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p> <p>1)嘉宾信息介绍;</p> <p>2)影片信息简要介绍;</p> <p>3)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p> <p>1)风雨云细节为什么比怪力乱神难画得多?</p> <p>2)本作中的东京歌舞伎町街景有哪些特点?</p> <p>3)“晴女”代指什么?如何理解“你若不举,便是晴天”?</p> <p>4)本作可被看做《天注定》的第四个故事?</p> <p>5)少女援交问题上,影片与《花容月貌》有哪些相似性?</p> <p>6)对比前作,导演对快餐符号与社交平台的态度是否发生了变化?</p> <p>以上“缺点环节”谈到的话题有(含剧透):</p> <p>1)所谓“世界系”动画的狭隘性有哪些方面?</p> <p>2)对于更强调现实环境的本作,剧本问题是否比《你的名字。》更严重了?</p> <p>3)日式动画片随意穿插MV的通病是否可与印度宝莱坞神片相提并论?</p> <p>4)本作是否矮化了女性形象?性符号或被拯救的人设是否过于陈旧?</p> <p>“外延部分”将涉及:</p> <p>1)为什么不看好《秒速五厘米》和《你的名字。》的中国真人版?</p> <p>2)中国动画现阶段为何“有爆款无巨匠”?</p> <p>3)中国的二维动画已被市场边缘化了吗?</p> <p>开场/结束曲:&lt;愛にできることはまだあるかい&gt;(RADWIMPS);</p> <p>影片《天气之子》重要信息:</p> <p>本片日本分级:普通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攻壳机动队1-2》(1995-2004)</p> <p>《千与千寻》(2001)</p> <p>《哈尔的移动城堡》(2004)</p> <p>《云之彼端,约定的地方》(2004)</p> <p>《撒玛利亚女孩》(2004)</p> <p>《秒速5厘米》(2007)</p> <p>《新宿事件》(2009)</p> <p>《言叶之庭》(2013)</p> <p>《天注定》(2013)</p> <p>《花容月貌》(2013)</p> <p>《一步之遥》(2014)</p> <p>《你的名字。》(2016)</p> <p>《昨日青空》(2018)</p> <p>《肆式青春》(2018)</p> <p>《小偷家族》(2018)</p> <p>《全职高手之荣耀巅峰》(2019)</p> <p>《寄生虫》(2019)</p> <p>《小小的愿望》(2019)</p> <p>《航海王:狂热行动》(2019)</p> <p>《深海》(2020)</p> <p>《秒速5厘米中国版》(未上映)</p> No 5909 full
<![CDATA[175《少年的你》校园霸凌,或许只是幌子]]> 主播打分:

熊阿姨:7.5分,媒体人,《柔情史》等2期嘉宾

两个年轻演员的表演就是最浓厚的滤镜,所有的情节、逻辑、台词的理性判断,都要让位给二人巨幅面部特写的情感冲击力,你不得不相信二人焊死在一起的坚硬的感情。

萝贝贝:6.5分,公号“萝严肃”创始人,《银河补习班》嘉宾

原小说真的是看过东野圭吾的人一打开就崩溃的程度,然而现在诛心导演、主演、片方、流泪的观众其实都没什么意义,在没有健全机制的情况下,要求一个几百人几千人的项目里每个人都有最高的道德最细密的心思最严谨的考据最敏锐的洞察,这本身就不可能做到。

波米:6分

什么叫霸凌?在舆论场上大搞“一言堂”,以僵尸流量之势攻击差评,以多欺少,就叫霸凌。千万别成为你捍卫的这部电影所批判的那些人。

《少年的你》平均分:6.5分

节目流程

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

1)嘉宾信息介绍;

2)影片信息介绍;

3)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

以上缺点部分涉及到如下话题(含剧透):

1)影片原著的所谓抄袭风波会不会让本片带有原罪?

2)除了原著争议,电影版还有与其他影片相似的地方吗?

3)为什么说校园霸凌情节在片中只是推动情侣关系递进的工具?

4)影片对校园环境的描写是否仍然不够?其他同学与校方反应的呈现是否不充分?

5)影片是否过于关注个体命运而忽略了社会问题的复杂性?

6)后半段引入“罪案推理”情节是否导致影片严重跑题?

7)以上所有问题,都是审查带来的吗?

以上优点环节谈到的话题有(含剧透):

1)影片的视听语言为什么值得称道?电影感甚至优于《告白》?

2)如何评价周冬雨和易烊千玺的表演?

3)相比《悲伤逆流成河》《银河补习班》等片,本片的进步之处在哪里?

4)高考段落的呈现有哪些亮点?后半段是否带有反体制色彩?

外延部分将涉及:

1)类比本片与《过春天》《大象席地而坐》《嘉年华》等片中的“单亲妈妈”,这些形象相对写实还是过于刻板?

2)有无更多现实案例可供改编?熊阿姨提及泸州跳楼事件和小说《生吞》。

3)为什么说《和谐课程》是近十年最好的校园霸凌题材电影,没有之一?

开场曲:<虹が始まるとき>(Boris);

结束曲:<Milk>(涉谷 毅);

影片《少年的你》重要信息:

本片推断分级:PG-13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雌雄大盗》(1967)

《学校风云》(1988)

《告白》(2010)

《白夜行》(2011)

《逃离德黑兰》(2012)

《和谐课程》(2013)

《狗十三》(2013)

《白日焰火》(2014)

《过春天》(2018)

《大象席地而坐》(2018)

《悲伤逆流成河》(2018)

《银河补习班》(2019)

《送我上青云》(2019)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75-eq79ej ab99fbce-a1ba-4d6b-a7e5-e51f79f15840 Mon, 28 Oct 2019 14: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熊阿姨:7.5分,媒体人,《柔情史》等2期嘉宾</p> <p>两个年轻演员的表演就是最浓厚的滤镜,所有的情节、逻辑、台词的理性判断,都要让位给二人巨幅面部特写的情感冲击力,你不得不相信二人焊死在一起的坚硬的感情。</p> <p>萝贝贝:6.5分,公号“萝严肃”创始人,《银河补习班》嘉宾</p> <p>原小说真的是看过东野圭吾的人一打开就崩溃的程度,然而现在诛心导演、主演、片方、流泪的观众其实都没什么意义,在没有健全机制的情况下,要求一个几百人几千人的项目里每个人都有最高的道德最细密的心思最严谨的考据最敏锐的洞察,这本身就不可能做到。</p> <p>波米:6分</p> <p>什么叫霸凌?在舆论场上大搞“一言堂”,以僵尸流量之势攻击差评,以多欺少,就叫霸凌。千万别成为你捍卫的这部电影所批判的那些人。</p> <p>《少年的你》平均分:6.5分</p> <p>节目流程</p> <p>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p> <p>1)嘉宾信息介绍;</p> <p>2)影片信息介绍;</p> <p>3)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p> <p>以上缺点部分涉及到如下话题(含剧透):</p> <p>1)影片原著的所谓抄袭风波会不会让本片带有原罪?</p> <p>2)除了原著争议,电影版还有与其他影片相似的地方吗?</p> <p>3)为什么说校园霸凌情节在片中只是推动情侣关系递进的工具?</p> <p>4)影片对校园环境的描写是否仍然不够?其他同学与校方反应的呈现是否不充分?</p> <p>5)影片是否过于关注个体命运而忽略了社会问题的复杂性?</p> <p>6)后半段引入“罪案推理”情节是否导致影片严重跑题?</p> <p>7)以上所有问题,都是审查带来的吗?</p> <p>以上优点环节谈到的话题有(含剧透):</p> <p>1)影片的视听语言为什么值得称道?电影感甚至优于《告白》?</p> <p>2)如何评价周冬雨和易烊千玺的表演?</p> <p>3)相比《悲伤逆流成河》《银河补习班》等片,本片的进步之处在哪里?</p> <p>4)高考段落的呈现有哪些亮点?后半段是否带有反体制色彩?</p> <p>外延部分将涉及:</p> <p>1)类比本片与《过春天》《大象席地而坐》《嘉年华》等片中的“单亲妈妈”,这些形象相对写实还是过于刻板?</p> <p>2)有无更多现实案例可供改编?熊阿姨提及泸州跳楼事件和小说《生吞》。</p> <p>3)为什么说《和谐课程》是近十年最好的校园霸凌题材电影,没有之一?</p> <p>开场曲:&lt;虹が始まるとき&gt;(Boris);</p> <p>结束曲:&lt;Milk&gt;(涉谷 毅);</p> <p>影片《少年的你》重要信息:</p> <p>本片推断分级:PG-13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雌雄大盗》(1967)</p> <p>《学校风云》(1988)</p> <p>《告白》(2010)</p> <p>《白夜行》(2011)</p> <p>《逃离德黑兰》(2012)</p> <p>《和谐课程》(2013)</p> <p>《狗十三》(2013)</p> <p>《白日焰火》(2014)</p> <p>《过春天》(2018)</p> <p>《大象席地而坐》(2018)</p> <p>《悲伤逆流成河》(2018)</p> <p>《银河补习班》(2019)</p> <p>《送我上青云》(2019)</p> No 5840 full
<![CDATA[174《双子杀手》外延,李安前作盘点]]> 本期主创团队&音频主播

陈丹青(画家,文艺评论家)

节目流程

页首音频涉及李安从《推手》到《断臂山》时期的作品,陈丹青回忆与李安的会面,并简单对比他与其他华人导演;

以上音频涉及从《色,戒》到《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时期的李安作品,两位主播最后就对“高帧率”的看法各执一词。

开场曲:<Brokenback Mountain1>(Gustavo Santaolalla  );

结束曲:<Wong Chia Chi's Theme>(Alexandre Desplat);

感谢彭薇以及嘉宾吴琦对本期节目的帮助;

后期:思源/波米;排版:效愚;

本期涉及李安前作

《推手》(1991)

《喜宴》(1993)

《饮食男女》(1994)

《理智与情感》(1995)

《冰风暴》(1997)

《与魔鬼同骑》(1999)

《卧虎藏龙》(2000)

《绿巨人浩克》(2003)

《断臂山》(2005)

《色,戒》(2007)

《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2009)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3D》(2012)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3D》(2016)

本期涉及其他电影

《侠女》(1970)

《巴黎最后的探戈》(1972)

《感官世界》(1976)

《北京故事》(1986)

《末代皇帝》(1987)

《喜福会》(1993)

《香魂女》(1993)

《紫蝴蝶》(2003)

《刺客聂隐娘》(2015)

《何以为家》(2018)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74-eq79co 42301502-4eb1-4e66-970b-8f40be93d0bb Tue, 22 Oct 2019 14:00:00 GMT <p>本期主创团队&amp;音频主播</p> <p>陈丹青(画家,文艺评论家)</p> <p>节目流程</p> <p>页首音频涉及李安从《推手》到《断臂山》时期的作品,陈丹青回忆与李安的会面,并简单对比他与其他华人导演;</p> <p>以上音频涉及从《色,戒》到《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时期的李安作品,两位主播最后就对“高帧率”的看法各执一词。</p> <p>开场曲:&lt;Brokenback Mountain1&gt;(Gustavo Santaolalla &nbsp;);</p> <p>结束曲:&lt;Wong Chia Chi's Theme&gt;(Alexandre Desplat);</p> <p>感谢彭薇以及嘉宾吴琦对本期节目的帮助;</p> <p>后期:思源/波米;排版:效愚;</p> <p>本期涉及李安前作</p> <p>《推手》(1991)</p> <p>《喜宴》(1993)</p> <p>《饮食男女》(1994)</p> <p>《理智与情感》(1995)</p> <p>《冰风暴》(1997)</p> <p>《与魔鬼同骑》(1999)</p> <p>《卧虎藏龙》(2000)</p> <p>《绿巨人浩克》(2003)</p> <p>《断臂山》(2005)</p> <p>《色,戒》(2007)</p> <p>《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2009)</p> <p>《少年派的奇幻漂流3D》(2012)</p> <p>《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3D》(2016)</p> <p>本期涉及其他电影</p> <p>《侠女》(1970)</p> <p>《巴黎最后的探戈》(1972)</p> <p>《感官世界》(1976)</p> <p>《北京故事》(1986)</p> <p>《末代皇帝》(1987)</p> <p>《喜福会》(1993)</p> <p>《香魂女》(1993)</p> <p>《紫蝴蝶》(2003)</p> <p>《刺客聂隐娘》(2015)</p> <p>《何以为家》(2018)</p> No 5788 full
<![CDATA[174《双子杀手》电影的未来,绝不是这样]]> 主播打分:

柏小莲:7分媒体人;《何以为家》等7期嘉宾

上一部就有人说他失手了,此前拍超英电影也有人说他失手了,失手又能如何呢?输不丢人,他也不怕,一个65岁功成名就已经站上巅峰的人,能够做到不怕失败、不怕输、什么都不怕,已经是赢了。

荡科长:6分《狮子王》等15期嘉宾

我绝不否定李安作为导演的成就,但我也不相信李安会是推动技术变革的那个导演。现在大家都在努力接受李安推广的新技术,或许并不是因为自己真的认同技术,仅仅是因为我们喜欢李安这个人。

波米:4.5分高帧率是视频概念,绝非一个电影概念。游戏早就到144帧了,体育转播也有60帧,其它领域它连噱头都算不上,到电影这里吹嘘这些的都是井底之蛙。天天谈什么沉浸感,说到底还是强调娱乐性。然而艺术是不能以追求最大化的娱乐属性作为前进方向的,尤其我们就生在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这是倒行逆施。

《双子杀手》平均分:约5.8分

节目流程

节目上半场时长:01:29:03;

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

1)嘉宾与抽奖信息介绍;

2)影片信息简要介绍;

3)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

页首音频的优点环节谈到的话题有(含剧透):

1)影片是否可被视为科幻版的《野草莓》?

2)影片开场的“火车出站”有何隐喻?

李安此次的弑父对象是什么?

3)为什么说李安尝试高帧率技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缺点部分涉及到如下话题(含剧透):

1)对比游戏等其它领域,为什么说:

     “只有高帧率视频,没有高帧率电影”?

2)艺术的终极追求仅仅是所谓的沉浸感?

画面越逼真就越高级吗?

3)回顾影史,为什么说高帧率技术不是进步而是彻底的倒退?

4)肉眼极限是150帧,顶级游戏是144帧,所以120帧也是终将被淘汰的过路货?

5)喜欢李安是不是就要喜欢他推销的技术?能否认清“爱屋及乌”的粉丝情感?

开场曲:<Don't You Feel Pain>(Lorne Balfe);

结束曲:<I Got A Woman>(Ray Charles);

影片《双子杀手》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

感谢动画导演张扬对本期节目的帮助。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火车进站》(1897)

《日出》(1927)

《电话谋杀案3D》(1954)

《野草莓》(1957)

《西北偏北》(1959)

《黑客帝国》(1999)

《卧虎藏龙1》(2000)

《谍影重重1》(2002)

《色,戒》(2007)

《阿凡达3D》(2009)

《雨果3D》(2011)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3D》(2012)

《超凡蜘蛛侠3D》(2012)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3D》(2016)

《马尼拉之战》(待定)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74-eq79bi 0c882c59-34fa-4be2-970e-1003502cbf15 Mon, 21 Oct 2019 14: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柏小莲:7分媒体人;《何以为家》等7期嘉宾</p> <p>上一部就有人说他失手了,此前拍超英电影也有人说他失手了,失手又能如何呢?输不丢人,他也不怕,一个65岁功成名就已经站上巅峰的人,能够做到不怕失败、不怕输、什么都不怕,已经是赢了。</p> <p>荡科长:6分《狮子王》等15期嘉宾</p> <p>我绝不否定李安作为导演的成就,但我也不相信李安会是推动技术变革的那个导演。现在大家都在努力接受李安推广的新技术,或许并不是因为自己真的认同技术,仅仅是因为我们喜欢李安这个人。</p> <p>波米:4.5分高帧率是视频概念,绝非一个电影概念。游戏早就到144帧了,体育转播也有60帧,其它领域它连噱头都算不上,到电影这里吹嘘这些的都是井底之蛙。天天谈什么沉浸感,说到底还是强调娱乐性。然而艺术是不能以追求最大化的娱乐属性作为前进方向的,尤其我们就生在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这是倒行逆施。</p> <p>《双子杀手》平均分:约5.8分</p> <p>节目流程</p> <p>节目上半场时长:01:29:03;</p> <p>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p> <p>1)嘉宾与抽奖信息介绍;</p> <p>2)影片信息简要介绍;</p> <p>3)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p> <p>页首音频的优点环节谈到的话题有(含剧透):</p> <p>1)影片是否可被视为科幻版的《野草莓》?</p> <p>2)影片开场的“火车出站”有何隐喻?</p> <p>李安此次的弑父对象是什么?</p> <p>3)为什么说李安尝试高帧率技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p> <p>缺点部分涉及到如下话题(含剧透):</p> <p>1)对比游戏等其它领域,为什么说:</p> <p>&nbsp;&nbsp;&nbsp;&nbsp;&nbsp;“只有高帧率视频,没有高帧率电影”?</p> <p>2)艺术的终极追求仅仅是所谓的沉浸感?</p> <p>画面越逼真就越高级吗?</p> <p>3)回顾影史,为什么说高帧率技术不是进步而是彻底的倒退?</p> <p>4)肉眼极限是150帧,顶级游戏是144帧,所以120帧也是终将被淘汰的过路货?</p> <p>5)喜欢李安是不是就要喜欢他推销的技术?能否认清“爱屋及乌”的粉丝情感?</p> <p>开场曲:&lt;Don't You Feel Pain&gt;(Lorne Balfe);</p> <p>结束曲:&lt;I Got A Woman&gt;(Ray Charles);</p> <p>影片《双子杀手》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p> <p>感谢动画导演张扬对本期节目的帮助。</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火车进站》(1897)</p> <p>《日出》(1927)</p> <p>《电话谋杀案3D》(1954)</p> <p>《野草莓》(1957)</p> <p>《西北偏北》(1959)</p> <p>《黑客帝国》(1999)</p> <p>《卧虎藏龙1》(2000)</p> <p>《谍影重重1》(2002)</p> <p>《色,戒》(2007)</p> <p>《阿凡达3D》(2009)</p> <p>《雨果3D》(2011)</p> <p>《少年派的奇幻漂流3D》(2012)</p> <p>《超凡蜘蛛侠3D》(2012)</p> <p>《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3D》(2016)</p> <p>《马尼拉之战》(待定)</p> No 5343 full
<![CDATA[173《仲夏夜惊魂》这就是那部拼盘电影的第8个故事]]> 主播打分:

杨超:8.5分《长江图》导演;《感谢上帝》等11期嘉宾

这是一部划时代的杰作。本质上它是一个社会问题片,而一位类型片导演能以这样一个无懈可击的故事对这个时代的社会问题做出强有力的回应,是我们每个影迷的幸运。

波米:8分不要说你没看懂,我们都能看懂,也最该看懂。片子在展现集体主义强大的诱惑性方面,那种切入点,那种滴水不漏,所有中国主旋律都该自愧不如。它论证了备受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思想腐蚀的西方世界是如何必将走向毁灭的。哈嘎万岁!

《仲夏夜惊魂》:平均分:8.3分

节目流程

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

1)嘉宾与栏目信息介绍;

2)影片信息简要介绍;

3)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

以上优点环节谈到的话题有(含剧透):

1)影片对恐怖片的传统陈规有哪些打破?为什么说它比《遗传厄运》更为极端?

2)从社会角度,主创对哈嘎镇的运行方式有无批判色彩?这几名外来者又代表了西方社会中的哪些角色?

3)从个人角度,女主角几次哭泣的方式有哪些变化?她最终的那个选择说明了什么?

4)影片的摄影比《遗传厄运》退步了吗?“灵魂出窍”的视角与过度曝光的画面是在体现哪种表意?

以上缺点部分涉及到如下话题(含剧透):

1)主创试图建立的“白昼恐怖”是否有效果?

2)主角们被“瓮中捉鳖”的过程是否真的无懈可击?

3)影片呈现的哈嘎镇运作细节是否足够?此类社会的终极形态是什么?

开场曲:<Prophesy>(Bobby Krlic);

结束曲:《同一首歌》(毛阿敏);

影片《仲夏夜惊魂》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剧场版为R级,导演剪辑版未分级;

后期:波米;排版:效愚;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异教徒》(1973)

《洛奇恐怖秀》(1975)

《搏击俱乐部》(1999)

《海滩》(2000)

《神秘村》(2004)

《千里走单骑》(2005)

《猜火车》(1996)

《疯狂的麦克斯4:狂暴之路》(2015)

《湮灭》(2018)

《遗传厄运》(2018)

《小丑》(2019)

《我和我的祖国》(2019)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738-eq79ag eab31ec8-1a43-4566-b488-619617f2b4e6 Mon, 07 Oct 2019 14: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杨超:8.5分《长江图》导演;《感谢上帝》等11期嘉宾</p> <p>这是一部划时代的杰作。本质上它是一个社会问题片,而一位类型片导演能以这样一个无懈可击的故事对这个时代的社会问题做出强有力的回应,是我们每个影迷的幸运。</p> <p>波米:8分不要说你没看懂,我们都能看懂,也最该看懂。片子在展现集体主义强大的诱惑性方面,那种切入点,那种滴水不漏,所有中国主旋律都该自愧不如。它论证了备受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思想腐蚀的西方世界是如何必将走向毁灭的。哈嘎万岁!</p> <p>《仲夏夜惊魂》:平均分:8.3分</p> <p>节目流程</p> <p>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p> <p>1)嘉宾与栏目信息介绍;</p> <p>2)影片信息简要介绍;</p> <p>3)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p> <p>以上优点环节谈到的话题有(含剧透):</p> <p>1)影片对恐怖片的传统陈规有哪些打破?为什么说它比《遗传厄运》更为极端?</p> <p>2)从社会角度,主创对哈嘎镇的运行方式有无批判色彩?这几名外来者又代表了西方社会中的哪些角色?</p> <p>3)从个人角度,女主角几次哭泣的方式有哪些变化?她最终的那个选择说明了什么?</p> <p>4)影片的摄影比《遗传厄运》退步了吗?“灵魂出窍”的视角与过度曝光的画面是在体现哪种表意?</p> <p>以上缺点部分涉及到如下话题(含剧透):</p> <p>1)主创试图建立的“白昼恐怖”是否有效果?</p> <p>2)主角们被“瓮中捉鳖”的过程是否真的无懈可击?</p> <p>3)影片呈现的哈嘎镇运作细节是否足够?此类社会的终极形态是什么?</p> <p>开场曲:&lt;Prophesy&gt;(Bobby Krlic);</p> <p>结束曲:《同一首歌》(毛阿敏);</p> <p>影片《仲夏夜惊魂》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剧场版为R级,导演剪辑版未分级;</p> <p>后期:波米;排版:效愚;</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异教徒》(1973)</p> <p>《洛奇恐怖秀》(1975)</p> <p>《搏击俱乐部》(1999)</p> <p>《海滩》(2000)</p> <p>《神秘村》(2004)</p> <p>《千里走单骑》(2005)</p> <p>《猜火车》(1996)</p> <p>《疯狂的麦克斯4:狂暴之路》(2015)</p> <p>《湮灭》(2018)</p> <p>《遗传厄运》(2018)</p> <p>《小丑》(2019)</p> <p>《我和我的祖国》(2019)</p> No 6222 full
<![CDATA[172《我和我的祖国》七个,同义词]]> 主播打分:

隐形(青年编剧;《攀登者》等34期嘉宾)

最值得研究的就是管虎在他的短片中呈现了怎样的升旗场面,这部戏他拍的是在北京升国旗,好像所有观众都为之骄傲;可还有一部戏,他拍的是在上海升起另一面旗,至今我们都无缘得见。其实中国电影人的命数,就写在这两次升旗仪式里。

《我和我的祖国》:平均分:5.5分

节目流程

00:00:09-00:01:00:嘉宾信息介绍;

00:01:00-00:05:31:影片信息简要介绍;

00:05:31-00:06:15: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

00:06:15-00:51:34:本档节目不设优缺点和外延环节,节目将逐一讨论每个短片并分别打分:

1)《前夜》(管虎/黄渤):6分

黄渤在诠释历史人物时是否过于夸张?侧写“大事件”的方式有哪些亮点?

2)《相遇》(张一白/张译):5.5分

对比《切尔诺贝利》,这一短片的剧情有哪些不合理之处?

3)《夺冠》(徐峥/吴京):3.5分

本短片概念是否借鉴了《天使爱美丽》?从主题角度,为什么说这是所有短片中最烂的一个?

4)《回归》(薛晓路/杜江):5分

49年坚持电动升旗,97年却要手动升旗,导演们在暗示什么?片中有关“发媳妇”的台词是否不恰当?

5)《北京你好》(宁浩/葛优):7分

为什么说“集体主义”的宣教性从这一短片开始减弱?王朔起到了哪些作用?

6)《白昼流星》(陈凯歌/刘昊然):6分

本故事删掉“神舟”段落是否也能成立?田壮壮自我致敬《盗马贼》?

7)《护航》(文牧野/宋佳):5.5分

分辨率极低的纪录片素材与正片素材混用是否诚意欠奉?

7部短片平均分为:5.5分;

开场曲:《我和我的祖国》(王菲);

结束曲:《让一切随风》(高少华);

影片《我和我的祖国》重要信息:

本片推断分级:PG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广岛之恋》(1959)

《盗马贼》(1986)

《爱在黎明破晓前》(1995)

《上访》(2009)

《天使爱美丽》(2001)

《无间道2》(2003)

《天降》(2009)

《树大招风》(2016)

《巴斯特·斯克鲁格斯的歌谣》(2018)

《小小的愿望》(2019)

《同义词》(2019)

《八佰》(待定)

《吹哨人》(待定)

《一秒钟》(待定)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72-eq799f c468555c-640f-4b37-9e8d-438db03398d0 Thu, 03 Oct 2019 14: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隐形(青年编剧;《攀登者》等34期嘉宾)</p> <p>最值得研究的就是管虎在他的短片中呈现了怎样的升旗场面,这部戏他拍的是在北京升国旗,好像所有观众都为之骄傲;可还有一部戏,他拍的是在上海升起另一面旗,至今我们都无缘得见。其实中国电影人的命数,就写在这两次升旗仪式里。</p> <p>《我和我的祖国》:平均分:5.5分</p> <p>节目流程</p> <p>00:00:09-00:01:00:嘉宾信息介绍;</p> <p>00:01:00-00:05:31:影片信息简要介绍;</p> <p>00:05:31-00:06:15: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p> <p>00:06:15-00:51:34:本档节目不设优缺点和外延环节,节目将逐一讨论每个短片并分别打分:</p> <p>1)《前夜》(管虎/黄渤):6分</p> <p>黄渤在诠释历史人物时是否过于夸张?侧写“大事件”的方式有哪些亮点?</p> <p>2)《相遇》(张一白/张译):5.5分</p> <p>对比《切尔诺贝利》,这一短片的剧情有哪些不合理之处?</p> <p>3)《夺冠》(徐峥/吴京):3.5分</p> <p>本短片概念是否借鉴了《天使爱美丽》?从主题角度,为什么说这是所有短片中最烂的一个?</p> <p>4)《回归》(薛晓路/杜江):5分</p> <p>49年坚持电动升旗,97年却要手动升旗,导演们在暗示什么?片中有关“发媳妇”的台词是否不恰当?</p> <p>5)《北京你好》(宁浩/葛优):7分</p> <p>为什么说“集体主义”的宣教性从这一短片开始减弱?王朔起到了哪些作用?</p> <p>6)《白昼流星》(陈凯歌/刘昊然):6分</p> <p>本故事删掉“神舟”段落是否也能成立?田壮壮自我致敬《盗马贼》?</p> <p>7)《护航》(文牧野/宋佳):5.5分</p> <p>分辨率极低的纪录片素材与正片素材混用是否诚意欠奉?</p> <p>7部短片平均分为:5.5分;</p> <p>开场曲:《我和我的祖国》(王菲);</p> <p>结束曲:《让一切随风》(高少华);</p> <p>影片《我和我的祖国》重要信息:</p> <p>本片推断分级:PG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广岛之恋》(1959)</p> <p>《盗马贼》(1986)</p> <p>《爱在黎明破晓前》(1995)</p> <p>《上访》(2009)</p> <p>《天使爱美丽》(2001)</p> <p>《无间道2》(2003)</p> <p>《天降》(2009)</p> <p>《树大招风》(2016)</p> <p>《巴斯特·斯克鲁格斯的歌谣》(2018)</p> <p>《小小的愿望》(2019)</p> <p>《同义词》(2019)</p> <p>《八佰》(待定)</p> <p>《吹哨人》(待定)</p> <p>《一秒钟》(待定)</p> No 3094 full
<![CDATA[172《攀登者》京黑们全错了!这片的隐喻你们都没懂!]]> 主播打分:

隐形:6分(青年编剧;《中国机长》等34期嘉宾)

我反倒觉得不喜欢《中国机长》的人可以看看这部电影。片中吴京的人设和《战狼》其实是完全相反的,主创削弱了他身上的红色,刻画的是他作为职业登山家的那一面。

《攀登者》:平均分:6分

节目流程

00:00:16-00:01:25:嘉宾与栏目信息介绍;

00:01:25-00:03:00:影片信息简要介绍;

00:03:00-00:04:52: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

00:04:52-00:45:11:本档节目不设优缺点和外延环节,讨论的问题包括:

1)影片设置“保摄影机还是保队友”的困境有何深层表意?

2)吴京在影片中的人设颠覆性到底在哪里?他与张译分别代表了哪两种思潮?

3)本片是否准确体现了文革前后真实的人物状态与人物关系?

4)吴京与章子怡的爱情线问题主要出在哪里?

5)本片真的是烂剧本耽误了好演员吗?主演分别出现了哪些表演问题?

6)本片能否被看做个人英雄主义电影?它与《中国机长》的通病是什么?

开场曲:《你来不来》(孙楠/吴京);

结束曲:《青藏高原》(李娜);

影片《攀登者》重要信息:

本片推断分级:PG-13级;

本期节目感谢嘉宾“刘三解”的协助。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地狱无门》(1980)

《芙蓉镇》(1987)

《霸王别姬》(1993)

《十面埋伏》(2004)

《一代宗师》(2013)

《迷失Z城》(2016)

《建军大业》(2017)

《无问西东》(2018)

《徒手攀岩》(2018)

《银河补习班》(2019)

《美国工厂》(2019)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72-eq798a 0d3e8238-5471-41d6-b023-758daaa57cb7 Wed, 02 Oct 2019 14: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隐形:6分(青年编剧;《中国机长》等34期嘉宾)</p> <p>我反倒觉得不喜欢《中国机长》的人可以看看这部电影。片中吴京的人设和《战狼》其实是完全相反的,主创削弱了他身上的红色,刻画的是他作为职业登山家的那一面。</p> <p>《攀登者》:平均分:6分</p> <p>节目流程</p> <p>00:00:16-00:01:25:嘉宾与栏目信息介绍;</p> <p>00:01:25-00:03:00:影片信息简要介绍;</p> <p>00:03:00-00:04:52: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p> <p>00:04:52-00:45:11:本档节目不设优缺点和外延环节,讨论的问题包括:</p> <p>1)影片设置“保摄影机还是保队友”的困境有何深层表意?</p> <p>2)吴京在影片中的人设颠覆性到底在哪里?他与张译分别代表了哪两种思潮?</p> <p>3)本片是否准确体现了文革前后真实的人物状态与人物关系?</p> <p>4)吴京与章子怡的爱情线问题主要出在哪里?</p> <p>5)本片真的是烂剧本耽误了好演员吗?主演分别出现了哪些表演问题?</p> <p>6)本片能否被看做个人英雄主义电影?它与《中国机长》的通病是什么?</p> <p>开场曲:《你来不来》(孙楠/吴京);</p> <p>结束曲:《青藏高原》(李娜);</p> <p>影片《攀登者》重要信息:</p> <p>本片推断分级:PG-13级;</p> <p>本期节目感谢嘉宾“刘三解”的协助。</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地狱无门》(1980)</p> <p>《芙蓉镇》(1987)</p> <p>《霸王别姬》(1993)</p> <p>《十面埋伏》(2004)</p> <p>《一代宗师》(2013)</p> <p>《迷失Z城》(2016)</p> <p>《建军大业》(2017)</p> <p>《无问西东》(2018)</p> <p>《徒手攀岩》(2018)</p> <p>《银河补习班》(2019)</p> <p>《美国工厂》(2019)</p> No 2719 full
<![CDATA[172《中国机长》古有摩西分海,今有涵予分云]]> 主播打分:

隐形5分(青年编剧;《寄生虫》等33期嘉宾)

这片拍了一堆视角,故事完整性也不在乎,主人公都没立起来,只是为了突出一件事儿——人情味儿。而对中国市场来说,有了这个,票房就有了。

《中国机长》:平均分:5分

节目流程

00:00:11-00:01:47:嘉宾与栏目信息介绍;

00:01:47-00:04:13:影片信息介绍;

00:04:13-00:05:34:嘉宾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

00:05:34-00:49:56:本档节目不设优缺点分类与外延环节,我们会讨论如下问题::

1)影片全程回避“风挡破裂”的事故原因,那在原案未查明真相之前改编电影是否合适?

2)影片与原事件及“英航5390”事故有哪些异同?影片进行了哪些改编?

3)影片与同题材美国影片是否有相似性?“穿越云层”的设计是否借鉴自《迫降航班》?

4)本片是在拍事件还是在立人物?在方向性选择上主创出了哪些问题?

5)影片还原以及虚构的困境主要有哪些?主人公摆脱困境的过程是否有成立?

6)影片的镜头语言错误有哪些?客舱戏堪称调度灾难?

开场曲:《我爱祖国的蓝天》(毛阿敏);

结束曲:《空姐之歌》(关晓彤);

影片《中国机长》重要信息:

本片推断分级:PG-13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紧急迫降》(2000)

《93航班》(2006)

《迫降航班》(2012)

《萨利机长》(2016)

《战狼2》(2017)

《摘金奇缘》(2018)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72-eq7974 8814bdb1-3418-496f-a9b0-a8b6c1ce5965 Tue, 01 Oct 2019 14: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隐形5分(青年编剧;《寄生虫》等33期嘉宾)</p> <p>这片拍了一堆视角,故事完整性也不在乎,主人公都没立起来,只是为了突出一件事儿——人情味儿。而对中国市场来说,有了这个,票房就有了。</p> <p>《中国机长》:平均分:5分</p> <p>节目流程</p> <p>00:00:11-00:01:47:嘉宾与栏目信息介绍;</p> <p>00:01:47-00:04:13:影片信息介绍;</p> <p>00:04:13-00:05:34:嘉宾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p> <p>00:05:34-00:49:56:本档节目不设优缺点分类与外延环节,我们会讨论如下问题::</p> <p>1)影片全程回避“风挡破裂”的事故原因,那在原案未查明真相之前改编电影是否合适?</p> <p>2)影片与原事件及“英航5390”事故有哪些异同?影片进行了哪些改编?</p> <p>3)影片与同题材美国影片是否有相似性?“穿越云层”的设计是否借鉴自《迫降航班》?</p> <p>4)本片是在拍事件还是在立人物?在方向性选择上主创出了哪些问题?</p> <p>5)影片还原以及虚构的困境主要有哪些?主人公摆脱困境的过程是否有成立?</p> <p>6)影片的镜头语言错误有哪些?客舱戏堪称调度灾难?</p> <p>开场曲:《我爱祖国的蓝天》(毛阿敏);</p> <p>结束曲:《空姐之歌》(关晓彤);</p> <p>影片《中国机长》重要信息:</p> <p>本片推断分级:PG-13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紧急迫降》(2000)</p> <p>《93航班》(2006)</p> <p>《迫降航班》(2012)</p> <p>《萨利机长》(2016)</p> <p>《战狼2》(2017)</p> <p>《摘金奇缘》(2018)</p> No 2995 full
<![CDATA[171《同义词》今年的金熊金狮金棕榈,这部是最好的]]> 主播打分:

顿河:7分(《送我上青云》制片人;《冷战》等9期嘉宾)

就像这部电影围绕着词语在讨论一样,本质上我们理解这片的前提也建立在一个二手翻译文本的状态,我怀疑很多关键台词的翻译是否准确,而这几乎决定了我们对影片主题的判定。

吴琦:6.5分(“单读”主编;《开战》等6期嘉宾)

语言和身体是最基本的两种交流方式,影片通过突出这两种元素,去探讨欧洲时下的社会问题乃至民族-国家概念的存在。

《同义词》平均分:约6.8分

节目流程

00:00:13-00:01:38:嘉宾信息介绍;

00:01:38-00:04:43:影片信息介绍;

00:04:43-00:07:53:嘉宾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

00:07:53-00:46:10:先讨论影片优点,我们讨论了以下问题:

1)导演对男主角的展现是批判、同情还是中立的?

2)为什么要把影片归类为“同性恋电影”?

3)影片真的可以被算作“难民题材”吗?男主角的身份在以色列处于什么阶层?

4)影片的所谓隐喻究竟是什么?它与其他同类题材有何异同?

5)电影结尾与另一金熊奖影片《喜宴》的结尾有无可比性?在文化议题上,它们各自传达了怎样的态度?

00:46:10-01:21:44:讨论影片缺点时,我们的话题有:

1)对比《花》等片,影片在格局上有哪些局限?

2)在欧洲电影节体系内,寓言性质的叙事手法是否过于陈旧?

3)影片对文化融合议题的讨论是否毫无新意?

01:21:44-01:41:19:外延话题,我们的话题是:

1)导演前作《教师》(又名《幼儿园教师》)中的女主角是否有“恋童”情感?

2)除了“诗和远方”,《幼儿园教师》还表达了哪些现实性话题?

3)为什么说《幼儿园教师》会帮助我们更好地解读《同义词》?

结束曲:<Sympathique>(Pink Martini);

影片《同义词》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R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喜宴》(1993)

《花》(2011)

《教师》(2014)

《流浪的迪潘》(2015)

《方形》(2017)

《冷战》(2018)

《野梨树》(2018)

《寄生虫》(2019)

《小丑》(2019)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71-eq7961 6da8dfe6-2fe8-4d8f-8453-1ed807c4321f Mon, 23 Sep 2019 14: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顿河:7分(《送我上青云》制片人;《冷战》等9期嘉宾)</p> <p>就像这部电影围绕着词语在讨论一样,本质上我们理解这片的前提也建立在一个二手翻译文本的状态,我怀疑很多关键台词的翻译是否准确,而这几乎决定了我们对影片主题的判定。</p> <p>吴琦:6.5分(“单读”主编;《开战》等6期嘉宾)</p> <p>语言和身体是最基本的两种交流方式,影片通过突出这两种元素,去探讨欧洲时下的社会问题乃至民族-国家概念的存在。</p> <p>《同义词》平均分:约6.8分</p> <p>节目流程</p> <p>00:00:13-00:01:38:嘉宾信息介绍;</p> <p>00:01:38-00:04:43:影片信息介绍;</p> <p>00:04:43-00:07:53:嘉宾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p> <p>00:07:53-00:46:10:先讨论影片优点,我们讨论了以下问题:</p> <p>1)导演对男主角的展现是批判、同情还是中立的?</p> <p>2)为什么要把影片归类为“同性恋电影”?</p> <p>3)影片真的可以被算作“难民题材”吗?男主角的身份在以色列处于什么阶层?</p> <p>4)影片的所谓隐喻究竟是什么?它与其他同类题材有何异同?</p> <p>5)电影结尾与另一金熊奖影片《喜宴》的结尾有无可比性?在文化议题上,它们各自传达了怎样的态度?</p> <p>00:46:10-01:21:44:讨论影片缺点时,我们的话题有:</p> <p>1)对比《花》等片,影片在格局上有哪些局限?</p> <p>2)在欧洲电影节体系内,寓言性质的叙事手法是否过于陈旧?</p> <p>3)影片对文化融合议题的讨论是否毫无新意?</p> <p>01:21:44-01:41:19:外延话题,我们的话题是:</p> <p>1)导演前作《教师》(又名《幼儿园教师》)中的女主角是否有“恋童”情感?</p> <p>2)除了“诗和远方”,《幼儿园教师》还表达了哪些现实性话题?</p> <p>3)为什么说《幼儿园教师》会帮助我们更好地解读《同义词》?</p> <p>结束曲:&lt;Sympathique&gt;(Pink Martini);</p> <p>影片《同义词》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R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喜宴》(1993)</p> <p>《花》(2011)</p> <p>《教师》(2014)</p> <p>《流浪的迪潘》(2015)</p> <p>《方形》(2017)</p> <p>《冷战》(2018)</p> <p>《野梨树》(2018)</p> <p>《寄生虫》(2019)</p> <p>《小丑》(2019)</p> No 6078 full
<![CDATA[170《美国工厂》你看到什么,你就是什么]]> 主播打分:

淡豹:7.5分(《开战》嘉宾)

这部纪录片不是拿中美文明冲突去解释问题,它恰恰是在呈现“你们所有人都拿文明冲突去解释问题”的时代情绪;无论中美,现在劳资问题等一切矛盾都被转移到了所谓的文化差异上,这才是影片的讨论重点。

靳锦:6分(资深媒体人;《痛苦与荣耀》等9期嘉宾)

影片有大量混淆因果之处,比如当它呈现工厂亏损和最后扭亏为盈时,从未给出严谨数据,但因为全片都在讨论劳资问题,就会导致观众把二者联在一起,但决定工厂盈亏的因素有很多,为什么它只字不提?

《美国工厂》平均分:约6.8分

节目流程

00:00:19-00:00:49:本期主播信息介绍;

00:00:49-00:05:06:影片信息介绍;

00:05:06-00:10:10:两位嘉宾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

00:10:10-00:49:51:主播们将依次围绕如下问题进行讨论:

1)这部纪录片是否是“理客中”,如何看待“福耀CEO质疑影片英文字幕翻译不客观”一事?

2)在奥巴马夫妇介入后,影片可否被归为“政治宣传”类电影?它是否有攻击特朗普政策的主题倾向?

3)影片“自动化取代人力”的结尾是升华主题还是跑题?

4)电影是否过于突出“文化差异”而忽略“工种差别”等其它问题?

5)关于福耀,还有哪些信息是影片放弃或欠缺交待的?

6)现实中的商人曹德旺与纪录片中呈现的形象有哪些异同?

7)“公平与效率”的二元论能否囊括中美差异乃至全片的主题?

8)在贸易战背景下,这部纪录片的主题有哪些现实性?

影片《美国工厂》重要信息: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华氏911》(2004)

《难以忽视的真相》(2006)

《最后一辆车:通用王国的破产》(2009)

《中国工厂》(2017)

《开战》(2018)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70-eq7937 1499e9dd-1675-40a5-afac-47776ca09341 Tue, 17 Sep 2019 14: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淡豹:7.5分(《开战》嘉宾)</p> <p>这部纪录片不是拿中美文明冲突去解释问题,它恰恰是在呈现“你们所有人都拿文明冲突去解释问题”的时代情绪;无论中美,现在劳资问题等一切矛盾都被转移到了所谓的文化差异上,这才是影片的讨论重点。</p> <p>靳锦:6分(资深媒体人;《痛苦与荣耀》等9期嘉宾)</p> <p>影片有大量混淆因果之处,比如当它呈现工厂亏损和最后扭亏为盈时,从未给出严谨数据,但因为全片都在讨论劳资问题,就会导致观众把二者联在一起,但决定工厂盈亏的因素有很多,为什么它只字不提?</p> <p>《美国工厂》平均分:约6.8分</p> <p>节目流程</p> <p>00:00:19-00:00:49:本期主播信息介绍;</p> <p>00:00:49-00:05:06:影片信息介绍;</p> <p>00:05:06-00:10:10:两位嘉宾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p> <p>00:10:10-00:49:51:主播们将依次围绕如下问题进行讨论:</p> <p>1)这部纪录片是否是“理客中”,如何看待“福耀CEO质疑影片英文字幕翻译不客观”一事?</p> <p>2)在奥巴马夫妇介入后,影片可否被归为“政治宣传”类电影?它是否有攻击特朗普政策的主题倾向?</p> <p>3)影片“自动化取代人力”的结尾是升华主题还是跑题?</p> <p>4)电影是否过于突出“文化差异”而忽略“工种差别”等其它问题?</p> <p>5)关于福耀,还有哪些信息是影片放弃或欠缺交待的?</p> <p>6)现实中的商人曹德旺与纪录片中呈现的形象有哪些异同?</p> <p>7)“公平与效率”的二元论能否囊括中美差异乃至全片的主题?</p> <p>8)在贸易战背景下,这部纪录片的主题有哪些现实性?</p> <p>影片《美国工厂》重要信息:</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华氏911》(2004)</p> <p>《难以忽视的真相》(2006)</p> <p>《最后一辆车:通用王国的破产》(2009)</p> <p>《中国工厂》(2017)</p> <p>《开战》(2018)</p> No 5946 full
<![CDATA[169《感谢上帝》不要把这个世界,让给你所鄙视的那群人]]> 主播打分:

杨超:6.5分(《长江图》导演;《野梨树》等10期嘉宾)

都说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那神父性侵归谁管?这片再次印证了那个规律:任何信仰一旦体制化之后,它就一定会形成一个只求自保的利益群体。

《感谢上帝》平均分:6.5分

节目流程

00:00:10-00:00:30:嘉宾信息介绍;

00:00:30-00:05:11:影片信息介绍;

00:05:11-00:06:35:嘉宾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

00:06:35-00:54:28:先讨论影片优点,我们讨论了以下问题:

1)影片与《虐童疑云》等片角度有何异同?它对信仰本身的质疑是否比《聚焦》更为深刻?

2)从私力救济的角度,影片呈现了受害者面临了哪些具体困境?

3)在维权过程中,私力救济组织如何使抗争变得更有效率?

4)影片多次转换主角的用意是什么?从维权到弃教的脉络如何体现?

5)公权力在事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它与国内现实题材影片的形象有何不同?

6)从导演欧容的角度,本作是否有他故意“去奇情化”“去狗血化”的自我突破?

00:54:28-01:06:53:讨论影片缺点时,我们的话题有:

1)教会视角的信息为何严重缺失?影片是否回避了教会袒护罪犯的根本原因?

2)《电影手册》为何对此片“怒打一颗星”,仅因为叙事手法的陈旧无法被容忍吗?

3)电影如果单纯追求表层问题的揭露,那它与一篇媒体稿件有何区别?

4)从摄影调度上,影片是否毫无亮点?

01:06:53-01:27:11:外延话题,我们的话题是:

1)片中发生的事离我们有多远?

2)导演欧容前作的风格特点;

开场曲:<Requiem pour un combat>(Evgueni&Sacha Galperine);

结束曲:<Cœurs d'enfants>(Evgueni&Sacha Galperine);

影片《感谢上帝》重要信息:

本片推断分级:R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八美图》(2002)

《神秘河》(2003)

《不良教育》(2004)

《虐童疑云》(2008)

《熔炉》(2011)

《登堂入室》(2012)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2013)

《花容月貌》(2013)

《星际穿越》(2014)

《聚焦》(2015)

《嘉年华》(2017)

《1987,黎明到来的那一天》(2018)

《我讨厌耶稣》(小小小耶稣,2018)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69-eq7928 ee7136e9-5812-4ec6-8e17-1ddd71ab01c3 Mon, 26 Aug 2019 14: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杨超:6.5分(《长江图》导演;《野梨树》等10期嘉宾)</p> <p>都说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那神父性侵归谁管?这片再次印证了那个规律:任何信仰一旦体制化之后,它就一定会形成一个只求自保的利益群体。</p> <p>《感谢上帝》平均分:6.5分</p> <p>节目流程</p> <p>00:00:10-00:00:30:嘉宾信息介绍;</p> <p>00:00:30-00:05:11:影片信息介绍;</p> <p>00:05:11-00:06:35:嘉宾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p> <p>00:06:35-00:54:28:先讨论影片优点,我们讨论了以下问题:</p> <p>1)影片与《虐童疑云》等片角度有何异同?它对信仰本身的质疑是否比《聚焦》更为深刻?</p> <p>2)从私力救济的角度,影片呈现了受害者面临了哪些具体困境?</p> <p>3)在维权过程中,私力救济组织如何使抗争变得更有效率?</p> <p>4)影片多次转换主角的用意是什么?从维权到弃教的脉络如何体现?</p> <p>5)公权力在事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它与国内现实题材影片的形象有何不同?</p> <p>6)从导演欧容的角度,本作是否有他故意“去奇情化”“去狗血化”的自我突破?</p> <p>00:54:28-01:06:53:讨论影片缺点时,我们的话题有:</p> <p>1)教会视角的信息为何严重缺失?影片是否回避了教会袒护罪犯的根本原因?</p> <p>2)《电影手册》为何对此片“怒打一颗星”,仅因为叙事手法的陈旧无法被容忍吗?</p> <p>3)电影如果单纯追求表层问题的揭露,那它与一篇媒体稿件有何区别?</p> <p>4)从摄影调度上,影片是否毫无亮点?</p> <p>01:06:53-01:27:11:外延话题,我们的话题是:</p> <p>1)片中发生的事离我们有多远?</p> <p>2)导演欧容前作的风格特点;</p> <p>开场曲:&lt;Requiem pour un combat&gt;(Evgueni&amp;Sacha Galperine);</p> <p>结束曲:&lt;Cœurs d'enfants&gt;(Evgueni&amp;Sacha Galperine);</p> <p>影片《感谢上帝》重要信息:</p> <p>本片推断分级:R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八美图》(2002)</p> <p>《神秘河》(2003)</p> <p>《不良教育》(2004)</p> <p>《虐童疑云》(2008)</p> <p>《熔炉》(2011)</p> <p>《登堂入室》(2012)</p> <p>《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2013)</p> <p>《花容月貌》(2013)</p> <p>《星际穿越》(2014)</p> <p>《聚焦》(2015)</p> <p>《嘉年华》(2017)</p> <p>《1987,黎明到来的那一天》(2018)</p> <p>《我讨厌耶稣》(小小小耶稣,2018)</p> No 5231 full
<![CDATA[168《寄生虫》我命由天不由我]]> 主播打分:

隐形:7分(青年编剧;《我们》等32期嘉宾)

都说这片讲贫富差距,但片中的富人从没对穷人有过任何故意的伤害,导演也绝不煽动观众对富人产生厌恶,却还能把故事带到那个注定的结局,这才是高明之处。

法兰西胶片:6分(《我们》等17期嘉宾;公号“第一导演”)

仅有的亮点就要数马桶的设计了,面对这个半地下的马桶,人必须要弯腰才能拉屎,也就形成一种人在不断吃屎的感觉,太好了。

《寄生虫》平均分:6.5分

节目流程

00:00:17-00:01:21:录音环境介绍;

00:01:21-00:07:42:影片信息介绍;

00:07:42-00:12:19:两位嘉宾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

00:12:19-00:49:51:先讨论影片缺点,我们的话题如下:

1)全片真的毫无BUG?金司机(宋康昊)最后动机是否有得商榷?

2)阶层固化、贫富差距是否老生常谈?半架空设定是否有损社会表达?

3)影片对富人的塑造存在哪些问题?朴社长的人物前史是什么?

4)对比《燃烧》,本片结尾是否狗尾续貂?

00:49:51-01:38:36:讨论影片优点时,我们的话题有:

1)本片故事也是一出“演员的诞生”?宋康昊是在扮演三流演员?

2)印第安符号的背后,谁才是寄生虫?

3)为何说“8分钟泡面”是戏剧核心?富人如何杀人于无形?

4)圈层壁垒的形成与崩塌,石头的用意是?

01:38:36-02:04:02:外延话题,我们将重点讨论:

1)从《天国与地狱》看贫富差距问题的高效呈现——道德困境的设置;

2)围绕本片的字幕事件及FIRST撤片事件;

3)再谈《杀人回忆》对中国电影的影响;

开场曲:<짜파구리>(정재일 );

结束曲:<야영>(정재일 )

影片《寄生虫》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R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天国与地狱》(1963)

《绑架门口狗》(2000)

《杀人回忆》(2003)

《撞车》(2005)

《香水》(2006)

《母亲》(2009)

《中国合伙人》(2013)

《雪国列车》(2013)

《小姐》(2016)

《玉子》(2017)

《燃烧》(2018)

《小偷家族》(2018)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68-eq791b e7c8ba76-6a9b-4cde-bbc8-7cfaf1c15da5 Mon, 12 Aug 2019 14: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隐形:7分(青年编剧;《我们》等32期嘉宾)</p> <p>都说这片讲贫富差距,但片中的富人从没对穷人有过任何故意的伤害,导演也绝不煽动观众对富人产生厌恶,却还能把故事带到那个注定的结局,这才是高明之处。</p> <p>法兰西胶片:6分(《我们》等17期嘉宾;公号“第一导演”)</p> <p>仅有的亮点就要数马桶的设计了,面对这个半地下的马桶,人必须要弯腰才能拉屎,也就形成一种人在不断吃屎的感觉,太好了。</p> <p>《寄生虫》平均分:6.5分</p> <p>节目流程</p> <p>00:00:17-00:01:21:录音环境介绍;</p> <p>00:01:21-00:07:42:影片信息介绍;</p> <p>00:07:42-00:12:19:两位嘉宾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p> <p>00:12:19-00:49:51:先讨论影片缺点,我们的话题如下:</p> <p>1)全片真的毫无BUG?金司机(宋康昊)最后动机是否有得商榷?</p> <p>2)阶层固化、贫富差距是否老生常谈?半架空设定是否有损社会表达?</p> <p>3)影片对富人的塑造存在哪些问题?朴社长的人物前史是什么?</p> <p>4)对比《燃烧》,本片结尾是否狗尾续貂?</p> <p>00:49:51-01:38:36:讨论影片优点时,我们的话题有:</p> <p>1)本片故事也是一出“演员的诞生”?宋康昊是在扮演三流演员?</p> <p>2)印第安符号的背后,谁才是寄生虫?</p> <p>3)为何说“8分钟泡面”是戏剧核心?富人如何杀人于无形?</p> <p>4)圈层壁垒的形成与崩塌,石头的用意是?</p> <p>01:38:36-02:04:02:外延话题,我们将重点讨论:</p> <p>1)从《天国与地狱》看贫富差距问题的高效呈现——道德困境的设置;</p> <p>2)围绕本片的字幕事件及FIRST撤片事件;</p> <p>3)再谈《杀人回忆》对中国电影的影响;</p> <p>开场曲:&lt;짜파구리&gt;(정재일 );</p> <p>结束曲:&lt;야영&gt;(정재일 )</p> <p>影片《寄生虫》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R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天国与地狱》(1963)</p> <p>《绑架门口狗》(2000)</p> <p>《杀人回忆》(2003)</p> <p>《撞车》(2005)</p> <p>《香水》(2006)</p> <p>《母亲》(2009)</p> <p>《中国合伙人》(2013)</p> <p>《雪国列车》(2013)</p> <p>《小姐》(2016)</p> <p>《玉子》(2017)</p> <p>《燃烧》(2018)</p> <p>《小偷家族》(2018)</p> No 7442 full
<![CDATA[167《痛苦与荣耀》佩德罗·阿莫多瓦前作回顾,他的杰作如果拍在当下,每一帧都是技术原因!]]> 本期主创团队&音频主播

鲁韵子(媒体人;《痛苦与荣耀》等6期嘉宾)

靳锦(媒体人;《痛苦与荣耀》等9期嘉宾)

节目流程

1)主播各谈一部自己最喜欢的阿莫多瓦电影,分别是《回归》《关于我母亲的一切》和《不良教育》(点击蓝字收听上半场节目);

2)承接上半场内容,对阿莫多瓦其它重要作品进行简要回顾;

开场曲:<Lo Dudo>(Pedro Almodóvar);

结束曲:<Gran Ganga>(McNamara);

本期涉及阿莫多瓦前作

《烈女传》(1980)

《欲望法则》(1987)

《捆着我,绑着我》(1990)

《情迷高跟鞋》(1991)

《活色生香》(1997)

《关于我母亲的一切》(1999)

《对她说》(2002)

《不良教育》(2004)

《回归》(2006)

《吾栖之肤》(2011)

本期涉及其他电影

《秋日奏鸣曲》(1978)

《小山回家》(1995)

《禁室培欲》(1999)

《纽约黑帮》(2002)

《颐和园》(2006)

《色,戒》(2007)

《亲密治疗》(2012)

《风中有朵雨做的云》(2019)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67-eq790f cfa0b6ec-2bf1-4cc2-9609-f959b3e1cc2e Wed, 07 Aug 2019 14:00:00 GMT <p>本期主创团队&amp;音频主播</p> <p>鲁韵子(媒体人;《痛苦与荣耀》等6期嘉宾)</p> <p>靳锦(媒体人;《痛苦与荣耀》等9期嘉宾)</p> <p>节目流程</p> <p>1)主播各谈一部自己最喜欢的阿莫多瓦电影,分别是《回归》《关于我母亲的一切》和《不良教育》(点击蓝字收听上半场节目);</p> <p>2)承接上半场内容,对阿莫多瓦其它重要作品进行简要回顾;</p> <p>开场曲:&lt;Lo Dudo&gt;(Pedro Almodóvar);</p> <p>结束曲:&lt;Gran Ganga&gt;(McNamara);</p> <p>本期涉及阿莫多瓦前作</p> <p>《烈女传》(1980)</p> <p>《欲望法则》(1987)</p> <p>《捆着我,绑着我》(1990)</p> <p>《情迷高跟鞋》(1991)</p> <p>《活色生香》(1997)</p> <p>《关于我母亲的一切》(1999)</p> <p>《对她说》(2002)</p> <p>《不良教育》(2004)</p> <p>《回归》(2006)</p> <p>《吾栖之肤》(2011)</p> <p>本期涉及其他电影</p> <p>《秋日奏鸣曲》(1978)</p> <p>《小山回家》(1995)</p> <p>《禁室培欲》(1999)</p> <p>《纽约黑帮》(2002)</p> <p>《颐和园》(2006)</p> <p>《色,戒》(2007)</p> <p>《亲密治疗》(2012)</p> <p>《风中有朵雨做的云》(2019)</p> No 4853 full
<![CDATA[167《痛苦与荣耀》他这次最该拿金棕榈?我不觉得]]> 主播打分:

鲁韵子:7分(资深媒体人;《复仇者联盟4》等5期嘉宾)

阿莫多瓦把他早前的犀利和张扬转化为这次的细腻与温柔。作为导演粉丝,这片给了我太多的情感慰藉,而最大的感慨莫过于眼看着班德拉斯由当初一枚小鲜肉蜕变为一位戛纳影帝。

靳锦:6.5分(资深媒体人;《何以为家》等8期嘉宾)

这片的创作受到了《八部半》的启发,《八部半》创造了完全独立的世界,创造了完全独立的世界,更提供了多维的阐述角度——然而这片中交叠出现了过多阿莫多瓦过往使用的元素,观众究竟是被独立的新故事吸引,还是沉溺于过往的印象?

《痛苦与荣耀》平均分:约6.8分

节目流程

明天将推送本期下半场内容

00:00:14-00:01:21:嘉宾等信息介绍;

00:01:21-00:07:16:影片信息介绍;

00:07:16-00:09:37:两位嘉宾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

00:09:37-00:57:29:在讨论影片优点的环节,我们将涉及以下问题:

1)所谓的“自传性质”具体体现在哪里?片中主人公为何使用化名?

2)“阿莫多瓦红”在本片的呈现方式?用法与导演前作有何异同?

3)影片如何呈现“自反性”?现实、片中片与回忆的关系是什么?

4)主人公一切创作焦虑源自于哪里?如何看待片中建立的母子关系?

00:57:29-01:18:17:在讨论影片缺点的环节,我们会涉及这些问题:

1)通片老梗到底算“自我致敬”还是“自我抄袭”?

2)不再有对边缘人群体的关注与社会性表达,这是“自传”还是“自恋”?

3)摄影调度毫无亮点?本片何以成为豆瓣评分最高的阿莫多瓦电影?

01:18:17-02:00:00:外延话题,我们将重点讨论:

1)主播各谈一部自己最喜欢的阿莫多瓦电影,分别是《回归》《关于我母亲的一切》和《不良教育》;

2)承接上一个话题,对阿莫多瓦其它重要作品进行简要回顾;(本环节将于明天推送)

开场曲:<Piano Bar y coro infantil>(Alberto Iglesias);

结束曲:<La addicción>(Alberto Iglesias)

影片《痛苦与荣耀》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R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彗星美人》(1950)

《欲望号街车》(1951)

《八部半》(1963)

《欲望法则》(1987)

《天堂电影院》(1988)

《捆着我,绑着我》(1990)

《男生女相:华语电影之性别》(1998)

《关于我母亲的一切》(1999)

《对她说》(2002)

《回归》(2006)

《吾栖之肤》(2011)

《鸟人》(2014)

《杰出公民》(2016)

《巴斯特·斯克鲁格斯的歌谣》(2018)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67-eq78vk 196a1121-b9eb-4e2b-978f-1b587be0f109 Mon, 05 Aug 2019 14: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鲁韵子:7分(资深媒体人;《复仇者联盟4》等5期嘉宾)</p> <p>阿莫多瓦把他早前的犀利和张扬转化为这次的细腻与温柔。作为导演粉丝,这片给了我太多的情感慰藉,而最大的感慨莫过于眼看着班德拉斯由当初一枚小鲜肉蜕变为一位戛纳影帝。</p> <p>靳锦:6.5分(资深媒体人;《何以为家》等8期嘉宾)</p> <p>这片的创作受到了《八部半》的启发,《八部半》创造了完全独立的世界,创造了完全独立的世界,更提供了多维的阐述角度——然而这片中交叠出现了过多阿莫多瓦过往使用的元素,观众究竟是被独立的新故事吸引,还是沉溺于过往的印象?</p> <p>《痛苦与荣耀》平均分:约6.8分</p> <p>节目流程</p> <p>明天将推送本期下半场内容</p> <p>00:00:14-00:01:21:嘉宾等信息介绍;</p> <p>00:01:21-00:07:16:影片信息介绍;</p> <p>00:07:16-00:09:37:两位嘉宾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p> <p>00:09:37-00:57:29:在讨论影片优点的环节,我们将涉及以下问题:</p> <p>1)所谓的“自传性质”具体体现在哪里?片中主人公为何使用化名?</p> <p>2)“阿莫多瓦红”在本片的呈现方式?用法与导演前作有何异同?</p> <p>3)影片如何呈现“自反性”?现实、片中片与回忆的关系是什么?</p> <p>4)主人公一切创作焦虑源自于哪里?如何看待片中建立的母子关系?</p> <p>00:57:29-01:18:17:在讨论影片缺点的环节,我们会涉及这些问题:</p> <p>1)通片老梗到底算“自我致敬”还是“自我抄袭”?</p> <p>2)不再有对边缘人群体的关注与社会性表达,这是“自传”还是“自恋”?</p> <p>3)摄影调度毫无亮点?本片何以成为豆瓣评分最高的阿莫多瓦电影?</p> <p>01:18:17-02:00:00:外延话题,我们将重点讨论:</p> <p>1)主播各谈一部自己最喜欢的阿莫多瓦电影,分别是《回归》《关于我母亲的一切》和《不良教育》;</p> <p>2)承接上一个话题,对阿莫多瓦其它重要作品进行简要回顾;(本环节将于明天推送)</p> <p>开场曲:&lt;Piano Bar y coro infantil&gt;(Alberto Iglesias);</p> <p>结束曲:&lt;La addicción&gt;(Alberto Iglesias)</p> <p>影片《痛苦与荣耀》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R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彗星美人》(1950)</p> <p>《欲望号街车》(1951)</p> <p>《八部半》(1963)</p> <p>《欲望法则》(1987)</p> <p>《天堂电影院》(1988)</p> <p>《捆着我,绑着我》(1990)</p> <p>《男生女相:华语电影之性别》(1998)</p> <p>《关于我母亲的一切》(1999)</p> <p>《对她说》(2002)</p> <p>《回归》(2006)</p> <p>《吾栖之肤》(2011)</p> <p>《鸟人》(2014)</p> <p>《杰出公民》(2016)</p> <p>《巴斯特·斯克鲁格斯的歌谣》(2018)</p> No 7199 full
<![CDATA[166《哪吒之魔童降世》不讲“父要子亡”,就不是哪吒的故事]]> 主播打分:

雷普利:6分(凤凰电影”前编辑;《何以为家》等35期嘉宾)

原著的“父要子亡”竟然被改成“父爱如山”,这主题可以给中国五千年来的任何孩子,唯独不能放到哪吒身上。对“子道”的反叛在这个土壤下本来就极为稀缺,这次从哪吒的故事里也消失了……

效愚:6.5分(《无主之作》等2期嘉宾)

“哪吒”的形象发展到今天成为了一个精神图腾,成为了无数管制下生长的平凡青少年的英雄梦想——哪怕他以极端自我伤害的方式来进行反抗,生活越是平淡,威压越是沉重,这反抗,或者说释放的方式就越得惨烈、悲怆。幼齿化的故事是无法呈现这样的精神的。

《哪吒之魔童降世》平均分:约6.3分

节目流程

00:00:12-00:00:43:本期主播信息介绍;

00:00:43-00:03:40:影片信息介绍;

00:03:40-00:04:43:二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

00:04:43-00:37:24:讨论缺点环节,我们将涉及以下问题:

1、本作哪吒是否彻底OOC?原著里他对“子道”的反抗是不是不应被动摇的核心价值?

2、在削弱“子道”命题后,所谓“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反抗对象变成了什么?三年后遭雷劈的设定是否有逻辑?

3、“自我实现”与“情感和解”能否等同于“拯救众生”?“百姓集体下跪”的动机在哪里?

4、从皮克斯到周星驰,影片是否存在大量模仿镜头?什么算致敬?什么是照搬?

5、几大票房爆款的父权输出:结合《流浪地球》和《银河补习班》,“可怜天下父母心”的背后有无对青少年的道德劝诫?

00:37:24-01:03:35:谈论优点环节,我们将涉及以下问题:

1、为什么说敖丙的人物塑造碾压哪吒?原创的龙族支线比主线更出彩?

2、同人创作是否能被视为亚文化产品反哺主流电影?

3、开启“封神宇宙”乃至“中国神话宇宙”有哪些积极意义?

01:03:35-尾声:外延部分,我们将涉及;

1、重回《封神演义》,哪吒的“无君无父”意识带有原作者怎样的反儒思想?

2、结合《封神》中的三教背景,哪吒的形象又与后期的简化版本有哪些根本不同?

3、如何评价79版《哪吒闹海》,宫崎骏说“4大龙王隐喻4人帮”是否道破天机?

4、简述导演饺子短片前作《打,打个大西瓜》和《老板的女人》;

开场曲:《再见杰克》(痛仰乐队);

尾声曲:《不》(痛仰乐队);

影片《哪吒之魔童降世》重要信息:

本片推断分级:PG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哪吒闹海》(1979)

《青少年哪吒》(1992)

《少林足球》(2001)

《超人总动员》(2004)

《功夫》(2004)

《机器人总动员》(2008)

《打,打个大西瓜》(2008)

《魁拔之十万火急》(2011)

《老板的女人》(2013)

《十万个冷笑话1》(2014)

《少女哪吒》(2014)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2015)

《悟空传》(2017)

《风语咒》(2018)

《白蛇:缘起》(2019)

《流浪地球》(2019)

《阿丽塔:战斗天使》(2019)

《银河补习班》(2019)

《姜子牙》(2020)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66-eq78ui 189e5e1c-29c8-469c-a5e9-7b67057c0b6b Mon, 29 Jul 2019 14: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雷普利:6分(凤凰电影”前编辑;《何以为家》等35期嘉宾)</p> <p>原著的“父要子亡”竟然被改成“父爱如山”,这主题可以给中国五千年来的任何孩子,唯独不能放到哪吒身上。对“子道”的反叛在这个土壤下本来就极为稀缺,这次从哪吒的故事里也消失了……</p> <p>效愚:6.5分(《无主之作》等2期嘉宾)</p> <p>“哪吒”的形象发展到今天成为了一个精神图腾,成为了无数管制下生长的平凡青少年的英雄梦想——哪怕他以极端自我伤害的方式来进行反抗,生活越是平淡,威压越是沉重,这反抗,或者说释放的方式就越得惨烈、悲怆。幼齿化的故事是无法呈现这样的精神的。</p> <p>《哪吒之魔童降世》平均分:约6.3分</p> <p>节目流程</p> <p>00:00:12-00:00:43:本期主播信息介绍;</p> <p>00:00:43-00:03:40:影片信息介绍;</p> <p>00:03:40-00:04:43:二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p> <p>00:04:43-00:37:24:讨论缺点环节,我们将涉及以下问题:</p> <p>1、本作哪吒是否彻底OOC?原著里他对“子道”的反抗是不是不应被动摇的核心价值?</p> <p>2、在削弱“子道”命题后,所谓“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反抗对象变成了什么?三年后遭雷劈的设定是否有逻辑?</p> <p>3、“自我实现”与“情感和解”能否等同于“拯救众生”?“百姓集体下跪”的动机在哪里?</p> <p>4、从皮克斯到周星驰,影片是否存在大量模仿镜头?什么算致敬?什么是照搬?</p> <p>5、几大票房爆款的父权输出:结合《流浪地球》和《银河补习班》,“可怜天下父母心”的背后有无对青少年的道德劝诫?</p> <p>00:37:24-01:03:35:谈论优点环节,我们将涉及以下问题:</p> <p>1、为什么说敖丙的人物塑造碾压哪吒?原创的龙族支线比主线更出彩?</p> <p>2、同人创作是否能被视为亚文化产品反哺主流电影?</p> <p>3、开启“封神宇宙”乃至“中国神话宇宙”有哪些积极意义?</p> <p>01:03:35-尾声:外延部分,我们将涉及;</p> <p>1、重回《封神演义》,哪吒的“无君无父”意识带有原作者怎样的反儒思想?</p> <p>2、结合《封神》中的三教背景,哪吒的形象又与后期的简化版本有哪些根本不同?</p> <p>3、如何评价79版《哪吒闹海》,宫崎骏说“4大龙王隐喻4人帮”是否道破天机?</p> <p>4、简述导演饺子短片前作《打,打个大西瓜》和《老板的女人》;</p> <p>开场曲:《再见杰克》(痛仰乐队);</p> <p>尾声曲:《不》(痛仰乐队);</p> <p>影片《哪吒之魔童降世》重要信息:</p> <p>本片推断分级:PG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哪吒闹海》(1979)</p> <p>《青少年哪吒》(1992)</p> <p>《少林足球》(2001)</p> <p>《超人总动员》(2004)</p> <p>《功夫》(2004)</p> <p>《机器人总动员》(2008)</p> <p>《打,打个大西瓜》(2008)</p> <p>《魁拔之十万火急》(2011)</p> <p>《老板的女人》(2013)</p> <p>《十万个冷笑话1》(2014)</p> <p>《少女哪吒》(2014)</p> <p>《西游记之大圣归来》(2015)</p> <p>《悟空传》(2017)</p> <p>《风语咒》(2018)</p> <p>《白蛇:缘起》(2019)</p> <p>《流浪地球》(2019)</p> <p>《阿丽塔:战斗天使》(2019)</p> <p>《银河补习班》(2019)</p> <p>《姜子牙》(2020)</p> No 5384 full
<![CDATA[165《银河补习班》全网都骂疯了,要不我们夸两句?]]> 主播打分:

大鲸鱼:5分(中学教师,《天才枪手》嘉宾)

“其实1985年的时候我们就提出‘素质教育’这个词了,但三十多年来始终推行不下去。从这个角度看,邓超没拍好这题材不能怪他,因为教育该怎么搞,连国家都没弄清楚,你指望他?”

萝贝贝:4分(公号“萝严肃”创始人)

“现在一堆人说‘求求邓超离开俞白眉吧!’你们也不想想他俩为什么合作了这么长时间?这充分说明邓超本人的审美就停留在了这个层面!”

《银河补习班》平均分:4.5分

节目流程

00:00:22-00:01:19:本期主播信息介绍;

00:01:19-00:04:34:影片信息介绍;

00:04:34-00:06:29:二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

00:06:29-00:37:24:讨论优点环节,我们将涉及以下问题:

1、影片是否突出了现实中往往被忽视的“父亲教育”主题?

2、电影如何将“素质教育”命题升级到对“科教兴国”的强调?

3、片中对儿子施加影响的多个父权形象分别代表什么?

4、为什么说儿子的成长过程象征着“改开”的演变过程?

00:37:24-01:15:47:谈论缺点环节,我们将涉及以下问题:

1、“素质教育比应试教育更好”的讨论是否早已过时?批判已被认定的批判?

2、“我不能输”和“桥塌人不塌”的精神是否属于素质教育的特点?

3、从火炬接力、零分作文再到沉冤昭雪,本片的关键情节是否都出现了常识性错误?

4、主创对阿米尔·汗电影的模仿为什么敷于表面?它比《三傻》差在哪里?

5、类型混乱和篇幅冗长的根本问题在哪里?

01:15:47-尾声:外延部分,我们将泛泛谈论本片涉及到的教育话题;

1、游学式教学的普及情况;

2、“家庭教育”与“家师关系”;

开场曲:《鸿鹄志》(耳光乐队);

尾声曲:《学生哥》(许冠杰);

影片《银河补习班》重要信息:

本片推断分级:PG-13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三傻大闹宝莱坞》(2009)

《万箭穿心》(2012)

《国际市场》(2014)

《少年班》(2015)

《我不是药神》(2018)

《少年的你》(待定)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65-eq78tp 82c4e280-90b3-442f-b073-9bbb4e77125c Mon, 22 Jul 2019 14: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大鲸鱼:5分(中学教师,《天才枪手》嘉宾)</p> <p>“其实1985年的时候我们就提出‘素质教育’这个词了,但三十多年来始终推行不下去。从这个角度看,邓超没拍好这题材不能怪他,因为教育该怎么搞,连国家都没弄清楚,你指望他?”</p> <p>萝贝贝:4分(公号“萝严肃”创始人)</p> <p>“现在一堆人说‘求求邓超离开俞白眉吧!’你们也不想想他俩为什么合作了这么长时间?这充分说明邓超本人的审美就停留在了这个层面!”</p> <p>《银河补习班》平均分:4.5分</p> <p>节目流程</p> <p>00:00:22-00:01:19:本期主播信息介绍;</p> <p>00:01:19-00:04:34:影片信息介绍;</p> <p>00:04:34-00:06:29:二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p> <p>00:06:29-00:37:24:讨论优点环节,我们将涉及以下问题:</p> <p>1、影片是否突出了现实中往往被忽视的“父亲教育”主题?</p> <p>2、电影如何将“素质教育”命题升级到对“科教兴国”的强调?</p> <p>3、片中对儿子施加影响的多个父权形象分别代表什么?</p> <p>4、为什么说儿子的成长过程象征着“改开”的演变过程?</p> <p>00:37:24-01:15:47:谈论缺点环节,我们将涉及以下问题:</p> <p>1、“素质教育比应试教育更好”的讨论是否早已过时?批判已被认定的批判?</p> <p>2、“我不能输”和“桥塌人不塌”的精神是否属于素质教育的特点?</p> <p>3、从火炬接力、零分作文再到沉冤昭雪,本片的关键情节是否都出现了常识性错误?</p> <p>4、主创对阿米尔·汗电影的模仿为什么敷于表面?它比《三傻》差在哪里?</p> <p>5、类型混乱和篇幅冗长的根本问题在哪里?</p> <p>01:15:47-尾声:外延部分,我们将泛泛谈论本片涉及到的教育话题;</p> <p>1、游学式教学的普及情况;</p> <p>2、“家庭教育”与“家师关系”;</p> <p>开场曲:《鸿鹄志》(耳光乐队);</p> <p>尾声曲:《学生哥》(许冠杰);</p> <p>影片《银河补习班》重要信息:</p> <p>本片推断分级:PG-13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三傻大闹宝莱坞》(2009)</p> <p>《万箭穿心》(2012)</p> <p>《国际市场》(2014)</p> <p>《少年班》(2015)</p> <p>《我不是药神》(2018)</p> <p>《少年的你》(待定)</p> No 5347 full
<![CDATA[164《狮子王》看完动物世界大电影,喊一句:啊辛巴!]]> 主播打分:

张扬:6分(动画导演,代表作《年兽大作战》)

“原版是一幅画,新版是一张照片,原版发挥了绘画的所有技巧,但新版却想用摄影方式去重走绘画的成功路径,这个思路就有问题。”

荡科长:5分(资深媒体人;《我们》等14期嘉宾)

“这片把大部分的视效工作放在了对动物和草原的还原上,这造成影片完全缺乏超出想象的奇观场面;更何况无论技术多好,最终能打动观众的还是故事吧。”

《狮子王》平均分:5.5分

节目流程

00:00:11-00:01:20:嘉宾信息介绍;

00:01:20-00:07:06:影片信息介绍;

00:07:06-00:09:20:二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

00:09:20-00:55:18:讨论缺点环节,我们将涉及以下问题:

1、影片在技术与艺术两方面诉求上产生了哪些冲突?

2、为何出现“CG面瘫脸”的问题?配音配乐为何又与拟真度极高的画面“貌合神离”?

3、新版比动画版时长多出38分钟,新的情节对原版故事框架是补充还是伤害?

4、新版对《哈姆雷特》的呈现存在哪些问题?如何看待“刀疤霸占兄嫂”和“娜娜出逃”等段落的用意?

5、以“木法沙之死”段落为例,在奇观呈现上,新版是否存在退步?

00:55:18-01:14:50:谈论优点环节,我们将涉及以下问题:

1、影片应该归类于“特效大片”还是“动画片”?

2、VR技术如何运用在本片的拍摄过程中?什么是“数字建组”?

3、游戏引擎Unity如何在这类电影的制作过程中发挥作用?

4、对比《阿丽塔》等片,本片在工业上是否存在“革命性突破”?

01:14:50-尾声:外延部分,我们将讨论:

1、94版《狮子王1》在美系动画中的历史地位;

2、被视为神作的《狮子王1》是否也存有瑕疵?

3、《狮子王2-3》为何不算严格意义上的续集电影?

4、简述其它迪士尼“动画改编真人版”电影,重点提及本片导演前作《奇幻森林》;

  开场曲:<Circle of Life/Nants' Ingonyama>(Lindiwe Mkhize/Lebo M.);

尾声曲:<Can You Feel My Love Tonight>(Elton John);

影片《狮子王》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PG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美女与野兽》(1991)

《狮子王1》(1994)

《玩具总动员1》(1995)

《狮子王2:辛巴的荣耀》(1998)

《泰山》(1999)

《加勒比海盗1》(2003)

《无极》(2005)

《猩球崛起》系列(2011-2017)

《兰戈》(2011)

《狮子王3》(2004)

《爱丽丝梦游仙境1》(2010)

《地心引力》(2013)

《灰姑娘》(2015)

《奇幻森林》(2016)

《美女与野兽》(2017)

《阿丽塔:战斗天使》(2019)

《小飞象》(2019)

《阿拉丁》(2019)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64-eq78t0 8c964c37-e48c-46c6-8bbc-d9bafd68b536 Mon, 15 Jul 2019 14: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张扬:6分(动画导演,代表作《年兽大作战》)</p> <p>“原版是一幅画,新版是一张照片,原版发挥了绘画的所有技巧,但新版却想用摄影方式去重走绘画的成功路径,这个思路就有问题。”</p> <p>荡科长:5分(资深媒体人;《我们》等14期嘉宾)</p> <p>“这片把大部分的视效工作放在了对动物和草原的还原上,这造成影片完全缺乏超出想象的奇观场面;更何况无论技术多好,最终能打动观众的还是故事吧。”</p> <p>《狮子王》平均分:5.5分</p> <p>节目流程</p> <p>00:00:11-00:01:20:嘉宾信息介绍;</p> <p>00:01:20-00:07:06:影片信息介绍;</p> <p>00:07:06-00:09:20:二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p> <p>00:09:20-00:55:18:讨论缺点环节,我们将涉及以下问题:</p> <p>1、影片在技术与艺术两方面诉求上产生了哪些冲突?</p> <p>2、为何出现“CG面瘫脸”的问题?配音配乐为何又与拟真度极高的画面“貌合神离”?</p> <p>3、新版比动画版时长多出38分钟,新的情节对原版故事框架是补充还是伤害?</p> <p>4、新版对《哈姆雷特》的呈现存在哪些问题?如何看待“刀疤霸占兄嫂”和“娜娜出逃”等段落的用意?</p> <p>5、以“木法沙之死”段落为例,在奇观呈现上,新版是否存在退步?</p> <p>00:55:18-01:14:50:谈论优点环节,我们将涉及以下问题:</p> <p>1、影片应该归类于“特效大片”还是“动画片”?</p> <p>2、VR技术如何运用在本片的拍摄过程中?什么是“数字建组”?</p> <p>3、游戏引擎Unity如何在这类电影的制作过程中发挥作用?</p> <p>4、对比《阿丽塔》等片,本片在工业上是否存在“革命性突破”?</p> <p>01:14:50-尾声:外延部分,我们将讨论:</p> <p>1、94版《狮子王1》在美系动画中的历史地位;</p> <p>2、被视为神作的《狮子王1》是否也存有瑕疵?</p> <p>3、《狮子王2-3》为何不算严格意义上的续集电影?</p> <p>4、简述其它迪士尼“动画改编真人版”电影,重点提及本片导演前作《奇幻森林》;</p> <p>&nbsp;&nbsp;开场曲:&lt;Circle of Life/Nants' Ingonyama&gt;(Lindiwe Mkhize/Lebo M.);</p> <p>尾声曲:&lt;Can You Feel My Love Tonight&gt;(Elton John);</p> <p>影片《狮子王》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PG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美女与野兽》(1991)</p> <p>《狮子王1》(1994)</p> <p>《玩具总动员1》(1995)</p> <p>《狮子王2:辛巴的荣耀》(1998)</p> <p>《泰山》(1999)</p> <p>《加勒比海盗1》(2003)</p> <p>《无极》(2005)</p> <p>《猩球崛起》系列(2011-2017)</p> <p>《兰戈》(2011)</p> <p>《狮子王3》(2004)</p> <p>《爱丽丝梦游仙境1》(2010)</p> <p>《地心引力》(2013)</p> <p>《灰姑娘》(2015)</p> <p>《奇幻森林》(2016)</p> <p>《美女与野兽》(2017)</p> <p>《阿丽塔:战斗天使》(2019)</p> <p>《小飞象》(2019)</p> <p>《阿拉丁》(2019)</p> No 7176 full
<![CDATA[163《何以为家》所谓“眼泪收割机”,就是肤浅]]> 主播打分:

靳锦:6.5分(资深媒体人;《柔情史》等7期嘉宾)

亲自去影院体验了一把和众人一起哭的感受,最让我惊讶的是,在散场去洗手间的时候,整个洗手间也是哭声一片。而抖音上全都是这样的宣传:我一个三十多岁的大男人,今天哭成了狗。

雷普利:6分(本期控场;《柔情史》等34期嘉宾)

当“哭成狗”成为衡量一部电影标准的时候,我不仅会对电影产生怀疑,也会对标准本身产生不信任。

柏小莲:7分(资深媒体人;《宠儿》等6期嘉宾)

豆瓣评论区里有这样一句评价出现频次最高:“还好我们的国家是这样的幸福。”所以《嘉年华》的时候,你们在哪里?我们总是习惯于把同情倾注给远方的苦难,却对眼下的丑恶视而不见。

《何以为家》平均分:约6.5分

节目流程

00:00:16-00:00:47:嘉宾介绍;

00:00:47-00:05:55:影片信息介绍;

00:05:55-00:07:16: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

00:07:16-00:16:15:在剧透环节的第一部分,我们将首先讨论本片在内地院线为何成为“票房黑马”的话题:

1)“抖音营销”是否是影片卖座的最大原因?

2)同样作为入围欧洲三大影展的儿童现实题材电影,《嘉年华》的票房为何与《何以为家》天壤之别?同样的营销策略放到《嘉年华》是否奏效?

00:16:15-00:28:50:随后在讨论影片问题的环节,我们会涉及这些问题:

1)影片所展示的社会问题,是否一句“不能生就别生”就全解决了?

2)影片是否引导出这样一个“计划生育”式主题:“穷人没有资格生孩子”?

3)影片的结尾是否在倡导“要靠西方文明解决一切人道问题”?

4)影片对男孩母亲的角色是否存在批判?如何看待由导演亲自饰演的“人权律师”与该角色的法庭对峙戏份?

00:28:50-00:48:28:在谈论优点的环节,我们涉及的话题是:

1)影片如何使素人的表演显得极为真实?真实经历在多大程度上决定了表演质量?

00:48:28-01:14:35:外延话题,我们将重点讨论:

1)导演的前作《焦糖》与《吾等何处去》;

2)其它现实主义题材的儿童电影;

开场曲:<Casta Diva>(Vinenzo Bellini);

结束曲:<Capharnaüm>(Khaled Mouzanar)

影片《何以为家》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R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小孩与鹰》(1969)

《末代皇帝》(1987)

《罗塞塔》(1999)

《甜蜜十六岁》(2002)

《盲井》(2003)

《无人知晓》(2004)

《20 30 40》(2004)

《通天塔》(2006)

《焦糖》(2007)

《姐姐的守护者》(2009)

《单车少年》(2011)

《吾等何处去》(2011)

《雄狮》(2016)

《佛罗里达乐园》(2017)

《儿童法案》(2017)

《羞辱》(2017)

《嘉年华》(2017)

《小偷家族》(2018)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63-eq78s8 8f308a0a-a361-4475-9656-cbe00025c5b7 Mon, 08 Jul 2019 14: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靳锦:6.5分(资深媒体人;《柔情史》等7期嘉宾)</p> <p>亲自去影院体验了一把和众人一起哭的感受,最让我惊讶的是,在散场去洗手间的时候,整个洗手间也是哭声一片。而抖音上全都是这样的宣传:我一个三十多岁的大男人,今天哭成了狗。</p> <p>雷普利:6分(本期控场;《柔情史》等34期嘉宾)</p> <p>当“哭成狗”成为衡量一部电影标准的时候,我不仅会对电影产生怀疑,也会对标准本身产生不信任。</p> <p>柏小莲:7分(资深媒体人;《宠儿》等6期嘉宾)</p> <p>豆瓣评论区里有这样一句评价出现频次最高:“还好我们的国家是这样的幸福。”所以《嘉年华》的时候,你们在哪里?我们总是习惯于把同情倾注给远方的苦难,却对眼下的丑恶视而不见。</p> <p>《何以为家》平均分:约6.5分</p> <p>节目流程</p> <p>00:00:16-00:00:47:嘉宾介绍;</p> <p>00:00:47-00:05:55:影片信息介绍;</p> <p>00:05:55-00:07:16: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p> <p>00:07:16-00:16:15:在剧透环节的第一部分,我们将首先讨论本片在内地院线为何成为“票房黑马”的话题:</p> <p>1)“抖音营销”是否是影片卖座的最大原因?</p> <p>2)同样作为入围欧洲三大影展的儿童现实题材电影,《嘉年华》的票房为何与《何以为家》天壤之别?同样的营销策略放到《嘉年华》是否奏效?</p> <p>00:16:15-00:28:50:随后在讨论影片问题的环节,我们会涉及这些问题:</p> <p>1)影片所展示的社会问题,是否一句“不能生就别生”就全解决了?</p> <p>2)影片是否引导出这样一个“计划生育”式主题:“穷人没有资格生孩子”?</p> <p>3)影片的结尾是否在倡导“要靠西方文明解决一切人道问题”?</p> <p>4)影片对男孩母亲的角色是否存在批判?如何看待由导演亲自饰演的“人权律师”与该角色的法庭对峙戏份?</p> <p>00:28:50-00:48:28:在谈论优点的环节,我们涉及的话题是:</p> <p>1)影片如何使素人的表演显得极为真实?真实经历在多大程度上决定了表演质量?</p> <p>00:48:28-01:14:35:外延话题,我们将重点讨论:</p> <p>1)导演的前作《焦糖》与《吾等何处去》;</p> <p>2)其它现实主义题材的儿童电影;</p> <p>开场曲:&lt;Casta Diva&gt;(Vinenzo Bellini);</p> <p>结束曲:&lt;Capharnaüm&gt;(Khaled Mouzanar)</p> <p>影片《何以为家》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R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小孩与鹰》(1969)</p> <p>《末代皇帝》(1987)</p> <p>《罗塞塔》(1999)</p> <p>《甜蜜十六岁》(2002)</p> <p>《盲井》(2003)</p> <p>《无人知晓》(2004)</p> <p>《20 30 40》(2004)</p> <p>《通天塔》(2006)</p> <p>《焦糖》(2007)</p> <p>《姐姐的守护者》(2009)</p> <p>《单车少年》(2011)</p> <p>《吾等何处去》(2011)</p> <p>《雄狮》(2016)</p> <p>《佛罗里达乐园》(2017)</p> <p>《儿童法案》(2017)</p> <p>《羞辱》(2017)</p> <p>《嘉年华》(2017)</p> <p>《小偷家族》(2018)</p> No 4475 full
<![CDATA[162《哥斯拉2:怪兽之王》什么叫国际怪兽啊!(战术后仰)]]> 主播打分:

思源:5分(本期控场;《水形物语》嘉宾)

怪兽片和黄片一样,靠的都是官能刺激,也都发展了一百年;但怪兽片是极为依赖技术的,这片最根本的问题是:此时的电影技术相比前作时没有明显变化,而失去技术进步的推力,它作为怪兽片注定会被遗忘。

阳磊:6分(艺人宣传&策划;《复联4》等9期嘉宾)

如果怪兽片就像黄片,那本作一下子出现这么多只怪兽,简直就是怪兽片里的“感谢祭”啊,当然值得一看!

龙源:6.5分(反派元老级嘉宾;《快把我哥带走》等3期嘉宾)

作为看过所有“东宝哥斯拉”的影迷,不得不说,这片在技术上碾压一切日本版。这种感觉就像几年来一直在用诺基亚,今天终于换了一台苹果。

《哥斯拉2:怪兽之王》平均分:约5.8分

节目流程

00:00:04-00:00:51:嘉宾信息介绍;

00:00:51-00:04:52:影片信息介绍;

00:04:52-00:06:50: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

00:06:50-00:27:45:在对影片优点环节的讨论中,我们将涉及:

1)本作如何借鉴了东宝的《全哥斯拉完全超百科》和《哥斯拉-东宝大怪兽图鉴》里的怪兽设定,这是否算好莱坞第一次成体系的翻拍“东宝哥斯拉”的精髓内容?

2)章子怡一人分饰两角的双胞胎在原作的人设是什么?片中她解释“王者基多拉”的台词是否属于撇清辱华嫌疑的“此地无银”?

3)影片最后的彩蛋有着哪些可被预测的剧情走向,“机械王者基多拉”会加入金刚与哥斯拉的乱斗吗?

00:27:45-00:42:13:在对影片缺点环节的讨论中,我们将涉及:

1)“小11”在本片的人设与表演是否刻意贴近《怪奇物语》?此举的效果如何?

2)全片采用严守人类主角的“封闭性视角”,这体现了语法的工整还是干扰了对怪兽打斗的呈现?

3)影片多个成人主角的动机是否成立?片中的所有亚洲面孔是否仍未摆脱西方人的刻板印象?

00:42:13-01:25:34:外延话题,我们将重点讨论:

1)为什么说庵野秀明版的《新哥斯拉》是史上最佳哥斯拉电影+史上最被低估的怪兽片,没有之一?

2)黑泽明与1954初版《哥斯拉》是否有关联?这一初版是否山寨了美国的定格电影神作《原子怪兽》?

3)98版《哥斯拉》的“大蜥蜴”设定,究竟是对“东宝哥斯拉”的离经叛道?还是回归《原子怪兽》设定的正统续集?

4)为什么说日本动画三部曲“哥斯拉”完全颠覆了观众对这一IP的认知?它在创新和脑洞方面何以碾压一切真人版?

5)如何定义怪兽片类型?“有怪兽的片”就能称之为怪兽片吗?

开场曲:<Godzilla Main Title>(Bear McCreary)

结束曲:<Mothra's Song>(Bear McCreary)

影片《哥斯拉2:怪兽之王》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金刚》(1933)

《原子怪兽》(1953)

《哥斯拉》(1954)

《活人的记录》(1955)

《哥斯拉之怪兽王复活》(1984)

《哥斯拉》(1998)

《哥斯拉:大怪兽总攻击》(2001)

《环太平洋1》(2013)

《哥斯拉1》(2014)

《新哥斯拉》(2016)

《哥斯拉:怪兽行星》(2017)

《哥斯拉:决战之都》(2018)

《哥斯拉:噬星者》(2018)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622-eq78r5 3561dc57-da65-4e66-98b8-2e9d025903de Mon, 03 Jun 2019 14: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思源:5分(本期控场;《水形物语》嘉宾)</p> <p>怪兽片和黄片一样,靠的都是官能刺激,也都发展了一百年;但怪兽片是极为依赖技术的,这片最根本的问题是:此时的电影技术相比前作时没有明显变化,而失去技术进步的推力,它作为怪兽片注定会被遗忘。</p> <p>阳磊:6分(艺人宣传&amp;策划;《复联4》等9期嘉宾)</p> <p>如果怪兽片就像黄片,那本作一下子出现这么多只怪兽,简直就是怪兽片里的“感谢祭”啊,当然值得一看!</p> <p>龙源:6.5分(反派元老级嘉宾;《快把我哥带走》等3期嘉宾)</p> <p>作为看过所有“东宝哥斯拉”的影迷,不得不说,这片在技术上碾压一切日本版。这种感觉就像几年来一直在用诺基亚,今天终于换了一台苹果。</p> <p>《哥斯拉2:怪兽之王》平均分:约5.8分</p> <p>节目流程</p> <p>00:00:04-00:00:51:嘉宾信息介绍;</p> <p>00:00:51-00:04:52:影片信息介绍;</p> <p>00:04:52-00:06:50: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p> <p>00:06:50-00:27:45:在对影片优点环节的讨论中,我们将涉及:</p> <p>1)本作如何借鉴了东宝的《全哥斯拉完全超百科》和《哥斯拉-东宝大怪兽图鉴》里的怪兽设定,这是否算好莱坞第一次成体系的翻拍“东宝哥斯拉”的精髓内容?</p> <p>2)章子怡一人分饰两角的双胞胎在原作的人设是什么?片中她解释“王者基多拉”的台词是否属于撇清辱华嫌疑的“此地无银”?</p> <p>3)影片最后的彩蛋有着哪些可被预测的剧情走向,“机械王者基多拉”会加入金刚与哥斯拉的乱斗吗?</p> <p>00:27:45-00:42:13:在对影片缺点环节的讨论中,我们将涉及:</p> <p>1)“小11”在本片的人设与表演是否刻意贴近《怪奇物语》?此举的效果如何?</p> <p>2)全片采用严守人类主角的“封闭性视角”,这体现了语法的工整还是干扰了对怪兽打斗的呈现?</p> <p>3)影片多个成人主角的动机是否成立?片中的所有亚洲面孔是否仍未摆脱西方人的刻板印象?</p> <p>00:42:13-01:25:34:外延话题,我们将重点讨论:</p> <p>1)为什么说庵野秀明版的《新哥斯拉》是史上最佳哥斯拉电影+史上最被低估的怪兽片,没有之一?</p> <p>2)黑泽明与1954初版《哥斯拉》是否有关联?这一初版是否山寨了美国的定格电影神作《原子怪兽》?</p> <p>3)98版《哥斯拉》的“大蜥蜴”设定,究竟是对“东宝哥斯拉”的离经叛道?还是回归《原子怪兽》设定的正统续集?</p> <p>4)为什么说日本动画三部曲“哥斯拉”完全颠覆了观众对这一IP的认知?它在创新和脑洞方面何以碾压一切真人版?</p> <p>5)如何定义怪兽片类型?“有怪兽的片”就能称之为怪兽片吗?</p> <p>开场曲:&lt;Godzilla Main Title&gt;(Bear McCreary)</p> <p>结束曲:&lt;Mothra's Song&gt;(Bear McCreary)</p> <p>影片《哥斯拉2:怪兽之王》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金刚》(1933)</p> <p>《原子怪兽》(1953)</p> <p>《哥斯拉》(1954)</p> <p>《活人的记录》(1955)</p> <p>《哥斯拉之怪兽王复活》(1984)</p> <p>《哥斯拉》(1998)</p> <p>《哥斯拉:大怪兽总攻击》(2001)</p> <p>《环太平洋1》(2013)</p> <p>《哥斯拉1》(2014)</p> <p>《新哥斯拉》(2016)</p> <p>《哥斯拉:怪兽行星》(2017)</p> <p>《哥斯拉:决战之都》(2018)</p> <p>《哥斯拉:噬星者》(2018)</p> No 5134 full
<![CDATA[161《我们》这部高口碑惊悚片,成功把大伙儿逗笑了]]> 主播打分:

法兰西胶片:5分(资深媒体人;《玻璃先生》等16期嘉宾)

我还是纠结“屎”的问题。地上的人能找到马桶拉屎,那地下的人被牵制,肯定就随地大小便了。所以地下的场景不可能那么干净,应该遍地都是屎,这才是影片最大的BUG。

荡科长:5分(资深媒体人;《骡子》等13期嘉宾)

显然,这部电影隐喻了分裂的美国:从圣经节选再到手拉手活动无不在反映当下的美国现状——中产的排外情绪以及对无处安放的外来者的无限恐惧。

隐形:5.5分(本期控场;《复仇者联盟4》等31期嘉宾)

我们能看出来,惊悚片套路根本不是导演想要的;我们也能看出来,导演是想借类型片外壳完成一个巨大的隐喻;我们唯一看不出来的是:隐喻本身到底是什么鬼?

《我们》平均分:约5.2分

节目流程

00:00:24-00:01:18:嘉宾信息介绍;

00:01:18-00:04:40:影片信息介绍;

00:04:40-00:06:25: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

00:06:25-00:48:07:在对影片缺点环节的讨论中,我们将涉及:

1)影片构建的世界观是否完整?“控制与反控制”的机制是否有清晰明确的规则?

2)最后的反转与前情是否产生了冲突?前半段女主角的脑海闪回画面作何解释?

3)黑人主角光环现象是否过于明显?攻击者的特征与能力是否存在弹簧现象?

00:48:07-01:01:38:交换意见,优点部分,我们将讨论:

1)圣经、寓言、飞盘……这些符号分别产生了哪些表意?而在1986年的“手拉手”活动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2)影片鲜明地致敬了《闪灵》——一部旨在反映屠杀印第安人原罪的影片;而本作有哪些类似的隐喻?

3)本作是否借助里根时代的政宣口号影射当下?在最终呈现女主角持有的这套价值观时,导演站到了怎样的立场上?

01:01:38-01:19:47:外延话题,我们将重点讨论:

1)站在《我们》的角度回看《逃出绝命镇》,导演乔丹·皮尔有哪些进步与退步?

2)再谈《逃出绝命镇》奥斯卡击败《三块广告牌》一事;对编剧而言,前者的借鉴价值确实要比《三广》高?

3)同题材影片《天外魔花》介绍,一部麦卡锡主义电影如何精准传递出“大举报时代”下人人自危的社会焦虑?

开场曲:<Anthem>(Michael Abels)

结束曲:<Fuck The Police>(N.W.A)

影片《我们》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R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天外魔花》(1956)

《闪灵》(1980)

《死亡幻觉》(2001)

《万能钥匙》(2005)

《热血警探》(2007)

《爱丽丝漫游仙境》(2010)

《破釜沉舟》(2012)

《世界尽头》(2013)

《爱的就是你》(2014)

《屏住呼吸》(2016) 

《逃出绝命镇》(2017)

《三块广告牌》(2017)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61-eq78qb b047be39-7754-48e5-83b2-ffe92b9a38a4 Tue, 28 May 2019 14: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法兰西胶片:5分(资深媒体人;《玻璃先生》等16期嘉宾)</p> <p>我还是纠结“屎”的问题。地上的人能找到马桶拉屎,那地下的人被牵制,肯定就随地大小便了。所以地下的场景不可能那么干净,应该遍地都是屎,这才是影片最大的BUG。</p> <p>荡科长:5分(资深媒体人;《骡子》等13期嘉宾)</p> <p>显然,这部电影隐喻了分裂的美国:从圣经节选再到手拉手活动无不在反映当下的美国现状——中产的排外情绪以及对无处安放的外来者的无限恐惧。</p> <p>隐形:5.5分(本期控场;《复仇者联盟4》等31期嘉宾)</p> <p>我们能看出来,惊悚片套路根本不是导演想要的;我们也能看出来,导演是想借类型片外壳完成一个巨大的隐喻;我们唯一看不出来的是:隐喻本身到底是什么鬼?</p> <p>《我们》平均分:约5.2分</p> <p>节目流程</p> <p>00:00:24-00:01:18:嘉宾信息介绍;</p> <p>00:01:18-00:04:40:影片信息介绍;</p> <p>00:04:40-00:06:25: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p> <p>00:06:25-00:48:07:在对影片缺点环节的讨论中,我们将涉及:</p> <p>1)影片构建的世界观是否完整?“控制与反控制”的机制是否有清晰明确的规则?</p> <p>2)最后的反转与前情是否产生了冲突?前半段女主角的脑海闪回画面作何解释?</p> <p>3)黑人主角光环现象是否过于明显?攻击者的特征与能力是否存在弹簧现象?</p> <p>00:48:07-01:01:38:交换意见,优点部分,我们将讨论:</p> <p>1)圣经、寓言、飞盘……这些符号分别产生了哪些表意?而在1986年的“手拉手”活动上到底发生了什么?</p> <p>2)影片鲜明地致敬了《闪灵》——一部旨在反映屠杀印第安人原罪的影片;而本作有哪些类似的隐喻?</p> <p>3)本作是否借助里根时代的政宣口号影射当下?在最终呈现女主角持有的这套价值观时,导演站到了怎样的立场上?</p> <p>01:01:38-01:19:47:外延话题,我们将重点讨论:</p> <p>1)站在《我们》的角度回看《逃出绝命镇》,导演乔丹·皮尔有哪些进步与退步?</p> <p>2)再谈《逃出绝命镇》奥斯卡击败《三块广告牌》一事;对编剧而言,前者的借鉴价值确实要比《三广》高?</p> <p>3)同题材影片《天外魔花》介绍,一部麦卡锡主义电影如何精准传递出“大举报时代”下人人自危的社会焦虑?</p> <p>开场曲:&lt;Anthem&gt;(Michael Abels)</p> <p>结束曲:&lt;Fuck The Police&gt;(N.W.A)</p> <p>影片《我们》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R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天外魔花》(1956)</p> <p>《闪灵》(1980)</p> <p>《死亡幻觉》(2001)</p> <p>《万能钥匙》(2005)</p> <p>《热血警探》(2007)</p> <p>《爱丽丝漫游仙境》(2010)</p> <p>《破釜沉舟》(2012)</p> <p>《世界尽头》(2013)</p> <p>《爱的就是你》(2014)</p> <p>《屏住呼吸》(2016)&nbsp;</p> <p>《逃出绝命镇》(2017)</p> <p>《三块广告牌》(2017)</p> No 4787 full
<![CDATA[160《柔情史》这期节目创造了几个反派之最!]]> 主播打分:

靳锦:5.5分(资深媒体人;《此房是我造》等6期嘉宾)

我发现谈论这部电影的人全是在强调自己的共鸣,大谈自己与母亲的关系也是如何如何的,但这种感受和电影本身有什么关系?

熊阿姨:4分(资深媒体人;《三和人才市场》嘉宾)

豆瓣上最高赞的评论是:“这片的政治角标就是为了讨好西方观众。”能写出这样傻逼评论的人自己就被洗脑了;高密度的政治标语正是当下这座城市的显著特征,想去避开都没有可能。

雷普利:6分(本期控场;《风中有朵雨做的云》等33期嘉宾)

这部电影本质上是在讨论女性面对权力时的虚无,也呈现了女利主义的普遍存在,而那些被大众认定的所谓女权片其实根本没触及过这些议题。

《柔情史》平均分:约5.2分

节目流程

00:00:16-00:02:08:嘉宾介绍及播客更新信息;

00:02:08-00:04:32:影片信息介绍;

00:04:32-00:06:02: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

00:06:02-00:31:22:在第一环节讨论中,我们将涉及:

1)从“贝克德尔测试”角度切入本片的性别议题,影片在女性主义表达上是否有进步意义?

2)为什么说这是一部始终在冒犯观众的电影,冒犯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片中抗日神剧与政治标语的铺排有何隐喻?

00:31:22-01:05:28:交换意见之后,我们会讨论:

1)主角的平房、爷爷的楼房、男友的工作室与象征体制的演播楼大厦分别呈现出怎么样的空间感?大量北京胡同的细节仅仅是风光展现?

2)在母女主线剧情下,突然插入的“高知会客厅”情节有何意图?

3)如何评价本片两位主角的表演?原定的曾美慧孜是否会比导演亲自上阵更为适合?

01:05:28-01:39:37:外延话题,我们将重点讨论:

1)本片是否可被看做中国版的《伯德小姐》?对于同样出现的“更衣室母女对话”,两部电影的侧重点有哪些不同?

2)从《秋日奏鸣曲》到《钢琴教师》,影史经典中都有哪些令人难忘的母女关系呈现?

3)北大吴谢宇弑母案是否才是真正的“我和我妈,相爱相杀”?

开场/结束曲:《妈妈,我没有做错》(夏韶声)

影片《柔情史》重要信息:

本片推断分级:PG-13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秋日奏鸣曲》(1978)

《热泪伤痕》(1995)

《钢琴教师》(2001)

《无穷动》(2005)

《我们俩》(2005)

《小说》(2007)

《我杀了我妈妈》(2009)

《女导演》(2012)

《日常对话》(2016)

《伯德小姐》(2017)

《四个春天》(2017)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60-eq78pk 94dacb2d-4425-4975-b66f-32353b63741f Mon, 20 May 2019 14: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靳锦:5.5分(资深媒体人;《此房是我造》等6期嘉宾)</p> <p>我发现谈论这部电影的人全是在强调自己的共鸣,大谈自己与母亲的关系也是如何如何的,但这种感受和电影本身有什么关系?</p> <p>熊阿姨:4分(资深媒体人;《三和人才市场》嘉宾)</p> <p>豆瓣上最高赞的评论是:“这片的政治角标就是为了讨好西方观众。”能写出这样傻逼评论的人自己就被洗脑了;高密度的政治标语正是当下这座城市的显著特征,想去避开都没有可能。</p> <p>雷普利:6分(本期控场;《风中有朵雨做的云》等33期嘉宾)</p> <p>这部电影本质上是在讨论女性面对权力时的虚无,也呈现了女利主义的普遍存在,而那些被大众认定的所谓女权片其实根本没触及过这些议题。</p> <p>《柔情史》平均分:约5.2分</p> <p>节目流程</p> <p>00:00:16-00:02:08:嘉宾介绍及播客更新信息;</p> <p>00:02:08-00:04:32:影片信息介绍;</p> <p>00:04:32-00:06:02: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p> <p>00:06:02-00:31:22:在第一环节讨论中,我们将涉及:</p> <p>1)从“贝克德尔测试”角度切入本片的性别议题,影片在女性主义表达上是否有进步意义?</p> <p>2)为什么说这是一部始终在冒犯观众的电影,冒犯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p> <p>3)片中抗日神剧与政治标语的铺排有何隐喻?</p> <p>00:31:22-01:05:28:交换意见之后,我们会讨论:</p> <p>1)主角的平房、爷爷的楼房、男友的工作室与象征体制的演播楼大厦分别呈现出怎么样的空间感?大量北京胡同的细节仅仅是风光展现?</p> <p>2)在母女主线剧情下,突然插入的“高知会客厅”情节有何意图?</p> <p>3)如何评价本片两位主角的表演?原定的曾美慧孜是否会比导演亲自上阵更为适合?</p> <p>01:05:28-01:39:37:外延话题,我们将重点讨论:</p> <p>1)本片是否可被看做中国版的《伯德小姐》?对于同样出现的“更衣室母女对话”,两部电影的侧重点有哪些不同?</p> <p>2)从《秋日奏鸣曲》到《钢琴教师》,影史经典中都有哪些令人难忘的母女关系呈现?</p> <p>3)北大吴谢宇弑母案是否才是真正的“我和我妈,相爱相杀”?</p> <p>开场/结束曲:《妈妈,我没有做错》(夏韶声)</p> <p>影片《柔情史》重要信息:</p> <p>本片推断分级:PG-13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秋日奏鸣曲》(1978)</p> <p>《热泪伤痕》(1995)</p> <p>《钢琴教师》(2001)</p> <p>《无穷动》(2005)</p> <p>《我们俩》(2005)</p> <p>《小说》(2007)</p> <p>《我杀了我妈妈》(2009)</p> <p>《女导演》(2012)</p> <p>《日常对话》(2016)</p> <p>《伯德小姐》(2017)</p> <p>《四个春天》(2017)</p> No 5977 full
<![CDATA[159《玻璃先生》论超级英雄的存在主义]]> 主播打分:

法兰西胶片:5.5分(资深媒体人;《骡子》等15期嘉宾)

这片最让我兴奋的就是对超级英雄片的颠覆和解构,尤其反派洗脑三个主角的段落,其实也在挑战十几年来观众对超级英雄电影的认知——也许我们真的是天天在看一堆大傻子在银幕里乱晃呢?但我完全没有被这部电影说服。

三替:6分(腾讯电影编辑)

不是烂片,是烂尾片。反倒是2000年的前作《不死劫》神预言了塞缪尔·L·杰克逊在8年后出演了“神盾局局长”,现在再看那段玻璃先生的画展情节可谓细思极恐。

海老鼠:6.5分(本期控场;《巴斯特的歌谣》等15期嘉宾)

我作为一个旅行家,关注的是沙马兰眼中的费城。他其实整个职业生涯都在拍费城,他也是费城生人,更是“76人”的球迷,但这片并没有把费城塑造成他宇宙的哥谭市。

《玻璃先生》平均分:6分

节目流程

00:00:11-00:00:53:嘉宾信息介绍;

00:00:53-00:02:25:影片信息介绍;

00:02:25-00:03:32: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

00:03:32-00:14:56:在对影片亮点环节的讨论中,我们将涉及:

1)影片埋藏了大量对漫威和DC电影的彩蛋,比如让玻璃先生以“神盾局局长”的口吻说出的台词,以“Marvel”修饰大阪大厦,让X教授变相饰演自己的儿子“大群”,这些彩蛋对影片主题有何帮助?

2)影片对超级英雄电影的态度究竟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在《复联4》热映的背景下,影片动摇超级英雄人设基础的情节是否有价值?

3)影片是以“连宇宙”的方式“反漫画宇宙”吗?如果没看过本片的前作《分裂》和《不死劫》,是否会影响对本片的判断?

00:14:56-00:25:56:交换意见,缺点部分,我们将讨论:

1)影片拙劣的动作戏和其反高潮的结局是导演有意为之还是本身能力所限?

2)本片恶评如潮,很多批评都是针对片中的剧情硬伤,但《复联4》也是BUG无数,但评论却极为宽容,这是否存在着双标?

3)演员詹姆斯·麦卡沃伊在本系列的表演究竟算神级还是神经?

00:25:30-00:46:40:外延话题,我们将重点讨论:

1)沙马兰的这三部电影能否被严肃的看待为一个宇宙?《不死劫》中早已出现的“幼年野兽”是沙马兰横跨19年的布局,还只是过度解读?

2)如何评价沙马兰的职业生涯?他此前的一部大失败作,是否与李安今年的科幻新片“设定撞车”?

开场/结束曲:<Unbreakable>(James Newton Howard)

影片《玻璃先生》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不死劫》(2000)

《X战警1》(2000)

《灭顶之灾》(2008)

《钢铁侠1-3》(2008-2013)

《最后的风之子》(2010)

《武侠》(2011)

《重返地球》(2013)

《探访惊魂》(2015)

《分裂》(2016)

《你好,疯子!》(2016)

《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2019)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59-eq78o7 e4bf35d7-0178-4665-8af6-82e37769e8b0 Mon, 13 May 2019 14: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法兰西胶片:5.5分(资深媒体人;《骡子》等15期嘉宾)</p> <p>这片最让我兴奋的就是对超级英雄片的颠覆和解构,尤其反派洗脑三个主角的段落,其实也在挑战十几年来观众对超级英雄电影的认知——也许我们真的是天天在看一堆大傻子在银幕里乱晃呢?但我完全没有被这部电影说服。</p> <p>三替:6分(腾讯电影编辑)</p> <p>不是烂片,是烂尾片。反倒是2000年的前作《不死劫》神预言了塞缪尔·L·杰克逊在8年后出演了“神盾局局长”,现在再看那段玻璃先生的画展情节可谓细思极恐。</p> <p>海老鼠:6.5分(本期控场;《巴斯特的歌谣》等15期嘉宾)</p> <p>我作为一个旅行家,关注的是沙马兰眼中的费城。他其实整个职业生涯都在拍费城,他也是费城生人,更是“76人”的球迷,但这片并没有把费城塑造成他宇宙的哥谭市。</p> <p>《玻璃先生》平均分:6分</p> <p>节目流程</p> <p>00:00:11-00:00:53:嘉宾信息介绍;</p> <p>00:00:53-00:02:25:影片信息介绍;</p> <p>00:02:25-00:03:32: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p> <p>00:03:32-00:14:56:在对影片亮点环节的讨论中,我们将涉及:</p> <p>1)影片埋藏了大量对漫威和DC电影的彩蛋,比如让玻璃先生以“神盾局局长”的口吻说出的台词,以“Marvel”修饰大阪大厦,让X教授变相饰演自己的儿子“大群”,这些彩蛋对影片主题有何帮助?</p> <p>2)影片对超级英雄电影的态度究竟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在《复联4》热映的背景下,影片动摇超级英雄人设基础的情节是否有价值?</p> <p>3)影片是以“连宇宙”的方式“反漫画宇宙”吗?如果没看过本片的前作《分裂》和《不死劫》,是否会影响对本片的判断?</p> <p>00:14:56-00:25:56:交换意见,缺点部分,我们将讨论:</p> <p>1)影片拙劣的动作戏和其反高潮的结局是导演有意为之还是本身能力所限?</p> <p>2)本片恶评如潮,很多批评都是针对片中的剧情硬伤,但《复联4》也是BUG无数,但评论却极为宽容,这是否存在着双标?</p> <p>3)演员詹姆斯·麦卡沃伊在本系列的表演究竟算神级还是神经?</p> <p>00:25:30-00:46:40:外延话题,我们将重点讨论:</p> <p>1)沙马兰的这三部电影能否被严肃的看待为一个宇宙?《不死劫》中早已出现的“幼年野兽”是沙马兰横跨19年的布局,还只是过度解读?</p> <p>2)如何评价沙马兰的职业生涯?他此前的一部大失败作,是否与李安今年的科幻新片“设定撞车”?</p> <p>开场/结束曲:&lt;Unbreakable&gt;(James Newton Howard)</p> <p>影片《玻璃先生》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不死劫》(2000)</p> <p>《X战警1》(2000)</p> <p>《灭顶之灾》(2008)</p> <p>《钢铁侠1-3》(2008-2013)</p> <p>《最后的风之子》(2010)</p> <p>《武侠》(2011)</p> <p>《重返地球》(2013)</p> <p>《探访惊魂》(2015)</p> <p>《分裂》(2016)</p> <p>《你好,疯子!》(2016)</p> <p>《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2019)</p> No 2800 full
<![CDATA[158《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中国,精神病人]]> 主播打分:

汤博:6.5分(媒体人;《波西米亚狂想曲》等2期嘉宾)

娄烨有点儿像现在的姜文,已经控制不住自己那点儿才华了。我看不到城中村和后面情感故事的关联,完全就是一个点缀。

秦婉:7分(电影记者;《一个明星的诞生》等10期嘉宾)

娄烨就是因为看到城中村才选择拍这部电影,它才是全片最核心、最重要的部分;而内地版的呈现,对这一部分伤害很大。

雷普利:6.5分(本期控场;《此房是我造》等32期嘉宾)

影片在航拍与手持的两极对比中不断反复,于是城市和时代都在片子里自己开口说话:几十年的高速发展给我们留下什么、付出的代价又是什么。

《风中有朵雨做的云》平均分:约6.7分

节目流程

00:00:21-00:01:10:嘉宾及抽奖信息介绍;

00:01:10-00:06:52:影片信息介绍;

00:06:52-00:08:17: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

00:08:17-00:16:18:围绕金马版与内地版的对比,我们将讨论:

1)在被剪碎的长镜头里,娄烨将紫金置业大楼与底层村民用同一个镜头连接,他的表意是什么?

2)被消失的陈冠希与片中艳照门是否存在隐秘关联?

3)在幕后纪录片中完整出现的“精神病院”代表着什么?

00:16:18-00:48:34:关于影片本身,我们将重点讨论:

1)影片开场是“官民矛盾”,但主线是“官商矛盾”,是否存在避重就轻?

2)在“官本位”的当下中国,片中构建的权力关系是否具备现实性?有无“白手套反戴”的问题?

3)遍布全片的手持摄影,除了彰显个人风格外,有无其它价值?

4)在黑色电影范畴,影片与《唐人街》《白日焰火》等片有无可比性?

5)在剧情层面,电影是否存在巧合过多、硬设定过多的问题?

6)是不是影片一切问题都可以用“过审艰难”来辩护?

00:48:34-01:56:20:外延话题,娄烨前作回顾;我们将重点讨论:

1)随着《兰心大剧院》落选戛纳,娄烨已经“十年无缘戛纳主竞赛”,是娄烨的退步还是电影节偏见?

2)如何评价娄烨曾为刘欢的下岗潮歌曲《从头再来》拍摄MV一事?

3)娄烨确立自己风格的作品是《周末情人》还是《苏州河》?

4)《紫蝴蝶》与《色,戒》的关联,李安有无借鉴娄烨之处?

5)《浮城谜事》真的是失败作品?大多数人只看懂了表面文章?

6)上海、南京、北京和此次的省港……这些城市在娄烨的镜头里有哪些相同气质?

开场曲:《一场游戏一场梦》(王杰);

尾声曲:《风中有朵雨做的云》(孟庭苇)。

影片《风中有朵雨做的云》重要信息:

本片推断分级:R级(血腥暴力及情色镜头);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唐人街》(1974)

《危情少女》(1994)

《周末情人》(1995)

《极度寒冷》(1996)

《苏州河》(2000)

《昨天》(2001)

《在上海》(2001)

《紫蝴蝶》(2003)

《颐和园》(2006)

《色,戒》(2007)

《春风沉醉的夜晚》(2009)

《花》(2011)

《浮城谜事》(2012)

《白日焰火》(2014)

《推拿》(2014)

《江湖儿女》(2018)

《梦的背后》(2018)

《兰心大剧院》(未定档)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58-eq78n4 37c287dd-c857-4f58-bc64-8e9153325ce0 Mon, 06 May 2019 14: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汤博:6.5分(媒体人;《波西米亚狂想曲》等2期嘉宾)</p> <p>娄烨有点儿像现在的姜文,已经控制不住自己那点儿才华了。我看不到城中村和后面情感故事的关联,完全就是一个点缀。</p> <p>秦婉:7分(电影记者;《一个明星的诞生》等10期嘉宾)</p> <p>娄烨就是因为看到城中村才选择拍这部电影,它才是全片最核心、最重要的部分;而内地版的呈现,对这一部分伤害很大。</p> <p>雷普利:6.5分(本期控场;《此房是我造》等32期嘉宾)</p> <p>影片在航拍与手持的两极对比中不断反复,于是城市和时代都在片子里自己开口说话:几十年的高速发展给我们留下什么、付出的代价又是什么。</p> <p>《风中有朵雨做的云》平均分:约6.7分</p> <p>节目流程</p> <p>00:00:21-00:01:10:嘉宾及抽奖信息介绍;</p> <p>00:01:10-00:06:52:影片信息介绍;</p> <p>00:06:52-00:08:17: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p> <p>00:08:17-00:16:18:围绕金马版与内地版的对比,我们将讨论:</p> <p>1)在被剪碎的长镜头里,娄烨将紫金置业大楼与底层村民用同一个镜头连接,他的表意是什么?</p> <p>2)被消失的陈冠希与片中艳照门是否存在隐秘关联?</p> <p>3)在幕后纪录片中完整出现的“精神病院”代表着什么?</p> <p>00:16:18-00:48:34:关于影片本身,我们将重点讨论:</p> <p>1)影片开场是“官民矛盾”,但主线是“官商矛盾”,是否存在避重就轻?</p> <p>2)在“官本位”的当下中国,片中构建的权力关系是否具备现实性?有无“白手套反戴”的问题?</p> <p>3)遍布全片的手持摄影,除了彰显个人风格外,有无其它价值?</p> <p>4)在黑色电影范畴,影片与《唐人街》《白日焰火》等片有无可比性?</p> <p>5)在剧情层面,电影是否存在巧合过多、硬设定过多的问题?</p> <p>6)是不是影片一切问题都可以用“过审艰难”来辩护?</p> <p>00:48:34-01:56:20:外延话题,娄烨前作回顾;我们将重点讨论:</p> <p>1)随着《兰心大剧院》落选戛纳,娄烨已经“十年无缘戛纳主竞赛”,是娄烨的退步还是电影节偏见?</p> <p>2)如何评价娄烨曾为刘欢的下岗潮歌曲《从头再来》拍摄MV一事?</p> <p>3)娄烨确立自己风格的作品是《周末情人》还是《苏州河》?</p> <p>4)《紫蝴蝶》与《色,戒》的关联,李安有无借鉴娄烨之处?</p> <p>5)《浮城谜事》真的是失败作品?大多数人只看懂了表面文章?</p> <p>6)上海、南京、北京和此次的省港……这些城市在娄烨的镜头里有哪些相同气质?</p> <p>开场曲:《一场游戏一场梦》(王杰);</p> <p>尾声曲:《风中有朵雨做的云》(孟庭苇)。</p> <p>影片《风中有朵雨做的云》重要信息:</p> <p>本片推断分级:R级(血腥暴力及情色镜头);</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唐人街》(1974)</p> <p>《危情少女》(1994)</p> <p>《周末情人》(1995)</p> <p>《极度寒冷》(1996)</p> <p>《苏州河》(2000)</p> <p>《昨天》(2001)</p> <p>《在上海》(2001)</p> <p>《紫蝴蝶》(2003)</p> <p>《颐和园》(2006)</p> <p>《色,戒》(2007)</p> <p>《春风沉醉的夜晚》(2009)</p> <p>《花》(2011)</p> <p>《浮城谜事》(2012)</p> <p>《白日焰火》(2014)</p> <p>《推拿》(2014)</p> <p>《江湖儿女》(2018)</p> <p>《梦的背后》(2018)</p> <p>《兰心大剧院》(未定档)</p> No 6979 full
<![CDATA[157《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一定有人觉得,批评电影,就是侮辱他们的青春]]> 主播打分:

阳磊:6分(漫威粉丝;《巴斯特的歌谣》等8期嘉宾)

“这是一部薛定谔电影,观影心态决定影片质量,你是粉丝,自然就会忽略影片的一切BUG。”

鲁韵子:7.5分(DC粉丝;《地久天长》等4期嘉宾)

“作为DC粉,我看完后陷入了无限的自怨自哀之中!人家一个时代都已经完美收关了,而我们却彻底错过了创造自己时代的机会!”

隐形:6分(本期控场;《绿皮书》等30期嘉宾)

“电影这么多问题大家都视而不见,真不知道又有多少电影人会拿这片为自己的偷懒找借口。他们会说:你看《复联4》那么多硬伤,不是照样可以大卖吗?”

《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平均分:6.5分

节目流程

00:00:29-00:01:30:嘉宾及抽奖信息介绍;

00:01:30-00:06:30:影片信息介绍;

00:06:30-00:08:30: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

00:08:30-00:15:30:闲谈《复联4》观影氛围与“全民防剧透”现象;

00:15:30-00:33:00:嘉宾鲁韵子和隐形谈《复联4》亮点,阳磊谈问题;

1、鲁韵子对比《废柴联盟》,强调主创特有的悲剧人格,分析他们在类型元素上平衡把握的能力;

2、阳磊觉得片尾的大战拍法粗糙,娘子军集结十分可笑;此外,时空穿越设定硬伤无限,部分主角人设崩塌;

3、隐形觉得电影非常讨巧,他以“佛系绿巨人”的人设为例,谈到了本片的叙事效率;

00:33:00-01:17:00:交换意见,隐形和鲁韵子谈《复联4》问题,阳磊谈亮点;

4、鲁韵子对惊奇队长的职能大失所望,同样认为古一法师的设定存有硬伤;而本片对于腐女来说更是一场空前的灾难。

5、阳磊认为影片在戏里戏外都带有量子力学特点,漫威的布局完全可以掩盖一切剧情漏洞;

6、隐形对上述观点表示诧异,他抛出影片的多个硬伤细节与嘉宾一一对质,最后还对这类电影的大行其道表达了担忧;

01:17:00-01:34:40:外延话题:

7、腐女视角看漫威——你和她们看的绝不是一部电影;

8、未来的漫威宇宙如何布局——黑权?女权?华人超英?

开场曲:<Marvel Studios Fanfare>(Brian Tyler);

尾声曲:<It's Been a Long, Long Time>(Charlie Spivak & His Orchestra);

影片《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

嘉宾观点不代表反派影评立场,我们不提倡一切干扰他人观影的行为。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花木兰》(1998)

《指环王1-3》(2001-2003)

《钢铁侠1》(2008)

《正义联盟:闪点悖论》(2013)

《美国队长2:冬日战士》(2014)

《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2018)

《黑豹》(2018)

《惊奇队长》(2019)

《蜘蛛侠2:英雄远征》(2019)

《永恒族》(2020)

《黑寡妇》(2020)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574-eq78m6 5e09e14d-4e9a-4791-84c4-361e9a26a3fa Mon, 29 Apr 2019 14: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阳磊:6分(漫威粉丝;《巴斯特的歌谣》等8期嘉宾)</p> <p>“这是一部薛定谔电影,观影心态决定影片质量,你是粉丝,自然就会忽略影片的一切BUG。”</p> <p>鲁韵子:7.5分(DC粉丝;《地久天长》等4期嘉宾)</p> <p>“作为DC粉,我看完后陷入了无限的自怨自哀之中!人家一个时代都已经完美收关了,而我们却彻底错过了创造自己时代的机会!”</p> <p>隐形:6分(本期控场;《绿皮书》等30期嘉宾)</p> <p>“电影这么多问题大家都视而不见,真不知道又有多少电影人会拿这片为自己的偷懒找借口。他们会说:你看《复联4》那么多硬伤,不是照样可以大卖吗?”</p> <p>《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平均分:6.5分</p> <p>节目流程</p> <p>00:00:29-00:01:30:嘉宾及抽奖信息介绍;</p> <p>00:01:30-00:06:30:影片信息介绍;</p> <p>00:06:30-00:08:30: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p> <p>00:08:30-00:15:30:闲谈《复联4》观影氛围与“全民防剧透”现象;</p> <p>00:15:30-00:33:00:嘉宾鲁韵子和隐形谈《复联4》亮点,阳磊谈问题;</p> <p>1、鲁韵子对比《废柴联盟》,强调主创特有的悲剧人格,分析他们在类型元素上平衡把握的能力;</p> <p>2、阳磊觉得片尾的大战拍法粗糙,娘子军集结十分可笑;此外,时空穿越设定硬伤无限,部分主角人设崩塌;</p> <p>3、隐形觉得电影非常讨巧,他以“佛系绿巨人”的人设为例,谈到了本片的叙事效率;</p> <p>00:33:00-01:17:00:交换意见,隐形和鲁韵子谈《复联4》问题,阳磊谈亮点;</p> <p>4、鲁韵子对惊奇队长的职能大失所望,同样认为古一法师的设定存有硬伤;而本片对于腐女来说更是一场空前的灾难。</p> <p>5、阳磊认为影片在戏里戏外都带有量子力学特点,漫威的布局完全可以掩盖一切剧情漏洞;</p> <p>6、隐形对上述观点表示诧异,他抛出影片的多个硬伤细节与嘉宾一一对质,最后还对这类电影的大行其道表达了担忧;</p> <p>01:17:00-01:34:40:外延话题:</p> <p>7、腐女视角看漫威——你和她们看的绝不是一部电影;</p> <p>8、未来的漫威宇宙如何布局——黑权?女权?华人超英?</p> <p>开场曲:&lt;Marvel Studios Fanfare&gt;(Brian Tyler);</p> <p>尾声曲:&lt;It's Been a Long, Long Time&gt;(Charlie Spivak &amp; His Orchestra);</p> <p>影片《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p> <p>嘉宾观点不代表反派影评立场,我们不提倡一切干扰他人观影的行为。</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花木兰》(1998)</p> <p>《指环王1-3》(2001-2003)</p> <p>《钢铁侠1》(2008)</p> <p>《正义联盟:闪点悖论》(2013)</p> <p>《美国队长2:冬日战士》(2014)</p> <p>《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2018)</p> <p>《黑豹》(2018)</p> <p>《惊奇队长》(2019)</p> <p>《蜘蛛侠2:英雄远征》(2019)</p> <p>《永恒族》(2020)</p> <p>《黑寡妇》(2020)</p> No 5678 full
<![CDATA[155《骡子》外延,导演伊斯特伍德重要前作回顾]]> 这次的特别节目有一个新尝试,也因此上周《骡子》下半场的节目才没能按时推送。今天,我们把那期的外延“伊斯特伍德前作回顾”作为主题,补录了一些内容,以“2位主播串起10位嘉宾每个人的耳旁风”的形式呈现出来。

这个形式可能对一个导演回顾的内容来说有点过于隆重,乍听上去会以为是个悼念专题。所以我们才美其名曰“三周年特别节目”,以免造成什么误解(东木还活着!)。

其实,在周年之际把三年来你所熟悉的声音用同一个话题编织起来,对反派影评来说也算一次“连宇宙”吧。不害臊的说,如果把几年来邀请不同嘉宾的操作看作是一种布局,为的就应该是今天这期节目了。

另一方面,此前无数次听众期盼着我们能做一期所谓“经典老电影”的节目——今天就是了。10部电影虽然都出自同一导演之手,但它们题材不同、年代不同,而且大多数都算得上经典,现在以3小时的时长呈现,应该也算对得起这份期盼。只是,其中每个嘉宾的录音环境不一样,可能在最后的音质效果上参差不齐,这点还望海涵。

当然,周年纪念其实也不止是情怀,更是为了向前看。

如果有可能,像今天这样拥有庞大阵容的节目形式,在今后涉及“极为重要影人”的时候还会再次出现。而接下来反派影评日常的节目也不再拘泥于“1+2模式”(波米与两位嘉宾),或者会有全部由嘉宾组成的长节目,或者出现嘉宾谈电影的“耳旁风”;遇到突发事件,有波米单口的马后炮也完全可能……当然,最后这种情况一旦出现,一定是因为没能及时找到嘉宾。

同样,在新的一年,为了集中讨论更有价值的内容,反派影评也不再拘泥于“每周更新长节目”的固定形式:会适当“开天窗”,会尽可能避免尬聊——有人、有事、有值得讨论的电影,我们再发声。

其实反派影评作为一个“零成本”运营的节目,这几年遇到的最大问题是“请人难”,很多人说“这期应该请谁”、“那期不该请谁”……但对我们来说,从来都没有“应该请谁”的问题,只有“能请到谁”的问题。这里也就要感谢每一位不计报酬,甚至是不计时间成本来参与节目的嘉宾。

而同样要感谢的还有在纽约兼职5份工作都腾出时间剪辑节目的思源,他不是996,他现在是007。另外还有负责公众号运营的效愚;没有他们,反派影评也不会走到现在。

总之,无论今后节目形式怎么变,节目态度不会变。

话不多说,让我们把时间留给节目本身。

本期主播&节目流程

主播:荡科长(《骡子》等12期嘉宾)、波米;

片头曲:<Claudia's Theme>(Lennie Niehaus/Clint Eastwood);

话题:十位主播分别盘点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十大前作;

片尾曲:<Letters From Iwo jima Theme>(Kyle Eastwood)

1、《完美的世界》(1993)

法兰西胶片:“影片的格局和结构非常有想法,电影的传奇气质和男主角的个人形象也都极具感染力。”(本段音频详见《骡子》外延部分)

2、《迷雾追魂》(1971)

雷普利:“这是东木的导演处女作,讲的却是他自己如何摆脱女粉丝的纠缠。我在其中看到的满是他对于自己巨星身份的自嘲和对希区柯克技法上的模仿。”

3、《肮脏的哈里4:拨云见日》(1983)

海老鼠:“在《肮脏的哈里》系列中,只有这一部是由东木自己导演的。从这部片就能看出他后来一根筋的美国硬汉形象,而片中毫无必要的黄暴段落让我瞬间回到了80年代的录像厅。”

4、《不可饶恕》(1993)

(本片获第65届奥斯卡最佳影片,伊斯特伍德获最佳导演并提名影帝,吉恩·哈克曼获男配角奖)

田野:“它是完全在反‘莱昂内‘的思路,当年莱昂内怎么做,东木就故意不怎么做。但这也是他第一次呈现了完整的导演思维,以至于他好像是拍给影评人看的。”

5、《廊桥遗梦》(1995)

(本片主演梅丽尔·斯特里普提名第68届奥斯卡影后)

柏小莲:“现在在看,打动我的是片中呈现的女性力量。在这段感情里,女性始终是主动的一方,最后正是女主角的遗嘱,让这段爱情以一种奇妙的方式成为永恒。”

6、《神秘河》(2003)

(影片入围第56届戛纳主竞赛单元,并获第76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等6项提名,西恩·潘和蒂姆·罗宾斯分获影帝及男配角奖)

徐元:“《神秘河》不仅是东木的最佳片,也是能载入影史的杰作。它用一个社区道尽人类文明,那无数次出现的神明视角,让影片悲悯而苍凉。“

7、《百万美元宝贝》(2004)

(影片获第77届奥斯卡最佳影片,伊斯特伍德获最佳导演同时提名影帝,希拉里·斯万克获影后,摩根·弗里曼获最佳男配角奖)

靳锦:“你们可能不知道这部电影在中国拳手里的影响力有多大。我和中国无数位兼职外卖员的拳手聊起过拳击电影,只有这一部,它的海报、台词、剧照遍布在他们的微信头像、QQ签名和拳击馆的墙壁上。”

8、《硫磺岛的来信》&《父辈的旗帜》(2006)

(《硫磺岛的来信》获第79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等4项提名;《父辈的旗帜》获同届奥斯卡2项音效奖提名)

刘三解:“《硫磺岛》以一种美方视角去揣度日本‘开国派’军人的心理,终究还是‘菊与刀’那一套;而《父辈》打开战争的切口非常小,更多还是在探讨美国当时的种种社会问题,中国人很容易看懵逼。”

9、《老爷车》(2008)

鲁韵子:“这里有东木的‘垂暮之悲’,也有平凡人的‘肉身封圣’;它展现的是一种图腾化的飞升过程,结局又把救赎上升到了哲学的、神学的高度,那个打火机的动作抹杀掉‘动作场面’带来爽感的可能性,让影片指向彻底的反对暴力、反对杀戮。”

10、《美国狙击手》(2014)

(获第87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等6项提名,其中布莱德利·库珀提名影帝)

隐形:“有人说这片就是美版《战狼》。不,它和《战狼》最大的区别首先是真实性:这是一个真人、一件真事儿。其次,它在呈现英雄人物的时候带有一定的反思。反观我们,全都在高大全的塑造人物,而这个英雄人物也根本不存在。这是本质的区别。”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55-eq78kq a4866140-0118-4139-9677-ffdefb3e5306 Sat, 27 Apr 2019 14:00:00 GMT <p>这次的特别节目有一个新尝试,也因此上周《骡子》下半场的节目才没能按时推送。今天,我们把那期的外延“伊斯特伍德前作回顾”作为主题,补录了一些内容,以“2位主播串起10位嘉宾每个人的耳旁风”的形式呈现出来。</p> <p>这个形式可能对一个导演回顾的内容来说有点过于隆重,乍听上去会以为是个悼念专题。所以我们才美其名曰“三周年特别节目”,以免造成什么误解(东木还活着!)。</p> <p>其实,在周年之际把三年来你所熟悉的声音用同一个话题编织起来,对反派影评来说也算一次“连宇宙”吧。不害臊的说,如果把几年来邀请不同嘉宾的操作看作是一种布局,为的就应该是今天这期节目了。</p> <p>另一方面,此前无数次听众期盼着我们能做一期所谓“经典老电影”的节目——今天就是了。10部电影虽然都出自同一导演之手,但它们题材不同、年代不同,而且大多数都算得上经典,现在以3小时的时长呈现,应该也算对得起这份期盼。只是,其中每个嘉宾的录音环境不一样,可能在最后的音质效果上参差不齐,这点还望海涵。</p> <p>当然,周年纪念其实也不止是情怀,更是为了向前看。</p> <p>如果有可能,像今天这样拥有庞大阵容的节目形式,在今后涉及“极为重要影人”的时候还会再次出现。而接下来反派影评日常的节目也不再拘泥于“1+2模式”(波米与两位嘉宾),或者会有全部由嘉宾组成的长节目,或者出现嘉宾谈电影的“耳旁风”;遇到突发事件,有波米单口的马后炮也完全可能……当然,最后这种情况一旦出现,一定是因为没能及时找到嘉宾。</p> <p>同样,在新的一年,为了集中讨论更有价值的内容,反派影评也不再拘泥于“每周更新长节目”的固定形式:会适当“开天窗”,会尽可能避免尬聊——有人、有事、有值得讨论的电影,我们再发声。</p> <p>其实反派影评作为一个“零成本”运营的节目,这几年遇到的最大问题是“请人难”,很多人说“这期应该请谁”、“那期不该请谁”……但对我们来说,从来都没有“应该请谁”的问题,只有“能请到谁”的问题。这里也就要感谢每一位不计报酬,甚至是不计时间成本来参与节目的嘉宾。</p> <p>而同样要感谢的还有在纽约兼职5份工作都腾出时间剪辑节目的思源,他不是996,他现在是007。另外还有负责公众号运营的效愚;没有他们,反派影评也不会走到现在。</p> <p>总之,无论今后节目形式怎么变,节目态度不会变。</p> <p>话不多说,让我们把时间留给节目本身。</p> <p>本期主播&amp;节目流程</p> <p>主播:荡科长(《骡子》等12期嘉宾)、波米;</p> <p>片头曲:&lt;Claudia's Theme&gt;(Lennie Niehaus/Clint Eastwood);</p> <p>话题:十位主播分别盘点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十大前作;</p> <p>片尾曲:&lt;Letters From Iwo jima Theme&gt;(Kyle Eastwood)</p> <p>1、《完美的世界》(1993)</p> <p>法兰西胶片:“影片的格局和结构非常有想法,电影的传奇气质和男主角的个人形象也都极具感染力。”(本段音频详见《骡子》外延部分)</p> <p>2、《迷雾追魂》(1971)</p> <p>雷普利:“这是东木的导演处女作,讲的却是他自己如何摆脱女粉丝的纠缠。我在其中看到的满是他对于自己巨星身份的自嘲和对希区柯克技法上的模仿。”</p> <p>3、《肮脏的哈里4:拨云见日》(1983)</p> <p>海老鼠:“在《肮脏的哈里》系列中,只有这一部是由东木自己导演的。从这部片就能看出他后来一根筋的美国硬汉形象,而片中毫无必要的黄暴段落让我瞬间回到了80年代的录像厅。”</p> <p>4、《不可饶恕》(1993)</p> <p>(本片获第65届奥斯卡最佳影片,伊斯特伍德获最佳导演并提名影帝,吉恩·哈克曼获男配角奖)</p> <p>田野:“它是完全在反‘莱昂内‘的思路,当年莱昂内怎么做,东木就故意不怎么做。但这也是他第一次呈现了完整的导演思维,以至于他好像是拍给影评人看的。”</p> <p>5、《廊桥遗梦》(1995)</p> <p>(本片主演梅丽尔·斯特里普提名第68届奥斯卡影后)</p> <p>柏小莲:“现在在看,打动我的是片中呈现的女性力量。在这段感情里,女性始终是主动的一方,最后正是女主角的遗嘱,让这段爱情以一种奇妙的方式成为永恒。”</p> <p>6、《神秘河》(2003)</p> <p>(影片入围第56届戛纳主竞赛单元,并获第76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等6项提名,西恩·潘和蒂姆·罗宾斯分获影帝及男配角奖)</p> <p>徐元:“《神秘河》不仅是东木的最佳片,也是能载入影史的杰作。它用一个社区道尽人类文明,那无数次出现的神明视角,让影片悲悯而苍凉。“</p> <p>7、《百万美元宝贝》(2004)</p> <p>(影片获第77届奥斯卡最佳影片,伊斯特伍德获最佳导演同时提名影帝,希拉里·斯万克获影后,摩根·弗里曼获最佳男配角奖)</p> <p>靳锦:“你们可能不知道这部电影在中国拳手里的影响力有多大。我和中国无数位兼职外卖员的拳手聊起过拳击电影,只有这一部,它的海报、台词、剧照遍布在他们的微信头像、QQ签名和拳击馆的墙壁上。”</p> <p>8、《硫磺岛的来信》&amp;《父辈的旗帜》(2006)</p> <p>(《硫磺岛的来信》获第79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等4项提名;《父辈的旗帜》获同届奥斯卡2项音效奖提名)</p> <p>刘三解:“《硫磺岛》以一种美方视角去揣度日本‘开国派’军人的心理,终究还是‘菊与刀’那一套;而《父辈》打开战争的切口非常小,更多还是在探讨美国当时的种种社会问题,中国人很容易看懵逼。”</p> <p>9、《老爷车》(2008)</p> <p>鲁韵子:“这里有东木的‘垂暮之悲’,也有平凡人的‘肉身封圣’;它展现的是一种图腾化的飞升过程,结局又把救赎上升到了哲学的、神学的高度,那个打火机的动作抹杀掉‘动作场面’带来爽感的可能性,让影片指向彻底的反对暴力、反对杀戮。”</p> <p>10、《美国狙击手》(2014)</p> <p>(获第87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等6项提名,其中布莱德利·库珀提名影帝)</p> <p>隐形:“有人说这片就是美版《战狼》。不,它和《战狼》最大的区别首先是真实性:这是一个真人、一件真事儿。其次,它在呈现英雄人物的时候带有一定的反思。反观我们,全都在高大全的塑造人物,而这个英雄人物也根本不存在。这是本质的区别。”</p> <p><br></p> No 10758 full
<![CDATA[156《无主之作》点进来,这是一期实锤的“无主之作”]]> 主播打分:

刘三解(前凤凰网历史频道主编,《地久天长》等8期嘉宾;公号“刘三解freestyle):7分

“这片和《地久天长》没啥可比性,反倒片子里的‘绝育思维’和《流浪地球》原著的思想如出一辙,纳粹和刘慈欣都是秉持‘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价值观,是绝对法西斯的。”

橘园(曾留学德国的电影从业者):8分

“导演参考了著名德国当代艺术家的前半生经历来创作剧本,尽可能完整展示了艺术家本人的心路历程,但不得不说:原型人物在影片上映后表示了抗议。”

效愚(本期控场,《魅影缝匠》嘉宾):6.5分;

“导演‘要事件不要情绪’的做法太过流畅轻快,这让男主角的艺术家设定完全丧失说服力——在一道深刻的伤疤面前,他显得过分健康,过分快乐,过分地善于遗忘。”

《无主之作》平均分:约7.2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目:<Memory Lane>(Max Richter);

第16秒-第1分钟:嘉宾信息介绍;

第1分钟-第3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3分半-第6分钟:三位主播综合优缺点为影片打分(无剧透);

第6分钟-第40分钟:三位主播都先谈《无主之作》“亮点”(涉及剧透):

1、嘉宾“刘三解”认为本片平静地展现了一段大跨度时间里的历史苦难,观感流畅,导演有意地将男主角设计成“在两种制度下都游刃有余的艺术家”,这对当今的中国社会仍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2、嘉宾“橘园”认为本片完整展示了“一个艺术家的成长”,反情节高潮处理高明,电影在改编原型人物之余,也充分展示了数位当代德国现代艺术家的面貌,另外本片对于历史细节的还原展示也是准确而真实的;

3、效愚认为本片故事结构精巧,情节推动有序,向对当代艺术怀有好奇心的观众做了引导性的展示,电影对反派医生的塑造也比较立体多面;结构上按重要事件将全片分为三个章节更是增强了可看性;

1、刘三解认为本片太长,缺乏震撼人心的事件节点,人物塑造标签化扁平化,损失了多样性,作为大跨度背景下的片子,本片在展示不同时段下的状态时没有明显区分,缺乏历史纵深感;

2、橘园认为本片流露出一种类似剧集的“电视电影”气质,导演所赞成的“真实即艺术”的观点非常过时,全片也缺乏一种史诗感,相较高起点的前作《窃听风暴》而言实在不够惊艳;

3、效愚以“医生和助教”的婚外情为例,认为本片在人物性格塑造上流于表面,视听语言缺乏新意,反套路设置打碎了观众的观影快感,而相对圆满的结局更是一种《地久天长》式的怀柔;

第1小时7分钟-尾声:外延环节:

1、简述导演多纳斯马前作《窃听风暴》及《致命伴旅》;

2、主播详聊类似题材影片《四月三周两天》,谈“为什么《四月三周两天》碾压《窃听风暴》”;

尾声曲目:<Portraits>(Max Richter);

影片《无主之作》(Werk ohne Autor)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R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铁皮鼓》(1979)

《契卡》(1992)

《何处是我家》(2001)

《窃听风暴》(2006)

《四月三周两天》(2007)

《最后的舞者》(即主播提及“毛的最后舞者”,2009)

《白丝带》(2009)

《致命伴旅》(2010)

《女性瘾者》(2013)

《索尔之子》(2015)

《国家反抗者弗里茨·鲍尔》(2015)

《博伊斯》(2017)

《盛夏》(2018)

《冷战》(2018)

《沉默的教室》(2018)

《地久天长》(2019)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56-eq78lj db46741c-61d0-4529-a5e2-0826fff02f55 Mon, 22 Apr 2019 14: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刘三解(前凤凰网历史频道主编,《地久天长》等8期嘉宾;公号“刘三解freestyle):7分</p> <p>“这片和《地久天长》没啥可比性,反倒片子里的‘绝育思维’和《流浪地球》原著的思想如出一辙,纳粹和刘慈欣都是秉持‘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价值观,是绝对法西斯的。”</p> <p>橘园(曾留学德国的电影从业者):8分</p> <p>“导演参考了著名德国当代艺术家的前半生经历来创作剧本,尽可能完整展示了艺术家本人的心路历程,但不得不说:原型人物在影片上映后表示了抗议。”</p> <p>效愚(本期控场,《魅影缝匠》嘉宾):6.5分;</p> <p>“导演‘要事件不要情绪’的做法太过流畅轻快,这让男主角的艺术家设定完全丧失说服力——在一道深刻的伤疤面前,他显得过分健康,过分快乐,过分地善于遗忘。”</p> <p>《无主之作》平均分:约7.2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目:&lt;Memory Lane&gt;(Max Richter);</p> <p>第16秒-第1分钟:嘉宾信息介绍;</p> <p>第1分钟-第3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3分半-第6分钟:三位主播综合优缺点为影片打分(无剧透);</p> <p>第6分钟-第40分钟:三位主播都先谈《无主之作》“亮点”(涉及剧透):</p> <p>1、嘉宾“刘三解”认为本片平静地展现了一段大跨度时间里的历史苦难,观感流畅,导演有意地将男主角设计成“在两种制度下都游刃有余的艺术家”,这对当今的中国社会仍有相当的参考价值;</p> <p>2、嘉宾“橘园”认为本片完整展示了“一个艺术家的成长”,反情节高潮处理高明,电影在改编原型人物之余,也充分展示了数位当代德国现代艺术家的面貌,另外本片对于历史细节的还原展示也是准确而真实的;</p> <p>3、效愚认为本片故事结构精巧,情节推动有序,向对当代艺术怀有好奇心的观众做了引导性的展示,电影对反派医生的塑造也比较立体多面;结构上按重要事件将全片分为三个章节更是增强了可看性;</p> <p>1、刘三解认为本片太长,缺乏震撼人心的事件节点,人物塑造标签化扁平化,损失了多样性,作为大跨度背景下的片子,本片在展示不同时段下的状态时没有明显区分,缺乏历史纵深感;</p> <p>2、橘园认为本片流露出一种类似剧集的“电视电影”气质,导演所赞成的“真实即艺术”的观点非常过时,全片也缺乏一种史诗感,相较高起点的前作《窃听风暴》而言实在不够惊艳;</p> <p>3、效愚以“医生和助教”的婚外情为例,认为本片在人物性格塑造上流于表面,视听语言缺乏新意,反套路设置打碎了观众的观影快感,而相对圆满的结局更是一种《地久天长》式的怀柔;</p> <p>第1小时7分钟-尾声:外延环节:</p> <p>1、简述导演多纳斯马前作《窃听风暴》及《致命伴旅》;</p> <p>2、主播详聊类似题材影片《四月三周两天》,谈“为什么《四月三周两天》碾压《窃听风暴》”;</p> <p>尾声曲目:&lt;Portraits&gt;(Max Richter);</p> <p>影片《无主之作》(Werk ohne Autor)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R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铁皮鼓》(1979)</p> <p>《契卡》(1992)</p> <p>《何处是我家》(2001)</p> <p>《窃听风暴》(2006)</p> <p>《四月三周两天》(2007)</p> <p>《最后的舞者》(即主播提及“毛的最后舞者”,2009)</p> <p>《白丝带》(2009)</p> <p>《致命伴旅》(2010)</p> <p>《女性瘾者》(2013)</p> <p>《索尔之子》(2015)</p> <p>《国家反抗者弗里茨·鲍尔》(2015)</p> <p>《博伊斯》(2017)</p> <p>《盛夏》(2018)</p> <p>《冷战》(2018)</p> <p>《沉默的教室》(2018)</p> <p>《地久天长》(2019)</p> No 5963 full
<![CDATA[155《骡子》东木的经商思维大讲堂,从“内容为王”到“渠道为王”]]> 主播打分:

荡科长(资深媒体人;《黑色党徒》等14期嘉宾;微博/豆瓣“荡科长”):6分

“能看到89岁的东木还能为我们贡献这样一个动人的角色,这就是最大的优点。电影5分,导演本人加1分!”

法兰西胶片(资深媒体人;《阿丽塔:战斗天使》等14期嘉宾;微博/豆瓣“法兰西胶片”):6.5分

“总强调东木已经89岁高龄多么不容易,这对电影本身是危险的;应该说导演拍到这岁数,他的套路是老的,价值观也是老的。”

波米:5.5分;“什么年轻时顾着拿奖忘了家人,这就是东木说自己嘛,这片最大价值就是他让亲生女儿本色出演,他再对着家人忏悔一番,这是东木的家庭DV,与别人无关。”

《骡子》平均分:6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目:<On The Road Again>(Willie Nelson);

第17秒-第1分钟:嘉宾信息介绍;

第1分钟-第9分钟: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9分钟-第11分半:三位主播综合优缺点为影片打分(无剧透);

第11分半-第47分钟:嘉宾“法兰西胶片”和波米先谈影片“缺点”,荡科长谈影片“优点”(涉及剧透):

1、胶片认为影片的问题在于自我重复的套路、拍摄手法的笨拙感以及所有配角都是“纸片人设”;

2、荡科长觉得“骡子”本人的形象塑造非常成功,尤其敢于用丰富的细节呈现这个主人公的缺陷,配合东木的表演,都让人物极为鲜活;

3、波米觉得电影的故事并不完整,反派毒枭的支线虎头蛇尾,尤其最后阶段警匪双方的动作逻辑莫名其妙;而影片对时下美墨边境局势严重缺乏展现,主题表达避重就轻;

1、胶片觉得本片保持了东木的一贯水准。片中一些“智斗缉毒犬”的细节呈现非常出色,“墙内种花”的结尾也非常动人;

2、荡科长认为影片的家庭线不太成立,代际关系变化随意反复并无说服力;

3、波米觉得两代男性形象的互动存有解读空间;

1小时12分钟-尾声:外延环节:1、伊斯特伍德十大导演代表作回顾之《完美的世界》;

2、详谈“伊斯特伍德十大导演代表作”剩余部分(本部分内容预计将于明天呈现);

尾声曲目:<I've Been Everywhere>(Hank Snow);

影片《骡子》(The Mule)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R级;

本期节目提及的其他电影片单:

《大白鲨》(1975)

《金色池塘》(1982)

《完美的世界》(1993)

《毒品网络》(2000)

《太空牛仔》(2000)

《绝对权力》(2003)

《老爷车》(2008)

《美国狙击手》(2014)

《老炮儿》(2015)

《绿皮书》(2018)

《皮肤》(短片,2018)

《流浪地球》(2019)

《过春天》(2019)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55-eq78j0 46b428da-3927-43de-b85c-74542e862bb2 Mon, 15 Apr 2019 14: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荡科长(资深媒体人;《黑色党徒》等14期嘉宾;微博/豆瓣“荡科长”):6分</p> <p>“能看到89岁的东木还能为我们贡献这样一个动人的角色,这就是最大的优点。电影5分,导演本人加1分!”</p> <p>法兰西胶片(资深媒体人;《阿丽塔:战斗天使》等14期嘉宾;微博/豆瓣“法兰西胶片”):6.5分</p> <p>“总强调东木已经89岁高龄多么不容易,这对电影本身是危险的;应该说导演拍到这岁数,他的套路是老的,价值观也是老的。”</p> <p>波米:5.5分;“什么年轻时顾着拿奖忘了家人,这就是东木说自己嘛,这片最大价值就是他让亲生女儿本色出演,他再对着家人忏悔一番,这是东木的家庭DV,与别人无关。”</p> <p>《骡子》平均分:6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目:&lt;On The Road Again&gt;(Willie Nelson);</p> <p>第17秒-第1分钟:嘉宾信息介绍;</p> <p>第1分钟-第9分钟: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9分钟-第11分半:三位主播综合优缺点为影片打分(无剧透);</p> <p>第11分半-第47分钟:嘉宾“法兰西胶片”和波米先谈影片“缺点”,荡科长谈影片“优点”(涉及剧透):</p> <p>1、胶片认为影片的问题在于自我重复的套路、拍摄手法的笨拙感以及所有配角都是“纸片人设”;</p> <p>2、荡科长觉得“骡子”本人的形象塑造非常成功,尤其敢于用丰富的细节呈现这个主人公的缺陷,配合东木的表演,都让人物极为鲜活;</p> <p>3、波米觉得电影的故事并不完整,反派毒枭的支线虎头蛇尾,尤其最后阶段警匪双方的动作逻辑莫名其妙;而影片对时下美墨边境局势严重缺乏展现,主题表达避重就轻;</p> <p>1、胶片觉得本片保持了东木的一贯水准。片中一些“智斗缉毒犬”的细节呈现非常出色,“墙内种花”的结尾也非常动人;</p> <p>2、荡科长认为影片的家庭线不太成立,代际关系变化随意反复并无说服力;</p> <p>3、波米觉得两代男性形象的互动存有解读空间;</p> <p>1小时12分钟-尾声:外延环节:1、伊斯特伍德十大导演代表作回顾之《完美的世界》;</p> <p>2、详谈“伊斯特伍德十大导演代表作”剩余部分(本部分内容预计将于明天呈现);</p> <p>尾声曲目:&lt;I've Been Everywhere&gt;(Hank Snow);</p> <p>影片《骡子》(The Mule)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R级;</p> <p>本期节目提及的其他电影片单:</p> <p>《大白鲨》(1975)</p> <p>《金色池塘》(1982)</p> <p>《完美的世界》(1993)</p> <p>《毒品网络》(2000)</p> <p>《太空牛仔》(2000)</p> <p>《绝对权力》(2003)</p> <p>《老爷车》(2008)</p> <p>《美国狙击手》(2014)</p> <p>《老炮儿》(2015)</p> <p>《绿皮书》(2018)</p> <p>《皮肤》(短片,2018)</p> <p>《流浪地球》(2019)</p> <p>《过春天》(2019)</p> No 5577 full
<![CDATA[154《开战》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吗?]]> 主播打分:

吴琦(“单读”主编,资深媒体人;《冷战》等5期嘉宾,微博“五七”):8分

“新闻的框架下游移的镜头,如同一篇在第一现场写就的檄文,而那些稍显迟缓的空镜和生活流的间隙,成了这些最基本最朴素的抗争者存在过唯一的证明。非常高级的拍法。非常痛苦的今日世界的写照。”

淡豹(个人要求不加任何介绍):6.5分

“影片作为工运电影是充分的,但作为展现劳资纠纷的电影就是不充分的,因为它仅选择以工人视角去展开事件,也就无可避免地逼迫观众只能站在工人这边;其产生的共情源于影片的宣传鼓动性质。”

波米:6.5分;“最后一幕拍摄的视角比拍摄的内容更重要,那是来自跨国公司总部建筑的窗口,它发现了主角之后,第一选择是打开手机,然后坐等事件发生。”

《开战》平均分:7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目:<# 2>(Bertrand Blessing);

第14秒-第1分钟:嘉宾信息介绍;

第1分钟-4分钟: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4分钟-第5分半:三位主播综合优缺点为影片打分(无剧透);

第5分半-第46分半:嘉宾“吴琦”、“淡豹”和波米都先谈影片“优点”:

1、嘉宾“淡豹”认为影片是一部真正的“动作片”,非常好看,节奏感十足;更重要的是,它围绕着当今工人运动为何整体性失效的议题进行了讨论;

2、嘉宾“吴琦”觉得影片非常具有当下性,它精准传递了现在全球范围内的一种社会焦虑,本片也和布塞的所有电影一样都呈现了具体的“人”;

3、波米觉得影片的视听语言非常老练,摄影上的“佯装客观”与配乐上的煽动性形成对比;影片也呈现出跨国资本的恶以及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具体伤害;

在这个话题上,另外两位主播都发表了各不相同的看法。

1、波米认为影片“只有决策结果,没有决策过程”严重影响对事件完整性的交待,并因此产生了相关合理性的质疑;

2、 淡豹简述了法国工人运动的情况,认为影片“结尾之前的部分”都是对日常生活的复刻,并不存在合理性的问题。吴琦也表示赞同;

最后,主播们又就“影片是否存在个人英雄主义套路叙事”以及“影片是否暗合贸易保护主义论调”的话题展开讨论。

1小时7分半-尾声:外延环节:1、相关工运题材电影《破败工厂》;2、本片导演布塞前作回顾;

尾声曲目:《国际歌》(马备);

影片《开战》(En Guerre)重要信息:

本片法国分级:U级(对位为北美PG级-PG13级之间);

节目提及的史蒂芬·布塞前作:

《奇情探戈》(2005)

《成人之间》(2006)

《尚蓬小姐》(2009)

《弥留之春》(又名“春意暂迟”,2012)

《衡量一个人》(又名“市场法律”,2015)

《女人的一生》(2016)

本期节目提及的其他电影片单:

《疯狂的麦克斯》系列(1979-2015)

《廊桥遗梦》(1995)

《血色星期天》(2007)

《破败工厂》(2017)

《沉默的教室》(2018)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54-eq78i8 4b753d88-bf6a-4905-999f-3e13ac76d642 Mon, 08 Apr 2019 14: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吴琦(“单读”主编,资深媒体人;《冷战》等5期嘉宾,微博“五七”):8分</p> <p>“新闻的框架下游移的镜头,如同一篇在第一现场写就的檄文,而那些稍显迟缓的空镜和生活流的间隙,成了这些最基本最朴素的抗争者存在过唯一的证明。非常高级的拍法。非常痛苦的今日世界的写照。”</p> <p>淡豹(个人要求不加任何介绍):6.5分</p> <p>“影片作为工运电影是充分的,但作为展现劳资纠纷的电影就是不充分的,因为它仅选择以工人视角去展开事件,也就无可避免地逼迫观众只能站在工人这边;其产生的共情源于影片的宣传鼓动性质。”</p> <p>波米:6.5分;“最后一幕拍摄的视角比拍摄的内容更重要,那是来自跨国公司总部建筑的窗口,它发现了主角之后,第一选择是打开手机,然后坐等事件发生。”</p> <p>《开战》平均分:7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目:&lt;# 2&gt;(Bertrand Blessing);</p> <p>第14秒-第1分钟:嘉宾信息介绍;</p> <p>第1分钟-4分钟: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4分钟-第5分半:三位主播综合优缺点为影片打分(无剧透);</p> <p>第5分半-第46分半:嘉宾“吴琦”、“淡豹”和波米都先谈影片“优点”:</p> <p>1、嘉宾“淡豹”认为影片是一部真正的“动作片”,非常好看,节奏感十足;更重要的是,它围绕着当今工人运动为何整体性失效的议题进行了讨论;</p> <p>2、嘉宾“吴琦”觉得影片非常具有当下性,它精准传递了现在全球范围内的一种社会焦虑,本片也和布塞的所有电影一样都呈现了具体的“人”;</p> <p>3、波米觉得影片的视听语言非常老练,摄影上的“佯装客观”与配乐上的煽动性形成对比;影片也呈现出跨国资本的恶以及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具体伤害;</p> <p>在这个话题上,另外两位主播都发表了各不相同的看法。</p> <p>1、波米认为影片“只有决策结果,没有决策过程”严重影响对事件完整性的交待,并因此产生了相关合理性的质疑;</p> <p>2、 淡豹简述了法国工人运动的情况,认为影片“结尾之前的部分”都是对日常生活的复刻,并不存在合理性的问题。吴琦也表示赞同;</p> <p>最后,主播们又就“影片是否存在个人英雄主义套路叙事”以及“影片是否暗合贸易保护主义论调”的话题展开讨论。</p> <p>1小时7分半-尾声:外延环节:1、相关工运题材电影《破败工厂》;2、本片导演布塞前作回顾;</p> <p>尾声曲目:《国际歌》(马备);</p> <p>影片《开战》(En Guerre)重要信息:</p> <p>本片法国分级:U级(对位为北美PG级-PG13级之间);</p> <p>节目提及的史蒂芬·布塞前作:</p> <p>《奇情探戈》(2005)</p> <p>《成人之间》(2006)</p> <p>《尚蓬小姐》(2009)</p> <p>《弥留之春》(又名“春意暂迟”,2012)</p> <p>《衡量一个人》(又名“市场法律”,2015)</p> <p>《女人的一生》(2016)</p> <p>本期节目提及的其他电影片单:</p> <p>《疯狂的麦克斯》系列(1979-2015)</p> <p>《廊桥遗梦》(1995)</p> <p>《血色星期天》(2007)</p> <p>《破败工厂》(2017)</p> <p>《沉默的教室》(2018)</p> No 7748 full
<![CDATA[153《地久天长》“四大宽容”电影版:人都死了,孩子还小,大过年的,都不容易]]> 主播打分:

刘三解(前凤凰网历史频道主编,《影》等7期嘉宾;公号“刘三解freestyle”):6分;

“王小帅作为匠人的工作完成的很出色,在‘复刻时代’方面,影片相当多的细节还原极为精准,这方面它是近年国产片里最好的。”

鲁韵子(资深媒体人;《宠儿》等3期嘉宾):6分;

“片中出现的所有孩子全是男孩,围绕失独的台词也大多强调这是‘一家的独苗’。影片其实是用‘断了香火’作为它的控诉材料,这背后的保守价值观细思极恐。”

波米:5分;“影片先把两次丧子的‘凶手’写成同一家人,再放大那次纯粹的意外,最后以亲情层面的和解作结;而对计划生育的批判,是在国家鼓励二胎的当下语境里完成的。”

《地久天长》平均分:约5.7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目:《友谊天长地久》(Auld Lang Syne,沈小岑国语版);

第18秒-第2分钟:嘉宾介绍;

第2分钟-8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8分半-9分半:三位主播综合优缺点为影片打分(无剧透);

9分半-第12分钟:嘉宾“刘三解”先谈《地久天长》“优点”,嘉宾“鲁韵子”和波米谈“不足”(涉及剧透):

1、嘉宾“鲁韵子”强调史诗气质绝不是靠片长堆砌出来的;她认为相比主角的原谅,导演的原谅才是问题,尤其对计生主任一家的后期描写令她极为不适,影片应改名为《我是如何害了幼时玩伴并成为人生赢家的》;另外,导演在女性刻画层面一如既往的肤浅,“红唇+红裙”永远是男人欲望的符号,而影片也有着“中国家庭最注重传宗接代”的价值观;

2、嘉宾“刘三解”觉得鲁韵子说的大部分问题恰恰是目前年轻人对历史了解不深所致,他认为影片出色的地方就是精准还原了那个历史时空下的人物和道具;他强调,从那个年代和体制过来的人,出现所谓的“原谅行为”非常合理:你认为不正常是你的问题。而在这些话题上,主播之间产生了几轮激烈交锋;

3、波米觉得影片是以现实主义外衣包装了一个狗血的戏剧内核,对比《活着》等片之后,他认为本片几乎没有建立有效的批判;而影片在形式上算是“经典电影镜头大拼盘”,背后是主创电影语言原创能力的问题;

1、鲁韵子认为影片在服化道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像“酒瓶”这类道具的更换,都显示出导演较为注重年代细节,波米也肯定了本片的一些细节亮点;而鲁韵子也觉得,两位主演的表演确实足够出色;

2、刘三解最后谈缺点时提到了“部分台词过于书面语”的问题,也对数十年间人物状态没有差异化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1小时56分半-尾声:外延环节:浅谈王小帅其它作品,重点提及相似题材影片《左右》和他以艺术顾问身份参与的《下海》(涉及剧透);

尾声曲目:《不想长大》(S.H.E/Mozart);

影片《地久天长》重要信息:

本片推断分级:PG-13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秋菊打官司》(1992)

《冬春的日子》(1994)

《活着》(1994)

《情书》(岩井俊二版,1995)

《鬼子来了》(2000)

《十七岁的单车》(2001)

《左右》(2007)

《四月三周两天》(2007)

《密阳》(2007)

《步履不停》(2008)

《预产期》(2010)

《爱的替身》(2012)

《如父如子》(2013)

《国际市场》(2014)

《下海》(2017)

《芳华》(2017)

《暴雪将至》(2017)

《嘉年华》(2017)

《困兽》(短片,2018)

《哈纳莱伊湾》(2018)

《老师·好》(2019)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53-eq78hb 75cabb46-aa37-4dc0-9e89-d7b9eb8094fb Mon, 25 Mar 2019 14: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刘三解(前凤凰网历史频道主编,《影》等7期嘉宾;公号“刘三解freestyle”):6分;</p> <p>“王小帅作为匠人的工作完成的很出色,在‘复刻时代’方面,影片相当多的细节还原极为精准,这方面它是近年国产片里最好的。”</p> <p>鲁韵子(资深媒体人;《宠儿》等3期嘉宾):6分;</p> <p>“片中出现的所有孩子全是男孩,围绕失独的台词也大多强调这是‘一家的独苗’。影片其实是用‘断了香火’作为它的控诉材料,这背后的保守价值观细思极恐。”</p> <p>波米:5分;“影片先把两次丧子的‘凶手’写成同一家人,再放大那次纯粹的意外,最后以亲情层面的和解作结;而对计划生育的批判,是在国家鼓励二胎的当下语境里完成的。”</p> <p>《地久天长》平均分:约5.7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目:《友谊天长地久》(Auld Lang Syne,沈小岑国语版);</p> <p>第18秒-第2分钟:嘉宾介绍;</p> <p>第2分钟-8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8分半-9分半:三位主播综合优缺点为影片打分(无剧透);</p> <p>9分半-第12分钟:嘉宾“刘三解”先谈《地久天长》“优点”,嘉宾“鲁韵子”和波米谈“不足”(涉及剧透):</p> <p>1、嘉宾“鲁韵子”强调史诗气质绝不是靠片长堆砌出来的;她认为相比主角的原谅,导演的原谅才是问题,尤其对计生主任一家的后期描写令她极为不适,影片应改名为《我是如何害了幼时玩伴并成为人生赢家的》;另外,导演在女性刻画层面一如既往的肤浅,“红唇+红裙”永远是男人欲望的符号,而影片也有着“中国家庭最注重传宗接代”的价值观;</p> <p>2、嘉宾“刘三解”觉得鲁韵子说的大部分问题恰恰是目前年轻人对历史了解不深所致,他认为影片出色的地方就是精准还原了那个历史时空下的人物和道具;他强调,从那个年代和体制过来的人,出现所谓的“原谅行为”非常合理:你认为不正常是你的问题。而在这些话题上,主播之间产生了几轮激烈交锋;</p> <p>3、波米觉得影片是以现实主义外衣包装了一个狗血的戏剧内核,对比《活着》等片之后,他认为本片几乎没有建立有效的批判;而影片在形式上算是“经典电影镜头大拼盘”,背后是主创电影语言原创能力的问题;</p> <p>1、鲁韵子认为影片在服化道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像“酒瓶”这类道具的更换,都显示出导演较为注重年代细节,波米也肯定了本片的一些细节亮点;而鲁韵子也觉得,两位主演的表演确实足够出色;</p> <p>2、刘三解最后谈缺点时提到了“部分台词过于书面语”的问题,也对数十年间人物状态没有差异化表达了自己的看法;</p> <p>1小时56分半-尾声:外延环节:浅谈王小帅其它作品,重点提及相似题材影片《左右》和他以艺术顾问身份参与的《下海》(涉及剧透);</p> <p>尾声曲目:《不想长大》(S.H.E/Mozart);</p> <p>影片《地久天长》重要信息:</p> <p>本片推断分级:PG-13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秋菊打官司》(1992)</p> <p>《冬春的日子》(1994)</p> <p>《活着》(1994)</p> <p>《情书》(岩井俊二版,1995)</p> <p>《鬼子来了》(2000)</p> <p>《十七岁的单车》(2001)</p> <p>《左右》(2007)</p> <p>《四月三周两天》(2007)</p> <p>《密阳》(2007)</p> <p>《步履不停》(2008)</p> <p>《预产期》(2010)</p> <p>《爱的替身》(2012)</p> <p>《如父如子》(2013)</p> <p>《国际市场》(2014)</p> <p>《下海》(2017)</p> <p>《芳华》(2017)</p> <p>《暴雪将至》(2017)</p> <p>《嘉年华》(2017)</p> <p>《困兽》(短片,2018)</p> <p>《哈纳莱伊湾》(2018)</p> <p>《老师·好》(2019)</p> No 8650 full
<![CDATA[152《谁先爱上他的》于是大喊一声爱最大!!!]]> 主播打分:

影志(公众号“不散”创始人):8分

“对片中女主角的丈夫进行粗暴的道德批判是没必要的,同志群体在此类问题上总是面临着更大的社会压力,所谓的‘骗婚’更多是出于无奈。”

蜉蝣(资深媒体人;《地球最后的夜晚》等9期嘉宾):6.5分

“剥离主角的性别和身份,本片完全可以作为纯爱片来看待,而这纯爱作用的范围其实是所有人。”

波米:6分;“这片在台湾的分级是‘普遍级’,也就说明对岸的监管部门认为这片连小朋友也能看,毫无年龄限制;而与此同时,内地版的《波西米亚》短短几分钟的相关情节全部都要删光。”

《谁先爱上他的》平均分:约6.8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目:《带我去一个地方》(李英宏 aka DJ Didilong);

第13秒-第1分钟:嘉宾信息介绍;

第1分钟-7分钟: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7分钟-第10分半:三位主播综合优缺点为影片打分(无剧透);

第10分半-第41分半:嘉宾“影志”、“蜉蝣”先谈影片“优点”,波米先谈“缺点”(涉及剧透):

1、嘉宾“影志”认为《谁先》作为喜剧类型片在讲述同性爱情时轻盈灵巧,同时也切入了同妻议题,在家庭关系、人物选择呈现方面做了充分的细节展示,剪辑有巧思,主题曲贯穿始终,和影片融为一体,男女主角表演出色;

2、蜉蝣认为本片完全可以被看作一部轻喜剧纯爱电影,各个角色塑造全面巧妙,尤其“丈夫”角色的缺位处理让本片处在“没有坏人”的奇妙环境中,也没有猎奇视角的插入,遍布生活场景各处的小道具充分发挥了作用;

3、波米认为本片在“同妻”问题的讨论上有些避重就轻,大团圆结局也过于“脱离实际”;

随后三位主播就此问题发生了讨论与辩驳;

1、嘉宾“影志”认为本片对男二号缺乏交待,所以才产生部分观众批判该角色等争议问题,而给女主角后期添加的“报复行为”也缺乏铺垫;;

2、蜉蝣认为本片中“小孩”这一角色脱离于两位成人主角之外,制作层面存在许多粗糙硬伤,人物立场转变突兀,双重回溯频繁闪回折射出视角混乱的问题;

3、波米认为本片喜剧氛围营造好,三位主角的表演烘托了全片“轻松+愉快”的呈现效果,而“母子关系”的呈现相当成功,也能引发大部分观众的共鸣;;

1小时12分钟-尾声:外延环节:其它涉及“同妻”角色的电影简述:重点提及《再见,南屏晚钟》和《春风沉醉的夜晚》;

尾声曲目:《峇里岛》(李英宏 aka DJ Didilong);影片《谁先爱上他的》重要信息:

本片台湾分级:普遍级(对应北美分级约为PG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喜宴》(1993)

《蓝宇》(2001)

《百万美元宝贝》(2004)

《断背山》(2005)

《爱在暹罗》(2007)

《春风沉醉的夜晚》(2009)

《一次别离》(2011)

《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2017)

《无名之辈》(2018)

《波西米亚狂想曲》(2018)

《再见 南屏晚钟》(2019)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52-eq78gd 3424c92b-24df-4833-bf4d-11b653328969 Tue, 19 Mar 2019 14: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影志(公众号“不散”创始人):8分</p> <p>“对片中女主角的丈夫进行粗暴的道德批判是没必要的,同志群体在此类问题上总是面临着更大的社会压力,所谓的‘骗婚’更多是出于无奈。”</p> <p>蜉蝣(资深媒体人;《地球最后的夜晚》等9期嘉宾):6.5分</p> <p>“剥离主角的性别和身份,本片完全可以作为纯爱片来看待,而这纯爱作用的范围其实是所有人。”</p> <p>波米:6分;“这片在台湾的分级是‘普遍级’,也就说明对岸的监管部门认为这片连小朋友也能看,毫无年龄限制;而与此同时,内地版的《波西米亚》短短几分钟的相关情节全部都要删光。”</p> <p>《谁先爱上他的》平均分:约6.8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目:《带我去一个地方》(李英宏 aka DJ Didilong);</p> <p>第13秒-第1分钟:嘉宾信息介绍;</p> <p>第1分钟-7分钟: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7分钟-第10分半:三位主播综合优缺点为影片打分(无剧透);</p> <p>第10分半-第41分半:嘉宾“影志”、“蜉蝣”先谈影片“优点”,波米先谈“缺点”(涉及剧透):</p> <p>1、嘉宾“影志”认为《谁先》作为喜剧类型片在讲述同性爱情时轻盈灵巧,同时也切入了同妻议题,在家庭关系、人物选择呈现方面做了充分的细节展示,剪辑有巧思,主题曲贯穿始终,和影片融为一体,男女主角表演出色;</p> <p>2、蜉蝣认为本片完全可以被看作一部轻喜剧纯爱电影,各个角色塑造全面巧妙,尤其“丈夫”角色的缺位处理让本片处在“没有坏人”的奇妙环境中,也没有猎奇视角的插入,遍布生活场景各处的小道具充分发挥了作用;</p> <p>3、波米认为本片在“同妻”问题的讨论上有些避重就轻,大团圆结局也过于“脱离实际”;</p> <p>随后三位主播就此问题发生了讨论与辩驳;</p> <p>1、嘉宾“影志”认为本片对男二号缺乏交待,所以才产生部分观众批判该角色等争议问题,而给女主角后期添加的“报复行为”也缺乏铺垫;;</p> <p>2、蜉蝣认为本片中“小孩”这一角色脱离于两位成人主角之外,制作层面存在许多粗糙硬伤,人物立场转变突兀,双重回溯频繁闪回折射出视角混乱的问题;</p> <p>3、波米认为本片喜剧氛围营造好,三位主角的表演烘托了全片“轻松+愉快”的呈现效果,而“母子关系”的呈现相当成功,也能引发大部分观众的共鸣;;</p> <p>1小时12分钟-尾声:外延环节:其它涉及“同妻”角色的电影简述:重点提及《再见,南屏晚钟》和《春风沉醉的夜晚》;</p> <p>尾声曲目:《峇里岛》(李英宏 aka DJ Didilong);影片《谁先爱上他的》重要信息:</p> <p>本片台湾分级:普遍级(对应北美分级约为PG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喜宴》(1993)</p> <p>《蓝宇》(2001)</p> <p>《百万美元宝贝》(2004)</p> <p>《断背山》(2005)</p> <p>《爱在暹罗》(2007)</p> <p>《春风沉醉的夜晚》(2009)</p> <p>《一次别离》(2011)</p> <p>《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2017)</p> <p>《无名之辈》(2018)</p> <p>《波西米亚狂想曲》(2018)</p> <p>《再见 南屏晚钟》(2019)</p> No 6869 full
<![CDATA[151《此房是我造》拉斯·冯·提尔前作盘点赢了世界,与世界为敌又何妨?]]> 本期主创团队&音频主播:

靳锦(资深媒体人;《流浪地球》等6期嘉宾):

“导演的恐女症集中体现在《破浪》上,在一个纯爱片外表下,是男权借宗教之名洗脑妻子让她献祭自己召唤神迹的过程,值得一提的是冯提尔的母亲是坚定的女权主义者,生前坚决不从夫姓。”

雷普利(“凤凰电影”前编辑;《流浪地球》等31期嘉宾):

“你能在多个拉斯疯的短片里找到他后期长片的影子,无论是《狗镇》《忧郁症》还是《女性瘾者》,总有有一部之前类似概念的短片,他才是真正的‘短改长’大师。”

波米:“现在回看,道格玛95的十诫最后只是创造了一种‘词牌名’,当初革新影史的理想好像被后来的‘抖音’们顺手就给完成了——这当然是笑话。不过当你看够了冯提莫,偶尔看看冯提尔也无妨。”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Happy Times in Dogville - (Albinoni Concerto For Oboe In D Minor)>(Albinoni);

话题:

2、三位主播分别陈述自己最爱的拉斯·冯·提尔导演影片——靳锦推荐《破浪》,雷普利选择《女性瘾者1-2》,波米最爱《欧洲特快车》;

3、按时间顺序,从导演未成年时期拍摄的短片作品简述其前作;

结束曲:<I've Seen It All>(Björk / Thom York);

节目提及的拉斯·冯·提尔导演前作:

《你明知逃不了为毛还要逃,逃避你眼前发生的这一切?那是因为你他妈就是个懦夫》(短片,1970)

《夜心曲》(短片,1980)

《犯罪元素》(入围戛纳主竞赛,1984)

《瘟疫》(1987)

《美狄亚》(1988)

《欧洲特快车》(入围戛纳主竞赛,获评审团大奖及最佳艺术贡献奖,1991)

《破浪》(入围戛纳主竞赛,获评审团大奖,1996)

《白痴》(道格玛95作品,入围戛纳主竞赛,1998)

《黑暗中的舞者》(入围戛纳主竞赛,获金棕榈大奖,比约克获戛纳影后,2001)

《狗镇》(入围戛纳主竞赛,2003)

《五道障碍》(纪录片,2003)

《曼德勒》(入围戛纳主竞赛,2005)

《真假老板》(2006)

《反基督者》(入围戛纳主竞赛,夏洛特·甘斯布获戛纳影后,2009)

《忧郁症》(入围戛纳主竞赛,克斯汀·邓斯特获戛纳影后,2011)

《女性瘾者》上下(2013)

节目中提及的其它影片:

《战斗列车》(1964)

《影子军队》(1969)

《O的故事》(1975)

《杀人短片》(1988)

《天浴》(1998)

《家宴》(道格玛95作品,1998)

《驴孩朱利安》(道格玛95作品,1999)

《鬼子来了》(2000)

《黑暗扫描仪》(2006)

《打扰伯格曼》(2013)

《驴得水》(2016)

《邪不压正》(2018)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51-eq78fs b78d17b3-b556-4fc2-8c61-d344dd276a2f Wed, 13 Mar 2019 14:00:00 GMT <p>本期主创团队&amp;音频主播:</p> <p>靳锦(资深媒体人;《流浪地球》等6期嘉宾):</p> <p>“导演的恐女症集中体现在《破浪》上,在一个纯爱片外表下,是男权借宗教之名洗脑妻子让她献祭自己召唤神迹的过程,值得一提的是冯提尔的母亲是坚定的女权主义者,生前坚决不从夫姓。”</p> <p>雷普利(“凤凰电影”前编辑;《流浪地球》等31期嘉宾):</p> <p>“你能在多个拉斯疯的短片里找到他后期长片的影子,无论是《狗镇》《忧郁症》还是《女性瘾者》,总有有一部之前类似概念的短片,他才是真正的‘短改长’大师。”</p> <p>波米:“现在回看,道格玛95的十诫最后只是创造了一种‘词牌名’,当初革新影史的理想好像被后来的‘抖音’们顺手就给完成了——这当然是笑话。不过当你看够了冯提莫,偶尔看看冯提尔也无妨。”</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lt;Happy Times in Dogville - (Albinoni Concerto For Oboe In D Minor)&gt;(Albinoni);</p> <p>话题:</p> <p>2、三位主播分别陈述自己最爱的拉斯·冯·提尔导演影片——靳锦推荐《破浪》,雷普利选择《女性瘾者1-2》,波米最爱《欧洲特快车》;</p> <p>3、按时间顺序,从导演未成年时期拍摄的短片作品简述其前作;</p> <p>结束曲:&lt;I've Seen It All&gt;(Björk / Thom York);</p> <p>节目提及的拉斯·冯·提尔导演前作:</p> <p>《你明知逃不了为毛还要逃,逃避你眼前发生的这一切?那是因为你他妈就是个懦夫》(短片,1970)</p> <p>《夜心曲》(短片,1980)</p> <p>《犯罪元素》(入围戛纳主竞赛,1984)</p> <p>《瘟疫》(1987)</p> <p>《美狄亚》(1988)</p> <p>《欧洲特快车》(入围戛纳主竞赛,获评审团大奖及最佳艺术贡献奖,1991)</p> <p>《破浪》(入围戛纳主竞赛,获评审团大奖,1996)</p> <p>《白痴》(道格玛95作品,入围戛纳主竞赛,1998)</p> <p>《黑暗中的舞者》(入围戛纳主竞赛,获金棕榈大奖,比约克获戛纳影后,2001)</p> <p>《狗镇》(入围戛纳主竞赛,2003)</p> <p>《五道障碍》(纪录片,2003)</p> <p>《曼德勒》(入围戛纳主竞赛,2005)</p> <p>《真假老板》(2006)</p> <p>《反基督者》(入围戛纳主竞赛,夏洛特·甘斯布获戛纳影后,2009)</p> <p>《忧郁症》(入围戛纳主竞赛,克斯汀·邓斯特获戛纳影后,2011)</p> <p>《女性瘾者》上下(2013)</p> <p>节目中提及的其它影片:</p> <p>《战斗列车》(1964)</p> <p>《影子军队》(1969)</p> <p>《O的故事》(1975)</p> <p>《杀人短片》(1988)</p> <p>《天浴》(1998)</p> <p>《家宴》(道格玛95作品,1998)</p> <p>《驴孩朱利安》(道格玛95作品,1999)</p> <p>《鬼子来了》(2000)</p> <p>《黑暗扫描仪》(2006)</p> <p>《打扰伯格曼》(2013)</p> <p>《驴得水》(2016)</p> <p>《邪不压正》(2018)</p> No 8102 full
<![CDATA[151《此房是我造》弱者不把自己称为弱者,而是称为“善人”]]> 主播打分:

靳锦(资深媒体人;《流浪地球》等6期嘉宾):7.5分

“当你被每个杀人场面深深吸引的时候,你就像已经接受了杀手的价值观一样——而这也是导演说服你的第一步。”

雷普利(“凤凰电影”前编辑;《流浪地球》等31期嘉宾):7分

“影片和《女性瘾者》的结构拍法都太像了,充斥着天才般的诡辩技巧和富有魅力的洗脑话术,只是这一次他大逆不道的价值观没有说服我。”

波米:7.5分;“这首先是一部扎实的职业片,就像《寿司之神》:如何用一辈子踏实做好一件事。后者说寿司,这部讲杀人。”

《此房是我造》平均分:约7.3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目:<The Four Seasons, Concerto No. 3 in F ("Autumn") RV 293 (Op. 8 No. 3):1. Allegro>(Antonio Lucio Vivaldi);

第10秒-第1分钟:嘉宾信息介绍;

第1分钟-7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7分半-第11分钟:三位主播综合优缺点为影片打分(无剧透);

第11分钟-第54分半:嘉宾“雷普利”、“靳锦”和波米都先谈影片“优点”(涉及剧透):

1、嘉宾“雷普利”结合导演前作短片《职业》谈到拉斯·冯·提尔一直以来“导演=杀手”的核心价值观;

2、嘉宾“靳锦”提到了影片给予她全方位的观影快感,并提到了电影以杀人呈现创作焦虑的方式,称这是冯·提尔的《八部半》;

3、波米明确了本片在当今影坛的稀缺性,并历数它与其他以“连环杀手”为主角影片的不同之处,也尝试探讨了导演赋予主角的那套完全有悖于主流道德体系的价值观;

1、雷普利对比前作,认为本片在形式上过于雷同,但为杀人狂洗白的说辞却欠缺说服力;

2、靳锦同意雷普利指出的问题,她在导演那套说辞中感受到的更多是“表述者的权力”,拉斯·冯·提尔此次更多是以单纯举证而非展现体验的方式阐述价值观,诡辩大于魅力,代入感不强;

3、波米认为导演影像上的表达越来越保守,并称本片是“影坛维度的异数,导演维度的套路”;

1小时12分钟-尾声:外延环节:1、布鲁诺·冈茨前作回顾;

2、导演拉斯·冯·提尔前作回顾(此部分预计将于明天推送);

尾声曲目:<Hit The Road Jack>(Buster Poindexter);

影片《此房是我造》(The House That Jack Built)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R级(导演剪辑版为“未分级版”);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柏林苍穹下》(1987)

《沉默的羔羊》系列(1991-2007)

《盲井》(2003)

《老男孩》(朴赞郁版,2003)

《帝国的毁灭》(2004)

《撞车》(2004)

《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电影》(2007)

《寿司之神》(2011)

《女性瘾者》上、下(2013)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51-eq78en ce2aba2b-766f-4e76-9787-9214a9da7cf1 Tue, 12 Mar 2019 14: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靳锦(资深媒体人;《流浪地球》等6期嘉宾):7.5分</p> <p>“当你被每个杀人场面深深吸引的时候,你就像已经接受了杀手的价值观一样——而这也是导演说服你的第一步。”</p> <p>雷普利(“凤凰电影”前编辑;《流浪地球》等31期嘉宾):7分</p> <p>“影片和《女性瘾者》的结构拍法都太像了,充斥着天才般的诡辩技巧和富有魅力的洗脑话术,只是这一次他大逆不道的价值观没有说服我。”</p> <p>波米:7.5分;“这首先是一部扎实的职业片,就像《寿司之神》:如何用一辈子踏实做好一件事。后者说寿司,这部讲杀人。”</p> <p>《此房是我造》平均分:约7.3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目:&lt;The Four Seasons, Concerto No. 3 in F ("Autumn") RV 293 (Op. 8 No. 3):1. Allegro&gt;(Antonio Lucio Vivaldi);</p> <p>第10秒-第1分钟:嘉宾信息介绍;</p> <p>第1分钟-7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7分半-第11分钟:三位主播综合优缺点为影片打分(无剧透);</p> <p>第11分钟-第54分半:嘉宾“雷普利”、“靳锦”和波米都先谈影片“优点”(涉及剧透):</p> <p>1、嘉宾“雷普利”结合导演前作短片《职业》谈到拉斯·冯·提尔一直以来“导演=杀手”的核心价值观;</p> <p>2、嘉宾“靳锦”提到了影片给予她全方位的观影快感,并提到了电影以杀人呈现创作焦虑的方式,称这是冯·提尔的《八部半》;</p> <p>3、波米明确了本片在当今影坛的稀缺性,并历数它与其他以“连环杀手”为主角影片的不同之处,也尝试探讨了导演赋予主角的那套完全有悖于主流道德体系的价值观;</p> <p>1、雷普利对比前作,认为本片在形式上过于雷同,但为杀人狂洗白的说辞却欠缺说服力;</p> <p>2、靳锦同意雷普利指出的问题,她在导演那套说辞中感受到的更多是“表述者的权力”,拉斯·冯·提尔此次更多是以单纯举证而非展现体验的方式阐述价值观,诡辩大于魅力,代入感不强;</p> <p>3、波米认为导演影像上的表达越来越保守,并称本片是“影坛维度的异数,导演维度的套路”;</p> <p>1小时12分钟-尾声:外延环节:1、布鲁诺·冈茨前作回顾;</p> <p>2、导演拉斯·冯·提尔前作回顾(此部分预计将于明天推送);</p> <p>尾声曲目:&lt;Hit The Road Jack&gt;(Buster Poindexter);</p> <p>影片《此房是我造》(The House That Jack Built)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R级(导演剪辑版为“未分级版”);</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柏林苍穹下》(1987)</p> <p>《沉默的羔羊》系列(1991-2007)</p> <p>《盲井》(2003)</p> <p>《老男孩》(朴赞郁版,2003)</p> <p>《帝国的毁灭》(2004)</p> <p>《撞车》(2004)</p> <p>《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电影》(2007)</p> <p>《寿司之神》(2011)</p> <p>《女性瘾者》上、下(2013)</p> No 5012 full
<![CDATA[150《绿皮书》美国版《啥是佩奇》]]> 主播打分:

隐形(青年编剧;《网络谜踪》等29期嘉宾):7分;

“白人司机的角色非常呆萌可爱,上路之后的剧情也极其流畅,而且影片的整体表达具备当下性。”

田野(青年编剧,《登月第一人》等10期节目嘉宾,豆瓣“雪盲”):6.5分;

“影片的公路片层次感很强,比如随着深入南方,黑人主角的安全区域变得越来越小,开始时需要停留在黑人酒店,但到最后连呆在车中都会被警察找麻烦。”

波米:6分;“阿里有至少四层身份:上等人、黑人、同性恋和音乐人,但最终只写他去黑人酒吧自我救赎,怎么不写他去同性恋酒吧或找到真正的乐迷呢?当你通片都在消费种族梗,就别怪从黑人原型家属到黑人导演都揪着你价值观不放了。”

《绿皮书》平均分:6.5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目:<The Old Black Magic>(The Green Book Copacabana Orchestra)

第12秒-第30秒:嘉宾信息介绍;

第30秒-10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10分半-9分半:三位主播综合优缺点为影片打分(无剧透);

9分半-第57分钟:嘉宾“田野”先谈《绿皮书》“优点”,嘉宾“隐形”和波米谈“不足”(涉及剧透):

1、嘉宾“隐形”认为白人司机在“上路前后”的人设并不统一;

2、嘉宾“田野”觉得本片是“生理性的好看”,剧作水准一流:玉石、手枪等细节都非常好;

3、波米觉得影片视听语言“平庸至极”,在奥斯卡同届8部电影中处于末流,种族价值观“保守至极”,同时伴有篡改真相的争议;

1、田野认为影片并不具备太多所谓“当下性”,对此隐形有不同意见;

2、隐形认为两位主演的表演非常出色,他也在最后被白人司机的角色所打动;

3、波米认为剧本的叙事效率较高;整体也探讨了“歧视”的来源问题;

1小时28分钟-尾声:外延环节:简述相似影片《不可触碰》和《为黛西小姐开车》(涉及剧透);

尾声曲目:<The Lonesome Road>(Kris Bowers);

影片《绿皮书》(Green Book)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

《为黛西小姐开车》(1989)

《为所应为》(1989)

《阿呆与阿瓜》(1994)

《触不可及》(即主播提及的“不可触碰”,原版,2011)

《月光男孩》(2016)

《登月第一人》(2018)

《波西米亚狂想曲》(2018)

《黑色党徒》(2018)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50-eq78d8 2d95f1a5-95d7-4dba-8d70-6d6e838b7e36 Mon, 04 Mar 2019 14: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隐形(青年编剧;《网络谜踪》等29期嘉宾):7分;</p> <p>“白人司机的角色非常呆萌可爱,上路之后的剧情也极其流畅,而且影片的整体表达具备当下性。”</p> <p>田野(青年编剧,《登月第一人》等10期节目嘉宾,豆瓣“雪盲”):6.5分;</p> <p>“影片的公路片层次感很强,比如随着深入南方,黑人主角的安全区域变得越来越小,开始时需要停留在黑人酒店,但到最后连呆在车中都会被警察找麻烦。”</p> <p>波米:6分;“阿里有至少四层身份:上等人、黑人、同性恋和音乐人,但最终只写他去黑人酒吧自我救赎,怎么不写他去同性恋酒吧或找到真正的乐迷呢?当你通片都在消费种族梗,就别怪从黑人原型家属到黑人导演都揪着你价值观不放了。”</p> <p>《绿皮书》平均分:6.5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目:&lt;The Old Black Magic&gt;(The Green Book Copacabana Orchestra)</p> <p>第12秒-第30秒:嘉宾信息介绍;</p> <p>第30秒-10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10分半-9分半:三位主播综合优缺点为影片打分(无剧透);</p> <p>9分半-第57分钟:嘉宾“田野”先谈《绿皮书》“优点”,嘉宾“隐形”和波米谈“不足”(涉及剧透):</p> <p>1、嘉宾“隐形”认为白人司机在“上路前后”的人设并不统一;</p> <p>2、嘉宾“田野”觉得本片是“生理性的好看”,剧作水准一流:玉石、手枪等细节都非常好;</p> <p>3、波米觉得影片视听语言“平庸至极”,在奥斯卡同届8部电影中处于末流,种族价值观“保守至极”,同时伴有篡改真相的争议;</p> <p>1、田野认为影片并不具备太多所谓“当下性”,对此隐形有不同意见;</p> <p>2、隐形认为两位主演的表演非常出色,他也在最后被白人司机的角色所打动;</p> <p>3、波米认为剧本的叙事效率较高;整体也探讨了“歧视”的来源问题;</p> <p>1小时28分钟-尾声:外延环节:简述相似影片《不可触碰》和《为黛西小姐开车》(涉及剧透);</p> <p>尾声曲目:&lt;The Lonesome Road&gt;(Kris Bowers);</p> <p>影片《绿皮书》(Green Book)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p> <p>《为黛西小姐开车》(1989)</p> <p>《为所应为》(1989)</p> <p>《阿呆与阿瓜》(1994)</p> <p>《触不可及》(即主播提及的“不可触碰”,原版,2011)</p> <p>《月光男孩》(2016)</p> <p>《登月第一人》(2018)</p> <p>《波西米亚狂想曲》(2018)</p> <p>《黑色党徒》(2018)</p> No 7309 full
<![CDATA[149《阿丽塔战斗天使》实锤的“武戏满分,文戏零分”!]]> 主播打分:

飞鸟(《铳梦》粉丝):7分;

“作为原著粉,早知道它不可能呈现什么深邃的内核,所以带着低期待去看,还是可以接受的。”

法兰西胶片(资深媒体人;《罗马》等13期嘉宾,微博/豆瓣“法兰西胶片”):5.5分;

“剧情的全面垮塌我绝不能接受,而类似跑酷段落照抄《十月围城》也证明导演根本没有存货。”

波米:6.5分;“如果说导演的意图就是拍一部高成本《弯刀》暴力更暴力,他的目的达到了;而卡梅隆如果只想用本片试水《阿凡达2》的CG技术,这个目的也达到了。”

《阿丽塔:战斗天使》平均分:约6.3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目:<Motorball>(Tom Holkenborg)

第25秒-第1分半:嘉宾信息介绍;

第1分半-6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6分半-9分半:三位主播综合优缺点为影片打分(无剧透);

9分半-第39分半:嘉宾“飞鸟”先谈《阿丽塔:战斗天使》“优点”,嘉宾“法兰西胶片”和波米谈“不足”(涉及剧透):

1、嘉宾“飞鸟”认为本片在改编有限篇幅的基础上给予了观众足够的视觉刺激,既没有偏离原作内核也方便新观众进入,情感铺垫充分,而某些等比复制原作标志性画面的镜头满足了粉丝期待;

2、嘉宾“法兰西胶片”认为本片缺乏完整系统的世界观,文本漏洞多、情感粗糙,配角空间少;暴力内核和低龄分级间的矛盾贯穿始终,动作场面借鉴众多,缺乏设计感,也没有具体武器的原理展示;

3、波米认为本片主创没有科幻意识,以至于全片中完全没有围绕科幻本核的讨论,根本上缺乏世界观的呈现,科幻元素和美学表达不配套,几组重要的人物关系均不成立;

1、飞鸟认为本片男主角角色设计尤其失败,感情线设置突兀;

2、胶片认为全片的暴力感强调一种“原始暴力”;而动作捕捉技术出色,所谓的“恐怖谷效应”并不存在,阿丽塔面部夸张的五官设计本身就是为了强调出她的“非人类”身份;

3、波米觉得本片动作流畅富有设计感,充沛的暴力情绪传承自原作,“无血的血腥画面”重新定义并拓展了PG-13级的暴力边界,技术尝试为卡梅隆接下来的《阿凡达2》做了充足准备;

1小时10分半-尾声:外延环节:漫谈原作《铳梦》及同名OVA;(涉及对原作漫画的剧透);

尾声曲目:<Swan Song>(Dua Lipa);

影片《阿丽塔:战斗天使》(Alita: Battle Angel)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但很多画面仍然容易引起儿童的观感不适);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星球大战5:帝国反击战》(1980)

《银翼杀手1》(1982)

《终结者1-3》(1984-2003)

《阿基拉》(1988)

《攻壳机动队1.0》(1995)

《黑客帝国》系列(1999-2003)

《卧虎藏龙》(2000)

《罪恶之城》(2005)

《十月围城》(2009)

《七龙珠》(真人版,2009)

《阿凡达》系列(2009-2025)

《盗梦空间》(2010)

《猩球崛起》系列(2011-2017)

《逆世界》(2012)

《全面回忆》(新版,2012)

《阴阳相成》(2012)

《极乐空间》(即主播提及“极乐世界”,2013)

《弯刀杀戮》(2013)

《机械战警》(新版,2014)

《超能查派》(2015)                                

《西游伏妖篇》(2017)

《攻壳机动队》(真人版,2017)

《银翼杀手2049》(2017)

《海王》(2018)

《流浪地球》(2019)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49-eq78c8 a36079f4-77c4-432a-a18e-5eff2dc889f9 Mon, 25 Feb 2019 14: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飞鸟(《铳梦》粉丝):7分;</p> <p>“作为原著粉,早知道它不可能呈现什么深邃的内核,所以带着低期待去看,还是可以接受的。”</p> <p>法兰西胶片(资深媒体人;《罗马》等13期嘉宾,微博/豆瓣“法兰西胶片”):5.5分;</p> <p>“剧情的全面垮塌我绝不能接受,而类似跑酷段落照抄《十月围城》也证明导演根本没有存货。”</p> <p>波米:6.5分;“如果说导演的意图就是拍一部高成本《弯刀》暴力更暴力,他的目的达到了;而卡梅隆如果只想用本片试水《阿凡达2》的CG技术,这个目的也达到了。”</p> <p>《阿丽塔:战斗天使》平均分:约6.3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目:&lt;Motorball&gt;(Tom Holkenborg)</p> <p>第25秒-第1分半:嘉宾信息介绍;</p> <p>第1分半-6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6分半-9分半:三位主播综合优缺点为影片打分(无剧透);</p> <p>9分半-第39分半:嘉宾“飞鸟”先谈《阿丽塔:战斗天使》“优点”,嘉宾“法兰西胶片”和波米谈“不足”(涉及剧透):</p> <p>1、嘉宾“飞鸟”认为本片在改编有限篇幅的基础上给予了观众足够的视觉刺激,既没有偏离原作内核也方便新观众进入,情感铺垫充分,而某些等比复制原作标志性画面的镜头满足了粉丝期待;</p> <p>2、嘉宾“法兰西胶片”认为本片缺乏完整系统的世界观,文本漏洞多、情感粗糙,配角空间少;暴力内核和低龄分级间的矛盾贯穿始终,动作场面借鉴众多,缺乏设计感,也没有具体武器的原理展示;</p> <p>3、波米认为本片主创没有科幻意识,以至于全片中完全没有围绕科幻本核的讨论,根本上缺乏世界观的呈现,科幻元素和美学表达不配套,几组重要的人物关系均不成立;</p> <p>1、飞鸟认为本片男主角角色设计尤其失败,感情线设置突兀;</p> <p>2、胶片认为全片的暴力感强调一种“原始暴力”;而动作捕捉技术出色,所谓的“恐怖谷效应”并不存在,阿丽塔面部夸张的五官设计本身就是为了强调出她的“非人类”身份;</p> <p>3、波米觉得本片动作流畅富有设计感,充沛的暴力情绪传承自原作,“无血的血腥画面”重新定义并拓展了PG-13级的暴力边界,技术尝试为卡梅隆接下来的《阿凡达2》做了充足准备;</p> <p>1小时10分半-尾声:外延环节:漫谈原作《铳梦》及同名OVA;(涉及对原作漫画的剧透);</p> <p>尾声曲目:&lt;Swan Song&gt;(Dua Lipa);</p> <p>影片《阿丽塔:战斗天使》(Alita: Battle Angel)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但很多画面仍然容易引起儿童的观感不适);</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星球大战5:帝国反击战》(1980)</p> <p>《银翼杀手1》(1982)</p> <p>《终结者1-3》(1984-2003)</p> <p>《阿基拉》(1988)</p> <p>《攻壳机动队1.0》(1995)</p> <p>《黑客帝国》系列(1999-2003)</p> <p>《卧虎藏龙》(2000)</p> <p>《罪恶之城》(2005)</p> <p>《十月围城》(2009)</p> <p>《七龙珠》(真人版,2009)</p> <p>《阿凡达》系列(2009-2025)</p> <p>《盗梦空间》(2010)</p> <p>《猩球崛起》系列(2011-2017)</p> <p>《逆世界》(2012)</p> <p>《全面回忆》(新版,2012)</p> <p>《阴阳相成》(2012)</p> <p>《极乐空间》(即主播提及“极乐世界”,2013)</p> <p>《弯刀杀戮》(2013)</p> <p>《机械战警》(新版,2014)</p> <p>《超能查派》(2015)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 <p>《西游伏妖篇》(2017)</p> <p>《攻壳机动队》(真人版,2017)</p> <p>《银翼杀手2049》(2017)</p> <p>《海王》(2018)</p> <p>《流浪地球》(2019)</p> No 7552 full
<![CDATA[148《宠儿》这部小儿科级别的宫斗片,凭啥能拿10项奥斯卡提名?]]> 主播打分:

柏小莲(资深媒体人;《羞辱》等5期嘉宾;微博&公号“柏小莲”):8分;

“国产宫斗剧爱好者就不要看了。其实人类的智商一直被高估,但人类的欲望从未被高估——宫斗剧归纳起来都是前半句,而《宠儿》诠释了后半句。”

鲁韵子(资深记者;《狗十三》等2期嘉宾):7.5分;

“这部电影有很多地方故意颠覆了BBC正统宫廷片或英剧的传统特点。它让我想起了委拉斯贵支的名画《宫娥》,把宫廷生活拍得如此荒诞。”

波米:6.5分;“乍看起来本片就像英国版的《影》,但它好像又有强烈的表达——高贵的理想主义者拥护的是过时思维,而带领历史推进的人又是一批只顾自己向上爬的卑劣小人。”

《宠儿》平均分:约7.3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目:<Viola d'amore Concerto in A Minor, RV 397:I. Vivace>(Antonio Lucio Vivaldi);

第13秒-第30秒:嘉宾信息介绍;

第30秒-6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6分半-9分半:三位主播综合优缺点为影片打分(无剧透);

9分半-第38分钟:嘉宾“柏小莲”和波米先谈《宠儿》“亮点”,嘉宾“鲁韵子”谈影片“不足”(涉及剧透):

1、柏小莲认为本片三位女主角人设出色,女演员们的优秀演技呈三角状稳固支撑起了剧情结构,给观众带来了流畅的观感,服化道贴近时代背景,“鱼眼镜头”等镜头设计显示出导演的巧思;

2、鲁韵子觉得本片中的斗争手段对于看惯国产宫斗剧的观众而言略显低级,在爱情关系的探讨上奇情色彩浓厚,不能唤起大多数观众的共鸣;

3、波米认为影片的优点集中在三方面:“广角镜头教学片”——以2D呈现VR视角;荒诞喜剧的高级拍法:“科恩兄弟穿越到英国宫廷”;主题上高贵与卑贱者的对比:二者对体制的不同诉求;

第38分钟-1小时11分半:交换意见,鲁韵子谈影片“优点”,柏小莲和波米谈“问题”(涉及剧透):

1、柏小莲认为本片以小标题划分章节缺乏必要性,另外,本片联系食欲和性欲、痛感和满足度的做法显得过于直白;

2、鲁韵子认为本片爱情塑造关系方面既富有古典主义色彩又贴近现实,演员表演也很好地辅助达成了这一效果;

3、波米觉得影片的缺点在于作为历史片看贻笑大方,政治体制的相关决策过程被完全提纯真空处理,有些儿戏;文本过于单薄,具体的宫斗动作“层次很低”,下毒场景令人咋舌;

1小时11分半-尾声:外延环节(涉及剧透):

1、其它宫廷题材类型影片推荐及简述;

2、导演兰斯莫斯前作回溯简述;

尾声曲目:<Skyline Pigeon - Harpsichord Version>(Elton John);

影片《宠儿》(The Favourite)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R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彗星美人》(1950)

《玛戈王后》(1994)

《地下》(1995)

《伊丽莎白》(1998)

《绝代艳后》(科波拉版,2006)

《另一个波琳家的女孩》(2008)

《狗牙》(2009)

《年轻的维多利亚》(2009)

《阿尔卑斯》(2011)

《铁娘子:坚固柔情》(2012)

《再见,我的王后》(2012)

《清须会议》(2013)

《龙虾》(2015)

《关原之战》(即嘉宾提及“关原”,2017)

《圣鹿之死》(2017)

《逃出绝命镇》(2017)

《影》(2018)

《冷战》(2018)

《你能原谅我吗?》(2018)

《新喜剧之王》(2019)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4810-eq78b1 084de134-3fa0-41cf-aae7-4493279fc2d5 Mon, 18 Feb 2019 14: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柏小莲(资深媒体人;《羞辱》等5期嘉宾;微博&amp;公号“柏小莲”):8分;</p> <p>“国产宫斗剧爱好者就不要看了。其实人类的智商一直被高估,但人类的欲望从未被高估——宫斗剧归纳起来都是前半句,而《宠儿》诠释了后半句。”</p> <p>鲁韵子(资深记者;《狗十三》等2期嘉宾):7.5分;</p> <p>“这部电影有很多地方故意颠覆了BBC正统宫廷片或英剧的传统特点。它让我想起了委拉斯贵支的名画《宫娥》,把宫廷生活拍得如此荒诞。”</p> <p>波米:6.5分;“乍看起来本片就像英国版的《影》,但它好像又有强烈的表达——高贵的理想主义者拥护的是过时思维,而带领历史推进的人又是一批只顾自己向上爬的卑劣小人。”</p> <p>《宠儿》平均分:约7.3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目:&lt;Viola d'amore Concerto in A Minor, RV 397:I. Vivace&gt;(Antonio Lucio Vivaldi);</p> <p>第13秒-第30秒:嘉宾信息介绍;</p> <p>第30秒-6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6分半-9分半:三位主播综合优缺点为影片打分(无剧透);</p> <p>9分半-第38分钟:嘉宾“柏小莲”和波米先谈《宠儿》“亮点”,嘉宾“鲁韵子”谈影片“不足”(涉及剧透):</p> <p>1、柏小莲认为本片三位女主角人设出色,女演员们的优秀演技呈三角状稳固支撑起了剧情结构,给观众带来了流畅的观感,服化道贴近时代背景,“鱼眼镜头”等镜头设计显示出导演的巧思;</p> <p>2、鲁韵子觉得本片中的斗争手段对于看惯国产宫斗剧的观众而言略显低级,在爱情关系的探讨上奇情色彩浓厚,不能唤起大多数观众的共鸣;</p> <p>3、波米认为影片的优点集中在三方面:“广角镜头教学片”——以2D呈现VR视角;荒诞喜剧的高级拍法:“科恩兄弟穿越到英国宫廷”;主题上高贵与卑贱者的对比:二者对体制的不同诉求;</p> <p>第38分钟-1小时11分半:交换意见,鲁韵子谈影片“优点”,柏小莲和波米谈“问题”(涉及剧透):</p> <p>1、柏小莲认为本片以小标题划分章节缺乏必要性,另外,本片联系食欲和性欲、痛感和满足度的做法显得过于直白;</p> <p>2、鲁韵子认为本片爱情塑造关系方面既富有古典主义色彩又贴近现实,演员表演也很好地辅助达成了这一效果;</p> <p>3、波米觉得影片的缺点在于作为历史片看贻笑大方,政治体制的相关决策过程被完全提纯真空处理,有些儿戏;文本过于单薄,具体的宫斗动作“层次很低”,下毒场景令人咋舌;</p> <p>1小时11分半-尾声:外延环节(涉及剧透):</p> <p>1、其它宫廷题材类型影片推荐及简述;</p> <p>2、导演兰斯莫斯前作回溯简述;</p> <p>尾声曲目:&lt;Skyline Pigeon - Harpsichord Version&gt;(Elton John);</p> <p>影片《宠儿》(The Favourite)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R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彗星美人》(1950)</p> <p>《玛戈王后》(1994)</p> <p>《地下》(1995)</p> <p>《伊丽莎白》(1998)</p> <p>《绝代艳后》(科波拉版,2006)</p> <p>《另一个波琳家的女孩》(2008)</p> <p>《狗牙》(2009)</p> <p>《年轻的维多利亚》(2009)</p> <p>《阿尔卑斯》(2011)</p> <p>《铁娘子:坚固柔情》(2012)</p> <p>《再见,我的王后》(2012)</p> <p>《清须会议》(2013)</p> <p>《龙虾》(2015)</p> <p>《关原之战》(即嘉宾提及“关原”,2017)</p> <p>《圣鹿之死》(2017)</p> <p>《逃出绝命镇》(2017)</p> <p>《影》(2018)</p> <p>《冷战》(2018)</p> <p>《你能原谅我吗?》(2018)</p> <p>《新喜剧之王》(2019)</p> No 7545 full
<![CDATA[147《黑色党徒》外延,导演斯派克·李前作简述]]> 本期主创团队&音频主播:

荡科长(资深媒体人;《摘金奇缘》等11期嘉宾):

“如果说斯科塞斯是电影导演里的社会学家,那斯派克·李就是社会学家里的电影导演,他拍纽约甚至比老马更胜一筹。”

K先生(青年编剧;《登月第一人》等6期嘉宾):

“《为所应为》是种族题材电影中公理一般的存在。你看完这个电影就会明白——为什么种族问题永远存在并且必然解决不了。”

波米:“虽然斯派克·李是黑人电影旗手,但他很少直接拍摄白人歧视黑人的故事,他在早期着重批判‘道德保守主义’,又在音乐片领域有着极大的探索,而他在911后拍摄的《第25小时》更是‘最好的纽约电影’。”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Mo' Better Blues>(Branford Marsalis);

结束曲:<25th Hour-Open Title>(Terence Blanchard );

节目提及的斯派克·李导演前作:

《她说了算》(1986)

《为所应为》(入围戛纳主竞赛、提名奥斯卡原创剧本,1989)

《爵士风情》(入围威尼斯主竞赛,1990)

《丛林热》(入围戛纳主竞赛,1991)

《黑潮》(入围柏林主竞赛,主角丹泽尔·华盛顿获柏林影帝并提名奥斯卡影帝,1992)

《黑街追缉令》(入围威尼斯主竞赛,1995)

《四个小女孩》(提名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1997)

《喜剧之王》(2000)

《第25小时》(入围柏林主竞赛,2002)

《局内人》(2006)

《圣安娜奇迹》(2008)

《老男孩》(翻拍韩版,2013)

节目中提及的其它影片:

《斯巴达克斯》(库布里克版,1960)

《街区男孩》(1991)

《美国X档案》(1998)

《老男孩》(朴赞郁版,2003)

《龙纹身的女孩》(大卫·芬奇版,2011)

《月光男孩》(2016)

《隐藏人物》(2016)

《金钱世界》(2017)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47-eq789s d0175c61-8d58-4f5f-af3c-b8ad5dfb4c2e Wed, 13 Feb 2019 14:00:00 GMT <p>本期主创团队&amp;音频主播:</p> <p>荡科长(资深媒体人;《摘金奇缘》等11期嘉宾):</p> <p>“如果说斯科塞斯是电影导演里的社会学家,那斯派克·李就是社会学家里的电影导演,他拍纽约甚至比老马更胜一筹。”</p> <p>K先生(青年编剧;《登月第一人》等6期嘉宾):</p> <p>“《为所应为》是种族题材电影中公理一般的存在。你看完这个电影就会明白——为什么种族问题永远存在并且必然解决不了。”</p> <p>波米:“虽然斯派克·李是黑人电影旗手,但他很少直接拍摄白人歧视黑人的故事,他在早期着重批判‘道德保守主义’,又在音乐片领域有着极大的探索,而他在911后拍摄的《第25小时》更是‘最好的纽约电影’。”</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lt;Mo' Better Blues&gt;(Branford Marsalis);</p> <p>结束曲:&lt;25th Hour-Open Title&gt;(Terence Blanchard );</p> <p>节目提及的斯派克·李导演前作:</p> <p>《她说了算》(1986)</p> <p>《为所应为》(入围戛纳主竞赛、提名奥斯卡原创剧本,1989)</p> <p>《爵士风情》(入围威尼斯主竞赛,1990)</p> <p>《丛林热》(入围戛纳主竞赛,1991)</p> <p>《黑潮》(入围柏林主竞赛,主角丹泽尔·华盛顿获柏林影帝并提名奥斯卡影帝,1992)</p> <p>《黑街追缉令》(入围威尼斯主竞赛,1995)</p> <p>《四个小女孩》(提名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1997)</p> <p>《喜剧之王》(2000)</p> <p>《第25小时》(入围柏林主竞赛,2002)</p> <p>《局内人》(2006)</p> <p>《圣安娜奇迹》(2008)</p> <p>《老男孩》(翻拍韩版,2013)</p> <p>节目中提及的其它影片:</p> <p>《斯巴达克斯》(库布里克版,1960)</p> <p>《街区男孩》(1991)</p> <p>《美国X档案》(1998)</p> <p>《老男孩》(朴赞郁版,2003)</p> <p>《龙纹身的女孩》(大卫·芬奇版,2011)</p> <p>《月光男孩》(2016)</p> <p>《隐藏人物》(2016)</p> <p>《金钱世界》(2017)</p> No 5020 full
<![CDATA[147《黑色党徒》无论你是否喜欢,这部电影重写了电影史]]> 主播打分:

荡科长(资深媒体人;《摘金奇缘》等11期嘉宾):6.5分;

“时任美国总统威尔逊曾评价《一个国家的诞生》是用光和影书写历史;很显然,斯派克·李彻底批判《一个国家的诞生》,是为了用光影书写新的历史。”

K先生(青年编剧;《登月第一人》等6期嘉宾):7分;

“这片子前半段的喜剧非常出色,但后半部分一泻千里。尤其对3K党的低级黑,都让我对他们心生恻隐之心了。”

波米:7分;“当影片以一个平行剪辑展开对格里菲斯的批判时,它完成了对影史的重构——正是格里菲斯在当年普及了这项电影技法。这不是一封写给影史的情书,而是一篇檄文。”

《黑色党徒》平均分:约6.8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目:<Gone With the Wind Terence>(Terence Blanchard );

第20秒-1分半:嘉宾信息及播客平台更新情况介绍;

1分半-8分钟: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8分钟-11分半:三位主播综合优缺点为影片打分(无剧透);

11分半-第41分钟:嘉宾“K先生”和波米先谈《黑色党徒》“亮点”。嘉宾“荡科长”谈影片“不足”(涉及剧透):

1、嘉宾“K先生”认为平行蒙太奇的使用扩大了影片的格局,把对于3K党起源和发展记叙片断串联出了“通史感”,与斯派克·李前作相比,《黑色党徒》的人物成长弧光较为完整,此外,通过肤色、身份、族裔反差制造出的戏谑和反讽效果优秀;

2、嘉宾“荡科长”觉得作为喜剧悬疑类型片,《黑色党徒》在人物关系建立上显得轻率潦草,对于反派的卡通化、低智化处理缺乏设计、浮于表面。本片改编自真实事件的特性迫使斯派克·李脱离了纽约这一熟悉的城市,导演观察陌生场景不力,周遭环境细节描写的不足使政治表达没有足够气氛烘托;

3、波米认为本片有着像《疯狂的外星人》一样的讽刺喜剧内核,带出的是《新喜剧之王》般对表演的多重体现;但最为重要的是导演“重构影史”的野心——对《一个国家的诞生》等片“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第41分钟-1小时15分半:交换意见,荡科长谈影片“优点”,K先生和波米谈“问题”(涉及剧透):

1、K先生认为3K党非蠢既傻的设置削弱了黑白双方的对抗性,本片的政论主题也体现了斯派克·李作为高知一贯的投机,后半段乏力坍塌;

2、荡科长觉得本片的魔幻现实主义文本着重揭示了至今仍然存在的美国种族问题,新旧虚实镜头衔接富有巧思,女性角色的加入使她们不再缺席于历史,后加新闻纪录片片段格外具有批判力度,体现了导演的先见。富有感染力的歌舞场景实质是对黑人文化内核的展示;

3、波米认为本片有着《飞驰人生》那样极为严重的前后割裂问题;同时一如看待《流浪地球》那样:类型视角决定评价态度,影片作为警匪片不及格;

1小时18分半-尾声:外延环节(涉及剧透):

1、黑人青年导演布茨·赖利(代表作《抱歉打扰》)公开批判《黑色党徒》“颠倒黑白”的争议;

(2、导演斯派克·李前作回顾,该部分内容将于下半场节目呈现;)

尾声曲目:<Blut Und Boden (Blood and Soil)>(Terence Blanchard);

影片《黑色党徒》(BlacKkKlansman)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R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一个国家的诞生》(1915) 

《乱世佳人》(1939)

《炎热的夜晚》(1967)

《洛城机密》(1997)

《喜剧之王》(周星驰版,1999)

《小姐好白》(2004)

《姚之年》(2004)

《刑房》(即主播提及“磨坊电影”,2007)

《隐藏人物》(2016)

《一个国家的诞生》(新版,2016)

《华盛顿邮报》(2017)

《抱歉打扰》(2018)

《疯狂的外星人》(2019)

《飞驰人生》(2019)

《新喜剧之王》(2019)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47-eq788q 7d323cc5-ed32-45a5-b8a9-882041e77a78 Tue, 12 Feb 2019 14: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荡科长(资深媒体人;《摘金奇缘》等11期嘉宾):6.5分;</p> <p>“时任美国总统威尔逊曾评价《一个国家的诞生》是用光和影书写历史;很显然,斯派克·李彻底批判《一个国家的诞生》,是为了用光影书写新的历史。”</p> <p>K先生(青年编剧;《登月第一人》等6期嘉宾):7分;</p> <p>“这片子前半段的喜剧非常出色,但后半部分一泻千里。尤其对3K党的低级黑,都让我对他们心生恻隐之心了。”</p> <p>波米:7分;“当影片以一个平行剪辑展开对格里菲斯的批判时,它完成了对影史的重构——正是格里菲斯在当年普及了这项电影技法。这不是一封写给影史的情书,而是一篇檄文。”</p> <p>《黑色党徒》平均分:约6.8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目:&lt;Gone With the Wind Terence&gt;(Terence Blanchard );</p> <p>第20秒-1分半:嘉宾信息及播客平台更新情况介绍;</p> <p>1分半-8分钟: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8分钟-11分半:三位主播综合优缺点为影片打分(无剧透);</p> <p>11分半-第41分钟:嘉宾“K先生”和波米先谈《黑色党徒》“亮点”。嘉宾“荡科长”谈影片“不足”(涉及剧透):</p> <p>1、嘉宾“K先生”认为平行蒙太奇的使用扩大了影片的格局,把对于3K党起源和发展记叙片断串联出了“通史感”,与斯派克·李前作相比,《黑色党徒》的人物成长弧光较为完整,此外,通过肤色、身份、族裔反差制造出的戏谑和反讽效果优秀;</p> <p>2、嘉宾“荡科长”觉得作为喜剧悬疑类型片,《黑色党徒》在人物关系建立上显得轻率潦草,对于反派的卡通化、低智化处理缺乏设计、浮于表面。本片改编自真实事件的特性迫使斯派克·李脱离了纽约这一熟悉的城市,导演观察陌生场景不力,周遭环境细节描写的不足使政治表达没有足够气氛烘托;</p> <p>3、波米认为本片有着像《疯狂的外星人》一样的讽刺喜剧内核,带出的是《新喜剧之王》般对表演的多重体现;但最为重要的是导演“重构影史”的野心——对《一个国家的诞生》等片“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p> <p>第41分钟-1小时15分半:交换意见,荡科长谈影片“优点”,K先生和波米谈“问题”(涉及剧透):</p> <p>1、K先生认为3K党非蠢既傻的设置削弱了黑白双方的对抗性,本片的政论主题也体现了斯派克·李作为高知一贯的投机,后半段乏力坍塌;</p> <p>2、荡科长觉得本片的魔幻现实主义文本着重揭示了至今仍然存在的美国种族问题,新旧虚实镜头衔接富有巧思,女性角色的加入使她们不再缺席于历史,后加新闻纪录片片段格外具有批判力度,体现了导演的先见。富有感染力的歌舞场景实质是对黑人文化内核的展示;</p> <p>3、波米认为本片有着《飞驰人生》那样极为严重的前后割裂问题;同时一如看待《流浪地球》那样:类型视角决定评价态度,影片作为警匪片不及格;</p> <p>1小时18分半-尾声:外延环节(涉及剧透):</p> <p>1、黑人青年导演布茨·赖利(代表作《抱歉打扰》)公开批判《黑色党徒》“颠倒黑白”的争议;</p> <p>(2、导演斯派克·李前作回顾,该部分内容将于下半场节目呈现;)</p> <p>尾声曲目:&lt;Blut Und Boden (Blood and Soil)&gt;(Terence Blanchard);</p> <p>影片《黑色党徒》(BlacKkKlansman)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R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一个国家的诞生》(1915)&nbsp;</p> <p>《乱世佳人》(1939)</p> <p>《炎热的夜晚》(1967)</p> <p>《洛城机密》(1997)</p> <p>《喜剧之王》(周星驰版,1999)</p> <p>《小姐好白》(2004)</p> <p>《姚之年》(2004)</p> <p>《刑房》(即主播提及“磨坊电影”,2007)</p> <p>《隐藏人物》(2016)</p> <p>《一个国家的诞生》(新版,2016)</p> <p>《华盛顿邮报》(2017)</p> <p>《抱歉打扰》(2018)</p> <p>《疯狂的外星人》(2019)</p> <p>《飞驰人生》(2019)</p> <p>《新喜剧之王》(2019)</p> No 5299 full
<![CDATA[146《流浪地球》这是一部灾难片,谈什么“科幻元年”呢?]]> 主播打分:

靳锦(资深媒体人;《罗马》等4期嘉宾):6分

“科幻的本质是什么?它带你仰望星空,最终审视自我。它不能只去迎合保守的家庭观,更不是你意识形态输出时自圆其说的工具。从这个角度看,这部电影和科幻精神是背道而驰的。”

雷普利(“凤凰电影”前编辑;《地球最后的夜晚》等30期嘉宾):5.5分

“原著把地球改造成飞船的概念太牛了,地球的流浪就像蜗牛的负重前行,它反映的正是中国农耕文明的本质——人对土地的依恋。但原著由此展开的讨论电影里都没有,很多修改更是颠倒黑白的。”

波米:6分;“不是特效越多就越科幻,‘毁天灭地’那是灾难片的标配;拍科幻也不是造航母搞核弹,没必要天天强煽‘中国科幻零的突破’。可以说,科幻提供一切但恰恰不提供民族情绪的出口,如果影片全凭激发民族自豪感而成功,这本身就是对科幻二字的羞辱。”

《流浪地球》平均分:约5.8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目:《带着地球去流浪》(刘欢);

第15秒-1分钟:嘉宾信息介绍;

1分钟-第5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5分半-第8分钟:三位主播综合优缺点为影片打分(无剧透);

第8分钟-第38分半:嘉宾“靳锦”和“雷普利”先聊影片缺点,波米谈优点 (涉及剧透):

1、嘉宾“雷普利”觉得影片的世界观几乎完全“颠覆原著”,人物状态和动机行为都和设定的时代不符;同时,影片剧情大量细节缺乏交待,主要靠快节奏糊弄观众;后半段的观影体验尤为不佳,配乐强烘情绪的做法让她极度不适;

2、嘉宾“靳锦”同样认为影片所设定的时代环境与主角具体的人物塑造有着很大冲突,吴京再次呈现“完美人设”,而配角几乎都是鸡肋;前往杭州的救援情节更是说不通;此外,影片充斥着大量对《世界末日》等片的模仿,有些台词桥段直接照搬;

3、波米认为影片是一部“准一流的灾难片”,尤其引入“洛希极限”的灾难概念非常有趣——既没有落入俗套又能配合奇观呈现;此外,对比《世界末日》的灾难片套路,影片基本完成了灾难片的类型呈现——“宏观线毁地标,微观线写家庭”;

在本环节,三位主播也就本片是否有“主旋律色彩”进行了讨论,雷普利认为影片这方面表达没有《战狼2》等片外露,靳锦觉得“手法相对高级但野心不遑多让”;

第38分半-1小时32分半:交换意见,嘉宾“靳锦”和“雷普利”谈影片亮点,波米谈问题(涉及剧透):

1、雷普利认为影片所有优点都基于“现有中国工业水平”的前提下而谈,她觉得影片的前1/3段落非常好,“北京地下城”的展现让她非常惊讶,而雪地车等道具展现也呈现了主创的努力;

2、靳锦认为观感与“期待值管理”有关,本片完成度绝对“远远超出大部分观众的预期”;而且影片在春节档这一时刻恰如其分的呈现国人对“回家”的盼望;她也对影片在工业上迈出的第一步表示极大尊重;

3、波米认为影片的缺点集中在三方面:1、只谈拯救地球,不谈流浪地球;2、只谈木星,不谈太阳;3、矮化发动机,突显空间站;这些层面暴露的问题都很严重,也因此决定了本片作为灾难片是准一流水平,但作为科幻片是三流水准;

1小时32分半-尾声:外延环节:

1、刘慈欣作品漫谈:话题主要围绕电影相关的短篇小说,如《流浪地球》、《全频带阻塞干扰》和《乡村教师》;

2、“中国科幻元年”是不是伪概念?主播重点提及国产早期科幻片《十三陵水库畅想曲》和《关公大战外星人》,同时回顾导演郭帆科幻前作《李献计历险记》及原作动画;雷普利觉得科幻元年的概念没有多大意义,靳锦觉得这种概念“主要为方便媒体写稿”,波米则认为“中国所有科幻片都是Cult片。”

尾声曲目:<The Launch>(Trevor Rabin);

影片《流浪地球》重要信息:

本片推断分级:PG-13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十三陵水库畅想曲》(1958)

《关公大战外星人》(1976)

《全面回忆》(老版,1990)

《世界末日》(1998)

《天降》(2009)

《李献计历险记》(短片,2009)

《2012》(2009)

《钢的琴》(2010)

《李献计历险记》(2011)

《超凡蜘蛛侠1》(2012)

《雪国列车》(2013)

《地心引力》(2013)

《她》(斯派克·琼斯版,2013)

《星际穿越》(2014)

《战狼2》(2017)

《银翼杀手2049》(2017)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46-eq7883 fabce70c-9aac-4da8-968d-eb74c731900d Mon, 04 Feb 2019 14: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靳锦(资深媒体人;《罗马》等4期嘉宾):6分</p> <p>“科幻的本质是什么?它带你仰望星空,最终审视自我。它不能只去迎合保守的家庭观,更不是你意识形态输出时自圆其说的工具。从这个角度看,这部电影和科幻精神是背道而驰的。”</p> <p>雷普利(“凤凰电影”前编辑;《地球最后的夜晚》等30期嘉宾):5.5分</p> <p>“原著把地球改造成飞船的概念太牛了,地球的流浪就像蜗牛的负重前行,它反映的正是中国农耕文明的本质——人对土地的依恋。但原著由此展开的讨论电影里都没有,很多修改更是颠倒黑白的。”</p> <p>波米:6分;“不是特效越多就越科幻,‘毁天灭地’那是灾难片的标配;拍科幻也不是造航母搞核弹,没必要天天强煽‘中国科幻零的突破’。可以说,科幻提供一切但恰恰不提供民族情绪的出口,如果影片全凭激发民族自豪感而成功,这本身就是对科幻二字的羞辱。”</p> <p>《流浪地球》平均分:约5.8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目:《带着地球去流浪》(刘欢);</p> <p>第15秒-1分钟:嘉宾信息介绍;</p> <p>1分钟-第5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5分半-第8分钟:三位主播综合优缺点为影片打分(无剧透);</p> <p>第8分钟-第38分半:嘉宾“靳锦”和“雷普利”先聊影片缺点,波米谈优点 (涉及剧透):</p> <p>1、嘉宾“雷普利”觉得影片的世界观几乎完全“颠覆原著”,人物状态和动机行为都和设定的时代不符;同时,影片剧情大量细节缺乏交待,主要靠快节奏糊弄观众;后半段的观影体验尤为不佳,配乐强烘情绪的做法让她极度不适;</p> <p>2、嘉宾“靳锦”同样认为影片所设定的时代环境与主角具体的人物塑造有着很大冲突,吴京再次呈现“完美人设”,而配角几乎都是鸡肋;前往杭州的救援情节更是说不通;此外,影片充斥着大量对《世界末日》等片的模仿,有些台词桥段直接照搬;</p> <p>3、波米认为影片是一部“准一流的灾难片”,尤其引入“洛希极限”的灾难概念非常有趣——既没有落入俗套又能配合奇观呈现;此外,对比《世界末日》的灾难片套路,影片基本完成了灾难片的类型呈现——“宏观线毁地标,微观线写家庭”;</p> <p>在本环节,三位主播也就本片是否有“主旋律色彩”进行了讨论,雷普利认为影片这方面表达没有《战狼2》等片外露,靳锦觉得“手法相对高级但野心不遑多让”;</p> <p>第38分半-1小时32分半:交换意见,嘉宾“靳锦”和“雷普利”谈影片亮点,波米谈问题(涉及剧透):</p> <p>1、雷普利认为影片所有优点都基于“现有中国工业水平”的前提下而谈,她觉得影片的前1/3段落非常好,“北京地下城”的展现让她非常惊讶,而雪地车等道具展现也呈现了主创的努力;</p> <p>2、靳锦认为观感与“期待值管理”有关,本片完成度绝对“远远超出大部分观众的预期”;而且影片在春节档这一时刻恰如其分的呈现国人对“回家”的盼望;她也对影片在工业上迈出的第一步表示极大尊重;</p> <p>3、波米认为影片的缺点集中在三方面:1、只谈拯救地球,不谈流浪地球;2、只谈木星,不谈太阳;3、矮化发动机,突显空间站;这些层面暴露的问题都很严重,也因此决定了本片作为灾难片是准一流水平,但作为科幻片是三流水准;</p> <p>1小时32分半-尾声:外延环节:</p> <p>1、刘慈欣作品漫谈:话题主要围绕电影相关的短篇小说,如《流浪地球》、《全频带阻塞干扰》和《乡村教师》;</p> <p>2、“中国科幻元年”是不是伪概念?主播重点提及国产早期科幻片《十三陵水库畅想曲》和《关公大战外星人》,同时回顾导演郭帆科幻前作《李献计历险记》及原作动画;雷普利觉得科幻元年的概念没有多大意义,靳锦觉得这种概念“主要为方便媒体写稿”,波米则认为“中国所有科幻片都是Cult片。”</p> <p>尾声曲目:&lt;The Launch&gt;(Trevor Rabin);</p> <p>影片《流浪地球》重要信息:</p> <p>本片推断分级:PG-13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十三陵水库畅想曲》(1958)</p> <p>《关公大战外星人》(1976)</p> <p>《全面回忆》(老版,1990)</p> <p>《世界末日》(1998)</p> <p>《天降》(2009)</p> <p>《李献计历险记》(短片,2009)</p> <p>《2012》(2009)</p> <p>《钢的琴》(2010)</p> <p>《李献计历险记》(2011)</p> <p>《超凡蜘蛛侠1》(2012)</p> <p>《雪国列车》(2013)</p> <p>《地心引力》(2013)</p> <p>《她》(斯派克·琼斯版,2013)</p> <p>《星际穿越》(2014)</p> <p>《战狼2》(2017)</p> <p>《银翼杀手2049》(2017)</p> No 8117 full
<![CDATA[145《波西米亚狂想曲》外延,音乐人传记片盘点]]> 本期主创团队&音频主播:

汤博(资深媒体人;《死灵魂》嘉宾)

喃喃(“超载乐队”乐队经理)

波米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Blowin' in the Wind>(Bob Dylan);

话题:

1、概括评价大多数音乐传记片——要么呈现人物经历不完全,要么大写特定人物弱化其他成员,音乐传记片究竟为什么难拍?

主播分别推荐偏爱的泛音乐传记片:汤博提及《歌声泪痕》、《8英里》及《盛夏》;喃喃提及《冲出康普顿》;

2、盘点传奇音乐人传记片——从大门乐队《大门》、大卫·鲍伊《天鹅绒金矿》、科特·柯本《最后的日子》、鲍勃·迪伦《我不在那儿》、性手枪《控制》《席德与南希》,再到伊基·波普《给我危险》;

3、再现音乐人人生,纪录片是否是更好的选择——主播历数印象深刻的纪录片,表达自己所钟爱的乐队未来或能被呈现的面貌的期待;

结束曲:<Where Did You Sleep Last Night>(Nirvana);

相关泛音乐传记类型影片:

《歌声泪痕》(1979)

《席德与南茜》(1986)

《大门》(1991)

《天鹅绒金矿》(1998)

《8英里》(2002)

《24小时狂欢乐队》(2002)

《最后的日子》(2005)

《我不在那儿》(2007)

《控制》(2007)

《玫瑰人生》(2007)

《金属精神》(2008,即主播提及“Anvil”)

《无处的男孩》(2009)

《疯狂的心》(2009)

《摇滚年代》(2012)

《石玫瑰再临》(2013,即主播提及“石玫瑰”)

《醉乡民谣》(2013)

《爱与慈悲》(2014)

《冲出康普顿》(2015)

《给我危险》(2016)

《我们是X》(2016)

《我的英格兰》(2017)

《盛夏》(2018)

《未定名约翰·列侬与小野洋子爱情电影》(2019)

节目中提及的其它影片:

《三岛由纪夫传》(1985)

《天生杀人狂》(1994)

《盖瑞》(2002)

《大象》(2003)

《乔布斯》(2013)

《卡罗尔》(2015)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45-eq7832 a44186e8-7de4-42df-b8ef-80b637aca61d Tue, 29 Jan 2019 14:00:00 GMT <p>本期主创团队&amp;音频主播:</p> <p>汤博(资深媒体人;《死灵魂》嘉宾)</p> <p>喃喃(“超载乐队”乐队经理)</p> <p>波米</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lt;Blowin' in the Wind&gt;(Bob Dylan);</p> <p>话题:</p> <p>1、概括评价大多数音乐传记片——要么呈现人物经历不完全,要么大写特定人物弱化其他成员,音乐传记片究竟为什么难拍?</p> <p>主播分别推荐偏爱的泛音乐传记片:汤博提及《歌声泪痕》、《8英里》及《盛夏》;喃喃提及《冲出康普顿》;</p> <p>2、盘点传奇音乐人传记片——从大门乐队《大门》、大卫·鲍伊《天鹅绒金矿》、科特·柯本《最后的日子》、鲍勃·迪伦《我不在那儿》、性手枪《控制》《席德与南希》,再到伊基·波普《给我危险》;</p> <p>3、再现音乐人人生,纪录片是否是更好的选择——主播历数印象深刻的纪录片,表达自己所钟爱的乐队未来或能被呈现的面貌的期待;</p> <p>结束曲:&lt;Where Did You Sleep Last Night&gt;(Nirvana);</p> <p>相关泛音乐传记类型影片:</p> <p>《歌声泪痕》(1979)</p> <p>《席德与南茜》(1986)</p> <p>《大门》(1991)</p> <p>《天鹅绒金矿》(1998)</p> <p>《8英里》(2002)</p> <p>《24小时狂欢乐队》(2002)</p> <p>《最后的日子》(2005)</p> <p>《我不在那儿》(2007)</p> <p>《控制》(2007)</p> <p>《玫瑰人生》(2007)</p> <p>《金属精神》(2008,即主播提及“Anvil”)</p> <p>《无处的男孩》(2009)</p> <p>《疯狂的心》(2009)</p> <p>《摇滚年代》(2012)</p> <p>《石玫瑰再临》(2013,即主播提及“石玫瑰”)</p> <p>《醉乡民谣》(2013)</p> <p>《爱与慈悲》(2014)</p> <p>《冲出康普顿》(2015)</p> <p>《给我危险》(2016)</p> <p>《我们是X》(2016)</p> <p>《我的英格兰》(2017)</p> <p>《盛夏》(2018)</p> <p>《未定名约翰·列侬与小野洋子爱情电影》(2019)</p> <p>节目中提及的其它影片:</p> <p>《三岛由纪夫传》(1985)</p> <p>《天生杀人狂》(1994)</p> <p>《盖瑞》(2002)</p> <p>《大象》(2003)</p> <p>《乔布斯》(2013)</p> <p>《卡罗尔》(2015)</p> No 4765 full
<![CDATA[145《波西米亚狂想曲》除了你们吹的“神还原”,这片子一无是处]]> 主播打分:

汤博(资深媒体人;《死灵魂》嘉宾):6分;

“把一摇滚乐手拍成三好学生有意思吗?参加个演唱会还得产生救赎意义——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舞台有多大,逼就装多大。所以,这‘神还原’也就是个高仿1:1!”

喃喃(“超载乐队”乐队经理):5.5分;

“整体像看了一个精致的百度百科;电影对细节道具的还原和演唱会的呈现算得上精致,但整体就是百度百科拍法,更别说很多地方是胡TM改,我看纪录片都比看这片感动。”

波米:5.5分;“导演真的是X战警拍多了,多次使用‘逆转未来’技能去篡改皇后乐队的时间线,为的是强行呈现人物弧光。其实弧光再重要,也要服务于人物;而这个片子是本末倒置的。”

《波西米亚狂想曲》平均分:约5.7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目:<Under Pressure>(Queen/David Bowie);

第17秒-2分半:嘉宾信息介绍;

2分半-9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9分半-第13分钟:三位主播综合优缺点为影片打分(无剧透);

第13分钟-59分半:三位主播先谈《波西米亚狂想曲》“缺点”(涉及剧透):

1、新嘉宾“喃喃”觉得影片对主人公的呈现“过于洗白”,仅仅片面强调经纪人在弗莱迪私生活领域起到的恶劣作用,这些“胡编”之处令她十分气愤;

2、嘉宾“汤博”认为这电影太过迎合当下的主流价值观,故事主角换成嘻哈歌手也完全可以;而诸如“记者会被激怒”等段落完全失真,通过“拯救生命”演唱会的救赎主线根本说不通;

3、波米觉得主创在电影层面毫无表达,音乐层面的展现浮皮潦草;影片后半段的主线剧情几乎都不对,尤其以“主唱单飞”、“艾滋病促成和解”和“义演筹款”等改写完全颠倒黑白;

第48分钟-1小时6分半:交换意见,三位主播谈影片“优点”(涉及剧透):

1、汤博认为影片的道具细节做得确实讲究,尤其在演出服和乐器方面下了功夫;

2、喃喃觉得电影对演唱会的还原确实值得称道,影片在还原主唱家庭布景方面也足够满足粉丝;

3、波米觉得电影成功迎合了大众对这类音乐人传记电影的需求——展现发家史与成员分合的幕后故事之余,恰如其分地串烧了时代金曲,供大家抖腿甚至是合唱;

1小时15分半-尾声:外延环节(涉及剧透):

1、两位嘉宾漫谈“皇后乐队”:音乐史地位及趣味八卦;

(2、其它音乐人传记电影,将于下半场节目呈现);

尾声曲目:<Bohemian Rhapsody>(Queen);

影片《波西米亚狂想曲》(Bohemian Rhapsody)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大门》(1991)

《反斗智多星》(1992,即嘉宾所说的“Wayne's World”)

《天鹅绒金矿》(1998)

《我不在那儿 》(2007)

《弗莱迪·默克里:伟大的伪装者》(2012)

《冲出康普顿》(2015)

《火箭人》(2019)

《未定名约翰·列侬与小野洋子爱情电影》(2019)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45-eq781n 0dbf9435-32d4-4459-b166-cd0232884f6c Mon, 28 Jan 2019 14: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汤博(资深媒体人;《死灵魂》嘉宾):6分;</p> <p>“把一摇滚乐手拍成三好学生有意思吗?参加个演唱会还得产生救赎意义——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舞台有多大,逼就装多大。所以,这‘神还原’也就是个高仿1:1!”</p> <p>喃喃(“超载乐队”乐队经理):5.5分;</p> <p>“整体像看了一个精致的百度百科;电影对细节道具的还原和演唱会的呈现算得上精致,但整体就是百度百科拍法,更别说很多地方是胡TM改,我看纪录片都比看这片感动。”</p> <p>波米:5.5分;“导演真的是X战警拍多了,多次使用‘逆转未来’技能去篡改皇后乐队的时间线,为的是强行呈现人物弧光。其实弧光再重要,也要服务于人物;而这个片子是本末倒置的。”</p> <p>《波西米亚狂想曲》平均分:约5.7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目:&lt;Under Pressure&gt;(Queen/David Bowie);</p> <p>第17秒-2分半:嘉宾信息介绍;</p> <p>2分半-9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9分半-第13分钟:三位主播综合优缺点为影片打分(无剧透);</p> <p>第13分钟-59分半:三位主播先谈《波西米亚狂想曲》“缺点”(涉及剧透):</p> <p>1、新嘉宾“喃喃”觉得影片对主人公的呈现“过于洗白”,仅仅片面强调经纪人在弗莱迪私生活领域起到的恶劣作用,这些“胡编”之处令她十分气愤;</p> <p>2、嘉宾“汤博”认为这电影太过迎合当下的主流价值观,故事主角换成嘻哈歌手也完全可以;而诸如“记者会被激怒”等段落完全失真,通过“拯救生命”演唱会的救赎主线根本说不通;</p> <p>3、波米觉得主创在电影层面毫无表达,音乐层面的展现浮皮潦草;影片后半段的主线剧情几乎都不对,尤其以“主唱单飞”、“艾滋病促成和解”和“义演筹款”等改写完全颠倒黑白;</p> <p>第48分钟-1小时6分半:交换意见,三位主播谈影片“优点”(涉及剧透):</p> <p>1、汤博认为影片的道具细节做得确实讲究,尤其在演出服和乐器方面下了功夫;</p> <p>2、喃喃觉得电影对演唱会的还原确实值得称道,影片在还原主唱家庭布景方面也足够满足粉丝;</p> <p>3、波米觉得电影成功迎合了大众对这类音乐人传记电影的需求——展现发家史与成员分合的幕后故事之余,恰如其分地串烧了时代金曲,供大家抖腿甚至是合唱;</p> <p>1小时15分半-尾声:外延环节(涉及剧透):</p> <p>1、两位嘉宾漫谈“皇后乐队”:音乐史地位及趣味八卦;</p> <p>(2、其它音乐人传记电影,将于下半场节目呈现);</p> <p>尾声曲目:&lt;Bohemian Rhapsody&gt;(Queen);</p> <p>影片《波西米亚狂想曲》(Bohemian Rhapsody)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大门》(1991)</p> <p>《反斗智多星》(1992,即嘉宾所说的“Wayne's World”)</p> <p>《天鹅绒金矿》(1998)</p> <p>《我不在那儿 》(2007)</p> <p>《弗莱迪·默克里:伟大的伪装者》(2012)</p> <p>《冲出康普顿》(2015)</p> <p>《火箭人》(2019)</p> <p>《未定名约翰·列侬与小野洋子爱情电影》(2019)</p> No 6113 full
<![CDATA[144《一个明星的诞生》今年奥斯卡,有片子给《黑豹》《摘金》垫底了……]]> 主播打分:

一舒(FIRST影展策展人):6分

“看的过程还挺愉悦的,嘎嘎的演出也非常棒,或许它最大的缺点就是没什么缺点吧。”

秦婉(“凤凰电影”资深记者;《狗十三》等9期嘉宾;公众号“小婉电影酱”):5.5分

“我就不信一个男明星能为了一个女人去死,这个主线故事本身就不可能。它唯一的意义就是作为演唱会来看一看。”

波米:5.5分;“这个IP的所有版本都没好到哪儿去,它本身就是个小妞电影,原初版的作用就是宣传好莱坞和美化潜规则,后人再怎么修补也无济于事。”

《一个明星的诞生》平均分:约5.7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目:<Too Far Gone>(Bradley Cooper);

22秒-第1分钟:嘉宾信息介绍;

第1分钟-7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7分半-第10分钟:三位主播综合优缺点为影片打分(无剧透);

第10分钟-49分半:嘉宾“秦婉”先聊影片优点,嘉宾“一舒”和波米谈影片问题 (涉及剧透):

1、嘉宾“秦婉”觉得嘎嘎的演唱会片段看着非常过瘾,这一部分可以满足她的粉丝;

2、嘉宾“一舒”认为影片各方面都中规中矩,尤其男主角的人设比较单薄,库珀与“落魄男星”的形象也不搭;

3、波米觉得这个原始文本“散发着对成名不切实际的意淫”;在此基础上,影片作为爱情片并不浪漫,爱情戏推进极其套路,后半段更是存在多处自相矛盾之处,“求婚戏”尴尬至极;对此,嘉宾“一舒”有不同看法;

49分半-1小时16分钟:交换意见,嘉宾秦婉谈影片问题,一舒和波米谈优点(涉及剧透):

1、秦婉认为该片毫无音乐细节和乐坛视角的展现,布拉德利·库珀表演一般,唱功差劲;女主角人设也并不出彩;

2、一舒在谈影片优点时肯定了嘎嘎小姐的表演,也觉得“琴弦戒指”的桥段设计的不错;

3、波米肯定了片中“金发”和“皮带”等具体道具的使用,男主角哥哥的表演较为出色,“自杀片段”较有设计感;

1小时16分钟-尾声:外延环节:

1、嘎嘎小姐的纪录片《五尺二寸》及其演员生涯前景泛谈;

2、老版《一个明星的诞生》对比,波米同时提及该IP的“变相翻拍作”《艺术家》等电影;

尾声曲目:<Shallow>(Lady Gaga/Bradley Cooper);

影片《一个明星的诞生》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R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一个明星的诞生》(1937/1954/1976版)

《雨中曲》(1952)

《贝隆夫人》(1996)

《摔角王》(2008)

《艺术家》(2011)

《再次出发之纽约遇见你》(2013,即主播提及“再次出发”)

《老炮儿》(2015)

《爱乐之城》(2016)

《嘎嘎:五尺二寸》(2017)

《马戏之王》(2017)

《登月第一人》(2018)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44-eq780f 5273b207-e0e3-421b-8061-cb0de08277f4 Tue, 22 Jan 2019 14: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一舒(FIRST影展策展人):6分</p> <p>“看的过程还挺愉悦的,嘎嘎的演出也非常棒,或许它最大的缺点就是没什么缺点吧。”</p> <p>秦婉(“凤凰电影”资深记者;《狗十三》等9期嘉宾;公众号“小婉电影酱”):5.5分</p> <p>“我就不信一个男明星能为了一个女人去死,这个主线故事本身就不可能。它唯一的意义就是作为演唱会来看一看。”</p> <p>波米:5.5分;“这个IP的所有版本都没好到哪儿去,它本身就是个小妞电影,原初版的作用就是宣传好莱坞和美化潜规则,后人再怎么修补也无济于事。”</p> <p>《一个明星的诞生》平均分:约5.7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目:&lt;Too Far Gone&gt;(Bradley Cooper);</p> <p>22秒-第1分钟:嘉宾信息介绍;</p> <p>第1分钟-7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7分半-第10分钟:三位主播综合优缺点为影片打分(无剧透);</p> <p>第10分钟-49分半:嘉宾“秦婉”先聊影片优点,嘉宾“一舒”和波米谈影片问题 (涉及剧透):</p> <p>1、嘉宾“秦婉”觉得嘎嘎的演唱会片段看着非常过瘾,这一部分可以满足她的粉丝;</p> <p>2、嘉宾“一舒”认为影片各方面都中规中矩,尤其男主角的人设比较单薄,库珀与“落魄男星”的形象也不搭;</p> <p>3、波米觉得这个原始文本“散发着对成名不切实际的意淫”;在此基础上,影片作为爱情片并不浪漫,爱情戏推进极其套路,后半段更是存在多处自相矛盾之处,“求婚戏”尴尬至极;对此,嘉宾“一舒”有不同看法;</p> <p>49分半-1小时16分钟:交换意见,嘉宾秦婉谈影片问题,一舒和波米谈优点(涉及剧透):</p> <p>1、秦婉认为该片毫无音乐细节和乐坛视角的展现,布拉德利·库珀表演一般,唱功差劲;女主角人设也并不出彩;</p> <p>2、一舒在谈影片优点时肯定了嘎嘎小姐的表演,也觉得“琴弦戒指”的桥段设计的不错;</p> <p>3、波米肯定了片中“金发”和“皮带”等具体道具的使用,男主角哥哥的表演较为出色,“自杀片段”较有设计感;</p> <p>1小时16分钟-尾声:外延环节:</p> <p>1、嘎嘎小姐的纪录片《五尺二寸》及其演员生涯前景泛谈;</p> <p>2、老版《一个明星的诞生》对比,波米同时提及该IP的“变相翻拍作”《艺术家》等电影;</p> <p>尾声曲目:&lt;Shallow&gt;(Lady Gaga/Bradley Cooper);</p> <p>影片《一个明星的诞生》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R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一个明星的诞生》(1937/1954/1976版)</p> <p>《雨中曲》(1952)</p> <p>《贝隆夫人》(1996)</p> <p>《摔角王》(2008)</p> <p>《艺术家》(2011)</p> <p>《再次出发之纽约遇见你》(2013,即主播提及“再次出发”)</p> <p>《老炮儿》(2015)</p> <p>《爱乐之城》(2016)</p> <p>《嘎嘎:五尺二寸》(2017)</p> <p>《马戏之王》(2017)</p> <p>《登月第一人》(2018)</p> No 7200 full
<![CDATA[143《野梨树》这个把NB写进名字的导演,用三个小时就拍了“父爱如山”吗?]]> 主播打分:

杨超(国戏教师;《长江图》导演;《7月22日》等9期嘉宾):8.5分

“这个电影叙述的是一个过程:年轻人一开始想要反抗一下这个世界,最后想想,还是算了吧。”

波米:6.5分;“它是《无问西东》的对立版,可以叫‘须问西东’,甚至关乎于主人公是留在西土耳其还是去东部。电影呈现的是当代知识分子的最终宿命——投降、犬儒或者自我流放。”

《野梨树》平均分:7.5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目:<Passacaglia and Fugue in C minor, BWV 582>(Johann Sebastian Bach,Leopold Stokowski,The Stokowski Symphony Orchestra);

20秒-第1分钟:嘉宾信息介绍;

第1分钟-第4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4分半-第8分半:两位主播综合优缺点为影片打分(无剧透);

第8分半-1小时1分钟:嘉宾杨超先聊影片优点,波米谈问题 (涉及剧透):

1、杨超以口述拉片形式复述并盛赞了“偷吻”和“偷钱”这两段情节的拍摄手法,同时也肯定了影片塑造出一个生动立体的父亲形象;

2、波米认为影片台词承载的信息过大,影响了观众对主人公动机的判断,此外影片跟随儿子的“封闭视角”其实并不严谨,壁纸式的构图结合过于饱满的色彩与主人公的心境几乎脱节;

1小时1分钟-1小时32分钟:交换意见,嘉宾杨超谈影片问题,波米谈优点(涉及剧透):

1、杨超觉得影片部分正反打镜头过于单调,一些承载文本信息的镜头语言也有些直给。整体而言,就本片没能看到锡兰更新的电影语言;

2、波米认为影片通过交待主人公如何一步步重走父亲自我放逐的老路,意在呈现土耳其“百无一用是书生”的社会现状,并以“偷吻”等情节表达了对埃尔多安政府的批判;

1小时24分钟-尾声:外延环节:导演努里·比格·锡兰前作回顾;

尾声曲目:<Passacaglia and Fugue in C minor, BWV 582>(Johann Sebastian Bach,Leopold Stokowski,The Stokowski Symphony Orchestra);

影片《野梨树》(Ahlat Ağacı)重要信息:

本片推断分级:PG-13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茧》(1995)

《小镇》(1997)

《小武》(1998)

《五月碧云天》(1999)

《远方》(2002)

《适合分手的季节》(2006)

《三只猴子》(2008)

《创:战纪》(2010)

《小亚细亚往事》(2011)

《冬眠》(2014)

《荒蛮故事》(2014)

《树大招风》(2016)

《幸福的拉扎罗》(2018)

《罗马》(2018)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43NB-eq77uf 3855dcb8-c426-46a9-a254-3a57feaf5ae8 Sun, 13 Jan 2019 14: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杨超(国戏教师;《长江图》导演;《7月22日》等9期嘉宾):8.5分</p> <p>“这个电影叙述的是一个过程:年轻人一开始想要反抗一下这个世界,最后想想,还是算了吧。”</p> <p>波米:6.5分;“它是《无问西东》的对立版,可以叫‘须问西东’,甚至关乎于主人公是留在西土耳其还是去东部。电影呈现的是当代知识分子的最终宿命——投降、犬儒或者自我流放。”</p> <p>《野梨树》平均分:7.5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目:&lt;Passacaglia and Fugue in C minor, BWV 582&gt;(Johann Sebastian Bach,Leopold Stokowski,The Stokowski Symphony Orchestra);</p> <p>20秒-第1分钟:嘉宾信息介绍;</p> <p>第1分钟-第4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4分半-第8分半:两位主播综合优缺点为影片打分(无剧透);</p> <p>第8分半-1小时1分钟:嘉宾杨超先聊影片优点,波米谈问题 (涉及剧透):</p> <p>1、杨超以口述拉片形式复述并盛赞了“偷吻”和“偷钱”这两段情节的拍摄手法,同时也肯定了影片塑造出一个生动立体的父亲形象;</p> <p>2、波米认为影片台词承载的信息过大,影响了观众对主人公动机的判断,此外影片跟随儿子的“封闭视角”其实并不严谨,壁纸式的构图结合过于饱满的色彩与主人公的心境几乎脱节;</p> <p>1小时1分钟-1小时32分钟:交换意见,嘉宾杨超谈影片问题,波米谈优点(涉及剧透):</p> <p>1、杨超觉得影片部分正反打镜头过于单调,一些承载文本信息的镜头语言也有些直给。整体而言,就本片没能看到锡兰更新的电影语言;</p> <p>2、波米认为影片通过交待主人公如何一步步重走父亲自我放逐的老路,意在呈现土耳其“百无一用是书生”的社会现状,并以“偷吻”等情节表达了对埃尔多安政府的批判;</p> <p>1小时24分钟-尾声:外延环节:导演努里·比格·锡兰前作回顾;</p> <p>尾声曲目:&lt;Passacaglia and Fugue in C minor, BWV 582&gt;(Johann Sebastian Bach,Leopold Stokowski,The Stokowski Symphony Orchestra);</p> <p>影片《野梨树》(Ahlat Ağacı)重要信息:</p> <p>本片推断分级:PG-13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茧》(1995)</p> <p>《小镇》(1997)</p> <p>《小武》(1998)</p> <p>《五月碧云天》(1999)</p> <p>《远方》(2002)</p> <p>《适合分手的季节》(2006)</p> <p>《三只猴子》(2008)</p> <p>《创:战纪》(2010)</p> <p>《小亚细亚往事》(2011)</p> <p>《冬眠》(2014)</p> <p>《荒蛮故事》(2014)</p> <p>《树大招风》(2016)</p> <p>《幸福的拉扎罗》(2018)</p> <p>《罗马》(2018)</p> No 8584 full
<![CDATA[142《登月第一人》微信每次的开机画面,就像本片的主题]]> 主播打分:

田野(职业编剧;《幸福的拉扎罗》等9期嘉宾):7分

“这部电影的观感并不愉悦,在导演的序列里也是最后一名,但我还挺喜欢。”

K先生(职业编剧;《美国动物》等5期嘉宾):7分

“这片的双子星升舱段落是新世纪最牛逼的太空段落,没有之一!”

波米:7.5分;“月球最后的夜晚。其实把梦拍成作者电影才不稀奇,但把这样的历史事件也拍成作者电影实为罕见。中国才子拍地球,美国才子拍月球——这一次,月球赢了。”

《登月第一人》平均分:约7.2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目:<Multi-Axis Trainer>(Justin Hurwitz);

第16秒-第1分钟:嘉宾信息介绍;

第1分钟-第8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8分半-第12分半:三位主播综合优缺点为影片打分(无剧透);

第12分半-第1小时7分钟:嘉宾“田野”和波米先聊影片优点,嘉宾“K先生”聊谈缺点 (涉及剧透):

1、嘉宾“田野”认为本片在太空片维度的切入角度新颖,设定了明确不同以往的“视听规则”;而导演也为角色注入了毛姆作品中的类似价值观——登月行动无关家庭更无关国家。

2、嘉宾“K先生”觉得电影问题集中在家庭线的糟糕,角色的哭戏和“扔项链”段落都非常生硬,黑人说唱段落毫无必要;

3、波米认为影片是一部关于“献祭”的电影,影片将“死亡”设定为阿姆斯特朗登月的主要动机,为此导演设计了大量“棺材调度”;全片的视听系统是在“濒死体验”和“死亡场景”中反复,具有高度的作者性。对此,田野与波米展开辩驳;

第1小时7分钟-第1小时30分钟:交换意见,“K先生”谈影片亮点,田野和波米谈问题(涉及剧透):

1、田野觉得影片的问题是“除了主角全是NPC角色”,“高司令”更是毫无演技可言;而影片的可看性和娱乐性也比较欠缺。

2、K先生认为影片的剧作是最大亮点,电影在三个不同视角中切换自如;他也觉得“双子星升空”段落非常震撼;

3、波米对比导演前作,点出本片“职业理“”的缺席状态以及主角阿姆斯特朗的“被动语态”。另外,波米和田野也对影片颇受好评的配乐提出了质疑;

第1小时30分钟-尾声:外延环节:

1、相关题材影片,重点提及《太空先锋》和《阿波罗13号》;

2、着重提及导演两版前作《爆裂鼓手》(导演其它作品请移步《爱乐之城》节目);

尾声曲目:<The Armstrongs>(Justin Hurwitz);;

影片《登月第一人》(First Man)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月球旅行记》(1902)

《摩羯星一号》(1977)

《从海底出击》(1981)

《太空先锋》(1983)

《德州,巴黎》(1984)

《壮志凌云》(1986)

《摇尾狗》(1997)

《阿波罗13号》(1995)

《疾走天堂》(2002)

《天降》(2009)

《爆裂鼓手》(短片,2013)

《地心引力》(2013)

《爆裂鼓手》(长片,2014)

《隐藏人物》(2016)

《爱乐之城》(2016)

《敦刻尔克》(2017)

《太空救援》(2017)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42-eq7685 435f601b-0a2a-4c90-b59d-0d52e50c111e Tue, 08 Jan 2019 13: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田野(职业编剧;《幸福的拉扎罗》等9期嘉宾):7分</p> <p>“这部电影的观感并不愉悦,在导演的序列里也是最后一名,但我还挺喜欢。”</p> <p>K先生(职业编剧;《美国动物》等5期嘉宾):7分</p> <p>“这片的双子星升舱段落是新世纪最牛逼的太空段落,没有之一!”</p> <p>波米:7.5分;“月球最后的夜晚。其实把梦拍成作者电影才不稀奇,但把这样的历史事件也拍成作者电影实为罕见。中国才子拍地球,美国才子拍月球——这一次,月球赢了。”</p> <p>《登月第一人》平均分:约7.2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目:&lt;Multi-Axis Trainer&gt;(Justin Hurwitz);</p> <p>第16秒-第1分钟:嘉宾信息介绍;</p> <p>第1分钟-第8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8分半-第12分半:三位主播综合优缺点为影片打分(无剧透);</p> <p>第12分半-第1小时7分钟:嘉宾“田野”和波米先聊影片优点,嘉宾“K先生”聊谈缺点 (涉及剧透):</p> <p>1、嘉宾“田野”认为本片在太空片维度的切入角度新颖,设定了明确不同以往的“视听规则”;而导演也为角色注入了毛姆作品中的类似价值观——登月行动无关家庭更无关国家。</p> <p>2、嘉宾“K先生”觉得电影问题集中在家庭线的糟糕,角色的哭戏和“扔项链”段落都非常生硬,黑人说唱段落毫无必要;</p> <p>3、波米认为影片是一部关于“献祭”的电影,影片将“死亡”设定为阿姆斯特朗登月的主要动机,为此导演设计了大量“棺材调度”;全片的视听系统是在“濒死体验”和“死亡场景”中反复,具有高度的作者性。对此,田野与波米展开辩驳;</p> <p>第1小时7分钟-第1小时30分钟:交换意见,“K先生”谈影片亮点,田野和波米谈问题(涉及剧透):</p> <p>1、田野觉得影片的问题是“除了主角全是NPC角色”,“高司令”更是毫无演技可言;而影片的可看性和娱乐性也比较欠缺。</p> <p>2、K先生认为影片的剧作是最大亮点,电影在三个不同视角中切换自如;他也觉得“双子星升空”段落非常震撼;</p> <p>3、波米对比导演前作,点出本片“职业理“”的缺席状态以及主角阿姆斯特朗的“被动语态”。另外,波米和田野也对影片颇受好评的配乐提出了质疑;</p> <p>第1小时30分钟-尾声:外延环节:</p> <p>1、相关题材影片,重点提及《太空先锋》和《阿波罗13号》;</p> <p>2、着重提及导演两版前作《爆裂鼓手》(导演其它作品请移步《爱乐之城》节目);</p> <p>尾声曲目:&lt;The Armstrongs&gt;(Justin Hurwitz);;</p> <p>影片《登月第一人》(First Man)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月球旅行记》(1902)</p> <p>《摩羯星一号》(1977)</p> <p>《从海底出击》(1981)</p> <p>《太空先锋》(1983)</p> <p>《德州,巴黎》(1984)</p> <p>《壮志凌云》(1986)</p> <p>《摇尾狗》(1997)</p> <p>《阿波罗13号》(1995)</p> <p>《疾走天堂》(2002)</p> <p>《天降》(2009)</p> <p>《爆裂鼓手》(短片,2013)</p> <p>《地心引力》(2013)</p> <p>《爆裂鼓手》(长片,2014)</p> <p>《隐藏人物》(2016)</p> <p>《爱乐之城》(2016)</p> <p>《敦刻尔克》(2017)</p> <p>《太空救援》(2017)</p> No 8087 full
<![CDATA[141《地球最后的夜晚》一个请求,今天我们能只聊电影本身吗?]]> 主播打分:

蜉蝣(资深媒体人之一;《幸福的拉扎罗》等8期嘉宾;豆瓣号“蜉蝣”):7.5分

“梦和记忆哪有那么清晰的对位关系,毕赣把这些符号拍得太实太清楚了。”

雷普利(“凤凰电影”前编辑;《大象席地而坐》等29期嘉宾):7分

“这部电影文本非常复杂,但视听语言是严重短板,我必须要重新调整我在《路边野餐》里曾对毕赣怀有的那种期待了。”

波米:6.5分;“这才是一部低门槛艺术电影应该有的样子,它很适合被用作入门心理学的教辅材料。”

《地球最后的夜晚》平均分:7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目:《墨绿的夜》(南方二重唱);

第24秒-第2分钟:嘉宾信息介绍;

第2分钟-第7分钟: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7分钟-第8分半:三位主播综合优缺点为影片打分(无剧透);

第8分半-第38分钟:嘉宾“蜉蝣”和“雷普利”先聊影片缺点,波米谈优点 (涉及剧透):

1、主播蜉蝣认为影片的缺点集中在毕赣的自我重复以及对经典艺术片的照搬与模仿;

2、主播雷普利觉得影片在声音细节上存在严重不足,林强的配乐非常套路,3D更是毫无必要。而且所谓“弗洛伊德命题”在当今世界电影是一个过时而传统的主题,该片未能受到戛纳电影节肯定并不意外;

3、波米觉得影片的优点是没有门槛:这就是《路边野餐》的通俗版,符号安插浅显但准确,2D片段过场设计非常出色;

第38分钟-1小时24分钟:交换意见,嘉宾“蜉蝣”和“雷普利”谈影片亮点,波米谈问题(涉及剧透):

1、蜉蝣仍然肯定了毕赣清晰明确的作者性,2D段落整体非常出色;

2、雷普利觉得影片的文本构建了“四重梦境”:本片其实是《盗梦空间》式的电影,并推荐听众以齐泽克的《变态者电影指南》进入这部电影;

3、波米觉得影片的问题恰恰在于“仪式感”建立的失败;而影片的工业技术呈现也远非完美,尤其3D部分存在摄影、音效、台词等多方面技术问题;

1小时24分钟-尾声:外延环节:

1、毕赣导演前作《金刚经》以及与本片结构相似的《榴莲榴莲》推荐和简评;

2、漫谈导演毕赣;

尾声曲目:<アザミ嬢のララバイ>(中岛 みゆき);

影片《地球最后的夜晚》重要信息:

本片推断分级:PG-13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迷魂记》(1958)

《长夜漫漫路迢迢》(1962)

《伊万的童年》(1962)

《飞向太空》(1972)

《潜行者》(1979)

《重庆森林》(1994)

《南国再见,南国》(1996)

《三峡好人》(2006)

《变态者电影指南》(2006)

《盗梦空间》(2010)

《金刚经》(2012)

《变态者意识形态指南》(2012)

《寻找小糖人》(2012)

《地心引力》(2013)

《爆裂鼓手》(2014)

《路边野餐》(2015)

《山河故人》(2015)

《罗曼蒂克消亡史》(2016)

《霹雳香蕉》(2016)

《榴莲榴莲》(2017)

《罗马》(2018)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41-eq73cp 778f8342-069d-40c8-b815-48ae19dd88a2 Thu, 03 Jan 2019 11: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蜉蝣(资深媒体人之一;《幸福的拉扎罗》等8期嘉宾;豆瓣号“蜉蝣”):7.5分</p> <p>“梦和记忆哪有那么清晰的对位关系,毕赣把这些符号拍得太实太清楚了。”</p> <p>雷普利(“凤凰电影”前编辑;《大象席地而坐》等29期嘉宾):7分</p> <p>“这部电影文本非常复杂,但视听语言是严重短板,我必须要重新调整我在《路边野餐》里曾对毕赣怀有的那种期待了。”</p> <p>波米:6.5分;“这才是一部低门槛艺术电影应该有的样子,它很适合被用作入门心理学的教辅材料。”</p> <p>《地球最后的夜晚》平均分:7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目:《墨绿的夜》(南方二重唱);</p> <p>第24秒-第2分钟:嘉宾信息介绍;</p> <p>第2分钟-第7分钟: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7分钟-第8分半:三位主播综合优缺点为影片打分(无剧透);</p> <p>第8分半-第38分钟:嘉宾“蜉蝣”和“雷普利”先聊影片缺点,波米谈优点 (涉及剧透):</p> <p>1、主播蜉蝣认为影片的缺点集中在毕赣的自我重复以及对经典艺术片的照搬与模仿;</p> <p>2、主播雷普利觉得影片在声音细节上存在严重不足,林强的配乐非常套路,3D更是毫无必要。而且所谓“弗洛伊德命题”在当今世界电影是一个过时而传统的主题,该片未能受到戛纳电影节肯定并不意外;</p> <p>3、波米觉得影片的优点是没有门槛:这就是《路边野餐》的通俗版,符号安插浅显但准确,2D片段过场设计非常出色;</p> <p>第38分钟-1小时24分钟:交换意见,嘉宾“蜉蝣”和“雷普利”谈影片亮点,波米谈问题(涉及剧透):</p> <p>1、蜉蝣仍然肯定了毕赣清晰明确的作者性,2D段落整体非常出色;</p> <p>2、雷普利觉得影片的文本构建了“四重梦境”:本片其实是《盗梦空间》式的电影,并推荐听众以齐泽克的《变态者电影指南》进入这部电影;</p> <p>3、波米觉得影片的问题恰恰在于“仪式感”建立的失败;而影片的工业技术呈现也远非完美,尤其3D部分存在摄影、音效、台词等多方面技术问题;</p> <p>1小时24分钟-尾声:外延环节:</p> <p>1、毕赣导演前作《金刚经》以及与本片结构相似的《榴莲榴莲》推荐和简评;</p> <p>2、漫谈导演毕赣;</p> <p>尾声曲目:&lt;アザミ嬢のララバイ&gt;(中岛 みゆき);</p> <p>影片《地球最后的夜晚》重要信息:</p> <p>本片推断分级:PG-13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迷魂记》(1958)</p> <p>《长夜漫漫路迢迢》(1962)</p> <p>《伊万的童年》(1962)</p> <p>《飞向太空》(1972)</p> <p>《潜行者》(1979)</p> <p>《重庆森林》(1994)</p> <p>《南国再见,南国》(1996)</p> <p>《三峡好人》(2006)</p> <p>《变态者电影指南》(2006)</p> <p>《盗梦空间》(2010)</p> <p>《金刚经》(2012)</p> <p>《变态者意识形态指南》(2012)</p> <p>《寻找小糖人》(2012)</p> <p>《地心引力》(2013)</p> <p>《爆裂鼓手》(2014)</p> <p>《路边野餐》(2015)</p> <p>《山河故人》(2015)</p> <p>《罗曼蒂克消亡史》(2016)</p> <p>《霹雳香蕉》(2016)</p> <p>《榴莲榴莲》(2017)</p> <p>《罗马》(2018)</p> No 6990 full
<![CDATA[140《蜘蛛侠:平行宇宙》让加菲+荷兰弟+托比马奎尔同框,才算真正的平行宇宙吧……]]> 主播打分:

王自健(相声演员&脱口秀主持人;《死侍2》等4期嘉宾):5.5分

“我的分数就针对内地3D版,这片的画风你搞啥3D呢?时刻有一种我戴上3D眼镜但画面仍然重影儿的懵逼感。”

波米:6分;“照这么想,蝙蝠侠的平行宇宙更有趣,我迫不及待的想看到乔治·克鲁尼、迈克尔·基顿、克里斯蒂安·贝尔、大本和乐高蝙蝠侠的见面了。”

《蜘蛛侠:平行宇宙》平均分:约5.8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目:<Familia>(Nicki Minaj, Anuel Aa & Bantu);

第23秒-第9分钟: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9分钟-第11分钟:两位主播综合优缺点为影片打分(无剧透);

第11分钟-第36分钟:两位主播先聊影片优点 (涉及剧透);

第36分钟-1小时0分半:交换意见,两位主播再聊缺点(涉及剧透);

1小时0分半-尾声:外延环节:闲聊索尼蜘蛛侠宇宙和超英电影(无剧透);

尾声曲目:<Sunflower>(Post Malone & Swae Lee);

影片《蜘蛛侠:平行宇宙》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PG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攻壳机动队1.0》(1995)

《蜘蛛侠1-3》(2002-2007)

《黑暗扫描仪》(2006)

《钢铁侠1-3》(2008-2013)

《复仇者联盟1》(2012)

《剧场版魔法少女小圆》系列(2012-2013)

《超凡蜘蛛侠1-2》(2012-2014)

《乐高蝙蝠侠大电影》(2017)

《蜘蛛侠:英雄归来》(2017)

《黑豹》(2018)

《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2018)

《网络迷踪》(2018)

《毒液》(2018)

《海王》(2018)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40-eq73c5 32b22574-d797-4634-931c-d67dc3619f86 Mon, 24 Dec 2018 11: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王自健(相声演员&amp;脱口秀主持人;《死侍2》等4期嘉宾):5.5分</p> <p>“我的分数就针对内地3D版,这片的画风你搞啥3D呢?时刻有一种我戴上3D眼镜但画面仍然重影儿的懵逼感。”</p> <p>波米:6分;“照这么想,蝙蝠侠的平行宇宙更有趣,我迫不及待的想看到乔治·克鲁尼、迈克尔·基顿、克里斯蒂安·贝尔、大本和乐高蝙蝠侠的见面了。”</p> <p>《蜘蛛侠:平行宇宙》平均分:约5.8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目:&lt;Familia&gt;(Nicki Minaj, Anuel Aa &amp; Bantu);</p> <p>第23秒-第9分钟: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9分钟-第11分钟:两位主播综合优缺点为影片打分(无剧透);</p> <p>第11分钟-第36分钟:两位主播先聊影片优点 (涉及剧透);</p> <p>第36分钟-1小时0分半:交换意见,两位主播再聊缺点(涉及剧透);</p> <p>1小时0分半-尾声:外延环节:闲聊索尼蜘蛛侠宇宙和超英电影(无剧透);</p> <p>尾声曲目:&lt;Sunflower&gt;(Post Malone &amp; Swae Lee);</p> <p>影片《蜘蛛侠:平行宇宙》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PG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攻壳机动队1.0》(1995)</p> <p>《蜘蛛侠1-3》(2002-2007)</p> <p>《黑暗扫描仪》(2006)</p> <p>《钢铁侠1-3》(2008-2013)</p> <p>《复仇者联盟1》(2012)</p> <p>《剧场版魔法少女小圆》系列(2012-2013)</p> <p>《超凡蜘蛛侠1-2》(2012-2014)</p> <p>《乐高蝙蝠侠大电影》(2017)</p> <p>《蜘蛛侠:英雄归来》(2017)</p> <p>《黑豹》(2018)</p> <p>《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2018)</p> <p>《网络迷踪》(2018)</p> <p>《毒液》(2018)</p> <p>《海王》(2018)</p> No 4586 full
<![CDATA[139《罗马》外延,阿方索·卡隆前作回顾,明年奥斯卡他一个人就可能拿到6项提名,这位导演你要了解一下!]]> 本期主创团队&音频主播:

靳锦(资深媒体人;《摘金奇缘》等3期嘉宾)

“这次按顺序捋了一遍卡隆前作,看到了两件事,一是导演的成长,二是男人的成长。我看到他从本土经验出发,到好莱坞受挫,回归本土以全新视角和丰富文本重构经验,再到重新征服好莱坞获得话语权,此番再度回到本土,回到孕育创作的土壤之中。

又看到,他的电影记录了一个男人从呈现荷尔蒙爆发的生命体验出发,到思考讲述生命体验的多重方式,又以职业完成儿时太空梦想,再到回望家国,凝视历史与女性,找到新的经验讲述方式。”

法兰西胶片(资深媒体人;《沉默的教室》等15期嘉宾;豆瓣&微博“法兰西胶片”):

“卡隆的《哈利·波特3》是HP系列最好的一部,不仅有和前两部大不一样的暗黑色彩和对摄魂怪惊人的视觉化呈现,它更加呈现一个少年的孤独——卡隆掐灭了哈利对父亲的幻想;从此他只能自救,然后独行于世。”

波米:“很多人都说卡隆的剧本是他作品的短板,我不能苟同。卡隆无意在表面剧情增添复杂的设计,是因为他有意让文本充满了多义性的解读空间。最典型的就是《罗马》之前的‘公路片三部曲’。《你妈妈也是》表面上是性喜剧,实际上是癌变晚期的西班牙努力弥合前殖民地阶层矛盾的过程。《人类之子》以软科幻为外壳,讲述那些早已沦为犬儒的社运分子自我救赎的过程;《地心引力》则有着从政治到宗教的多重寓意,现在看它是主人公借助三种宗教的三次‘神迹’从地狱重回人间的过程,对位清楚明白。”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Double Trouble>(John Williams);

话题:按时间顺序,回顾阿方索·卡隆(Alfonso Cuarón)生涯前7部长片与2部短片电影(均涉及剧透);

1、短片《时间终结四重奏》(1983)——一切的缘起;

2、《爱在歇斯底里时》(1991)——惊为天人的处女作;

3、《小公主》(1995)——豆瓣评分最高的卡隆电影;

4、《远大前程》(1998)——后现代激情版狄更斯;

5、《你妈妈也是》(2001)——性喜剧面纱下的民族史诗(靳锦/波米推荐);

6、《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2004)——HP系列最佳,没有之一!

7、短片《巴黎,我爱你》之一(2006)——一镜到底的暖心小故事;

8、《人类之子》(2006)——工业技术派长镜头开山之作;

9、《地心引力》(2013)——感受“球体长镜头”的鬼斧神工(胶片推荐);

结束曲:<Gravity>(Steven Price);

节目中提及的其它影片:

《一九零零》(1976)

《超人1》(1978)

《理智与情感》(1995版)

《死亡密码》(即“π”,1998)

《爱情是狗娘》(2000)

《哈利·波特与火焰杯》(2005)

《潘神的迷宫》(卡隆制片作品,2006)

《远大前程》(2012版)

《突袭2:暴徒》(2014)

《荒野猎人》(2015)

《火星救援》(2015)

《爱乐之城》(2016)

《摄影机!不要停》(2018)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396-eq73bj 425b0701-2f40-4d47-8a7a-bb6baebfbc51 Wed, 19 Dec 2018 11:00:00 GMT <p>本期主创团队&amp;音频主播:</p> <p>靳锦(资深媒体人;《摘金奇缘》等3期嘉宾)</p> <p>“这次按顺序捋了一遍卡隆前作,看到了两件事,一是导演的成长,二是男人的成长。我看到他从本土经验出发,到好莱坞受挫,回归本土以全新视角和丰富文本重构经验,再到重新征服好莱坞获得话语权,此番再度回到本土,回到孕育创作的土壤之中。</p> <p>又看到,他的电影记录了一个男人从呈现荷尔蒙爆发的生命体验出发,到思考讲述生命体验的多重方式,又以职业完成儿时太空梦想,再到回望家国,凝视历史与女性,找到新的经验讲述方式。”</p> <p>法兰西胶片(资深媒体人;《沉默的教室》等15期嘉宾;豆瓣&amp;微博“法兰西胶片”):</p> <p>“卡隆的《哈利·波特3》是HP系列最好的一部,不仅有和前两部大不一样的暗黑色彩和对摄魂怪惊人的视觉化呈现,它更加呈现一个少年的孤独——卡隆掐灭了哈利对父亲的幻想;从此他只能自救,然后独行于世。”</p> <p>波米:“很多人都说卡隆的剧本是他作品的短板,我不能苟同。卡隆无意在表面剧情增添复杂的设计,是因为他有意让文本充满了多义性的解读空间。最典型的就是《罗马》之前的‘公路片三部曲’。《你妈妈也是》表面上是性喜剧,实际上是癌变晚期的西班牙努力弥合前殖民地阶层矛盾的过程。《人类之子》以软科幻为外壳,讲述那些早已沦为犬儒的社运分子自我救赎的过程;《地心引力》则有着从政治到宗教的多重寓意,现在看它是主人公借助三种宗教的三次‘神迹’从地狱重回人间的过程,对位清楚明白。”</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lt;Double Trouble&gt;(John Williams);</p> <p>话题:按时间顺序,回顾阿方索·卡隆(Alfonso Cuarón)生涯前7部长片与2部短片电影(均涉及剧透);</p> <p>1、短片《时间终结四重奏》(1983)——一切的缘起;</p> <p>2、《爱在歇斯底里时》(1991)——惊为天人的处女作;</p> <p>3、《小公主》(1995)——豆瓣评分最高的卡隆电影;</p> <p>4、《远大前程》(1998)——后现代激情版狄更斯;</p> <p>5、《你妈妈也是》(2001)——性喜剧面纱下的民族史诗(靳锦/波米推荐);</p> <p>6、《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2004)——HP系列最佳,没有之一!</p> <p>7、短片《巴黎,我爱你》之一(2006)——一镜到底的暖心小故事;</p> <p>8、《人类之子》(2006)——工业技术派长镜头开山之作;</p> <p>9、《地心引力》(2013)——感受“球体长镜头”的鬼斧神工(胶片推荐);</p> <p>结束曲:&lt;Gravity&gt;(Steven Price);</p> <p>节目中提及的其它影片:</p> <p>《一九零零》(1976)</p> <p>《超人1》(1978)</p> <p>《理智与情感》(1995版)</p> <p>《死亡密码》(即“π”,1998)</p> <p>《爱情是狗娘》(2000)</p> <p>《哈利·波特与火焰杯》(2005)</p> <p>《潘神的迷宫》(卡隆制片作品,2006)</p> <p>《远大前程》(2012版)</p> <p>《突袭2:暴徒》(2014)</p> <p>《荒野猎人》(2015)</p> <p>《火星救援》(2015)</p> <p>《爱乐之城》(2016)</p> <p>《摄影机!不要停》(2018)</p> No 5605 full
<![CDATA[139《罗马》没看懂,就不要胡说八道]]> 主播打分:

靳锦(资深媒体人;《摘金奇缘》等3期嘉宾):8分;

“一部如此温柔的电影,更是一首女性悲歌;在这里,大时代的信息从不抢眼,而是流淌在巨大温柔的缝隙之间。”

法兰西胶片(资深媒体人;《沉默的教室》等15期嘉宾;豆瓣&微博“法兰西胶片”):6分;

“让人察觉不到的才叫温柔,察觉出来的都是计谋!这片就是用强大的技术去包裹一种空洞。”

波米:8分;“莫斯科画展上,有幅画叫《列宁在华沙》;画的内容是列宁的老婆在和一个年轻人滚床单。一位参观者看到画,一脸蒙圈的问讲解员:‘这画……列宁在哪儿呢?’讲解员回答:‘列宁在华沙’。看懂这个段子,会帮你理解《罗马》的表达。”

《罗马》平均分:约7.3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目:<Mi Corazón es un Gitano>(Lupita d'Alessio);

第15秒-第6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9分半-第9分钟:三位主播综合优缺点为影片打分(无剧透);

第9分钟-第1小时33分钟:嘉宾“靳锦”和波米先谈《罗马》优点,嘉宾“法兰西胶片”先聊缺点 (涉及剧透):

1、嘉宾“靳锦”讲到影片对女性形象的赞颂并谈及影片在视听语言方面的极高水准:摄影上,结合《人类之子》,靳锦认为本片与卡隆所有前作的长镜头均不相同;而影片在几乎毫无配乐的情况下,建立了一套丰富的音效叙事系统;

2、嘉宾“胶片”表达了对影片的失望之情;他认为影片的文本是垮塌的,象征和比喻手法是“小学生水平”,导演没能力塑造出一个丰满的形象,片中传递的情感都是虚假的,渗透着好莱坞式的廉价普世感情;

3、波米首先强调了影片再造与重建“墨西哥城85大地震”后被毁的旧罗马社区这一基本前提——影片耗费巨资重建了几个消失街区,只为呈现一个保姆在上世纪生活的剪影,这本身就是“电影魔力”的伟大之处;

与此同时,波米举例分析了影片在内外景摄影上建立的高度明确的摄影母题,尤其在外景戏上,影片呈现了“行走中的城市”般的跑步机调度,并成功铺垫了影片后段最惊人的两个时刻;

本片同时是一部“听觉VR电影”,影片利用全景声音效呈现了可能是影史上最丰富最复杂的街区声效与音场变化,精湛程度堪称影史唯一。

文本方面,波米认为影片有着与以往“伤痕叙事”作品完全不同的视角,是对《官方说法》以来既有的伤痕叙事系统的“话语权颠覆”:它详细描绘出“社会运动型社会”背景下底层受到伤害的多方面具体来源,并以“痛苦程度的桥接与对比”,呈现了“上方阶层的无形伤害”和“原住民文化消亡”等具体议题;波米强调,影片绝不是讲述“跨越阶层的姐妹情谊”的所谓女权电影;

随后三位主播在这一环节展开了耗时时间相当长的辩驳;

第1小时33分钟-第1小时53分钟:交换意见,靳锦和波米谈缺点,胶片聊优点(涉及剧透):

1、胶片认为影片的优点在于毫无门槛、谁都能看,是一部非常适合“初学者入门艺术片”的电影;

2、靳锦觉得影片对社会面貌仍有些许回避,她猜想底层受到的伤害或许不止于此;而“家具店”等情节安排过于巧合;

3、波米认为影片后段情节略有编排痕迹,结尾过于轻盈;

第1小时53分钟-尾声:外延环节(涉及剧透):

1、相关题材电影回顾,重点提及:《相助》《桃姐》《乱世佳人》和《悲情城市》;

2、按时间顺序,回顾导演阿方索·卡隆其它电影(涉及剧透,此部分内容将于明天呈现);

尾声曲目:《悲情城市》(S.E.N.S.);

影片《罗马》(Roma)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R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罗马风情画》(1972)

《阿玛柯德》(1973)

《窃听大阴谋》(1974)

《自己去看》(1985)

《爸爸去出差》(1985)

《官方说法》(1985)

《悲情城市》(1989)

《你妈妈也是》(即“你妈妈也一样”,2001)

《哭泣的草原》(2004)

《人类之子》(2006)

《谜样的双眼》(2009)

《相助》(2011)

《桃姐》(2011)

《赛德克巴莱》(2011)

《天注定》(2013)

《银翼杀手2049》

《沉默的教室》(2018)

《江湖儿女》(2018)

《冷战》(2018)

《邪不压正》(2018)

《找到你》(2018)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39-eq73ap abbf5fb8-4a0b-4eb4-9769-7ea1ffe161ff Tue, 18 Dec 2018 11: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靳锦(资深媒体人;《摘金奇缘》等3期嘉宾):8分;</p> <p>“一部如此温柔的电影,更是一首女性悲歌;在这里,大时代的信息从不抢眼,而是流淌在巨大温柔的缝隙之间。”</p> <p>法兰西胶片(资深媒体人;《沉默的教室》等15期嘉宾;豆瓣&amp;微博“法兰西胶片”):6分;</p> <p>“让人察觉不到的才叫温柔,察觉出来的都是计谋!这片就是用强大的技术去包裹一种空洞。”</p> <p>波米:8分;“莫斯科画展上,有幅画叫《列宁在华沙》;画的内容是列宁的老婆在和一个年轻人滚床单。一位参观者看到画,一脸蒙圈的问讲解员:‘这画……列宁在哪儿呢?’讲解员回答:‘列宁在华沙’。看懂这个段子,会帮你理解《罗马》的表达。”</p> <p>《罗马》平均分:约7.3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目:&lt;Mi Corazón es un Gitano&gt;(Lupita d'Alessio);</p> <p>第15秒-第6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9分半-第9分钟:三位主播综合优缺点为影片打分(无剧透);</p> <p>第9分钟-第1小时33分钟:嘉宾“靳锦”和波米先谈《罗马》优点,嘉宾“法兰西胶片”先聊缺点 (涉及剧透):</p> <p>1、嘉宾“靳锦”讲到影片对女性形象的赞颂并谈及影片在视听语言方面的极高水准:摄影上,结合《人类之子》,靳锦认为本片与卡隆所有前作的长镜头均不相同;而影片在几乎毫无配乐的情况下,建立了一套丰富的音效叙事系统;</p> <p>2、嘉宾“胶片”表达了对影片的失望之情;他认为影片的文本是垮塌的,象征和比喻手法是“小学生水平”,导演没能力塑造出一个丰满的形象,片中传递的情感都是虚假的,渗透着好莱坞式的廉价普世感情;</p> <p>3、波米首先强调了影片再造与重建“墨西哥城85大地震”后被毁的旧罗马社区这一基本前提——影片耗费巨资重建了几个消失街区,只为呈现一个保姆在上世纪生活的剪影,这本身就是“电影魔力”的伟大之处;</p> <p>与此同时,波米举例分析了影片在内外景摄影上建立的高度明确的摄影母题,尤其在外景戏上,影片呈现了“行走中的城市”般的跑步机调度,并成功铺垫了影片后段最惊人的两个时刻;</p> <p>本片同时是一部“听觉VR电影”,影片利用全景声音效呈现了可能是影史上最丰富最复杂的街区声效与音场变化,精湛程度堪称影史唯一。</p> <p>文本方面,波米认为影片有着与以往“伤痕叙事”作品完全不同的视角,是对《官方说法》以来既有的伤痕叙事系统的“话语权颠覆”:它详细描绘出“社会运动型社会”背景下底层受到伤害的多方面具体来源,并以“痛苦程度的桥接与对比”,呈现了“上方阶层的无形伤害”和“原住民文化消亡”等具体议题;波米强调,影片绝不是讲述“跨越阶层的姐妹情谊”的所谓女权电影;</p> <p>随后三位主播在这一环节展开了耗时时间相当长的辩驳;</p> <p>第1小时33分钟-第1小时53分钟:交换意见,靳锦和波米谈缺点,胶片聊优点(涉及剧透):</p> <p>1、胶片认为影片的优点在于毫无门槛、谁都能看,是一部非常适合“初学者入门艺术片”的电影;</p> <p>2、靳锦觉得影片对社会面貌仍有些许回避,她猜想底层受到的伤害或许不止于此;而“家具店”等情节安排过于巧合;</p> <p>3、波米认为影片后段情节略有编排痕迹,结尾过于轻盈;</p> <p>第1小时53分钟-尾声:外延环节(涉及剧透):</p> <p>1、相关题材电影回顾,重点提及:《相助》《桃姐》《乱世佳人》和《悲情城市》;</p> <p>2、按时间顺序,回顾导演阿方索·卡隆其它电影(涉及剧透,此部分内容将于明天呈现);</p> <p>尾声曲目:《悲情城市》(S.E.N.S.);</p> <p>影片《罗马》(Roma)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R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罗马风情画》(1972)</p> <p>《阿玛柯德》(1973)</p> <p>《窃听大阴谋》(1974)</p> <p>《自己去看》(1985)</p> <p>《爸爸去出差》(1985)</p> <p>《官方说法》(1985)</p> <p>《悲情城市》(1989)</p> <p>《你妈妈也是》(即“你妈妈也一样”,2001)</p> <p>《哭泣的草原》(2004)</p> <p>《人类之子》(2006)</p> <p>《谜样的双眼》(2009)</p> <p>《相助》(2011)</p> <p>《桃姐》(2011)</p> <p>《赛德克巴莱》(2011)</p> <p>《天注定》(2013)</p> <p>《银翼杀手2049》</p> <p>《沉默的教室》(2018)</p> <p>《江湖儿女》(2018)</p> <p>《冷战》(2018)</p> <p>《邪不压正》(2018)</p> <p>《找到你》(2018)</p> No 8115 full
<![CDATA[138《狗十三》既是狗肉的故事,也是狗血的故事…….]]> 主播打分:

鲁韵子(资深媒体人;《沉默的教室》嘉宾):7.5分;

“这片并不是想让你哭,它很冷静的展现了家庭内部三代人巨大的隔阂。”

秦婉(“凤凰电影”资深记者;《江湖儿女》等8期嘉宾;微博“秦小婉”):8分;

“它提供了内地青春片少有的真实感和少年感,太多青春片一讲少女就去拍青春的美、少女的胴体……而那些才是成人视角的。”

波米:6分;“这片到底是小女孩视角还是上帝视角?影片的问题在于它既想要阳灿式的回忆体叙事,又想表达一次别离式的思辨性主题。”

《狗十三》平均分:7.2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目:《噢!乖》(窦唯);

第22秒-第5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5分半-第10分钟:三位主播综合优缺点为影片打分(无剧透);

第10分钟-第37分钟:嘉宾“秦婉”和“鲁韵子”先谈《狗十三》优点,波米先聊缺点 (涉及剧透):

1、嘉宾“秦婉”讲到她看片全程“一直在哭”,影片给她极强的共鸣感;她也分析了影片与其它国产青春片的不同之处:不强调叛逆与后进生身份、不强调性征带来的美感。同时电影也清楚的叙述了一个具有先进思想女孩的“死亡”过程。

2、嘉宾“鲁韵子”认为影片除了感性方面的冲击力之外,同样有很丰富的理性表达;影片展现的家庭充满中国的“国民性”——无法彼此理解的三代人:守旧一代、文革一代、迷茫一代。

3、波米在谈影片缺点的时候觉得电影过度放大了“重男轻女”的议题,同时电影的表现手法和演员表演都“非常电视剧”;

第37分钟-1小时9分半:交换意见,秦婉和鲁韵子谈缺点,波米聊优点(涉及剧透):

1、秦婉同样认为演员表演水准被过誉,张雪迎略有“少年宫演技”的痕迹,摄影同样比较粗糙;

2、鲁韵子认为影片后半段主题表达过于暧昧,表达形式过于匠气;

3、波米认为本片社会层面的表达是“赛先生之死”;

1小时9分半-尾声:外延环节:导演曹保平前作回顾(涉及剧透);

尾声曲目:《再回首》(姜育恒);

影片《狗十三》重要信息:

提示:本片的最初首映日为2013年(龙标日期同为2013年)。

本片推断分级:PG-13级(粗口);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魔女嘉莉》(1976)

《地狱无门》(1980)

《红棉袄红棉裤》(曹保平编剧,1996)

《绑架门口狗》(2000)

《绝对情感》(2001)

《光荣的愤怒》(2005)

《李米的猜想》(2007)

《一次别离》(2011)

《黑处有什么》(2015)

《烈日灼心》(2015)

《追凶者也》(2016)

《大象席地而坐》(2018)

《无名之辈》(2018)

《她杀》(2019待定)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38-eq73a4 ecef10cc-ca68-4c21-9bd0-e8d42191984d Mon, 10 Dec 2018 11: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鲁韵子(资深媒体人;《沉默的教室》嘉宾):7.5分;</p> <p>“这片并不是想让你哭,它很冷静的展现了家庭内部三代人巨大的隔阂。”</p> <p>秦婉(“凤凰电影”资深记者;《江湖儿女》等8期嘉宾;微博“秦小婉”):8分;</p> <p>“它提供了内地青春片少有的真实感和少年感,太多青春片一讲少女就去拍青春的美、少女的胴体……而那些才是成人视角的。”</p> <p>波米:6分;“这片到底是小女孩视角还是上帝视角?影片的问题在于它既想要阳灿式的回忆体叙事,又想表达一次别离式的思辨性主题。”</p> <p>《狗十三》平均分:7.2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目:《噢!乖》(窦唯);</p> <p>第22秒-第5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5分半-第10分钟:三位主播综合优缺点为影片打分(无剧透);</p> <p>第10分钟-第37分钟:嘉宾“秦婉”和“鲁韵子”先谈《狗十三》优点,波米先聊缺点 (涉及剧透):</p> <p>1、嘉宾“秦婉”讲到她看片全程“一直在哭”,影片给她极强的共鸣感;她也分析了影片与其它国产青春片的不同之处:不强调叛逆与后进生身份、不强调性征带来的美感。同时电影也清楚的叙述了一个具有先进思想女孩的“死亡”过程。</p> <p>2、嘉宾“鲁韵子”认为影片除了感性方面的冲击力之外,同样有很丰富的理性表达;影片展现的家庭充满中国的“国民性”——无法彼此理解的三代人:守旧一代、文革一代、迷茫一代。</p> <p>3、波米在谈影片缺点的时候觉得电影过度放大了“重男轻女”的议题,同时电影的表现手法和演员表演都“非常电视剧”;</p> <p>第37分钟-1小时9分半:交换意见,秦婉和鲁韵子谈缺点,波米聊优点(涉及剧透):</p> <p>1、秦婉同样认为演员表演水准被过誉,张雪迎略有“少年宫演技”的痕迹,摄影同样比较粗糙;</p> <p>2、鲁韵子认为影片后半段主题表达过于暧昧,表达形式过于匠气;</p> <p>3、波米认为本片社会层面的表达是“赛先生之死”;</p> <p>1小时9分半-尾声:外延环节:导演曹保平前作回顾(涉及剧透);</p> <p>尾声曲目:《再回首》(姜育恒);</p> <p>影片《狗十三》重要信息:</p> <p>提示:本片的最初首映日为2013年(龙标日期同为2013年)。</p> <p>本片推断分级:PG-13级(粗口);</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魔女嘉莉》(1976)</p> <p>《地狱无门》(1980)</p> <p>《红棉袄红棉裤》(曹保平编剧,1996)</p> <p>《绑架门口狗》(2000)</p> <p>《绝对情感》(2001)</p> <p>《光荣的愤怒》(2005)</p> <p>《李米的猜想》(2007)</p> <p>《一次别离》(2011)</p> <p>《黑处有什么》(2015)</p> <p>《烈日灼心》(2015)</p> <p>《追凶者也》(2016)</p> <p>《大象席地而坐》(2018)</p> <p>《无名之辈》(2018)</p> <p>《她杀》(2019待定)</p> No 6752 full
<![CDATA[137《巴斯特·斯克鲁格斯的歌谣》外延,科恩兄弟前作回顾,来看双头导演的绿帽戏法,每部电影都是原谅套餐!]]> 本期主创团队&音频主播:

海老鼠(环球旅行家;《三和》等14期嘉宾;微博“seamouse”)

阳磊(艺人宣传&策划;《游侠索罗》等7期嘉宾)

波米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Five Hundred Miles>(Justin Timberlake/Carey Mulligan/Stark Sands);

话题:按时间顺序,回顾科恩兄弟生涯前17部长片电影(均涉及剧透);

1、《血迷宫》(1984)——科恩拍案惊奇;

2、《抚养亚利桑纳》(1987)——代表熊孩子消灭你!

3、《米勒的十字路口》(1990)——最被忽视的黑帮片杰作(波米推荐);

4、《巴顿·芬克》(1991)——兄弟俩的《八部半》;

5、《影子大亨》(1994)——“美国马云”的发家史;

6、《冰血暴》(1996)——美剧过来认个爹!(波米推荐)

7、《谋杀绿脚趾》(1998)——叫一声“督爷”!(阳磊推荐)

8、《逃狱三王》(2000)——奔跑吧,傻兄弟!(阳磊推荐)

9、《缺席的人》(2001,详见上半场节目尾声,阳磊推荐);

10、《真情假爱》(2003)——哥俩的“单身男女”;

11、《老妇杀手》(2004)——汉克斯唯一反派形象!

12、《老无所依》(2007,详见上半场节目尾声 及《猎凶风河谷》,海老鼠推荐)

13、《阅后即焚》(2008)——CIA光碟离奇失窃案(海老鼠推荐);

14、《严肃的男人》(2009)——科恩最牛逼的片尾!

15、《大地惊雷》(2010)——复仇的“后坐力”(波米推荐);

16、《醉乡民谣》(2013)——猫与鲁蛇(海老鼠推荐);

17、《凯撒万岁》(2016)——科恩版“一步之遥”;

结束曲:<The Wicked Flee>(Carter Burwell);

节目中提及的其它影片:

《出水芙蓉》(1944)

《贼博士》(即老版《老妇杀手》,1955)

《冷血惊魂》(1965)

《大地惊雷》(亨利·哈撒韦版,1969)

《不可饶恕》(1992)

《业余小偷》(2000)

《菠萝特快》(2008)

《三枪拍案惊奇》(2009)

《一代宗师》(2013)

《鸟人》(2014)

《坚不可摧》(科恩兄弟编剧作品,2014)

《性本恶》(2014)

《心迷宫》(2014)

《一步之遥》(2014)

《间谍之桥》(科恩兄弟编剧作品,2015)

《流浪猫鲍勃》(2016)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37-eq7399 69893f8c-b819-4032-8c49-def057c9fe04 Mon, 03 Dec 2018 11:00:00 GMT <p>本期主创团队&amp;音频主播:</p> <p>海老鼠(环球旅行家;《三和》等14期嘉宾;微博“seamouse”)</p> <p>阳磊(艺人宣传&amp;策划;《游侠索罗》等7期嘉宾)</p> <p>波米</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lt;Five Hundred Miles&gt;(Justin Timberlake/Carey Mulligan/Stark Sands);</p> <p>话题:按时间顺序,回顾科恩兄弟生涯前17部长片电影(均涉及剧透);</p> <p>1、《血迷宫》(1984)——科恩拍案惊奇;</p> <p>2、《抚养亚利桑纳》(1987)——代表熊孩子消灭你!</p> <p>3、《米勒的十字路口》(1990)——最被忽视的黑帮片杰作(波米推荐);</p> <p>4、《巴顿·芬克》(1991)——兄弟俩的《八部半》;</p> <p>5、《影子大亨》(1994)——“美国马云”的发家史;</p> <p>6、《冰血暴》(1996)——美剧过来认个爹!(波米推荐)</p> <p>7、《谋杀绿脚趾》(1998)——叫一声“督爷”!(阳磊推荐)</p> <p>8、《逃狱三王》(2000)——奔跑吧,傻兄弟!(阳磊推荐)</p> <p>9、《缺席的人》(2001,详见上半场节目尾声,阳磊推荐);</p> <p>10、《真情假爱》(2003)——哥俩的“单身男女”;</p> <p>11、《老妇杀手》(2004)——汉克斯唯一反派形象!</p> <p>12、《老无所依》(2007,详见上半场节目尾声 及《猎凶风河谷》,海老鼠推荐)</p> <p>13、《阅后即焚》(2008)——CIA光碟离奇失窃案(海老鼠推荐);</p> <p>14、《严肃的男人》(2009)——科恩最牛逼的片尾!</p> <p>15、《大地惊雷》(2010)——复仇的“后坐力”(波米推荐);</p> <p>16、《醉乡民谣》(2013)——猫与鲁蛇(海老鼠推荐);</p> <p>17、《凯撒万岁》(2016)——科恩版“一步之遥”;</p> <p>结束曲:&lt;The Wicked Flee&gt;(Carter Burwell);</p> <p>节目中提及的其它影片:</p> <p>《出水芙蓉》(1944)</p> <p>《贼博士》(即老版《老妇杀手》,1955)</p> <p>《冷血惊魂》(1965)</p> <p>《大地惊雷》(亨利·哈撒韦版,1969)</p> <p>《不可饶恕》(1992)</p> <p>《业余小偷》(2000)</p> <p>《菠萝特快》(2008)</p> <p>《三枪拍案惊奇》(2009)</p> <p>《一代宗师》(2013)</p> <p>《鸟人》(2014)</p> <p>《坚不可摧》(科恩兄弟编剧作品,2014)</p> <p>《性本恶》(2014)</p> <p>《心迷宫》(2014)</p> <p>《一步之遥》(2014)</p> <p>《间谍之桥》(科恩兄弟编剧作品,2015)</p> <p>《流浪猫鲍勃》(2016)</p> No 5349 full
<![CDATA[137《巴斯特·斯克鲁格斯的歌谣》从前啊有座山,山里啊有座庙…….]]> 主播打分:

海老鼠(环球旅行家;《三和》等14期嘉宾;公号“seamouse”):7分;

“还真没哪个故事有改成长片潜质的,不过好歹没拍成《江湖儿女》式的导演精选专辑。”

阳磊(艺人宣传&策划;《游侠索罗》等7期嘉宾):6.5分;

“不管是论及故事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嚼头’,还是它情理之外意料之中的反类型翻转,都延续了科恩一贯的味道。”

波米:6分;“科恩拿《西部开拓史》的拼盘片概念,把杰克伦敦的小说和20岁没写下去的剧本凑在一起,借网大的平台清理了库存。”

《巴斯特的歌谣》平均分:6.5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目:<The Book>(Carter Burwell);

第16秒-第1分钟:嘉宾信息介绍;

第1分钟-第7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7分半-第11分钟:三位主播综合优缺点为影片打分(无剧透);

第11分钟-第48分钟:嘉宾“海老鼠”、“阳磊”和波米先举出故事集中自己最喜欢的章节,谈《巴斯特歌谣》“优点”(涉及剧透):

1、嘉宾“阳磊”最喜欢第五和第六个故事;并表示本片延续了科恩一贯的气场和氛围,其欧·亨利式戛然而止的标志性结尾仍然有效,电影的短片集性质更令它显得格外精巧,由第三个故事起主题走向深沉,主题建立和自然环境描绘相辅相成,而第四个故事中添加的“掏鸟蛋”段落足以令人会心一笑;

2、嘉宾“海老鼠”最喜欢第一个故事,赞赏第二个故事服装方面对于老式防弹衣式的有趣使用以及科恩标志性对命运荒诞性的描写;

3、波米最喜欢第五个故事,认为女性角色性格塑造富有说服力,“三起三落”的情节反转有力;

第48分钟-1小时6分半:交换意见,三位主播谈影片问题(涉及剧透):

1、阳磊认为短片叙事力量比起长片始终有欠缺,没有给观众提供连贯的观影快感,科恩本次与网飞合作玩票性质居多;

2、海老鼠认为反复对话缺乏必要性,故事间的连缀过渡不够出彩;

3、波米认为本片的创作难度相比科恩前作并不高,故事间缺乏互动,元素重复,对于杰克·伦敦的改编部分没有深入挖掘文本深意,处处透着科恩对网大电影的怠慢;

1小时6分半-尾声:外延环节(涉及剧透):

1、两位嘉宾简述自己最喜欢的科恩作品:《老无所依》和《缺席的人》;

2、按时间顺序,回顾科恩兄弟其它15部长片电影(涉及剧透,此部分内容预计将于明天呈现);

尾声曲目:<The End of Buster Scruggs>(Carter Burwell);

影片《巴斯特·斯克鲁格斯的歌谣》(The Ballad of Buster Scruggs)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R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幽灵马车》(1921)

《碧血金沙》(1948)

《仁心与冠冕》(1949)

《第七封印》(1957)

《未寄出的信》(1960)

《西部开拓史》(1962)

《血迷宫》(1984)

《巴顿·芬克》(1991)

《勇敢的心》(1995)

《逃狱三王》(2000)

《缺席的人》(2001)

《十分钟年华老去》(2002)

《老无所依》(2007)

《大地惊雷》(2010)

《无人区》(2013)

《荒蛮故事》(2014)

《八恶人》(2015)

《佩小姐的奇幻城堡》(2016)

《江湖儿女》(2018)

《邪不压正》(2018)

《影》(2018)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37-eq738b bce9253c-f769-46e2-8b38-1618dfcb8576 Sun, 02 Dec 2018 11: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海老鼠(环球旅行家;《三和》等14期嘉宾;公号“seamouse”):7分;</p> <p>“还真没哪个故事有改成长片潜质的,不过好歹没拍成《江湖儿女》式的导演精选专辑。”</p> <p>阳磊(艺人宣传&amp;策划;《游侠索罗》等7期嘉宾):6.5分;</p> <p>“不管是论及故事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嚼头’,还是它情理之外意料之中的反类型翻转,都延续了科恩一贯的味道。”</p> <p>波米:6分;“科恩拿《西部开拓史》的拼盘片概念,把杰克伦敦的小说和20岁没写下去的剧本凑在一起,借网大的平台清理了库存。”</p> <p>《巴斯特的歌谣》平均分:6.5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目:&lt;The Book&gt;(Carter Burwell);</p> <p>第16秒-第1分钟:嘉宾信息介绍;</p> <p>第1分钟-第7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7分半-第11分钟:三位主播综合优缺点为影片打分(无剧透);</p> <p>第11分钟-第48分钟:嘉宾“海老鼠”、“阳磊”和波米先举出故事集中自己最喜欢的章节,谈《巴斯特歌谣》“优点”(涉及剧透):</p> <p>1、嘉宾“阳磊”最喜欢第五和第六个故事;并表示本片延续了科恩一贯的气场和氛围,其欧·亨利式戛然而止的标志性结尾仍然有效,电影的短片集性质更令它显得格外精巧,由第三个故事起主题走向深沉,主题建立和自然环境描绘相辅相成,而第四个故事中添加的“掏鸟蛋”段落足以令人会心一笑;</p> <p>2、嘉宾“海老鼠”最喜欢第一个故事,赞赏第二个故事服装方面对于老式防弹衣式的有趣使用以及科恩标志性对命运荒诞性的描写;</p> <p>3、波米最喜欢第五个故事,认为女性角色性格塑造富有说服力,“三起三落”的情节反转有力;</p> <p>第48分钟-1小时6分半:交换意见,三位主播谈影片问题(涉及剧透):</p> <p>1、阳磊认为短片叙事力量比起长片始终有欠缺,没有给观众提供连贯的观影快感,科恩本次与网飞合作玩票性质居多;</p> <p>2、海老鼠认为反复对话缺乏必要性,故事间的连缀过渡不够出彩;</p> <p>3、波米认为本片的创作难度相比科恩前作并不高,故事间缺乏互动,元素重复,对于杰克·伦敦的改编部分没有深入挖掘文本深意,处处透着科恩对网大电影的怠慢;</p> <p>1小时6分半-尾声:外延环节(涉及剧透):</p> <p>1、两位嘉宾简述自己最喜欢的科恩作品:《老无所依》和《缺席的人》;</p> <p>2、按时间顺序,回顾科恩兄弟其它15部长片电影(涉及剧透,此部分内容预计将于明天呈现);</p> <p>尾声曲目:&lt;The End of Buster Scruggs&gt;(Carter Burwell);</p> <p>影片《巴斯特·斯克鲁格斯的歌谣》(The Ballad of Buster Scruggs)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R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幽灵马车》(1921)</p> <p>《碧血金沙》(1948)</p> <p>《仁心与冠冕》(1949)</p> <p>《第七封印》(1957)</p> <p>《未寄出的信》(1960)</p> <p>《西部开拓史》(1962)</p> <p>《血迷宫》(1984)</p> <p>《巴顿·芬克》(1991)</p> <p>《勇敢的心》(1995)</p> <p>《逃狱三王》(2000)</p> <p>《缺席的人》(2001)</p> <p>《十分钟年华老去》(2002)</p> <p>《老无所依》(2007)</p> <p>《大地惊雷》(2010)</p> <p>《无人区》(2013)</p> <p>《荒蛮故事》(2014)</p> <p>《八恶人》(2015)</p> <p>《佩小姐的奇幻城堡》(2016)</p> <p>《江湖儿女》(2018)</p> <p>《邪不压正》(2018)</p> <p>《影》(2018)</p> No 5102 full
<![CDATA[136《冷战》艺术家到底有没有国籍?这片给了它的答案]]> 主播打分:

顿河(著名制片人&编剧;《小偷家族》等8期嘉宾;公众号“顿的河”):7.5分;

“一部电影拍尽了《芳华》和《归来》,视听语言的纯熟老辣让人心悦诚服。”

吴琦(“单读”主编;《华盛顿邮报》等7期嘉宾;豆瓣ID“57”):6分;

“《芳华》是坏电影,《冷战》是好电影;但两部电影我都不喜欢。”

波米:7分;“在对自由的思考上,它是《沉默的教室》的升级版;在女性刻画上,它是《苔丝》的升级版;在摄影风格上,它是《修女艾达》的升级版。”

《冷战》平均分:约6.8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Kujawiak(Syncoop);

第14秒-第1分钟:嘉宾信息介绍;

第1分钟-第5分钟: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5分钟-第8分钟:三位主播综合上述优缺点为影片打分(涉及剧透);

第8分钟-第55分半:嘉宾“顿河”和波米先谈《冷战》优点,嘉宾“吴琦”先聊缺点 (涉及剧透):

1、顿河认为这片展现了导演精准的掌控力,最后一幕给他冲击力极大;拿到戛纳最佳导演奖的确实至名归;

2、吴琦觉得这片对冷战这样“大主题”的表达非常虚弱,故事也比较简单,摄影上相对《修女艾达》是退步;

3、波米肯定本片对女主角在悲惨命运下“主动性”的展现,也结合几场舞台戏分析影片摄影的优秀之处;此外剧本以小见大的精巧和主题思考的深入也都是加分项;

第55分半-1小时20分半:交换意见,顿河和波米谈缺点,吴琦聊优点(涉及剧透):

1、顿河认为电影充满说教色彩,观影过程并不愉悦;

2、吴琦觉得影片本身的工艺水准确实上乘,最后一幕同样也让他有所动容;

3、波米觉得导演过于追求“静态构图”的摄影美学本质上不是电影美学,它也并非电影发展的未来方向;此外,影片在个别男主角动机方面的交待也值得商榷;

1小时20分半-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1、《修女艾达》等导演前作回顾;2、相关题材简评;

尾声曲目:Dwa Serduszka Cztery Oczy(Anna Maria Jopek);

影片《冷战》(Zimna wojna)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R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苔丝》(1979)

《苏菲的选择》(1982)

《霸王别姬》(1993)

《单爱相亲的日子》(即主播提及“单爱相亲的家庭”,2000)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2006)

《毛的最后舞者》(2009)

《一代宗师》(2013)

《修女艾达》(2013)

《道士下山》(2015)

《芳华》(2017)

《沉默的教室》(2018)

《幸福的拉扎罗》(2018)

《盛夏》(2018)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36-eq737k 121a5bed-b1eb-4e6c-8f4c-777b91854695 Mon, 26 Nov 2018 11: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顿河(著名制片人&amp;编剧;《小偷家族》等8期嘉宾;公众号“顿的河”):7.5分;</p> <p>“一部电影拍尽了《芳华》和《归来》,视听语言的纯熟老辣让人心悦诚服。”</p> <p>吴琦(“单读”主编;《华盛顿邮报》等7期嘉宾;豆瓣ID“57”):6分;</p> <p>“《芳华》是坏电影,《冷战》是好电影;但两部电影我都不喜欢。”</p> <p>波米:7分;“在对自由的思考上,它是《沉默的教室》的升级版;在女性刻画上,它是《苔丝》的升级版;在摄影风格上,它是《修女艾达》的升级版。”</p> <p>《冷战》平均分:约6.8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Kujawiak(Syncoop);</p> <p>第14秒-第1分钟:嘉宾信息介绍;</p> <p>第1分钟-第5分钟: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5分钟-第8分钟:三位主播综合上述优缺点为影片打分(涉及剧透);</p> <p>第8分钟-第55分半:嘉宾“顿河”和波米先谈《冷战》优点,嘉宾“吴琦”先聊缺点 (涉及剧透):</p> <p>1、顿河认为这片展现了导演精准的掌控力,最后一幕给他冲击力极大;拿到戛纳最佳导演奖的确实至名归;</p> <p>2、吴琦觉得这片对冷战这样“大主题”的表达非常虚弱,故事也比较简单,摄影上相对《修女艾达》是退步;</p> <p>3、波米肯定本片对女主角在悲惨命运下“主动性”的展现,也结合几场舞台戏分析影片摄影的优秀之处;此外剧本以小见大的精巧和主题思考的深入也都是加分项;</p> <p>第55分半-1小时20分半:交换意见,顿河和波米谈缺点,吴琦聊优点(涉及剧透):</p> <p>1、顿河认为电影充满说教色彩,观影过程并不愉悦;</p> <p>2、吴琦觉得影片本身的工艺水准确实上乘,最后一幕同样也让他有所动容;</p> <p>3、波米觉得导演过于追求“静态构图”的摄影美学本质上不是电影美学,它也并非电影发展的未来方向;此外,影片在个别男主角动机方面的交待也值得商榷;</p> <p>1小时20分半-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1、《修女艾达》等导演前作回顾;2、相关题材简评;</p> <p>尾声曲目:Dwa Serduszka Cztery Oczy(Anna Maria Jopek);</p> <p>影片《冷战》(Zimna wojna)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R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苔丝》(1979)</p> <p>《苏菲的选择》(1982)</p> <p>《霸王别姬》(1993)</p> <p>《单爱相亲的日子》(即主播提及“单爱相亲的家庭”,2000)</p> <p>《姨妈的后现代生活》(2006)</p> <p>《毛的最后舞者》(2009)</p> <p>《一代宗师》(2013)</p> <p>《修女艾达》(2013)</p> <p>《道士下山》(2015)</p> <p>《芳华》(2017)</p> <p>《沉默的教室》(2018)</p> <p>《幸福的拉扎罗》(2018)</p> <p>《盛夏》(2018)</p> No 6771 full
<![CDATA[135《大象席地而坐》恶土]]> 主播打分:

雷普利(凤凰电影前编辑;《曼蒂》等28期嘉宾):“这部电影把‘个体存在’的讨论上升到了哲学高度,这是在《牯岭街》《小武》再到《孔雀》都不曾出现过的。”

波米:“它有非常古典主义的叙事结构,也包含了相当多的剧作技巧:悬疑点的设置、主要矛盾的建立。胡波有着带领所有观众进入这部电影的意愿和能力,这绝不是一部自说自话的电影。”

《大象席地而坐》平均分:N/A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特别提示:本期节目不涉及相关人事冲突及幕后纠纷的讨论

0-9分钟:本片目前不同版本、修改信息与过审进展状况介绍(有轻微剧透);

第9分钟-1小时18分钟:关于影片《大象席地而坐》的讨论(剧透);

1小时18分钟-1小时34分半:其他影片如《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的可比性讨论;

1小时34分半-尾声:导演胡波(胡迁)的原著及遗作短片《井里的人》;

尾声曲目:《穿过火焰》(花伦);

影片《大象席地而坐》重要信息:

本片推断分级:R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斗鱼》(科波拉版,1983)

《本命年》(1990)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1991)

《银色·性·男女》(1993)

《小武》(1998)

《木兰花》(1999)

《站台》(2000)

《鲸鱼马戏团》(2000)

《孔雀》(2005)

《天注定》(2013)

《夏洛特烦恼》(2015)

《索尔之子》(2015)

《井里的人》(2017)

《树大招风》(2016)

《江湖儿女》(2018)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35-eq7372 302706b0-80d6-442f-a090-1258fccc6cec Tue, 20 Nov 2018 11: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雷普利(凤凰电影前编辑;《曼蒂》等28期嘉宾):“这部电影把‘个体存在’的讨论上升到了哲学高度,这是在《牯岭街》《小武》再到《孔雀》都不曾出现过的。”</p> <p>波米:“它有非常古典主义的叙事结构,也包含了相当多的剧作技巧:悬疑点的设置、主要矛盾的建立。胡波有着带领所有观众进入这部电影的意愿和能力,这绝不是一部自说自话的电影。”</p> <p>《大象席地而坐》平均分:N/A</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特别提示:本期节目不涉及相关人事冲突及幕后纠纷的讨论</p> <p>0-9分钟:本片目前不同版本、修改信息与过审进展状况介绍(有轻微剧透);</p> <p>第9分钟-1小时18分钟:关于影片《大象席地而坐》的讨论(剧透);</p> <p>1小时18分钟-1小时34分半:其他影片如《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的可比性讨论;</p> <p>1小时34分半-尾声:导演胡波(胡迁)的原著及遗作短片《井里的人》;</p> <p>尾声曲目:《穿过火焰》(花伦);</p> <p>影片《大象席地而坐》重要信息:</p> <p>本片推断分级:R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斗鱼》(科波拉版,1983)</p> <p>《本命年》(1990)</p> <p>《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1991)</p> <p>《银色·性·男女》(1993)</p> <p>《小武》(1998)</p> <p>《木兰花》(1999)</p> <p>《站台》(2000)</p> <p>《鲸鱼马戏团》(2000)</p> <p>《孔雀》(2005)</p> <p>《天注定》(2013)</p> <p>《夏洛特烦恼》(2015)</p> <p>《索尔之子》(2015)</p> <p>《井里的人》(2017)</p> <p>《树大招风》(2016)</p> <p>《江湖儿女》(2018)</p> No 6192 full
<![CDATA[134《摘金奇缘》外延,华裔三杰风格简述,摘金续作可是《中国富豪女友》!咱们景甜露脸的时刻又到了!]]> 本期主创团队&音频主播:

荡科长(资深媒体人;《曼蒂》等10期嘉宾;微博“荡科长”)

靳锦(资深媒体人;《江湖儿女》等2期嘉宾)

波米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Can’t Help Falling in Love>(Kina Grannis);

话题1:全亚裔英语片回顾;《喜福会》——技法拙劣的女性史诗;《火爆麻吉》——林诣彬最具作者性的电影:对族群认同的审慎态度;

话题2:“华裔三杰”朱温林的对比与展望——与“墨西哥三杰”的鸿沟有多大?三人谁最可能“摘金”奥斯卡?三人拍华语片的前景是否乐观?涉及《横冲直撞好莱坞》的惨败和《少林寺3D》的停摆事件;

话题3:《摘金奇缘》续集《中国富豪女友》展望——内地哪位女星最有贵族气质?好莱坞班底如何面对内地“限制影视剧炫富”等审查规定?主题能否触及到中国富人的黑金原罪?对比题材涉及《上海生与死》(又名《上海生死劫》)、《纽约客@上海》和《最后的贵族》。

结束曲:<Yellow>(Coldplay);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末代皇帝》(1987)

《最后的贵族》(1989)

《推手》(1991)

《喜福会》(1993)

《喜宴》(1993)

《刮痧》(2001)

《火爆麻吉》(2002)

《电锯惊魂1》(2004)

《速度与激情3-7》(2006-2015)

《舞出我人生2:街舞》(2008)

《雪花秘扇》(2011)

《纽约客@上海》(2012)

《特种部队2:全面反击》(2013)

《横冲直撞好莱坞》(2015)

《绝地逃亡》(2016)

《星际迷航3:超越星辰》(2016)

《大病》(2017)

《人言可畏》(2017)

《异人族》(2017)

《巨齿鲨》(2018)

《升级》(2018)

《海王》(2018)

《中国富豪女友》(2021)

《少林寺3D》(该项目已停摆)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34-eq736h d099174c-9663-4d12-bec7-f67ebf40f9f9 Tue, 13 Nov 2018 11:00:00 GMT <p>本期主创团队&amp;音频主播:</p> <p>荡科长(资深媒体人;《曼蒂》等10期嘉宾;微博“荡科长”)</p> <p>靳锦(资深媒体人;《江湖儿女》等2期嘉宾)</p> <p>波米</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lt;Can’t Help Falling in Love&gt;(Kina Grannis);</p> <p>话题1:全亚裔英语片回顾;《喜福会》——技法拙劣的女性史诗;《火爆麻吉》——林诣彬最具作者性的电影:对族群认同的审慎态度;</p> <p>话题2:“华裔三杰”朱温林的对比与展望——与“墨西哥三杰”的鸿沟有多大?三人谁最可能“摘金”奥斯卡?三人拍华语片的前景是否乐观?涉及《横冲直撞好莱坞》的惨败和《少林寺3D》的停摆事件;</p> <p>话题3:《摘金奇缘》续集《中国富豪女友》展望——内地哪位女星最有贵族气质?好莱坞班底如何面对内地“限制影视剧炫富”等审查规定?主题能否触及到中国富人的黑金原罪?对比题材涉及《上海生与死》(又名《上海生死劫》)、《纽约客@上海》和《最后的贵族》。</p> <p>结束曲:&lt;Yellow&gt;(Coldplay);</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末代皇帝》(1987)</p> <p>《最后的贵族》(1989)</p> <p>《推手》(1991)</p> <p>《喜福会》(1993)</p> <p>《喜宴》(1993)</p> <p>《刮痧》(2001)</p> <p>《火爆麻吉》(2002)</p> <p>《电锯惊魂1》(2004)</p> <p>《速度与激情3-7》(2006-2015)</p> <p>《舞出我人生2:街舞》(2008)</p> <p>《雪花秘扇》(2011)</p> <p>《纽约客@上海》(2012)</p> <p>《特种部队2:全面反击》(2013)</p> <p>《横冲直撞好莱坞》(2015)</p> <p>《绝地逃亡》(2016)</p> <p>《星际迷航3:超越星辰》(2016)</p> <p>《大病》(2017)</p> <p>《人言可畏》(2017)</p> <p>《异人族》(2017)</p> <p>《巨齿鲨》(2018)</p> <p>《升级》(2018)</p> <p>《海王》(2018)</p> <p>《中国富豪女友》(2021)</p> <p>《少林寺3D》(该项目已停摆)</p> No 4768 full
<![CDATA[134《摘金奇缘》壕壕壕!这片到底是不是美版小时代?]]> 主播打分:

荡科长(资深媒体人;《曼蒂》等10期嘉宾;微博“荡科长”):6分;

“我不认为这片炫富,它讲的是华裔寻找身份认同的过程,是很知乎的一部电影。”

靳锦(资深媒体人;《江湖儿女》等2期嘉宾):4.5分;

“这个爱情故事根本不成立,片中令人发笑而不切实际的地方至少有10大方面,我会一一列举。当然它比《你好,之华》要好。”

波米:6分;“这是‘美国梦’第一次走到别国寻求认可,而且主创敢于让一个华裔在文化冲突下代表美国。片尾的中文版<Yellow>也恰好成为了‘黄皮肤’的象征。”

《摘金奇缘》平均分:5.5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目:<Yellow>(Katherine Ho);

第15秒-第30秒:嘉宾信息介绍;

第30秒-第7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7分半-第14分钟:三位主播综合优缺点为影片打分(无剧透);

第14分钟-1小时6分半:嘉宾“靳锦”先谈《摘金奇缘》“问题”,“荡科长”和波米谈影片优点 (涉及剧透):

1、嘉宾“荡科长”认为优点在于影片清楚地展现了女主角对自己华人血统从“不自知”“回避”到“正视”“发挥”的过程,而杨紫琼角色起到了一个外部刺激的作用。同时,影片使用了全亚裔卡司,完全遵循并运用浪漫喜剧片的公式,的确是一部合格的类型片;

2、嘉宾“靳锦”列举了影片的“十宗罪”:着重谈到女主作为所谓的“经济学教授”却对自己男友是东方最悠久财团公子的情况一无所知,影片大部分人物形象都是刻板单薄甚至可笑的;而服化道方面也都全程散发着浓浓的“土味”,毫无贵族品味可言;更不用说杨紫琼的“宫斗”手段极其低能,打击面极其狭窄、伎俩十分简单,和其作为几百亿家产的老板娘身份严重不符;

3、波米认为影片在“婆媳斗”的套路剧情下,意在展现在至少文化、阶层与性别三个层面的冲突,爱情本身反而不是重点。而片末出色的“麻将对决”和“机舱表白”其实是这几层冲突的和解落点。结合“全亚裔”的阵容,电影提供了一种全新的、2.0阶段的移民议题视角,完全有别于《喜福会》《喜宴》等老派电影;

1小时6分半-尾声:交换意见,靳锦谈影片“优点”,荡科长与波米谈问题(涉及剧透):

1、荡科长认为本片与另一部亚文化浪漫喜剧《我盛大的希腊婚礼》相比,在文化输出层面,无论方式还是技巧上都体现出明显的不足;

2、靳锦在谈到优点时注重分析了本片“男性角色缺席”的用意,认为影片呈现出的该财团“男主外、女主内”权力结构特点的确触及到了东亚文化的核心。细节上,杨紫琼的“厨房问候”段落也呈现出华人沟通方式的独特之处;

3、波米认为影片“小妞电影”的劣根性仍然十分明显,剧情上的不切实际和玛丽苏成分也都严重影响了影片在文化层面的严肃表达;

外延环节(涉及剧透,此部分内容预计将于明天呈现):

1、“全亚裔”电影《喜福会》和《火爆麻吉》回顾,相关题材《喜宴》《刮痧》等片简述;

2、好莱坞“华裔三杰”——朱浩伟、温子仁和林诣彬作品对比与简介。

尾声曲目:《200度》(叶倩文);

影片《摘金奇缘》(Crazy Rich Asians)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现代启示录》(1979)

《喜福会》(1993)

《喜宴》(1993)

《少女小渔》(1995)

《刮痧》(2001)

《我盛大的希腊婚礼》(2002)

《假结婚》(2009)

《小时代1》(2013)

《长城》(2016)

《爱乐之城》(2016)

《奇异博士》(2016)

《攻壳机动队》(美版,2017)

《黑豹》(2018)

《爸,我一定行的》(2018)

《李茶的姑妈》(2018)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34-eq7360 5f5c9e7f-36c1-4e91-8d5b-9c67471a66cb Mon, 12 Nov 2018 11: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荡科长(资深媒体人;《曼蒂》等10期嘉宾;微博“荡科长”):6分;</p> <p>“我不认为这片炫富,它讲的是华裔寻找身份认同的过程,是很知乎的一部电影。”</p> <p>靳锦(资深媒体人;《江湖儿女》等2期嘉宾):4.5分;</p> <p>“这个爱情故事根本不成立,片中令人发笑而不切实际的地方至少有10大方面,我会一一列举。当然它比《你好,之华》要好。”</p> <p>波米:6分;“这是‘美国梦’第一次走到别国寻求认可,而且主创敢于让一个华裔在文化冲突下代表美国。片尾的中文版&lt;Yellow&gt;也恰好成为了‘黄皮肤’的象征。”</p> <p>《摘金奇缘》平均分:5.5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目:&lt;Yellow&gt;(Katherine Ho);</p> <p>第15秒-第30秒:嘉宾信息介绍;</p> <p>第30秒-第7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7分半-第14分钟:三位主播综合优缺点为影片打分(无剧透);</p> <p>第14分钟-1小时6分半:嘉宾“靳锦”先谈《摘金奇缘》“问题”,“荡科长”和波米谈影片优点 (涉及剧透):</p> <p>1、嘉宾“荡科长”认为优点在于影片清楚地展现了女主角对自己华人血统从“不自知”“回避”到“正视”“发挥”的过程,而杨紫琼角色起到了一个外部刺激的作用。同时,影片使用了全亚裔卡司,完全遵循并运用浪漫喜剧片的公式,的确是一部合格的类型片;</p> <p>2、嘉宾“靳锦”列举了影片的“十宗罪”:着重谈到女主作为所谓的“经济学教授”却对自己男友是东方最悠久财团公子的情况一无所知,影片大部分人物形象都是刻板单薄甚至可笑的;而服化道方面也都全程散发着浓浓的“土味”,毫无贵族品味可言;更不用说杨紫琼的“宫斗”手段极其低能,打击面极其狭窄、伎俩十分简单,和其作为几百亿家产的老板娘身份严重不符;</p> <p>3、波米认为影片在“婆媳斗”的套路剧情下,意在展现在至少文化、阶层与性别三个层面的冲突,爱情本身反而不是重点。而片末出色的“麻将对决”和“机舱表白”其实是这几层冲突的和解落点。结合“全亚裔”的阵容,电影提供了一种全新的、2.0阶段的移民议题视角,完全有别于《喜福会》《喜宴》等老派电影;</p> <p>1小时6分半-尾声:交换意见,靳锦谈影片“优点”,荡科长与波米谈问题(涉及剧透):</p> <p>1、荡科长认为本片与另一部亚文化浪漫喜剧《我盛大的希腊婚礼》相比,在文化输出层面,无论方式还是技巧上都体现出明显的不足;</p> <p>2、靳锦在谈到优点时注重分析了本片“男性角色缺席”的用意,认为影片呈现出的该财团“男主外、女主内”权力结构特点的确触及到了东亚文化的核心。细节上,杨紫琼的“厨房问候”段落也呈现出华人沟通方式的独特之处;</p> <p>3、波米认为影片“小妞电影”的劣根性仍然十分明显,剧情上的不切实际和玛丽苏成分也都严重影响了影片在文化层面的严肃表达;</p> <p>外延环节(涉及剧透,此部分内容预计将于明天呈现):</p> <p>1、“全亚裔”电影《喜福会》和《火爆麻吉》回顾,相关题材《喜宴》《刮痧》等片简述;</p> <p>2、好莱坞“华裔三杰”——朱浩伟、温子仁和林诣彬作品对比与简介。</p> <p>尾声曲目:《200度》(叶倩文);</p> <p>影片《摘金奇缘》(Crazy Rich Asians)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现代启示录》(1979)</p> <p>《喜福会》(1993)</p> <p>《喜宴》(1993)</p> <p>《少女小渔》(1995)</p> <p>《刮痧》(2001)</p> <p>《我盛大的希腊婚礼》(2002)</p> <p>《假结婚》(2009)</p> <p>《小时代1》(2013)</p> <p>《长城》(2016)</p> <p>《爱乐之城》(2016)</p> <p>《奇异博士》(2016)</p> <p>《攻壳机动队》(美版,2017)</p> <p>《黑豹》(2018)</p> <p>《爸,我一定行的》(2018)</p> <p>《李茶的姑妈》(2018)</p> No 6488 full
<![CDATA[133《沉默的教室》同学你过来,老师今天请你喝茶]]> 主播打分:

鲁韵子(资深媒体人):7分;

“这是一部平庸的好片:导演成功的把一个社会装进了一间教室,但过于黑化的反派和过于狗血的情节,让电影的上限非常明显。”

法兰西胶片(资深媒体人;《碟中谍6》等14期嘉宾;豆瓣&微博“法兰西胶片”):7分;

“单就导演能力而言,本片导演甚至不如《药神》的文牧野。三角恋的设置让影片的一切情感层面的输出都瞬间失效。”

波米:6.5分;“电影中的教室是冷战的沙盘。空间上,美苏的意识形态在此对抗;时间上,纳粹原罪在战后一代的德国青年身上生根。”

《沉默的教室》平均分:6.8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目:《老师你好》(阴三儿);

1分5秒-第2分钟:嘉宾信息介绍;

第2分钟-第5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5分半-第9分半:三位主播综合优缺点为影片打分(无剧透);

第9分半-1小时5分钟:嘉宾“法兰西胶片”、“鲁韵子”和波米先谈《沉默的教室》“优点” (涉及剧透):

1、嘉宾“法兰西胶片”认为影片完成度很高,最后泰奥一家的分离段落让人印象深刻;

2、嘉宾“鲁韵子”觉得影片知识分子气息浓厚,以小见大的目的和成果都很清晰,“死亡诗社”段落虽然老套但仍然让人触动;

3、波米觉得电影剧作水平很高,以统一母题动作带领全片;官二代与父亲离别段落非常出色;

1小时5分钟-1小时44分半:交换意见,三位主播谈影片缺点(涉及剧透):

1、胶片觉得影片主题先行,很多地方太过算计、功能性太强;照片和三角恋的情节有些失真;

2、鲁韵子觉得电影匠气太重,反派设定过于妖魔化;

3、波米觉得影片结尾处理得相对草率,最大问题是导演层面过于平庸,“悼念”段落的调度太过传统;

三位主播也围绕着该片关于“纳粹”和“德国民族主义”的政治立场问题展开讨论:该片是否存在对“纳粹”问题的暧昧展现?

1小时44分半-尾声:外延环节(涉及剧透):

1、相关德语电影推荐:重点提及《再见列宁》、《窃听风暴》和《浪潮》,同时谈及新片《冒牌上尉》;

2、重点围绕《审判》、《国家反抗者弗里茨·鲍尔》和《为时不远》简述导演前作;

尾声曲目:《一万个名字》(吴吞);

影片《沉默的教室》(Das schweigende Klassenzimmer)重要信息:

本片德国分级:FSK-12(对应北美约为PG-13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审判》(1962)

《毕业生》(1967)

《红圈》(1970)

《末代皇帝》(1987)

《死亡诗社》(1989)

《尤利西斯的凝视》(1995)

《海滩》(2000)

《再见列宁》(2003)

《放牛班的春天》(2004)

《僵尸肖恩》(2004)

《V字仇杀队》(2005)

《窃听风暴》(2006)

《请为我投票》(2007)

《浪潮》(2008)

《无耻混蛋》(2009)

《为时不远》(2010)

《辩护人》(2013)

《国家反抗者弗里茨·鲍尔》(2015)

《希特勒回来了》(2015)

《斯坦福监狱实验》(2015)

《不朽的时光》(2016)

《冒牌上尉》(2017)

《青禾男高》(2017)

《我不是药神》(2018)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33-eq7355 7b6b8434-f8b7-41a1-8881-20f465183615 Mon, 05 Nov 2018 11: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鲁韵子(资深媒体人):7分;</p> <p>“这是一部平庸的好片:导演成功的把一个社会装进了一间教室,但过于黑化的反派和过于狗血的情节,让电影的上限非常明显。”</p> <p>法兰西胶片(资深媒体人;《碟中谍6》等14期嘉宾;豆瓣&amp;微博“法兰西胶片”):7分;</p> <p>“单就导演能力而言,本片导演甚至不如《药神》的文牧野。三角恋的设置让影片的一切情感层面的输出都瞬间失效。”</p> <p>波米:6.5分;“电影中的教室是冷战的沙盘。空间上,美苏的意识形态在此对抗;时间上,纳粹原罪在战后一代的德国青年身上生根。”</p> <p>《沉默的教室》平均分:6.8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目:《老师你好》(阴三儿);</p> <p>1分5秒-第2分钟:嘉宾信息介绍;</p> <p>第2分钟-第5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5分半-第9分半:三位主播综合优缺点为影片打分(无剧透);</p> <p>第9分半-1小时5分钟:嘉宾“法兰西胶片”、“鲁韵子”和波米先谈《沉默的教室》“优点” (涉及剧透):</p> <p>1、嘉宾“法兰西胶片”认为影片完成度很高,最后泰奥一家的分离段落让人印象深刻;</p> <p>2、嘉宾“鲁韵子”觉得影片知识分子气息浓厚,以小见大的目的和成果都很清晰,“死亡诗社”段落虽然老套但仍然让人触动;</p> <p>3、波米觉得电影剧作水平很高,以统一母题动作带领全片;官二代与父亲离别段落非常出色;</p> <p>1小时5分钟-1小时44分半:交换意见,三位主播谈影片缺点(涉及剧透):</p> <p>1、胶片觉得影片主题先行,很多地方太过算计、功能性太强;照片和三角恋的情节有些失真;</p> <p>2、鲁韵子觉得电影匠气太重,反派设定过于妖魔化;</p> <p>3、波米觉得影片结尾处理得相对草率,最大问题是导演层面过于平庸,“悼念”段落的调度太过传统;</p> <p>三位主播也围绕着该片关于“纳粹”和“德国民族主义”的政治立场问题展开讨论:该片是否存在对“纳粹”问题的暧昧展现?</p> <p>1小时44分半-尾声:外延环节(涉及剧透):</p> <p>1、相关德语电影推荐:重点提及《再见列宁》、《窃听风暴》和《浪潮》,同时谈及新片《冒牌上尉》;</p> <p>2、重点围绕《审判》、《国家反抗者弗里茨·鲍尔》和《为时不远》简述导演前作;</p> <p>尾声曲目:《一万个名字》(吴吞);</p> <p>影片《沉默的教室》(Das schweigende Klassenzimmer)重要信息:</p> <p>本片德国分级:FSK-12(对应北美约为PG-13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审判》(1962)</p> <p>《毕业生》(1967)</p> <p>《红圈》(1970)</p> <p>《末代皇帝》(1987)</p> <p>《死亡诗社》(1989)</p> <p>《尤利西斯的凝视》(1995)</p> <p>《海滩》(2000)</p> <p>《再见列宁》(2003)</p> <p>《放牛班的春天》(2004)</p> <p>《僵尸肖恩》(2004)</p> <p>《V字仇杀队》(2005)</p> <p>《窃听风暴》(2006)</p> <p>《请为我投票》(2007)</p> <p>《浪潮》(2008)</p> <p>《无耻混蛋》(2009)</p> <p>《为时不远》(2010)</p> <p>《辩护人》(2013)</p> <p>《国家反抗者弗里茨·鲍尔》(2015)</p> <p>《希特勒回来了》(2015)</p> <p>《斯坦福监狱实验》(2015)</p> <p>《不朽的时光》(2016)</p> <p>《冒牌上尉》(2017)</p> <p>《青禾男高》(2017)</p> <p>《我不是药神》(2018)</p> No 9004 full
<![CDATA[132《网络谜踪》外延,桌面电影总结与展望,老毕的视频、陈冠希的电脑……咱们拥有多少“桌面电影”的好素材!]]> 本期主创团队&音频主播:

隐形(青年编剧;《碟中谍6》等28期嘉宾)

波米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おやすみ>(Falcom Sound Team jdk);

1、桌面电影发展现状分列:

波米先谈哈内克《快乐结局》蕴藏在视窗桌面实验中的“巴别塔”表意,同时也承认作者虽有表达,但在“视窗”本身应用上尚显粗糙;

而大多数桌面电影存在着少调度、低质量,多以猎奇耸动题材吸引观众的问题,未有突破进展就已趋向同质化,相形之下剧集方面的探索有颇出色处;

2、展望国内桌面电影前景:

普遍播放媒介使《解除好友2:暗网》及《网络谜踪》在国内获得大量好评,前景广大;

然而丰富的网络生活及线上生态与整体落后的创意工业存在的巨大落差或成为该类型本土化的最大阻碍;

结束曲:<Welcome to Windows>(Jim of Seattle);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人皮客栈1-3》(2005-2011)

《13骇人游戏》(泰版,2006)

《爱慕》(2008)

《梅根失踪》(2011)

《巢穴》(2013)

《解除好友1》(2014)

《弹窗惊魂》(2014)

《好友请求》(2016)

《快乐结局》(2017)

《前任3:再见前任》(2017)

《解除好友2:暗网》(2018)

《虎胆追凶》(即主播提及“猛龙怪客”,2018)

《网诱惊魂》(2018)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32-eq734f 7a5628b4-0b96-4966-a290-5a24041695f8 Tue, 30 Oct 2018 11:00:00 GMT <p>本期主创团队&amp;音频主播:</p> <p>隐形(青年编剧;《碟中谍6》等28期嘉宾)</p> <p>波米</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lt;おやすみ&gt;(Falcom Sound Team jdk);</p> <p>1、桌面电影发展现状分列:</p> <p>波米先谈哈内克《快乐结局》蕴藏在视窗桌面实验中的“巴别塔”表意,同时也承认作者虽有表达,但在“视窗”本身应用上尚显粗糙;</p> <p>而大多数桌面电影存在着少调度、低质量,多以猎奇耸动题材吸引观众的问题,未有突破进展就已趋向同质化,相形之下剧集方面的探索有颇出色处;</p> <p>2、展望国内桌面电影前景:</p> <p>普遍播放媒介使《解除好友2:暗网》及《网络谜踪》在国内获得大量好评,前景广大;</p> <p>然而丰富的网络生活及线上生态与整体落后的创意工业存在的巨大落差或成为该类型本土化的最大阻碍;</p> <p>结束曲:&lt;Welcome to Windows&gt;(Jim of Seattle);</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人皮客栈1-3》(2005-2011)</p> <p>《13骇人游戏》(泰版,2006)</p> <p>《爱慕》(2008)</p> <p>《梅根失踪》(2011)</p> <p>《巢穴》(2013)</p> <p>《解除好友1》(2014)</p> <p>《弹窗惊魂》(2014)</p> <p>《好友请求》(2016)</p> <p>《快乐结局》(2017)</p> <p>《前任3:再见前任》(2017)</p> <p>《解除好友2:暗网》(2018)</p> <p>《虎胆追凶》(即主播提及“猛龙怪客”,2018)</p> <p>《网诱惊魂》(2018)</p> No 5690 full
<![CDATA[132《网络谜踪》对于就用电脑看电影的国人来说,这片可不是神作吗]]> 主播打分:

隐形(青年编剧;《碟中谍6》等28期嘉宾):7分;

“确实太新颖了!这是那种成片出来之前,我绝对不相信能拍出来的那类电影。”

波米:6分;“讲道理,这片的鼠标和光标才该拿奥斯卡表演奖,只是不知道这种趋势是喜是悲。”

《网络谜踪》平均分:6.5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 Windows XP Sounds Remix>(DJ小旺);

第16秒-第30秒:嘉宾信息介绍;

第30秒-第6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6分半-第9分钟:两位主播综合优缺点为影片打分(无剧透);

第9分钟-第43分半:嘉宾“隐形”和波米先谈《网络谜踪》“优点” (涉及剧透):

1、嘉宾“隐形”在认为影片的形式非常新颖,且剧作难度高,保持较高完成度颇为不易;而有关“男主角弟弟”的悬疑线设置令他出乎意料;

2、波米觉得影片的优点主要来源于传统电影公式,主创懂得把类型片公式与该片的特殊形式相结合,完成“新瓶装旧酒”;而该片桌面的形式细节也极为丰富:没有场面调度,也有桌面调度;

43分半-尾声:交换意见,两位主播谈影片缺点(涉及剧透):

1、隐形认为男主角人设的信服度较低,前面展现的父女隔阂过于刻意;

2、波米觉得影片的问题集中在反转结局上,列举了结局的五大逻辑硬伤;同时否定该片有任何社会层面的表意,强调技术手段在破案功能上所起到的正向价值使该片无法建立起对所谓网络生活的反思议题;

两位主播在(上半场)最后也就“桌面电影是否带来电影技术的进一步退化”展开讨论,波米提到了“剪辑的消失”,并对比了美剧《摩登家庭》等相关内容;

外延环节(涉及剧透):

盘点视窗电影与桌面电影:重点提及从《梅根失踪》到《解除好友》系列在内的多部视窗电影,重点分析《快乐结局》中的桌面视角的表意及其作用。(此部分内容预计将于明天呈现)。

尾声曲目:<CONTRACT>(桜庭統);

影片《网络谜踪》(Searching)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女巫布莱尔》(1999)

《天兆》(2002)

《机器人总动员》(即主播提及“机器人瓦力”,2008)

《飞屋环游记》(2009)

《飓风营救1-3》(2008-2014)

《梅根失踪》(2011)

《末日崩塌》(2015)

《硬核亨利》(2015)

《杀破狼·贪狼》(2017)

《逃出绝命镇》(2017)

《小偷家族》(2018)

《解除好友2:暗网》(2018)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32-eq733u ff819110-83b2-49c6-aeb1-d40a360a1756 Mon, 29 Oct 2018 11: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隐形(青年编剧;《碟中谍6》等28期嘉宾):7分;</p> <p>“确实太新颖了!这是那种成片出来之前,我绝对不相信能拍出来的那类电影。”</p> <p>波米:6分;“讲道理,这片的鼠标和光标才该拿奥斯卡表演奖,只是不知道这种趋势是喜是悲。”</p> <p>《网络谜踪》平均分:6.5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lt; Windows XP Sounds Remix&gt;(DJ小旺);</p> <p>第16秒-第30秒:嘉宾信息介绍;</p> <p>第30秒-第6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6分半-第9分钟:两位主播综合优缺点为影片打分(无剧透);</p> <p>第9分钟-第43分半:嘉宾“隐形”和波米先谈《网络谜踪》“优点” (涉及剧透):</p> <p>1、嘉宾“隐形”在认为影片的形式非常新颖,且剧作难度高,保持较高完成度颇为不易;而有关“男主角弟弟”的悬疑线设置令他出乎意料;</p> <p>2、波米觉得影片的优点主要来源于传统电影公式,主创懂得把类型片公式与该片的特殊形式相结合,完成“新瓶装旧酒”;而该片桌面的形式细节也极为丰富:没有场面调度,也有桌面调度;</p> <p>43分半-尾声:交换意见,两位主播谈影片缺点(涉及剧透):</p> <p>1、隐形认为男主角人设的信服度较低,前面展现的父女隔阂过于刻意;</p> <p>2、波米觉得影片的问题集中在反转结局上,列举了结局的五大逻辑硬伤;同时否定该片有任何社会层面的表意,强调技术手段在破案功能上所起到的正向价值使该片无法建立起对所谓网络生活的反思议题;</p> <p>两位主播在(上半场)最后也就“桌面电影是否带来电影技术的进一步退化”展开讨论,波米提到了“剪辑的消失”,并对比了美剧《摩登家庭》等相关内容;</p> <p>外延环节(涉及剧透):</p> <p>盘点视窗电影与桌面电影:重点提及从《梅根失踪》到《解除好友》系列在内的多部视窗电影,重点分析《快乐结局》中的桌面视角的表意及其作用。(此部分内容预计将于明天呈现)。</p> <p>尾声曲目:&lt;CONTRACT&gt;(桜庭統);</p> <p>影片《网络谜踪》(Searching)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女巫布莱尔》(1999)</p> <p>《天兆》(2002)</p> <p>《机器人总动员》(即主播提及“机器人瓦力”,2008)</p> <p>《飞屋环游记》(2009)</p> <p>《飓风营救1-3》(2008-2014)</p> <p>《梅根失踪》(2011)</p> <p>《末日崩塌》(2015)</p> <p>《硬核亨利》(2015)</p> <p>《杀破狼·贪狼》(2017)</p> <p>《逃出绝命镇》(2017)</p> <p>《小偷家族》(2018)</p> <p>《解除好友2:暗网》(2018)</p> No 4080 full
<![CDATA[131《7月22日》外延,保罗·格林格拉斯前作回顾,沙特记者被分尸的内幕如果改成电影,全球最适合的导演就是他!]]> 本期主创团队&音频主播:

杨超(国戏教师;《长江图》导演;《遗传厄运》等8期嘉宾)

波米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Sunday Bloody Sunday>(John Lennon);

1、大起大落的导演生涯——前期风格与《谍影》系列迥然不同,处女作即入围柏林主竞赛;

2、始终如一的视点选材——记者出身对保罗·格林格拉斯用电影高度还原物质现实追求的影响;

3、谈《血色星期天》——短短几里路盛下了英伦三岛,镜头对大运动和小人物的同时观照;

4、谈“海陆空三部曲”——将真实事件改编电影保持在水准之上;

结束曲:<Extreme Ways (Bourne's Ultimatum)>(Moby);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全金属外壳》(1987)

《指环王3:王者无敌》(2003)

《拆弹部队》(2008)

《霍比特人3:五军之战》(2014)

《天空之眼》(2015)

《萨利机长》(2016)

《开战》(2018)

节目中谈及的保罗·格林格拉斯导演作品:

《起死回生》(1989)

《血色星期天》(2002)

《93号航班》(2006)

《绿区》(2010)

《菲利普船长》(2013)

注:有关《谍影重重》系列的评价详见往期节目《谍影重重5》。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31722-eq7338 9dd48e4f-7b6f-4f8d-b4d0-9999c4b5a4ff Thu, 25 Oct 2018 11:00:00 GMT <p>本期主创团队&amp;音频主播:</p> <p>杨超(国戏教师;《长江图》导演;《遗传厄运》等8期嘉宾)</p> <p>波米</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lt;Sunday Bloody Sunday&gt;(John Lennon);</p> <p>1、大起大落的导演生涯——前期风格与《谍影》系列迥然不同,处女作即入围柏林主竞赛;</p> <p>2、始终如一的视点选材——记者出身对保罗·格林格拉斯用电影高度还原物质现实追求的影响;</p> <p>3、谈《血色星期天》——短短几里路盛下了英伦三岛,镜头对大运动和小人物的同时观照;</p> <p>4、谈“海陆空三部曲”——将真实事件改编电影保持在水准之上;</p> <p>结束曲:&lt;Extreme Ways (Bourne's Ultimatum)&gt;(Moby);</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全金属外壳》(1987)</p> <p>《指环王3:王者无敌》(2003)</p> <p>《拆弹部队》(2008)</p> <p>《霍比特人3:五军之战》(2014)</p> <p>《天空之眼》(2015)</p> <p>《萨利机长》(2016)</p> <p>《开战》(2018)</p> <p>节目中谈及的保罗·格林格拉斯导演作品:</p> <p>《起死回生》(1989)</p> <p>《血色星期天》(2002)</p> <p>《93号航班》(2006)</p> <p>《绿区》(2010)</p> <p>《菲利普船长》(2013)</p> <p>注:有关《谍影重重》系列的评价详见往期节目《谍影重重5》。</p> No 3316 full
<![CDATA[131《7月22日》右翼青年单挑白左青年,这就是《谍影》导演新作的全部?]]> 主播打分:

杨超(国戏教师;《长江图》导演;《遗传厄运》等8期嘉宾):6.5分;

“这不是导演最好的水平,但可贵之处在于,他并未把‘谍影重重’的类型片风格带到这个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中来。”

波米:6.5分;“这片的终极命题是精神上的消灭必然比肉体消灭更有效,这才是凶手失败的根本原因。”

《7月22日》平均分:6.5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Extreme Ways>(Matt Hartless/Moby);

第20秒-第2分钟:嘉宾及抽奖信息介绍;

第2分钟-第7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7分半-第11分半:两位主播综合优缺点为影片打分(无剧透);

第11分半-1小时11分半:嘉宾杨超和波米先谈《7月22日》“优点” (涉及剧透):

1、嘉宾“杨超”在谈本片优点时觉得导演提取“两个青年的对决”作为主线,使得影片结构清晰明了;在拍摄暴恐戏时毫无渲染、懂得克制,法庭戏非常出色;

2、波米认为影片确立了肉体交锋和精神交锋,以一头一尾在两个战场的三次对抗,呈现出两个青年此消彼长的交战过程;影片通过刻画从母亲到右翼领袖对凶手的一次次背叛,呈现出挪威社会在左右势力严重冲突下,仍然坚守基本底线的现实;

就国人觉得挪威法律对凶手量刑过轻,对“杀77人只用坐14年牢还能玩PS3”等新闻发出普遍嘲笑的现象,两位主播在这一环节进行了具体讨论;

1小时11分半-1小时39分半:交换意见,两位主播谈影片缺点(涉及剧透):

1、杨超认为影片信息量过小,结合BBC同题纪录片来谈,诸如屠杀时有学生游泳逃生等细节,本片也未能展示;

2、波米同样认为在事件当天“中东难民被挪威白人当街暴打”和岛上发生的“让领导先走”等争议事件影片均只字不提,而这反映出影片对事件是在进行二元对立的提纯化展现;而影片所有关键情节“全靠嘴说”的表达方式过于平庸;重伤男孩的家庭戏份和挪威首相戏份过多,而右翼领袖和凶手母亲的戏份过少;

1小时17分半-尾声:外延环节(涉及剧透):

1、相关暴恐电影简述,重点提及《于特岛7月22日》、《理工学院》和《15点17分,启程巴黎》;其中《于特岛》一片为挪威本土反思同一事件的电影,全片“一镜到底”且“凶手始终不出现”等设计令人印象深刻;

2、导演保罗·格林格拉斯前作回顾(此部分内容将于明天呈现)。

尾声曲目:<Sunday Bloody Sunday>(U2);

影片《7月22日》(22 July)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R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大象》(2003)

《理工学院》(2009)

《挪威大屠杀》(BBC纪录短片,2012)

《美国狙击手》(2014)

《间谍之桥》(2015)

《人言可畏》(2017)

《红海行动》(2018)

《15点17分,启程巴黎》(2018)

《于特岛7月22日》(2018)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31722-eq732n 4adf4ff2-e2bf-49aa-a945-7433cbfe33f0 Wed, 24 Oct 2018 11: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杨超(国戏教师;《长江图》导演;《遗传厄运》等8期嘉宾):6.5分;</p> <p>“这不是导演最好的水平,但可贵之处在于,他并未把‘谍影重重’的类型片风格带到这个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中来。”</p> <p>波米:6.5分;“这片的终极命题是精神上的消灭必然比肉体消灭更有效,这才是凶手失败的根本原因。”</p> <p>《7月22日》平均分:6.5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lt;Extreme Ways&gt;(Matt Hartless/Moby);</p> <p>第20秒-第2分钟:嘉宾及抽奖信息介绍;</p> <p>第2分钟-第7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7分半-第11分半:两位主播综合优缺点为影片打分(无剧透);</p> <p>第11分半-1小时11分半:嘉宾杨超和波米先谈《7月22日》“优点” (涉及剧透):</p> <p>1、嘉宾“杨超”在谈本片优点时觉得导演提取“两个青年的对决”作为主线,使得影片结构清晰明了;在拍摄暴恐戏时毫无渲染、懂得克制,法庭戏非常出色;</p> <p>2、波米认为影片确立了肉体交锋和精神交锋,以一头一尾在两个战场的三次对抗,呈现出两个青年此消彼长的交战过程;影片通过刻画从母亲到右翼领袖对凶手的一次次背叛,呈现出挪威社会在左右势力严重冲突下,仍然坚守基本底线的现实;</p> <p>就国人觉得挪威法律对凶手量刑过轻,对“杀77人只用坐14年牢还能玩PS3”等新闻发出普遍嘲笑的现象,两位主播在这一环节进行了具体讨论;</p> <p>1小时11分半-1小时39分半:交换意见,两位主播谈影片缺点(涉及剧透):</p> <p>1、杨超认为影片信息量过小,结合BBC同题纪录片来谈,诸如屠杀时有学生游泳逃生等细节,本片也未能展示;</p> <p>2、波米同样认为在事件当天“中东难民被挪威白人当街暴打”和岛上发生的“让领导先走”等争议事件影片均只字不提,而这反映出影片对事件是在进行二元对立的提纯化展现;而影片所有关键情节“全靠嘴说”的表达方式过于平庸;重伤男孩的家庭戏份和挪威首相戏份过多,而右翼领袖和凶手母亲的戏份过少;</p> <p>1小时17分半-尾声:外延环节(涉及剧透):</p> <p>1、相关暴恐电影简述,重点提及《于特岛7月22日》、《理工学院》和《15点17分,启程巴黎》;其中《于特岛》一片为挪威本土反思同一事件的电影,全片“一镜到底”且“凶手始终不出现”等设计令人印象深刻;</p> <p>2、导演保罗·格林格拉斯前作回顾(此部分内容将于明天呈现)。</p> <p>尾声曲目:&lt;Sunday Bloody Sunday&gt;(U2);</p> <p>影片《7月22日》(22 July)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R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大象》(2003)</p> <p>《理工学院》(2009)</p> <p>《挪威大屠杀》(BBC纪录短片,2012)</p> <p>《美国狙击手》(2014)</p> <p>《间谍之桥》(2015)</p> <p>《人言可畏》(2017)</p> <p>《红海行动》(2018)</p> <p>《15点17分,启程巴黎》(2018)</p> <p>《于特岛7月22日》(2018)</p> No 7517 full
<![CDATA[130《幸福的拉扎罗》看完这片,知道《一出好戏》有多浅薄了吧?]]> 主播打分:

蜉蝣(“不散”创始人之一;《小偷家族》等7期嘉宾;公众号“不散”):8分;“这片真正做到了深入浅出:既可以很轻松地看进去,也可以进行很深入的讨论。”

田野(青年编剧;《邪不压正》等8期嘉宾;豆瓣ID“低端的雪盲”):7.5分;“一张圣象面庞结合农民敦实的身材,正是因为这一选角的成功,片中所有的宗教讨论和多义性才得以成立。”

波米:7分;“ 阿莉切立功了!她一个人继承了意大利电影悠久的历史和传统:费里尼、罗西里尼、塔维亚尼在这部电影中灵魂附体!导演不是一个人在拍电影,她不是一个人!”

《幸福的拉扎罗》平均分:7.5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Dreams (Will Come Alive)>(2 Brothers on the 4th Floor);

第18秒-第1分半:嘉宾及抽奖信息介绍;

第1分半-第6分钟: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6分钟-第8分钟:三位主播综合上述优缺点为影片打分(涉及剧透);

第8分钟-第45分半:三位主播先谈《幸福的拉扎罗》“优点” (涉及剧透):

1、三位主播一致认可本片选角,并认为成功的选角也基本保证了全片的质量;

2、嘉宾田野喜欢影片探讨社会议题的轻巧方式,认为全片透着一种“可爱”;

3、波米觉得剧本相当工整,前后两部分几乎形成完整的互文关系,而中间转折的设计也有精妙的调度配合;

第45分半-1小时14分半:交换意见,三位主播谈影片“缺点”(涉及剧透):

1、蜉蝣谈到缺点时认为影片除拉扎罗以外的其他人物过于单薄;

2、田野对比《木屐树》谈到了这部电影“试图模仿又未能超越”前作的定位,而且认为影片的“银行结尾”拍得过于草率;

3、波米认为电影透着一种精英视角,文本层面的一些穿越细节不够细致;

1小时14分半-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1、详述导演阿莉切的前作《圣体》和《奇迹》;

2、提及类似意大利经典电影《木屐树》与《我父我主》;

尾声曲目:<SiIy e spento il sole>(Leoni / Adriano Celentano / Del Prete / Baretta / Adricel);

影片《幸福的拉扎罗》(Lazzaro felice)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圣弗朗西斯之花》(即主播所述的“圣·弗朗西斯的花束”,1950)

《大路》(意大利版,1954)

《蝇王》(1963)

《我父,我主》(1977)

《木屐树》(1978)

《苔丝》(1979)

《铁幕性史》(1984)

《地下》(1995)

《幽灵公主》(1997)

《我的意大利之旅》(1999)

《圣体》(2011)

《奇迹》(意大利版,2014)

《银翼杀手2049》(2017)

《母亲!》(2017)

《方形》(2017)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30-eq731q 0adf44eb-d557-4a8d-b231-5a1836834721 Sun, 14 Oct 2018 11: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蜉蝣(“不散”创始人之一;《小偷家族》等7期嘉宾;公众号“不散”):8分;“这片真正做到了深入浅出:既可以很轻松地看进去,也可以进行很深入的讨论。”</p> <p>田野(青年编剧;《邪不压正》等8期嘉宾;豆瓣ID“低端的雪盲”):7.5分;“一张圣象面庞结合农民敦实的身材,正是因为这一选角的成功,片中所有的宗教讨论和多义性才得以成立。”</p> <p>波米:7分;“ 阿莉切立功了!她一个人继承了意大利电影悠久的历史和传统:费里尼、罗西里尼、塔维亚尼在这部电影中灵魂附体!导演不是一个人在拍电影,她不是一个人!”</p> <p>《幸福的拉扎罗》平均分:7.5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lt;Dreams (Will Come Alive)&gt;(2 Brothers on the 4th Floor);</p> <p>第18秒-第1分半:嘉宾及抽奖信息介绍;</p> <p>第1分半-第6分钟: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6分钟-第8分钟:三位主播综合上述优缺点为影片打分(涉及剧透);</p> <p>第8分钟-第45分半:三位主播先谈《幸福的拉扎罗》“优点” (涉及剧透):</p> <p>1、三位主播一致认可本片选角,并认为成功的选角也基本保证了全片的质量;</p> <p>2、嘉宾田野喜欢影片探讨社会议题的轻巧方式,认为全片透着一种“可爱”;</p> <p>3、波米觉得剧本相当工整,前后两部分几乎形成完整的互文关系,而中间转折的设计也有精妙的调度配合;</p> <p>第45分半-1小时14分半:交换意见,三位主播谈影片“缺点”(涉及剧透):</p> <p>1、蜉蝣谈到缺点时认为影片除拉扎罗以外的其他人物过于单薄;</p> <p>2、田野对比《木屐树》谈到了这部电影“试图模仿又未能超越”前作的定位,而且认为影片的“银行结尾”拍得过于草率;</p> <p>3、波米认为电影透着一种精英视角,文本层面的一些穿越细节不够细致;</p> <p>1小时14分半-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1、详述导演阿莉切的前作《圣体》和《奇迹》;</p> <p>2、提及类似意大利经典电影《木屐树》与《我父我主》;</p> <p>尾声曲目:&lt;SiIy e spento il sole&gt;(Leoni / Adriano Celentano / Del Prete / Baretta / Adricel);</p> <p>影片《幸福的拉扎罗》(Lazzaro felice)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圣弗朗西斯之花》(即主播所述的“圣·弗朗西斯的花束”,1950)</p> <p>《大路》(意大利版,1954)</p> <p>《蝇王》(1963)</p> <p>《我父,我主》(1977)</p> <p>《木屐树》(1978)</p> <p>《苔丝》(1979)</p> <p>《铁幕性史》(1984)</p> <p>《地下》(1995)</p> <p>《幽灵公主》(1997)</p> <p>《我的意大利之旅》(1999)</p> <p>《圣体》(2011)</p> <p>《奇迹》(意大利版,2014)</p> <p>《银翼杀手2049》(2017)</p> <p>《母亲!》(2017)</p> <p>《方形》(2017)</p> No 6918 full
<![CDATA[129《找到你》精英要向底层磕头才能要回自己的孩子?三观被刷新了!]]> 主播打分:

翠萍(资深媒体人;《大佛普拉斯》嘉宾):7分;

“这片展现了当代中国三种女性的三种困境:底层妇女、全职妈妈和职场女性面临的具体问题,这种女性视角在国产片范畴非常难得。”

小猱(艺人宣传,《燃烧》等4期嘉宾):5分;

“韩国原版是一部标准的犯罪类型片,国版主创选这样的文本进行‘现实化’改造,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

波米:5.5分;“又一部把体制问题粗暴转化成阶层对立的国产片,加之‘道德战胜法律’的败笔结尾,让它所有的现实意义都荡然无存。”

《找到你》平均分:约5.8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亲爱的小孩》(苏芮);

第19秒-第1分钟:嘉宾信息介绍;

第1分钟-第7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7分半-第12分半:三位主播综合优缺点为影片打分,并与韩国原版《消失的女人》进行比较:翠萍和波米均给两版相同的分数,而小猱认为韩版优于本片(无剧透);

第12分半-第47分半:嘉宾“翠萍”和“小猱”先谈《找到你》不足之处 ,波米说优点(涉及剧透):

1、嘉宾翠萍觉得两位女主演的表演都有些过誉,相比韩版,姚晨的角色并未展现职业女性更有说服力的人设细节,马伊琍雨中哭泣等段落煽情过猛,而结尾以一段法庭陈词的方法输出价值观太过直白;

2、嘉宾小猱认为影片对原版的现实化改造比较失败,从而带来了演员表演的严重问题,尤其姚晨的表演多次让她出戏,而马伊琍结尾的动机毫无说服力;

3、波米在谈亮点时肯定并分析了电影为传递所谓“阶层对立”而建立的一整套视听语言,而影片对两个阶层人际关系的具体展示也很有想法,尤其对“丑陋的家庭关系”的展现在国产片中极为罕见;

第47分半-1小时23分钟:交换意见,翠萍和小猱谈“优点”,波米谈影片“缺点”(涉及剧透):

1、翠萍觉得电影对不同女性面临的不同困境给出了具体的展现和对撞,马伊琍询问姚晨“离婚原因的段落”一针见血,反映了不同阶层女性在价值观方面天壤之别的认知;此外朱敏一角的设置也极为重要;

2、小猱认为影片展现了底层角色的复杂性,而非一味的脸谱化,陪酒女和拉皮条等配角都令人印象深刻;

3、波米觉得本片传达“精英需向底层忏悔谢罪”的逻辑非常可笑,影片有转嫁矛盾和挑动群众斗群众的嫌疑;而法庭陈词更是道德代替法律的荒谬价值观;此外,影片在“寻找孩子”这条时间线上的事件编排一塌糊涂、处处硬伤;

1小时23分钟-尾声:外延环节:1、吕乐导演前作回顾,波米认为吕乐是中国“时代伤痕的观察者”,重点提及《赵先生》和《十三棵泡桐》;波米和小猱均认为《赵先生》是可以被列入“新中国影史十佳”的划时代杰作;《泡桐》是“《阳灿》之后内地最好的青春片”;

2、相关题材电影和书籍推荐,翠萍推荐书籍《中毒的父母》,小猱推荐书籍《第三种黑猩猩》。

尾声曲目:《亲爱的小孩》(郝蕾/黄渤/赵薇/张译/佟大为);

影片《找到你》重要信息:

本片推断分级:R级(大量粗口,焦尸镜头);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人到中年》(1982)

《赵先生》(1999)

《美人草》(2004)

《小说》(2006)

《十三棵泡桐》(2007)

《一次别离》(2011)

《亲爱的》(2014)

《迷失:消失的女人》(2016)

《无爱可诉》(2017)

《罗曼先生,你好》(2017)

《后来的我们》(2018)

《我不是药神》(2018)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29-eq7315 4e3fe9bc-2904-4c32-89f2-0ce027254384 Mon, 08 Oct 2018 11: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翠萍(资深媒体人;《大佛普拉斯》嘉宾):7分;</p> <p>“这片展现了当代中国三种女性的三种困境:底层妇女、全职妈妈和职场女性面临的具体问题,这种女性视角在国产片范畴非常难得。”</p> <p>小猱(艺人宣传,《燃烧》等4期嘉宾):5分;</p> <p>“韩国原版是一部标准的犯罪类型片,国版主创选这样的文本进行‘现实化’改造,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p> <p>波米:5.5分;“又一部把体制问题粗暴转化成阶层对立的国产片,加之‘道德战胜法律’的败笔结尾,让它所有的现实意义都荡然无存。”</p> <p>《找到你》平均分:约5.8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亲爱的小孩》(苏芮);</p> <p>第19秒-第1分钟:嘉宾信息介绍;</p> <p>第1分钟-第7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7分半-第12分半:三位主播综合优缺点为影片打分,并与韩国原版《消失的女人》进行比较:翠萍和波米均给两版相同的分数,而小猱认为韩版优于本片(无剧透);</p> <p>第12分半-第47分半:嘉宾“翠萍”和“小猱”先谈《找到你》不足之处 ,波米说优点(涉及剧透):</p> <p>1、嘉宾翠萍觉得两位女主演的表演都有些过誉,相比韩版,姚晨的角色并未展现职业女性更有说服力的人设细节,马伊琍雨中哭泣等段落煽情过猛,而结尾以一段法庭陈词的方法输出价值观太过直白;</p> <p>2、嘉宾小猱认为影片对原版的现实化改造比较失败,从而带来了演员表演的严重问题,尤其姚晨的表演多次让她出戏,而马伊琍结尾的动机毫无说服力;</p> <p>3、波米在谈亮点时肯定并分析了电影为传递所谓“阶层对立”而建立的一整套视听语言,而影片对两个阶层人际关系的具体展示也很有想法,尤其对“丑陋的家庭关系”的展现在国产片中极为罕见;</p> <p>第47分半-1小时23分钟:交换意见,翠萍和小猱谈“优点”,波米谈影片“缺点”(涉及剧透):</p> <p>1、翠萍觉得电影对不同女性面临的不同困境给出了具体的展现和对撞,马伊琍询问姚晨“离婚原因的段落”一针见血,反映了不同阶层女性在价值观方面天壤之别的认知;此外朱敏一角的设置也极为重要;</p> <p>2、小猱认为影片展现了底层角色的复杂性,而非一味的脸谱化,陪酒女和拉皮条等配角都令人印象深刻;</p> <p>3、波米觉得本片传达“精英需向底层忏悔谢罪”的逻辑非常可笑,影片有转嫁矛盾和挑动群众斗群众的嫌疑;而法庭陈词更是道德代替法律的荒谬价值观;此外,影片在“寻找孩子”这条时间线上的事件编排一塌糊涂、处处硬伤;</p> <p>1小时23分钟-尾声:外延环节:1、吕乐导演前作回顾,波米认为吕乐是中国“时代伤痕的观察者”,重点提及《赵先生》和《十三棵泡桐》;波米和小猱均认为《赵先生》是可以被列入“新中国影史十佳”的划时代杰作;《泡桐》是“《阳灿》之后内地最好的青春片”;</p> <p>2、相关题材电影和书籍推荐,翠萍推荐书籍《中毒的父母》,小猱推荐书籍《第三种黑猩猩》。</p> <p>尾声曲目:《亲爱的小孩》(郝蕾/黄渤/赵薇/张译/佟大为);</p> <p>影片《找到你》重要信息:</p> <p>本片推断分级:R级(大量粗口,焦尸镜头);</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人到中年》(1982)</p> <p>《赵先生》(1999)</p> <p>《美人草》(2004)</p> <p>《小说》(2006)</p> <p>《十三棵泡桐》(2007)</p> <p>《一次别离》(2011)</p> <p>《亲爱的》(2014)</p> <p>《迷失:消失的女人》(2016)</p> <p>《无爱可诉》(2017)</p> <p>《罗曼先生,你好》(2017)</p> <p>《后来的我们》(2018)</p> <p>《我不是药神》(2018)</p> No 7200 full
<![CDATA[128《影》外延,张艺谋前作回顾]]> 本期主创团队&音频主播:

张瑞(媒体人;《邪不压正》等4期嘉宾)

刘三解(前凤凰网历史频道主编,《死灵魂》等6期嘉宾;公号“刘三解freestyle”)

波米(本期控场)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菊花台》(周杰伦);

1、三位主播谈自己最喜欢的张艺谋电影,但均被另外两位炮轰:《活着》存在卖惨嫌疑?《秋菊》影史地位逐渐走低?《大红灯笼》其实是恐怖片?

2、从《红高粱》到《幸福时光》的前英雄时代:诺兰为什么喜欢张艺谋格局最小的电影?为何泰伦斯·马力克监制了张艺谋知名度最低的影片?莫言与张艺谋的第二次合作为什么全面垮塌?

3、古装三部曲再讨论:《英雄》是否替统治阶级背书?《十面埋伏》以绿色色调表达NTR情结?《黄金甲》的春秋笔法最被低估?

结束曲:《我只是个传说》(小沈阳/张艺谋);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一个和八个》(1983)

《黄土地》(1985)

《老井》(1986)

《红高粱》(1988)

《代号美洲豹》(1989)

《菊豆》(1990)

《大红灯笼高高挂》(1991)

《秋菊打官司》(1992)

《活着》(1994)

《大鸿米店》(1995)

《秦颂》(1996)

《荆轲刺秦王》(1998)

《我的父亲母亲》(1999)

《幸福时光》(2000)

《英雄》(2002)

《十面埋伏》(2004)

《满城尽带黄金甲》(2006)

《蒙古王》(2007)

《王朝的女人·杨贵妃》(2015)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28-eq730h 4d652a34-8c33-442a-a947-2adc09295fcd Thu, 04 Oct 2018 11:00:00 GMT <p>本期主创团队&amp;音频主播:</p> <p>张瑞(媒体人;《邪不压正》等4期嘉宾)</p> <p>刘三解(前凤凰网历史频道主编,《死灵魂》等6期嘉宾;公号“刘三解freestyle”)</p> <p>波米(本期控场)</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菊花台》(周杰伦);</p> <p>1、三位主播谈自己最喜欢的张艺谋电影,但均被另外两位炮轰:《活着》存在卖惨嫌疑?《秋菊》影史地位逐渐走低?《大红灯笼》其实是恐怖片?</p> <p>2、从《红高粱》到《幸福时光》的前英雄时代:诺兰为什么喜欢张艺谋格局最小的电影?为何泰伦斯·马力克监制了张艺谋知名度最低的影片?莫言与张艺谋的第二次合作为什么全面垮塌?</p> <p>3、古装三部曲再讨论:《英雄》是否替统治阶级背书?《十面埋伏》以绿色色调表达NTR情结?《黄金甲》的春秋笔法最被低估?</p> <p>结束曲:《我只是个传说》(小沈阳/张艺谋);</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一个和八个》(1983)</p> <p>《黄土地》(1985)</p> <p>《老井》(1986)</p> <p>《红高粱》(1988)</p> <p>《代号美洲豹》(1989)</p> <p>《菊豆》(1990)</p> <p>《大红灯笼高高挂》(1991)</p> <p>《秋菊打官司》(1992)</p> <p>《活着》(1994)</p> <p>《大鸿米店》(1995)</p> <p>《秦颂》(1996)</p> <p>《荆轲刺秦王》(1998)</p> <p>《我的父亲母亲》(1999)</p> <p>《幸福时光》(2000)</p> <p>《英雄》(2002)</p> <p>《十面埋伏》(2004)</p> <p>《满城尽带黄金甲》(2006)</p> <p>《蒙古王》(2007)</p> <p>《王朝的女人·杨贵妃》(2015)</p> No 4704 full
<![CDATA[128《影》国庆档这些电影,也都是外国文艺作品的“替身”啊……]]> 主播打分:

张瑞(时光网前任高级编辑;《邪不压正》等4期嘉宾):6.5分;

“水墨风无疑是一个具有开创性的呈现,而且本片也让这样的中国元素走向了世界。在全世界范围内,恐怕也只有张艺谋才可以打造出这样风格的电影。他是真正的视觉大师。”

刘三解(前凤凰网历史频道主编,《死灵魂》等6期嘉宾;公号“刘三解freestyle”):4分;

“这是伪中国风!片子里大部分对于泼墨山水的呈现都不对,也就忽悠一下00后小孩和外国人。这片清晰的暴露了一个农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局限和知识边界。”

波米:6.5分;“《影》号称以水墨体现中国风,但内核是《特洛伊》和《影武者》;《无双》消费港片情怀,内核是《非常嫌疑犯》;而那个号称是喜剧其实就是笑话的东西,照搬的是19世纪英国话剧……在地文化的真身早就不见了,如今被推到前台的都是替身和影子。”

《影》平均分:约5.7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小艾境州琴瑟》(董颖达/赵家珍);

第5秒-第30分秒:嘉宾信息介绍;

第30秒-第5分钟: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5分钟-第8分钟:三位主播综合优缺点为影片打分(无剧透);

第8分钟-第51分半:嘉宾张瑞和波米先谈《影》“优点” ,刘三解谈缺点(涉及剧透):

1、嘉宾“张瑞”认为本片的剧作水准在张艺谋近期作品中实属上乘;“水墨风”这一形式既有原创性又有开创性;

2、嘉宾“刘三解”炮轰本片所谓的“水墨风”是伪概念,从内核到形式都是“日漫”风格,毫无历史感可言,并列举影片中种种道具和古代仪式的展现或用法错误,称本片美术布景为“混搭风格”,甚至出现了清朝家具。而对影片的“宫斗”文本,三解认为这就是一个村夫农民对于政治斗争的肤浅想象,整体水平很LOW、质感接近网大;

3、波米在谈到优点时定义本片为“扭三同人片”,标志着同人亚文化在内地逐渐走入主流视野。而且从张艺谋维度,该片对“当权者”形象的展现较《英雄》与《黄金甲》等前作有了明显变化;

两位嘉宾就“本片是否应该具有历史感”这一话题展开激烈交锋;

第51分半-1小时17分半:交换意见,张瑞和波米谈“缺点”,刘三解谈影片“优点”(涉及剧透):

1、刘三解认为本片基本没有优点;

2、张瑞觉得影片的缺点在于演员表演和采用通俗片的叙事节奏,这反映了张艺谋又一次向市场妥协;

3、波米同样认为演员表演问题很大,尤其邓超的表演非常过誉;而最后攻城与比武段落的电影语言也比较失败;

1小时17分半-尾声:外延环节:1、简述黑泽明的《影武者》与《乱》(上半部分);

2、张艺谋导演前作回顾(此部分内容预计将于明天呈现)。

尾声曲目:《大殿舞》(董颖达/赵家珍);

影片《影》重要信息:

本片推断分级:R级(部分血腥、割喉镜头),内地影院标明提示:本片13岁以下儿童需有家长陪同观看;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罗生门》(1950)

《影子武士》(即主播提及“影武者”,1980)

《乱》(1985)

《勇敢的心》(1995)

《英雄》(2002)

《斯巴达300勇士》(2006)

《满城尽带黄金甲》(2006)

《金陵十三钗》(2011)

《关云长》(2011)

《一九四二》(2012)

《归来》(2014)

《刺客聂隐娘》(2015)

《绣春刀2:修罗战场》(2017)

《无双》(2018)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28-eq7300 8121da5a-4ce9-446a-858e-538615c510f7 Wed, 03 Oct 2018 11: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张瑞(时光网前任高级编辑;《邪不压正》等4期嘉宾):6.5分;</p> <p>“水墨风无疑是一个具有开创性的呈现,而且本片也让这样的中国元素走向了世界。在全世界范围内,恐怕也只有张艺谋才可以打造出这样风格的电影。他是真正的视觉大师。”</p> <p>刘三解(前凤凰网历史频道主编,《死灵魂》等6期嘉宾;公号“刘三解freestyle”):4分;</p> <p>“这是伪中国风!片子里大部分对于泼墨山水的呈现都不对,也就忽悠一下00后小孩和外国人。这片清晰的暴露了一个农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局限和知识边界。”</p> <p>波米:6.5分;“《影》号称以水墨体现中国风,但内核是《特洛伊》和《影武者》;《无双》消费港片情怀,内核是《非常嫌疑犯》;而那个号称是喜剧其实就是笑话的东西,照搬的是19世纪英国话剧……在地文化的真身早就不见了,如今被推到前台的都是替身和影子。”</p> <p>《影》平均分:约5.7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小艾境州琴瑟》(董颖达/赵家珍);</p> <p>第5秒-第30分秒:嘉宾信息介绍;</p> <p>第30秒-第5分钟: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5分钟-第8分钟:三位主播综合优缺点为影片打分(无剧透);</p> <p>第8分钟-第51分半:嘉宾张瑞和波米先谈《影》“优点” ,刘三解谈缺点(涉及剧透):</p> <p>1、嘉宾“张瑞”认为本片的剧作水准在张艺谋近期作品中实属上乘;“水墨风”这一形式既有原创性又有开创性;</p> <p>2、嘉宾“刘三解”炮轰本片所谓的“水墨风”是伪概念,从内核到形式都是“日漫”风格,毫无历史感可言,并列举影片中种种道具和古代仪式的展现或用法错误,称本片美术布景为“混搭风格”,甚至出现了清朝家具。而对影片的“宫斗”文本,三解认为这就是一个村夫农民对于政治斗争的肤浅想象,整体水平很LOW、质感接近网大;</p> <p>3、波米在谈到优点时定义本片为“扭三同人片”,标志着同人亚文化在内地逐渐走入主流视野。而且从张艺谋维度,该片对“当权者”形象的展现较《英雄》与《黄金甲》等前作有了明显变化;</p> <p>两位嘉宾就“本片是否应该具有历史感”这一话题展开激烈交锋;</p> <p>第51分半-1小时17分半:交换意见,张瑞和波米谈“缺点”,刘三解谈影片“优点”(涉及剧透):</p> <p>1、刘三解认为本片基本没有优点;</p> <p>2、张瑞觉得影片的缺点在于演员表演和采用通俗片的叙事节奏,这反映了张艺谋又一次向市场妥协;</p> <p>3、波米同样认为演员表演问题很大,尤其邓超的表演非常过誉;而最后攻城与比武段落的电影语言也比较失败;</p> <p>1小时17分半-尾声:外延环节:1、简述黑泽明的《影武者》与《乱》(上半部分);</p> <p>2、张艺谋导演前作回顾(此部分内容预计将于明天呈现)。</p> <p>尾声曲目:《大殿舞》(董颖达/赵家珍);</p> <p>影片《影》重要信息:</p> <p>本片推断分级:R级(部分血腥、割喉镜头),内地影院标明提示:本片13岁以下儿童需有家长陪同观看;</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罗生门》(1950)</p> <p>《影子武士》(即主播提及“影武者”,1980)</p> <p>《乱》(1985)</p> <p>《勇敢的心》(1995)</p> <p>《英雄》(2002)</p> <p>《斯巴达300勇士》(2006)</p> <p>《满城尽带黄金甲》(2006)</p> <p>《金陵十三钗》(2011)</p> <p>《关云长》(2011)</p> <p>《一九四二》(2012)</p> <p>《归来》(2014)</p> <p>《刺客聂隐娘》(2015)</p> <p>《绣春刀2:修罗战场》(2017)</p> <p>《无双》(2018)</p> No 6682 full
<![CDATA[127《江湖儿女》外延,贾樟柯前作回顾]]> 本期主创团队&音频主播:

靳锦(媒体人;《我不是药神》嘉宾)

秦婉(“凤凰电影”资深记者;《快把我哥带走》等7期嘉宾;公众号“小婉电影酱”)

波米(本期控场)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是否》(苏芮);

1、贾樟柯处女作《小山回家》简述;

2、三位主播谈自己最喜欢的三部贾樟柯电影,结果完全一致;

3、回顾贾樟柯其他前作,重点谈及《世界》、《二十四城记》和《时间去哪儿了》;

4、展望贾樟柯“永远的下一部电影”《在清朝》;

结束曲:《时间都去哪儿了》(王铮亮);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小山回家》(1995)

《小武》(1998)

《站台》(2000)

《任逍遥》(2002)

《世界》(2004)

《三峡好人》(2006)

《无用》(2007)

《二十四城记》(2008)

《海上传奇》(2010)

《语路》(2011)

《天注定》(2013)

《汾阳小子贾樟柯》(2014)

《山河故人》(2015)

《时间去哪儿了》(2017)

《在清朝》(未上映,2020)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27-eq72v9 18e4515e-a900-4d08-a5f0-4fca6a43bd2d Wed, 26 Sep 2018 11:00:00 GMT <p>本期主创团队&amp;音频主播:</p> <p>靳锦(媒体人;《我不是药神》嘉宾)</p> <p>秦婉(“凤凰电影”资深记者;《快把我哥带走》等7期嘉宾;公众号“小婉电影酱”)</p> <p>波米(本期控场)</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是否》(苏芮);</p> <p>1、贾樟柯处女作《小山回家》简述;</p> <p>2、三位主播谈自己最喜欢的三部贾樟柯电影,结果完全一致;</p> <p>3、回顾贾樟柯其他前作,重点谈及《世界》、《二十四城记》和《时间去哪儿了》;</p> <p>4、展望贾樟柯“永远的下一部电影”《在清朝》;</p> <p>结束曲:《时间都去哪儿了》(王铮亮);</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小山回家》(1995)</p> <p>《小武》(1998)</p> <p>《站台》(2000)</p> <p>《任逍遥》(2002)</p> <p>《世界》(2004)</p> <p>《三峡好人》(2006)</p> <p>《无用》(2007)</p> <p>《二十四城记》(2008)</p> <p>《海上传奇》(2010)</p> <p>《语路》(2011)</p> <p>《天注定》(2013)</p> <p>《汾阳小子贾樟柯》(2014)</p> <p>《山河故人》(2015)</p> <p>《时间去哪儿了》(2017)</p> <p>《在清朝》(未上映,2020)</p> No 4501 full
<![CDATA[127《江湖儿女》自我背叛的贾樟柯]]> 主播打分:

靳锦(媒体人;《我不是药神》嘉宾):7分;

“我们已经很久没在国产片中看到一个不那么干净的中国,以及一个不那么漂亮的女人。”

秦婉(“凤凰电影”资深记者;《快把我哥带走》等7期嘉宾;公众号“小婉电影酱”):7分;

“贾樟柯不加遮掩地展现了廖凡这个男性角色的种种弱点和短板,电影作为一个爱情片无疑是成功的。”

波米:4.5分;“对比《任逍遥》会产生巨大的荒谬感。这种荒谬相当于杜琪峰有一天把《黑社会3》拍成了土味情话,告诉我们尤勇那个角色也曾经爱过。这都不是阉割的问题,是背叛。”

《江湖儿女》平均分:约6.2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浅醉一生》(叶倩文);

第20秒-第1分钟:嘉宾信息介绍;

第1分钟-第6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6分半-第9分半:三位主播综合优缺点为影片打分(无剧透);

第9分半-1小时2分钟:嘉宾秦婉和靳锦谈《江湖儿女》“优点” ,波米谈缺点(涉及剧透):

1、嘉宾“靳锦”觉得片中的女性形象非常鲜活,人物脉络清晰准确,赵涛的表演也极其出色;片中的主角第一次压倒了时代背景;

2、嘉宾“秦婉”同样认为片中确立的女性形象是最大亮点,而且紧跟“女权”的世界潮流;赵涛的演技“像突然开窍一般”;而影片对男性的塑造也不乏亮点,影片对于女性观众非常受用;

3、波米觉得导演以自我雷同、自我抄袭的外在形式去掩盖其社会立场的根本性转换。影片以黑帮片形式聚焦“白手套”,却忽略这一群体的原罪而牵强附会上所谓的“江湖义气”,大谈儿女情长;本片对《任逍遥》进行了“颠倒黑白”式改写,将年轻一代放在了“传统”和“规矩”的反面。与此同时,表达手段“全面降维”,符号运用“尴尬无趣”,黑帮元素“漏洞百出”;

1小时2分钟-1小时43分半:交换意见,秦婉和靳锦谈“缺点”;波米谈影片“优点”(涉及剧透):

1、靳锦同样不满于影片在“符号铺陈”上的老套,直言“符号表意不是翻译”;而且男主角本身毫无闪光点,其人物合理性是靠“被一个优秀女性形象欣赏”而维持建立;而众多导演与明星的“客串出演”有损影片的正向表达与严肃性;

2、秦婉觉得影片相比贾樟柯前作不够犀利,解读空间有限,符号运用停滞不前;

3、波米认为贾樟柯通过本片向一位商业大导彻底转型的练手目的已经达到,部分类型桥段的拍摄比较流畅,工艺水准较其前作也有所提升;

1小时43分半-尾声:外延环节:贾樟柯导演前作回顾(此部分内容将于明天呈现)。

尾声曲目:《有多少爱可以重来》(迪克牛仔);

影片《江湖儿女》重要信息:

本片推断分级:R级(部分血腥镜头、大量粗口及吸烟镜头);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黑雨》(斯科特版,1989)

《跛豪》(1991)

《站台》(2000)

《公共场所》(2001)

《任逍遥》(2002)

《蜘蛛侠》系列(2002-2017)

《黑社会》系列(2005-2006)

《东》(2006)

《三峡好人》(2006)

《无用》(2007)

《二十四城记》(2008)

《人再囧途之泰囧》(2012)

《天注定》(2013)

《山河故人》(2015)

《老炮儿》(2015)

《时间去哪儿了》(2017)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27-eq72uk e039f537-9df5-4b53-af88-250701401bea Mon, 24 Sep 2018 11: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靳锦(媒体人;《我不是药神》嘉宾):7分;</p> <p>“我们已经很久没在国产片中看到一个不那么干净的中国,以及一个不那么漂亮的女人。”</p> <p>秦婉(“凤凰电影”资深记者;《快把我哥带走》等7期嘉宾;公众号“小婉电影酱”):7分;</p> <p>“贾樟柯不加遮掩地展现了廖凡这个男性角色的种种弱点和短板,电影作为一个爱情片无疑是成功的。”</p> <p>波米:4.5分;“对比《任逍遥》会产生巨大的荒谬感。这种荒谬相当于杜琪峰有一天把《黑社会3》拍成了土味情话,告诉我们尤勇那个角色也曾经爱过。这都不是阉割的问题,是背叛。”</p> <p>《江湖儿女》平均分:约6.2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浅醉一生》(叶倩文);</p> <p>第20秒-第1分钟:嘉宾信息介绍;</p> <p>第1分钟-第6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6分半-第9分半:三位主播综合优缺点为影片打分(无剧透);</p> <p>第9分半-1小时2分钟:嘉宾秦婉和靳锦谈《江湖儿女》“优点” ,波米谈缺点(涉及剧透):</p> <p>1、嘉宾“靳锦”觉得片中的女性形象非常鲜活,人物脉络清晰准确,赵涛的表演也极其出色;片中的主角第一次压倒了时代背景;</p> <p>2、嘉宾“秦婉”同样认为片中确立的女性形象是最大亮点,而且紧跟“女权”的世界潮流;赵涛的演技“像突然开窍一般”;而影片对男性的塑造也不乏亮点,影片对于女性观众非常受用;</p> <p>3、波米觉得导演以自我雷同、自我抄袭的外在形式去掩盖其社会立场的根本性转换。影片以黑帮片形式聚焦“白手套”,却忽略这一群体的原罪而牵强附会上所谓的“江湖义气”,大谈儿女情长;本片对《任逍遥》进行了“颠倒黑白”式改写,将年轻一代放在了“传统”和“规矩”的反面。与此同时,表达手段“全面降维”,符号运用“尴尬无趣”,黑帮元素“漏洞百出”;</p> <p>1小时2分钟-1小时43分半:交换意见,秦婉和靳锦谈“缺点”;波米谈影片“优点”(涉及剧透):</p> <p>1、靳锦同样不满于影片在“符号铺陈”上的老套,直言“符号表意不是翻译”;而且男主角本身毫无闪光点,其人物合理性是靠“被一个优秀女性形象欣赏”而维持建立;而众多导演与明星的“客串出演”有损影片的正向表达与严肃性;</p> <p>2、秦婉觉得影片相比贾樟柯前作不够犀利,解读空间有限,符号运用停滞不前;</p> <p>3、波米认为贾樟柯通过本片向一位商业大导彻底转型的练手目的已经达到,部分类型桥段的拍摄比较流畅,工艺水准较其前作也有所提升;</p> <p>1小时43分半-尾声:外延环节:贾樟柯导演前作回顾(此部分内容将于明天呈现)。</p> <p>尾声曲目:《有多少爱可以重来》(迪克牛仔);</p> <p>影片《江湖儿女》重要信息:</p> <p>本片推断分级:R级(部分血腥镜头、大量粗口及吸烟镜头);</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黑雨》(斯科特版,1989)</p> <p>《跛豪》(1991)</p> <p>《站台》(2000)</p> <p>《公共场所》(2001)</p> <p>《任逍遥》(2002)</p> <p>《蜘蛛侠》系列(2002-2017)</p> <p>《黑社会》系列(2005-2006)</p> <p>《东》(2006)</p> <p>《三峡好人》(2006)</p> <p>《无用》(2007)</p> <p>《二十四城记》(2008)</p> <p>《人再囧途之泰囧》(2012)</p> <p>《天注定》(2013)</p> <p>《山河故人》(2015)</p> <p>《老炮儿》(2015)</p> <p>《时间去哪儿了》(2017)</p> No 6341 full
<![CDATA[126《曼蒂》不是神作也是神片!觉得又被凯奇坑了?或许是你打开方式不对!]]> 主播打分:

雷普利(凤凰电影前编辑;《动物世界》等27期嘉宾):6分;“在看到凯奇坐在马桶上那一刻之前,我以为这是一部严肃的宗教恐怖片。而那一刹那,我笑场了。”

荡科长(资深电影从业者;《死侍2》等9期嘉宾;微博“荡科长”):6分;“这片对研究‘邪典电影’的人提供了很大的研究与参考价值。”

波米:6分;“一定有人觉得被这部‘凯奇翻身片’坑了。其实这是用‘铅黄电影’和‘磨坊电影’形式包装的‘灾难艺术家’,观影姿势决定观影效果。”

《曼蒂》平均分:6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Children of the New Dawn>(Jóhann Jóhannsson);

第22秒-第4分钟: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4分钟-第7分半:三位主播综合上述优缺点为影片打分(涉及剧透);

第7分半-第36分钟:三位主播先谈《曼蒂》“优点” (涉及剧透):

1、嘉宾“雷普利”觉得本片有出色的视觉想象力,对凯奇“将错就错”的使用生成一种“有自我意识”的邪典片属性;导演还显露出强烈的摇滚乐迷气质,对“鄙视链条”下端的流行乐迷进行了辛辣调侃;

2、嘉宾“荡科长”认为本片试图用知觉体验来呈现故事,导演在色彩运用和配乐选择上都有巧思,这种“体验”在当今的好莱坞语境下无疑是一种创新,另外凯奇表演出色;

3、波米认为影片在铅黄电影和磨坊电影外衣包裹下解构了凯奇“烂片之王”身份,融入了从《远离赌城》到《乔》在内的多部凯奇电影场景,是一部拥有更高级形式的《灾难艺术家》;

第36分钟-第48分半:交换意见,三位主播谈影片“缺点”(涉及剧透):

1、雷普利认为电影对“美国保守主义”的批判与剧情没有太多联系,而中美文化隔阂注定会给本片带来口碑落差;

2、荡科长觉得影片前半段视觉与故事都较为饱满,后半段则完全崩塌,剧作逻辑漏洞实在太多;

3、波米认为电影在前后戏仿方向上并不一致,视觉元素只有借鉴没有原创;而迷影与致敬也从来都无法成为文本的粗糙简陋的辩护理由;

第48分半-尾声:外延话题:1、详谈导演前作《迷幻黑彩虹》;2、回顾尼古拉斯·凯奇生涯其他作品;(涉及剧透)

尾声曲目:<Amulet of the Weeping Maze>(Jeremiah Sand);

影片《曼蒂》(Mandy)重要信息:

本片推断分级:R级(大量血腥暴力镜头);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500年后》(1971)

《飞向太空》(1972)

《银翼杀手1》(1982)

《养鬼吃人》(1987)

《我心狂野》(1990)

《离开拉斯维加斯》(1995)

《变脸》(吴宇森版,1997)

《居家男人》(2000)

《天气预报员》(2005)

《灵魂战车1》(2007)

《刑房》(2007)

《坏中尉》(2009)

《海扁王1》(2010)

《雨果》(马丁·斯科塞斯版,2011)

《女巫季节》(2011)

《迷幻黑彩虹》(2011)

《乔》(2013)

《霓虹恶魔》(2016)

《斯诺登》(2016)

《灾难艺术家》(2017)

《阴风阵阵》(新版,2018)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26-eq72u5 7f6d3b7b-a717-48ff-8f98-d3bcd6863794 Tue, 18 Sep 2018 11: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雷普利(凤凰电影前编辑;《动物世界》等27期嘉宾):6分;“在看到凯奇坐在马桶上那一刻之前,我以为这是一部严肃的宗教恐怖片。而那一刹那,我笑场了。”</p> <p>荡科长(资深电影从业者;《死侍2》等9期嘉宾;微博“荡科长”):6分;“这片对研究‘邪典电影’的人提供了很大的研究与参考价值。”</p> <p>波米:6分;“一定有人觉得被这部‘凯奇翻身片’坑了。其实这是用‘铅黄电影’和‘磨坊电影’形式包装的‘灾难艺术家’,观影姿势决定观影效果。”</p> <p>《曼蒂》平均分:6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lt;Children of the New Dawn&gt;(Jóhann Jóhannsson);</p> <p>第22秒-第4分钟: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4分钟-第7分半:三位主播综合上述优缺点为影片打分(涉及剧透);</p> <p>第7分半-第36分钟:三位主播先谈《曼蒂》“优点” (涉及剧透):</p> <p>1、嘉宾“雷普利”觉得本片有出色的视觉想象力,对凯奇“将错就错”的使用生成一种“有自我意识”的邪典片属性;导演还显露出强烈的摇滚乐迷气质,对“鄙视链条”下端的流行乐迷进行了辛辣调侃;</p> <p>2、嘉宾“荡科长”认为本片试图用知觉体验来呈现故事,导演在色彩运用和配乐选择上都有巧思,这种“体验”在当今的好莱坞语境下无疑是一种创新,另外凯奇表演出色;</p> <p>3、波米认为影片在铅黄电影和磨坊电影外衣包裹下解构了凯奇“烂片之王”身份,融入了从《远离赌城》到《乔》在内的多部凯奇电影场景,是一部拥有更高级形式的《灾难艺术家》;</p> <p>第36分钟-第48分半:交换意见,三位主播谈影片“缺点”(涉及剧透):</p> <p>1、雷普利认为电影对“美国保守主义”的批判与剧情没有太多联系,而中美文化隔阂注定会给本片带来口碑落差;</p> <p>2、荡科长觉得影片前半段视觉与故事都较为饱满,后半段则完全崩塌,剧作逻辑漏洞实在太多;</p> <p>3、波米认为电影在前后戏仿方向上并不一致,视觉元素只有借鉴没有原创;而迷影与致敬也从来都无法成为文本的粗糙简陋的辩护理由;</p> <p>第48分半-尾声:外延话题:1、详谈导演前作《迷幻黑彩虹》;2、回顾尼古拉斯·凯奇生涯其他作品;(涉及剧透)</p> <p>尾声曲目:&lt;Amulet of the Weeping Maze&gt;(Jeremiah Sand);</p> <p>影片《曼蒂》(Mandy)重要信息:</p> <p>本片推断分级:R级(大量血腥暴力镜头);</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500年后》(1971)</p> <p>《飞向太空》(1972)</p> <p>《银翼杀手1》(1982)</p> <p>《养鬼吃人》(1987)</p> <p>《我心狂野》(1990)</p> <p>《离开拉斯维加斯》(1995)</p> <p>《变脸》(吴宇森版,1997)</p> <p>《居家男人》(2000)</p> <p>《天气预报员》(2005)</p> <p>《灵魂战车1》(2007)</p> <p>《刑房》(2007)</p> <p>《坏中尉》(2009)</p> <p>《海扁王1》(2010)</p> <p>《雨果》(马丁·斯科塞斯版,2011)</p> <p>《女巫季节》(2011)</p> <p>《迷幻黑彩虹》(2011)</p> <p>《乔》(2013)</p> <p>《霓虹恶魔》(2016)</p> <p>《斯诺登》(2016)</p> <p>《灾难艺术家》(2017)</p> <p>《阴风阵阵》(新版,2018)</p> No 5910 full
<![CDATA[125《美国动物》力荐!终于有部电影呈现了“改编真实事件”的全新方式!]]> 主播打分:

K先生(青年编剧;《寂静之地》等4期嘉宾):6.5分;“小镇电台的播音员高兴地说:我们镇的宜居指数喜获全国第14名。是的,就是这样一个无聊的地方促成了一种无聊的犯罪。”

波米:7.5分;“电影核心不在偷盗、不是残酷青春,而是‘表演’:演员演角色、角色演角色和原型演角色;导演通过叠加三层表演完成对真实事件最彻底的‘陌生化’处理。”

《美国动物》平均分:7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New York Groove>(Ice Frehley);

第30秒-第4分钟: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4分钟-第7分钟:两位主播为影片打分、阐述理由(无剧透);

第7分钟-第54分钟:嘉宾“K先生”与波米谈《美国动物》“优点” (涉及剧透):

1、嘉宾“K先生”对比《15点17分》觉得本片有意进行了事件的“反高潮化”处理,着重塑造普通人气质,呈现他们作案前与作案后的心态,但弱化“案件本身”;此外,影片在让真实人物出镜的前提下,反而明确了“去偶像化”的选角方向,呈现出“演员比原型人物更像普通人、更有“书呆子气质”的反常结果;

2、波米认为影片有明确的反类型意图,多处镜头仿讽《惊天魔盗团》《黑暗骑士》等片,体现“类型片制造的高智商犯罪幻觉”对民众的灾难性影响;同时影片围绕着“表演”母题,以多重“陌生化手段”完成了对真实事件“最主观的客观呈现”;

第54分钟-1小时7分半:交换意见,K先生和波米谈影片“缺点”(涉及剧透):

1、K先生认为片中的“伪纪录片”素材摆拍痕迹明显,原型与演员的对话故弄玄虚,很多手法仍旧重复前作《冒充者》;

2、波米觉得影片在形式实验方面还可以更加大胆极致,抢劫等段落的呈现仍太过常规;而且主创在人物塑造与形式探索上的意图也有左右互搏之处;

1小时7分半-尾声:外延话题:

1、推荐并详谈导演前作纪录长片《冒充者》;

2、K先生推荐近年圣丹斯优秀纪录片;

尾声曲目:<Who By Fire>(Leonardo Cohen);

影片《美国动物》(American Animals)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R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北方的纳努克》(1922)

《欲海惊魂》(1950)

《无因的反叛》(1955)

《杀手》(1956)

《我的美国舅舅》(1980)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1991)

《阮玲玉》 (1991)

《落水狗》(1992)

《阳光灿烂的日子》(1994)

《昨天》(2001)

《大象》(2003)

《狗镇》(2003)

《完美学分》(2004)

《太坏了》(即主播提及的“超级坏”,2007)

《蝙蝠侠:黑暗骑士》(2008)

《希林公主》(即主播提及的“雪馨”,2008)

《决胜21点》(2008)

《海豚湾》(2009)

《海扁王1》(2010)

《杀戮演绎》(2012)

《独立游戏大电影》(2012)

《南国野兽》(2012)

《冒充者》(2012)

《鸟人》(2014)

《贩毒之地》(2015)

《死侍1》(2016)

《惊天魔盗团2》(2016)

《所有的不眠之夜》(2016)

《敦刻尔克》(2017)

《天才枪手》(2017)

《我,花样女王》(2017)

《15点17分:启程巴黎》(2018)

《瞒天过海:美人计》(2018)

《遗传厄运》(2018)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25-eq72t0 61c81e4b-87de-46a3-a0bc-f74b76da617a Mon, 10 Sep 2018 11: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K先生(青年编剧;《寂静之地》等4期嘉宾):6.5分;“小镇电台的播音员高兴地说:我们镇的宜居指数喜获全国第14名。是的,就是这样一个无聊的地方促成了一种无聊的犯罪。”</p> <p>波米:7.5分;“电影核心不在偷盗、不是残酷青春,而是‘表演’:演员演角色、角色演角色和原型演角色;导演通过叠加三层表演完成对真实事件最彻底的‘陌生化’处理。”</p> <p>《美国动物》平均分:7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lt;New York Groove&gt;(Ice Frehley);</p> <p>第30秒-第4分钟: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4分钟-第7分钟:两位主播为影片打分、阐述理由(无剧透);</p> <p>第7分钟-第54分钟:嘉宾“K先生”与波米谈《美国动物》“优点” (涉及剧透):</p> <p>1、嘉宾“K先生”对比《15点17分》觉得本片有意进行了事件的“反高潮化”处理,着重塑造普通人气质,呈现他们作案前与作案后的心态,但弱化“案件本身”;此外,影片在让真实人物出镜的前提下,反而明确了“去偶像化”的选角方向,呈现出“演员比原型人物更像普通人、更有“书呆子气质”的反常结果;</p> <p>2、波米认为影片有明确的反类型意图,多处镜头仿讽《惊天魔盗团》《黑暗骑士》等片,体现“类型片制造的高智商犯罪幻觉”对民众的灾难性影响;同时影片围绕着“表演”母题,以多重“陌生化手段”完成了对真实事件“最主观的客观呈现”;</p> <p>第54分钟-1小时7分半:交换意见,K先生和波米谈影片“缺点”(涉及剧透):</p> <p>1、K先生认为片中的“伪纪录片”素材摆拍痕迹明显,原型与演员的对话故弄玄虚,很多手法仍旧重复前作《冒充者》;</p> <p>2、波米觉得影片在形式实验方面还可以更加大胆极致,抢劫等段落的呈现仍太过常规;而且主创在人物塑造与形式探索上的意图也有左右互搏之处;</p> <p>1小时7分半-尾声:外延话题:</p> <p>1、推荐并详谈导演前作纪录长片《冒充者》;</p> <p>2、K先生推荐近年圣丹斯优秀纪录片;</p> <p>尾声曲目:&lt;Who By Fire&gt;(Leonardo Cohen);</p> <p>影片《美国动物》(American Animals)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R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北方的纳努克》(1922)</p> <p>《欲海惊魂》(1950)</p> <p>《无因的反叛》(1955)</p> <p>《杀手》(1956)</p> <p>《我的美国舅舅》(1980)</p> <p>《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1991)</p> <p>《阮玲玉》 (1991)</p> <p>《落水狗》(1992)</p> <p>《阳光灿烂的日子》(1994)</p> <p>《昨天》(2001)</p> <p>《大象》(2003)</p> <p>《狗镇》(2003)</p> <p>《完美学分》(2004)</p> <p>《太坏了》(即主播提及的“超级坏”,2007)</p> <p>《蝙蝠侠:黑暗骑士》(2008)</p> <p>《希林公主》(即主播提及的“雪馨”,2008)</p> <p>《决胜21点》(2008)</p> <p>《海豚湾》(2009)</p> <p>《海扁王1》(2010)</p> <p>《杀戮演绎》(2012)</p> <p>《独立游戏大电影》(2012)</p> <p>《南国野兽》(2012)</p> <p>《冒充者》(2012)</p> <p>《鸟人》(2014)</p> <p>《贩毒之地》(2015)</p> <p>《死侍1》(2016)</p> <p>《惊天魔盗团2》(2016)</p> <p>《所有的不眠之夜》(2016)</p> <p>《敦刻尔克》(2017)</p> <p>《天才枪手》(2017)</p> <p>《我,花样女王》(2017)</p> <p>《15点17分:启程巴黎》(2018)</p> <p>《瞒天过海:美人计》(2018)</p> <p>《遗传厄运》(2018)</p> No 5070 full
<![CDATA[124《碟中谍6:全面瓦解》外延,碟中谍前作回顾]]> 本期主创团队&音频主播:

法兰西胶片(资深媒体人;《狄仁杰之四大天王》及其外延部分等13期嘉宾;微博/豆瓣ID:法兰西胶片)

隐形(青年编剧;《狄仁杰之四大天王》及其外延部分等27期嘉宾)

波米(本期控场)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Mission Impossible Theme>(Lalo Schifrin/東京スカパラダイスオーケストラ);

第9秒-第17秒:嘉宾信息介绍;

第17秒-第7分半:主播首先对比《碟中谍》系列剧集(即《虎胆妙算》1966-1973)与电影的异同,强调两部剧集与六部电影的时间线一脉相承,两者并不冲突;波米强调电影版在“后冷战时期”对剧集主题的改编;

第7分半-第22分钟:主播提及《碟中谍1》在90年代动作片中突围的原因,回顾布莱恩·德·帕尔玛“希区柯克”式悬疑片拍法与动作场面的结合,波米提及汤姆·克鲁斯制片轶事,嘉宾“法兰西胶片”提及《碟6》中的“白寡妇”一角与《碟1》角色的联系;

第22分钟-第58分钟:各主播谈及个人最喜欢的《碟中谍》并说明原因,胶片认为《碟4》为系列最佳,波米表示异议,三人也谈及吴宇森《碟2》 “票房最高、口碑最烂”的巨大争议,同时谈到在“超级英雄”语境下“个人英雄主义”影片面对的不同挑战;

第58分钟-尾声:主播谈及其他特工电影——“为什么说《天幕杀机》之后再无特工片”;并列举包括《007》、《谍影重重》和《王牌特工》在内的各个特工片IP的创作困局;

尾声曲目:<Take a Look Around>(Limp Bizkit);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勇闯夺命岛》(1996)

《碟中谍1》(1996)

《碟中谍2》(2000)

《碟中谍3》(2006)

《速度与激情5》(2011)

《碟中谍4》(2011)

《侠探杰克1》(2012)

《007:大破天幕杀机》(2012)

《毒战》(杜琪峰版,2012)

《德·帕尔玛》(2015)

《王牌特工1:特工学院》(2015)

《碟中谍5:神秘国度》(2015)

《女间谍》(2015)

《007:幽灵党》(2015)

《谍影重重5》(2016)

《美国行动》(2017)

《王牌特工2:黄金圈》(2017)

《壮志凌云2:马弗里克》(2020)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246-eq72sb a42e81b3-fe79-4f9e-b508-89ed4895df68 Tue, 04 Sep 2018 11:00:00 GMT <p>本期主创团队&amp;音频主播:</p> <p>法兰西胶片(资深媒体人;《狄仁杰之四大天王》及其外延部分等13期嘉宾;微博/豆瓣ID:法兰西胶片)</p> <p>隐形(青年编剧;《狄仁杰之四大天王》及其外延部分等27期嘉宾)</p> <p>波米(本期控场)</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lt;Mission Impossible Theme&gt;(Lalo Schifrin/東京スカパラダイスオーケストラ);</p> <p>第9秒-第17秒:嘉宾信息介绍;</p> <p>第17秒-第7分半:主播首先对比《碟中谍》系列剧集(即《虎胆妙算》1966-1973)与电影的异同,强调两部剧集与六部电影的时间线一脉相承,两者并不冲突;波米强调电影版在“后冷战时期”对剧集主题的改编;</p> <p>第7分半-第22分钟:主播提及《碟中谍1》在90年代动作片中突围的原因,回顾布莱恩·德·帕尔玛“希区柯克”式悬疑片拍法与动作场面的结合,波米提及汤姆·克鲁斯制片轶事,嘉宾“法兰西胶片”提及《碟6》中的“白寡妇”一角与《碟1》角色的联系;</p> <p>第22分钟-第58分钟:各主播谈及个人最喜欢的《碟中谍》并说明原因,胶片认为《碟4》为系列最佳,波米表示异议,三人也谈及吴宇森《碟2》 “票房最高、口碑最烂”的巨大争议,同时谈到在“超级英雄”语境下“个人英雄主义”影片面对的不同挑战;</p> <p>第58分钟-尾声:主播谈及其他特工电影——“为什么说《天幕杀机》之后再无特工片”;并列举包括《007》、《谍影重重》和《王牌特工》在内的各个特工片IP的创作困局;</p> <p>尾声曲目:&lt;Take a Look Around&gt;(Limp Bizkit);</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勇闯夺命岛》(1996)</p> <p>《碟中谍1》(1996)</p> <p>《碟中谍2》(2000)</p> <p>《碟中谍3》(2006)</p> <p>《速度与激情5》(2011)</p> <p>《碟中谍4》(2011)</p> <p>《侠探杰克1》(2012)</p> <p>《007:大破天幕杀机》(2012)</p> <p>《毒战》(杜琪峰版,2012)</p> <p>《德·帕尔玛》(2015)</p> <p>《王牌特工1:特工学院》(2015)</p> <p>《碟中谍5:神秘国度》(2015)</p> <p>《女间谍》(2015)</p> <p>《007:幽灵党》(2015)</p> <p>《谍影重重5》(2016)</p> <p>《美国行动》(2017)</p> <p>《王牌特工2:黄金圈》(2017)</p> <p>《壮志凌云2:马弗里克》(2020)</p> No 4509 full
<![CDATA[124《碟中谍6:全面瓦解》论阿汤如何用一部电影就灭掉了漫威和DC的]]> 主播打分:

法兰西胶片(资深媒体人;《狄仁杰之四大天王》及其外延部分等13期嘉宾;微博/豆瓣ID:法兰西胶片):

“最后阿汤和前妻相遇那段触动到我了,这是全系列甚至是阿汤职业生涯最为细腻的一段爱情戏。”

隐形(青年编剧;《狄仁杰之四大天王》及其外延部分等27期嘉宾):

“都什么时候了,反派还是那套‘核弹毁世界’的价值观?灭霸那一套人口论咱天天拍啊,太二了吧!”

波米:“影片的剧情一塌糊涂,但在电影感和风格化营造上碾压任何一部漫威电影。”

《碟中谍6:全面瓦解》平均分:7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Theme from Mission: Impossible>(Lalo Schifrin);

第14秒-第1分钟:嘉宾信息介绍;

第1分钟-第5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6分半-第31分钟:嘉宾胶片谈《碟中谍6》“优点” ,嘉宾“隐形”和波米谈缺点(涉及剧透):

1、隐形觉得影片反派动机和价值观设置非常浅薄老套,仍然是“毁灭世界”的万年老梗;电影一些剧作方法也有待商榷,跳伞戏完全不如《碟中谍3》的“中国银行”段落;

2、胶片认为影片优点同样在鲜明的风格表现以及出色的动作戏方面,而他个人更被最后主角与前妻的会面戏所打动,胶片觉得这是罕见的展现英雄人物在执行任务时的私人情感流露;这是伊森·亨特横跨六部的“人物弧光”;但另外两位主播提出质疑,三位对此互有辩驳;

3、波米觉得影片剧作“不及格”;主角“队友和女警察也要拯救”的价值观体现同样老套,反派组织动机根本不成立,亨利·卡维尔、“白寡妇”和双面女间谍全都是大败笔;影片主题在当今特工片语境下:既肤浅又老套。

第31分钟-1小时26分钟:交换意见,隐形和波米谈影片“优点”,胶片谈“缺点”(涉及剧透):

1、嘉宾“隐形”认为影片在主角方面有清晰的主线和价值观体现,而且整部戏做戏难度很大,比前作的剧作挑战更多;

2、嘉宾“法兰西胶片”觉得影片的大部分缺点都是基于优点和“宣传噱头”产生,比如过分强调汤姆·克鲁斯“实拍”,但诸如跳伞和摩托车戏份均有CG介入,而且大量使用威亚,奇观与难度绝没有宣传号称的那么夸张;

胶片和波米也对比从《蒸发密令》到《王牌特工1》的跳伞戏,指出所谓拍摄多达106次的“跳伞戏”的老套和遗憾之处;

3、波米认为影片的风格化程度与电影质感极高,娱乐性与艺术性的平衡上堪称近年大片少有。结合《法国贩毒网》等经典影片,波米着重分析了影片追车戏的拍法与格调,文戏的运镜与用光讲究、配乐的细腻以及动作桥段的流畅度。

1小时26分钟-1小时27分钟:三位主播综合上述优缺点为影片打分(涉及剧透);

1小时27分钟-尾声:外延环节:《碟中谍》系列全回顾(详见下半场内容)。

尾声曲目:<Mission: Accomplished>(Lorne Balfe);

影片《碟中谍6:全面瓦解》(Mission: Impossible - Fallout)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布利特》(即主播提及“警网铁金刚”)(1968)

《决斗》(斯皮尔伯格版,1971)

《法国贩毒网》(1971)

《警察故事3:超级警察》(1992)

《蒸发密令》(1996)

《浪人》(1998)

《美国丽人》(1999)

《垂直极限》(2000)

《黑客帝国2:重装上阵》(2003)

《碟中谍3》(2006)

《谍影重重3》(2007)

《碟中谍4》(2011)

《侠探杰克》(2012)

《007:大破天幕杀机》(2012)

《哥斯拉》(2014)

《王牌特工:特工学院》(2015)

《碟中谍5:神秘国度》(2015)

《谍影重重5》(2016)

《环太平洋:雷霆再起》(2018)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246DC-eq72rl 7d8e9c5f-77a4-41a4-9849-5b6d145e152d Mon, 03 Sep 2018 11: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法兰西胶片(资深媒体人;《狄仁杰之四大天王》及其外延部分等13期嘉宾;微博/豆瓣ID:法兰西胶片):</p> <p>“最后阿汤和前妻相遇那段触动到我了,这是全系列甚至是阿汤职业生涯最为细腻的一段爱情戏。”</p> <p>隐形(青年编剧;《狄仁杰之四大天王》及其外延部分等27期嘉宾):</p> <p>“都什么时候了,反派还是那套‘核弹毁世界’的价值观?灭霸那一套人口论咱天天拍啊,太二了吧!”</p> <p>波米:“影片的剧情一塌糊涂,但在电影感和风格化营造上碾压任何一部漫威电影。”</p> <p>《碟中谍6:全面瓦解》平均分:7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lt;Theme from Mission: Impossible&gt;(Lalo Schifrin);</p> <p>第14秒-第1分钟:嘉宾信息介绍;</p> <p>第1分钟-第5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6分半-第31分钟:嘉宾胶片谈《碟中谍6》“优点” ,嘉宾“隐形”和波米谈缺点(涉及剧透):</p> <p>1、隐形觉得影片反派动机和价值观设置非常浅薄老套,仍然是“毁灭世界”的万年老梗;电影一些剧作方法也有待商榷,跳伞戏完全不如《碟中谍3》的“中国银行”段落;</p> <p>2、胶片认为影片优点同样在鲜明的风格表现以及出色的动作戏方面,而他个人更被最后主角与前妻的会面戏所打动,胶片觉得这是罕见的展现英雄人物在执行任务时的私人情感流露;这是伊森·亨特横跨六部的“人物弧光”;但另外两位主播提出质疑,三位对此互有辩驳;</p> <p>3、波米觉得影片剧作“不及格”;主角“队友和女警察也要拯救”的价值观体现同样老套,反派组织动机根本不成立,亨利·卡维尔、“白寡妇”和双面女间谍全都是大败笔;影片主题在当今特工片语境下:既肤浅又老套。</p> <p>第31分钟-1小时26分钟:交换意见,隐形和波米谈影片“优点”,胶片谈“缺点”(涉及剧透):</p> <p>1、嘉宾“隐形”认为影片在主角方面有清晰的主线和价值观体现,而且整部戏做戏难度很大,比前作的剧作挑战更多;</p> <p>2、嘉宾“法兰西胶片”觉得影片的大部分缺点都是基于优点和“宣传噱头”产生,比如过分强调汤姆·克鲁斯“实拍”,但诸如跳伞和摩托车戏份均有CG介入,而且大量使用威亚,奇观与难度绝没有宣传号称的那么夸张;</p> <p>胶片和波米也对比从《蒸发密令》到《王牌特工1》的跳伞戏,指出所谓拍摄多达106次的“跳伞戏”的老套和遗憾之处;</p> <p>3、波米认为影片的风格化程度与电影质感极高,娱乐性与艺术性的平衡上堪称近年大片少有。结合《法国贩毒网》等经典影片,波米着重分析了影片追车戏的拍法与格调,文戏的运镜与用光讲究、配乐的细腻以及动作桥段的流畅度。</p> <p>1小时26分钟-1小时27分钟:三位主播综合上述优缺点为影片打分(涉及剧透);</p> <p>1小时27分钟-尾声:外延环节:《碟中谍》系列全回顾(详见下半场内容)。</p> <p>尾声曲目:&lt;Mission: Accomplished&gt;(Lorne Balfe);</p> <p>影片《碟中谍6:全面瓦解》(Mission: Impossible - Fallout)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布利特》(即主播提及“警网铁金刚”)(1968)</p> <p>《决斗》(斯皮尔伯格版,1971)</p> <p>《法国贩毒网》(1971)</p> <p>《警察故事3:超级警察》(1992)</p> <p>《蒸发密令》(1996)</p> <p>《浪人》(1998)</p> <p>《美国丽人》(1999)</p> <p>《垂直极限》(2000)</p> <p>《黑客帝国2:重装上阵》(2003)</p> <p>《碟中谍3》(2006)</p> <p>《谍影重重3》(2007)</p> <p>《碟中谍4》(2011)</p> <p>《侠探杰克》(2012)</p> <p>《007:大破天幕杀机》(2012)</p> <p>《哥斯拉》(2014)</p> <p>《王牌特工:特工学院》(2015)</p> <p>《碟中谍5:神秘国度》(2015)</p> <p>《谍影重重5》(2016)</p> <p>《环太平洋:雷霆再起》(2018)</p> No 5274 full
<![CDATA[123《遗传厄运》死去的外婆啊,快来把我哥带走……]]> 主播打分:

杨超(国戏教师;《长江图》导演;《1987:黎明到来的那一天》等7期嘉宾):

“这片我分两次才看完,最后那个微笑吓得我直接把电视关了,第二天白天才补完的。”

波米:“尽管剧情有很多问题,但导演对空间感的营造是影史级的,它创造了一种对立于‘上帝视角’的‘魔鬼视角’,我只在伯格曼那里见过这种调度。”

《遗传厄运》平均分:7.5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Both Sides Now>(Judy Collins);

第14秒-第1分钟:嘉宾信息介绍;

第1分钟-第5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5分半-第42分钟:嘉宾杨超与波米谈《遗传厄运》“优点” (涉及剧透):

杨超和波米都充分肯定了影片出色的视听语言以及跳脱出“突发惊吓”的特点,波米认为本片对惊悚片既定套路有三破三立;

第42分钟-1小时26分钟:交换意见,杨超和波米谈影片“缺点”(涉及剧透):

1、杨超觉得影片没有深化模型与现实的对比,去营造“假作真时真亦假”的概念,全片底噪式声效和最后的猛鬼追逐戏还是略显老套;

2、波米觉得影片关于“上身”和“驱魔”的规则并没有建立清楚,剧情上硬伤不小,“电线杆子Logo”与“烧书”等情节都太扯,女主角后半段的转变也非常仓促;

1小时26分钟-1小时28分半:两位主播综合上述优缺点为影片打分(涉及剧透);

1小时28分半-尾声:外延话题:

1、家排题材的可能性;

2、简述今年东南亚爆款鬼片《撒旦的奴隶》;

3、相关惊悚片推荐,着重提及《闪灵》、《罗斯玛丽的婴儿》(即主播提及“失婴记”)和《威尼斯疑魂》;

尾声曲目:<Reborn>(Colin Stetson);

影片《遗传厄运》(Hereditary)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R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罗斯玛丽的婴儿》(即主播提及“失婴记”,1968)

《威尼斯疑魂》(1973)

《驱魔人1》(1973)

《闪灵》(1980)

《午夜凶铃1》(日版,1998)

《双瞳》(2002)

《康斯坦丁》(2005)

《死亡录像2》(2009)

《最后一班》(2014)

《招魂2》(2016)

《关灯后》(2016)

《撒旦的奴隶》(2017)

《黑夜造访》(2017)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23-eq72r0 54b42928-12b5-490e-a357-7f38050265b5 Mon, 27 Aug 2018 11: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杨超(国戏教师;《长江图》导演;《1987:黎明到来的那一天》等7期嘉宾):</p> <p>“这片我分两次才看完,最后那个微笑吓得我直接把电视关了,第二天白天才补完的。”</p> <p>波米:“尽管剧情有很多问题,但导演对空间感的营造是影史级的,它创造了一种对立于‘上帝视角’的‘魔鬼视角’,我只在伯格曼那里见过这种调度。”</p> <p>《遗传厄运》平均分:7.5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lt;Both Sides Now&gt;(Judy Collins);</p> <p>第14秒-第1分钟:嘉宾信息介绍;</p> <p>第1分钟-第5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5分半-第42分钟:嘉宾杨超与波米谈《遗传厄运》“优点” (涉及剧透):</p> <p>杨超和波米都充分肯定了影片出色的视听语言以及跳脱出“突发惊吓”的特点,波米认为本片对惊悚片既定套路有三破三立;</p> <p>第42分钟-1小时26分钟:交换意见,杨超和波米谈影片“缺点”(涉及剧透):</p> <p>1、杨超觉得影片没有深化模型与现实的对比,去营造“假作真时真亦假”的概念,全片底噪式声效和最后的猛鬼追逐戏还是略显老套;</p> <p>2、波米觉得影片关于“上身”和“驱魔”的规则并没有建立清楚,剧情上硬伤不小,“电线杆子Logo”与“烧书”等情节都太扯,女主角后半段的转变也非常仓促;</p> <p>1小时26分钟-1小时28分半:两位主播综合上述优缺点为影片打分(涉及剧透);</p> <p>1小时28分半-尾声:外延话题:</p> <p>1、家排题材的可能性;</p> <p>2、简述今年东南亚爆款鬼片《撒旦的奴隶》;</p> <p>3、相关惊悚片推荐,着重提及《闪灵》、《罗斯玛丽的婴儿》(即主播提及“失婴记”)和《威尼斯疑魂》;</p> <p>尾声曲目:&lt;Reborn&gt;(Colin Stetson);</p> <p>影片《遗传厄运》(Hereditary)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R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罗斯玛丽的婴儿》(即主播提及“失婴记”,1968)</p> <p>《威尼斯疑魂》(1973)</p> <p>《驱魔人1》(1973)</p> <p>《闪灵》(1980)</p> <p>《午夜凶铃1》(日版,1998)</p> <p>《双瞳》(2002)</p> <p>《康斯坦丁》(2005)</p> <p>《死亡录像2》(2009)</p> <p>《最后一班》(2014)</p> <p>《招魂2》(2016)</p> <p>《关灯后》(2016)</p> <p>《撒旦的奴隶》(2017)</p> <p>《黑夜造访》(2017)</p> No 7455 full
<![CDATA[122《快把我哥带走》自从有了二胎政策,父母离婚都不怕了呢]]> 主播打分:

秦婉(“凤凰电影”资深记者;《燃烧》等6期嘉宾;公众号“小婉电影酱”):

“这片我当爱情片看的,也会想有这么个既能当哥又能当男友的男神,但我可不想要真正有血缘关系的哥哥。”

龙源(反派影评元老级嘉宾;《动物世界》等2期嘉宾):

“这片逻辑混乱,人物动作毫不清晰,电影结构断裂,我根本没办法带入什么个人情感。”

波米:

“太有意思了,这片用爱情片套路,但所有角色都不需要爱情;小妞电影本质却鼓吹男权;女性转变是由独立彪悍到渴望被保护,耳目一新又倒行逆施。”

《快把我哥带走》平均分:约5.8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陪我长大》(段奥娟);

第12秒-第30秒:嘉宾信息介绍;

第30秒-第3分钟: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3分钟-第27分半:嘉宾“龙源”先谈《快把我哥带走》“缺点” ,秦婉和波米谈“优点”(涉及剧透):

1、嘉宾“秦婉”觉得《快哥》题材比较新颖,用“兄妹”替换了“爱情”的传统套路;而且小演员的表演整体非常出色,尤其彭昱畅是亮点;结尾部分也有感人之处;

2、嘉宾“龙源”认为《快哥》毫无主线,人物、剧情、结构到处都是问题;哥哥被神化、配角被功能化,很多桥段莫名其妙;

3、波米觉得影片在院线片维度可以给予人“新鲜感”,对家庭关系的展示、对校园生活的扬弃、对奇幻梗“去噱头化”展示都让本片有别于其他电影;

第27分半-1小时3分半:交换意见,波米和秦婉谈影片“缺点”,龙源谈优点(涉及剧透):

1、秦婉认为奇幻事件发生之后的剧情有些冗长,“开心哥”的段落比较突兀;

2、龙源觉得影片的优点在于勇于尝试新颖题材,此外女主角的心理变化较为清晰,服化道出色;

3、波米认为影片问题集中在对男性形象的塑造以及片面鼓吹“二胎政策”等方面;

1小时3分半-1小时7分半:三位主播综合上述优缺点为影片打分(涉及剧透);

1小时7分半-尾声:外延话题:《快哥》原作条漫与泡面番动画简述,龙源提及日漫类似作品《上课小动作》(涉及剧透);

尾声曲目:<Pixie Promenade>(Lyle Workman);

影片《快把我哥带走》重要信息:

本片推断分级:PG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老夫子2001》(2001)

《奇迹》(2011)

《失恋33天》(2011)

《滚蛋吧!肿瘤君》(2015)

《摔跤吧!爸爸》(2016)

《游戏人生ZERO》(2017)

《银魂》(2017)

《齐木楠雄的灾难 真人版》(2017)

《解忧杂货店》(中国版,2017)

《虎胆追凶》(2018)

《超时空同居》(2018)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22-eq72qe be35d341-14c4-44f2-b152-fce1ab2f04e0 Mon, 20 Aug 2018 11: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秦婉(“凤凰电影”资深记者;《燃烧》等6期嘉宾;公众号“小婉电影酱”):</p> <p>“这片我当爱情片看的,也会想有这么个既能当哥又能当男友的男神,但我可不想要真正有血缘关系的哥哥。”</p> <p>龙源(反派影评元老级嘉宾;《动物世界》等2期嘉宾):</p> <p>“这片逻辑混乱,人物动作毫不清晰,电影结构断裂,我根本没办法带入什么个人情感。”</p> <p>波米:</p> <p>“太有意思了,这片用爱情片套路,但所有角色都不需要爱情;小妞电影本质却鼓吹男权;女性转变是由独立彪悍到渴望被保护,耳目一新又倒行逆施。”</p> <p>《快把我哥带走》平均分:约5.8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陪我长大》(段奥娟);</p> <p>第12秒-第30秒:嘉宾信息介绍;</p> <p>第30秒-第3分钟: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3分钟-第27分半:嘉宾“龙源”先谈《快把我哥带走》“缺点” ,秦婉和波米谈“优点”(涉及剧透):</p> <p>1、嘉宾“秦婉”觉得《快哥》题材比较新颖,用“兄妹”替换了“爱情”的传统套路;而且小演员的表演整体非常出色,尤其彭昱畅是亮点;结尾部分也有感人之处;</p> <p>2、嘉宾“龙源”认为《快哥》毫无主线,人物、剧情、结构到处都是问题;哥哥被神化、配角被功能化,很多桥段莫名其妙;</p> <p>3、波米觉得影片在院线片维度可以给予人“新鲜感”,对家庭关系的展示、对校园生活的扬弃、对奇幻梗“去噱头化”展示都让本片有别于其他电影;</p> <p>第27分半-1小时3分半:交换意见,波米和秦婉谈影片“缺点”,龙源谈优点(涉及剧透):</p> <p>1、秦婉认为奇幻事件发生之后的剧情有些冗长,“开心哥”的段落比较突兀;</p> <p>2、龙源觉得影片的优点在于勇于尝试新颖题材,此外女主角的心理变化较为清晰,服化道出色;</p> <p>3、波米认为影片问题集中在对男性形象的塑造以及片面鼓吹“二胎政策”等方面;</p> <p>1小时3分半-1小时7分半:三位主播综合上述优缺点为影片打分(涉及剧透);</p> <p>1小时7分半-尾声:外延话题:《快哥》原作条漫与泡面番动画简述,龙源提及日漫类似作品《上课小动作》(涉及剧透);</p> <p>尾声曲目:&lt;Pixie Promenade&gt;(Lyle Workman);</p> <p>影片《快把我哥带走》重要信息:</p> <p>本片推断分级:PG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老夫子2001》(2001)</p> <p>《奇迹》(2011)</p> <p>《失恋33天》(2011)</p> <p>《滚蛋吧!肿瘤君》(2015)</p> <p>《摔跤吧!爸爸》(2016)</p> <p>《游戏人生ZERO》(2017)</p> <p>《银魂》(2017)</p> <p>《齐木楠雄的灾难 真人版》(2017)</p> <p>《解忧杂货店》(中国版,2017)</p> <p>《虎胆追凶》(2018)</p> <p>《超时空同居》(2018)</p> No 4600 full
<![CDATA[121《死侍2》鸡汤、大爱、舍己救人……你成了第一部里你讽刺的那类超级英雄]]> 主播打分:

王自健(本期控场,相声演员&脱口秀主持人;《复联3》等3期嘉宾):

“许多梗仍然很棒,但电影还是视听语言,光说段子那大伙听相声听脱口秀就可以了。”

荡科长(资深电影从业者;《超人总动员2》等8期嘉宾;微博“荡科长”):

“这片表面上血腥暴力元素都升级了,但内核却回到一个传统的PG13级电影。”

波米:

“全方位自我抄袭第一部,对镜贫嘴的最大功能变成了遮丑:掩盖这部剧情的千疮百孔。”

《死侍2》平均分:约5.3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ashes>(Céline Dion);

第20秒-第1分钟:嘉宾信息介绍;

第1分钟-第8分钟: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8分钟-第34分半:嘉宾“荡科长”与王自健先谈《死侍2》“优点” ,波米谈“缺点”(涉及剧透):

1、嘉宾“荡科长”觉得这部续作在R级元素上全方位升级,而且本片开始注重对死侍内心戏的呈现,部分设置很贴合人设;

2、王自健认为影片喜剧效果仍然出色,很多段子让他捧腹大笑,尤其布拉德·皮特的客串非常出彩;

3、波米认为影片问题在于续作完全在自我重复:翻老梗、炒冷饭;死侍“故作悲情”的悼亡主线与其喜剧元素严重自相矛盾;“电索”等角色动机一塌糊涂;

第34分半-56分半:交换意见,王自健、“荡科长”谈影片“缺点”,波米谈优点(涉及剧透):

1、王自健认为影片最大硬伤在于死侍的“求死心态”与“救人动机”毫不相关,其中“求死”的想法根本不成立,这是影片让他无法入戏的根本原因;另外片中的段子“铺的太满”而且方式过于单一;

2、荡科长觉得影片自黑“编剧偷懒”却不去解决真正的剧情硬伤其实是一种敷衍;“死侍”很多单口毫无必要,雷诺兹有给自己加戏之嫌;

3、波米在谈优点时觉得多米诺的“幸运能力”展现段落较为出色,英雄的一千种死法部分也有设计感;

56分半-1小时2分钟:三位主播综合上述优缺点为影片打分,并详细对比“加长版”与“剧场版”的区别,叙述各自观看两版的感受(涉及剧透);

1小时2分钟-尾声:外延话题简述《死侍1》,此外浅谈导演雷奇前作《极寒之城》及主演雷诺兹前作《绿灯侠》和《王牌保镖》(涉及剧透);

尾声曲目:<All out of love>(Air Supply);

影片《死侍2》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R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终结者2:审判日》(1991)

《本能1》(1992)

《冬荫功》(2005)

《金刚狼1》(2009)

《守望者》(2009)

《X战警前传1:第一战》(2011)

《绿灯侠》(2011)

《X战警前传2:逆转未来》(2014)

《死侍1》(2015)

《X战警前传3:天启》(2016)

《香肠派对》(2016)

《金刚狼3:殊死一战》(2017)

《异星觉醒》(2017)

《极寒之城》(2017)

《王牌保镖》(2017)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212-eq72pr 38bb6366-9df3-4a02-af2a-57b18b73d9f5 Mon, 13 Aug 2018 11: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王自健(本期控场,相声演员&amp;脱口秀主持人;《复联3》等3期嘉宾):</p> <p>“许多梗仍然很棒,但电影还是视听语言,光说段子那大伙听相声听脱口秀就可以了。”</p> <p>荡科长(资深电影从业者;《超人总动员2》等8期嘉宾;微博“荡科长”):</p> <p>“这片表面上血腥暴力元素都升级了,但内核却回到一个传统的PG13级电影。”</p> <p>波米:</p> <p>“全方位自我抄袭第一部,对镜贫嘴的最大功能变成了遮丑:掩盖这部剧情的千疮百孔。”</p> <p>《死侍2》平均分:约5.3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lt;ashes&gt;(Céline Dion);</p> <p>第20秒-第1分钟:嘉宾信息介绍;</p> <p>第1分钟-第8分钟: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8分钟-第34分半:嘉宾“荡科长”与王自健先谈《死侍2》“优点” ,波米谈“缺点”(涉及剧透):</p> <p>1、嘉宾“荡科长”觉得这部续作在R级元素上全方位升级,而且本片开始注重对死侍内心戏的呈现,部分设置很贴合人设;</p> <p>2、王自健认为影片喜剧效果仍然出色,很多段子让他捧腹大笑,尤其布拉德·皮特的客串非常出彩;</p> <p>3、波米认为影片问题在于续作完全在自我重复:翻老梗、炒冷饭;死侍“故作悲情”的悼亡主线与其喜剧元素严重自相矛盾;“电索”等角色动机一塌糊涂;</p> <p>第34分半-56分半:交换意见,王自健、“荡科长”谈影片“缺点”,波米谈优点(涉及剧透):</p> <p>1、王自健认为影片最大硬伤在于死侍的“求死心态”与“救人动机”毫不相关,其中“求死”的想法根本不成立,这是影片让他无法入戏的根本原因;另外片中的段子“铺的太满”而且方式过于单一;</p> <p>2、荡科长觉得影片自黑“编剧偷懒”却不去解决真正的剧情硬伤其实是一种敷衍;“死侍”很多单口毫无必要,雷诺兹有给自己加戏之嫌;</p> <p>3、波米在谈优点时觉得多米诺的“幸运能力”展现段落较为出色,英雄的一千种死法部分也有设计感;</p> <p>56分半-1小时2分钟:三位主播综合上述优缺点为影片打分,并详细对比“加长版”与“剧场版”的区别,叙述各自观看两版的感受(涉及剧透);</p> <p>1小时2分钟-尾声:外延话题简述《死侍1》,此外浅谈导演雷奇前作《极寒之城》及主演雷诺兹前作《绿灯侠》和《王牌保镖》(涉及剧透);</p> <p>尾声曲目:&lt;All out of love&gt;(Air Supply);</p> <p>影片《死侍2》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R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终结者2:审判日》(1991)</p> <p>《本能1》(1992)</p> <p>《冬荫功》(2005)</p> <p>《金刚狼1》(2009)</p> <p>《守望者》(2009)</p> <p>《X战警前传1:第一战》(2011)</p> <p>《绿灯侠》(2011)</p> <p>《X战警前传2:逆转未来》(2014)</p> <p>《死侍1》(2015)</p> <p>《X战警前传3:天启》(2016)</p> <p>《香肠派对》(2016)</p> <p>《金刚狼3:殊死一战》(2017)</p> <p>《异星觉醒》(2017)</p> <p>《极寒之城》(2017)</p> <p>《王牌保镖》(2017)</p> No 5226 full
<![CDATA[120《小偷家族》他们仰视的,是我们俯视的眼光]]> 主播打分:

顿河(著名制片人&编剧;《魅影缝匠》等7期嘉宾;公众号“顿的河”):8分(仅针对完整版);

“金棕榈更像是终身成就奖,这部最大的优点就是成熟。可我担心,它无法经受时间的考验。”

(顿河的其它打分:《魅影缝匠》7分;《奇迹男孩》7分;《水形物语》6分)

蜉蝣(“不散”创始人之一;《犬之岛》等6期嘉宾;公众号“不散”):8分(仅针对删减版);

“技术上,室内戏调度甚至让我想到成濑巳喜男;故事上,结尾叫出爸爸真的太没必要。”

(蜉蝣的其它打分:《生存家族》7.5分;《妈妈咪呀!2》6分;《摩天营救》5分)

波米:6.5分(综合两版观感);

“惊喜于导演拍出了‘性’的细节,惊讶于结尾竟然有段‘日剧跑’……”

《小偷家族》(万引き家族 )平均分:7.5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Run Away>(細野晴臣);

第12秒-第1分钟:嘉宾信息及奖品信息介绍;

第1分钟-第7分钟: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7分钟-第48分钟:嘉宾“蜉蝣”、“顿河”和波米谈及《小偷家族》“优点” (涉及剧透):

1、蜉蝣认为是枝裕和在深刻体会和大胆的表现形式上又有了突破创新,尝试了夜雪与乱而有序的逼仄室内场景描绘,打光及构图设计精巧,影片后半段引导观众进行价值判断却不没有明确答案限定,总体表达克制;

2、顿河认为本片非常成熟,与前作的中立态度不同,是枝裕和通过角色选择表达了个人立场;另外本片继承了《第三度嫌疑人》的悬疑气氛营造,以及个人认识到苦衷与罪责并不相抵触之后的自我裁决色彩;

3、波米认为本片的视角切分消解了对于固化阶层的刻板印象,唤起观众对于底层人的重新认知与共情,用性代讲人物成长,家庭成员的年龄链条与个体不同时期的处境构成了对照关系;

顿河对被删减的“下雨求欢”段落进行补充;

第48分钟-1小时15分钟:交换意见,三位主播谈影片不足(涉及剧透):

1、蜉蝣认为本片在捕捉部分细节时稍显刻意,有讨好观众嫌疑;

2、顿河认为本片缺乏余味和松弛感,功能过于明确导致戏剧浓度过高;

3、波米认为影片结尾过于煽情,给予人物的洗白动作过多,整体削弱了前面建立的复杂性;人设上,祥太的角色看似饱满实则功能化,人物一切成长动作都是在导向“橘子散落”;核心动作“偷窃”细节交待不足,严重影响事件合理性;

随后三人就导演风格转变的自觉性及场景取舍平衡方面产生辩驳;

1小时15分钟-1小时17分半:三位主播综合上述优缺点为影片打分;

1小时17分半-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是枝裕和剧情长片前作漫谈(《比海更深》外延部分提及的前作不做展开,请收听当期节目);

尾声曲目:<故郷>(島谷ひとみ);影片《小偷家族》重要信息:

本片日本分级:PG-12级(对应北美约为PG-13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扒手》(1959)

《细雪》(1983)

《冬冬的假期》(1984)

《柏林苍穹下》(1987)

《幻之光》(1995)

《下一站,天国》(1998)

《一一》(2000)

《距离》(2001)

《灿烂人生》(2003)

《无人知晓》(2004)

《花之武者》(2006)

《步履不停》(2008)

《空气人偶》(2009)

《鬼怪文豪怪谈4:后日》(2010)

《得闲炒饭》(2010)

《奇迹》(2011)

《如父如子》(2013)

《海街日记》(2015)

《我是布莱克》(2016)

《比海更深》(2016)

《镰仓物语》(2017)

《第三度嫌疑人》(2017)

《水形物语》(2017)

《三块广告牌》(2017)

《邪不压正》(2018)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20-eq72p3 60430ac2-da97-4286-8ab1-370529c1084b Tue, 07 Aug 2018 11: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顿河(著名制片人&amp;编剧;《魅影缝匠》等7期嘉宾;公众号“顿的河”):8分(仅针对完整版);</p> <p>“金棕榈更像是终身成就奖,这部最大的优点就是成熟。可我担心,它无法经受时间的考验。”</p> <p>(顿河的其它打分:《魅影缝匠》7分;《奇迹男孩》7分;《水形物语》6分)</p> <p>蜉蝣(“不散”创始人之一;《犬之岛》等6期嘉宾;公众号“不散”):8分(仅针对删减版);</p> <p>“技术上,室内戏调度甚至让我想到成濑巳喜男;故事上,结尾叫出爸爸真的太没必要。”</p> <p>(蜉蝣的其它打分:《生存家族》7.5分;《妈妈咪呀!2》6分;《摩天营救》5分)</p> <p>波米:6.5分(综合两版观感);</p> <p>“惊喜于导演拍出了‘性’的细节,惊讶于结尾竟然有段‘日剧跑’……”</p> <p>《小偷家族》(万引き家族 )平均分:7.5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lt;Run Away&gt;(細野晴臣);</p> <p>第12秒-第1分钟:嘉宾信息及奖品信息介绍;</p> <p>第1分钟-第7分钟: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7分钟-第48分钟:嘉宾“蜉蝣”、“顿河”和波米谈及《小偷家族》“优点” (涉及剧透):</p> <p>1、蜉蝣认为是枝裕和在深刻体会和大胆的表现形式上又有了突破创新,尝试了夜雪与乱而有序的逼仄室内场景描绘,打光及构图设计精巧,影片后半段引导观众进行价值判断却不没有明确答案限定,总体表达克制;</p> <p>2、顿河认为本片非常成熟,与前作的中立态度不同,是枝裕和通过角色选择表达了个人立场;另外本片继承了《第三度嫌疑人》的悬疑气氛营造,以及个人认识到苦衷与罪责并不相抵触之后的自我裁决色彩;</p> <p>3、波米认为本片的视角切分消解了对于固化阶层的刻板印象,唤起观众对于底层人的重新认知与共情,用性代讲人物成长,家庭成员的年龄链条与个体不同时期的处境构成了对照关系;</p> <p>顿河对被删减的“下雨求欢”段落进行补充;</p> <p>第48分钟-1小时15分钟:交换意见,三位主播谈影片不足(涉及剧透):</p> <p>1、蜉蝣认为本片在捕捉部分细节时稍显刻意,有讨好观众嫌疑;</p> <p>2、顿河认为本片缺乏余味和松弛感,功能过于明确导致戏剧浓度过高;</p> <p>3、波米认为影片结尾过于煽情,给予人物的洗白动作过多,整体削弱了前面建立的复杂性;人设上,祥太的角色看似饱满实则功能化,人物一切成长动作都是在导向“橘子散落”;核心动作“偷窃”细节交待不足,严重影响事件合理性;</p> <p>随后三人就导演风格转变的自觉性及场景取舍平衡方面产生辩驳;</p> <p>1小时15分钟-1小时17分半:三位主播综合上述优缺点为影片打分;</p> <p>1小时17分半-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是枝裕和剧情长片前作漫谈(《比海更深》外延部分提及的前作不做展开,请收听当期节目);</p> <p>尾声曲目:&lt;故郷&gt;(島谷ひとみ);影片《小偷家族》重要信息:</p> <p>本片日本分级:PG-12级(对应北美约为PG-13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扒手》(1959)</p> <p>《细雪》(1983)</p> <p>《冬冬的假期》(1984)</p> <p>《柏林苍穹下》(1987)</p> <p>《幻之光》(1995)</p> <p>《下一站,天国》(1998)</p> <p>《一一》(2000)</p> <p>《距离》(2001)</p> <p>《灿烂人生》(2003)</p> <p>《无人知晓》(2004)</p> <p>《花之武者》(2006)</p> <p>《步履不停》(2008)</p> <p>《空气人偶》(2009)</p> <p>《鬼怪文豪怪谈4:后日》(2010)</p> <p>《得闲炒饭》(2010)</p> <p>《奇迹》(2011)</p> <p>《如父如子》(2013)</p> <p>《海街日记》(2015)</p> <p>《我是布莱克》(2016)</p> <p>《比海更深》(2016)</p> <p>《镰仓物语》(2017)</p> <p>《第三度嫌疑人》(2017)</p> <p>《水形物语》(2017)</p> <p>《三块广告牌》(2017)</p> <p>《邪不压正》(2018)</p> No 8670 full
<![CDATA[119《狄仁杰之四大天王》外延,徐克前作回顾]]> 本期主创团队&音频主播:

法兰西胶片(资深媒体人;《游侠索罗:星球大战外传》等12期嘉宾;微博&豆瓣“法兰西胶片”)

隐形(青年编剧;《侏罗纪世界2》等26期嘉宾)

波米(本期控场)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蝶变》(林子祥);

第5分钟-第22分钟:徐克早期三部曲回顾;胶片最喜欢《蝶变》,隐形认为《地狱无门》给他印象深刻,波米认为《第一类型危险》启发《香港制造》;

第22分钟-第52分钟:两位嘉宾的“徐克生涯TOP3”;胶片认为《黄飞鸿2》最佳,隐形觉得《青蛇》同样经典;

第52分钟-第1小时2分钟:徐克失意的好莱坞时期;为何徐克赴美失败而北上成功,吴宇森却正好相反?胶片详谈徐、吴二人因《英雄本色》分道扬镳的经过;

第1小时2分钟-第1小时11分钟:徐克其它港片回顾,重点提及《金玉满堂》、《刀》、《顺流逆流》和《蜀山传》;

第1小时11分钟-尾声:徐克的北上时期与技术探索;重点提及《七剑》与3D时代的《智取威虎山》和《龙门飞甲》;

结束曲:《沧海一声笑》(许冠杰);

节目中谈及的广义上的徐克作品:

《蝶变》(1979)

《地狱无门》(1980)

《第一类型危险》(1980)

《鬼马智多星》(1981)

《最佳拍档3:女王密令》(1984)

《笑傲江湖1-3》(1990-1993)

《倩女幽魂1-3》(1987-1991)

《黄飞鸿1-3》(1991-1993)

《新龙门客栈》(1992)

《双龙会》(1992)

《青蛇》(1993)

《金玉满堂》(又名《满汉全席》,1995)

《刀》(1995)

《大三元》(1996)

《双重火力》(1997)

《顺流逆流》(2000)

《蜀山传》(2001)

《黑侠1-2》(1996-2002)

《七剑》(2005)

《狄仁杰1-3》(2010-2018)

《龙门飞甲》(2011)

《智取威虎山》(2014)

其它节目中提及的电影:

《群鸟》(1963)

《最佳拍档1》(1982)

《英雄本色1-2》(1986-1987)

《深渊》(1989)

《铁钩船长》(1991)

《黄飞鸿之铁鸡斗蜈蚣》(1993)

《食神》(1996)

《精灵鼠小弟》(1999)

《星战前传1:幽灵的威胁》(1999)

《卧虎藏龙》(2000)

《少林足球》(2001)

《赤壁1-2》(2008-2009)

《哭泣的男人》(2014)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19-eq72ok e9222f9f-10a1-4def-b0b2-8a2bafb0dc13 Tue, 31 Jul 2018 11:00:00 GMT <p>本期主创团队&amp;音频主播:</p> <p>法兰西胶片(资深媒体人;《游侠索罗:星球大战外传》等12期嘉宾;微博&amp;豆瓣“法兰西胶片”)</p> <p>隐形(青年编剧;《侏罗纪世界2》等26期嘉宾)</p> <p>波米(本期控场)</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蝶变》(林子祥);</p> <p>第5分钟-第22分钟:徐克早期三部曲回顾;胶片最喜欢《蝶变》,隐形认为《地狱无门》给他印象深刻,波米认为《第一类型危险》启发《香港制造》;</p> <p>第22分钟-第52分钟:两位嘉宾的“徐克生涯TOP3”;胶片认为《黄飞鸿2》最佳,隐形觉得《青蛇》同样经典;</p> <p>第52分钟-第1小时2分钟:徐克失意的好莱坞时期;为何徐克赴美失败而北上成功,吴宇森却正好相反?胶片详谈徐、吴二人因《英雄本色》分道扬镳的经过;</p> <p>第1小时2分钟-第1小时11分钟:徐克其它港片回顾,重点提及《金玉满堂》、《刀》、《顺流逆流》和《蜀山传》;</p> <p>第1小时11分钟-尾声:徐克的北上时期与技术探索;重点提及《七剑》与3D时代的《智取威虎山》和《龙门飞甲》;</p> <p>结束曲:《沧海一声笑》(许冠杰);</p> <p>节目中谈及的广义上的徐克作品:</p> <p>《蝶变》(1979)</p> <p>《地狱无门》(1980)</p> <p>《第一类型危险》(1980)</p> <p>《鬼马智多星》(1981)</p> <p>《最佳拍档3:女王密令》(1984)</p> <p>《笑傲江湖1-3》(1990-1993)</p> <p>《倩女幽魂1-3》(1987-1991)</p> <p>《黄飞鸿1-3》(1991-1993)</p> <p>《新龙门客栈》(1992)</p> <p>《双龙会》(1992)</p> <p>《青蛇》(1993)</p> <p>《金玉满堂》(又名《满汉全席》,1995)</p> <p>《刀》(1995)</p> <p>《大三元》(1996)</p> <p>《双重火力》(1997)</p> <p>《顺流逆流》(2000)</p> <p>《蜀山传》(2001)</p> <p>《黑侠1-2》(1996-2002)</p> <p>《七剑》(2005)</p> <p>《狄仁杰1-3》(2010-2018)</p> <p>《龙门飞甲》(2011)</p> <p>《智取威虎山》(2014)</p> <p>其它节目中提及的电影:</p> <p>《群鸟》(1963)</p> <p>《最佳拍档1》(1982)</p> <p>《英雄本色1-2》(1986-1987)</p> <p>《深渊》(1989)</p> <p>《铁钩船长》(1991)</p> <p>《黄飞鸿之铁鸡斗蜈蚣》(1993)</p> <p>《食神》(1996)</p> <p>《精灵鼠小弟》(1999)</p> <p>《星战前传1:幽灵的威胁》(1999)</p> <p>《卧虎藏龙》(2000)</p> <p>《少林足球》(2001)</p> <p>《赤壁1-2》(2008-2009)</p> <p>《哭泣的男人》(2014)</p> No 5567 full
<![CDATA[119《狄仁杰之四大天王》戳破“大国梦”泡影:这盛世,皆是方术]]> 主播打分:

法兰西胶片(资深媒体人;《游侠索罗:星球大战外传》等12期嘉宾;微博&豆瓣“法兰西胶片”):9分;

“正是因为缺失了自己的信仰,幻术才能作用于每一个仰头看天的人。”

(胶片的其它打分:《生存家族》9分;《摩天营救》6.5分;《毒战》5分)

隐形(青年编剧;《侏罗纪世界2》等26期嘉宾):7.5分;

“其实本片并没有为特效而特效,惊人的视觉效果和剧作上的删繁就简全都服务于文本表达。”

(隐形的其它打分:《侏罗纪世界2》6分;《超时空同居》5.5分;《暴裂无声》5分)

波米:6分;

“和其它奇幻片不同,本片的特效片段在剧情里也是假象,它讽刺的就是《妖猫传》营造的那种大国想象。”

《狄仁杰之四大天王》平均分:7.5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思情》(黄霑);

第13秒-第2分钟:嘉宾信息介绍;

第2分钟-第8分钟: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5分钟-第6分半: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阐述理由(无剧透);

第6分半-第9分钟:嘉宾“胶片”和隐形谈《狄仁杰之四大天王》“亮点”,波米谈影片“问题”(涉及剧透):

1、胶片觉得本片视觉效果极其惊人,徐克的想象力仍然达到了横绝华语电影的水平;波米问及本片对《天书奇谭》、《守望者》、部分宫崎骏作品以及其他日漫的借鉴是否构成抄袭;

2、隐形认为本片仍有深层传奇故事可待挖掘,同时也肯定了本片的极高的工业水准;

3、波米觉得影片文本薄弱,和前作割裂严重,部分角色情节线处理粗糙;

第56分半-第1小时28分钟:交换意见,胶片和隐形谈“问题”,波米谈影片“优点”(涉及剧透):

1、胶片认为本片用特效遮盖了文本上的不足,部分动作设计和逻辑生硬;

2、隐形觉得部分剧情线断裂,重要人物和道具缺失和观众预期不符,造成观感失落;

3、波米认为本片特效贴合场景设计,细节丰满,想象力也维持了徐克一贯水准;

第1小时28分钟-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

1、两部前作简评,两位嘉宾均认为本片为系列最佳,波米谈及《水形物语》与《神都龙王》极大的相似之处;;

(2、详见明天推送:徐克生涯作品全回顾)

结束曲:《丹书铁契》(陈楚生);影片《狄仁杰之四大天王》重要信息:

本片推断分级:R级(部分血腥镜头);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黄飞鸿之二:男儿当自强》(1992)

《青蛇》(1993)

《蜀山传》(2001)

《狄仁杰之通天帝国》(2010)

《龙门飞甲》(2011)

《狄仁杰之神都龙王》(2013)

《战狼1》(2015)

《寻龙诀》(2015)

《西游伏妖篇》(2017)

《绣春刀:修罗战场》(2017)

《奇门遁甲》(2017)

《妖猫传》(2017)

《水形物语》(2017)

《动物世界》(2018)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19-eq72np 82b4236a-ecf1-454f-b1d3-3bb2934801f9 Mon, 30 Jul 2018 11: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法兰西胶片(资深媒体人;《游侠索罗:星球大战外传》等12期嘉宾;微博&amp;豆瓣“法兰西胶片”):9分;</p> <p>“正是因为缺失了自己的信仰,幻术才能作用于每一个仰头看天的人。”</p> <p>(胶片的其它打分:《生存家族》9分;《摩天营救》6.5分;《毒战》5分)</p> <p>隐形(青年编剧;《侏罗纪世界2》等26期嘉宾):7.5分;</p> <p>“其实本片并没有为特效而特效,惊人的视觉效果和剧作上的删繁就简全都服务于文本表达。”</p> <p>(隐形的其它打分:《侏罗纪世界2》6分;《超时空同居》5.5分;《暴裂无声》5分)</p> <p>波米:6分;</p> <p>“和其它奇幻片不同,本片的特效片段在剧情里也是假象,它讽刺的就是《妖猫传》营造的那种大国想象。”</p> <p>《狄仁杰之四大天王》平均分:7.5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思情》(黄霑);</p> <p>第13秒-第2分钟:嘉宾信息介绍;</p> <p>第2分钟-第8分钟: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5分钟-第6分半: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阐述理由(无剧透);</p> <p>第6分半-第9分钟:嘉宾“胶片”和隐形谈《狄仁杰之四大天王》“亮点”,波米谈影片“问题”(涉及剧透):</p> <p>1、胶片觉得本片视觉效果极其惊人,徐克的想象力仍然达到了横绝华语电影的水平;波米问及本片对《天书奇谭》、《守望者》、部分宫崎骏作品以及其他日漫的借鉴是否构成抄袭;</p> <p>2、隐形认为本片仍有深层传奇故事可待挖掘,同时也肯定了本片的极高的工业水准;</p> <p>3、波米觉得影片文本薄弱,和前作割裂严重,部分角色情节线处理粗糙;</p> <p>第56分半-第1小时28分钟:交换意见,胶片和隐形谈“问题”,波米谈影片“优点”(涉及剧透):</p> <p>1、胶片认为本片用特效遮盖了文本上的不足,部分动作设计和逻辑生硬;</p> <p>2、隐形觉得部分剧情线断裂,重要人物和道具缺失和观众预期不符,造成观感失落;</p> <p>3、波米认为本片特效贴合场景设计,细节丰满,想象力也维持了徐克一贯水准;</p> <p>第1小时28分钟-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p> <p>1、两部前作简评,两位嘉宾均认为本片为系列最佳,波米谈及《水形物语》与《神都龙王》极大的相似之处;;</p> <p>(2、详见明天推送:徐克生涯作品全回顾)</p> <p>结束曲:《丹书铁契》(陈楚生);影片《狄仁杰之四大天王》重要信息:</p> <p>本片推断分级:R级(部分血腥镜头);</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黄飞鸿之二:男儿当自强》(1992)</p> <p>《青蛇》(1993)</p> <p>《蜀山传》(2001)</p> <p>《狄仁杰之通天帝国》(2010)</p> <p>《龙门飞甲》(2011)</p> <p>《狄仁杰之神都龙王》(2013)</p> <p>《战狼1》(2015)</p> <p>《寻龙诀》(2015)</p> <p>《西游伏妖篇》(2017)</p> <p>《绣春刀:修罗战场》(2017)</p> <p>《奇门遁甲》(2017)</p> <p>《妖猫传》(2017)</p> <p>《水形物语》(2017)</p> <p>《动物世界》(2018)</p> No 6028 full
<![CDATA[118《死灵魂》这部八小时巨制在戛纳的评分超过了毕赣是枝裕和]]> 主播打分:

刘三解(前凤凰网历史频道主编,《羞辱》等5期嘉宾;公号“刘三解freestyle”):9分;

“太多人看这段历史都在自我带入伟人视角,而这部片会让你跳出对政治八卦的迷恋,你会清楚看到那些运动对每个个体的伤害。”

(刘三解的其它打分:《羞辱》8分;《芳华》5.5分;《妖猫传》5分)

汤博(前VICE副主编;《塑料王国》长篇报道作者):6分;

“它像一篇‘轻结构重内容’的特稿,对其中的悲剧我们无需冷眼旁观,因为它很可能卷土重来。”

波米:7.5分;

“没有控诉,也没有卖惨,而是一个个具体的濒死体验的细节。在历史面前,这仍然是一部短片。”

《死灵魂》平均分:7.5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Theme From Schindler's List>(John Williams);

第21秒-第1分钟:嘉宾信息介绍;

第1分钟-第4分钟: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4分钟-第9分钟: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阐述理由(无剧透);

第9分钟-第43分钟:嘉宾“刘三解”、“汤博”和波米谈《死灵魂》“优点”(涉及剧透):

1、嘉宾“刘三解”觉得影片完全是“个人对个人”的视角,这足以唤起当下年轻人对历史的反思;

2、嘉宾“汤博”认为影片的文献价值极大,很多细思极恐的回忆和其它解放前的记载惊人相似,给人一种“历史周而复始”的感觉;

3、波米觉得影片主观上拂去了所有猎奇的细节,尤其对照相关小说,纪录片整体有一种“幸存者的平静”,许多骇人的细节都在不经意间呈现给观众;

第43分钟-第1小时27分半:交换意见,三位主播谈影片“问题”(涉及剧透):

1、刘三解觉得影片在素材组织上思路不清晰,第一部分“念悼词”情节十分突兀;

2、汤博认为该片的观看体验不佳,幸存者生活细节严重缺失,艺术价值远低于文献价值;

3、波米觉得纪录片在视听呈现、素材编排等各个方面都缺乏作者思路,同时技术上也比较粗糙;

第1小时27分半-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

1、王兵故事片《夹.边.沟》以及原著评述;

2、其它同题材故事片介绍,重点提及《蓝风筝》;

2、王兵其它纪录片简述,重点谈及《铁西区》;

结束曲:<Remuembrances>(John Williams)影片《死灵魂》重要信息: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浩劫》(1985)

《蓝风筝》(1993)

《铁西区》(2003)

《和凤鸣》(2007)

《原油》(2008)

《夹.边.沟》(2010)

《三姊妹》(2012)

《一九四二》(2012)

《归来》(2014)

《二十二》(2015)

《荒野猎人》(2015)

《德昂》(2016)

《我不是药神》(2018)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18-eq72mv aa97840c-746a-4992-9b78-d99f26732dbd Wed, 25 Jul 2018 11: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刘三解(前凤凰网历史频道主编,《羞辱》等5期嘉宾;公号“刘三解freestyle”):9分;</p> <p>“太多人看这段历史都在自我带入伟人视角,而这部片会让你跳出对政治八卦的迷恋,你会清楚看到那些运动对每个个体的伤害。”</p> <p>(刘三解的其它打分:《羞辱》8分;《芳华》5.5分;《妖猫传》5分)</p> <p>汤博(前VICE副主编;《塑料王国》长篇报道作者):6分;</p> <p>“它像一篇‘轻结构重内容’的特稿,对其中的悲剧我们无需冷眼旁观,因为它很可能卷土重来。”</p> <p>波米:7.5分;</p> <p>“没有控诉,也没有卖惨,而是一个个具体的濒死体验的细节。在历史面前,这仍然是一部短片。”</p> <p>《死灵魂》平均分:7.5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lt;Theme From Schindler's List&gt;(John Williams);</p> <p>第21秒-第1分钟:嘉宾信息介绍;</p> <p>第1分钟-第4分钟: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4分钟-第9分钟: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阐述理由(无剧透);</p> <p>第9分钟-第43分钟:嘉宾“刘三解”、“汤博”和波米谈《死灵魂》“优点”(涉及剧透):</p> <p>1、嘉宾“刘三解”觉得影片完全是“个人对个人”的视角,这足以唤起当下年轻人对历史的反思;</p> <p>2、嘉宾“汤博”认为影片的文献价值极大,很多细思极恐的回忆和其它解放前的记载惊人相似,给人一种“历史周而复始”的感觉;</p> <p>3、波米觉得影片主观上拂去了所有猎奇的细节,尤其对照相关小说,纪录片整体有一种“幸存者的平静”,许多骇人的细节都在不经意间呈现给观众;</p> <p>第43分钟-第1小时27分半:交换意见,三位主播谈影片“问题”(涉及剧透):</p> <p>1、刘三解觉得影片在素材组织上思路不清晰,第一部分“念悼词”情节十分突兀;</p> <p>2、汤博认为该片的观看体验不佳,幸存者生活细节严重缺失,艺术价值远低于文献价值;</p> <p>3、波米觉得纪录片在视听呈现、素材编排等各个方面都缺乏作者思路,同时技术上也比较粗糙;</p> <p>第1小时27分半-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p> <p>1、王兵故事片《夹.边.沟》以及原著评述;</p> <p>2、其它同题材故事片介绍,重点提及《蓝风筝》;</p> <p>2、王兵其它纪录片简述,重点谈及《铁西区》;</p> <p>结束曲:&lt;Remuembrances&gt;(John Williams)影片《死灵魂》重要信息:</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浩劫》(1985)</p> <p>《蓝风筝》(1993)</p> <p>《铁西区》(2003)</p> <p>《和凤鸣》(2007)</p> <p>《原油》(2008)</p> <p>《夹.边.沟》(2010)</p> <p>《三姊妹》(2012)</p> <p>《一九四二》(2012)</p> <p>《归来》(2014)</p> <p>《二十二》(2015)</p> <p>《荒野猎人》(2015)</p> <p>《德昂》(2016)</p> <p>《我不是药神》(2018)</p> No 9210 full
<![CDATA[117《邪不压正》天天用电影谈政治,不也是太监谈做爱?]]> 主播打分:

张瑞(时光网前任高级编辑;《母亲!》等3期嘉宾):8.5分;

“荷尔蒙飞溅!直男必看!完成度极高!在我的序列里好过《子弹》、《一步》,甚至好过《阳灿》!”

(张瑞的其它打分:《黑豹》7分;《母亲!》7分;《妖猫传》7分)

田野(青年编剧;《我,花样女王》等7期嘉宾;豆瓣ID“低端的雪盲”):6分;

“为什么我们在形容姜文电影时就这几个词?荷尔蒙、直男、昆汀……当然还有无聊的政治影射。”

(田野的其它打分:《我,花样女王》8分;《生存家族》7分;《起跑线》6.5分)

波米:5.5分;

“这片恰巧暴露了姜文创作上的短板部分,糟糕的特效布景和时代细节的严重缺失让片中的嬉笑怒骂看起来如此无厘头。毫无疑问,这是最差的姜文。”

《邪不压正》平均分:约6.7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太阳照常升起》(久石讓);

第19秒-第1分钟:嘉宾信息介绍;

第1分钟-第5分钟: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5分钟-第8分钟: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阐述理由(无剧透);

第8分钟-第43分半:嘉宾“田野”和波米谈《邪不压正》“问题”,嘉宾张瑞谈影片“优点”(涉及剧透):

1、田野认为这个片子既没有复仇,也没有成长,人物关系十分混乱,全片也没有感染到他的地方;

2、张瑞觉得影片解决了上两部姜文电影“前半段代入感差”的问题,整体浑然天成;

3、波米觉得影片没有“时空细节”:美术、特效、摄影、配乐全方位不及格,作为年代戏难以下咽;

第43分半-第1小时11分钟:交换意见,田野和波米谈“优点”,张瑞谈影片“问题”(涉及剧透):

1、田野喜欢片中的幽默桥段和房顶跑酷段落;

2、张瑞觉得部分台词没有营养,尤其六国饭店部分太过嘈杂,对《子弹》配乐素材的使用也确实生硬;

3、波米觉得影片“彻底颠覆了复仇和真相”,通过构建对彭于晏的“三次洗脑”带出对复仇源起事件的“三次质疑与驳回”,是对原著彻底的、颠覆性的改编;

第1小时11分钟-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

1、浅谈原著《侠隐》;

2、姜文导演作品回顾;

结束曲:<Cavalleria Rusticana-Intermezzo Sinfonico>(Mascagni Pietro);

影片《邪不压正》重要信息:

本片推断分级:R级(大量暴力、性暗示、粗口、吸烟镜头);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满洲候选人》(1962)

《阳光灿烂的日子》(1994)

《鬼子来了》(2000)

《卧虎藏龙》(2000)

《紫蝴蝶》(2003)

《色·戒》(2007)

《太阳照常升起》(2007)

《让子弹飞》(2010)

《一代宗师》(2013)

《一步之遥》(2014)

《浪客剑心:京都大火篇》(2014)

《记住》(2015)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17-eq72m4 34ee1204-33af-455e-b806-b6684525e7da Mon, 16 Jul 2018 11: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张瑞(时光网前任高级编辑;《母亲!》等3期嘉宾):8.5分;</p> <p>“荷尔蒙飞溅!直男必看!完成度极高!在我的序列里好过《子弹》、《一步》,甚至好过《阳灿》!”</p> <p>(张瑞的其它打分:《黑豹》7分;《母亲!》7分;《妖猫传》7分)</p> <p>田野(青年编剧;《我,花样女王》等7期嘉宾;豆瓣ID“低端的雪盲”):6分;</p> <p>“为什么我们在形容姜文电影时就这几个词?荷尔蒙、直男、昆汀……当然还有无聊的政治影射。”</p> <p>(田野的其它打分:《我,花样女王》8分;《生存家族》7分;《起跑线》6.5分)</p> <p>波米:5.5分;</p> <p>“这片恰巧暴露了姜文创作上的短板部分,糟糕的特效布景和时代细节的严重缺失让片中的嬉笑怒骂看起来如此无厘头。毫无疑问,这是最差的姜文。”</p> <p>《邪不压正》平均分:约6.7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太阳照常升起》(久石讓);</p> <p>第19秒-第1分钟:嘉宾信息介绍;</p> <p>第1分钟-第5分钟: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5分钟-第8分钟: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阐述理由(无剧透);</p> <p>第8分钟-第43分半:嘉宾“田野”和波米谈《邪不压正》“问题”,嘉宾张瑞谈影片“优点”(涉及剧透):</p> <p>1、田野认为这个片子既没有复仇,也没有成长,人物关系十分混乱,全片也没有感染到他的地方;</p> <p>2、张瑞觉得影片解决了上两部姜文电影“前半段代入感差”的问题,整体浑然天成;</p> <p>3、波米觉得影片没有“时空细节”:美术、特效、摄影、配乐全方位不及格,作为年代戏难以下咽;</p> <p>第43分半-第1小时11分钟:交换意见,田野和波米谈“优点”,张瑞谈影片“问题”(涉及剧透):</p> <p>1、田野喜欢片中的幽默桥段和房顶跑酷段落;</p> <p>2、张瑞觉得部分台词没有营养,尤其六国饭店部分太过嘈杂,对《子弹》配乐素材的使用也确实生硬;</p> <p>3、波米觉得影片“彻底颠覆了复仇和真相”,通过构建对彭于晏的“三次洗脑”带出对复仇源起事件的“三次质疑与驳回”,是对原著彻底的、颠覆性的改编;</p> <p>第1小时11分钟-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p> <p>1、浅谈原著《侠隐》;</p> <p>2、姜文导演作品回顾;</p> <p>结束曲:&lt;Cavalleria Rusticana-Intermezzo Sinfonico&gt;(Mascagni Pietro);</p> <p>影片《邪不压正》重要信息:</p> <p>本片推断分级:R级(大量暴力、性暗示、粗口、吸烟镜头);</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满洲候选人》(1962)</p> <p>《阳光灿烂的日子》(1994)</p> <p>《鬼子来了》(2000)</p> <p>《卧虎藏龙》(2000)</p> <p>《紫蝴蝶》(2003)</p> <p>《色·戒》(2007)</p> <p>《太阳照常升起》(2007)</p> <p>《让子弹飞》(2010)</p> <p>《一代宗师》(2013)</p> <p>《一步之遥》(2014)</p> <p>《浪客剑心:京都大火篇》(2014)</p> <p>《记住》(2015)</p> No 8820 full
<![CDATA[116《我不是药神》听说不吹《药神》就会掉粉?那你等什么,取关啊!]]> 主播打分:

波米:5.5分;

“直接说,这是我们录过最好的一期节目。如果能听完这两小时,或许你的看法就会有改变。这片问题如此明显,我不信所有人都喜欢,或许只是不喜欢的人不敢说。”

靳锦(跟随“药神”原型陆勇前往印度实地调查采访的GQ记者,长篇调查报道《令人生疑的“中国药神”》作者):6.5分;

“很多细节都严重失真。比如片子多次利用‘口罩’进行煽情,但大部分慢粒患者平常不戴口罩;而同类‘卖惨’的细节还有很多(详见节目)。”

钱德勒(评论人;《血观音》等2期嘉宾;微博“钱德勒-摩羯”):6.5分;

“哭过之后,首先想起的应该是常识。本片以‘港片’的浮夸风格来处理现实题材,决定了它对‘社会真相’的呈现只能位居次席。”

(钱德勒的其它打分:《超时空同居》6.5分;《血观音》6.5分;《后来的我们》6.5分)

《我不是药神》平均分:约6.2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Aankhen Khuli>(Mohabbatein);

第7秒-第2分钟:嘉宾信息介绍;

第2分钟-第6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6分半-第9分半: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阐述理由(无剧透);

第9分半-第10分钟:节目环节介绍(无剧透);

第10分钟-第13分半:靳锦介绍电影角色“程勇”和现实人物陆勇的区别(涉及剧透);

第13分半-第59分半:嘉宾“钱德勒”、靳锦和波米谈《我不是药神》“问题”(涉及剧透):

1、钱德勒认为本片有刻奇之嫌,涂抹大量港片色彩让影片脱离现实基底,女性形象塑造刻板;

2、靳锦认为影片善恶对立简单粗暴,标榜现实主义却出现多个事实错误:1)戴口罩是奇观展现;2)内地正规药药价从未到过4万人民币;3)慢粒患者外貌并非消瘦而是浮肿;4)“清创”情节并不准确。这些情节实则是对病患进行剥削式展现,令人愤怒;此外,徐峥“嘶吼式表演”让她无法接受;

3、波米觉得电影把现实中“一个需要自救被迫对抗体制的病人”改编成“一个知法犯法解决自身经济危机的创业者”,过程中故意颠倒矛盾主体,粗暴煽动“情法对立” ,对现实的展现完全让位于“战狼”式的个人英雄主义塑造;最后耶稣受难般的“十里长街”是一场荒谬的造神仪式;

第59分半-第1小时40分半:交换意见,三位主播谈影片“优点”(涉及剧透):

1、钱德勒认为本片题材选择有突破,演员表演出色,印度部分去异国风情化的描绘值得赞赏;

2、靳锦认为现实题材商业化尝试扩大了受众;悲事喜拍手法未落俗套;人物动机充分,节奏不拖沓,观感流畅;

3、波米认为本片操作老练,主要反映在叙事效率与叙事节奏上,个别场景点出了“中产阶级夹缝生存”等问题,摄影调度方面也有亮点;

第1小时40分半-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

1、对比本片和《达拉斯买家俱乐部》,推荐类似题材电影《永不妥协》;

2、三位主播就原型人物争议进行讨论,靳锦回忆采访陆勇经历,描述电影未展开的细节,阐明在选材及材料呈现时的考虑;

结束曲:<Sweet Thang>(Shuggie Otis);

影片《我不是药神》重要信息:

本片推断分级:R级(大量粗口、吸烟镜头以及病状有关残酷画面);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小街》(1981)

《法外情》(1985) 

《喋血街头》(1990)  

《辛德勒的名单》(1993) 

《背靠背,脸对脸》(1994)  

《盗火线》(1995)

《古惑仔之人在江湖》(1996) 

《惊曝内幕》(1999) 

《永不妥协》(2000)

《美丽心灵》(2001) 

《触不可及》(2011)

《人再囧途之泰囧》(2012)

《达拉斯买家俱乐部》(2013)

《无人区》(2013) 

《中国合伙人》(2013)

《亲爱的》(2014)

《港囧》(2015)

《大闹天竺》(2017)

《塑料王国》(2017)

《嘉年华》(2017)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16-eq72l0 3f250690-3ddb-4dc3-8ac4-0b00caa4233b Fri, 06 Jul 2018 11: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波米:5.5分;</p> <p>“直接说,这是我们录过最好的一期节目。如果能听完这两小时,或许你的看法就会有改变。这片问题如此明显,我不信所有人都喜欢,或许只是不喜欢的人不敢说。”</p> <p>靳锦(跟随“药神”原型陆勇前往印度实地调查采访的GQ记者,长篇调查报道《令人生疑的“中国药神”》作者):6.5分;</p> <p>“很多细节都严重失真。比如片子多次利用‘口罩’进行煽情,但大部分慢粒患者平常不戴口罩;而同类‘卖惨’的细节还有很多(详见节目)。”</p> <p>钱德勒(评论人;《血观音》等2期嘉宾;微博“钱德勒-摩羯”):6.5分;</p> <p>“哭过之后,首先想起的应该是常识。本片以‘港片’的浮夸风格来处理现实题材,决定了它对‘社会真相’的呈现只能位居次席。”</p> <p>(钱德勒的其它打分:《超时空同居》6.5分;《血观音》6.5分;《后来的我们》6.5分)</p> <p>《我不是药神》平均分:约6.2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lt;Aankhen Khuli&gt;(Mohabbatein);</p> <p>第7秒-第2分钟:嘉宾信息介绍;</p> <p>第2分钟-第6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6分半-第9分半: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阐述理由(无剧透);</p> <p>第9分半-第10分钟:节目环节介绍(无剧透);</p> <p>第10分钟-第13分半:靳锦介绍电影角色“程勇”和现实人物陆勇的区别(涉及剧透);</p> <p>第13分半-第59分半:嘉宾“钱德勒”、靳锦和波米谈《我不是药神》“问题”(涉及剧透):</p> <p>1、钱德勒认为本片有刻奇之嫌,涂抹大量港片色彩让影片脱离现实基底,女性形象塑造刻板;</p> <p>2、靳锦认为影片善恶对立简单粗暴,标榜现实主义却出现多个事实错误:1)戴口罩是奇观展现;2)内地正规药药价从未到过4万人民币;3)慢粒患者外貌并非消瘦而是浮肿;4)“清创”情节并不准确。这些情节实则是对病患进行剥削式展现,令人愤怒;此外,徐峥“嘶吼式表演”让她无法接受;</p> <p>3、波米觉得电影把现实中“一个需要自救被迫对抗体制的病人”改编成“一个知法犯法解决自身经济危机的创业者”,过程中故意颠倒矛盾主体,粗暴煽动“情法对立” ,对现实的展现完全让位于“战狼”式的个人英雄主义塑造;最后耶稣受难般的“十里长街”是一场荒谬的造神仪式;</p> <p>第59分半-第1小时40分半:交换意见,三位主播谈影片“优点”(涉及剧透):</p> <p>1、钱德勒认为本片题材选择有突破,演员表演出色,印度部分去异国风情化的描绘值得赞赏;</p> <p>2、靳锦认为现实题材商业化尝试扩大了受众;悲事喜拍手法未落俗套;人物动机充分,节奏不拖沓,观感流畅;</p> <p>3、波米认为本片操作老练,主要反映在叙事效率与叙事节奏上,个别场景点出了“中产阶级夹缝生存”等问题,摄影调度方面也有亮点;</p> <p>第1小时40分半-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p> <p>1、对比本片和《达拉斯买家俱乐部》,推荐类似题材电影《永不妥协》;</p> <p>2、三位主播就原型人物争议进行讨论,靳锦回忆采访陆勇经历,描述电影未展开的细节,阐明在选材及材料呈现时的考虑;</p> <p>结束曲:&lt;Sweet Thang&gt;(Shuggie Otis);</p> <p>影片《我不是药神》重要信息:</p> <p>本片推断分级:R级(大量粗口、吸烟镜头以及病状有关残酷画面);</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小街》(1981)</p> <p>《法外情》(1985)&nbsp;</p> <p>《喋血街头》(1990) &nbsp;</p> <p>《辛德勒的名单》(1993)&nbsp;</p> <p>《背靠背,脸对脸》(1994) &nbsp;</p> <p>《盗火线》(1995)</p> <p>《古惑仔之人在江湖》(1996)&nbsp;</p> <p>《惊曝内幕》(1999)&nbsp;</p> <p>《永不妥协》(2000)</p> <p>《美丽心灵》(2001)&nbsp;</p> <p>《触不可及》(2011)</p> <p>《人再囧途之泰囧》(2012)</p> <p>《达拉斯买家俱乐部》(2013)</p> <p>《无人区》(2013)&nbsp;</p> <p>《中国合伙人》(2013)</p> <p>《亲爱的》(2014)</p> <p>《港囧》(2015)</p> <p>《大闹天竺》(2017)</p> <p>《塑料王国》(2017)</p> <p>《嘉年华》(2017)</p> No 9188 full
<![CDATA[115《动物世界》致赌徒:这是一部没有天台的天台电影]]> 主播打分:

龙源(原作粉丝,反派影评元老级嘉宾;《垫底辣妹》嘉宾):6.5分;

“这片把开司从无赖变成了超级英雄,还设置一美女不离不弃,这哪儿底层啊,这分明是人生赢家!”

(龙源的其它打分:《垫底辣妹》7.5分)

雷普利(凤凰电影前编辑;《犬之岛》等26期嘉宾):6分;

“相较漫画,主题和价值观全面降维,导演的生存智慧是把双刃剑,割除了藏在原作人性实验下的经济社会隐喻,也损伤了层层游戏升级后直面操盘阶级的精神内核。”

(雷普利的其它打分:《犬之岛》6.5分;《湮灭》6.5分;《起跑线》6分)

波米:6分;

“这片子其实是挑动群众斗群众,大资本家的命运按下不表,就针对底层群众的劣根性开黑,是个彻头彻尾的赌博片。”

《动物世界》平均分:约6.2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未来は僕等の手の中>(カイジwithレッどぼんチリーず);

第11秒-第1分半:嘉宾信息介绍;

第1分半-第4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4分半-第8分钟: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阐述理由(无剧透);

第8分钟-第43分半:嘉宾“雷普利”和波米谈《动物世界》“优点”,“龙源”谈“问题”(涉及剧透):

1、雷普利认为本片的视觉效果和工业质感令人惊喜,尤其是赌客的动物化处理颇有新意,本土化改编落实了主角动机、令主角的超人才能富有说服力;

2、龙源认为不必要的炫技部分打乱了原作节奏,改编专注于立超级英雄形象,丧失了尖锐的核心批判意味;

3、波米认为对牌局本身及规则视觉化呈现简洁明了,全程围绕单一游戏规避了漫改电影信息量和节奏不能兼容的问题,制景美术与3D效果出色;

第43分半-第1小时21分钟:交换意见,雷普利和波米谈“问题”,龙源谈影片“优点”(涉及剧透):

1、雷普利认为本片入题过晚,游戏感基本无创新,反派形象薄弱,保守价值观损伤了原作的精神内核;

2、龙源认为改编加入亲情爱情给予本片本土化的情感落点,情节设计上的紧迫感和结构感又满足了类型需要;

3、波米认为结尾反转冲淡了之前营造的类型感,游戏规则建立不严密,架空世界观下价值摇摆;

第1小时21分钟-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

1、原作《赌博默示录》动画与日本真人漫改版漫谈;

2、回溯导演韩延前作《滚蛋吧 !肿瘤君》、《第一次》;

结束曲:<負け犬達のレクイエム>(白竜);

影片《动物世界》重要信息:

本片推断分级:R级(粗口及大量吸烟镜头);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美丽人生》(1997)

《通缉令》(2008)

《赌博默示录:人生逆转游戏》(2009)

《抗癌的我》(2011)

《第一次》(2012)

《我是谁:没有绝对的安全系统》(2014)

《滚蛋吧!肿瘤君》(2015)

《云中行走》(2015)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15-eq72ka f39f4825-2dac-4519-b3ca-974251da707d Sun, 01 Jul 2018 11: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龙源(原作粉丝,反派影评元老级嘉宾;《垫底辣妹》嘉宾):6.5分;</p> <p>“这片把开司从无赖变成了超级英雄,还设置一美女不离不弃,这哪儿底层啊,这分明是人生赢家!”</p> <p>(龙源的其它打分:《垫底辣妹》7.5分)</p> <p>雷普利(凤凰电影前编辑;《犬之岛》等26期嘉宾):6分;</p> <p>“相较漫画,主题和价值观全面降维,导演的生存智慧是把双刃剑,割除了藏在原作人性实验下的经济社会隐喻,也损伤了层层游戏升级后直面操盘阶级的精神内核。”</p> <p>(雷普利的其它打分:《犬之岛》6.5分;《湮灭》6.5分;《起跑线》6分)</p> <p>波米:6分;</p> <p>“这片子其实是挑动群众斗群众,大资本家的命运按下不表,就针对底层群众的劣根性开黑,是个彻头彻尾的赌博片。”</p> <p>《动物世界》平均分:约6.2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lt;未来は僕等の手の中&gt;(カイジwithレッどぼんチリーず);</p> <p>第11秒-第1分半:嘉宾信息介绍;</p> <p>第1分半-第4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4分半-第8分钟: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阐述理由(无剧透);</p> <p>第8分钟-第43分半:嘉宾“雷普利”和波米谈《动物世界》“优点”,“龙源”谈“问题”(涉及剧透):</p> <p>1、雷普利认为本片的视觉效果和工业质感令人惊喜,尤其是赌客的动物化处理颇有新意,本土化改编落实了主角动机、令主角的超人才能富有说服力;</p> <p>2、龙源认为不必要的炫技部分打乱了原作节奏,改编专注于立超级英雄形象,丧失了尖锐的核心批判意味;</p> <p>3、波米认为对牌局本身及规则视觉化呈现简洁明了,全程围绕单一游戏规避了漫改电影信息量和节奏不能兼容的问题,制景美术与3D效果出色;</p> <p>第43分半-第1小时21分钟:交换意见,雷普利和波米谈“问题”,龙源谈影片“优点”(涉及剧透):</p> <p>1、雷普利认为本片入题过晚,游戏感基本无创新,反派形象薄弱,保守价值观损伤了原作的精神内核;</p> <p>2、龙源认为改编加入亲情爱情给予本片本土化的情感落点,情节设计上的紧迫感和结构感又满足了类型需要;</p> <p>3、波米认为结尾反转冲淡了之前营造的类型感,游戏规则建立不严密,架空世界观下价值摇摆;</p> <p>第1小时21分钟-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p> <p>1、原作《赌博默示录》动画与日本真人漫改版漫谈;</p> <p>2、回溯导演韩延前作《滚蛋吧 !肿瘤君》、《第一次》;</p> <p>结束曲:&lt;負け犬達のレクイエム&gt;(白竜);</p> <p>影片《动物世界》重要信息:</p> <p>本片推断分级:R级(粗口及大量吸烟镜头);</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美丽人生》(1997)</p> <p>《通缉令》(2008)</p> <p>《赌博默示录:人生逆转游戏》(2009)</p> <p>《抗癌的我》(2011)</p> <p>《第一次》(2012)</p> <p>《我是谁:没有绝对的安全系统》(2014)</p> <p>《滚蛋吧!肿瘤君》(2015)</p> <p>《云中行走》(2015)</p> No 6303 full
<![CDATA[114《超人总动员2》萝卜开会?超人荟萃!]]> 主播打分:

荡科长(资深电影从业者;《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等7期嘉宾;微博“荡科长”):5.5分;

“强烈建议和第一部连起来看,这样你才能发现这部问题有多大。”

(荡科长的其它打分:《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6.5分;《超时空同居》5分;《命运速递》4分)

波米:5.5分;

“这片观感很像《银护2》,全面倒退之下,来靠婴儿卖萌尴尬撑场。”

《超人总动员2》(Incredibles 2)平均分:5.5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Here Comes Elastigirl>(Michael Giacchino);

第15秒-第1分半:嘉宾信息介绍与微店相关通知;

第1分半-第10分钟: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10分钟-第17分半:两位主播为影片打分、阐述理由,先评价片头贴片《包宝宝》(包含对《包宝宝》的剧透);

第17分半-第52分半:嘉宾“荡科长”和波米谈《超人总动员2》“问题”(涉及剧透):

1、荡科长认为与前作时间线过度紧密的联系导致了两部主题表达相抵触,动作设计没有新意;

2、波米认为平行设置方面家庭线笑点老套,任务线反转缺乏吸引力,双线割裂,反派价值观树立和坍塌都缺乏说服力;

第52分半-第1小时10分半:交换意见,荡科长和波米谈该片“亮点”(涉及剧透):

1、荡科长认为本片维持了皮克斯的高制作水准,超脱了一般低龄动画片的价值表达;

2、波米认为本片在价值观平衡方面做得较好,仍有部分趣味点;

第1小时10分半-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

1、对于皮克斯印象较深的前作回溯总结;

2、前掌门约翰·拉塞特性丑闻下课后皮克斯前景展望;

结束曲:<Incredits 2>(Michael Giacchino);

影片《超人总动员2》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PG级(不适合光敏性癫痫或其他光敏症患者观看);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桃色公寓》(1960)

《玩具总动员》(1995)

《虫虫危机》(即主播所说“虫虫特工队”,1998)

《X战警》(2000)

《怪兽电力公司》(2001)

《超人总动员》(2004)

《美食总动员》(2007)

《机器人总动员》(即主播所说“瓦力”,2008)

《玩具总动员3》(2010)

《神偷奶爸》(2010)

《怪兽大学》(2013)

《头脑特工队》(2015)

《疯狂动物城》(2016)

《银河护卫队2》(2017)

《寻梦环游记》(2017)

《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2018)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142-eq72jj 0531d53d-efa8-492d-bc27-8cbaa56442a0 Sun, 24 Jun 2018 11: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荡科长(资深电影从业者;《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等7期嘉宾;微博“荡科长”):5.5分;</p> <p>“强烈建议和第一部连起来看,这样你才能发现这部问题有多大。”</p> <p>(荡科长的其它打分:《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6.5分;《超时空同居》5分;《命运速递》4分)</p> <p>波米:5.5分;</p> <p>“这片观感很像《银护2》,全面倒退之下,来靠婴儿卖萌尴尬撑场。”</p> <p>《超人总动员2》(Incredibles 2)平均分:5.5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lt;Here Comes Elastigirl&gt;(Michael Giacchino);</p> <p>第15秒-第1分半:嘉宾信息介绍与微店相关通知;</p> <p>第1分半-第10分钟: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10分钟-第17分半:两位主播为影片打分、阐述理由,先评价片头贴片《包宝宝》(包含对《包宝宝》的剧透);</p> <p>第17分半-第52分半:嘉宾“荡科长”和波米谈《超人总动员2》“问题”(涉及剧透):</p> <p>1、荡科长认为与前作时间线过度紧密的联系导致了两部主题表达相抵触,动作设计没有新意;</p> <p>2、波米认为平行设置方面家庭线笑点老套,任务线反转缺乏吸引力,双线割裂,反派价值观树立和坍塌都缺乏说服力;</p> <p>第52分半-第1小时10分半:交换意见,荡科长和波米谈该片“亮点”(涉及剧透):</p> <p>1、荡科长认为本片维持了皮克斯的高制作水准,超脱了一般低龄动画片的价值表达;</p> <p>2、波米认为本片在价值观平衡方面做得较好,仍有部分趣味点;</p> <p>第1小时10分半-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p> <p>1、对于皮克斯印象较深的前作回溯总结;</p> <p>2、前掌门约翰·拉塞特性丑闻下课后皮克斯前景展望;</p> <p>结束曲:&lt;Incredits 2&gt;(Michael Giacchino);</p> <p>影片《超人总动员2》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PG级(不适合光敏性癫痫或其他光敏症患者观看);</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桃色公寓》(1960)</p> <p>《玩具总动员》(1995)</p> <p>《虫虫危机》(即主播所说“虫虫特工队”,1998)</p> <p>《X战警》(2000)</p> <p>《怪兽电力公司》(2001)</p> <p>《超人总动员》(2004)</p> <p>《美食总动员》(2007)</p> <p>《机器人总动员》(即主播所说“瓦力”,2008)</p> <p>《玩具总动员3》(2010)</p> <p>《神偷奶爸》(2010)</p> <p>《怪兽大学》(2013)</p> <p>《头脑特工队》(2015)</p> <p>《疯狂动物城》(2016)</p> <p>《银河护卫队2》(2017)</p> <p>《寻梦环游记》(2017)</p> <p>《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2018)</p> No 7109 full
<![CDATA[113《侏罗纪世界2》侏罗纪2:不同的时代,同样的激情?别扯淡了!]]> 主播打分:

徐元(前时光网副主编):6分;

“上一部翻拍《公园1》成功了,这部又照着《公园2》搞一遍,但主创似乎忘了:《公园2》是斯皮尔伯格生涯最差的电影。”

隐形(青年编剧;《暴裂无声》等25期嘉宾):6分;

“都什么年代了还写‘把恐龙当成武器使用’这种幼稚梗?你是卖给ISIS当武器吗?未来战争是骑着恐龙去打仗吗?”

(隐形的其它打分:《三块广告牌》7.5分;《超时空同居》5.5分;《暴裂无声》5分)

波米:5.5分;

“经典应该摆在博物馆里,所以‘怀旧IP’怎么拍都是错的。《星战8》那样推翻前作会激怒粉丝,这部不思进取则是自取灭亡。”

《侏罗纪世界》(Jurassic World: Fallen Kingdom)平均分:约5.8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Welcome To Jurassic Park>(John Williams);

第18秒-第2分钟:嘉宾信息介绍与公号通知;

第2分钟-第9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9分半-第10分半: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

第10分半-第26分半:嘉宾徐元、“隐形”和波米谈《侏罗纪世界2》“问题”(涉及剧透):

第26分半-第58分钟:交换意见,徐元、隐形和波米谈该片“亮点”(涉及剧透):

第58分钟-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侏罗纪公园》的影史地位与负面影响——为什么说《公园1》摧毁了香港电影;

结束曲:<Theme from Jurassic Park>(John Williams);

影片《侏罗纪世界2》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失落的世界》(1925)

《西部世界》(电影版,1973)

《侏罗纪公园1》(1993)

《侏罗纪公园2:失落的世界》(1997)

《谍影重重》(2002)

《谍影重重2》(2004)

《谍影重重3》(2007)

《变形金刚》(2007)

《孤堡惊情》(2010)

《侏罗纪世界1》(2015)

《星球大战7:原力觉醒》(2015)

《当怪物来敲门》(2016)

《金刚:骷髅岛》(2017)

《金刚狼3:殊死一战》(2017)

《银翼杀手2049》(2017)

《最后的绝地武士》(2017)

《狂暴巨兽》(2018)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1322-eq72j6 bf95a6fd-ec28-4860-9bb1-843b0592145a Sun, 17 Jun 2018 11: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徐元(前时光网副主编):6分;</p> <p>“上一部翻拍《公园1》成功了,这部又照着《公园2》搞一遍,但主创似乎忘了:《公园2》是斯皮尔伯格生涯最差的电影。”</p> <p>隐形(青年编剧;《暴裂无声》等25期嘉宾):6分;</p> <p>“都什么年代了还写‘把恐龙当成武器使用’这种幼稚梗?你是卖给ISIS当武器吗?未来战争是骑着恐龙去打仗吗?”</p> <p>(隐形的其它打分:《三块广告牌》7.5分;《超时空同居》5.5分;《暴裂无声》5分)</p> <p>波米:5.5分;</p> <p>“经典应该摆在博物馆里,所以‘怀旧IP’怎么拍都是错的。《星战8》那样推翻前作会激怒粉丝,这部不思进取则是自取灭亡。”</p> <p>《侏罗纪世界》(Jurassic World: Fallen Kingdom)平均分:约5.8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lt;Welcome To Jurassic Park&gt;(John Williams);</p> <p>第18秒-第2分钟:嘉宾信息介绍与公号通知;</p> <p>第2分钟-第9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9分半-第10分半: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p> <p>第10分半-第26分半:嘉宾徐元、“隐形”和波米谈《侏罗纪世界2》“问题”(涉及剧透):</p> <p>第26分半-第58分钟:交换意见,徐元、隐形和波米谈该片“亮点”(涉及剧透):</p> <p>第58分钟-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侏罗纪公园》的影史地位与负面影响——为什么说《公园1》摧毁了香港电影;</p> <p>结束曲:&lt;Theme from Jurassic Park&gt;(John Williams);</p> <p>影片《侏罗纪世界2》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失落的世界》(1925)</p> <p>《西部世界》(电影版,1973)</p> <p>《侏罗纪公园1》(1993)</p> <p>《侏罗纪公园2:失落的世界》(1997)</p> <p>《谍影重重》(2002)</p> <p>《谍影重重2》(2004)</p> <p>《谍影重重3》(2007)</p> <p>《变形金刚》(2007)</p> <p>《孤堡惊情》(2010)</p> <p>《侏罗纪世界1》(2015)</p> <p>《星球大战7:原力觉醒》(2015)</p> <p>《当怪物来敲门》(2016)</p> <p>《金刚:骷髅岛》(2017)</p> <p>《金刚狼3:殊死一战》(2017)</p> <p>《银翼杀手2049》(2017)</p> <p>《最后的绝地武士》(2017)</p> <p>《狂暴巨兽》(2018)</p> No 5510 full
<![CDATA[112《燃烧》这是李沧东给所有影迷出的一道高考大题!]]> 主播打分:

秦婉(“凤凰电影”资深记者;《嘉年华》等5期嘉宾;公众号“小婉电影酱”):9分;

“我把这片推荐给处在创作困境的人,全片都在说创作焦虑,而结尾恰好解决了它。”

(秦婉的其它打分:《后来的我们》6分;《路过未来》5.5分;《幕后玩家》3分)

小猱(艺人宣传;《我,花样女王》等3期嘉宾;微博&豆瓣“猱困困”):8分;

“那句‘没有为女人建立的国度’说的太棒了,它深深戳中了我。”

(小猱的其它打分:《我,花样女王》8分;《超时空同居》6.5分;《伯德小姐》5分)

波米:7.5分;

“本片有三层表意,第一层是《人皮客栈》,第二层是《杰出公民》,第三层是《铁雨》”

《燃烧》(버닝)平均分:约8.2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Générique>(Miles Davis);

第20秒-第1分半:嘉宾信息介绍;

第1分半-第5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5分半-第8分钟: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

第8分钟-第50分钟:嘉宾“秦婉”、“小猱”和波米谈及《燃烧》“优点” (涉及剧透);

第50分钟-1小时39分钟:交换意见,三位主播谈影片不足 (涉及剧透);

1小时39分钟-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导演李沧东生平长片回溯;

尾声曲目:<Opening>(李宰镇);

影片《燃烧》重要信息:

本片韩国分级:青少年观览不可(对应北美约为R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绿鱼》(1997)

《薄荷糖》(1999)

《绿洲》(2002)

《密阳》(2007)

《母亲》(奉俊昊导演,2009)

《诗》(2010)

《塔玛拉·德鲁》(2010)

《道熙呀》(2014)

《思悼》(2015)

《老手》(2015)

《杰出公民》(2016)

《母亲!》(达伦导演,2017)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12-eq72ik 3721f16b-ff15-458d-a750-28aa36139603 Mon, 11 Jun 2018 11: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秦婉(“凤凰电影”资深记者;《嘉年华》等5期嘉宾;公众号“小婉电影酱”):9分;</p> <p>“我把这片推荐给处在创作困境的人,全片都在说创作焦虑,而结尾恰好解决了它。”</p> <p>(秦婉的其它打分:《后来的我们》6分;《路过未来》5.5分;《幕后玩家》3分)</p> <p>小猱(艺人宣传;《我,花样女王》等3期嘉宾;微博&amp;豆瓣“猱困困”):8分;</p> <p>“那句‘没有为女人建立的国度’说的太棒了,它深深戳中了我。”</p> <p>(小猱的其它打分:《我,花样女王》8分;《超时空同居》6.5分;《伯德小姐》5分)</p> <p>波米:7.5分;</p> <p>“本片有三层表意,第一层是《人皮客栈》,第二层是《杰出公民》,第三层是《铁雨》”</p> <p>《燃烧》(버닝)平均分:约8.2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lt;Générique&gt;(Miles Davis);</p> <p>第20秒-第1分半:嘉宾信息介绍;</p> <p>第1分半-第5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5分半-第8分钟: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p> <p>第8分钟-第50分钟:嘉宾“秦婉”、“小猱”和波米谈及《燃烧》“优点” (涉及剧透);</p> <p>第50分钟-1小时39分钟:交换意见,三位主播谈影片不足 (涉及剧透);</p> <p>1小时39分钟-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导演李沧东生平长片回溯;</p> <p>尾声曲目:&lt;Opening&gt;(李宰镇);</p> <p>影片《燃烧》重要信息:</p> <p>本片韩国分级:青少年观览不可(对应北美约为R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nbsp;</p> <p>《绿鱼》(1997)</p> <p>《薄荷糖》(1999)</p> <p>《绿洲》(2002)</p> <p>《密阳》(2007)</p> <p>《母亲》(奉俊昊导演,2009)</p> <p>《诗》(2010)</p> <p>《塔玛拉·德鲁》(2010)</p> <p>《道熙呀》(2014)</p> <p>《思悼》(2015)</p> <p>《老手》(2015)</p> <p>《杰出公民》(2016)</p> <p>《母亲!》(达伦导演,2017)</p> No 8736 full
<![CDATA[111《三和人才市场:中国日结1500日元的年轻人们》改开40年,中国诞生了垮掉的一代?]]> 主播打分:

海老鼠(环球旅行家,《血观音》等13期嘉宾;公号“seamouse”):7分;

“片中人回答‘老了怎么办’时说了一句:‘老了就死了呗’,我不知道我是同情还是绝望。”

(海老鼠的其它打分:《西小河的夏天》7.5分;《超时空同居》7分;《命运速递》6分)

熊阿姨(资深社会新闻记者):7分;

“这部电影的表达思路和之前国内的稿件不太一样,但它的拍摄素材严重不足,很多地方欠缺说服力。”

波米:无法打分;

“它的优点几乎都是在它作为一部‘电视专题片’时才产生的,而这些优点又格外有意义,所以我没办法打分。”

《三和人才市场 中国日结1500日元的年轻人们》(三和 人材市場~中国・日給1500円の若者たち~)平均分:7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九月》(周云蓬);

第25秒-第1分半:嘉宾信息介绍;

第1分半-第7分半:影片信息介绍(完全剧透);

第7分半-第13分钟: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涉及剧透);

第13分钟-第33分钟:嘉宾“海老鼠”和“熊阿姨”及波米谈及《三和人才市场》“优点” (涉及剧透):

1、嘉宾“熊阿姨”在谈优点时对比了本片和其他稿件不一样的角度,尤其本作的后半部分令她印象深刻;

2、嘉宾“海老鼠”觉得本作可以引发多方面的深思,比如对“丧文化”和“孤独经济”的反思;

3、波米觉得此片触及了中国“阶层固化”的问题,对人物的展现高度收敛猎奇感,素材“因果倒置”的编排方式也比较严谨;嘉宾就其中第一个问题展开辩驳;

分钟-1小时:交换意见,三位主播谈影片问题 (涉及剧透):

1、熊阿姨觉得本作多处信息细节方面欠缺交代,抛出的一些问题无法自证;

2、海老鼠认为这部作品最大的问题是缺少一个能打动他的核心人物;

3、波米谈到了《三和》对环境没有更为丰富的展现;而在上升到国情讨论时缺少政府等其它角度的素材;

1小时-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

1、NHK相关纪录片;

2、《路过未来》等其它相关电影简评;

3、嘉宾谈及相似题材方向的采访经历;

尾声曲目:《中国孩子》(周云蓬);

影片《三和人才市场 中国日结1500日元的年轻人们》重要信息: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小武》(1998)

《归途列车》(2009)

《天注定》(2013)

《大同》(又名“中国市长”,2015)

《O.J辛普森:美国制造》(2016)

《我不是潘金莲》(2016)

《追龙》(2017)

《路过未来》(2017)

《家族之苦2》(2017)

NHK相关:

《中国力量1——电影革命的冲击》(2009)

《中国力量2——驰骋非洲的巨龙》(2009)

《流亡者在巴黎》(完整标题不便显示,2011)

《郑州思想沙龙的激辩》(完整标题不便显示,2013)

《蝼蚁——中国民营企业家哀歌》(2016)

《巨龙中国1——一亿人大迁移:颠沛流离的农民工》(2016)

《巨龙中国4——中国民众与空气污染的搏斗》(完整标题不便显示,2017)

《离乡——中国扶贫搬迁实录》(2018)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11150040-eq72a5 0520ef12-9dd7-45ee-96bb-9c4be7ac833e Mon, 04 Jun 2018 11: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海老鼠(环球旅行家,《血观音》等13期嘉宾;公号“seamouse”):7分;</p> <p>“片中人回答‘老了怎么办’时说了一句:‘老了就死了呗’,我不知道我是同情还是绝望。”</p> <p>(海老鼠的其它打分:《西小河的夏天》7.5分;《超时空同居》7分;《命运速递》6分)</p> <p>熊阿姨(资深社会新闻记者):7分;</p> <p>“这部电影的表达思路和之前国内的稿件不太一样,但它的拍摄素材严重不足,很多地方欠缺说服力。”</p> <p>波米:无法打分;</p> <p>“它的优点几乎都是在它作为一部‘电视专题片’时才产生的,而这些优点又格外有意义,所以我没办法打分。”</p> <p>《三和人才市场 中国日结1500日元的年轻人们》(三和 人材市場~中国・日給1500円の若者たち~)平均分:7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九月》(周云蓬);</p> <p>第25秒-第1分半:嘉宾信息介绍;</p> <p>第1分半-第7分半:影片信息介绍(完全剧透);</p> <p>第7分半-第13分钟: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涉及剧透);</p> <p>第13分钟-第33分钟:嘉宾“海老鼠”和“熊阿姨”及波米谈及《三和人才市场》“优点” (涉及剧透):</p> <p>1、嘉宾“熊阿姨”在谈优点时对比了本片和其他稿件不一样的角度,尤其本作的后半部分令她印象深刻;</p> <p>2、嘉宾“海老鼠”觉得本作可以引发多方面的深思,比如对“丧文化”和“孤独经济”的反思;</p> <p>3、波米觉得此片触及了中国“阶层固化”的问题,对人物的展现高度收敛猎奇感,素材“因果倒置”的编排方式也比较严谨;嘉宾就其中第一个问题展开辩驳;</p> <p>分钟-1小时:交换意见,三位主播谈影片问题 (涉及剧透):</p> <p>1、熊阿姨觉得本作多处信息细节方面欠缺交代,抛出的一些问题无法自证;</p> <p>2、海老鼠认为这部作品最大的问题是缺少一个能打动他的核心人物;</p> <p>3、波米谈到了《三和》对环境没有更为丰富的展现;而在上升到国情讨论时缺少政府等其它角度的素材;</p> <p>1小时-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p> <p>1、NHK相关纪录片;</p> <p>2、《路过未来》等其它相关电影简评;</p> <p>3、嘉宾谈及相似题材方向的采访经历;</p> <p>尾声曲目:《中国孩子》(周云蓬);</p> <p>影片《三和人才市场 中国日结1500日元的年轻人们》重要信息:</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小武》(1998)</p> <p>《归途列车》(2009)</p> <p>《天注定》(2013)</p> <p>《大同》(又名“中国市长”,2015)</p> <p>《O.J辛普森:美国制造》(2016)</p> <p>《我不是潘金莲》(2016)</p> <p>《追龙》(2017)</p> <p>《路过未来》(2017)</p> <p>《家族之苦2》(2017)</p> <p>NHK相关:</p> <p>《中国力量1——电影革命的冲击》(2009)</p> <p>《中国力量2——驰骋非洲的巨龙》(2009)</p> <p>《流亡者在巴黎》(完整标题不便显示,2011)</p> <p>《郑州思想沙龙的激辩》(完整标题不便显示,2013)</p> <p>《蝼蚁——中国民营企业家哀歌》(2016)</p> <p>《巨龙中国1——一亿人大迁移:颠沛流离的农民工》(2016)</p> <p>《巨龙中国4——中国民众与空气污染的搏斗》(完整标题不便显示,2017)</p> <p>《离乡——中国扶贫搬迁实录》(2018)</p> No 7477 full
<![CDATA[110《游侠索罗:星球大战外传》问题来了,漫威宇宙的经验能否照搬到星战呢?]]> 主播打分:

阳磊(艺人宣传&策划;《生存家族》等6期嘉宾):6分;

“这年轻版韩索罗基本就是在COSPLAY哈里森·福特。”

(阳磊的其它打分:《家族之苦2》7分;《生存家族》7分;《追捕》4分)

法兰西胶片(资深媒体人;《头号玩家》等11期嘉宾;微博&豆瓣“法兰西胶片”):4分;

“这片汇集了此前迪士尼星战的所有缺点,深刻反映了迪士尼的创意匮乏,它会迅速被人遗忘的。”

(胶片的其它打分:《命运速递》6.5分;《西小河的夏天》5.5分;《超时空同居》5.5分)

波米:6分;

“这才是第一部以人物为主的外传,也是检验迪士尼‘外传煽老粉,后传圈新粉’策略能否成功的电影。”

《游侠索罗:星球大战外传》(Solo: A Star Wars Story )平均分:约5.3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Meet Han>((John Powell);

第12秒-第9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9分半-第13分钟: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

第13分钟-第44分钟:嘉宾“阳磊”和波米先谈《游侠索罗》“问题”,嘉宾“法兰西胶片”谈亮点(涉及剧透):

1、嘉宾“阳磊”认为影片问题出在男主角选角、表演以及爱情线的生硬;

2、嘉宾“法兰西胶片”谈到优点时肯定了替补导演朗·霍华德对影片的帮助,认为“火车戏”是本片唯一出彩的片段;

3、波米在谈问题时觉得影片故事上与正传衔接度不足,在类型上是“西部片”“青春片”“动作喜剧片”和“科幻片”杂糅,但没有任何一个主类型核心;韩·索罗的人设差强人意;

第44分钟-1小时26分钟:交换意见,阳磊和波米谈该片“亮点”,胶片谈问题(涉及剧透):

1、阳磊认为影片的部分情节“还是能燃到我”;

2、胶片觉得影片很多剧情上的设定“愚蠢到令人发指”;

3、波米喜欢本片关于载具和赛车部分的展现,也认为影片后段出现的“终极反派”设定比较有新意;;

1小时26分钟-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

1、其它星战外传电影展望;

2、卢卡斯与朗·霍华德合作电影《美国风情画》;

尾声曲目:<Dice & Roll>(John Powell);

影片《游侠索罗:星球大战外传》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美国风情画》(1973)

《星球大战:新希望》(1977)

《疯狂的麦克斯》(1979)

《星球大战2:帝国反击战》(1980)

《疯狂的麦克斯2》(1981)

《疯狂的麦克斯3》(1985)

《A计划续集》(1987)

《赌神》(1989)

《我是谁》(1998)

《星球大战前传1:幽灵的威胁》(1999)

《星球大战前传3:西斯的复仇》(2005)

《007:大战皇家赌场》(2006)

《007:大破量子危机》(2008)

《钢铁侠》(2008)

《极速风流》(2013)

《银河护卫队》(2014)

《疯狂的麦克斯4:狂暴之路》(2015)

《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2016)

《银翼杀手2049》(2017)

《最后的绝地武士》(2017)

《星球大战9》(2019)

《赏金猎人波巴·费特传》(尚未定名,2020)

《欧比旺传》(尚未定名,2022)

《星球大战外传:尤达大师》(待定项目,2022)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10-eq728u 16fd147f-146a-4d6b-b1ec-259fa99c9266 Mon, 28 May 2018 10: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阳磊(艺人宣传&amp;策划;《生存家族》等6期嘉宾):6分;</p> <p>“这年轻版韩索罗基本就是在COSPLAY哈里森·福特。”</p> <p>(阳磊的其它打分:《家族之苦2》7分;《生存家族》7分;《追捕》4分)</p> <p>法兰西胶片(资深媒体人;《头号玩家》等11期嘉宾;微博&amp;豆瓣“法兰西胶片”):4分;</p> <p>“这片汇集了此前迪士尼星战的所有缺点,深刻反映了迪士尼的创意匮乏,它会迅速被人遗忘的。”</p> <p>(胶片的其它打分:《命运速递》6.5分;《西小河的夏天》5.5分;《超时空同居》5.5分)</p> <p>波米:6分;</p> <p>“这才是第一部以人物为主的外传,也是检验迪士尼‘外传煽老粉,后传圈新粉’策略能否成功的电影。”</p> <p>《游侠索罗:星球大战外传》(Solo: A Star Wars Story )平均分:约5.3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lt;Meet Han&gt;((John Powell);</p> <p>第12秒-第9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9分半-第13分钟: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p> <p>第13分钟-第44分钟:嘉宾“阳磊”和波米先谈《游侠索罗》“问题”,嘉宾“法兰西胶片”谈亮点(涉及剧透):</p> <p>1、嘉宾“阳磊”认为影片问题出在男主角选角、表演以及爱情线的生硬;</p> <p>2、嘉宾“法兰西胶片”谈到优点时肯定了替补导演朗·霍华德对影片的帮助,认为“火车戏”是本片唯一出彩的片段;</p> <p>3、波米在谈问题时觉得影片故事上与正传衔接度不足,在类型上是“西部片”“青春片”“动作喜剧片”和“科幻片”杂糅,但没有任何一个主类型核心;韩·索罗的人设差强人意;</p> <p>第44分钟-1小时26分钟:交换意见,阳磊和波米谈该片“亮点”,胶片谈问题(涉及剧透):</p> <p>1、阳磊认为影片的部分情节“还是能燃到我”;</p> <p>2、胶片觉得影片很多剧情上的设定“愚蠢到令人发指”;</p> <p>3、波米喜欢本片关于载具和赛车部分的展现,也认为影片后段出现的“终极反派”设定比较有新意;;</p> <p>1小时26分钟-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p> <p>1、其它星战外传电影展望;</p> <p>2、卢卡斯与朗·霍华德合作电影《美国风情画》;</p> <p>尾声曲目:&lt;Dice &amp; Roll&gt;(John Powell);</p> <p>影片《游侠索罗:星球大战外传》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美国风情画》(1973)</p> <p>《星球大战:新希望》(1977)</p> <p>《疯狂的麦克斯》(1979)</p> <p>《星球大战2:帝国反击战》(1980)</p> <p>《疯狂的麦克斯2》(1981)</p> <p>《疯狂的麦克斯3》(1985)</p> <p>《A计划续集》(1987)</p> <p>《赌神》(1989)</p> <p>《我是谁》(1998)</p> <p>《星球大战前传1:幽灵的威胁》(1999)</p> <p>《星球大战前传3:西斯的复仇》(2005)</p> <p>《007:大战皇家赌场》(2006)</p> <p>《007:大破量子危机》(2008)</p> <p>《钢铁侠》(2008)</p> <p>《极速风流》(2013)</p> <p>《银河护卫队》(2014)</p> <p>《疯狂的麦克斯4:狂暴之路》(2015)</p> <p>《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2016)</p> <p>《银翼杀手2049》(2017)</p> <p>《最后的绝地武士》(2017)</p> <p>《星球大战9》(2019)</p> <p>《赏金猎人波巴·费特传》(尚未定名,2020)</p> <p>《欧比旺传》(尚未定名,2022)</p> <p>《星球大战外传:尤达大师》(待定项目,2022)</p> No 7200 full
<![CDATA[109《寂静之地》灭霸闭嘴!本片主角不想计划生育,也听不到响指!]]> 主播打分:

K先生(青年编剧;《湮灭》等3期嘉宾):5分;

“这是一部音效版VR,观影时都很怕出声而影响他人,不过也仅此而已。”

(K先生的其它打分:《起跑线》6分;《环太平洋:雷霆再起》5分;《昼颜》4分)

诗扬(“鬼影人间”主播;《小丑回魂》嘉宾;公号/微博“鬼影人间”):4分;

“这片毫无世界观展示而且BUG无数,然后——我最痛恨的就是那根钉子了!”

(诗扬的其它打分:《环太平洋:雷霆再起》6.5分;《古墓丽影:源起之战》5.5分;《幕后玩家》5分)

波米:7.5分;

“最大亮点就是那颗钉子,这是希区柯克的遗产。”

《寂静之地》(A Quiet Place)平均分:5.5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A Quiet Life>(Marco Beltrami);

第14秒-第7分钟: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7分钟-第10分钟: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

第10分钟-第26分半:嘉宾“诗扬”和“K先生”谈《寂静之地》“亮点”,波米谈问题(涉及剧透):

1、诗扬觉得本片几乎没有所谓优点,能给4分也是碍于情面,全片“也就零星几个镜头还可以看”;

2、K先生认为本片代入感很好,围绕“无法出声”做的一些音效设置也不错;

3、波米在谈问题时认为本片高概念的严谨性上略有欠缺,主题与人设都比较简单;

第26分半-1小时3分半:交换意见,诗扬和K先生谈该片“问题”,波米谈优点(涉及剧透):

1、诗扬认为本片毫无世界观和科幻感所言,人设也完全不成立,吓人手法老套落后,随后主播们就这些槽点展开辩驳;

2、K先生觉得影片没有建立清晰的“分贝规则”,浪费了本片的高概念;相关生物造型也非常初级;

3、波米认为本片是“视听语言的胜利”,结合《群鸟》相关段落,复盘了影片对“钉子”使用的预先张扬;同时也肯定本片的音效处理;称这是好莱坞罕见的“声效大片”而非“视效大片”,随后主播们也就这些话题展开反复讨论;

1小时3分半-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畅聊近期热门恐怖/惊悚/悬疑片,均涉及对相应影片的剧透:《负重前行》(诗扬:6分;K先生:7分;波米:4分)、《昆池岩》(诗扬:5分;K先生:4分;波米:5分)和《黑夜造访》(诗扬:7分;K先生未看;波米:6.5分);

尾声曲目:<Harvest Moon>(Neil Young);

影片《寂静之地》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群鸟》(1963)

《鬼婆》(1964)

《活死人之夜》(1968)

《天兆》(2002)

《伊甸湖》(2008)

《负重前行》(短片,2013)

《房间》(2015)

《科洛弗道10号》(2016)

《看不见的客人》(2016)

《屏住呼吸》(2016)

《生存家族》(2017)

《逆时营救》(2017)

《极盗车神》(2017)

《母亲!》(2017)

《负重前行》(2017)

《黑夜造访》(2017)

《昆池岩》(2018)

《银湖之底》(2018-06-22北美公映)

《网络谜踪》(2018-08-03北美公映)

《寂静之地2》(2020)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09-eq728a eba79446-b44b-4719-9868-d58f4302dd24 Mon, 21 May 2018 10: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K先生(青年编剧;《湮灭》等3期嘉宾):5分;</p> <p>“这是一部音效版VR,观影时都很怕出声而影响他人,不过也仅此而已。”</p> <p>(K先生的其它打分:《起跑线》6分;《环太平洋:雷霆再起》5分;《昼颜》4分)</p> <p>诗扬(“鬼影人间”主播;《小丑回魂》嘉宾;公号/微博“鬼影人间”):4分;</p> <p>“这片毫无世界观展示而且BUG无数,然后——我最痛恨的就是那根钉子了!”</p> <p>(诗扬的其它打分:《环太平洋:雷霆再起》6.5分;《古墓丽影:源起之战》5.5分;《幕后玩家》5分)</p> <p>波米:7.5分;</p> <p>“最大亮点就是那颗钉子,这是希区柯克的遗产。”</p> <p>《寂静之地》(A Quiet Place)平均分:5.5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lt;A Quiet Life&gt;(Marco Beltrami);</p> <p>第14秒-第7分钟: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7分钟-第10分钟: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p> <p>第10分钟-第26分半:嘉宾“诗扬”和“K先生”谈《寂静之地》“亮点”,波米谈问题(涉及剧透):</p> <p>1、诗扬觉得本片几乎没有所谓优点,能给4分也是碍于情面,全片“也就零星几个镜头还可以看”;</p> <p>2、K先生认为本片代入感很好,围绕“无法出声”做的一些音效设置也不错;</p> <p>3、波米在谈问题时认为本片高概念的严谨性上略有欠缺,主题与人设都比较简单;</p> <p>第26分半-1小时3分半:交换意见,诗扬和K先生谈该片“问题”,波米谈优点(涉及剧透):</p> <p>1、诗扬认为本片毫无世界观和科幻感所言,人设也完全不成立,吓人手法老套落后,随后主播们就这些槽点展开辩驳;</p> <p>2、K先生觉得影片没有建立清晰的“分贝规则”,浪费了本片的高概念;相关生物造型也非常初级;</p> <p>3、波米认为本片是“视听语言的胜利”,结合《群鸟》相关段落,复盘了影片对“钉子”使用的预先张扬;同时也肯定本片的音效处理;称这是好莱坞罕见的“声效大片”而非“视效大片”,随后主播们也就这些话题展开反复讨论;</p> <p>1小时3分半-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畅聊近期热门恐怖/惊悚/悬疑片,均涉及对相应影片的剧透:《负重前行》(诗扬:6分;K先生:7分;波米:4分)、《昆池岩》(诗扬:5分;K先生:4分;波米:5分)和《黑夜造访》(诗扬:7分;K先生未看;波米:6.5分);</p> <p>尾声曲目:&lt;Harvest Moon&gt;(Neil Young);</p> <p>影片《寂静之地》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群鸟》(1963)</p> <p>《鬼婆》(1964)</p> <p>《活死人之夜》(1968)</p> <p>《天兆》(2002)</p> <p>《伊甸湖》(2008)</p> <p>《负重前行》(短片,2013)</p> <p>《房间》(2015)</p> <p>《科洛弗道10号》(2016)</p> <p>《看不见的客人》(2016)</p> <p>《屏住呼吸》(2016)</p> <p>《生存家族》(2017)</p> <p>《逆时营救》(2017)</p> <p>《极盗车神》(2017)</p> <p>《母亲!》(2017)</p> <p>《负重前行》(2017)</p> <p>《黑夜造访》(2017)</p> <p>《昆池岩》(2018)</p> <p>《银湖之底》(2018-06-22北美公映)</p> <p>《网络谜踪》(2018-08-03北美公映)</p> <p>《寂静之地2》(2020)</p> No 6066 full
<![CDATA[108《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灭霸传》故作悲壮的《复联4》预告片]]> 主播打分:

王自健(著名脱口秀主持人、《你好,疯子!》演员、相声演员;《分裂》等2期嘉宾):7分;

“俗话说:反派看DC,英雄看漫威;但现在漫威也有了一个让人记住的反派——灭霸。”

(王自健的其它打分:《魔兽》6.1分;《分裂》6分)

荡科长(资深电影从业者;《头号玩家》等6期嘉宾;微博“荡科长”):6.5分;

“正因为本片是从灭霸的视角出发,所以英雄的形象都很单薄,行为都很愚蠢(雷神除外)。”

(荡科长的其它打分:《后来的我们》6分;《起跑线》6分;《狂暴巨兽》5分;)

波米:5分;

“终于明白上海漫威十周年庆典为什么要请歌星搞晚会,原来也是电影气质的延伸。”

《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Avengers: Infinity War)平均分:6.2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Help Arrives (Extended)>(Alan Silvestri);

第15秒-第9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9分半-第14分钟: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

第14分钟-第36分钟:嘉宾王自健、“荡科长”和波米谈《复联3》“亮点”(涉及剧透);

第36分钟-1小时38分半:交换意见,三位主播谈该片“问题”(涉及剧透);

1小时38分半-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简述三位主播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漫威宇宙(MCU)电影,重点提及《钢铁侠1》;

尾声曲目:<Forge>(Alan Silvestri);

影片《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豪门夜宴》(1991)

《钢铁侠》(2008)

《建国大业》(2009)

《美国队长》(2011)

《美国队长2》(2014)

《美国队长3》(2016)

《银河护卫队2》(2017)

《蜘蛛侠:英雄归来》(2017)

《雷神3:诸神黄昏》(2017)

《黑豹》(2017)

《复仇者联盟4》(2019,剧透部分含有对《复联4》结局的猜测)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0834-eq727g 7718e126-1b3f-424d-b8f1-57aa538f737b Mon, 14 May 2018 10: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王自健(著名脱口秀主持人、《你好,疯子!》演员、相声演员;《分裂》等2期嘉宾):7分;</p> <p>“俗话说:反派看DC,英雄看漫威;但现在漫威也有了一个让人记住的反派——灭霸。”</p> <p>(王自健的其它打分:《魔兽》6.1分;《分裂》6分)</p> <p>荡科长(资深电影从业者;《头号玩家》等6期嘉宾;微博“荡科长”):6.5分;</p> <p>“正因为本片是从灭霸的视角出发,所以英雄的形象都很单薄,行为都很愚蠢(雷神除外)。”</p> <p>(荡科长的其它打分:《后来的我们》6分;《起跑线》6分;《狂暴巨兽》5分;)</p> <p>波米:5分;</p> <p>“终于明白上海漫威十周年庆典为什么要请歌星搞晚会,原来也是电影气质的延伸。”</p> <p>《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Avengers: Infinity War)平均分:6.2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lt;Help Arrives (Extended)&gt;(Alan Silvestri);</p> <p>第15秒-第9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9分半-第14分钟: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p> <p>第14分钟-第36分钟:嘉宾王自健、“荡科长”和波米谈《复联3》“亮点”(涉及剧透);</p> <p>第36分钟-1小时38分半:交换意见,三位主播谈该片“问题”(涉及剧透);</p> <p>1小时38分半-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简述三位主播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漫威宇宙(MCU)电影,重点提及《钢铁侠1》;</p> <p>尾声曲目:&lt;Forge&gt;(Alan Silvestri);</p> <p>影片《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豪门夜宴》(1991)</p> <p>《钢铁侠》(2008)</p> <p>《建国大业》(2009)</p> <p>《美国队长》(2011)</p> <p>《美国队长2》(2014)</p> <p>《美国队长3》(2016)</p> <p>《银河护卫队2》(2017)</p> <p>《蜘蛛侠:英雄归来》(2017)</p> <p>《雷神3:诸神黄昏》(2017)</p> <p>《黑豹》(2017)</p> <p>《复仇者联盟4》(2019,剧透部分含有对《复联4》结局的猜测)</p> No 7200 full
<![CDATA[107《羞辱》这部提名奥斯卡的中东版《三块广告牌》,又乳滑了……]]> 主播打分:

刘三解(前凤凰网历史频道主编,《芳华》等4期嘉宾;公号“刘三解freestyle”):8分;

“这部电影也有主旋律色彩,虽然是刀尖上跳舞,但在表达方式上也和《归来》没什么两样。”

(刘三解的其它打分:《至暗时刻》8分;《芳华》5.5分;《妖猫传》5分)

柏小莲(资深媒体人;《嘉年华》等4期嘉宾;公众号“柏小莲”):7分;

“片中的法庭戏太‘美剧’了,就说《傲骨贤妻》的庭辩戏都比这个要精彩得多。”

(柏小莲的其它打分:《第三度嫌疑人》7.5分;《后来的我们》6.5分;《唐人街探案2》6.5分)

波米:7分;

“本片是家庭伦理的反类型,所有家庭粘合剂元素在本片都是失效的,本片其实是一部本质上的伤痕电影。”

《羞辱》(قضية رقم ٢٣)平均分:约7.3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Enola Gay>(Max Richter);

第27秒-第4分钟: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4分钟-第8分钟: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

第8分半-第37分钟:嘉宾“刘三解”和“柏小莲”和波米谈及《羞辱》“问题” (涉及剧透):

1、嘉宾“刘三解”觉得本片最后过于说教,涉及国家民族层面的讨论有些肤浅;

2、嘉宾“柏小莲”主要认为本片有“庭辩戏有些套路”、“和解动机不足”和“缺少鲜明女性形象”这三个问题;

3、波米认为两个律师的人设问题较大,对比《一次别离》等片,影片的封闭式结尾也并不高级;

随后三位主播就律师的冲突动机展开激烈辩驳;

第37分钟-1小时20分半:交换意见,三位主播谈影片亮点 (涉及剧透):

1、柏小莲认为影片节奏非常好,有些历史细节的展现非常感染人;

2、刘三解提到一段法庭证人的历史回忆让他潸然落泪,对两位主角的塑造非常成功;

3、波米觉得影片的道德平衡维持得较好,“无人可独自拥有受害者身份”等表意都值得深思;

1小时20分半-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中东战争”与“黎巴嫩内战”电影介绍,重点提及《黎巴嫩》、《焦土之城》和《和巴什尔跳华尔兹》;

尾声曲目:<What Have They Done?>(Max Richter);

影片《羞辱》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R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慕尼黑》(2005)

《和巴什尔跳华尔兹》(2008)

《黎巴嫩》(2009)

《焦土之城》(2010)

《一次别离》(2011)

《狐步舞》(2017)

《三块广告牌》(2017)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07-eq726m 71cfd60f-47ba-4696-8617-66f2e041967d Sun, 06 May 2018 10: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刘三解(前凤凰网历史频道主编,《芳华》等4期嘉宾;公号“刘三解freestyle”):8分;</p> <p>“这部电影也有主旋律色彩,虽然是刀尖上跳舞,但在表达方式上也和《归来》没什么两样。”</p> <p>(刘三解的其它打分:《至暗时刻》8分;《芳华》5.5分;《妖猫传》5分)</p> <p>柏小莲(资深媒体人;《嘉年华》等4期嘉宾;公众号“柏小莲”):7分;</p> <p>“片中的法庭戏太‘美剧’了,就说《傲骨贤妻》的庭辩戏都比这个要精彩得多。”</p> <p>(柏小莲的其它打分:《第三度嫌疑人》7.5分;《后来的我们》6.5分;《唐人街探案2》6.5分)</p> <p>波米:7分;</p> <p>“本片是家庭伦理的反类型,所有家庭粘合剂元素在本片都是失效的,本片其实是一部本质上的伤痕电影。”</p> <p>《羞辱》(قضية رقم ٢٣)平均分:约7.3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lt;Enola Gay&gt;(Max Richter);</p> <p>第27秒-第4分钟: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4分钟-第8分钟: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p> <p>第8分半-第37分钟:嘉宾“刘三解”和“柏小莲”和波米谈及《羞辱》“问题” (涉及剧透):</p> <p>1、嘉宾“刘三解”觉得本片最后过于说教,涉及国家民族层面的讨论有些肤浅;</p> <p>2、嘉宾“柏小莲”主要认为本片有“庭辩戏有些套路”、“和解动机不足”和“缺少鲜明女性形象”这三个问题;</p> <p>3、波米认为两个律师的人设问题较大,对比《一次别离》等片,影片的封闭式结尾也并不高级;</p> <p>随后三位主播就律师的冲突动机展开激烈辩驳;</p> <p>第37分钟-1小时20分半:交换意见,三位主播谈影片亮点 (涉及剧透):</p> <p>1、柏小莲认为影片节奏非常好,有些历史细节的展现非常感染人;</p> <p>2、刘三解提到一段法庭证人的历史回忆让他潸然落泪,对两位主角的塑造非常成功;</p> <p>3、波米觉得影片的道德平衡维持得较好,“无人可独自拥有受害者身份”等表意都值得深思;</p> <p>1小时20分半-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中东战争”与“黎巴嫩内战”电影介绍,重点提及《黎巴嫩》、《焦土之城》和《和巴什尔跳华尔兹》;</p> <p>尾声曲目:&lt;What Have They Done?&gt;(Max Richter);</p> <p>影片《羞辱》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R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nbsp;</p> <p>《慕尼黑》(2005)</p> <p>《和巴什尔跳华尔兹》(2008)</p> <p>《黎巴嫩》(2009)</p> <p>《焦土之城》(2010)</p> <p>《一次别离》(2011)</p> <p>《狐步舞》(2017)</p> <p>《三块广告牌》(2017)</p> No 6537 full
<![CDATA[106《血观音》听说台湾也拍了一部《甄嬛传》,还拿了金马奖!]]> 主播打分:

海老鼠(环球旅行家,《王牌特工2》等12期嘉宾;公号“seamouse”):7分;

“第一遍看很不喜欢,但在第二遍看的时候,我反而被导演有意设置的那些反转所吸引。”

(海老鼠的其它打分:《爱在记忆消逝前》7.5分;《后来的我们》6.5分;《第三度嫌疑人》5分)

钱德勒(资深媒体人,娱评人;《华盛顿邮报》嘉宾;微博ID“钱德勒-摩羯”):6.5分;

“这片吸引我的是马可和日本主人那条线,它其实带出的是台湾原住民被日本文化控制、奴役和黑化挣脱的过程。”

(钱德勒的其它打分:《起跑线》7分;《后来的我们》6.5分;《脱单告急》5.5分)

波米:6分;

“带着女版《教父》的野心拍成了《黄金甲》,这电影自己未尝不是‘公主命、丫鬟身’。”

《血观音》平均分:6.5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卡门》(Georges Bizet、柯智豪);

第16秒-第1分半:嘉宾信息介绍;

第1分半-第3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3分半-第6分半: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

第6分半-第30分钟:嘉宾“海老鼠”和“钱德勒”首先谈《血观音》“亮点”,波米谈及影片“问题” (涉及剧透):

1、嘉宾“海老鼠”认为影片颇具形式感的开头是最大亮点;

2、嘉宾“钱德勒”觉得影片中西结合的服化道和惠英红以及吴可熙的表演是亮点;

3、波米认为影片为黑而黑,反派被设置成“超人人设”而且没有立得住的价值观呈现;另外剧情结构借鉴《教父》太多;;

第30分钟-第54分钟:交换意见,波米谈影片亮点,海老鼠和钱德勒谈问题 (涉及剧透):

1、海老鼠认为《血观音》现实感不足,各方面不及《大佛普拉斯》;

2、钱德勒在看多了“宫斗戏”之后对影片主线产生“审美疲劳”,认为影片放在清朝后宫照样成立;

3、波米在谈到优点时肯定了本片的类型化程度;

第58分钟-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导演杨雅喆前作概述;

尾声曲目:《成魔舞》(柯智豪);

影片《血观音》重要信息:

本片台湾分级:辅导15岁级(对应北美分级约为R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教父》(1972)

《教父2》(1974)

《疤面煞星》(1983)

《黑金》(1997)

《一一》(2000)

《蓝色大门》(2002)

《囧男孩》(2008)

《观音山》(2010)

《天津闲人》(2012)

《女朋友·男朋友》(2012)

《赛德克·巴莱》(2012)

《我的少女时代》(2015)

《烈日灼心》(2015)

《大佛普拉斯》(2017)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06-eq725e dfc757f7-500f-4f79-8a51-0c96f1f8c384 Tue, 01 May 2018 10: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海老鼠(环球旅行家,《王牌特工2》等12期嘉宾;公号“seamouse”):7分;</p> <p>“第一遍看很不喜欢,但在第二遍看的时候,我反而被导演有意设置的那些反转所吸引。”</p> <p>(海老鼠的其它打分:《爱在记忆消逝前》7.5分;《后来的我们》6.5分;《第三度嫌疑人》5分)</p> <p>钱德勒(资深媒体人,娱评人;《华盛顿邮报》嘉宾;微博ID“钱德勒-摩羯”):6.5分;</p> <p>“这片吸引我的是马可和日本主人那条线,它其实带出的是台湾原住民被日本文化控制、奴役和黑化挣脱的过程。”</p> <p>(钱德勒的其它打分:《起跑线》7分;《后来的我们》6.5分;《脱单告急》5.5分)</p> <p>波米:6分;</p> <p>“带着女版《教父》的野心拍成了《黄金甲》,这电影自己未尝不是‘公主命、丫鬟身’。”</p> <p>《血观音》平均分:6.5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卡门》(Georges Bizet、柯智豪);</p> <p>第16秒-第1分半:嘉宾信息介绍;</p> <p>第1分半-第3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3分半-第6分半: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p> <p>第6分半-第30分钟:嘉宾“海老鼠”和“钱德勒”首先谈《血观音》“亮点”,波米谈及影片“问题” (涉及剧透):</p> <p>1、嘉宾“海老鼠”认为影片颇具形式感的开头是最大亮点;</p> <p>2、嘉宾“钱德勒”觉得影片中西结合的服化道和惠英红以及吴可熙的表演是亮点;</p> <p>3、波米认为影片为黑而黑,反派被设置成“超人人设”而且没有立得住的价值观呈现;另外剧情结构借鉴《教父》太多;;</p> <p>第30分钟-第54分钟:交换意见,波米谈影片亮点,海老鼠和钱德勒谈问题 (涉及剧透):</p> <p>1、海老鼠认为《血观音》现实感不足,各方面不及《大佛普拉斯》;</p> <p>2、钱德勒在看多了“宫斗戏”之后对影片主线产生“审美疲劳”,认为影片放在清朝后宫照样成立;</p> <p>3、波米在谈到优点时肯定了本片的类型化程度;</p> <p>第58分钟-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导演杨雅喆前作概述;</p> <p>尾声曲目:《成魔舞》(柯智豪);</p> <p>影片《血观音》重要信息:</p> <p>本片台湾分级:辅导15岁级(对应北美分级约为R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nbsp;</p> <p>《教父》(1972)</p> <p>《教父2》(1974)</p> <p>《疤面煞星》(1983)</p> <p>《黑金》(1997)</p> <p>《一一》(2000)</p> <p>《蓝色大门》(2002)</p> <p>《囧男孩》(2008)</p> <p>《观音山》(2010)</p> <p>《天津闲人》(2012)</p> <p>《女朋友·男朋友》(2012)</p> <p>《赛德克·巴莱》(2012)</p> <p>《我的少女时代》(2015)</p> <p>《烈日灼心》(2015)</p> <p>《大佛普拉斯》(2017)</p> No 4620 full
<![CDATA[105《犬之岛》又名“一群狗的使命”]]> 主播打分:

蜉蝣(“不散”创始人之一;《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等5期嘉宾;公众号“不散”):7.5分;

“影像太舒服,注意到了除对称外更多用到画面层次,小章节叙事体清晰有节奏。要是有小柴犬就满分!”

(蜉蝣的其它打分:《环太平洋:雷霆再起》5分;《狂暴巨兽》4.5分;《起跑线》4分)

雷普利(凤凰电影前编辑;《湮灭》等25期嘉宾):6.5分;

“本片的政治隐喻不仅说不通,而且他一如既往的人文性表达也在退化。”

(雷普利的其它打分:《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7分;《湮灭》6.5分;《起跑线》6分)

波米:6分;

“从任何方面讲,本片都是维斯·安德森的《玉子》。”

《犬之岛》(Isle of Dogs)平均分:约6.7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Midnight Sleighride>(Alexandre Desplat);

第18秒-第6分钟: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6分钟-第8分半: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

第8分半-第22分半:嘉宾“雷普利”和“蜉蝣”首先谈《犬之岛》“亮点”,波米谈“问题”(涉及剧透):

1、蜉蝣认为本片的画面一如既往的精致;很多细节都会让狗党欲罢不能;

2、雷普利觉得本片视觉元素的运用非常好,“和风”与自己的视觉概念融合的很出色;

3、波米谈“问题”时对日本文化与本片主题的关联性存疑;而本片的叙事和节奏也都有较大问题;

第22分半-48分半:交换意见,雷普利和蜉蝣谈影片不足,波米谈优点(涉及剧透):

1、蜉蝣认为本片的大团圆结局堪称败笔;男主角与“点点”情感铺垫方面略显不足;

2、雷普利认为本片的政治隐喻从各方面来讲都很失败,对于“忠犬”的呈现也比较刻板;

3、波米认为本片的部分细节非常可爱,也谈到了导演在片中放置的“两种政治体制”的对比;

48分半-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导演韦斯·安德森生平所有长片回溯;蜉蝣最爱《天才一族》;雷普利最喜欢《狐狸爸爸》;波米认为《青春年少》是其生涯最佳;

尾声曲目:<End Titles>(Alexandre Desplat)。

影片《犬之岛》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情定日落桥》(1979)

《瓶装火箭》(1996)

《青春年少》(1998)

《天才一族》(2001)

《迷失东京》(2003)

《水中生活》(2004)

《穿越大吉岭》(2007)

《骑士酒店》(短片,2007)

《了不起的狐狸爸爸》(2009)

《让子弹飞》(2010)

《月升王国》(2012)

《布达佩斯大饭店》(2014)

《玉子》(2017)

《帕丁顿熊2》(2017)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05-eq7249 10212c1b-8786-4767-a6fa-afe61f2827bc Mon, 23 Apr 2018 10: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蜉蝣(“不散”创始人之一;《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等5期嘉宾;公众号“不散”):7.5分;</p> <p>“影像太舒服,注意到了除对称外更多用到画面层次,小章节叙事体清晰有节奏。要是有小柴犬就满分!”</p> <p>(蜉蝣的其它打分:《环太平洋:雷霆再起》5分;《狂暴巨兽》4.5分;《起跑线》4分)</p> <p>雷普利(凤凰电影前编辑;《湮灭》等25期嘉宾):6.5分;</p> <p>“本片的政治隐喻不仅说不通,而且他一如既往的人文性表达也在退化。”</p> <p>(雷普利的其它打分:《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7分;《湮灭》6.5分;《起跑线》6分)</p> <p>波米:6分;</p> <p>“从任何方面讲,本片都是维斯·安德森的《玉子》。”</p> <p>《犬之岛》(Isle of Dogs)平均分:约6.7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lt;Midnight Sleighride&gt;(Alexandre Desplat);</p> <p>第18秒-第6分钟: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6分钟-第8分半: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p> <p>第8分半-第22分半:嘉宾“雷普利”和“蜉蝣”首先谈《犬之岛》“亮点”,波米谈“问题”(涉及剧透):</p> <p>1、蜉蝣认为本片的画面一如既往的精致;很多细节都会让狗党欲罢不能;</p> <p>2、雷普利觉得本片视觉元素的运用非常好,“和风”与自己的视觉概念融合的很出色;</p> <p>3、波米谈“问题”时对日本文化与本片主题的关联性存疑;而本片的叙事和节奏也都有较大问题;</p> <p>第22分半-48分半:交换意见,雷普利和蜉蝣谈影片不足,波米谈优点(涉及剧透):</p> <p>1、蜉蝣认为本片的大团圆结局堪称败笔;男主角与“点点”情感铺垫方面略显不足;</p> <p>2、雷普利认为本片的政治隐喻从各方面来讲都很失败,对于“忠犬”的呈现也比较刻板;</p> <p>3、波米认为本片的部分细节非常可爱,也谈到了导演在片中放置的“两种政治体制”的对比;</p> <p>48分半-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导演韦斯·安德森生平所有长片回溯;蜉蝣最爱《天才一族》;雷普利最喜欢《狐狸爸爸》;波米认为《青春年少》是其生涯最佳;</p> <p>尾声曲目:&lt;End Titles&gt;(Alexandre Desplat)。</p> <p>影片《犬之岛》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情定日落桥》(1979)</p> <p>《瓶装火箭》(1996)</p> <p>《青春年少》(1998)</p> <p>《天才一族》(2001)</p> <p>《迷失东京》(2003)</p> <p>《水中生活》(2004)</p> <p>《穿越大吉岭》(2007)</p> <p>《骑士酒店》(短片,2007)</p> <p>《了不起的狐狸爸爸》(2009)</p> <p>《让子弹飞》(2010)</p> <p>《月升王国》(2012)</p> <p>《布达佩斯大饭店》(2014)</p> <p>《玉子》(2017)</p> <p>《帕丁顿熊2》(2017)</p> No 7200 full
<![CDATA[104《魅影缝匠》为什么超级玛丽要吃蘑菇才能长大?]]> 主播打分:

效愚:7.5分;

“本片所描写的关系像一个游泳池,不停下来就不知道水的深浅。”

顿河(著名制片人&编剧,《水形物语》等6期嘉宾;公众号“顿的河”):7分;

“这部电影是今年奥斯卡颁奖季最棒的一部,也是最有意思的一部。”

(顿河的其它打分:《相爱相亲》7.5分;《奇迹男孩》7分;《水形物语》6分)

波米:7分;

“PTA真会成为与威尔斯或库布里克齐名的大师?反正从这部作品看还不太够。”

《魅影缝匠》(Phantom Thread)平均分:约7.2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House of Woodcock>(Jonny Greenwood);

第22秒-第1分钟:嘉宾信息介绍;

第1分钟-第5分钟: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5分钟-第8分半: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

第8分半-第41分钟:嘉宾“顿河”和波米首先谈《魅影缝匠》“问题”,嘉宾“效愚”谈亮点(涉及剧透):

1、顿河认为女主角的表演仅是完成规定动作,说服力略显不足,最后情节反转稍显无力;

2、效愚认为全片“去性化”的尝试利于排除变量直接探讨关系变化,职业想象到位;

3、波米则认为性冷淡拍法有些刻意,裁缝职业设置有噱头嫌疑,艺术化探索偏保守;

第41分钟-1小时28分钟:交换意见,顿河和波米谈影片优点,效愚谈问题(涉及剧透):

1、顿河认为故事在关系中的权力更替和控制权转移方面做得含蓄巧妙,女主角表演到位;

2、波米认为本片所蕴含的对于爱情的自私性,以及对世俗意义上非健康关系的歌颂与众不同;

3、效愚认为姐姐和裁缝角色各自有不同程度的垮塌,并对导演疑似删戏的动机做出推测;

1小时28分钟-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导演保罗·托马斯·安德森生平所有长片回溯;

尾声曲目:<Phantom Thread III>(Jonny Greenwood);

影片《魅影缝匠》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R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我是古巴》(1964)

《巴里·林登》(1975)

《好家伙》(1990)

《苦月亮》(1992)

《纯真年代》(1993)

《银色·性·男女》(1993)

《赌城纵横》(1996)

《不羁夜》(1997)

《木兰花》(1999)

《私恋失调》(2002)

《血色将至》(2007)

《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2009)

《大象的眼泪》(2011)

《大师》(2012)

《女性瘾者》(2013)

《消失的爱人》(2014)

《性本恶》(2014)

《伯德小姐》(2017)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04-eq723n 6fe40d7b-a5bc-413b-9580-531d575d1e32 Tue, 17 Apr 2018 10: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效愚:7.5分;</p> <p>“本片所描写的关系像一个游泳池,不停下来就不知道水的深浅。”</p> <p>顿河(著名制片人&amp;编剧,《水形物语》等6期嘉宾;公众号“顿的河”):7分;</p> <p>“这部电影是今年奥斯卡颁奖季最棒的一部,也是最有意思的一部。”</p> <p>(顿河的其它打分:《相爱相亲》7.5分;《奇迹男孩》7分;《水形物语》6分)</p> <p>波米:7分;</p> <p>“PTA真会成为与威尔斯或库布里克齐名的大师?反正从这部作品看还不太够。”</p> <p>《魅影缝匠》(Phantom Thread)平均分:约7.2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lt;House of Woodcock&gt;(Jonny Greenwood);</p> <p>第22秒-第1分钟:嘉宾信息介绍;</p> <p>第1分钟-第5分钟: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5分钟-第8分半: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p> <p>第8分半-第41分钟:嘉宾“顿河”和波米首先谈《魅影缝匠》“问题”,嘉宾“效愚”谈亮点(涉及剧透):</p> <p>1、顿河认为女主角的表演仅是完成规定动作,说服力略显不足,最后情节反转稍显无力;</p> <p>2、效愚认为全片“去性化”的尝试利于排除变量直接探讨关系变化,职业想象到位;</p> <p>3、波米则认为性冷淡拍法有些刻意,裁缝职业设置有噱头嫌疑,艺术化探索偏保守;</p> <p>第41分钟-1小时28分钟:交换意见,顿河和波米谈影片优点,效愚谈问题(涉及剧透):</p> <p>1、顿河认为故事在关系中的权力更替和控制权转移方面做得含蓄巧妙,女主角表演到位;</p> <p>2、波米认为本片所蕴含的对于爱情的自私性,以及对世俗意义上非健康关系的歌颂与众不同;</p> <p>3、效愚认为姐姐和裁缝角色各自有不同程度的垮塌,并对导演疑似删戏的动机做出推测;</p> <p>1小时28分钟-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导演保罗·托马斯·安德森生平所有长片回溯;</p> <p>尾声曲目:&lt;Phantom Thread III&gt;(Jonny Greenwood);</p> <p>影片《魅影缝匠》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R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我是古巴》(1964)</p> <p>《巴里·林登》(1975)</p> <p>《好家伙》(1990)</p> <p>《苦月亮》(1992)</p> <p>《纯真年代》(1993)</p> <p>《银色·性·男女》(1993)</p> <p>《赌城纵横》(1996)</p> <p>《不羁夜》(1997)</p> <p>《木兰花》(1999)</p> <p>《私恋失调》(2002)</p> <p>《血色将至》(2007)</p> <p>《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2009)</p> <p>《大象的眼泪》(2011)</p> <p>《大师》(2012)</p> <p>《女性瘾者》(2013)</p> <p>《消失的爱人》(2014)</p> <p>《性本恶》(2014)</p> <p>《伯德小姐》(2017)</p> No 9000 full
<![CDATA[103《暴裂无声》是谁杀死王二小?]]> 主播打分:

隐形(青年编剧;《三块广告牌》等25期嘉宾):5分;

“都什么时候还在讲底层被迫害的事儿啊,太陈词滥调,这才真的是‘批判已被认定的批判’!”

(隐形的其它打分:《三块广告牌》7.5分;《红海行动》6.5分;《灾难艺术家》6分)

波米:6分;

“在这个电影里,底层人物完全没对事件走向产生作用。如果《天注定》说的是反抗的戾气,本片说的则是反抗的徒劳。”

《暴裂无声》平均分:5.5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The Chaser>(王宇波);

第10秒-第3分钟: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3分钟-第4分半:两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

第4分半-31分钟:嘉宾隐形谈及《暴裂无声》“问题”,波米谈“优点”(涉及剧透);

31分钟-1小时4分半:交换意见,隐形谈该片“亮点”,波米谈“问题”(涉及剧透);

1小时4分半-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内地近年展现“阶层分化”问题电影的盘点与反思;

尾声曲目:<Die Young>(王宇波);

影片《暴裂无声》重要信息:

本片推断分级:PG-13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老男孩》(2003)

《疯狂的石头》(2006)

《通天塔》(2006)

《老无所依》(2007)

《追击者》(韩版,2008)

《黄海》(2010)

《浮城谜事》(2012)

《天注定》(2013)

《警察日记》(2013)

《心迷宫》(2014)

《白日焰火》(2014)

《烈日灼心》(2015)

《老炮儿》(2015)

《罗曼蒂克消亡史》(2016)

《大闹天竺》(2017)

《引爆者》(2017)

《缝纫机乐队》(2017)

《心理罪之城市之光》(2017)

《起跑线》(2017)

《嘉年华》(2017)

《妖铃铃》(2017)

《暴雪将至》(2017)

《大佛普拉斯》(2017)

《唐人街探案2》(2018)

《中国药神》(2018,尚未上映)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03-eq722u 59348e4f-1080-4ad4-b941-c7c50c7ca535 Wed, 11 Apr 2018 10: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隐形(青年编剧;《三块广告牌》等25期嘉宾):5分;</p> <p>“都什么时候还在讲底层被迫害的事儿啊,太陈词滥调,这才真的是‘批判已被认定的批判’!”</p> <p>(隐形的其它打分:《三块广告牌》7.5分;《红海行动》6.5分;《灾难艺术家》6分)</p> <p>波米:6分;</p> <p>“在这个电影里,底层人物完全没对事件走向产生作用。如果《天注定》说的是反抗的戾气,本片说的则是反抗的徒劳。”</p> <p>《暴裂无声》平均分:5.5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lt;The Chaser&gt;(王宇波);</p> <p>第10秒-第3分钟: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3分钟-第4分半:两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p> <p>第4分半-31分钟:嘉宾隐形谈及《暴裂无声》“问题”,波米谈“优点”(涉及剧透);</p> <p>31分钟-1小时4分半:交换意见,隐形谈该片“亮点”,波米谈“问题”(涉及剧透);</p> <p>1小时4分半-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内地近年展现“阶层分化”问题电影的盘点与反思;</p> <p>尾声曲目:&lt;Die Young&gt;(王宇波);</p> <p>影片《暴裂无声》重要信息:</p> <p>本片推断分级:PG-13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老男孩》(2003)</p> <p>《疯狂的石头》(2006)</p> <p>《通天塔》(2006)</p> <p>《老无所依》(2007)</p> <p>《追击者》(韩版,2008)</p> <p>《黄海》(2010)</p> <p>《浮城谜事》(2012)</p> <p>《天注定》(2013)</p> <p>《警察日记》(2013)</p> <p>《心迷宫》(2014)</p> <p>《白日焰火》(2014)</p> <p>《烈日灼心》(2015)</p> <p>《老炮儿》(2015)</p> <p>《罗曼蒂克消亡史》(2016)</p> <p>《大闹天竺》(2017)</p> <p>《引爆者》(2017)</p> <p>《缝纫机乐队》(2017)</p> <p>《心理罪之城市之光》(2017)</p> <p>《起跑线》(2017)</p> <p>《嘉年华》(2017)</p> <p>《妖铃铃》(2017)</p> <p>《暴雪将至》(2017)</p> <p>《大佛普拉斯》(2017)</p> <p>《唐人街探案2》(2018)</p> <p>《中国药神》(2018,尚未上映)</p> No 5417 full
<![CDATA[102《头号玩家》嘿,高玩!看这里!]]> 主播打分:

法兰西胶片(资深媒体人;《灾难艺术家》等10期嘉宾;微博&豆瓣“法兰西胶片”):9分;

“我是把这片当Cult片看的,高达一出来我瞬间燃了!作为评论,这可能是一种强词夺理的夸赞,但这就是我的童年啊。”

(法兰西胶片的其它打分:《第三度嫌疑人》6分;《古墓丽影:源起之战》4.5分;《通勤营救》4分;)

荡科长(资深电影从业者;《底特律》等5期嘉宾;微博“荡科长”):8分;

“这片为电影的未来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它打破了所谓的神圣感而加强了电影与观众的互动性。”

(荡科长的其它打分:《黑豹》7分;《唐人街探案2》6分;《环太平洋:雷霆再起》4分;)

波米:5.5分;

“如果数梗找彩蛋就是一部电影的全部意义,那这部电影没有意义。”

《头号玩家》(Ready Player One)平均分:7.5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Stayin' Alive>(Bee Gees);

第12秒-第5分钟: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5分钟-第8分钟: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

第8分钟-第19分半:三主播先讨论本片彩蛋及本片与其它彩蛋电影对比(涉及剧透):

1、嘉宾“荡科长”最喜欢《周末夜狂热》部分,

2、嘉宾“法兰西胶片”谈到《闪灵》已经超越彩蛋的意义,并谈到自己对“高达”的爱和女同事“一脸蒙圈”的反差;

3、波米认为《公民凯恩》的彩蛋并不漂亮;

第19分半-1小时19分钟:嘉宾“胶片”和“荡科长”谈《头号玩家》“亮点”,波米谈“缺点”(涉及剧透);

1、荡科长在谈到优点时认为本片结合游戏的互动性打破了所谓“文明观影”和“神圣观影”的电影固有模式;三位主播就这一话题展开激烈辩驳;

2、胶片谈到他本片的“邪典之爱”,他再三强调斯皮尔伯格一如既往的“向善”本心;

3、波米谈到问题时认为本片“一没人物,二没世界”;三位主播就这一话题展开激烈辩驳;

1小时19分钟-1小时36分钟:交换意见,胶片和荡科长谈该片“问题”,波米谈“亮点”(涉及剧透);

1、胶片认为影片结尾有些拖沓,“警察”的出现和职能有些莫名其妙;

2、科长觉得本片对“现实世界”的描绘不如“虚拟世界”;

3、波米谈到优点时结合小说,肯定了影片对原著的几处改编;

1小时36分钟-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浅谈其它表现游戏文化的电影,荡科长推荐两版《电子世界争霸战》;胶片畅谈《最终幻想》;波米提及《微微一笑很倾城》;

尾声曲目:<Blue Monday>(New Order);

影片《头号玩家》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公民凯恩》(1941)

《周末夜狂热》(1977)

《第三类接触》(1977)

《闪灵》(1980)

《电子世界争霸战》(1982)

《铁钩船长》(即主播提及的“虎克船长”,1991)

《勇敢者的游戏》(1995)

《拯救大兵瑞恩》(1998)

《人工智能》(2001)

《惊变28天》(2002)

《少数派报告》(2002)

《世界之战》(2005)

《天地逃生》(即主播提及的“Gamer”,2009)

《歪小子斯科特对抗全世界》(2010)

《创:战纪》(2010)

《盗梦空间》(2010)

《丁丁历险记》(2011)

《林中小屋》(2012)

《无敌破坏王》(2012)

《像素大战》(2015)

《王牌特工:特工学院》(2015)

《微微一笑很倾城》(2016)

《银翼杀手2049》(2017)

《马戏之王》(2017)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02-eq721s d130a340-9314-4539-99b7-2715042f2672 Mon, 02 Apr 2018 10: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法兰西胶片(资深媒体人;《灾难艺术家》等10期嘉宾;微博&amp;豆瓣“法兰西胶片”):9分;</p> <p>“我是把这片当Cult片看的,高达一出来我瞬间燃了!作为评论,这可能是一种强词夺理的夸赞,但这就是我的童年啊。”</p> <p>(法兰西胶片的其它打分:《第三度嫌疑人》6分;《古墓丽影:源起之战》4.5分;《通勤营救》4分;)</p> <p>荡科长(资深电影从业者;《底特律》等5期嘉宾;微博“荡科长”):8分;</p> <p>“这片为电影的未来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它打破了所谓的神圣感而加强了电影与观众的互动性。”</p> <p>(荡科长的其它打分:《黑豹》7分;《唐人街探案2》6分;《环太平洋:雷霆再起》4分;)</p> <p>波米:5.5分;</p> <p>“如果数梗找彩蛋就是一部电影的全部意义,那这部电影没有意义。”</p> <p>《头号玩家》(Ready Player One)平均分:7.5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lt;Stayin' Alive&gt;(Bee Gees);</p> <p>第12秒-第5分钟: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5分钟-第8分钟: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p> <p>第8分钟-第19分半:三主播先讨论本片彩蛋及本片与其它彩蛋电影对比(涉及剧透):</p> <p>1、嘉宾“荡科长”最喜欢《周末夜狂热》部分,</p> <p>2、嘉宾“法兰西胶片”谈到《闪灵》已经超越彩蛋的意义,并谈到自己对“高达”的爱和女同事“一脸蒙圈”的反差;</p> <p>3、波米认为《公民凯恩》的彩蛋并不漂亮;</p> <p>第19分半-1小时19分钟:嘉宾“胶片”和“荡科长”谈《头号玩家》“亮点”,波米谈“缺点”(涉及剧透);</p> <p>1、荡科长在谈到优点时认为本片结合游戏的互动性打破了所谓“文明观影”和“神圣观影”的电影固有模式;三位主播就这一话题展开激烈辩驳;</p> <p>2、胶片谈到他本片的“邪典之爱”,他再三强调斯皮尔伯格一如既往的“向善”本心;</p> <p>3、波米谈到问题时认为本片“一没人物,二没世界”;三位主播就这一话题展开激烈辩驳;</p> <p>1小时19分钟-1小时36分钟:交换意见,胶片和荡科长谈该片“问题”,波米谈“亮点”(涉及剧透);</p> <p>1、胶片认为影片结尾有些拖沓,“警察”的出现和职能有些莫名其妙;</p> <p>2、科长觉得本片对“现实世界”的描绘不如“虚拟世界”;</p> <p>3、波米谈到优点时结合小说,肯定了影片对原著的几处改编;</p> <p>1小时36分钟-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浅谈其它表现游戏文化的电影,荡科长推荐两版《电子世界争霸战》;胶片畅谈《最终幻想》;波米提及《微微一笑很倾城》;</p> <p>尾声曲目:&lt;Blue Monday&gt;(New Order);</p> <p>影片《头号玩家》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公民凯恩》(1941)</p> <p>《周末夜狂热》(1977)</p> <p>《第三类接触》(1977)</p> <p>《闪灵》(1980)</p> <p>《电子世界争霸战》(1982)</p> <p>《铁钩船长》(即主播提及的“虎克船长”,1991)</p> <p>《勇敢者的游戏》(1995)</p> <p>《拯救大兵瑞恩》(1998)</p> <p>《人工智能》(2001)</p> <p>《惊变28天》(2002)</p> <p>《少数派报告》(2002)</p> <p>《世界之战》(2005)</p> <p>《天地逃生》(即主播提及的“Gamer”,2009)</p> <p>《歪小子斯科特对抗全世界》(2010)</p> <p>《创:战纪》(2010)</p> <p>《盗梦空间》(2010)</p> <p>《丁丁历险记》(2011)</p> <p>《林中小屋》(2012)</p> <p>《无敌破坏王》(2012)</p> <p>《像素大战》(2015)</p> <p>《王牌特工:特工学院》(2015)</p> <p>《微微一笑很倾城》(2016)</p> <p>《银翼杀手2049》(2017)</p> <p>《马戏之王》(2017)</p> No 6448 full
<![CDATA[101《1987:黎明到来的那一天》请回答,2018]]> 主播打分:

杨超(国戏教师,《长江图》导演,《银翼杀手2049》等6期嘉宾):7.5分;

“看这部电影时我一直在想:当下这些所谓的‘岁月静好’到底是多大程度的‘静好’?”

(杨超的其他打分:《银翼杀手2049》7.5分;《摔跤吧!爸爸》7分;《变形金刚5:最后的骑士》5分)

波米:7.5分;

“这是一部‘人物接力棒’电影,我们可以怀疑其中一切的高光动机,但这些动机恰恰是影片的主题所在。”

《1987:黎明到来的那一天》平均分:7.5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朝着幸福的国度去》(韩大洙);

第18秒-第1分半:嘉宾及官网信息介绍;

第1分半-第7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7分半-第11分半:两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

第11分半-第59分半:嘉宾杨超和波米首先谈《1987:黎明到来的那一天》“亮点”(涉及剧透);

第59分半-1小时14分钟:杨超和波米谈影片缺点(涉及剧透);

1小时14分钟-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

1、韩国高口碑政治惊悚片《铁雨》推荐与分析;

2、回溯《黄金甲》中的情绪传递,波米认为与本期所谈电影对位的国片就是《黄金甲》,杨超认为《黄》被严重低估;

尾声曲目:《你不用担心》(全仁权);

影片《1987:黎明到来的那一天》重要信息:

本片韩国分级:15岁以下不建议观看(对应北美分级为PG-13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焦点新闻》(1969)

《共同警备区》(2000)

《太极旗飘扬》(2004)

《满城尽带黄金甲》(2006)

《血色星期天》(2007)

《谍影重重3》(2007)

《守望者》(2009)

《辩护人》(2013)

《绣春刀》(2014)

《刺杀金正恩》(2014)

《赤道》(2015)

《湄公河行动》(2016)

《新哥斯拉》(2016)

《普通人》(2017)

《明月几时有》(2017)

《绣春刀2:修罗战场》(2017)

《嘉年华》(2017)

《出租车司机》(2017)

《南汉山城》(2017)

《铁雨》(2017)

《与神同行》(2017)

《华盛顿邮报》(2017)

《红海行动》(2018)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0119872018-eq720m fd237857-fb80-4adc-bce4-b17a14a5fef7 Sun, 25 Mar 2018 10: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杨超(国戏教师,《长江图》导演,《银翼杀手2049》等6期嘉宾):7.5分;</p> <p>“看这部电影时我一直在想:当下这些所谓的‘岁月静好’到底是多大程度的‘静好’?”</p> <p>(杨超的其他打分:《银翼杀手2049》7.5分;《摔跤吧!爸爸》7分;《变形金刚5:最后的骑士》5分)</p> <p>波米:7.5分;</p> <p>“这是一部‘人物接力棒’电影,我们可以怀疑其中一切的高光动机,但这些动机恰恰是影片的主题所在。”</p> <p>《1987:黎明到来的那一天》平均分:7.5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朝着幸福的国度去》(韩大洙);</p> <p>第18秒-第1分半:嘉宾及官网信息介绍;</p> <p>第1分半-第7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7分半-第11分半:两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p> <p>第11分半-第59分半:嘉宾杨超和波米首先谈《1987:黎明到来的那一天》“亮点”(涉及剧透);</p> <p>第59分半-1小时14分钟:杨超和波米谈影片缺点(涉及剧透);</p> <p>1小时14分钟-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p> <p>1、韩国高口碑政治惊悚片《铁雨》推荐与分析;</p> <p>2、回溯《黄金甲》中的情绪传递,波米认为与本期所谈电影对位的国片就是《黄金甲》,杨超认为《黄》被严重低估;</p> <p>尾声曲目:《你不用担心》(全仁权);</p> <p>影片《1987:黎明到来的那一天》重要信息:</p> <p>本片韩国分级:15岁以下不建议观看(对应北美分级为PG-13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焦点新闻》(1969)</p> <p>《共同警备区》(2000)</p> <p>《太极旗飘扬》(2004)</p> <p>《满城尽带黄金甲》(2006)</p> <p>《血色星期天》(2007)</p> <p>《谍影重重3》(2007)</p> <p>《守望者》(2009)</p> <p>《辩护人》(2013)</p> <p>《绣春刀》(2014)</p> <p>《刺杀金正恩》(2014)</p> <p>《赤道》(2015)</p> <p>《湄公河行动》(2016)</p> <p>《新哥斯拉》(2016)</p> <p>《普通人》(2017)</p> <p>《明月几时有》(2017)</p> <p>《绣春刀2:修罗战场》(2017)</p> <p>《嘉年华》(2017)</p> <p>《出租车司机》(2017)</p> <p>《南汉山城》(2017)</p> <p>《铁雨》(2017)</p> <p>《与神同行》(2017)</p> <p>《华盛顿邮报》(2017)</p> <p>《红海行动》(2018)</p> No 6427 full
<![CDATA[100《湮灭》是我没看懂还是你没拍明白?本期揭秘“3D打印”的前世今生!]]> 主播打分:

K先生(青年编剧;《疾速追杀2》等2期嘉宾):6分;

“狂迷原著,6分里5分给原著,但视听上被《降临》吊打。”

(K先生的其他打分:《神秘巨星》6分;《忌日快乐》4分;《二代妖精》4分)

雷普利(凤凰电影前编辑;《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等24期嘉宾):6.5分;

“一个主题高冷但表现力孱弱的同人电影,展现人类自毁倾向的主题是亮点。”

(雷普利的其他打分:《请以》7分;《解忧杂货店》5分;《妖铃铃》4分)

波米:7.5分;

“这是我近年最喜欢的科幻片,它并没有遵循主流科幻片对地外文明的展现,而更像是通俗版的《潜行者》。”

《湮灭》(Annihilation)平均分:约6.7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Helplessly Hoping>(Crosby, Stills & Nash);

第18秒-第1分钟:嘉宾及微店信息介绍;

第1分钟-第5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5分半-第8分钟: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

第8分钟-第38分钟:嘉宾“雷普利”和“K先生”首先谈《湮灭》“亮点”,波米谈及影片“问题” (涉及剧透);

第38分钟-1小时14分钟:交换意见,波米谈影片亮点,雷普利和K先生谈问题 (涉及剧透);

1小时14分钟-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亚历克斯·加兰导演前作《机械姬》及几部编剧电影简述;

尾声曲目:<The Alien>(Ben Salisbury,Geoff Barrow);

影片《湮灭》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R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驱魔人》(1973)

《潜行者》(1979)

《海滩》(2000)

《惊变28天》(2002)

《黑客帝国动画版》(2003)

《太阳浩劫》(2007)

《别让我走》(2010)

《特警判官》(新版,2012)

《皮囊之下》(2013)

《星际穿越》(2014)

《机械姬》(2015)

《降临》(2016)

《银翼杀手2049》(2017)

《水形物语》(2017)

《缄默》(即主播提及的“静音”,2018)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1003D-eq71vo 11215a84-fb55-46c9-8265-c932634d54b1 Sun, 18 Mar 2018 10: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K先生(青年编剧;《疾速追杀2》等2期嘉宾):6分;</p> <p>“狂迷原著,6分里5分给原著,但视听上被《降临》吊打。”</p> <p>(K先生的其他打分:《神秘巨星》6分;《忌日快乐》4分;《二代妖精》4分)</p> <p>雷普利(凤凰电影前编辑;《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等24期嘉宾):6.5分;</p> <p>“一个主题高冷但表现力孱弱的同人电影,展现人类自毁倾向的主题是亮点。”</p> <p>(雷普利的其他打分:《请以》7分;《解忧杂货店》5分;《妖铃铃》4分)</p> <p>波米:7.5分;</p> <p>“这是我近年最喜欢的科幻片,它并没有遵循主流科幻片对地外文明的展现,而更像是通俗版的《潜行者》。”</p> <p>《湮灭》(Annihilation)平均分:约6.7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lt;Helplessly Hoping&gt;(Crosby, Stills &amp; Nash);</p> <p>第18秒-第1分钟:嘉宾及微店信息介绍;</p> <p>第1分钟-第5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5分半-第8分钟: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p> <p>第8分钟-第38分钟:嘉宾“雷普利”和“K先生”首先谈《湮灭》“亮点”,波米谈及影片“问题” (涉及剧透);</p> <p>第38分钟-1小时14分钟:交换意见,波米谈影片亮点,雷普利和K先生谈问题 (涉及剧透);</p> <p>1小时14分钟-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亚历克斯·加兰导演前作《机械姬》及几部编剧电影简述;</p> <p>尾声曲目:&lt;The Alien&gt;(Ben Salisbury,Geoff Barrow);</p> <p>影片《湮灭》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R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驱魔人》(1973)</p> <p>《潜行者》(1979)</p> <p>《海滩》(2000)</p> <p>《惊变28天》(2002)</p> <p>《黑客帝国动画版》(2003)</p> <p>《太阳浩劫》(2007)</p> <p>《别让我走》(2010)</p> <p>《特警判官》(新版,2012)</p> <p>《皮囊之下》(2013)</p> <p>《星际穿越》(2014)</p> <p>《机械姬》(2015)</p> <p>《降临》(2016)</p> <p>《银翼杀手2049》(2017)</p> <p>《水形物语》(2017)</p> <p>《缄默》(即主播提及的“静音”,2018)</p> No 5312 full
<![CDATA[099《大佛普拉斯》《野餐》之后,这是反派影评最高分电影!]]> 主播打分:

Aura(台北电影从业者,原凤凰网台湾站记者):9分;

“我最开始的感觉是:这真的是台湾?它为什么如此魔幻和疏离。但仔细琢磨,这才是最彻底的现实。”

翠萍(资深媒体人):8分;

“世间没有‘佛门清净’之地,底层只有自我消亡,所有的大佛都是装饰品。”

波米:7.5分;

“本片构建了多层‘窥视’:穷人看富人、导演看主角、观众看电影,这不是简单的破墙,而是全新的共鸣提供方式。”

《大佛普拉斯》平均分:约8.2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面会菜》(林生祥);

第18秒-第1分钟:嘉宾信息介绍;

第1分钟-第7分钟: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7分钟-第9分半: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

第9分半-第24分钟:嘉宾“Aura”和“翠萍”首先谈《大佛普拉斯》“亮点”,波米谈及影片“问题” (涉及剧透);

1、嘉宾“翠萍”认为影片展示了“道德感的两极性”和台湾的社会现状,对比《嘉年华》翠萍认为本片更加优秀;

2、主播“Aura”觉得本片透过民间信仰去管窥台湾的社会切面:偏乡、宗教与阶级问题;她喜欢本片“诗意”而非“控诉”的表达方式,对比最后拿下金马的《血观音》Aura认为本片更加优秀;

3、波米认为“杀人事件”本身存在诸多事件逻辑问题,由此也带来戴立忍的纸片人设;同时,波米也提及本片的作品归属问题;

第24分钟-第58分钟:交换意见,波米谈影片亮点,Aura和翠萍谈问题 (涉及剧透);

1、翠萍提到本片大量粗口所带来的“限制级”分级阻碍了影片被更多人接受;

2、Aura同样认为戴立忍的角色形象不够丰满,影片节奏有些慢;

3、波米认为本片设置了多层嵌套的“窥视”,而这是在人文关怀外的艺术探索;而本片对社会问题的展现有“化骨绵掌”的高度,这也归功于本片的配乐林生祥;

4、三位主播着重谈及本片与原版短片《大佛》的对比。波米提及短片无配乐、无铺垫等不足,Aura同样谈到林生祥《有无》的作用;

第58分钟-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

1、导演黄信尧前作概述,波米重点提及《云之国》;

2、本片监制&摄影钟孟宏前作《一路顺风》;

3、台湾其它“新生代导演”介绍与简评;包括赵德胤、杨雅喆、程伟豪和林书宇等。

尾声曲目:《有无》(林生祥);

影片《大佛普拉斯》重要信息:

本片台湾分级:限制级(18岁以下禁止观看);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周末》(1967)

《小街》(1981)

《寻枪》(2002)

《台中九个九》(2006)

《囧男孩》(2008)

《九降风》(2008)

《希林公主》(即主播说的“雪馨”,2008)

《不能没有你》(2009)

《盖国光,让你裤子脱光光》(2010)

《带水云》(2010)

《女朋友○男朋友》(2012)

《寒蝉效应》(又名“不能说的夏天”,2014)

《大佛》(2014)

《云之国》(2015)

《我们这样拍电影》(2015)

《百日告别》(2015)

《我的少女时代》(2015)

《一路顺风》(2016)

《我不是潘金莲》(2016)

《再见瓦城》(2016)

《目击者之追凶》(2017)

《嘉年华》(2017)

《家在兰若寺》(2017)

《血观音》(2017)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99-eq71v3 a3c51065-c7fd-4fab-bb12-60f892005efb Mon, 12 Mar 2018 10: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Aura(台北电影从业者,原凤凰网台湾站记者):9分;</p> <p>“我最开始的感觉是:这真的是台湾?它为什么如此魔幻和疏离。但仔细琢磨,这才是最彻底的现实。”</p> <p>翠萍(资深媒体人):8分;</p> <p>“世间没有‘佛门清净’之地,底层只有自我消亡,所有的大佛都是装饰品。”</p> <p>波米:7.5分;</p> <p>“本片构建了多层‘窥视’:穷人看富人、导演看主角、观众看电影,这不是简单的破墙,而是全新的共鸣提供方式。”</p> <p>《大佛普拉斯》平均分:约8.2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面会菜》(林生祥);</p> <p>第18秒-第1分钟:嘉宾信息介绍;</p> <p>第1分钟-第7分钟: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7分钟-第9分半: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p> <p>第9分半-第24分钟:嘉宾“Aura”和“翠萍”首先谈《大佛普拉斯》“亮点”,波米谈及影片“问题” (涉及剧透);</p> <p>1、嘉宾“翠萍”认为影片展示了“道德感的两极性”和台湾的社会现状,对比《嘉年华》翠萍认为本片更加优秀;</p> <p>2、主播“Aura”觉得本片透过民间信仰去管窥台湾的社会切面:偏乡、宗教与阶级问题;她喜欢本片“诗意”而非“控诉”的表达方式,对比最后拿下金马的《血观音》Aura认为本片更加优秀;</p> <p>3、波米认为“杀人事件”本身存在诸多事件逻辑问题,由此也带来戴立忍的纸片人设;同时,波米也提及本片的作品归属问题;</p> <p>第24分钟-第58分钟:交换意见,波米谈影片亮点,Aura和翠萍谈问题 (涉及剧透);</p> <p>1、翠萍提到本片大量粗口所带来的“限制级”分级阻碍了影片被更多人接受;</p> <p>2、Aura同样认为戴立忍的角色形象不够丰满,影片节奏有些慢;</p> <p>3、波米认为本片设置了多层嵌套的“窥视”,而这是在人文关怀外的艺术探索;而本片对社会问题的展现有“化骨绵掌”的高度,这也归功于本片的配乐林生祥;</p> <p>4、三位主播着重谈及本片与原版短片《大佛》的对比。波米提及短片无配乐、无铺垫等不足,Aura同样谈到林生祥《有无》的作用;</p> <p>第58分钟-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p> <p>1、导演黄信尧前作概述,波米重点提及《云之国》;</p> <p>2、本片监制&amp;摄影钟孟宏前作《一路顺风》;</p> <p>3、台湾其它“新生代导演”介绍与简评;包括赵德胤、杨雅喆、程伟豪和林书宇等。</p> <p>尾声曲目:《有无》(林生祥);</p> <p>影片《大佛普拉斯》重要信息:</p> <p>本片台湾分级:限制级(18岁以下禁止观看);</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nbsp;</p> <p>《周末》(1967)</p> <p>《小街》(1981)</p> <p>《寻枪》(2002)</p> <p>《台中九个九》(2006)</p> <p>《囧男孩》(2008)</p> <p>《九降风》(2008)</p> <p>《希林公主》(即主播说的“雪馨”,2008)</p> <p>《不能没有你》(2009)</p> <p>《盖国光,让你裤子脱光光》(2010)</p> <p>《带水云》(2010)</p> <p>《女朋友○男朋友》(2012)</p> <p>《寒蝉效应》(又名“不能说的夏天”,2014)</p> <p>《大佛》(2014)</p> <p>《云之国》(2015)</p> <p>《我们这样拍电影》(2015)</p> <p>《百日告别》(2015)</p> <p>《我的少女时代》(2015)</p> <p>《一路顺风》(2016)</p> <p>《我不是潘金莲》(2016)</p> <p>《再见瓦城》(2016)</p> <p>《目击者之追凶》(2017)</p> <p>《嘉年华》(2017)</p> <p>《家在兰若寺》(2017)</p> <p>《血观音》(2017)</p> No 5515 full
<![CDATA[098《三块广告牌》《水形物语》迎合的,正是本片挑衅的——也包括墨西哥人!]]> 主播打分:

玉年(“迷影手帐”设计者&资深媒体人;公众号“柚子年华”):7.5分;

“这部戏最后的‘真假凶手’段落其实有些牵强,无论凶手抓到与否,都是套路设定。”

隐形(青年编剧;《灾难艺术家》等24期嘉宾):7.5分;

“这部戏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反面,通过两次视角转换,把戏剧和形式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隐形的其它打分:《红海行动》6.5分;《不成问题的问题》6.5分;《灾难艺术家》6分;)

波米:7.5分;

“表演和剧本是本片的两大亮点,但如果我们追根溯源,会发现它继承的是‘直面戏剧’的内核。”

《三块广告牌》(Three Billboards Outside Ebbing, Missouri)平均分:约7.5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Last Rose of Summer>(English Chamber Orchestrai);

第20秒-第1分半:嘉宾介绍及“迷影手帐”介绍;

第1分半-第6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6分半-第8分钟: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

第8分钟-第44分钟:三位主播都先谈《三块广告牌》“亮点”(涉及剧透);

1、玉年认为“人物关系”和“表演”都是优点;

2、隐形称本片是“形式与戏剧的完美结合”,重点剖析本片的“两次视角转换”;

3、波米结合麦克唐纳在“直面戏剧”时期的作品特点,谈到了本片胆大妄为的“五宗罪”:对上帝、女权人士、残障人士、LGBT和有色裔群体的全方位挑衅与暗中调侃;

第44分钟-第1小时41分钟:三位主播谈该片“问题”(涉及剧透);

1、三位着重提及“戴耳机听不见炸弹”及“智取DNA”等细节是否为硬伤;

2、玉年觉得本片结尾有“编不下去的感觉”;

3、隐形和波米则都谈到了本片在“视听语言”方面的进步空间;

4、波米重点提及广告商与警长的“好人人设”与“恶土”环境营造方面的矛盾;

第1小时41分钟-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马丁·麦克唐纳导演前作回溯;

尾声曲目:<Mildred Goes To War>(Carter Burwell);

影片《三块广告牌》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R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搜索者》(1956)

《威尼斯疑魂》(1973)

《德州巴黎》(1984)

《秋菊打官司》(1992)

《冰血暴》(1996)

《永不妥协》(2000)

《六发子弹的手枪》(2004)

《密阳》(2007)

《老无所依》(2007)

《杀手没有假期》(又名“在布鲁日”,2008)

《七个神经病》(2012)

《谜一样的双眼》(美版,2015)

《边境杀手》(2015)

《我不是潘金莲》(2016)

《赴汤蹈火》(2016)

《猎凶风河谷》(2017)

《东方快车谋杀案》(2017)

《小丑回魂》(2017)

《水形物语》(2017)

《华盛顿邮报》(2017)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98-eq71uj 8454d520-57d2-46e9-8ea6-5c8801944ca3 Mon, 05 Mar 2018 10: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玉年(“迷影手帐”设计者&amp;资深媒体人;公众号“柚子年华”):7.5分;</p> <p>“这部戏最后的‘真假凶手’段落其实有些牵强,无论凶手抓到与否,都是套路设定。”</p> <p>隐形(青年编剧;《灾难艺术家》等24期嘉宾):7.5分;</p> <p>“这部戏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反面,通过两次视角转换,把戏剧和形式完美地结合在一起。”</p> <p>(隐形的其它打分:《红海行动》6.5分;《不成问题的问题》6.5分;《灾难艺术家》6分;)</p> <p>波米:7.5分;</p> <p>“表演和剧本是本片的两大亮点,但如果我们追根溯源,会发现它继承的是‘直面戏剧’的内核。”</p> <p>《三块广告牌》(Three Billboards Outside Ebbing, Missouri)平均分:约7.5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lt;Last Rose of Summer&gt;(English Chamber Orchestrai);</p> <p>第20秒-第1分半:嘉宾介绍及“迷影手帐”介绍;</p> <p>第1分半-第6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6分半-第8分钟: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p> <p>第8分钟-第44分钟:三位主播都先谈《三块广告牌》“亮点”(涉及剧透);</p> <p>1、玉年认为“人物关系”和“表演”都是优点;</p> <p>2、隐形称本片是“形式与戏剧的完美结合”,重点剖析本片的“两次视角转换”;</p> <p>3、波米结合麦克唐纳在“直面戏剧”时期的作品特点,谈到了本片胆大妄为的“五宗罪”:对上帝、女权人士、残障人士、LGBT和有色裔群体的全方位挑衅与暗中调侃;</p> <p>第44分钟-第1小时41分钟:三位主播谈该片“问题”(涉及剧透);</p> <p>1、三位着重提及“戴耳机听不见炸弹”及“智取DNA”等细节是否为硬伤;</p> <p>2、玉年觉得本片结尾有“编不下去的感觉”;</p> <p>3、隐形和波米则都谈到了本片在“视听语言”方面的进步空间;</p> <p>4、波米重点提及广告商与警长的“好人人设”与“恶土”环境营造方面的矛盾;</p> <p>第1小时41分钟-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马丁·麦克唐纳导演前作回溯;</p> <p>尾声曲目:&lt;Mildred Goes To War&gt;(Carter Burwell);</p> <p>影片《三块广告牌》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R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搜索者》(1956)</p> <p>《威尼斯疑魂》(1973)</p> <p>《德州巴黎》(1984)</p> <p>《秋菊打官司》(1992)</p> <p>《冰血暴》(1996)</p> <p>《永不妥协》(2000)</p> <p>《六发子弹的手枪》(2004)</p> <p>《密阳》(2007)</p> <p>《老无所依》(2007)</p> <p>《杀手没有假期》(又名“在布鲁日”,2008)</p> <p>《七个神经病》(2012)</p> <p>《谜一样的双眼》(美版,2015)</p> <p>《边境杀手》(2015)</p> <p>《我不是潘金莲》(2016)</p> <p>《赴汤蹈火》(2016)</p> <p>《猎凶风河谷》(2017)</p> <p>《东方快车谋杀案》(2017)</p> <p>《小丑回魂》(2017)</p> <p>《水形物语》(2017)</p> <p>《华盛顿邮报》(2017)</p> No 8094 full
<![CDATA[097《华盛顿邮报》他们在讲历史,我们在看童话]]> 主播打分:

钱德勒(资深媒体人;娱评人;微博ID“钱德勒摩羯”):7分;

“这片最大优点是‘职业感’的营造,尤其汉克斯饰演的狂躁主编,让我想起自己从业时遇到的很多老板。”

吴琦(“单读”主编;《月光男孩》等3期嘉宾;豆瓣ID“57”):6.5分;

“我们都看得出本片在攻击川普;高明的地方在于,他并非直接拍部《川普传》批判一番,而是在借古讽今。”

(吴琦的其他打分:《少年巴比伦》7分;《塔洛》6.5分;《月光男孩》6分)

波米:6分;

“这就是美国国师对川普一篇工整的讨伐檄文,而这些‘借题发挥’却影响到了电影的完成度。”

《华盛顿邮报》(The Post)平均分:约6.5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Green River>(Creedence Clearwater Revival);

第14秒-第1分半:嘉宾介绍与抽奖信息;

第1分半-第6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6分半-第10分钟: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

第10分钟-第37分半:嘉宾“吴琦”和“钱德勒”首先谈《华盛顿邮报》“亮点”,波米谈及影片“问题” (涉及剧透);

1、嘉宾“钱德勒”认为《邮报》里的“表演”和“职业感”还原是亮点,对肯尼迪等历史人物也呈现出作者观点;

2、嘉宾“吴琦”觉得影片对当下美国政坛的“春秋笔法”也值得敬佩;

3、波米谈到缺点时认为影片影射当下的“借题发挥”已经凌驾于对“事件本身”的展现,具体表现为对爆料人的弱化和对梅姨角色的强化,女权批判同样超脱历史语境;

第37分半钟-1小时13分半:交换意见,波米谈影片亮点,吴琦和钱德勒谈不足 (涉及剧透);

1、钱德勒认为《邮报》的问题是节奏太慢,“偷出文件”等情节悬疑感不够;

2、吴琦觉得影片在输出价值观上步步为营的算计有些无聊;

3、波米认为影片的各项技术表现仍然是“教科书级别”,“柠檬水”等细节也值得玩味;;

1小时13分半-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

1、印象中的《华盛顿邮报》,波米提及《邮报》记者写“中国媒体”的报道;

2、中国《邮报》或《聚焦》类调查报道原型;

3、其它传媒题材电影,波米重点提及《晚安,好运》,钱德勒推荐《对话尼克松》;

尾声曲目:<The Court's Decision and End Credits>(John Williams)。

影片《华盛顿邮报》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虎豹小霸王》(1969)

《总统班底》(又名“惊天大阴谋”,1976)

《晚安,好运》(2005)

《对话尼克松》(2008)

《美国最危险的人》(2009)

《逃离德黑兰》(2012)

《聚焦》(2015)

《间谍之桥》(2015)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97-eq71tq eb0f0272-4ae9-4288-b10e-7f615bc050db Sun, 25 Feb 2018 10: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钱德勒(资深媒体人;娱评人;微博ID“钱德勒摩羯”):7分;</p> <p>“这片最大优点是‘职业感’的营造,尤其汉克斯饰演的狂躁主编,让我想起自己从业时遇到的很多老板。”</p> <p>吴琦(“单读”主编;《月光男孩》等3期嘉宾;豆瓣ID“57”):6.5分;</p> <p>“我们都看得出本片在攻击川普;高明的地方在于,他并非直接拍部《川普传》批判一番,而是在借古讽今。”</p> <p>(吴琦的其他打分:《少年巴比伦》7分;《塔洛》6.5分;《月光男孩》6分)</p> <p>波米:6分;</p> <p>“这就是美国国师对川普一篇工整的讨伐檄文,而这些‘借题发挥’却影响到了电影的完成度。”</p> <p>《华盛顿邮报》(The Post)平均分:约6.5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lt;Green River&gt;(Creedence Clearwater Revival);</p> <p>第14秒-第1分半:嘉宾介绍与抽奖信息;</p> <p>第1分半-第6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6分半-第10分钟: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p> <p>第10分钟-第37分半:嘉宾“吴琦”和“钱德勒”首先谈《华盛顿邮报》“亮点”,波米谈及影片“问题” (涉及剧透);</p> <p>1、嘉宾“钱德勒”认为《邮报》里的“表演”和“职业感”还原是亮点,对肯尼迪等历史人物也呈现出作者观点;</p> <p>2、嘉宾“吴琦”觉得影片对当下美国政坛的“春秋笔法”也值得敬佩;</p> <p>3、波米谈到缺点时认为影片影射当下的“借题发挥”已经凌驾于对“事件本身”的展现,具体表现为对爆料人的弱化和对梅姨角色的强化,女权批判同样超脱历史语境;</p> <p>第37分半钟-1小时13分半:交换意见,波米谈影片亮点,吴琦和钱德勒谈不足 (涉及剧透);</p> <p>1、钱德勒认为《邮报》的问题是节奏太慢,“偷出文件”等情节悬疑感不够;</p> <p>2、吴琦觉得影片在输出价值观上步步为营的算计有些无聊;</p> <p>3、波米认为影片的各项技术表现仍然是“教科书级别”,“柠檬水”等细节也值得玩味;;</p> <p>1小时13分半-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p> <p>1、印象中的《华盛顿邮报》,波米提及《邮报》记者写“中国媒体”的报道;</p> <p>2、中国《邮报》或《聚焦》类调查报道原型;</p> <p>3、其它传媒题材电影,波米重点提及《晚安,好运》,钱德勒推荐《对话尼克松》;</p> <p>尾声曲目:&lt;The Court's Decision and End Credits&gt;(John Williams)。</p> <p>影片《华盛顿邮报》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虎豹小霸王》(1969)</p> <p>《总统班底》(又名“惊天大阴谋”,1976)</p> <p>《晚安,好运》(2005)</p> <p>《对话尼克松》(2008)</p> <p>《美国最危险的人》(2009)</p> <p>《逃离德黑兰》(2012)</p> <p>《聚焦》(2015)</p> <p>《间谍之桥》(2015)</p> No 7181 full
<![CDATA[096《我,花样女王》这部漫威+DC主演的联袂之作,是本届奥斯卡最大遗珠!]]> 主播打分:

田野(青年编剧;《玉子》等6期嘉宾;豆瓣ID“低端的雪盲”):8分;

“片中主人公‘对抗对手’与‘对抗妈妈’都只是表面,它的本质就是‘对抗体制’。”

(田野的其他打分:《羞羞的铁拳》7分;《军舰岛》6分;《伯德小姐》5分)

小猱(《玉子》等2期嘉宾;微博&豆瓣ID“猱困困”):8分;

“如果说《伯德小姐》讲的是人生里的小事,《广告牌》讲的是人生里的大事,那这片就是‘老娘把自己活成了大事’!”

(小猱的其他打分:《缝纫机乐队》8分;《奇迹男孩》6分;《伯德小姐》5分)

波米:6.5分;

“这是典型的反励志片,从母亲的家教到丈夫的家暴,早已决定主人公的命运;后面模仿科恩的袭击事件反倒画蛇添足了。”

《我,花样女王》(I, Tonya)平均分:约7.5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Fair to Love Me>(Mark Batson);

第18秒-第4分钟: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4分钟-第8分钟: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

第8分钟-第31分钟:嘉宾“田野”和“小猱”首先谈《我,花样女王》“亮点”,波米谈及影片“问题” (涉及剧透);

第31分钟-1小时1分:交换意见,波米谈影片亮点,田野和小猱谈问题 (涉及剧透);

1小时1分-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

1、体育史上的类似事件,波米提及“格拉芙球迷刺伤塞莱斯”公案;

2、电影史上的相似影片,嘉宾分别推荐《狐狸猎手》、《红军冰球队》和《国家代表》;

尾声曲目:<Devil Woman>(Cliff Richard)。影片《我,花样女王》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R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愤怒的公牛》(1980)

《血迷宫》(1984)

《尼克松》(1995)

《挑战星期天》(1999)

《摔角王》(2008)

《国家代表》(2009)

《黑天鹅》(2010)

《华尔街之狼》(2013)

《狐狸猎手》(2014)

《红军冰球队》(2014)

《七日地狱》(2015)

《飞鹰艾迪》(2016)

《环药房自行车赛》(2017)

《伊卡洛斯》(2017)

《摔跤吧!爸爸》(2017)

《母亲!》(2017)

《灾难艺术家》(2017)

《性别之战》(2017)

《伯德小姐》(2017 )

《茉莉牌局》(2017)

《中国女排》(预计2019年上映)

《李娜传》(已停摆)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96DC-eq71t0 49b5b84f-0dd2-4f7a-85a0-d5758484c8cd Sun, 18 Feb 2018 10: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田野(青年编剧;《玉子》等6期嘉宾;豆瓣ID“低端的雪盲”):8分;</p> <p>“片中主人公‘对抗对手’与‘对抗妈妈’都只是表面,它的本质就是‘对抗体制’。”</p> <p>(田野的其他打分:《羞羞的铁拳》7分;《军舰岛》6分;《伯德小姐》5分)</p> <p>小猱(《玉子》等2期嘉宾;微博&amp;豆瓣ID“猱困困”):8分;</p> <p>“如果说《伯德小姐》讲的是人生里的小事,《广告牌》讲的是人生里的大事,那这片就是‘老娘把自己活成了大事’!”</p> <p>(小猱的其他打分:《缝纫机乐队》8分;《奇迹男孩》6分;《伯德小姐》5分)</p> <p>波米:6.5分;</p> <p>“这是典型的反励志片,从母亲的家教到丈夫的家暴,早已决定主人公的命运;后面模仿科恩的袭击事件反倒画蛇添足了。”</p> <p>《我,花样女王》(I, Tonya)平均分:约7.5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lt;Fair to Love Me&gt;(Mark Batson);</p> <p>第18秒-第4分钟: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4分钟-第8分钟: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p> <p>第8分钟-第31分钟:嘉宾“田野”和“小猱”首先谈《我,花样女王》“亮点”,波米谈及影片“问题” (涉及剧透);</p> <p>第31分钟-1小时1分:交换意见,波米谈影片亮点,田野和小猱谈问题 (涉及剧透);</p> <p>1小时1分-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p> <p>1、体育史上的类似事件,波米提及“格拉芙球迷刺伤塞莱斯”公案;</p> <p>2、电影史上的相似影片,嘉宾分别推荐《狐狸猎手》、《红军冰球队》和《国家代表》;</p> <p>尾声曲目:&lt;Devil Woman&gt;(Cliff Richard)。影片《我,花样女王》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R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nbsp;</p> <p>《愤怒的公牛》(1980)</p> <p>《血迷宫》(1984)</p> <p>《尼克松》(1995)</p> <p>《挑战星期天》(1999)</p> <p>《摔角王》(2008)</p> <p>《国家代表》(2009)</p> <p>《黑天鹅》(2010)</p> <p>《华尔街之狼》(2013)</p> <p>《狐狸猎手》(2014)</p> <p>《红军冰球队》(2014)</p> <p>《七日地狱》(2015)</p> <p>《飞鹰艾迪》(2016)</p> <p>《环药房自行车赛》(2017)</p> <p>《伊卡洛斯》(2017)</p> <p>《摔跤吧!爸爸》(2017)</p> <p>《母亲!》(2017)</p> <p>《灾难艺术家》(2017)</p> <p>《性别之战》(2017)</p> <p>《伯德小姐》(2017 )</p> <p>《茉莉牌局》(2017)</p> <p>《中国女排》(预计2019年上映)</p> <p>《李娜传》(已停摆)</p> No 5930 full
<![CDATA[095《水形物语》纯爱之下,是导演颠覆“上帝人形论”的磅礴野心!]]> 主播打分:

思源(曾撰写《德托罗展》一文):7分;

“这片可不算怪兽电影,希望以后大家能分清‘有怪兽出现的电影’和‘怪兽电影’的区别。”

顿河(著名制片人&编剧,《相爱相亲》等5期嘉宾;个人公众号“顿的河”):6分;

“本片太过精巧和老套,还有作者在表达对人类厌恶之后的一种洋洋自得。”

波米:6.5分;

“这片对于受众可以‘动之以情’,对于我这样的非受众又能‘晓之以理’。”

《水形物语》(The Shape of Water)平均分:约6.5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The Shape of Water>(Alexandre Desplat);

第17秒-第2分钟:嘉宾信息介绍;

第2分钟-第7分钟: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7分-第10分半: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

第10分半-第29分钟:嘉宾“顿河”和波米首先谈《水形物语》“亮点”,嘉宾“思源”谈及影片“问题” (涉及剧透);

1、顿河认为本片剧本比较工整,对“克苏鲁神话观”的呈现较为有趣;

2、波米认为影片“重塑上帝”的主题很有价值,文本也几乎无懈可击;

3、思源谈到问题时认为影片在“怪物设定”上反而不如导演前作,而影片色调风格上也存在冲突;

第29分钟-第56分半:交换意见,思源谈影片亮点,顿河和波米谈问题 (涉及剧透);

1、顿河觉得导演在片中流露出的“冷漠感”让他不太喜欢,而“爱情线”呈现得比较老套;

2、思源觉得影片成功建构了关于主题的“多义性”;

3、波米认为影片问题在于故事支线太散而且略有投机性;

第56分半-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

1、吉尔莫·德尔·托罗生平长片电影回顾;

2、“墨西哥三杰”对比;

尾声曲目:<You’ll Never Know>(Renée Fleming)。

影片《水形物语》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R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黑湖妖谭》(1954)

《神奇旅程》(1966)

《钢琴课》(1993)

《魔鬼银爪》(1993)

《变种DNA》(1997)

《鬼童院》(2001)

《蜘蛛侠》(山姆·雷米版,下同,2002)

《刀锋战士2》(2002)

《蜘蛛侠2》(2004)

《地狱男爵》(2004)

《潘神的迷宫》(2006)

《蜘蛛侠3》(2007)

《地狱男爵2:黄金军团》(2008)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2012)

《小时代》(2013)

《环太平洋1》(2013)

《猩红山峰》(2015)

《爱乐之城》(2016)

《逃出绝命镇》(2017)

《美女与野兽》(2017)

《母亲!》(2017)

《星球大战8:最后的绝地武士》(2017)

《环太平洋2》(2018)

《神奇旅程》(托罗翻拍版,2020)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95-eq71sd 9e1c058c-e75d-4b26-8391-0a52039ace46 Mon, 12 Feb 2018 10: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思源(曾撰写《德托罗展》一文):7分;</p> <p>“这片可不算怪兽电影,希望以后大家能分清‘有怪兽出现的电影’和‘怪兽电影’的区别。”</p> <p>顿河(著名制片人&amp;编剧,《相爱相亲》等5期嘉宾;个人公众号“顿的河”):6分;</p> <p>“本片太过精巧和老套,还有作者在表达对人类厌恶之后的一种洋洋自得。”</p> <p>波米:6.5分;</p> <p>“这片对于受众可以‘动之以情’,对于我这样的非受众又能‘晓之以理’。”</p> <p>《水形物语》(The Shape of Water)平均分:约6.5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lt;The Shape of Water&gt;(Alexandre Desplat);</p> <p>第17秒-第2分钟:嘉宾信息介绍;</p> <p>第2分钟-第7分钟: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7分-第10分半: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p> <p>第10分半-第29分钟:嘉宾“顿河”和波米首先谈《水形物语》“亮点”,嘉宾“思源”谈及影片“问题” (涉及剧透);</p> <p>1、顿河认为本片剧本比较工整,对“克苏鲁神话观”的呈现较为有趣;</p> <p>2、波米认为影片“重塑上帝”的主题很有价值,文本也几乎无懈可击;</p> <p>3、思源谈到问题时认为影片在“怪物设定”上反而不如导演前作,而影片色调风格上也存在冲突;</p> <p>第29分钟-第56分半:交换意见,思源谈影片亮点,顿河和波米谈问题 (涉及剧透);</p> <p>1、顿河觉得导演在片中流露出的“冷漠感”让他不太喜欢,而“爱情线”呈现得比较老套;</p> <p>2、思源觉得影片成功建构了关于主题的“多义性”;</p> <p>3、波米认为影片问题在于故事支线太散而且略有投机性;</p> <p>第56分半-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p> <p>1、吉尔莫·德尔·托罗生平长片电影回顾;</p> <p>2、“墨西哥三杰”对比;</p> <p>尾声曲目:&lt;You’ll Never Know&gt;(Renée Fleming)。</p> <p>影片《水形物语》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R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nbsp;</p> <p>《黑湖妖谭》(1954)</p> <p>《神奇旅程》(1966)</p> <p>《钢琴课》(1993)</p> <p>《魔鬼银爪》(1993)</p> <p>《变种DNA》(1997)</p> <p>《鬼童院》(2001)</p> <p>《蜘蛛侠》(山姆·雷米版,下同,2002)</p> <p>《刀锋战士2》(2002)</p> <p>《蜘蛛侠2》(2004)</p> <p>《地狱男爵》(2004)</p> <p>《潘神的迷宫》(2006)</p> <p>《蜘蛛侠3》(2007)</p> <p>《地狱男爵2:黄金军团》(2008)</p> <p>《少年派的奇幻漂流》(2012)</p> <p>《小时代》(2013)</p> <p>《环太平洋1》(2013)</p> <p>《猩红山峰》(2015)</p> <p>《爱乐之城》(2016)</p> <p>《逃出绝命镇》(2017)</p> <p>《美女与野兽》(2017)</p> <p>《母亲!》(2017)</p> <p>《星球大战8:最后的绝地武士》(2017)</p> <p>《环太平洋2》(2018)</p> <p>《神奇旅程》(托罗翻拍版,2020)</p> No 6599 full
<![CDATA[094《性别之战》《爱乐》团队+《月光》配乐”竟搞出了个美国版《叶问2》?]]> 主播打分:

胡力涛(著名网球解说员,微博“狐狸逃”/公号“完美狐度”):7.5分;

“这片对当年网球技术细节的还原相当准确,就这一点,国内在拍这类电影时就没办法赶上。”

杰卡斯(NFL/网球解说员):6.5分;

“这片对女主角爱情线与事业线的结合不够紧密,以至于最后情绪释放时,我无动于衷。”

波米:6.5分;

“比利·简·金由于承载了‘同性’与‘女权’两层主题,人物本身塑造存在问题,反而看似是反派的男球员鲍比是个亮点。”

《性别之战》(Battle of the Sexes)平均分:约6.8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Billie Jean King>(Nicholas Britell);

第23秒-第2分半:两位新嘉宾主播介绍;

第2分半-第7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7分半-第10分半: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

第10分半-第33分半:嘉宾“杰卡斯”与“波米”首先谈《性别之战》“问题”,嘉宾“胡力涛”谈及影片“亮点” (涉及剧透);

第33分半-第59分钟:交换意见,杰卡斯和波米谈影片亮点,嘉宾“胡力涛”谈问题 (涉及剧透);

第59分钟-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

1、胡力涛重点科普《性别之战》背后的真实网球历史及“性别之战”这类表演赛的变迁;

2、近年其它网球题材电影概览,重点提及《博格对战麦肯罗》与《七日地狱》;

3、中国“网球题材”影片试水可能性;波米重点提及“胡娜事件”,胡力涛提及他曾参与讨论的已停摆项目《李娜传》的困难与停牌原因分析;三位谈及“反体制”主题与“审查制度”的冲突;

4、两位解说员推荐各自最爱的“体育片”,杰卡斯重点谈及《百万美元宝贝》,胡力涛推荐《沙鸥》;

尾声曲目:<Rocket Man>(Elton John)。

影片《性别之战》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水上春秋》(1959)

《女跳水队员》(1964)

《胜利大逃亡》(1981)

《沙鸥》(1981)

《洛奇4》(1985)

《百万美元宝贝》(2004)

《黑天鹅》(2010)

《叶问2》(2010)

《中国合伙人》(2013)

《极速风流》(2013)

《美国骗局》(2013)

《红军冰球队》(2014)

《七日地狱》(2015)

《隐藏人物》(2016)

《美国行动》(又名《美国制造》,2017)

《环药房自行车赛》(2017)

《博格对战麦肯罗》(2017)

《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2017)

《马戏之王》(2017)

《我,花样女王》(2017)

《中国女排》(预计2019年上映)

《李娜传》(已停摆)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942-eq71r9 bf4f52e9-a0b0-42ee-88cb-e7ffe5719c87 Sun, 04 Feb 2018 10: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胡力涛(著名网球解说员,微博“狐狸逃”/公号“完美狐度”):7.5分;</p> <p>“这片对当年网球技术细节的还原相当准确,就这一点,国内在拍这类电影时就没办法赶上。”</p> <p>杰卡斯(NFL/网球解说员):6.5分;</p> <p>“这片对女主角爱情线与事业线的结合不够紧密,以至于最后情绪释放时,我无动于衷。”</p> <p>波米:6.5分;</p> <p>“比利·简·金由于承载了‘同性’与‘女权’两层主题,人物本身塑造存在问题,反而看似是反派的男球员鲍比是个亮点。”</p> <p>《性别之战》(Battle of the Sexes)平均分:约6.8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lt;Billie Jean King&gt;(Nicholas Britell);</p> <p>第23秒-第2分半:两位新嘉宾主播介绍;</p> <p>第2分半-第7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7分半-第10分半: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p> <p>第10分半-第33分半:嘉宾“杰卡斯”与“波米”首先谈《性别之战》“问题”,嘉宾“胡力涛”谈及影片“亮点” (涉及剧透);</p> <p>第33分半-第59分钟:交换意见,杰卡斯和波米谈影片亮点,嘉宾“胡力涛”谈问题 (涉及剧透);</p> <p>第59分钟-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p> <p>1、胡力涛重点科普《性别之战》背后的真实网球历史及“性别之战”这类表演赛的变迁;</p> <p>2、近年其它网球题材电影概览,重点提及《博格对战麦肯罗》与《七日地狱》;</p> <p>3、中国“网球题材”影片试水可能性;波米重点提及“胡娜事件”,胡力涛提及他曾参与讨论的已停摆项目《李娜传》的困难与停牌原因分析;三位谈及“反体制”主题与“审查制度”的冲突;</p> <p>4、两位解说员推荐各自最爱的“体育片”,杰卡斯重点谈及《百万美元宝贝》,胡力涛推荐《沙鸥》;</p> <p>尾声曲目:&lt;Rocket Man&gt;(Elton John)。</p> <p>影片《性别之战》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nbsp;</p> <p>《水上春秋》(1959)</p> <p>《女跳水队员》(1964)</p> <p>《胜利大逃亡》(1981)</p> <p>《沙鸥》(1981)</p> <p>《洛奇4》(1985)</p> <p>《百万美元宝贝》(2004)</p> <p>《黑天鹅》(2010)</p> <p>《叶问2》(2010)</p> <p>《中国合伙人》(2013)</p> <p>《极速风流》(2013)</p> <p>《美国骗局》(2013)</p> <p>《红军冰球队》(2014)</p> <p>《七日地狱》(2015)</p> <p>《隐藏人物》(2016)</p> <p>《美国行动》(又名《美国制造》,2017)</p> <p>《环药房自行车赛》(2017)</p> <p>《博格对战麦肯罗》(2017)</p> <p>《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2017)</p> <p>《马戏之王》(2017)</p> <p>《我,花样女王》(2017)</p> <p>《中国女排》(预计2019年上映)</p> <p>《李娜传》(已停摆)</p> No 7096 full
<![CDATA[093《灾难艺术家》真的,你的立意还不如你嘲笑的那部电影!]]> 主播打分:

法兰西胶片(资深媒体人;《底特律》等9期嘉宾;微博&豆瓣ID“法兰西胶片”):7.5分;

“我最终为这部电影呈现的‘兄弟情’所打动,这是本片高于‘挖苦烂片导演’的地方。”

(胶片的其他打分:《移动迷宫3》5分;《神秘巨星》5分;《解忧杂货店》5分)

隐形(青年编剧;《不成问题的问题》等21期嘉宾):6分;

“这片呈现的片场状态太亲切了,我就像塞斯·罗根,因为我也合作过无数个傻逼导演!”

(隐形的其他打分:《不成问题的问题》6.5分;《王牌特工2》6.5分;《天才枪手》6分)

波米:4.5分;

“这就是部恶搞片,除此之外毫无意义。尤其在所谓‘励志’方面,本片带有一定欺骗性。”

《灾难艺术家》(The Disaster Artist)平均分:6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片头/片尾曲:<North Korea Children Playing the Guitar>;

第24秒-第6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6分半-第12分钟: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

第12分钟-第39分钟:嘉宾“隐形”与波米首先提到《灾难艺术家》的“问题”,嘉宾“胶片”谈及影片“缺点” (涉及剧透);

第39分钟-第49分钟:交换意见,隐形与波米归纳《灾难艺术家》的“亮点”,胶片谈影片缺点(涉及剧透);

第49分钟-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

1、浅谈蒂姆·波顿经典之作《艾德伍德》;

2、“阿帕图党”电影回顾;

3、“中国的灾难艺术家”:从《逐梦演艺圈》的爆火到《盲·道》导演李杨的坠落;

影片《灾难艺术家》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R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艾德·伍德》(1994)

《四十岁的老处男》(2005)

《SM片场实录》(2013)

《世界末日》(2013版)

《采访》(又译“刺杀金正恩”,2014)

《生活残骸》(又译“火车出轨”,2015)

《邻居大战2:姐妹会崛起》(2016)

《纯洁心灵·逐梦演艺圈》(2017)

《盲·道》(2018)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93-eq71qi d10d1b1c-1bc3-4acd-a15b-e0d3e8823552 Sun, 28 Jan 2018 10: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法兰西胶片(资深媒体人;《底特律》等9期嘉宾;微博&amp;豆瓣ID“法兰西胶片”):7.5分;</p> <p>“我最终为这部电影呈现的‘兄弟情’所打动,这是本片高于‘挖苦烂片导演’的地方。”</p> <p>(胶片的其他打分:《移动迷宫3》5分;《神秘巨星》5分;《解忧杂货店》5分)</p> <p>隐形(青年编剧;《不成问题的问题》等21期嘉宾):6分;</p> <p>“这片呈现的片场状态太亲切了,我就像塞斯·罗根,因为我也合作过无数个傻逼导演!”</p> <p>(隐形的其他打分:《不成问题的问题》6.5分;《王牌特工2》6.5分;《天才枪手》6分)</p> <p>波米:4.5分;</p> <p>“这就是部恶搞片,除此之外毫无意义。尤其在所谓‘励志’方面,本片带有一定欺骗性。”</p> <p>《灾难艺术家》(The Disaster Artist)平均分:6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片头/片尾曲:&lt;North Korea Children Playing the Guitar&gt;;</p> <p>第24秒-第6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6分半-第12分钟: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p> <p>第12分钟-第39分钟:嘉宾“隐形”与波米首先提到《灾难艺术家》的“问题”,嘉宾“胶片”谈及影片“缺点” (涉及剧透);</p> <p>第39分钟-第49分钟:交换意见,隐形与波米归纳《灾难艺术家》的“亮点”,胶片谈影片缺点(涉及剧透);</p> <p>第49分钟-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p> <p>1、浅谈蒂姆·波顿经典之作《艾德伍德》;</p> <p>2、“阿帕图党”电影回顾;</p> <p>3、“中国的灾难艺术家”:从《逐梦演艺圈》的爆火到《盲·道》导演李杨的坠落;</p> <p>影片《灾难艺术家》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R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艾德·伍德》(1994)</p> <p>《四十岁的老处男》(2005)</p> <p>《SM片场实录》(2013)</p> <p>《世界末日》(2013版)</p> <p>《采访》(又译“刺杀金正恩”,2014)</p> <p>《生活残骸》(又译“火车出轨”,2015)</p> <p>《邻居大战2:姐妹会崛起》(2016)</p> <p>《纯洁心灵·逐梦演艺圈》(2017)</p> <p>《盲·道》(2018)</p> No 6509 full
<![CDATA[092《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我如果说,这部不是同性恋电影呢?]]> 主播打分:

雷普利(凤凰电影前编辑;《母亲!》等23期嘉宾):7分;

“本片完全在讨论纯爱,这在同性题材中非常难得,但它对‘同妻’的处理我在价值观上无法认同。”

(雷普利的其他打分:《二代妖精》6分;《解忧杂货店》5分;《妖铃铃》4分)

蜉蝣(“不散”创始人之一;《芳华》等4期嘉宾;公众号“不散”):8.5分;

“这部电影太美了,它几乎做到了这一题材下能做到的最好程度。”

(蜉蝣的其他打分:《寻梦环游记》8分;《芳华》6.5分;《至爱梵高》5分)

波米:6分;

“本质上这片捕获的是‘小妞电影’的受众,它把恋爱环境真空化,在毫无外力干扰的情况下制造所谓罗曼蒂克,这也是小妞电影的套路。”

《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Call Me By Your Name)平均分:约7.2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Love My Way>(The Psychedelic Furs);

第11秒-第8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8分半-第12分半: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

第12分半-第31分半:波米和雷普利首先提到《请以》的“亮点”,蜉蝣谈及影片“缺点” (涉及剧透);

1、雷普利认为本片对同性题材的切入角度非常难得,电影技法也有亮点;

2、蜉蝣认为本片对主题呈现不够是最大问题,结合侯麦作品,蜉蝣认为本片文本远大于导演水平;

3、波米认为本片强调了“一个少年的性探索过程”,这一点颇为不易;

第31分半-第1小时5分半:交换意见,波米和雷普利提到《请以》的“缺点”,蜉蝣谈及影片“亮点”(涉及剧透);

1、雷普利认为本片所有角色都是“纸片人设”,尤其“父亲”和他“最后的劝导”是全片败笔;

2、蜉蝣认为本片拍的非常美,很多细节深入人心,和《卡罗尔》异曲同工;

3、波米认为本片对艾米·汉莫的角色定位存在问题,全片也更多胜在并不高级的“浪漫情景营造”,他也对阿彼察邦风格的摄影与文本的结合颇有微词;

第1小时5分半-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

1、导演卢卡·瓜达尼诺前作《我是爱》等片介绍,波米有“与电影相亲”等外延感触;

2、简述编剧伊沃里同题材前作《莫里斯》;

3、相关题材影片漫谈;

尾声曲目:<Visions of Gideon >(Sufjan Stevens)。

影片《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重要信息:

本片推断分级:R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山之音》(1954)

《莫里斯》(1987)

《风月俏佳人》(1990)

《西雅图夜未眠》(1993)

《爱情万岁》(1994)

《盗火线》(1995)

《爱在黎明破晓前》(1995)

《夏天的故事》(1996)

《春光乍泄》(1997)

《卧虎藏龙》(2000)

《托斯卡纳艳阳下》(2003)

《爱在日落黄昏时》(2004)

《热带疾病》(2004)

《断背山》(2005)

《我是爱》(2009)

《和莎莫的五百天》(2009)

《得闲炒饭》(2010)

《爱在午夜降临前》(2013)

《绝美之城》(2013)

《贝托鲁奇》(2013)

《假日惊情》(2015)

《卡罗尔》(2015)

《小姐》(2016)

《月光男孩》(2016)

《相爱相亲》(2017)

《至爱梵高·星空之谜》(2017)

《伯德小姐》(2017)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92-eq71pm 0abfbfd4-7e6b-46a8-b104-cbbc336c8cae Mon, 22 Jan 2018 10: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雷普利(凤凰电影前编辑;《母亲!》等23期嘉宾):7分;</p> <p>“本片完全在讨论纯爱,这在同性题材中非常难得,但它对‘同妻’的处理我在价值观上无法认同。”</p> <p>(雷普利的其他打分:《二代妖精》6分;《解忧杂货店》5分;《妖铃铃》4分)</p> <p>蜉蝣(“不散”创始人之一;《芳华》等4期嘉宾;公众号“不散”):8.5分;</p> <p>“这部电影太美了,它几乎做到了这一题材下能做到的最好程度。”</p> <p>(蜉蝣的其他打分:《寻梦环游记》8分;《芳华》6.5分;《至爱梵高》5分)</p> <p>波米:6分;</p> <p>“本质上这片捕获的是‘小妞电影’的受众,它把恋爱环境真空化,在毫无外力干扰的情况下制造所谓罗曼蒂克,这也是小妞电影的套路。”</p> <p>《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Call Me By Your Name)平均分:约7.2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lt;Love My Way&gt;(The Psychedelic Furs);</p> <p>第11秒-第8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8分半-第12分半: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p> <p>第12分半-第31分半:波米和雷普利首先提到《请以》的“亮点”,蜉蝣谈及影片“缺点” (涉及剧透);</p> <p>1、雷普利认为本片对同性题材的切入角度非常难得,电影技法也有亮点;</p> <p>2、蜉蝣认为本片对主题呈现不够是最大问题,结合侯麦作品,蜉蝣认为本片文本远大于导演水平;</p> <p>3、波米认为本片强调了“一个少年的性探索过程”,这一点颇为不易;</p> <p>第31分半-第1小时5分半:交换意见,波米和雷普利提到《请以》的“缺点”,蜉蝣谈及影片“亮点”(涉及剧透);</p> <p>1、雷普利认为本片所有角色都是“纸片人设”,尤其“父亲”和他“最后的劝导”是全片败笔;</p> <p>2、蜉蝣认为本片拍的非常美,很多细节深入人心,和《卡罗尔》异曲同工;</p> <p>3、波米认为本片对艾米·汉莫的角色定位存在问题,全片也更多胜在并不高级的“浪漫情景营造”,他也对阿彼察邦风格的摄影与文本的结合颇有微词;</p> <p>第1小时5分半-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p> <p>1、导演卢卡·瓜达尼诺前作《我是爱》等片介绍,波米有“与电影相亲”等外延感触;</p> <p>2、简述编剧伊沃里同题材前作《莫里斯》;</p> <p>3、相关题材影片漫谈;</p> <p>尾声曲目:&lt;Visions of Gideon &gt;(Sufjan Stevens)。</p> <p>影片《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重要信息:</p> <p>本片推断分级:R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山之音》(1954)</p> <p>《莫里斯》(1987)</p> <p>《风月俏佳人》(1990)</p> <p>《西雅图夜未眠》(1993)</p> <p>《爱情万岁》(1994)</p> <p>《盗火线》(1995)</p> <p>《爱在黎明破晓前》(1995)</p> <p>《夏天的故事》(1996)</p> <p>《春光乍泄》(1997)</p> <p>《卧虎藏龙》(2000)</p> <p>《托斯卡纳艳阳下》(2003)</p> <p>《爱在日落黄昏时》(2004)</p> <p>《热带疾病》(2004)</p> <p>《断背山》(2005)</p> <p>《我是爱》(2009)</p> <p>《和莎莫的五百天》(2009)</p> <p>《得闲炒饭》(2010)</p> <p>《爱在午夜降临前》(2013)</p> <p>《绝美之城》(2013)</p> <p>《贝托鲁奇》(2013)</p> <p>《假日惊情》(2015)</p> <p>《卡罗尔》(2015)</p> <p>《小姐》(2016)</p> <p>《月光男孩》(2016)</p> <p>《相爱相亲》(2017)</p> <p>《至爱梵高·星空之谜》(2017)</p> <p>《伯德小姐》(2017)</p> No 5220 full
<![CDATA[091《不成问题的问题》那年重庆,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破产了……]]> 主播打分:

陈旦兮(著名艺人经纪;《驴得水》嘉宾):7分;

“影片比想象的有趣,但它并没给出一个明确的价值观:到底谁对谁错?看过后,会产生一种‘与我无关’的感觉。”

(陈旦兮的其他打分:《寻梦环游记》9分;《驴得水》5分)

隐形(青年编剧;《天才枪手》等20期嘉宾):6.5分;

“本片原著就和老舍大多的作品都不同,小说在讲‘’赛先生之死’,而当改成电影时感觉有点散。”

(隐形的其他打分:《生存家族》6.5分;《天才枪手》6分;《猩球崛起3》6分)

波米:7分;

“尤大兴会做事不会做人,丁主任会做人不会做事。而在中国,会做人当然比会做事重要得多。”

《不成问题的问题》平均分:约6.8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Summer Palace Main Theme>(Peyman Yazdanian);

第14秒-第4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4分半-第8分半: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

第8分半-第31分半:隐形首先提到《不成问题的问题》的“缺点”,陈旦兮与波米谈及影片“亮点” (涉及剧透);

1、隐形在谈到缺点的时候认为影片未能呈现出老舍原著的很多含义;

2、陈旦兮特别推荐给关注“三色幼儿园事件”的人群观看,她认为影片中呈现的国民性至今未变;

3、波米谈到了影片“政治寓言”特质,并试图带入近几年西南方向的热点事件阐述影片主题;

第31分半-第54分钟:交换意见,隐形提到《不成问题的问题》的“亮点”,陈旦兮与波米谈及影片“缺点”(涉及剧透);

1、隐形认为影片的黑白摄影非常出色,对此波米有不同意见;

2、陈旦夕觉得本片“价值观模糊”,看过后并不会给人留下太深刻印象;

3、波米认为影片弱化了丁主任的“私人行事动机”,而对“佟小姐”和“尤太太”等女性角色的浪漫化塑造与主线无关;

第54分钟-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

1、老舍改编电影漫谈;

2、梅峰编剧作品回溯,主播重点提及《颐和园》;

3、“北电学院派”导演风格简单对比;

尾声曲目:《氧气》(郝蕾)。

影片《不成问题的问题》重要信息:

本片推断分级:PG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小城之春》(1948)

《我这一辈子》(1950)

《风花雪月》(1977)

《骆驼祥子》(1982)

《茶馆》(1982)

《月牙儿》(1986)

《鼓书艺人》(1987)

《小城之春》(2002版)

《颐和园》(2003)

《黑社会1-2》(2005-2006)

《南京!南京!》(2009)

《浮城谜事》(2012)

《驴得水》(2016)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91-eq71p9 71910b3e-874c-4bca-9335-2d078cccfda9 Sun, 07 Jan 2018 10: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陈旦兮(著名艺人经纪;《驴得水》嘉宾):7分;</p> <p>“影片比想象的有趣,但它并没给出一个明确的价值观:到底谁对谁错?看过后,会产生一种‘与我无关’的感觉。”</p> <p>(陈旦兮的其他打分:《寻梦环游记》9分;《驴得水》5分)</p> <p>隐形(青年编剧;《天才枪手》等20期嘉宾):6.5分;</p> <p>“本片原著就和老舍大多的作品都不同,小说在讲‘’赛先生之死’,而当改成电影时感觉有点散。”</p> <p>(隐形的其他打分:《生存家族》6.5分;《天才枪手》6分;《猩球崛起3》6分)</p> <p>波米:7分;</p> <p>“尤大兴会做事不会做人,丁主任会做人不会做事。而在中国,会做人当然比会做事重要得多。”</p> <p>《不成问题的问题》平均分:约6.8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lt;Summer Palace Main Theme&gt;(Peyman Yazdanian);</p> <p>第14秒-第4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4分半-第8分半: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p> <p>第8分半-第31分半:隐形首先提到《不成问题的问题》的“缺点”,陈旦兮与波米谈及影片“亮点” (涉及剧透);</p> <p>1、隐形在谈到缺点的时候认为影片未能呈现出老舍原著的很多含义;</p> <p>2、陈旦兮特别推荐给关注“三色幼儿园事件”的人群观看,她认为影片中呈现的国民性至今未变;</p> <p>3、波米谈到了影片“政治寓言”特质,并试图带入近几年西南方向的热点事件阐述影片主题;</p> <p>第31分半-第54分钟:交换意见,隐形提到《不成问题的问题》的“亮点”,陈旦兮与波米谈及影片“缺点”(涉及剧透);</p> <p>1、隐形认为影片的黑白摄影非常出色,对此波米有不同意见;</p> <p>2、陈旦夕觉得本片“价值观模糊”,看过后并不会给人留下太深刻印象;</p> <p>3、波米认为影片弱化了丁主任的“私人行事动机”,而对“佟小姐”和“尤太太”等女性角色的浪漫化塑造与主线无关;</p> <p>第54分钟-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p> <p>1、老舍改编电影漫谈;</p> <p>2、梅峰编剧作品回溯,主播重点提及《颐和园》;</p> <p>3、“北电学院派”导演风格简单对比;</p> <p>尾声曲目:《氧气》(郝蕾)。</p> <p>影片《不成问题的问题》重要信息:</p> <p>本片推断分级:PG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小城之春》(1948)</p> <p>《我这一辈子》(1950)</p> <p>《风花雪月》(1977)</p> <p>《骆驼祥子》(1982)</p> <p>《茶馆》(1982)</p> <p>《月牙儿》(1986)</p> <p>《鼓书艺人》(1987)</p> <p>《小城之春》(2002版)</p> <p>《颐和园》(2003)</p> <p>《黑社会1-2》(2005-2006)</p> <p>《南京!南京!》(2009)</p> <p>《浮城谜事》(2012)</p> <p>《驴得水》(2016)</p> No 5400 full
<![CDATA[090《小丑回魂》今天回来找你的不只是小丑,还有一个老朋友……]]> 主播打分:

诗扬(《鬼影人间》主播;微博&公众号“鬼影人间”):7分;

“美国人怕小丑,是因为小丑形象在美国随处可见。而我们没有这类文化,看这片时自然就不会有多大体会。”

波米:6.5分;

“《它》在北美的空前成功理所应当,这就是美国‘小镇青年’的《乘风破浪》,也是史蒂芬·金自己的《芳华》。”

《小丑回魂》(It)平均分:约6.8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Every 27 Years>(Benjamin Wallfisch);

第21秒-第3分钟:嘉宾与抽奖环节介绍;

第3分钟-第9分钟: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9分钟-第11分半:两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

第11分半-第25分半:嘉宾“诗扬”和波米先谈《小丑回魂》“亮点”(涉及剧透):

1、嘉宾“诗扬”认为本片是史蒂芬·金作品的“集大成者”,而最喜欢其中的“幻灯片场景”;

2、波米认为《小丑回魂》在人物塑造上非常用心,视觉效果也较前一版有大幅度升级;

第25分半-第55分钟:嘉宾“诗扬”和波米谈影片“问题”(涉及剧透):

1、诗扬觉得本片青春片段落安插的较为突兀,“小丑文化”对中国人来说“恐怖感不足”;

2、波米认为本片在“人鬼斗法”的规则上阐述的混乱不清,小镇的肃杀氛围营造也相当失败;

第55分钟-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

1、史蒂芬·金作品改编电影回顾 ;

2、浅谈《小丑回魂》导演前作《妈妈》;

3、嘉宾“诗扬”回顾2017年恐怖片;

尾声曲目:<Stand By Me>(Ben E. King)。

影片《小丑回魂》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R级;

《魔女嘉莉》(德·帕尔玛版,1976)

《闪灵》(1980)

《伴我同行》(1986)

《小丑回魂》(汤米·李·华莱士版,1990)

《危情十日》(1990)

《午夜凶铃1》(日版,1998)

《幻影凶间》(2007)

《迷雾》(2007)

《黄金罗盘》(2008)

《妈妈》(2013)

《死亡占卜》系列(2014-2016)

《尸忆》(即嘉宾所指的《冥婚》,2015)

《招魂2》(2016)

《分裂》(2017)

《今晚打丧尸》(2017)

《逃出绝命镇》(2017)

《目击者之追凶》(2017)

《报告老师!怪怪怪怪物!》(2017)

《安娜贝尔2:诞生》(2017)

《母亲!》(2018)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90-eq71lc 79c4962d-bdb7-4449-8f93-602d7ed66662 Sun, 31 Dec 2017 10: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诗扬(《鬼影人间》主播;微博&amp;公众号“鬼影人间”):7分;</p> <p>“美国人怕小丑,是因为小丑形象在美国随处可见。而我们没有这类文化,看这片时自然就不会有多大体会。”</p> <p>波米:6.5分;</p> <p>“《它》在北美的空前成功理所应当,这就是美国‘小镇青年’的《乘风破浪》,也是史蒂芬·金自己的《芳华》。”</p> <p>《小丑回魂》(It)平均分:约6.8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lt;Every 27 Years&gt;(Benjamin Wallfisch);</p> <p>第21秒-第3分钟:嘉宾与抽奖环节介绍;</p> <p>第3分钟-第9分钟: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9分钟-第11分半:两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p> <p>第11分半-第25分半:嘉宾“诗扬”和波米先谈《小丑回魂》“亮点”(涉及剧透):</p> <p>1、嘉宾“诗扬”认为本片是史蒂芬·金作品的“集大成者”,而最喜欢其中的“幻灯片场景”;</p> <p>2、波米认为《小丑回魂》在人物塑造上非常用心,视觉效果也较前一版有大幅度升级;</p> <p>第25分半-第55分钟:嘉宾“诗扬”和波米谈影片“问题”(涉及剧透):</p> <p>1、诗扬觉得本片青春片段落安插的较为突兀,“小丑文化”对中国人来说“恐怖感不足”;</p> <p>2、波米认为本片在“人鬼斗法”的规则上阐述的混乱不清,小镇的肃杀氛围营造也相当失败;</p> <p>第55分钟-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p> <p>1、史蒂芬·金作品改编电影回顾 ;</p> <p>2、浅谈《小丑回魂》导演前作《妈妈》;</p> <p>3、嘉宾“诗扬”回顾2017年恐怖片;</p> <p>尾声曲目:&lt;Stand By Me&gt;(Ben E. King)。</p> <p>影片《小丑回魂》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R级;</p> <p>《魔女嘉莉》(德·帕尔玛版,1976)</p> <p>《闪灵》(1980)</p> <p>《伴我同行》(1986)</p> <p>《小丑回魂》(汤米·李·华莱士版,1990)</p> <p>《危情十日》(1990)</p> <p>《午夜凶铃1》(日版,1998)</p> <p>《幻影凶间》(2007)</p> <p>《迷雾》(2007)</p> <p>《黄金罗盘》(2008)</p> <p>《妈妈》(2013)</p> <p>《死亡占卜》系列(2014-2016)</p> <p>《尸忆》(即嘉宾所指的《冥婚》,2015)</p> <p>《招魂2》(2016)</p> <p>《分裂》(2017)</p> <p>《今晚打丧尸》(2017)</p> <p>《逃出绝命镇》(2017)</p> <p>《目击者之追凶》(2017)</p> <p>《报告老师!怪怪怪怪物!》(2017)</p> <p>《安娜贝尔2:诞生》(2017)</p> <p>《母亲!》(2018)</p> No 4922 full
<![CDATA[089《母亲!》什么宗教哲学?不就是“男版霉霉”大战“美版关晓彤”?]]> 主播打分:

张瑞(时光网前任高级编辑;《敦刻尔克》等2期嘉宾):7分;

“只关心个人命运,不关心地球命运的就不用来看了。”

(张瑞的其它打分:《寻梦环游记》7.5分;《妖猫传》7分;《至爱梵高》6分)

雷普利(凤凰电影前编辑;《至暗时刻》等22期嘉宾):6分;

“达伦比诺兰的野心大得多,但他自己在采访时对本片进行自我解读是个非常愚蠢的动作,这甚至直接影响了电影本身的成立。。”

(雷普利的其它打分:《妖猫传》6.5分;《至爱梵高》6.5分;《帕丁顿熊2》6.5分)

波米:6.5分;

“达伦自己说的所谓‘宗教隐喻’和‘地球末日’只是停留在‘酷炫概念’的层面,无法构成一套完整的暗示系统。”

《母亲!》(Mother!)平均分:6.5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Summer Overture>(Clint Mansell);

第18秒-第4分钟: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4分钟-第7分钟: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

第7分钟-第22分半:嘉宾“张瑞”先谈《母亲!》的“问题”,“雷普利”和波米谈“亮点”(涉及剧透);

第22分半-第56分半:交换意见,嘉宾“张瑞”谈《母亲!》的“问题”,“雷普利”和波米谈影片“问题”(涉及剧透),之后三人就本片“宗教主题”与“哲学思辨”主题是否成立发生了激烈冲突:

第56分半-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达伦·阿伦诺夫斯基生涯长片电影回顾;

尾声曲目:<Skeeter Davis>(The End of The World)。影片《母亲!》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R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死亡密码》(1998)

《梦之安魂曲》(2000)

《珍爱泉源》(2006)

《摔角王》(2008)

《黑天鹅》(2010)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2012)

《诺亚方舟:创世之旅》(2014)

《法老与众神》(2014)

《杰出公民》(2016)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89-eq71kp d7de133e-62fa-47aa-9fd0-22408c75404d Sun, 24 Dec 2017 10: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张瑞(时光网前任高级编辑;《敦刻尔克》等2期嘉宾):7分;</p> <p>“只关心个人命运,不关心地球命运的就不用来看了。”</p> <p>(张瑞的其它打分:《寻梦环游记》7.5分;《妖猫传》7分;《至爱梵高》6分)</p> <p>雷普利(凤凰电影前编辑;《至暗时刻》等22期嘉宾):6分;</p> <p>“达伦比诺兰的野心大得多,但他自己在采访时对本片进行自我解读是个非常愚蠢的动作,这甚至直接影响了电影本身的成立。。”</p> <p>(雷普利的其它打分:《妖猫传》6.5分;《至爱梵高》6.5分;《帕丁顿熊2》6.5分)</p> <p>波米:6.5分;</p> <p>“达伦自己说的所谓‘宗教隐喻’和‘地球末日’只是停留在‘酷炫概念’的层面,无法构成一套完整的暗示系统。”</p> <p>《母亲!》(Mother!)平均分:6.5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lt;Summer Overture&gt;(Clint Mansell);</p> <p>第18秒-第4分钟: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4分钟-第7分钟: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p> <p>第7分钟-第22分半:嘉宾“张瑞”先谈《母亲!》的“问题”,“雷普利”和波米谈“亮点”(涉及剧透);</p> <p>第22分半-第56分半:交换意见,嘉宾“张瑞”谈《母亲!》的“问题”,“雷普利”和波米谈影片“问题”(涉及剧透),之后三人就本片“宗教主题”与“哲学思辨”主题是否成立发生了激烈冲突:</p> <p>第56分半-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达伦·阿伦诺夫斯基生涯长片电影回顾;</p> <p>尾声曲目:&lt;Skeeter Davis&gt;(The End of The World)。影片《母亲!》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R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死亡密码》(1998)</p> <p>《梦之安魂曲》(2000)</p> <p>《珍爱泉源》(2006)</p> <p>《摔角王》(2008)</p> <p>《黑天鹅》(2010)</p> <p>《少年派的奇幻漂流》(2012)</p> <p>《诺亚方舟:创世之旅》(2014)</p> <p>《法老与众神》(2014)</p> <p>《杰出公民》(2016)</p> No 5400 full
<![CDATA[088《芳华》如果这是最后的一枪,我愿接受这莫大的荣光!]]> 主播打分:

刘三解(前凤凰历史频道主编;《至暗时刻》等3期嘉宾;公众号“刘三解freestyle”):5.5分;

“我通片看到的都是冯裤子的鸡贼。台词说什么我们交情还不值这一千?我操,你咋不值十万呢?”

(刘三解的其它打分:《至暗时刻》8分;《南汉山城》8分;《柬埔寨女儿》6.5分)

蜉蝣(“不散”创始人之一;《相爱相亲》等3期嘉宾;公众号“不散”):6.5分;

“我能看到冯导在电影里的真挚情感,他是真的爱这些女兵;而严歌苓不是,她明显更爱自己。”

(蜉蝣的其它打分:《寻梦环游记》8分;《至爱梵高》5分;《正义联盟》4分)

波米:6分;

“片中最出色的细节就是红色宣传墙从毛像到可口可乐的三次更换。时代是否改变、如何改变,这一组细节全有了。”

《芳华》平均分:6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血染的风采》(梅艳芳);

第23秒-第5分钟: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5分钟-第9分钟: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

第9分钟-第42分半:嘉宾“刘三解”谈《芳华》的“问题”,波米与嘉宾“蜉蝣”谈“亮点”(涉及剧透):

1、刘三解大骂冯小刚,强调《芳华》本质是一部高度匹配网络营销炒作的PPT电影;

2、蜉蝣认为本片前半段出色,黄轩也是亮点,而且冯导的视角能“避免中年男人的猥琐”实属不易;

3、波米肯定了本片触碰“中越战争”的勇气,影片大胆点出“娃娃兵”问题与“雷锋之死”主题;在这一点上,嘉宾刘三解与波米产生辩驳;

第42分半-第1时15分半:交换意见,嘉宾“刘三解”与“蜉蝣”谈《芳华》的“亮点”,波米谈“问题”(涉及剧透):

1、蜉蝣谈到本片问题时认为《芳华》后半段坍塌而且叙述视角不够清晰;

2、波米谈及了片中角色“无一人热爱舞蹈、热爱艺术”的人设特点,这间接导致本片大部分情节人物动机与逻辑的缺失;长镜头在技术上同样乏善可陈;

3、刘三解认为本片优点不多,但他在“烧焦尸体”段落动情落泪;

第1时15分半-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

1、波米与刘三解重点介绍中越战争题材名作《高山下的花环》;

2、刘三解讲述“中越战争”前因后果以及目前“老兵安置”等现实问题;

3、蜉蝣与波米简述严歌苓作品特点;

尾声曲目:《最后一枪》(崔健)。

影片《芳华》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R级,部分粗口及大量血腥镜头(断肢、焦尸);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红菱艳》(1948)

《高山下的花环》(1984)

《阳光灿烂的日子》(1995)

《黑天鹅》(2010)

《一九四二》(2012)

《不朽的时光》(2016)

《王牌特工2:黄金圈》(2017)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88-eq71k2 ec9010f8-0f9d-47dd-b38d-5eaaa669e360 Tue, 19 Dec 2017 10: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刘三解(前凤凰历史频道主编;《至暗时刻》等3期嘉宾;公众号“刘三解freestyle”):5.5分;</p> <p>“我通片看到的都是冯裤子的鸡贼。台词说什么我们交情还不值这一千?我操,你咋不值十万呢?”</p> <p>(刘三解的其它打分:《至暗时刻》8分;《南汉山城》8分;《柬埔寨女儿》6.5分)</p> <p>蜉蝣(“不散”创始人之一;《相爱相亲》等3期嘉宾;公众号“不散”):6.5分;</p> <p>“我能看到冯导在电影里的真挚情感,他是真的爱这些女兵;而严歌苓不是,她明显更爱自己。”</p> <p>(蜉蝣的其它打分:《寻梦环游记》8分;《至爱梵高》5分;《正义联盟》4分)</p> <p>波米:6分;</p> <p>“片中最出色的细节就是红色宣传墙从毛像到可口可乐的三次更换。时代是否改变、如何改变,这一组细节全有了。”</p> <p>《芳华》平均分:6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血染的风采》(梅艳芳);</p> <p>第23秒-第5分钟: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5分钟-第9分钟: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p> <p>第9分钟-第42分半:嘉宾“刘三解”谈《芳华》的“问题”,波米与嘉宾“蜉蝣”谈“亮点”(涉及剧透):</p> <p>1、刘三解大骂冯小刚,强调《芳华》本质是一部高度匹配网络营销炒作的PPT电影;</p> <p>2、蜉蝣认为本片前半段出色,黄轩也是亮点,而且冯导的视角能“避免中年男人的猥琐”实属不易;</p> <p>3、波米肯定了本片触碰“中越战争”的勇气,影片大胆点出“娃娃兵”问题与“雷锋之死”主题;在这一点上,嘉宾刘三解与波米产生辩驳;</p> <p>第42分半-第1时15分半:交换意见,嘉宾“刘三解”与“蜉蝣”谈《芳华》的“亮点”,波米谈“问题”(涉及剧透):</p> <p>1、蜉蝣谈到本片问题时认为《芳华》后半段坍塌而且叙述视角不够清晰;</p> <p>2、波米谈及了片中角色“无一人热爱舞蹈、热爱艺术”的人设特点,这间接导致本片大部分情节人物动机与逻辑的缺失;长镜头在技术上同样乏善可陈;</p> <p>3、刘三解认为本片优点不多,但他在“烧焦尸体”段落动情落泪;</p> <p>第1时15分半-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p> <p>1、波米与刘三解重点介绍中越战争题材名作《高山下的花环》;</p> <p>2、刘三解讲述“中越战争”前因后果以及目前“老兵安置”等现实问题;</p> <p>3、蜉蝣与波米简述严歌苓作品特点;</p> <p>尾声曲目:《最后一枪》(崔健)。</p> <p>影片《芳华》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R级,部分粗口及大量血腥镜头(断肢、焦尸);</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红菱艳》(1948)</p> <p>《高山下的花环》(1984)</p> <p>《阳光灿烂的日子》(1995)</p> <p>《黑天鹅》(2010)</p> <p>《一九四二》(2012)</p> <p>《不朽的时光》(2016)</p> <p>《王牌特工2:黄金圈》(2017)</p> No 6858 full
<![CDATA[087《底特律》谨以此片,献给那座被永久关闭的“奥本山宫殿”]]> 主播打分:

荡科长(资深业内人士;《柬埔寨女儿回忆录》等3期嘉宾;个人微博ID“荡科长”):6分;

“黑人保安在原案中是参与施暴的,影片中却变身好人,这显然是导演故意的洗白行径。。”

(荡科长的其它打分:《寻梦环游记》6.5分;《正义联盟》3分;《追捕》2分)

法兰西胶片(资深媒体人;《新蜘蛛侠》等8期嘉宾;微博&豆瓣ID“法兰西胶片”):6.5分;

“本片现在被底特律警方用作‘新警员教学片’,这和《黑鹰坠落》被当成美军征兵广告有异曲同工之妙。”

(胶片的其它打分:《帕丁顿熊2》9分;《至爱梵高》7.5分;《寻梦环游记》7.5分)

波米:8分;

“片中的事件其实发生在暴乱的中后段,导演强调的是社会运动此时自成一头怪兽,无论施暴者还是受害者只能被它带着走。”

《底特律》(Detroit)平均分:6.8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All Because Of You>(The Dramatics);

第14秒-第4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4分半-第8分钟: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

第8分钟-第42分半:嘉宾“荡科长”与“法兰西胶片”先谈《底特律》的“问题”,波米谈“亮点”(涉及剧透):

1、嘉宾“法兰西胶片”认为本片毫无代入感,“旅店暴行”的几名受害者没有差别,“庭审段落”近几年最烂;

2、嘉宾“荡科长”觉得本片剧本非常平庸,叙事视角比较散,真实度又不如《O.J辛普森》;

3、波米谈“亮点”时认为本片精准呈现了社会运动的“复杂性”,对黑人群像的呈现超越现阶段所有“主流政治正确电影”,整体创作态度“冷静客观而不犬儒”;

第42分半-第57分半:交换意见,嘉宾“荡科长”与“法兰西胶片”谈《底特律》的“亮点”,波米谈“问题”(涉及剧透):

1、嘉宾“法兰西胶片”认为“弗雷德”(雅各布·拉提摩尔 饰)角色是亮点;

2、嘉宾“荡科长”认为本片全部优点都在导演毕格罗的掌控力;

3、波米认为本片的问题是对白人警察的刻画仍稍显“丑角化”;

第57分半-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凯瑟琳·毕格罗生涯所有长片电影回顾;

尾声曲目:<Master The Tempest Is Raging>(Algee Smith)。

影片《底特律》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R级;

《雁南飞》(1957)

《阿尔及尔之战》(1966)

《无爱》(1980)

《血尸夜》(1987)

《霹雳蓝天使》(1990)

《惊爆点》(1991)

《野棕榈》(1993)

《末世纪暴潮》(1995)

《趣味游戏》(嘉宾所称的“滑稽游戏”,1997)

《水的重量》(2000)

《黑鹰坠落》(2001)

《K-19:寡妇制造者》(2002)

《拆弹部队》(2008)

《猎杀本·拉登》(2012)

《危机13小时》(2016)

《隐藏人物》(2016)

《O.J辛普森:美国制造》(2016)

《逃出绝命镇》(2017)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87-eq71j8 c8066ff7-00b4-41a1-b6c1-c72dd91141c1 Mon, 11 Dec 2017 10: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荡科长(资深业内人士;《柬埔寨女儿回忆录》等3期嘉宾;个人微博ID“荡科长”):6分;</p> <p>“黑人保安在原案中是参与施暴的,影片中却变身好人,这显然是导演故意的洗白行径。。”</p> <p>(荡科长的其它打分:《寻梦环游记》6.5分;《正义联盟》3分;《追捕》2分)</p> <p>法兰西胶片(资深媒体人;《新蜘蛛侠》等8期嘉宾;微博&amp;豆瓣ID“法兰西胶片”):6.5分;</p> <p>“本片现在被底特律警方用作‘新警员教学片’,这和《黑鹰坠落》被当成美军征兵广告有异曲同工之妙。”</p> <p>(胶片的其它打分:《帕丁顿熊2》9分;《至爱梵高》7.5分;《寻梦环游记》7.5分)</p> <p>波米:8分;</p> <p>“片中的事件其实发生在暴乱的中后段,导演强调的是社会运动此时自成一头怪兽,无论施暴者还是受害者只能被它带着走。”</p> <p>《底特律》(Detroit)平均分:6.8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lt;All Because Of You&gt;(The Dramatics);</p> <p>第14秒-第4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4分半-第8分钟: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p> <p>第8分钟-第42分半:嘉宾“荡科长”与“法兰西胶片”先谈《底特律》的“问题”,波米谈“亮点”(涉及剧透):</p> <p>1、嘉宾“法兰西胶片”认为本片毫无代入感,“旅店暴行”的几名受害者没有差别,“庭审段落”近几年最烂;</p> <p>2、嘉宾“荡科长”觉得本片剧本非常平庸,叙事视角比较散,真实度又不如《O.J辛普森》;</p> <p>3、波米谈“亮点”时认为本片精准呈现了社会运动的“复杂性”,对黑人群像的呈现超越现阶段所有“主流政治正确电影”,整体创作态度“冷静客观而不犬儒”;</p> <p>第42分半-第57分半:交换意见,嘉宾“荡科长”与“法兰西胶片”谈《底特律》的“亮点”,波米谈“问题”(涉及剧透):</p> <p>1、嘉宾“法兰西胶片”认为“弗雷德”(雅各布·拉提摩尔 饰)角色是亮点;</p> <p>2、嘉宾“荡科长”认为本片全部优点都在导演毕格罗的掌控力;</p> <p>3、波米认为本片的问题是对白人警察的刻画仍稍显“丑角化”;</p> <p>第57分半-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凯瑟琳·毕格罗生涯所有长片电影回顾;</p> <p>尾声曲目:&lt;Master The Tempest Is Raging&gt;(Algee Smith)。</p> <p>影片《底特律》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R级;</p> <p>《雁南飞》(1957)</p> <p>《阿尔及尔之战》(1966)</p> <p>《无爱》(1980)</p> <p>《血尸夜》(1987)</p> <p>《霹雳蓝天使》(1990)</p> <p>《惊爆点》(1991)</p> <p>《野棕榈》(1993)</p> <p>《末世纪暴潮》(1995)</p> <p>《趣味游戏》(嘉宾所称的“滑稽游戏”,1997)</p> <p>《水的重量》(2000)</p> <p>《黑鹰坠落》(2001)</p> <p>《K-19:寡妇制造者》(2002)</p> <p>《拆弹部队》(2008)</p> <p>《猎杀本·拉登》(2012)</p> <p>《危机13小时》(2016)</p> <p>《隐藏人物》(2016)</p> <p>《O.J辛普森:美国制造》(2016)</p> <p>《逃出绝命镇》(2017)</p> No 7580 full
<![CDATA[086《至暗时刻》他最挂念的还是那些低端群众……]]> 主播打分:

刘三解(前凤凰历史频道主编;《柬埔寨女儿回忆录》等2期嘉宾;个人公众号“刘三解freestyle”):8分;

“中国如果能出现丘吉尔这样的政治明星,我会比较欣慰。”

(刘三解的其它打分:《南汉山城》8分;《柬埔寨女儿回忆录》6.5分;《出租车司机》6分)

雷普利(凤凰电影前编辑;《猎凶风河谷》等20期嘉宾):7.5分;

“本片拍的很‘安全’,相比《无耻混蛋》或《敦刻尔克》它几乎毫无突破,但有较高的完成度未尝不是亮点。”

(雷普利的其它打分:《出租车司机》7.5分;《寻梦环游记》7分;《猎凶风河谷》7分;)

波米:6分;

“传记片拍到现在已经有了太多种样式,而本片竟然选择了最基础的那种。”

《至暗时刻》(Darkest Hour)平均分:约7.2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First Speech to the Commons>(Dario Marianelli);

第12秒-第5分钟: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5分钟-第9分钟: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

第9分钟-第38分钟:嘉宾“雷普利”与“刘三解”先谈《至暗时刻》“亮点”,“波米”谈问题(涉及剧透);

1、雷普利认为本片“视听语言”是最大亮点,剪辑、摄影、配乐与音效都非常出色,甚至好过《敦刻尔克》;她还重点谈及了本片在“布光”方面的匠心;此外,本片也呈现了丘吉尔作为“普通人”的一面,实属难得;

2、刘三解觉得本片呈现了一个“满身缺点”的丘吉尔并展现了他以“贵族精神引领抗战”的个人特点;

3、波米谈缺点时认为本片“既不深刻也不具体”,对丘吉尔的塑造是“小骂大帮忙”,实质还是主旋律式的伟人塑造;并以扭曲历史原型的方式加了一些“政治正确点缀”,尽显冲奥的功利心态;

第38分钟-第1小时11分半:交换意见,雷普利与刘三解谈该片“问题”,波米谈“亮点”(涉及剧透);

1、雷普利谈缺点时首先提到了“地铁戏”的种种问题;此外,本片对“丘吉尔主战”的个人动机交代的并不充分,而本片设置的许多丘吉尔私生活的花边细节也与“主战主线”毫无关联,完全为了讨好观众;

2、刘三解同样重点吐槽了“地铁戏”对于丘吉尔此前“贵族精神”人设的摧毁;他认为丘吉尔最后“深入基层听取民心”的戏份毫无道理;

3、波米除了肯定视听之外,认为“张伯伦”的人设是一个亮点;

第1小时11分半-第1小时35分钟:三位主播谈及“加里·奥德曼”在本片中的表演(涉及剧透);

1、刘三解对于奥德曼的表演是“无脑服”,他认为没有好的表演本片很难看的下去;

2、雷普利认为奥德曼表演在“合格之上”,但没看出他给人物注入了哪些崭新的东西;

3、波米历数此前“数版丘吉尔”,也谈到对该角色塑造是“特型演员化”特点;相对他最喜欢《风暴前夕》中芬尼版的丘吉尔;

第1小时35分钟-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

1、乔·怀特前作简要回溯;

2、“丘吉尔”及其它传记电影漫谈;

3、“二战正义性”与“大国民心态”;

尾声曲目:<We Shall Fight>(Dario Marianelli)。影片《至暗时刻》重要信息: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战争与冒险》(1972)

《风暴前夕》(又名“铁血风暴”,2002)

《帝国的毁灭》(2004)

《赎罪》(2007)

《我不在那儿》(2007)

《丘吉尔最黑暗的决定》(2009)

《不惧风暴》(2009)

《无耻混蛋》(2009)

《国王的演讲》(2010)

《汉娜》(2011)

《铁娘子:坚固柔情》(2011)

《安娜·卡列尼娜》(2012)

《史蒂夫·乔布斯》(2015)

《脑残粉》(2016)

《丘吉尔的秘密》(2016)

《丘吉尔》(2017)

《敦刻尔克》(2017)

《出租车司机》(2017)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86-eq71ip 66591e70-e544-4c96-9f47-67b6a9986a32 Mon, 04 Dec 2017 10: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刘三解(前凤凰历史频道主编;《柬埔寨女儿回忆录》等2期嘉宾;个人公众号“刘三解freestyle”):8分;</p> <p>“中国如果能出现丘吉尔这样的政治明星,我会比较欣慰。”</p> <p>(刘三解的其它打分:《南汉山城》8分;《柬埔寨女儿回忆录》6.5分;《出租车司机》6分)</p> <p>雷普利(凤凰电影前编辑;《猎凶风河谷》等20期嘉宾):7.5分;</p> <p>“本片拍的很‘安全’,相比《无耻混蛋》或《敦刻尔克》它几乎毫无突破,但有较高的完成度未尝不是亮点。”</p> <p>(雷普利的其它打分:《出租车司机》7.5分;《寻梦环游记》7分;《猎凶风河谷》7分;)</p> <p>波米:6分;</p> <p>“传记片拍到现在已经有了太多种样式,而本片竟然选择了最基础的那种。”</p> <p>《至暗时刻》(Darkest Hour)平均分:约7.2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lt;First Speech to the Commons&gt;(Dario Marianelli);</p> <p>第12秒-第5分钟: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5分钟-第9分钟: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p> <p>第9分钟-第38分钟:嘉宾“雷普利”与“刘三解”先谈《至暗时刻》“亮点”,“波米”谈问题(涉及剧透);</p> <p>1、雷普利认为本片“视听语言”是最大亮点,剪辑、摄影、配乐与音效都非常出色,甚至好过《敦刻尔克》;她还重点谈及了本片在“布光”方面的匠心;此外,本片也呈现了丘吉尔作为“普通人”的一面,实属难得;</p> <p>2、刘三解觉得本片呈现了一个“满身缺点”的丘吉尔并展现了他以“贵族精神引领抗战”的个人特点;</p> <p>3、波米谈缺点时认为本片“既不深刻也不具体”,对丘吉尔的塑造是“小骂大帮忙”,实质还是主旋律式的伟人塑造;并以扭曲历史原型的方式加了一些“政治正确点缀”,尽显冲奥的功利心态;</p> <p>第38分钟-第1小时11分半:交换意见,雷普利与刘三解谈该片“问题”,波米谈“亮点”(涉及剧透);</p> <p>1、雷普利谈缺点时首先提到了“地铁戏”的种种问题;此外,本片对“丘吉尔主战”的个人动机交代的并不充分,而本片设置的许多丘吉尔私生活的花边细节也与“主战主线”毫无关联,完全为了讨好观众;</p> <p>2、刘三解同样重点吐槽了“地铁戏”对于丘吉尔此前“贵族精神”人设的摧毁;他认为丘吉尔最后“深入基层听取民心”的戏份毫无道理;</p> <p>3、波米除了肯定视听之外,认为“张伯伦”的人设是一个亮点;</p> <p>第1小时11分半-第1小时35分钟:三位主播谈及“加里·奥德曼”在本片中的表演(涉及剧透);</p> <p>1、刘三解对于奥德曼的表演是“无脑服”,他认为没有好的表演本片很难看的下去;</p> <p>2、雷普利认为奥德曼表演在“合格之上”,但没看出他给人物注入了哪些崭新的东西;</p> <p>3、波米历数此前“数版丘吉尔”,也谈到对该角色塑造是“特型演员化”特点;相对他最喜欢《风暴前夕》中芬尼版的丘吉尔;</p> <p>第1小时35分钟-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p> <p>1、乔·怀特前作简要回溯;</p> <p>2、“丘吉尔”及其它传记电影漫谈;</p> <p>3、“二战正义性”与“大国民心态”;</p> <p>尾声曲目:&lt;We Shall Fight&gt;(Dario Marianelli)。影片《至暗时刻》重要信息:</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战争与冒险》(1972)</p> <p>《风暴前夕》(又名“铁血风暴”,2002)</p> <p>《帝国的毁灭》(2004)</p> <p>《赎罪》(2007)</p> <p>《我不在那儿》(2007)</p> <p>《丘吉尔最黑暗的决定》(2009)</p> <p>《不惧风暴》(2009)</p> <p>《无耻混蛋》(2009)</p> <p>《国王的演讲》(2010)</p> <p>《汉娜》(2011)</p> <p>《铁娘子:坚固柔情》(2011)</p> <p>《安娜·卡列尼娜》(2012)</p> <p>《史蒂夫·乔布斯》(2015)</p> <p>《脑残粉》(2016)</p> <p>《丘吉尔的秘密》(2016)</p> <p>《丘吉尔》(2017)</p> <p>《敦刻尔克》(2017)</p> <p>《出租车司机》(2017)</p> No 7200 full
<![CDATA[085《王牌特工2》空降!不剪辑凑数无序尬聊《王牌特工2》]]> 主播打分:

海老鼠(普通话最标准之影评人):5.5分;

短评:略(没几句有用的)

(海老鼠高分狂魔罪证:《寻梦环游记》8分;《正义联盟》6.5分;《东方快车谋杀案》5.5分;)

隐形(笑声最标准之影评人):6.5分;

短评:略(没几句正经的)

(隐形不靠谱打分:《生存家族》6.5分;《天才枪手》6分;《猩球崛起3》6分;)

波米:6分;

短评:略(金句不要太多根本选不过来的)

《王牌特工2》平均分:你们自己不会算吗?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Eggsy Is Back>(Henry Jackman,Matthew Margeson);

第0秒-尾声:全程无序尬聊;

尾声曲目:<No Time for Emotion>(Mark Strong)。影片《王牌特工2:黄金圈》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R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压根没提几部都是你们知道的也懒得列了)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8522-eq71i5 60b57025-413d-4590-923e-e3adf833de7c Tue, 28 Nov 2017 10: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海老鼠(普通话最标准之影评人):5.5分;</p> <p>短评:略(没几句有用的)</p> <p>(海老鼠高分狂魔罪证:《寻梦环游记》8分;《正义联盟》6.5分;《东方快车谋杀案》5.5分;)</p> <p>隐形(笑声最标准之影评人):6.5分;</p> <p>短评:略(没几句正经的)</p> <p>(隐形不靠谱打分:《生存家族》6.5分;《天才枪手》6分;《猩球崛起3》6分;)</p> <p>波米:6分;</p> <p>短评:略(金句不要太多根本选不过来的)</p> <p>《王牌特工2》平均分:你们自己不会算吗?</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lt;Eggsy Is Back&gt;(Henry Jackman,Matthew Margeson);</p> <p>第0秒-尾声:全程无序尬聊;</p> <p>尾声曲目:&lt;No Time for Emotion&gt;(Mark Strong)。影片《王牌特工2:黄金圈》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R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压根没提几部都是你们知道的也懒得列了)</p> No 7200 full
<![CDATA[084《嘉年华》就不要用“中国版《熔炉》”这种话来黑这片了吧……]]> 主播打分:

柏小莲(资深媒体人;《比海更深》等3期嘉宾;个人公众号/微博ID“柏小莲”):8.5分;

“本片比《熔炉》要好,但却不可能像《熔炉》那样在现实层面改变什么。”

(柏小莲的其它打分:《暴雪将至》7.5分;《家族之苦2》6分;《皮绳上的魂》6分)

秦婉(“凤凰电影”资深记者;《极盗车神》等4期嘉宾;个人公众号“小婉电影酱”):8分;

“《嘉年华》没有局限在性侵事件本身,而是借此展示了中国底层女性恶劣的生存环境。”

(秦婉的其它打分:《家族之苦2》8分;《暴雪将至》7分;《正义联盟》6分;)

波米:7分;

“本片改编自‘万宁校长带小学生开房’一案,而其中的加减法呈现了主创的智慧与现实的无奈。”

《嘉年华》平均分:7.8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颓败的浮华》(文子);

第19秒-第5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6分钟-第7分半: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

第7分半-第10分钟:波米与秦婉谈本片内外版修改之处(涉及剧透);

第10分钟-第24分钟:三位主播首先提到《嘉年华》的“亮点” (涉及剧透);

1、柏小莲认为“克制而不狗血”是本片一个很大亮点;

2、秦婉强调了本片极强的现实性与通片存在“女性主义”表意,尤其肯定了“目击证人”这一叙事线;

3、波米谈到了本片对“万宁校长带小学生开房”一案的改编及本片与真实事件的异同;

第24分钟-第1小时2分钟:交换意见,三位主播谈《嘉年华》“缺点”(涉及剧透);

1、柏小莲认为“受害人母亲”一角没有下文,而女主角“性意识”方面的人物状态可更多呈现;

2、秦婉认为“医院发布会”的情节稍有夸张;

3、波米认为本片结尾广播是一个大败笔;本片也存在“语法不统一”的问题,成年演员表演整体较差;对此,另外两位嘉宾进行了补充;

4、三位主播就片尾女主角是否存在“动机问题”展开辩驳;

第1小时2分钟-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

1、其它相关题材电影,柏小莲提及《韩公主》,波米重点谈《海.南.之.后》,秦婉推荐《疯狂的代价》;

2、本片的形式来源——达内兄弟电影浅谈;秦婉与波米重点谈及《罗塞塔》;

尾声曲目:《白日焰火-片尾》(文子)。

影片《嘉年华》重要信息:

本片推断分级:PG-13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上海社会档案》(1981)

《疯狂的代价》(1988)

《尤里西斯的凝视》(1995)

《罗塞塔》(1999)

《神秘河》(2003)

《熔炉》(2011)

《韩公主》(2013)

《花容月貌》(2013)

《素媛》(2013)

《白日焰火》(2014)

《聚焦》(2015)

《房间》(2015)

《再见瓦城》(2016)

《海 南 之 后》(又名《我是流 氓 燕》,2016)

《笨鸟》(2017)

《血观音》(2017)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84-eq71gk c45ea370-d18e-404a-933b-da273d234b48 Mon, 20 Nov 2017 10: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柏小莲(资深媒体人;《比海更深》等3期嘉宾;个人公众号/微博ID“柏小莲”):8.5分;</p> <p>“本片比《熔炉》要好,但却不可能像《熔炉》那样在现实层面改变什么。”</p> <p>(柏小莲的其它打分:《暴雪将至》7.5分;《家族之苦2》6分;《皮绳上的魂》6分)</p> <p>秦婉(“凤凰电影”资深记者;《极盗车神》等4期嘉宾;个人公众号“小婉电影酱”):8分;</p> <p>“《嘉年华》没有局限在性侵事件本身,而是借此展示了中国底层女性恶劣的生存环境。”</p> <p>(秦婉的其它打分:《家族之苦2》8分;《暴雪将至》7分;《正义联盟》6分;)</p> <p>波米:7分;</p> <p>“本片改编自‘万宁校长带小学生开房’一案,而其中的加减法呈现了主创的智慧与现实的无奈。”</p> <p>《嘉年华》平均分:7.8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颓败的浮华》(文子);</p> <p>第19秒-第5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6分钟-第7分半: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p> <p>第7分半-第10分钟:波米与秦婉谈本片内外版修改之处(涉及剧透);</p> <p>第10分钟-第24分钟:三位主播首先提到《嘉年华》的“亮点” (涉及剧透);</p> <p>1、柏小莲认为“克制而不狗血”是本片一个很大亮点;</p> <p>2、秦婉强调了本片极强的现实性与通片存在“女性主义”表意,尤其肯定了“目击证人”这一叙事线;</p> <p>3、波米谈到了本片对“万宁校长带小学生开房”一案的改编及本片与真实事件的异同;</p> <p>第24分钟-第1小时2分钟:交换意见,三位主播谈《嘉年华》“缺点”(涉及剧透);</p> <p>1、柏小莲认为“受害人母亲”一角没有下文,而女主角“性意识”方面的人物状态可更多呈现;</p> <p>2、秦婉认为“医院发布会”的情节稍有夸张;</p> <p>3、波米认为本片结尾广播是一个大败笔;本片也存在“语法不统一”的问题,成年演员表演整体较差;对此,另外两位嘉宾进行了补充;</p> <p>4、三位主播就片尾女主角是否存在“动机问题”展开辩驳;</p> <p>第1小时2分钟-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p> <p>1、其它相关题材电影,柏小莲提及《韩公主》,波米重点谈《海.南.之.后》,秦婉推荐《疯狂的代价》;</p> <p>2、本片的形式来源——达内兄弟电影浅谈;秦婉与波米重点谈及《罗塞塔》;</p> <p>尾声曲目:《白日焰火-片尾》(文子)。</p> <p>影片《嘉年华》重要信息:</p> <p>本片推断分级:PG-13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上海社会档案》(1981)</p> <p>《疯狂的代价》(1988)</p> <p>《尤里西斯的凝视》(1995)</p> <p>《罗塞塔》(1999)</p> <p>《神秘河》(2003)</p> <p>《熔炉》(2011)</p> <p>《韩公主》(2013)</p> <p>《花容月貌》(2013)</p> <p>《素媛》(2013)</p> <p>《白日焰火》(2014)</p> <p>《聚焦》(2015)</p> <p>《房间》(2015)</p> <p>《再见瓦城》(2016)</p> <p>《海 南 之 后》(又名《我是流 氓 燕》,2016)</p> <p>《笨鸟》(2017)</p> <p>《血观音》(2017)</p> No 5904 full
<![CDATA[083《他们先杀了我父亲:一个柬埔寨女儿的回忆录》你用一块红布蒙住我双眼]]> 主播打分:

刘三解 (凤凰著名时评人;《出租车司机》嘉宾;公号“刘三解freestyle”):6.5分;

“观看本片时我好几次泪目,它没有贩卖苦难,而是在极其克制的状态下呈现了这段历史。”

(刘三解的其它打分:《出租车司机》6分)

荡科长;(资深业内人士;《新蜘蛛侠》等3期嘉宾;个人微博ID“荡科长”):5分;

“或许朱莉作为一个女人很令人敬佩,但她的导演功力实在不敢恭维。”

(荡科长的其它打分:《新蜘蛛侠》6.5分;《羞羞的铁拳》6分;《雷神3》4分)

波米:7分;

“本片故意淡化了柬埔寨当时特殊的意识形态环境,只是从中提炼了‘逃难一家’的主线;这是对当下‘难民问题’的呼应,却是对历史的误导。”

《他们先杀了我父亲:一个柬埔寨女儿的回忆录》(មុនដំបូង ខ្មែរក្រហមសម្លាប់ប៉ារបស់ខ្ញុំ )平均分:6.2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Sympathy For The Devil>(The Rolling Stones);

第1分钟-4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4分半-第10分钟: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

第10分钟-第27分半:嘉宾“荡科长”与“刘三解”先谈《柬埔寨女儿》的“问题”,波米谈“亮点”(涉及剧透):

1、嘉宾“荡科长”觉得本片小演员表演全程坍塌,朱莉有将小演员“工具化”之嫌;

2、嘉宾“刘三解”认为本片相对比较平淡,并没有明确的“普世价值”的体现;

3、波米认为本片的视听非常出色,以“两极调度”作为摄影母题大大加强了本片的影响张力;

第27分半-第59分钟:交换意见,嘉宾“荡科长”与“刘三解”谈《柬埔寨女儿》的“亮点”,波米谈“问题”(涉及剧透):

1、嘉宾“荡科长”认为本片并未带有好莱坞一贯的“西方视角”,摄影方面也比较出色;

2、嘉宾“刘三解”认为本片非常“节制”“收敛”,影片手法与传递的主题“相对高级”;

3、波米谈到问题时认为本片主人公的定位不明确,人物转变及多处动作逻辑都存在问题;且影片对真实性呈现上产生了一定歧义;

第59分钟-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

1、相关题材电影简述及推荐;波米与荡科长重点提及《杀戮战场》以及“华人唯一奥斯卡表演奖得主”的离奇谋杀案;

2、导演潘礼德及安吉丽娜·朱莉作品简单回溯;

3、刘三解讲述相关历史背景;

尾声曲目:<Imagine>(John Lennon)。

影片《他们先杀了我父亲:一个柬埔寨女儿的回忆录》重要信息:

本片推断分级:R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杀戮战场》(1984)

《太阳帝国》(1987)

《S21红色高棉杀人机器》(2003)

《卢旺达饭店》(2004)

《血与蜜之地》(2011)

《南国野兽》(2012)

《1942》(2012)

《残缺影像》(2013)

《坚不可摧》(2015)

《无境之兽》(2015)

《出租车司机》(2017)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83-eq71dq b5ecb57b-eb90-45b0-9ea5-d79925e6f2b4 Mon, 13 Nov 2017 10: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刘三解 (凤凰著名时评人;《出租车司机》嘉宾;公号“刘三解freestyle”):6.5分;</p> <p>“观看本片时我好几次泪目,它没有贩卖苦难,而是在极其克制的状态下呈现了这段历史。”</p> <p>(刘三解的其它打分:《出租车司机》6分)</p> <p>荡科长;(资深业内人士;《新蜘蛛侠》等3期嘉宾;个人微博ID“荡科长”):5分;</p> <p>“或许朱莉作为一个女人很令人敬佩,但她的导演功力实在不敢恭维。”</p> <p>(荡科长的其它打分:《新蜘蛛侠》6.5分;《羞羞的铁拳》6分;《雷神3》4分)</p> <p>波米:7分;</p> <p>“本片故意淡化了柬埔寨当时特殊的意识形态环境,只是从中提炼了‘逃难一家’的主线;这是对当下‘难民问题’的呼应,却是对历史的误导。”</p> <p>《他们先杀了我父亲:一个柬埔寨女儿的回忆录》(មុនដំបូង ខ្មែរក្រហមសម្លាប់ប៉ារបស់ខ្ញុំ )平均分:6.2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lt;Sympathy For The Devil&gt;(The Rolling Stones);</p> <p>第1分钟-4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4分半-第10分钟: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p> <p>第10分钟-第27分半:嘉宾“荡科长”与“刘三解”先谈《柬埔寨女儿》的“问题”,波米谈“亮点”(涉及剧透):</p> <p>1、嘉宾“荡科长”觉得本片小演员表演全程坍塌,朱莉有将小演员“工具化”之嫌;</p> <p>2、嘉宾“刘三解”认为本片相对比较平淡,并没有明确的“普世价值”的体现;</p> <p>3、波米认为本片的视听非常出色,以“两极调度”作为摄影母题大大加强了本片的影响张力;</p> <p>第27分半-第59分钟:交换意见,嘉宾“荡科长”与“刘三解”谈《柬埔寨女儿》的“亮点”,波米谈“问题”(涉及剧透):</p> <p>1、嘉宾“荡科长”认为本片并未带有好莱坞一贯的“西方视角”,摄影方面也比较出色;</p> <p>2、嘉宾“刘三解”认为本片非常“节制”“收敛”,影片手法与传递的主题“相对高级”;</p> <p>3、波米谈到问题时认为本片主人公的定位不明确,人物转变及多处动作逻辑都存在问题;且影片对真实性呈现上产生了一定歧义;</p> <p>第59分钟-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p> <p>1、相关题材电影简述及推荐;波米与荡科长重点提及《杀戮战场》以及“华人唯一奥斯卡表演奖得主”的离奇谋杀案;</p> <p>2、导演潘礼德及安吉丽娜·朱莉作品简单回溯;</p> <p>3、刘三解讲述相关历史背景;</p> <p>尾声曲目:&lt;Imagine&gt;(John Lennon)。</p> <p>影片《他们先杀了我父亲:一个柬埔寨女儿的回忆录》重要信息:</p> <p>本片推断分级:R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杀戮战场》(1984)</p> <p>《太阳帝国》(1987)</p> <p>《S21红色高棉杀人机器》(2003)</p> <p>《卢旺达饭店》(2004)</p> <p>《血与蜜之地》(2011)</p> <p>《南国野兽》(2012)</p> <p>《1942》(2012)</p> <p>《残缺影像》(2013)</p> <p>《坚不可摧》(2015)</p> <p>《无境之兽》(2015)</p> <p>《出租车司机》(2017)</p> No 6420 full
<![CDATA[082《相爱相亲》一部不油腻的中年人保温杯电影]]> 主播打分:

顿河(著名制片人&编剧,《杰出公民》等3期嘉宾;个人公众号“顿的河”):  7.5分;(顿河的其它打分:《羞羞的铁拳》6分;《海边的曼彻斯特》8分;《看不见的客人》7分;)

蜉蝣(“不散”创始人之一、《绣春刀2》等2期嘉宾):  7分;

(蜉蝣的其他打分:《羞羞的铁拳》7分;《看不见的客人》7分;《缝纫机乐队》5.5分)

波米:6分;

《相爱相亲》平均分:约6.8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陌上花开》(谭维维);

第15秒-第7分钟: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7分钟-第10分钟: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

第10分钟-第29分半:顿河与蜉蝣首先提到《相爱相亲》的“缺点”,波米谈及影片“亮点” (涉及剧透);

第29分半-第1小时6分钟:交换意见,顿河与蜉蝣首先提到《相爱相亲》的“亮点”,波米谈及影片“缺点”(涉及剧透);

第1小时6分钟-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

1、张艾嘉导演作品回顾;

2、 “电影人”张艾嘉的影响——对“香港新浪潮”及“台湾新浪潮”的影响及与内地第五代导演的合作;

尾声曲目:《花房姑娘》(崔健)。

影片《相爱相亲》重要信息:

本片推断分级:PG级;

《最爱》(1986)

《梦醒时分》(1992)

《女人四十》(1995)

《廊桥遗梦》(1995)

《少女小渔》(1995)

《心动》(1999)

《20 30 40》(2005)

《一次别离》(2011)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82-eq704t 4bff4faa-fc67-4605-9ac0-90052eaebbc4 Tue, 07 Nov 2017 09: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顿河(著名制片人&amp;编剧,《杰出公民》等3期嘉宾;个人公众号“顿的河”): &nbsp;7.5分;(顿河的其它打分:《羞羞的铁拳》6分;《海边的曼彻斯特》8分;《看不见的客人》7分;)</p> <p>蜉蝣(“不散”创始人之一、《绣春刀2》等2期嘉宾): &nbsp;7分;</p> <p>(蜉蝣的其他打分:《羞羞的铁拳》7分;《看不见的客人》7分;《缝纫机乐队》5.5分)</p> <p>波米:6分;</p> <p>《相爱相亲》平均分:约6.8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陌上花开》(谭维维);</p> <p>第15秒-第7分钟: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7分钟-第10分钟: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p> <p>第10分钟-第29分半:顿河与蜉蝣首先提到《相爱相亲》的“缺点”,波米谈及影片“亮点” (涉及剧透);</p> <p>第29分半-第1小时6分钟:交换意见,顿河与蜉蝣首先提到《相爱相亲》的“亮点”,波米谈及影片“缺点”(涉及剧透);</p> <p>第1小时6分钟-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p> <p>1、张艾嘉导演作品回顾;</p> <p>2、 “电影人”张艾嘉的影响——对“香港新浪潮”及“台湾新浪潮”的影响及与内地第五代导演的合作;</p> <p>尾声曲目:《花房姑娘》(崔健)。</p> <p>影片《相爱相亲》重要信息:</p> <p>本片推断分级:PG级;</p> <p>《最爱》(1986)</p> <p>《梦醒时分》(1992)</p> <p>《女人四十》(1995)</p> <p>《廊桥遗梦》(1995)</p> <p>《少女小渔》(1995)</p> <p>《心动》(1999)</p> <p>《20 30 40》(2005)</p> <p>《一次别离》(2011)</p> No 5686 full
<![CDATA[081《银翼杀手2049》即使变成甲壳虫卡夫卡还是进不去城堡]]> 主播打分:

杨超(《长江图》导演,国戏教师,《摔跤吧!爸爸》等5期嘉宾):7.5分;

(杨超的其它打分:《爱乐之城》8分;《摔跤吧!爸爸》7分;《变形金刚5》5分)

波米:7.5分;

《银翼杀手2049》平均分:7.5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Blade Runner(End Titles)>(Vangelis);

第1分11秒-第8分34秒: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8分34秒-第12分19秒: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

第12分19秒-第18分47秒:影片各版本、前作,及和原著小说关系介绍;

第18分47秒-第28分钟39秒:主播们首先提到《银翼杀手2049》“问题”(涉及剧透);

第28分钟39秒-第1小时8分钟:交换意见,主播讨论影片“亮点”(涉及剧透):

第1小时8分钟-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

1、《银翼杀手1》拍摄趣闻及多版本介绍,波米认为《银翼杀手1》的“工作样片版”优于“终剪版”,并提及出现在终剪版中的“独角兽悬案”;

2、菲利普·迪克小说《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及其它改编自PKD作品的电影概览;

3、嘉宾杨超简要谈及“赛博朋克”和其它科幻电影;

尾声曲目:<2049>(Hans Zimmer/Benjamin Wallfisch)

影片《银翼杀手2049》(Blade Runner 2049 )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R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大都会》(1927)

《银翼杀手1》(1982)

《黑魔王》(1985)

《全面回忆》(保罗·范霍文版,1990)

《攻壳机动队1.0》(1995)

《黑客帝国》三部曲(1999-2003)

《V字仇杀队》(2005)

《人类之子》(2006)

《黑暗扫描仪》(2006)

《人造风景》(2007)

《充气娃娃之恋》(2007)

《第九区》(2009)

《全面回忆》(新版,2012)

《她》(斯派克·琼斯版,2013)

《降临》(2017)

《攻壳机动队》(真人版,2017)

《银翼杀手:2048无处可逃》(2017)

《银翼杀手:2036复制人黎明》(2017)

《银翼杀手:2022黑暗浩劫》(2017)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812049-eq7044 03036b51-8166-44c1-a0a2-da63fbf08e9d Tue, 31 Oct 2017 09: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杨超(《长江图》导演,国戏教师,《摔跤吧!爸爸》等5期嘉宾):7.5分;</p> <p>(杨超的其它打分:《爱乐之城》8分;《摔跤吧!爸爸》7分;《变形金刚5》5分)</p> <p>波米:7.5分;</p> <p>《银翼杀手2049》平均分:7.5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lt;Blade Runner(End Titles)&gt;(Vangelis);</p> <p>第1分11秒-第8分34秒: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8分34秒-第12分19秒: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p> <p>第12分19秒-第18分47秒:影片各版本、前作,及和原著小说关系介绍;</p> <p>第18分47秒-第28分钟39秒:主播们首先提到《银翼杀手2049》“问题”(涉及剧透);</p> <p>第28分钟39秒-第1小时8分钟:交换意见,主播讨论影片“亮点”(涉及剧透):</p> <p>第1小时8分钟-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p> <p>1、《银翼杀手1》拍摄趣闻及多版本介绍,波米认为《银翼杀手1》的“工作样片版”优于“终剪版”,并提及出现在终剪版中的“独角兽悬案”;</p> <p>2、菲利普·迪克小说《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及其它改编自PKD作品的电影概览;</p> <p>3、嘉宾杨超简要谈及“赛博朋克”和其它科幻电影;</p> <p>尾声曲目:&lt;2049&gt;(Hans Zimmer/Benjamin Wallfisch)</p> <p>影片《银翼杀手2049》(Blade Runner 2049 )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R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大都会》(1927)</p> <p>《银翼杀手1》(1982)</p> <p>《黑魔王》(1985)</p> <p>《全面回忆》(保罗·范霍文版,1990)</p> <p>《攻壳机动队1.0》(1995)</p> <p>《黑客帝国》三部曲(1999-2003)</p> <p>《V字仇杀队》(2005)</p> <p>《人类之子》(2006)</p> <p>《黑暗扫描仪》(2006)</p> <p>《人造风景》(2007)</p> <p>《充气娃娃之恋》(2007)</p> <p>《第九区》(2009)</p> <p>《全面回忆》(新版,2012)</p> <p>《她》(斯派克·琼斯版,2013)</p> <p>《降临》(2017)</p> <p>《攻壳机动队》(真人版,2017)</p> <p>《银翼杀手:2048无处可逃》(2017)</p> <p>《银翼杀手:2036复制人黎明》(2017)</p> <p>《银翼杀手:2022黑暗浩劫》(2017)</p> No 6576 full
<![CDATA[080《猎凶风河谷》恶土之上·踏雪寻仇]]> 主播打分:

段炼(FIRST影展策展人,《皮绳上的魂》嘉宾):7.5分;

(段炼的其它打分:《皮绳上的魂》6.5分)

雷普利(凤凰电影前编辑,《皮绳上的魂》等19期嘉宾):7分;

(雷普利的其它打分:《出租车司机》7.5分;《皮绳上的魂》6..5分;《看不见的客人》6.5分;)

波米:7分;

《猎凶风河谷》(Wind River)平均分:7.2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Hunter>(Nick Cave/Warren Ellis);

第1分30秒-第8分05秒: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8分05秒-第11分06秒: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

第11分06秒-第13分钟25秒:嘉宾段炼简述各版本差异及原因;

第13分钟25秒-第38分钟23秒:主播们首先提到《猎凶风河谷》“亮点”(涉及剧透);

第38分钟23秒-第小时分钟:交换意见,三位主播讨论影片“问题”(涉及剧透):

第小时分钟-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

1、重点和相同类型的《边境杀手》和《赴汤蹈火》做对比;

2、科恩兄弟等其它西部片的“边境气质”及其作用;

3、本片监制“韦恩斯坦”的性丑闻及其影响;

尾声曲目:<Dollar Bill Blues>(Townes Van Zandit)

影片《猎凶风河谷》(Wind River)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R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与狼共舞》(1990)

《冰血暴》(1996)

《老无所依》(2007)

《天注定》(2013)

《逃出熔炉》(2013)

《边境杀手》(2015)

《夜行动物》(2016)

《赴汤蹈火》(2016)

《海边的曼彻斯特》(2017)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80-eq703k 12956d4b-808d-4f3d-ac5e-019a8365e3a7 Mon, 23 Oct 2017 09: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段炼(FIRST影展策展人,《皮绳上的魂》嘉宾):7.5分;</p> <p>(段炼的其它打分:《皮绳上的魂》6.5分)</p> <p>雷普利(凤凰电影前编辑,《皮绳上的魂》等19期嘉宾):7分;</p> <p>(雷普利的其它打分:《出租车司机》7.5分;《皮绳上的魂》6..5分;《看不见的客人》6.5分;)</p> <p>波米:7分;</p> <p>《猎凶风河谷》(Wind River)平均分:7.2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lt;Hunter&gt;(Nick Cave/Warren Ellis);</p> <p>第1分30秒-第8分05秒: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8分05秒-第11分06秒: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p> <p>第11分06秒-第13分钟25秒:嘉宾段炼简述各版本差异及原因;</p> <p>第13分钟25秒-第38分钟23秒:主播们首先提到《猎凶风河谷》“亮点”(涉及剧透);</p> <p>第38分钟23秒-第小时分钟:交换意见,三位主播讨论影片“问题”(涉及剧透):</p> <p>第小时分钟-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p> <p>1、重点和相同类型的《边境杀手》和《赴汤蹈火》做对比;</p> <p>2、科恩兄弟等其它西部片的“边境气质”及其作用;</p> <p>3、本片监制“韦恩斯坦”的性丑闻及其影响;</p> <p>尾声曲目:&lt;Dollar Bill Blues&gt;(Townes Van Zandit)</p> <p>影片《猎凶风河谷》(Wind River)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R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与狼共舞》(1990)</p> <p>《冰血暴》(1996)</p> <p>《老无所依》(2007)</p> <p>《天注定》(2013)</p> <p>《逃出熔炉》(2013)</p> <p>《边境杀手》(2015)</p> <p>《夜行动物》(2016)</p> <p>《赴汤蹈火》(2016)</p> <p>《海边的曼彻斯特》(2017)</p> No 6170 full
<![CDATA[079《天才枪手》愿你打完小抄,有收剑入鞘的骄傲]]> 主播打分:

大鲸鱼(中学语文教师):7.5分;

隐形(编剧,《生存家族》等19期嘉宾):6分;

(隐形的其它打分:《生存家族》6.5分;《猩球崛起3》6分;《破局》5分;)

波米:7分;

《天才枪手》平均分:6.8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มองฉันที>(อิมเมจ สุธิตา);

第2分-第5分20秒: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5分20秒-第7分35秒: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

第7分35秒-第40分钟21秒:主播们首先提到《天才枪手》“问题”(涉及剧透);

第40分钟21秒-第1小时13分钟:交换意见,三位主播讨论影片“亮点”(涉及剧透):

第1小时13分钟-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

1、“天才枪手”故事中国化的可能性,实操时面临“被分线”的重点偏离;

2、相似剧本写作时的探讨:是否简化次要矛盾,架空环境削弱影片的社会表达问题;

尾声曲目:<BiuBiuBiu>(Wei Zhang Sr.)。

影片《天才枪手》(ฉลาดเกมส์โกง )重要信息:

本片泰国分级:15+(对应北美为PG-13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1991)

《逃学威龙1》(1991)

《完美学分》(2004)

《画中情思》(2001)

《十一罗汉》(2001)

《亲爱的伽利略》(2009)

《听说桐岛要退部》(2012)

《和谐课程》(2013)

《夺宝联盟》(2013)

《纸之月》(2014)

《毕业会考》(2016)

《摔跤吧!爸爸》(2017)

《李雷和韩梅梅》(2017)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79-eq702e 4c49c3c0-9db1-44dd-aa2b-ea3f12c35310 Mon, 16 Oct 2017 09: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大鲸鱼(中学语文教师):7.5分;</p> <p>隐形(编剧,《生存家族》等19期嘉宾):6分;</p> <p>(隐形的其它打分:《生存家族》6.5分;《猩球崛起3》6分;《破局》5分;)</p> <p>波米:7分;</p> <p>《天才枪手》平均分:6.8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lt;มองฉันที&gt;(อิมเมจ สุธิตา);</p> <p>第2分-第5分20秒: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5分20秒-第7分35秒: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p> <p>第7分35秒-第40分钟21秒:主播们首先提到《天才枪手》“问题”(涉及剧透);</p> <p>第40分钟21秒-第1小时13分钟:交换意见,三位主播讨论影片“亮点”(涉及剧透):</p> <p>第1小时13分钟-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p> <p>1、“天才枪手”故事中国化的可能性,实操时面临“被分线”的重点偏离;</p> <p>2、相似剧本写作时的探讨:是否简化次要矛盾,架空环境削弱影片的社会表达问题;</p> <p>尾声曲目:&lt;BiuBiuBiu&gt;(Wei Zhang Sr.)。</p> <p>影片《天才枪手》(ฉลาดเกมส์โกง )重要信息:</p> <p>本片泰国分级:15+(对应北美为PG-13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1991)</p> <p>《逃学威龙1》(1991)</p> <p>《完美学分》(2004)</p> <p>《画中情思》(2001)</p> <p>《十一罗汉》(2001)</p> <p>《亲爱的伽利略》(2009)</p> <p>《听说桐岛要退部》(2012)</p> <p>《和谐课程》(2013)</p> <p>《夺宝联盟》(2013)</p> <p>《纸之月》(2014)</p> <p>《毕业会考》(2016)</p> <p>《摔跤吧!爸爸》(2017)</p> <p>《李雷和韩梅梅》(2017)</p> No 7196 full
<![CDATA[078《生存家族》消失的万家灯火]]> 主播打分:

阳磊 (艺人宣传&策划;《世界角落》等5期嘉宾):7分;

(阳磊的其它打分:《建军大业》7分;《哆啦A梦:南极冒险》分;《麻烦家族》4分)

隐形(编剧,《猩球崛起3》等18期嘉宾):6.5分;

(隐形的其它打分:《战狼2》5.5分;《绣春刀2》6.5分;《闪光少女》6.5分)

波米:7分;

《生存家族》平均分:6.8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你是我的家》(戴娆);

第22秒-第6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6分半-第9分半: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

第9分半-第39分钟:主播们首先提到《生存家族》“亮点”(涉及剧透);

第39分钟-第1小时5分钟:交换意见,三位主播讨论影片“问题”(涉及剧透):

第1小时5分钟-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

1、矢口史靖前作及其风格;

2、“高概念电影”及其中国化的前景与阻力;

尾声曲目:<Hard Times Come Again No More>(James Taylor)

影片《生存家族》重要信息:

本片推断分级:PG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日本沉没》(老版,1973)

《雨女》(1990)

《大气层消失》(1990)

《土拨鼠之日》(1993)

《秘密花园》(又名《我的秘密花园》,1997)

《五个扑水的少年》(2001)

《摇摆少女》(2004)

《世界之战》(2005)

《人类之子》(2006)

《快乐飞行》(2008)

《时间规划局》(2011)

《哪啊哪啊神去村》(2014)

《乘风破浪》(2017)

《闪光少女》(2017)

《缝纫机乐队》(2017)

《羞羞的铁拳》(2017)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78-eq701p 30a1c997-2f49-44b9-b6f9-b88254fffe69 Sun, 08 Oct 2017 09: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阳磊 (艺人宣传&amp;策划;《世界角落》等5期嘉宾):7分;</p> <p>(阳磊的其它打分:《建军大业》7分;《哆啦A梦:南极冒险》分;《麻烦家族》4分)</p> <p>隐形(编剧,《猩球崛起3》等18期嘉宾):6.5分;</p> <p>(隐形的其它打分:《战狼2》5.5分;《绣春刀2》6.5分;《闪光少女》6.5分)</p> <p>波米:7分;</p> <p>《生存家族》平均分:6.8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你是我的家》(戴娆);</p> <p>第22秒-第6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6分半-第9分半: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p> <p>第9分半-第39分钟:主播们首先提到《生存家族》“亮点”(涉及剧透);</p> <p>第39分钟-第1小时5分钟:交换意见,三位主播讨论影片“问题”(涉及剧透):</p> <p>第1小时5分钟-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p> <p>1、矢口史靖前作及其风格;</p> <p>2、“高概念电影”及其中国化的前景与阻力;</p> <p>尾声曲目:&lt;Hard Times Come Again No More&gt;(James Taylor)</p> <p>影片《生存家族》重要信息:</p> <p>本片推断分级:PG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nbsp;</p> <p>《日本沉没》(老版,1973)</p> <p>《雨女》(1990)</p> <p>《大气层消失》(1990)</p> <p>《土拨鼠之日》(1993)</p> <p>《秘密花园》(又名《我的秘密花园》,1997)</p> <p>《五个扑水的少年》(2001)</p> <p>《摇摆少女》(2004)</p> <p>《世界之战》(2005)</p> <p>《人类之子》(2006)</p> <p>《快乐飞行》(2008)</p> <p>《时间规划局》(2011)</p> <p>《哪啊哪啊神去村》(2014)</p> <p>《乘风破浪》(2017)</p> <p>《闪光少女》(2017)</p> <p>《缝纫机乐队》(2017)</p> <p>《羞羞的铁拳》(2017)</p> No 6841 full
<![CDATA[077《出租车司机》为了忘却的记念]]> 主播打分:

刘三解 (凤凰著名时评人;另有同名凤凰视频节目;公号“刘三解freestyle”):6分;

“我把它推荐给90后,因为那是一段远去的历史。这些历史如果我们都不去了解,那民智永远开不了。”

雷普利;(凤凰电影前编辑,《皮绳上的魂》等19期嘉宾):7.5分;

“有人说这片还是韩国老一套。但我担心的是,即便某一天我们自由了、也能拍了,拍的也还是不如人家好。”

(雷普利的其它打分:《敦刻尔克》7.5分;《皮绳上的魂》7.5分;《看不见的客人》6.5分)

波米:7.5分;

“我看到的是全球同此凉热:太多细节、太多面孔如此相似。只是总靠别国电影来凭吊自己,又何尝不是一种悲哀?”

《出租车司机》平均分:7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短发》(赵容弼);

第15秒-第1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1分半-第6分钟: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

第9分钟-第39分半:主播们首先提到《出租车司机》“亮点”(涉及剧透):

1、嘉宾“刘三解”觉得本片所展现的韩国电影工业水准“中国现在赶不上”;而同为争取国民认同的“最大公约数”电影,又比《战狼2》立意高级;特别提及片中的“三次吃饭”;

2、嘉宾“雷普利”认为本片是“戏剧的胜利”,“以小见大”的主题超越《敦刻尔克》,整体完成度又超越《摔爸》;

3、波米对比介绍了纪录片《蓝眼睛的目击者》的相关史实;强调本片的“的哥同行”的属性;在主题上,通过突出“匠人精神”人设淡化过时的“追求民主”的表意;

第39分半-第1小时28分钟:交换意见,三位主播讨论《택시 운전사》的影片问题(涉及剧透):

1、嘉宾“刘三解”极其不满本片“二元对立”的设置正反派角色,认为这类做法“同样是煽动民粹”;并强调“光州事件”中的群众行为“不是游行是暴动”;

2、嘉宾“雷普利”认为本片的问题在于“片尾追逐戏”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出租车队”符号的重复使用、对关卡士兵的美化;

3、波米认为电影问题在于“西方记者形象”过于功能化,对比《华丽的假期》,无论思辨与单场“屠杀戏”都未能超越前作;

4、三位主播浅谈宋康昊表演;

第1小时28分钟-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

1、相关事件的其它韩影简介;

2、政悚类电影推荐;

尾声曲目:《妈妈,我没有做错》(夏韶声)。

影片《出租车司机》重要信息:

本片韩国分级:15岁以下不建议观看(对应北美为PG-13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焦点新闻》(1969)

《大失踪》(1982)

《萨尔瓦多》(1986)

《悲情城市》(1989)

《没有太阳的日子》(1990)

《狮子山下之归去来兮》(1992)

《薄荷糖》(1999)

《鬼子来了》(2000)

《1980年5月,蓝眼睛的目击者》(纪录片,2003)

《卢旺达饭店》(2004)

《颐和园》(2004)

《锅盖头》(2005)

《布加勒斯特东12点8分》(2006)

《窃听风暴》(2006)

《华丽的假期》(2007)

《谜样的双眼》(原版,2009)

《26年》(2012)

《逃离德黑兰》(2012)

《雪国列车》(2013)

《辩护人》(2013)

《鸣梁海战》(2014)

《少年·小赵》(2015)

《摔跤吧!爸爸》(2016)

《报导中国》(系列纪录片,2017)

《绣春刀2:修罗战场》(2017)

《战狼2》(2017)

《敦刻尔克》(2017)

《底特律》(2017)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77-eq7014 4cc7c9e8-1eba-4817-ad9f-27a16ed1c956 Mon, 02 Oct 2017 09: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刘三解 (凤凰著名时评人;另有同名凤凰视频节目;公号“刘三解freestyle”):6分;</p> <p>“我把它推荐给90后,因为那是一段远去的历史。这些历史如果我们都不去了解,那民智永远开不了。”</p> <p>雷普利;(凤凰电影前编辑,《皮绳上的魂》等19期嘉宾):7.5分;</p> <p>“有人说这片还是韩国老一套。但我担心的是,即便某一天我们自由了、也能拍了,拍的也还是不如人家好。”</p> <p>(雷普利的其它打分:《敦刻尔克》7.5分;《皮绳上的魂》7.5分;《看不见的客人》6.5分)</p> <p>波米:7.5分;</p> <p>“我看到的是全球同此凉热:太多细节、太多面孔如此相似。只是总靠别国电影来凭吊自己,又何尝不是一种悲哀?”</p> <p>《出租车司机》平均分:7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短发》(赵容弼);</p> <p>第15秒-第1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1分半-第6分钟: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p> <p>第9分钟-第39分半:主播们首先提到《出租车司机》“亮点”(涉及剧透):</p> <p>1、嘉宾“刘三解”觉得本片所展现的韩国电影工业水准“中国现在赶不上”;而同为争取国民认同的“最大公约数”电影,又比《战狼2》立意高级;特别提及片中的“三次吃饭”;</p> <p>2、嘉宾“雷普利”认为本片是“戏剧的胜利”,“以小见大”的主题超越《敦刻尔克》,整体完成度又超越《摔爸》;</p> <p>3、波米对比介绍了纪录片《蓝眼睛的目击者》的相关史实;强调本片的“的哥同行”的属性;在主题上,通过突出“匠人精神”人设淡化过时的“追求民主”的表意;</p> <p>第39分半-第1小时28分钟:交换意见,三位主播讨论《택시 운전사》的影片问题(涉及剧透):</p> <p>1、嘉宾“刘三解”极其不满本片“二元对立”的设置正反派角色,认为这类做法“同样是煽动民粹”;并强调“光州事件”中的群众行为“不是游行是暴动”;</p> <p>2、嘉宾“雷普利”认为本片的问题在于“片尾追逐戏”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出租车队”符号的重复使用、对关卡士兵的美化;</p> <p>3、波米认为电影问题在于“西方记者形象”过于功能化,对比《华丽的假期》,无论思辨与单场“屠杀戏”都未能超越前作;</p> <p>4、三位主播浅谈宋康昊表演;</p> <p>第1小时28分钟-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p> <p>1、相关事件的其它韩影简介;</p> <p>2、政悚类电影推荐;</p> <p>尾声曲目:《妈妈,我没有做错》(夏韶声)。</p> <p>影片《出租车司机》重要信息:</p> <p>本片韩国分级:15岁以下不建议观看(对应北美为PG-13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nbsp;</p> <p>《焦点新闻》(1969)</p> <p>《大失踪》(1982)</p> <p>《萨尔瓦多》(1986)</p> <p>《悲情城市》(1989)</p> <p>《没有太阳的日子》(1990)</p> <p>《狮子山下之归去来兮》(1992)</p> <p>《薄荷糖》(1999)</p> <p>《鬼子来了》(2000)</p> <p>《1980年5月,蓝眼睛的目击者》(纪录片,2003)</p> <p>《卢旺达饭店》(2004)</p> <p>《颐和园》(2004)</p> <p>《锅盖头》(2005)</p> <p>《布加勒斯特东12点8分》(2006)</p> <p>《窃听风暴》(2006)</p> <p>《华丽的假期》(2007)</p> <p>《谜样的双眼》(原版,2009)</p> <p>《26年》(2012)</p> <p>《逃离德黑兰》(2012)</p> <p>《雪国列车》(2013)</p> <p>《辩护人》(2013)</p> <p>《鸣梁海战》(2014)</p> <p>《少年·小赵》(2015)</p> <p>《摔跤吧!爸爸》(2016)</p> <p>《报导中国》(系列纪录片,2017)</p> <p>《绣春刀2:修罗战场》(2017)</p> <p>《战狼2》(2017)</p> <p>《敦刻尔克》(2017)</p> <p>《底特律》(2017)</p> No 7200 full
<![CDATA[076《皮绳上的魂》它才该得到《冈仁波齐》所获的一切赞誉!]]> 主播打分:

段炼 (FIRST影展策展人):6.5分(完整版评分);

“从改编难度和最后的完成度考量,本片应该是张杨生涯最好的电影。”

雷普利;(凤凰电影前编辑,《敦刻尔克》等18期嘉宾):6.5分(完整版评分);

“观感整体比《冈仁波齐》要好。可惜类型和艺术两头不靠,两个小说拼接出了1+1 <2的效果。”

(雷普利的其它打分:《敦刻尔克》7.5分;《看不见的客人》6.5分;《冈仁波齐》6分)

波米:7.5分(完整版评分);

“我对《冈仁波齐》的一切不满都在本片中得到了弥补,这就是张杨的《八部半》。”

《皮绳上的魂》平均分:6.8分

因原打算仅以“耳旁风”形式推送本片评论,故附上其他主播打分与简评:

海老鼠:8分;(《极盗车神》等11期嘉宾,其它打分:《冈仁波齐》8.5分;《千星之城》7分;《极盗车神》7分;微博&豆瓣ID“seamouse”)

短评:“全藏景致精华都被取来了吧,也让环境完美烘托出这个“当代西部武侠片”所天然具备的神秘主义气息。首尾呼应,更是轻拨轮回因果命运。剪辑段落设置上,没让追杀段落引人紧张是最大缺憾。”

刘小黛:7分;(《遇见你之前》嘉宾,其它打分:《看不见的客人》8分;《侠盗联盟》5.5分;《破·局》6分;公众号“抛开书本”)

短评:“在祈祷中领悟,在领悟中获得幻想。皮绳上的结,代表对时间的守望和顾念,真实和虚幻的多面解构,完成生命焦虑的净土之路。时空概念的转换,有拉美小说的超现实之感。操控力稍弱拍得太长,虚拟世界复仇和救赎,和真实的西藏有点远,想表述的点过满。”

法兰西胶片:6分(完整版评分);(《新蜘蛛侠》等8期嘉宾,其它打分:《看不见的客人》7.5分;《新蜘蛛侠》6.5分;《赛车3》3分;微博&豆瓣ID“法兰西胶片”)

短评:“视觉上特别张扬,所以完全不张扬,民脂气几乎看不见,也就剩下汤锅掉下悬崖砸小孩脸。时空线索的暗示可以更清晰一点,两场扭打也可以开创自己的方式,不莱昂内的。露天观影,好冷的。”

柏小莲:6分;(《比海更深》等3期嘉宾,其它打分:《目击者之追凶》7分;《看不见的客人》7分;《破·局》5.5分;公众号“柏小莲”)

短评:“结构和拍摄都好过《冈仁波齐》。”

秦婉:6分;(《极盗车神》等4期嘉宾,其它打分:《极盗车神》9分;《看不见的客人》7分;《赛车3》4分;公众号“小婉电影酱”)

短评:“这部电影能看出导演的全心投入,拍摄藏区美景有很强烈的西部片即视感,在上影节拿下摄影奖,不足为奇。此片有看点,但导演才华还是稍欠,对于神秘主义的构建,没有新颖的形式和提供强大的力量,时长也有压缩的空间。演员有质感,不过曲尼次仁可能在娱乐圈接触的表演信息太多了,表演方式完全是汉人的,失去了藏族人原始的表现力,让人有些遗憾。这几年藏族题材文艺片兴起,少数民族艺人可以抓住机会和优秀导演合作,回归演绎本民族的故事,但一定要找回自己的民族表演特点,像《德兰》的女主角就非常好。”

小猱:6分;(《玉子》等2期嘉宾,其它打分:《玉子》8分;《战狼2》6分;《三生三世》0分;豆瓣ID“猱困困”)

短评:“女主角是一个规则破坏者,我在她身上看到了生机勃勃的力量。”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No Fear In My Heart>(朴树);

第20秒-第5分钟: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5分钟-第10分钟: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

第10分钟-第31分钟:主播们首先提到《皮绳上的魂》“亮点”(涉及剧透):

1、嘉宾“雷普利”认为本片在文本复杂度上远胜张杨其它作品;并对比了两本原著与本片的异同;

2、嘉宾“段炼”觉得导演能将两部扎西达娃小说合二为一已非易事;并爆料去年FIRST选本片作开幕片的经过;

3、波米认为本片呈现了完整的文化风貌;而导演自己的创作焦虑也完整的通过“作家打破次元壁”的线索中呈现出来;

第31分钟-第51分半:交换意见,三位主播讨论《皮绳上的魂》的影片问题(涉及剧透):

1、嘉宾“段炼”觉得本片在对小说的呈现上还有进一步提升的可能;

2、嘉宾“雷普利”认为本片的问题在于大部分人物缺乏行为动机;很多细节也未能交代清楚;部分段落还有“秀文化符号”的嫌疑;

3、波米认为本片问题在于对“西部片”概念的错误利用;生硬的把“意粉西部片”的动作风格与“藏地”题材强行结合;

第51分半-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

1、导演张杨前作回顾——重点提及《冈仁波齐》、《洗澡》和《昨天》;嘉宾段炼重点介绍《冈仁波齐》拍摄内幕;

2、嘉宾推荐其它涉藏题材电影;雷普利详谈宗萨钦哲仁波切;

尾声曲目:<Let It Be>(The Beatles)。

影片《皮绳上的魂》重要信息:

本片推断分级:PG-13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盗马贼》(1986)

《双旗镇刀客》(1991)

《周末情人》(1995)

《喜马拉雅》(1999)

《洗澡》(1999)

《昨天》(2001)

《旅行者与魔法师》(2003)

《天地英雄》(2003)

《奇幻人生》(又名《笔下求生》,2006)

《落叶归根》(2007)

《寻找智美更登》(2007)

《再见,乌托邦》(2009)

《高山上的世界杯》(2009)

《牛粪》(2010)

《无人驾驶》(2010)

《太阳总在左边》(2011)

《酥油灯》(胡伟版,2013)

《冈仁波齐》(2015)

《塔洛》(2016)

《迷失Z城》(2017)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76-eq700h eadaef26-abce-4293-a6ea-3cfb922b2bb3 Mon, 25 Sep 2017 09: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段炼 (FIRST影展策展人):6.5分(完整版评分);</p> <p>“从改编难度和最后的完成度考量,本片应该是张杨生涯最好的电影。”</p> <p>雷普利;(凤凰电影前编辑,《敦刻尔克》等18期嘉宾):6.5分(完整版评分);</p> <p>“观感整体比《冈仁波齐》要好。可惜类型和艺术两头不靠,两个小说拼接出了1+1 &lt;2的效果。”</p> <p>(雷普利的其它打分:《敦刻尔克》7.5分;《看不见的客人》6.5分;《冈仁波齐》6分)</p> <p>波米:7.5分(完整版评分);</p> <p>“我对《冈仁波齐》的一切不满都在本片中得到了弥补,这就是张杨的《八部半》。”</p> <p>《皮绳上的魂》平均分:6.8分</p> <p>因原打算仅以“耳旁风”形式推送本片评论,故附上其他主播打分与简评:</p> <p>海老鼠:8分;(《极盗车神》等11期嘉宾,其它打分:《冈仁波齐》8.5分;《千星之城》7分;《极盗车神》7分;微博&amp;豆瓣ID“seamouse”)</p> <p>短评:“全藏景致精华都被取来了吧,也让环境完美烘托出这个“当代西部武侠片”所天然具备的神秘主义气息。首尾呼应,更是轻拨轮回因果命运。剪辑段落设置上,没让追杀段落引人紧张是最大缺憾。”</p> <p>刘小黛:7分;(《遇见你之前》嘉宾,其它打分:《看不见的客人》8分;《侠盗联盟》5.5分;《破·局》6分;公众号“抛开书本”)</p> <p>短评:“在祈祷中领悟,在领悟中获得幻想。皮绳上的结,代表对时间的守望和顾念,真实和虚幻的多面解构,完成生命焦虑的净土之路。时空概念的转换,有拉美小说的超现实之感。操控力稍弱拍得太长,虚拟世界复仇和救赎,和真实的西藏有点远,想表述的点过满。”</p> <p>法兰西胶片:6分(完整版评分);(《新蜘蛛侠》等8期嘉宾,其它打分:《看不见的客人》7.5分;《新蜘蛛侠》6.5分;《赛车3》3分;微博&amp;豆瓣ID“法兰西胶片”)</p> <p>短评:“视觉上特别张扬,所以完全不张扬,民脂气几乎看不见,也就剩下汤锅掉下悬崖砸小孩脸。时空线索的暗示可以更清晰一点,两场扭打也可以开创自己的方式,不莱昂内的。露天观影,好冷的。”</p> <p>柏小莲:6分;(《比海更深》等3期嘉宾,其它打分:《目击者之追凶》7分;《看不见的客人》7分;《破·局》5.5分;公众号“柏小莲”)</p> <p>短评:“结构和拍摄都好过《冈仁波齐》。”</p> <p>秦婉:6分;(《极盗车神》等4期嘉宾,其它打分:《极盗车神》9分;《看不见的客人》7分;《赛车3》4分;公众号“小婉电影酱”)</p> <p>短评:“这部电影能看出导演的全心投入,拍摄藏区美景有很强烈的西部片即视感,在上影节拿下摄影奖,不足为奇。此片有看点,但导演才华还是稍欠,对于神秘主义的构建,没有新颖的形式和提供强大的力量,时长也有压缩的空间。演员有质感,不过曲尼次仁可能在娱乐圈接触的表演信息太多了,表演方式完全是汉人的,失去了藏族人原始的表现力,让人有些遗憾。这几年藏族题材文艺片兴起,少数民族艺人可以抓住机会和优秀导演合作,回归演绎本民族的故事,但一定要找回自己的民族表演特点,像《德兰》的女主角就非常好。”</p> <p>小猱:6分;(《玉子》等2期嘉宾,其它打分:《玉子》8分;《战狼2》6分;《三生三世》0分;豆瓣ID“猱困困”)</p> <p>短评:“女主角是一个规则破坏者,我在她身上看到了生机勃勃的力量。”</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lt;No Fear In My Heart&gt;(朴树);</p> <p>第20秒-第5分钟: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5分钟-第10分钟: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p> <p>第10分钟-第31分钟:主播们首先提到《皮绳上的魂》“亮点”(涉及剧透):</p> <p>1、嘉宾“雷普利”认为本片在文本复杂度上远胜张杨其它作品;并对比了两本原著与本片的异同;</p> <p>2、嘉宾“段炼”觉得导演能将两部扎西达娃小说合二为一已非易事;并爆料去年FIRST选本片作开幕片的经过;</p> <p>3、波米认为本片呈现了完整的文化风貌;而导演自己的创作焦虑也完整的通过“作家打破次元壁”的线索中呈现出来;</p> <p>第31分钟-第51分半:交换意见,三位主播讨论《皮绳上的魂》的影片问题(涉及剧透):</p> <p>1、嘉宾“段炼”觉得本片在对小说的呈现上还有进一步提升的可能;</p> <p>2、嘉宾“雷普利”认为本片的问题在于大部分人物缺乏行为动机;很多细节也未能交代清楚;部分段落还有“秀文化符号”的嫌疑;</p> <p>3、波米认为本片问题在于对“西部片”概念的错误利用;生硬的把“意粉西部片”的动作风格与“藏地”题材强行结合;</p> <p>第51分半-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p> <p>1、导演张杨前作回顾——重点提及《冈仁波齐》、《洗澡》和《昨天》;嘉宾段炼重点介绍《冈仁波齐》拍摄内幕;</p> <p>2、嘉宾推荐其它涉藏题材电影;雷普利详谈宗萨钦哲仁波切;</p> <p>尾声曲目:&lt;Let It Be&gt;(The Beatles)。</p> <p>影片《皮绳上的魂》重要信息:</p> <p>本片推断分级:PG-13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nbsp;</p> <p>《盗马贼》(1986)</p> <p>《双旗镇刀客》(1991)</p> <p>《周末情人》(1995)</p> <p>《喜马拉雅》(1999)</p> <p>《洗澡》(1999)</p> <p>《昨天》(2001)</p> <p>《旅行者与魔法师》(2003)</p> <p>《天地英雄》(2003)</p> <p>《奇幻人生》(又名《笔下求生》,2006)</p> <p>《落叶归根》(2007)</p> <p>《寻找智美更登》(2007)</p> <p>《再见,乌托邦》(2009)</p> <p>《高山上的世界杯》(2009)</p> <p>《牛粪》(2010)</p> <p>《无人驾驶》(2010)</p> <p>《太阳总在左边》(2011)</p> <p>《酥油灯》(胡伟版,2013)</p> <p>《冈仁波齐》(2015)</p> <p>《塔洛》(2016)</p> <p>《迷失Z城》(2017)</p> No 6133 full
<![CDATA[075《猩球崛起3:终极之战》这片和《金刚狼3》共用一个剧本?]]> 主播打分:

隐形 (编剧,《战狼2》等17期嘉宾):6分;

“本片的凯撒变得莫名其妙,好像秉承了一种‘犯我族群者,虽远必诛’的价值观。”

(隐形的其它打分:《绣春刀2》6.5分;《战狼2》5.5分;《破·局》5分)

波米:5分;

“相比让瑟金斯拿奥斯卡的言论,我更认为本片该拿视效或化妆奖——‘特效化妆’也是化妆。”

《猩球崛起3:终极之战》(War for the Planet of the Apes)平均分:5.5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Exodus Wounds>(Michael Giacchino);

第17秒-第6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6分半-第8分半:两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

第8分半-第34分半:嘉宾“隐形”首先提到《猩球崛起3》“问题”,波米谈“亮点”(涉及剧透):

1、嘉宾“隐形”认为本片的问题主要出在“凯撒人设”、“哑女设置”以及“3D体验差”等方面,着重强调本片忽略了“人与猿”的主要矛盾;

2、波米认为本片的唯一亮点是“动作捕捉技术”;在谈及“瑟金斯是否该拿奥斯卡”的问题上,强调了“维塔特效团队”存在对动捕师进行“表演修改”的问题;

第34分半-第1小时11分钟:交换意见,隐形谈本片“亮点”,波米谈“问题”(涉及剧透):

1、“隐形”认为本片亮点也在“动捕”方面,并对波米的观点有所补充;

2、波米谈到缺点时谈及了本片在“凯撒人设”、“传染病病理”等方面与前作的不统一;结合《金刚狼3》批评了本片“从主角到配角的人设坍塌”、“节奏拖沓”及“毫无科幻感”等几大问题;

第1小时11分钟-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

1、《猩球崛起1-2》前作回溯;两位主播着重谈及《猩球崛起1》为什么是佳作;

2、波米简述《人猿星球》正传与《猩球崛起》之关联;

尾声曲目:<Apes Together Strong>(Michael Giacchino)。

影片《猩球崛起3:终极之战》(War for the Planet of the Apes)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西部开拓史》(1962)

《大逃亡》(1963)

《奇爱博士》(1964)

“无名镖客”三部曲(1964-1966)

《火之战》(1981)

《辛德勒名单》(1993)

《楚门的世界》(1998)

《金刚》(2005版)

《叶问1》(2008)

《逃狱》(2008)

《为奴十二年》(2013)

《八恶人》(2015)

《爵迹》(2016)

《海边的曼彻斯特》(2016)

《金刚狼3》(2017)

以及

《人猿星球》正传五部曲(1968-1973)

《猩球崛起1-2》(2011-2014)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7533-eq7008 6dc3eafc-b972-4620-8e0b-4393b9f4ffaa Sun, 17 Sep 2017 09: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隐形 (编剧,《战狼2》等17期嘉宾):6分;</p> <p>“本片的凯撒变得莫名其妙,好像秉承了一种‘犯我族群者,虽远必诛’的价值观。”</p> <p>(隐形的其它打分:《绣春刀2》6.5分;《战狼2》5.5分;《破·局》5分)</p> <p>波米:5分;</p> <p>“相比让瑟金斯拿奥斯卡的言论,我更认为本片该拿视效或化妆奖——‘特效化妆’也是化妆。”</p> <p>《猩球崛起3:终极之战》(War for the Planet of the Apes)平均分:5.5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lt;Exodus Wounds&gt;(Michael Giacchino);</p> <p>第17秒-第6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6分半-第8分半:两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p> <p>第8分半-第34分半:嘉宾“隐形”首先提到《猩球崛起3》“问题”,波米谈“亮点”(涉及剧透):</p> <p>1、嘉宾“隐形”认为本片的问题主要出在“凯撒人设”、“哑女设置”以及“3D体验差”等方面,着重强调本片忽略了“人与猿”的主要矛盾;</p> <p>2、波米认为本片的唯一亮点是“动作捕捉技术”;在谈及“瑟金斯是否该拿奥斯卡”的问题上,强调了“维塔特效团队”存在对动捕师进行“表演修改”的问题;</p> <p>第34分半-第1小时11分钟:交换意见,隐形谈本片“亮点”,波米谈“问题”(涉及剧透):</p> <p>1、“隐形”认为本片亮点也在“动捕”方面,并对波米的观点有所补充;</p> <p>2、波米谈到缺点时谈及了本片在“凯撒人设”、“传染病病理”等方面与前作的不统一;结合《金刚狼3》批评了本片“从主角到配角的人设坍塌”、“节奏拖沓”及“毫无科幻感”等几大问题;</p> <p>第1小时11分钟-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p> <p>1、《猩球崛起1-2》前作回溯;两位主播着重谈及《猩球崛起1》为什么是佳作;</p> <p>2、波米简述《人猿星球》正传与《猩球崛起》之关联;</p> <p>尾声曲目:&lt;Apes Together Strong&gt;(Michael Giacchino)。</p> <p>影片《猩球崛起3:终极之战》(War for the Planet of the Apes)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nbsp;</p> <p>《西部开拓史》(1962)</p> <p>《大逃亡》(1963)</p> <p>《奇爱博士》(1964)</p> <p>“无名镖客”三部曲(1964-1966)</p> <p>《火之战》(1981)</p> <p>《辛德勒名单》(1993)</p> <p>《楚门的世界》(1998)</p> <p>《金刚》(2005版)</p> <p>《叶问1》(2008)</p> <p>《逃狱》(2008)</p> <p>《为奴十二年》(2013)</p> <p>《八恶人》(2015)</p> <p>《爵迹》(2016)</p> <p>《海边的曼彻斯特》(2016)</p> <p>《金刚狼3》(2017)</p> <p>以及</p> <p>《人猿星球》正传五部曲(1968-1973)</p> <p>《猩球崛起1-2》(2011-2014)</p> No 6322 full
<![CDATA[074《蜘蛛侠:英雄归来》《蜘蛛侠之祖国高潮》:小屁孩儿拯救川普时代的分裂美国]]> 主播打分:

荡科长(《银河护卫队2》嘉宾,资深业内人士;个人微博ID“荡科长”):6.5分;

“本片明着致敬约翰·休斯的青春片,却未能继承他的‘反体制’精神;仍是站在成人视角对未成年进行说教。”

(荡科长的其它打分:《目击者之追凶》7分;《悟空传》5分;《深夜食堂2》5分)

法兰西胶片(资深媒体人,《在这世界的角落》等7期嘉宾,微博/豆瓣ID“法兰西胶片”):6.5分;

“这作戏太难看。蜘蛛侠系列的动作片向来嚣张,这部戏却完全没能满足我。”

(胶片的其它打分:《侠盗联盟》6.5分;《心理罪》5分;《三生三世》2分)

波米:7.5分;

“鸟人是捡破烂的,钢铁侠是富翁寡头。他们对于下一代(蜘蛛侠)的话语争夺,隐喻着美国平民与精英的分裂。这是尖锐的社会问题——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

《蜘蛛侠:英雄归来》(Spider-Man: Homecoming)平均分:6.8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Spider-Man Television Theme>;

第18秒-第1分半:嘉宾介绍(无剧透);

第1分半-第10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11分半-第13分钟: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

第13分钟-第49分钟:嘉宾“荡科长”和“法兰西胶片”首先提到《蜘蛛侠》的“问题”,波米谈“亮点”(涉及剧透):

1、嘉宾“荡科长”认为本片的问题集中在“青春校园类型”呈现的不够好,没能与超级英雄元素结合;另外“梅婶”的设置有“歧视女性”之嫌,“肥宅”的演员表演也不够出色;

2、胶片觉得本片“动作设计很差”,对比山姆雷米版《蜘蛛侠2》,本片只有“小聪明”没有“大场面”,另外“青春片”元素同样有问题;

3、波米认为本片反派价值观与动作戏表意反映了“精英对抗民粹”的美国当下,反派塑造非常成功;同时完成了对前两版蜘蛛侠的全面颠覆和否定,呈现了一个“不需要超级英雄的纽约”;

第49分-第1小时08分钟:交换意见,“荡科长”和“法兰西胶片”谈亮点,波米谈影片问题(涉及剧透):

1、嘉宾“法兰西胶片”认为本片最大亮点是蜘蛛侠与秃鹫的“汽车对话”,此外也很喜欢片尾“钢铁侠危机公关”的段落;

2、荡科长觉得本片继承了漫威电影的亮点,在“立人设”上非常出色,甚至呈现出“故事服务于人物”的特点;

3、波米谈到缺点时同意胶片“动作戏很差”的观点;而在与《美队3》和“蜘蛛侠”悲惨前史的连接上也存在人设不合理之处;本片也存在“说教性过强”的问题;

第1小时08分钟-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

1、《蜘蛛侠》前作对比;主播简述自己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蜘蛛侠”前作;

2、主播简述相关电影《春天不是读书天》和《小丑》;

尾声曲目:<Blitzkrieg Bop(Single Version)>(Ramones)。

影片《蜘蛛侠:英雄归来》(Spider-Man: Homecoming)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出租车司机》(1976)

《早餐俱乐部》(1982)

《春天不是读书天》(1986)

《美国派1》(1999)

《X战警前传1:第一战》(2011)

《鸟人》(2014)

《小丑》(2014)

《死侍》(2016)

《美国队长3:内战》(2016)

《银河护卫队2》(2017)

以及

《蜘蛛侠》三部曲(山姆·雷米版,2002-2007)

《超凡蜘蛛侠》系列(2012-2014)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74-eq6vvf 579f58e6-882e-444a-ba02-6ce7606109f9 Sun, 10 Sep 2017 09: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荡科长(《银河护卫队2》嘉宾,资深业内人士;个人微博ID“荡科长”):6.5分;</p> <p>“本片明着致敬约翰·休斯的青春片,却未能继承他的‘反体制’精神;仍是站在成人视角对未成年进行说教。”</p> <p>(荡科长的其它打分:《目击者之追凶》7分;《悟空传》5分;《深夜食堂2》5分)</p> <p>法兰西胶片(资深媒体人,《在这世界的角落》等7期嘉宾,微博/豆瓣ID“法兰西胶片”):6.5分;</p> <p>“这作戏太难看。蜘蛛侠系列的动作片向来嚣张,这部戏却完全没能满足我。”</p> <p>(胶片的其它打分:《侠盗联盟》6.5分;《心理罪》5分;《三生三世》2分)</p> <p>波米:7.5分;</p> <p>“鸟人是捡破烂的,钢铁侠是富翁寡头。他们对于下一代(蜘蛛侠)的话语争夺,隐喻着美国平民与精英的分裂。这是尖锐的社会问题——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p> <p>《蜘蛛侠:英雄归来》(Spider-Man: Homecoming)平均分:6.8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lt;Spider-Man Television Theme&gt;;</p> <p>第18秒-第1分半:嘉宾介绍(无剧透);</p> <p>第1分半-第10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11分半-第13分钟: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p> <p>第13分钟-第49分钟:嘉宾“荡科长”和“法兰西胶片”首先提到《蜘蛛侠》的“问题”,波米谈“亮点”(涉及剧透):</p> <p>1、嘉宾“荡科长”认为本片的问题集中在“青春校园类型”呈现的不够好,没能与超级英雄元素结合;另外“梅婶”的设置有“歧视女性”之嫌,“肥宅”的演员表演也不够出色;</p> <p>2、胶片觉得本片“动作设计很差”,对比山姆雷米版《蜘蛛侠2》,本片只有“小聪明”没有“大场面”,另外“青春片”元素同样有问题;</p> <p>3、波米认为本片反派价值观与动作戏表意反映了“精英对抗民粹”的美国当下,反派塑造非常成功;同时完成了对前两版蜘蛛侠的全面颠覆和否定,呈现了一个“不需要超级英雄的纽约”;</p> <p>第49分-第1小时08分钟:交换意见,“荡科长”和“法兰西胶片”谈亮点,波米谈影片问题(涉及剧透):</p> <p>1、嘉宾“法兰西胶片”认为本片最大亮点是蜘蛛侠与秃鹫的“汽车对话”,此外也很喜欢片尾“钢铁侠危机公关”的段落;</p> <p>2、荡科长觉得本片继承了漫威电影的亮点,在“立人设”上非常出色,甚至呈现出“故事服务于人物”的特点;</p> <p>3、波米谈到缺点时同意胶片“动作戏很差”的观点;而在与《美队3》和“蜘蛛侠”悲惨前史的连接上也存在人设不合理之处;本片也存在“说教性过强”的问题;</p> <p>第1小时08分钟-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p> <p>1、《蜘蛛侠》前作对比;主播简述自己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蜘蛛侠”前作;</p> <p>2、主播简述相关电影《春天不是读书天》和《小丑》;</p> <p>尾声曲目:&lt;Blitzkrieg Bop(Single Version)&gt;(Ramones)。</p> <p>影片《蜘蛛侠:英雄归来》(Spider-Man: Homecoming)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nbsp;</p> <p>《出租车司机》(1976)</p> <p>《早餐俱乐部》(1982)</p> <p>《春天不是读书天》(1986)</p> <p>《美国派1》(1999)</p> <p>《X战警前传1:第一战》(2011)</p> <p>《鸟人》(2014)</p> <p>《小丑》(2014)</p> <p>《死侍》(2016)</p> <p>《美国队长3:内战》(2016)</p> <p>《银河护卫队2》(2017)</p> <p>以及</p> <p>《蜘蛛侠》三部曲(山姆·雷米版,2002-2007)</p> <p>《超凡蜘蛛侠》系列(2012-2014)</p> No 5670 full
<![CDATA[073《敦刻尔克》关于诺兰那件“皇帝的新衣”]]> 主播打分:

张瑞(时光网前任高级编辑;《血战钢锯岭》嘉宾):6.5分;

“这是一部充斥着诺兰既定套路的大型实景演出,宛若‘印象·敦刻尔克’。”

(张瑞其它打分:《血战钢锯岭》7.5分;《铁道飞虎》6分)

雷普利;(凤凰电影前编辑,《异形:契约》等17期嘉宾):7.5分;

“这是一次概念的胜利,所有人物剧情都不重要,本片的终极麦格芬就是‘概念’本身。”

(雷普利的其它打分:《异形:契约》8分;《迷失Z城》7.5分;《摔跤吧!爸爸》7.5分)

波米:7分;

“一部电影想名垂影史,需要完成好‘破’和‘立’两个动作;本片颠覆以往,然而立起的形式难言成功。”

《敦刻尔克》(Dunkirk)平均分:7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Supermarine>(Hans Zimmer);

第20秒-第3分钟:嘉宾介绍及相关节目动态(无剧透);

第3分钟-第11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11分半-第18分半: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

第18分半-第41分钟:三位主播先谈影片“亮点”(涉及剧透):

1、嘉宾“雷普利”认为本片是“概念的胜利”,谈到了“音响效果”方面的亮点;

2、嘉宾“张瑞”觉得本片是非常新颖的战争片,强调诺兰拍出《恐惧的代价》一类惊悚片的意图;

3、波米谈到本片对以往战争片的“破”,强调这部电影“形式即内容”、“动作即终点”的微观性和“没有敌人”的特点;

第41分钟-第1小时39分钟:交换意见,主播们再谈本片问题(涉及剧透)(涉及剧透):

1、张瑞认为本片最大问题是“形式没有足够的剧情作为依托”,很多桥段都是“强行给”;“历史感失真”也是严重问题,对此,另外两位主播也有补充;

2、雷普利着重谈及本片“没有人物”的问题,而且诺兰的“战争观”与“价值观”并没有清晰体现;

3、波米在说到问题时认为本片“三条时间线”的构想有“时间性体现”和“形式工整度”两方面的严重不足;而诺兰过于偏执的大量使用IMAX也带来摄影上的局限;

4、而三位主播也就本片结尾“是否过于主旋律”展开辩驳。

第1小时39分钟-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

1、三位主播推荐各自喜欢的战争题材电影;

2、嘉宾们着重谈及各自最喜欢及最不喜欢的诺兰电影;

尾声曲目:<End Titles (Dunkirk)>(Benjamin Wallfisch,Sir Edward Elgar,Lorne Balfe)。

影片《敦刻尔克》(Dunkirk)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恐惧的代价》(1953)

《士兵之歌》(1959)

《地道战》(1965)

《最长的一天》(1962)

《地雷战》(1963)

《异形1》(1979)

《自己去看》(1985)

《从海底出击》(1985电视版)

《大决战》三部曲(1990-1992)

《美丽人生》(1997)

《拯救大兵瑞恩》(1998)

《细细的红线》(1998)

《追随》(1998)

《U-571》(2000)

《鬼子来了》(2000)

《记忆碎片》(2000)

《黑暗骑士》三部曲(2005-2012)

《致命魔术》(2006)

《赎罪》(2007)

《盗梦空间》(2010)

《星际穿越》(2014)

《血战钢锯岭》(2016)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73-eq6vv0 1267991e-c4bf-4bf6-8ab7-cbcc3dada726 Sun, 03 Sep 2017 09: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张瑞(时光网前任高级编辑;《血战钢锯岭》嘉宾):6.5分;</p> <p>“这是一部充斥着诺兰既定套路的大型实景演出,宛若‘印象·敦刻尔克’。”</p> <p>(张瑞其它打分:《血战钢锯岭》7.5分;《铁道飞虎》6分)</p> <p>雷普利;(凤凰电影前编辑,《异形:契约》等17期嘉宾):7.5分;</p> <p>“这是一次概念的胜利,所有人物剧情都不重要,本片的终极麦格芬就是‘概念’本身。”</p> <p>(雷普利的其它打分:《异形:契约》8分;《迷失Z城》7.5分;《摔跤吧!爸爸》7.5分)</p> <p>波米:7分;</p> <p>“一部电影想名垂影史,需要完成好‘破’和‘立’两个动作;本片颠覆以往,然而立起的形式难言成功。”</p> <p>《敦刻尔克》(Dunkirk)平均分:7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lt;Supermarine&gt;(Hans Zimmer);</p> <p>第20秒-第3分钟:嘉宾介绍及相关节目动态(无剧透);</p> <p>第3分钟-第11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11分半-第18分半: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p> <p>第18分半-第41分钟:三位主播先谈影片“亮点”(涉及剧透):</p> <p>1、嘉宾“雷普利”认为本片是“概念的胜利”,谈到了“音响效果”方面的亮点;</p> <p>2、嘉宾“张瑞”觉得本片是非常新颖的战争片,强调诺兰拍出《恐惧的代价》一类惊悚片的意图;</p> <p>3、波米谈到本片对以往战争片的“破”,强调这部电影“形式即内容”、“动作即终点”的微观性和“没有敌人”的特点;</p> <p>第41分钟-第1小时39分钟:交换意见,主播们再谈本片问题(涉及剧透)(涉及剧透):</p> <p>1、张瑞认为本片最大问题是“形式没有足够的剧情作为依托”,很多桥段都是“强行给”;“历史感失真”也是严重问题,对此,另外两位主播也有补充;</p> <p>2、雷普利着重谈及本片“没有人物”的问题,而且诺兰的“战争观”与“价值观”并没有清晰体现;</p> <p>3、波米在说到问题时认为本片“三条时间线”的构想有“时间性体现”和“形式工整度”两方面的严重不足;而诺兰过于偏执的大量使用IMAX也带来摄影上的局限;</p> <p>4、而三位主播也就本片结尾“是否过于主旋律”展开辩驳。</p> <p>第1小时39分钟-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p> <p>1、三位主播推荐各自喜欢的战争题材电影;</p> <p>2、嘉宾们着重谈及各自最喜欢及最不喜欢的诺兰电影;</p> <p>尾声曲目:&lt;End Titles (Dunkirk)&gt;(Benjamin Wallfisch,Sir Edward Elgar,Lorne Balfe)。</p> <p>影片《敦刻尔克》(Dunkirk)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nbsp;</p> <p>《恐惧的代价》(1953)</p> <p>《士兵之歌》(1959)</p> <p>《地道战》(1965)</p> <p>《最长的一天》(1962)</p> <p>《地雷战》(1963)</p> <p>《异形1》(1979)</p> <p>《自己去看》(1985)</p> <p>《从海底出击》(1985电视版)</p> <p>《大决战》三部曲(1990-1992)</p> <p>《美丽人生》(1997)</p> <p>《拯救大兵瑞恩》(1998)</p> <p>《细细的红线》(1998)</p> <p>《追随》(1998)</p> <p>《U-571》(2000)</p> <p>《鬼子来了》(2000)</p> <p>《记忆碎片》(2000)</p> <p>《黑暗骑士》三部曲(2005-2012)</p> <p>《致命魔术》(2006)</p> <p>《赎罪》(2007)</p> <p>《盗梦空间》(2010)</p> <p>《星际穿越》(2014)</p> <p>《血战钢锯岭》(2016)</p> No 6901 full
<![CDATA[072《极盗车神》这是史上最强“MV电影”?]]> 主播打分:

秦婉(凤凰网记者,公众号“小婉电影酱”;《海边的曼彻斯特》等3期嘉宾):9分;

“除去片尾之外,这是整个暑期档最好看的商业片。投我所好、击中我High点的,可能是我梦想中也有一个MV人生吧。”

(秦婉其它打分:《千星之城》7分;《十冷2》6分;《杀破狼·贪狼》6分;)

海老鼠(环球旅行家,“少年两面”等10期嘉宾;公号“seamouse”):7分;

“真正影像为音乐服务。开头一段快刀斩乱麻的剪,一个运动长镜。可惜两场花招耍尽的酷炫MV之后,就没能或不合适再继续试验,以至于片子没成为一部真正的iPod电影。”

(海老鼠其它打分:《冈仁波齐》8.5分;《千星之城》7分;《少年·小赵》7分;)

波米:6.5分;

“前半段的反类型是赖特的意图,后半段的人设崩塌是赖特的短板。很多设计他都在‘血冰’里用过了。”

《极盗车神》(Baby Driver)平均分:7.5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Tequila>(Button Down Brass);

第15秒-第1分钟:嘉宾介绍(无剧透);

第1分钟-第5分钟: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5分钟-第10分半: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

第10分半-第30分半:嘉宾“秦婉”和“海老鼠”首先提到《车神》的“问题”,波米谈“亮点”(涉及剧透):

1、嘉宾“秦婉”认为本片结尾处理的不够好,暴露了导演的一贯问题;

2、海老鼠觉得本片对音乐的使用未能从始至终的贯穿到每场戏之中;女主角不够亮眼;

3、波米谈到《车神》亮点式强调它通过各种手段强化了观众对主角视角的带入;而且全片贯彻了“反盗匪片”的特点;

第30分半-第1小时10分钟:交换意见,“秦婉”和“海老鼠”谈亮点,波米谈影片问题(涉及剧透)(涉及剧透):

1、秦婉认为本片最大亮点是拍出了“一个移动的MV人体”;并结合自身经历谈到了为什么本片给她带来足够的代入感;

2、海老鼠着重谈及本片音乐使用方面的特点并谈及“亚特兰大”黑人文化及城市特点;

3、波米在说到问题时认为本片人设和剧情都有较明显漏洞;凯文·史派西父子是最大硬伤;男主角技能变化也缺乏说服力,影片后段的“停车楼对峙”完成的较为失败;

4、而三位主播也就本片“爱情线”是否过于平淡展开辩驳。

第1小时10分钟-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

1、“血与冰淇淋”三部曲及《歪小子斯科特》回首;波米强调英国“伊灵喜剧”对赖特的影响;

2、海老鼠推荐实验性更强的“生活三部曲”并提及米歇尔·冈瑞的早期MV;

尾声曲目:<Brighton Rock>(Queen)。

影片《极盗车神》(Baby Driver)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R级;

(特此鸣谢网友“知秋一页”提供的本片内地时长实测信息)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仁心与冠冕》(1949)

《薰衣草山的暴徒》(又名《拉凡德山的暴徒》,1951)

《雌雄大盗》(1967)

《一个明星的诞生》(1976版)

“生活”三部曲(又名“Qatsi三部曲”,1982-2002)

《黄土地》(1984)

《警察故事1-4》(1985-1996)

《惊爆点》(1991)

《天生杀人狂》(1994)

《怪物史莱克》系列(2001-2010)

《速度与激情》系列(2001-2017)

《偷天换日》(新版,2003)

《灵魂歌王》(2004)

《刑房》(2007)

《不能说的秘密》(2007)

《城中大盗》(2010)

《歪小子斯科特对抗全世界》(2010)

《保罗》(2011)

《黄金大劫案》(2012)

《银河护卫队》系列(2014-2017)

《匆匆那年》(2014)

《大空头》(2015)

《魔法老师》(2015)

《蚁人》(2015)

《微微一笑很倾城》(2016)

《赴汤蹈火》(2016)

《月光男孩》(2016)

《爱乐之城》(2016)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2017)

《星际特工:千星之城》(2017)

以及

“血与冰淇淋”三部曲(2004-2013)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72MV-eq6vue 5deff265-3425-4882-b195-4028e7b3f42a Sun, 27 Aug 2017 09: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秦婉(凤凰网记者,公众号“小婉电影酱”;《海边的曼彻斯特》等3期嘉宾):9分;</p> <p>“除去片尾之外,这是整个暑期档最好看的商业片。投我所好、击中我High点的,可能是我梦想中也有一个MV人生吧。”</p> <p>(秦婉其它打分:《千星之城》7分;《十冷2》6分;《杀破狼·贪狼》6分;)</p> <p>海老鼠(环球旅行家,“少年两面”等10期嘉宾;公号“seamouse”):7分;</p> <p>“真正影像为音乐服务。开头一段快刀斩乱麻的剪,一个运动长镜。可惜两场花招耍尽的酷炫MV之后,就没能或不合适再继续试验,以至于片子没成为一部真正的iPod电影。”</p> <p>(海老鼠其它打分:《冈仁波齐》8.5分;《千星之城》7分;《少年·小赵》7分;)</p> <p>波米:6.5分;</p> <p>“前半段的反类型是赖特的意图,后半段的人设崩塌是赖特的短板。很多设计他都在‘血冰’里用过了。”</p> <p>《极盗车神》(Baby Driver)平均分:7.5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lt;Tequila&gt;(Button Down Brass);</p> <p>第15秒-第1分钟:嘉宾介绍(无剧透);</p> <p>第1分钟-第5分钟: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5分钟-第10分半: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p> <p>第10分半-第30分半:嘉宾“秦婉”和“海老鼠”首先提到《车神》的“问题”,波米谈“亮点”(涉及剧透):</p> <p>1、嘉宾“秦婉”认为本片结尾处理的不够好,暴露了导演的一贯问题;</p> <p>2、海老鼠觉得本片对音乐的使用未能从始至终的贯穿到每场戏之中;女主角不够亮眼;</p> <p>3、波米谈到《车神》亮点式强调它通过各种手段强化了观众对主角视角的带入;而且全片贯彻了“反盗匪片”的特点;</p> <p>第30分半-第1小时10分钟:交换意见,“秦婉”和“海老鼠”谈亮点,波米谈影片问题(涉及剧透)(涉及剧透):</p> <p>1、秦婉认为本片最大亮点是拍出了“一个移动的MV人体”;并结合自身经历谈到了为什么本片给她带来足够的代入感;</p> <p>2、海老鼠着重谈及本片音乐使用方面的特点并谈及“亚特兰大”黑人文化及城市特点;</p> <p>3、波米在说到问题时认为本片人设和剧情都有较明显漏洞;凯文·史派西父子是最大硬伤;男主角技能变化也缺乏说服力,影片后段的“停车楼对峙”完成的较为失败;</p> <p>4、而三位主播也就本片“爱情线”是否过于平淡展开辩驳。</p> <p>第1小时10分钟-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p> <p>1、“血与冰淇淋”三部曲及《歪小子斯科特》回首;波米强调英国“伊灵喜剧”对赖特的影响;</p> <p>2、海老鼠推荐实验性更强的“生活三部曲”并提及米歇尔·冈瑞的早期MV;</p> <p>尾声曲目:&lt;Brighton Rock&gt;(Queen)。</p> <p>影片《极盗车神》(Baby Driver)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R级;</p> <p>(特此鸣谢网友“知秋一页”提供的本片内地时长实测信息)</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nbsp;</p> <p>《仁心与冠冕》(1949)</p> <p>《薰衣草山的暴徒》(又名《拉凡德山的暴徒》,1951)</p> <p>《雌雄大盗》(1967)</p> <p>《一个明星的诞生》(1976版)</p> <p>“生活”三部曲(又名“Qatsi三部曲”,1982-2002)</p> <p>《黄土地》(1984)</p> <p>《警察故事1-4》(1985-1996)</p> <p>《惊爆点》(1991)</p> <p>《天生杀人狂》(1994)</p> <p>《怪物史莱克》系列(2001-2010)</p> <p>《速度与激情》系列(2001-2017)</p> <p>《偷天换日》(新版,2003)</p> <p>《灵魂歌王》(2004)</p> <p>《刑房》(2007)</p> <p>《不能说的秘密》(2007)</p> <p>《城中大盗》(2010)</p> <p>《歪小子斯科特对抗全世界》(2010)</p> <p>《保罗》(2011)</p> <p>《黄金大劫案》(2012)</p> <p>《银河护卫队》系列(2014-2017)</p> <p>《匆匆那年》(2014)</p> <p>《大空头》(2015)</p> <p>《魔法老师》(2015)</p> <p>《蚁人》(2015)</p> <p>《微微一笑很倾城》(2016)</p> <p>《赴汤蹈火》(2016)</p> <p>《月光男孩》(2016)</p> <p>《爱乐之城》(2016)</p> <p>《三生三世十里桃花》(2017)</p> <p>《星际特工:千星之城》(2017)</p> <p>以及</p> <p>“血与冰淇淋”三部曲(2004-2013)</p> No 6221 full
<![CDATA[071 真空中的尖叫—《异形》系列惊回首!]]> 本期主播:

雷普利;(凤凰电影前编辑,《迷失Z城》等16期嘉宾);

“《异形》系列就像一个吃百家饭的孩子,几经周折才回到生父手中,或许也只有生父才会倾注全部精力让它延续,让它壮大。”

波米;

“Ripley这一角色经由四部正传的发展,到最后已经变成了一个超英的存在——亦正亦邪、亦弯亦直、亦人异形。”

本期外延环节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Life>(Harry Gregson-Williams);

第14秒-第1分半:波米提到两部《异形大战铁血战士》与《异形》主系列“设定冲突”的问题;(涉及剧透)

第1分半-第2分半:两位主播按“喜好程度”排列异形系列前作;(无剧透)

第2分半-第14分钟:雷普利谈及初见《异形1》的情形;波米提及了本片的诸多里程碑意义;(涉及剧透)

第14分钟-第27分半:雷普利认为《异形4》是“系列最烂”;波米认为它的不少情节令人印象深刻,甚至整体强过《契约》;(涉及剧透)

第27分半-第38分半:波米认为《异形3》相对最差,两位主播分析《异形3》中大卫·芬奇如何交学费;(涉及剧透)

第38分半-第51分钟:波米强调《异形2》对他的童年影响以及“卡神”的直男属性;雷普利强调吴京应该好好学习《异形2》;并提及西格妮·韦弗的人设及其背后的女性主义象征;(涉及剧透)

第51分钟-第分:对于《普罗米修斯》,波米着重补充片中的种种剧情漏洞;雷普利谈到导演的思考;(涉及剧透)

第分-尾声:两位主播最后猜想《异形》系列的“未来走向”;(无剧透)

尾声歌曲:<Das Rheingold: Entry of the Gods into Valhalla>(Richard Wagner)。

本期外延环节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黑星球》(1974)

《银翼杀手1》(1982)

《泰坦尼克号》(1997)

《决战猩球》(蒂姆·波顿版,2001)

《月球》(2009)

《阿凡达1》(2009)

《战狼2》(2017)

《银翼杀手2049》(2017)

以及

《异形》所有前作电影(1979-2012)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71-eq6vtr 9020d926-7b75-49be-b209-d7a62685587a Mon, 21 Aug 2017 09:00:00 GMT <p>本期主播:</p> <p>雷普利;(凤凰电影前编辑,《迷失Z城》等16期嘉宾);</p> <p>“《异形》系列就像一个吃百家饭的孩子,几经周折才回到生父手中,或许也只有生父才会倾注全部精力让它延续,让它壮大。”</p> <p>波米;</p> <p>“Ripley这一角色经由四部正传的发展,到最后已经变成了一个超英的存在——亦正亦邪、亦弯亦直、亦人异形。”</p> <p>本期外延环节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lt;Life&gt;(Harry Gregson-Williams);</p> <p>第14秒-第1分半:波米提到两部《异形大战铁血战士》与《异形》主系列“设定冲突”的问题;(涉及剧透)</p> <p>第1分半-第2分半:两位主播按“喜好程度”排列异形系列前作;(无剧透)</p> <p>第2分半-第14分钟:雷普利谈及初见《异形1》的情形;波米提及了本片的诸多里程碑意义;(涉及剧透)</p> <p>第14分钟-第27分半:雷普利认为《异形4》是“系列最烂”;波米认为它的不少情节令人印象深刻,甚至整体强过《契约》;(涉及剧透)</p> <p>第27分半-第38分半:波米认为《异形3》相对最差,两位主播分析《异形3》中大卫·芬奇如何交学费;(涉及剧透)</p> <p>第38分半-第51分钟:波米强调《异形2》对他的童年影响以及“卡神”的直男属性;雷普利强调吴京应该好好学习《异形2》;并提及西格妮·韦弗的人设及其背后的女性主义象征;(涉及剧透)</p> <p>第51分钟-第分:对于《普罗米修斯》,波米着重补充片中的种种剧情漏洞;雷普利谈到导演的思考;(涉及剧透)</p> <p>第分-尾声:两位主播最后猜想《异形》系列的“未来走向”;(无剧透)</p> <p>尾声歌曲:&lt;Das Rheingold: Entry of the Gods into Valhalla&gt;(Richard Wagner)。</p> <p>本期外延环节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nbsp;</p> <p>《黑星球》(1974)</p> <p>《银翼杀手1》(1982)</p> <p>《泰坦尼克号》(1997)</p> <p>《决战猩球》(蒂姆·波顿版,2001)</p> <p>《月球》(2009)</p> <p>《阿凡达1》(2009)</p> <p>《战狼2》(2017)</p> <p>《银翼杀手2049》(2017)</p> <p>以及</p> <p>《异形》所有前作电影(1979-2012)</p> No 3868 full
<![CDATA[071《异形契约》众神进入英灵殿]]> 主播打分:

雷普利;(凤凰电影前编辑,《迷失Z城》等16期嘉宾):8分;

“《契约》通过对‘爱’——这一人类最朴素情感的嘲讽,带出了人类终将灭亡的宿命。”

(雷普利的其它打分:《迷失Z城》7.5分;《摔跤吧!爸爸》7.5分;《冈仁波齐》6分;)

波米:5.5分;

“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尤其《普罗米修斯》挖了那么多坑,这次怎能如此糊弄的一笔带过?”

《异形:契约》(Alien: Covenant)平均分:约6.8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尾声歌曲:<The Covenant>(Jed Kurzel);

第22秒-第3分钟:嘉宾及公号信息介绍,雷普利介绍这一笔名与此IP渊源;

第3分钟-第9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9分半-第13分钟:两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

第13分钟-第41分:两位主播谈及《异形契约》问题(涉及剧透):

1、嘉宾“雷普利”认为本片所有血腥元素略显套路,“抱脸虫”段落的异形设定与正传设定不符;

2、波米觉得本片主动忽视《普罗米修斯》的剧情,仅用“法鲨屠城”一笔带过显得毫无诚意;而且这导致本片与上一部的部分情节存在巨大矛盾;影片本身剧情也漏洞百出;

第41分-尾声:交换意见,两位主播谈及《异形契约》的亮点(涉及剧透)(涉及剧透):

1、嘉宾“雷普利”认为本片在“嘲讽人类低级情感”方面更进一步;“两个法鲨”的设定则强化了“人造人具备灵魂”的主题;

2、波米觉得本片花式展现“异形破体”足以满足粉丝需求,技术升级也使得“血腥感”更加逼真;

尾声歌曲:<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s>(John Denver)。

(上半场结束,明天推送“外延部分”节目)

影片《异形:契约》(Alien: Covenant)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R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异形1》(1979)

《银翼杀手》(1982)

《天国王朝》(2005)

《普罗米修斯》(2012)

《火星救援》(2015)

《星球大战7:原力觉醒》(2015)

《星际迷航13:超越星辰》(2016)

《太空旅客》(2016)

《刺客信条》(2016)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71-eq6vta 8be9b678-52eb-4823-80ef-82a7a28bec63 Sun, 20 Aug 2017 09: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雷普利;(凤凰电影前编辑,《迷失Z城》等16期嘉宾):8分;</p> <p>“《契约》通过对‘爱’——这一人类最朴素情感的嘲讽,带出了人类终将灭亡的宿命。”</p> <p>(雷普利的其它打分:《迷失Z城》7.5分;《摔跤吧!爸爸》7.5分;《冈仁波齐》6分;)</p> <p>波米:5.5分;</p> <p>“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尤其《普罗米修斯》挖了那么多坑,这次怎能如此糊弄的一笔带过?”</p> <p>《异形:契约》(Alien: Covenant)平均分:约6.8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尾声歌曲:&lt;The Covenant&gt;(Jed Kurzel);</p> <p>第22秒-第3分钟:嘉宾及公号信息介绍,雷普利介绍这一笔名与此IP渊源;</p> <p>第3分钟-第9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9分半-第13分钟:两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p> <p>第13分钟-第41分:两位主播谈及《异形契约》问题(涉及剧透):</p> <p>1、嘉宾“雷普利”认为本片所有血腥元素略显套路,“抱脸虫”段落的异形设定与正传设定不符;</p> <p>2、波米觉得本片主动忽视《普罗米修斯》的剧情,仅用“法鲨屠城”一笔带过显得毫无诚意;而且这导致本片与上一部的部分情节存在巨大矛盾;影片本身剧情也漏洞百出;</p> <p>第41分-尾声:交换意见,两位主播谈及《异形契约》的亮点(涉及剧透)(涉及剧透):</p> <p>1、嘉宾“雷普利”认为本片在“嘲讽人类低级情感”方面更进一步;“两个法鲨”的设定则强化了“人造人具备灵魂”的主题;</p> <p>2、波米觉得本片花式展现“异形破体”足以满足粉丝需求,技术升级也使得“血腥感”更加逼真;</p> <p>尾声歌曲:&lt;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s&gt;(John Denver)。</p> <p>(上半场结束,明天推送“外延部分”节目)</p> <p>影片《异形:契约》(Alien: Covenant)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R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nbsp;</p> <p>《异形1》(1979)</p> <p>《银翼杀手》(1982)</p> <p>《天国王朝》(2005)</p> <p>《普罗米修斯》(2012)</p> <p>《火星救援》(2015)</p> <p>《星球大战7:原力觉醒》(2015)</p> <p>《星际迷航13:超越星辰》(2016)</p> <p>《太空旅客》(2016)</p> <p>《刺客信条》(2016)</p> No 7200 full
<![CDATA[070《在这世界的角落》说这片有“军国主义”思想的人,都看懂了吗?]]> 主播打分:

阳磊(艺人宣传,《攻壳机动队》等4期嘉宾):7分;

“国家败了她愤怒,美军来了她指路。这片子描写的就是‘屁民’的人生和命运,谈不上美化,因为这是史实。”

(阳磊其它打分:《建军大业》7分;《哆啦A梦:南极冒险》6分;《麻烦家族》4分;)

法兰西胶片(资深媒体人,《明月几时有》等6期嘉宾,微博/豆瓣:法兰西胶片):6.5分;

“我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但我对这片把日本塑造成‘被侵略国’表示一定的怀疑。”

(胶片其它打分:《侠盗联盟》6.5分;《心理罪》5分;《三生三世》2分;)

波米:7.5分;

“本片不仅是彻底的反战,而且对日本国民的作用反而大于抗日神剧,因为它揭示的是战争对日本平民的伤害。”

《在这世界的角落》この世界の片隅に平均分:7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隣組》(コトリンゴ);

第23秒-第1分钟:嘉宾介绍(无剧透);

第1分钟-第4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4分半-第8分半:两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

第8分半-第19分钟:嘉宾“阳磊”和“胶片”首先提到《角落》的“亮点”,波米谈“问题”(涉及剧透):

1、嘉宾“阳磊”认为本片“作为2D手绘动画片”就是它的最大亮点;此外导演也并没有刻意美化战争细节,相反片中出现的大量历史信息都非常准确;

2、胶片认为这部电影的形式感非常好,这是本片唯一亮点;

3、波米认为《角落》最后一场戏不仅“视角混乱”而且破坏影片氛围;此外,日本动画片“靠独白与旁白叙事”的通病仍然存在;

第19分钟-第56分钟:交换意见,“阳磊”和“胶片”谈《角落》“问题”,波米谈影片亮点(涉及剧透)(涉及剧透):

1、阳磊认为本片的“爱情线”交代的老套而且不够完整;影片节奏有些缓慢;

2、胶片着重谈及本片“美化战争”的嫌疑,着重提到“美军轰炸机”视角和“大和号”等相关情节;随后三位主播在这一问题上展开多轮辩驳;

3、波米举证大量细节强调本片的“反战片”属性不容置疑,并结合《鬼子来了》分析“为何女主角对天皇宣布战败心有不甘”的情节与美化战争无关;同时波米也肯定了本片形式上的高级;

4、波米着重谈及“真人版《世界角落》”与本片在加减法上的对比和优劣;点出真人版的选角灾难;

第56分钟-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

2、片渊须直前作风格简述——着重提及《空想新子和千年的魔法》;

尾声曲目:《悲しくてやりきれない》(コトリンゴ)。

影片《在这世界的角落》(この世界の片隅に)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PG-13;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野火》(1959)

《萤火虫之墓》(1988)

《魔女宅急便》(1989)

《阳光灿烂的日子》(1993)

《活着》(1994)

《阿莱蒂公主》(2001)

《鬼子来了》(2000)

《钢琴家》(2002)

《哈尔的移动城堡》(2004)

《我在伊朗长大》(2007)

《空想新子和千年的魔法》(2009)

《在这世界的角落》(真人版,2011)

《一九四二》(2012)

《起风了》(2013)

《你的名字。》(2016)

《侠隐》(2018)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70-eq6vse 114f3edf-bb28-48fa-b101-2dd75aa2a53e Tue, 15 Aug 2017 08: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阳磊(艺人宣传,《攻壳机动队》等4期嘉宾):7分;</p> <p>“国家败了她愤怒,美军来了她指路。这片子描写的就是‘屁民’的人生和命运,谈不上美化,因为这是史实。”</p> <p>(阳磊其它打分:《建军大业》7分;《哆啦A梦:南极冒险》6分;《麻烦家族》4分;)</p> <p>法兰西胶片(资深媒体人,《明月几时有》等6期嘉宾,微博/豆瓣:法兰西胶片):6.5分;</p> <p>“我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但我对这片把日本塑造成‘被侵略国’表示一定的怀疑。”</p> <p>(胶片其它打分:《侠盗联盟》6.5分;《心理罪》5分;《三生三世》2分;)</p> <p>波米:7.5分;</p> <p>“本片不仅是彻底的反战,而且对日本国民的作用反而大于抗日神剧,因为它揭示的是战争对日本平民的伤害。”</p> <p>《在这世界的角落》この世界の片隅に平均分:7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隣組》(コトリンゴ);</p> <p>第23秒-第1分钟:嘉宾介绍(无剧透);</p> <p>第1分钟-第4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4分半-第8分半:两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p> <p>第8分半-第19分钟:嘉宾“阳磊”和“胶片”首先提到《角落》的“亮点”,波米谈“问题”(涉及剧透):</p> <p>1、嘉宾“阳磊”认为本片“作为2D手绘动画片”就是它的最大亮点;此外导演也并没有刻意美化战争细节,相反片中出现的大量历史信息都非常准确;</p> <p>2、胶片认为这部电影的形式感非常好,这是本片唯一亮点;</p> <p>3、波米认为《角落》最后一场戏不仅“视角混乱”而且破坏影片氛围;此外,日本动画片“靠独白与旁白叙事”的通病仍然存在;</p> <p>第19分钟-第56分钟:交换意见,“阳磊”和“胶片”谈《角落》“问题”,波米谈影片亮点(涉及剧透)(涉及剧透):</p> <p>1、阳磊认为本片的“爱情线”交代的老套而且不够完整;影片节奏有些缓慢;</p> <p>2、胶片着重谈及本片“美化战争”的嫌疑,着重提到“美军轰炸机”视角和“大和号”等相关情节;随后三位主播在这一问题上展开多轮辩驳;</p> <p>3、波米举证大量细节强调本片的“反战片”属性不容置疑,并结合《鬼子来了》分析“为何女主角对天皇宣布战败心有不甘”的情节与美化战争无关;同时波米也肯定了本片形式上的高级;</p> <p>4、波米着重谈及“真人版《世界角落》”与本片在加减法上的对比和优劣;点出真人版的选角灾难;</p> <p>第56分钟-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p> <p>2、片渊须直前作风格简述——着重提及《空想新子和千年的魔法》;</p> <p>尾声曲目:《悲しくてやりきれない》(コトリンゴ)。</p> <p>影片《在这世界的角落》(この世界の片隅に)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PG-13;</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nbsp;</p> <p>《野火》(1959)</p> <p>《萤火虫之墓》(1988)</p> <p>《魔女宅急便》(1989)</p> <p>《阳光灿烂的日子》(1993)</p> <p>《活着》(1994)</p> <p>《阿莱蒂公主》(2001)</p> <p>《鬼子来了》(2000)</p> <p>《钢琴家》(2002)</p> <p>《哈尔的移动城堡》(2004)</p> <p>《我在伊朗长大》(2007)</p> <p>《空想新子和千年的魔法》(2009)</p> <p>《在这世界的角落》(真人版,2011)</p> <p>《一九四二》(2012)</p> <p>《起风了》(2013)</p> <p>《你的名字。》(2016)</p> <p>《侠隐》(2018)</p> No 5230 full
<![CDATA[069《玉子》韩国撒欢、美国受虐—这口猪就是奉俊昊化身?]]> 主播打分:

小猱 (腾讯资深记者,《比海更深》嘉宾):8分;

“展现青年人救猪那段首尔追逐拍的太精彩,虽有明显嘲讽,但奉俊昊从未俯视他们。”

(小猱其它打分:《战狼2》6分;《父子雄兵》6分;《三生三世》0分;)

田野 (青年编剧,《攻壳机动队》等5期嘉宾):6分;

“本片如果放在奉俊昊的体系里无法及格,但我承认它还有前半部好戏。”

(田野其它打分:《神奇女侠》7分;《拆弹·专家》6.5分;《大护法》5分;)

波米:7.5分;

“奉俊昊‘社会学者’的身份在本片格外耀眼,这是他最像社会论文的电影,以至于他忽略了电影的其它方面。”

《玉子》옥자平均分:约7.2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춤 Epilog>(李秉佑);

第19秒-第1分钟:嘉宾介绍(无剧透);

第1分钟-第9分: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9分-第13分:两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

第13分钟-第31分半:嘉宾“田野”和“小猱”首先提到《玉子》的“问题”,波米谈“亮点”(涉及剧透):

1、田野认为本片失去了奉俊昊以往在“社会学”论述方面的完整表达,而且主题并没有落实到人物情感上;

2、嘉宾“小猱”认同田野观点,认为奉俊昊目前“世界观”处在混乱状态;此外吉伦哈尔的人设与表演也比较崩塌;

3、波米认为本片恰恰是奉俊昊所有长片电影中“社会学表达”最为清晰完整的一部,并通过交代“妹妹掌权时期的米兰多”和“动物保护组织”这两个团体,深入讨论“社会运动”的命题;本片论述了“青年人运动为什么必然走向失败”;

第31分半-第55分半:交换意见,“田野”和“小猱”谈《玉子》“亮点”,波米谈影片“问题”(涉及剧透)(涉及剧透):

1、田野认为通过蒂尔达·斯文顿与吉伦哈尔的角色,本片在表演方法上进行了实验性探索,而小女孩与玉子在前半段的关系铺垫也非常细腻;

2、小猱认为本片的“首尔段落”将“年轻人的幼稚可爱状态”生动的表现了出来,此外“玉子”的造型也很萌;

3、波米认为结尾的“赵氏孤猪”和“万猪齐哀”段落都是对主题的“歪楼”并有刻意煽情之嫌,此外本片所有人物都只有功能,尤其小女孩的成长最终毫无体现;

第55分半-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

1、奉俊昊前作概述——涉及全部5部长片和其中2部短片;田野最爱《汉江怪物》,小猱最喜欢《母亲》;

2、奉俊昊、朴赞郁等韩国导演“闯荡西方”的现象与前景;两位嘉宾对此表示“并不乐观”,波米和小猱借《长城》案例着重谈及东方导演的“语言关”问题;

尾声曲目:<Annie's Song>(John Denver)。

影片《玉子》(옥자)重要信息:

本片电视分级:TV-MA(对应电影约等于R级;大量英语粗口);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楢山节考》(1958/1983双版)

《绑架门口狗》(2000)

《杀人回忆》(2003)

《卡拉是条狗》(2003)

《三人三色之潮流自杀》(2004)

《金刚》(2005版)

《疯狂的石头》(2006)

《满城尽带黄金甲》(2006)

《汉江怪物》(2006)

《十二宫》(2007)

《食品公司》(2008)

《东京!》(2008)

《母亲》(2009)

《疯狂的赛车》(又名《银牌车手》,2009)

《雪国列车》(2013)

《白日焰火》(2014)

《山河故人》(2015)

《长城》(2016)

<Joshua: Teenager vs. Superpower>(2017)

《猩球崛起3:终极之战》(2017)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69-eq6vrn b30dc385-5d0c-4f52-82cc-3e104c56ae07 Mon, 07 Aug 2017 08: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小猱 (腾讯资深记者,《比海更深》嘉宾):8分;</p> <p>“展现青年人救猪那段首尔追逐拍的太精彩,虽有明显嘲讽,但奉俊昊从未俯视他们。”</p> <p>(小猱其它打分:《战狼2》6分;《父子雄兵》6分;《三生三世》0分;)</p> <p>田野 (青年编剧,《攻壳机动队》等5期嘉宾):6分;</p> <p>“本片如果放在奉俊昊的体系里无法及格,但我承认它还有前半部好戏。”</p> <p>(田野其它打分:《神奇女侠》7分;《拆弹·专家》6.5分;《大护法》5分;)</p> <p>波米:7.5分;</p> <p>“奉俊昊‘社会学者’的身份在本片格外耀眼,这是他最像社会论文的电影,以至于他忽略了电影的其它方面。”</p> <p>《玉子》옥자平均分:约7.2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lt;춤 Epilog&gt;(李秉佑);</p> <p>第19秒-第1分钟:嘉宾介绍(无剧透);</p> <p>第1分钟-第9分: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9分-第13分:两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p> <p>第13分钟-第31分半:嘉宾“田野”和“小猱”首先提到《玉子》的“问题”,波米谈“亮点”(涉及剧透):</p> <p>1、田野认为本片失去了奉俊昊以往在“社会学”论述方面的完整表达,而且主题并没有落实到人物情感上;</p> <p>2、嘉宾“小猱”认同田野观点,认为奉俊昊目前“世界观”处在混乱状态;此外吉伦哈尔的人设与表演也比较崩塌;</p> <p>3、波米认为本片恰恰是奉俊昊所有长片电影中“社会学表达”最为清晰完整的一部,并通过交代“妹妹掌权时期的米兰多”和“动物保护组织”这两个团体,深入讨论“社会运动”的命题;本片论述了“青年人运动为什么必然走向失败”;</p> <p>第31分半-第55分半:交换意见,“田野”和“小猱”谈《玉子》“亮点”,波米谈影片“问题”(涉及剧透)(涉及剧透):</p> <p>1、田野认为通过蒂尔达·斯文顿与吉伦哈尔的角色,本片在表演方法上进行了实验性探索,而小女孩与玉子在前半段的关系铺垫也非常细腻;</p> <p>2、小猱认为本片的“首尔段落”将“年轻人的幼稚可爱状态”生动的表现了出来,此外“玉子”的造型也很萌;</p> <p>3、波米认为结尾的“赵氏孤猪”和“万猪齐哀”段落都是对主题的“歪楼”并有刻意煽情之嫌,此外本片所有人物都只有功能,尤其小女孩的成长最终毫无体现;</p> <p>第55分半-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p> <p>1、奉俊昊前作概述——涉及全部5部长片和其中2部短片;田野最爱《汉江怪物》,小猱最喜欢《母亲》;</p> <p>2、奉俊昊、朴赞郁等韩国导演“闯荡西方”的现象与前景;两位嘉宾对此表示“并不乐观”,波米和小猱借《长城》案例着重谈及东方导演的“语言关”问题;</p> <p>尾声曲目:&lt;Annie's Song&gt;(John Denver)。</p> <p>影片《玉子》(옥자)重要信息:</p> <p>本片电视分级:TV-MA(对应电影约等于R级;大量英语粗口);</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nbsp;</p> <p>《楢山节考》(1958/1983双版)</p> <p>《绑架门口狗》(2000)</p> <p>《杀人回忆》(2003)</p> <p>《卡拉是条狗》(2003)</p> <p>《三人三色之潮流自杀》(2004)</p> <p>《金刚》(2005版)</p> <p>《疯狂的石头》(2006)</p> <p>《满城尽带黄金甲》(2006)</p> <p>《汉江怪物》(2006)</p> <p>《十二宫》(2007)</p> <p>《食品公司》(2008)</p> <p>《东京!》(2008)</p> <p>《母亲》(2009)</p> <p>《疯狂的赛车》(又名《银牌车手》,2009)</p> <p>《雪国列车》(2013)</p> <p>《白日焰火》(2014)</p> <p>《山河故人》(2015)</p> <p>《长城》(2016)</p> <p>&lt;Joshua: Teenager vs. Superpower&gt;(2017)</p> <p>《猩球崛起3:终极之战》(2017)&nbsp;</p> No 6638 full
<![CDATA[068《战狼2》也让黑人叫咱一声“爹”!]]> 主播打分:

隐形 (编剧,《绣春刀2》等16期嘉宾):5.5分;

因原打算仅以“耳旁风”形式推送本片评论,故最后附上其他主播打分与简评:

法兰西胶片:7分;(《明月几时有》等6期嘉宾,其它打分:《大护法》9分;《闪光少女》6.5分;《建军大业》5.5分;微博&豆瓣ID“法兰西胶片”)

短评:“实打实的7分。第一集在爱国主旋律内部做着各种置换与较劲,通过人物性颠覆了传统教条,比方说和女上司调情,但这都不算啥,到了第二集吴京才显露真正的野心,他终于抛弃李忠志了(李忠志太偏爱威亚,经常抵消掉格斗的真实性,并且过于经验主义),新增外来班底让这个系列的硬件实力有机会和国际接轨,开篇水下长镜头和诸如铁丝网拦截RPG弹头的细节设计都让国产动作片重新封顶,在相似的理念上,它甚至做到《绣春刀2》最想做到却止步不前的那部分。就连吴刚这样的话剧戏骨都真的像跟越南打过仗似的,看他小腿夹枪单手换AK弹夹我已无话可说。按照这个节奏,第三集是可以尝试打范·迪塞尔的。”

小猱:6分;(《比海更深》嘉宾,其它打分:《大护法》9.5分;《父子雄兵》6分;《悟空传》4分;豆瓣ID“猱困困”)

短评:“燃得很蠢萌很直男。”

秦婉:5分;(《海边的曼彻斯特》等3期嘉宾,其它打分:《悟空传》8分;《闪光少女》7分;《父子雄兵》4分;公众号“小婉电影酱”)

短评:“想加码升级又想面面俱到,反而不如第一部集中精炼,长镜头炫技也不是很有效果,不过吴京这种狼性狠打的精神还是稀缺要激励的。”

“《战狼1》还能看出吴京发自内心的真挚爱国情,但这部只看到他如何算计的煽动民粹。还是那句话:爱国无上限,总要有底线!”

(隐形的其它打分:《绣春刀2》6.5分;《闪光少女》6.5分;《悟空传》6分;)

波米:6分;

“本片是‘意淫假想敌’式电影的胜利,甚至要在非洲人面前意淫一下中国人踢球的脚法也很厉害,这是种怎样的境界。”

《战狼2》平均分:约5.8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Only You>(吴京);

第18秒-第7分: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7分-第9分半:两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

第9分半-第15分钟:波米转述未删减版与龙标版的异同(涉及剧透);

第15分钟-第29分半:两位主播首先谈及影片“亮点”(涉及剧透):

1、波米认为本片给予观众足够的动作元素,而且有递进有层次,危机事件的铺陈经过精心设计;而主创的最大意图“煽动民族主义”这一目的也被完整执行;

2、隐形在谈到本片优点时,认为本片的开场长镜头非常出色;

第29分半-1时17分:交换意见,两位主播首先谈及“问题”(涉及剧透):

1、波米认为本片主题上存在“撤侨”与“救难民”的自相矛盾,这导致本片故事线产生些许混乱,主题表意不清;而在“救难民”方面的表达也存在“歧视之嫌”;

2、隐形在谈本片缺点时认为《战狼2》剧情与人设都有大量问题,全片也透着一股“电视电影”的廉价气息;此外,他着重提及了主创在表达“中国向非洲文化输出”方面的无力以及中国对外关系中存在的“朝贡思维”;

1时17分-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

1、《战狼2》意淫外的“中非关系”与“撤侨黑历史”;重点提到“加纳金矿事件”及“印尼两次排华事件”;

2、纪录片《友谊》与《今日达尔富尔》等片呈现的中国援非形象;

3、类型片的意淫是否会在现实层面产生作用;波米强调“切勿双标”的观点;

尾声曲目:<Pixie Promenade>(Lyle Workman)。

影片《战狼2》重要信息:

本片推断分级:R级(大量爆头滋血镜头及中英文粗口);

是否有删改:有,据看过未删减版的嘉宾秦婉透露,本片公映版修改了部分涉及海军的台词;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第一滴血1》(1982)

《赤色黎明》(老版,1984)

《非洲和尚》(1991)

《战争之王》(2005)

《血钻》(2006)

《今日达尔富尔》(2007)

《杀戮演绎》(2012)

《孤独的幸存者》(2013)

《友谊》(2014)

《战狼1》(2015)

《无境之兽》(2015)

《危机13小时》(2016)

《湄公河行动》(2016)

《中国推销员》(2017)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682-eq6vr5 dc193aec-5a59-4709-b0e9-752ab17e6772 Mon, 31 Jul 2017 08: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隐形 (编剧,《绣春刀2》等16期嘉宾):5.5分;</p> <p>因原打算仅以“耳旁风”形式推送本片评论,故最后附上其他主播打分与简评:</p> <p>法兰西胶片:7分;(《明月几时有》等6期嘉宾,其它打分:《大护法》9分;《闪光少女》6.5分;《建军大业》5.5分;微博&amp;豆瓣ID“法兰西胶片”)</p> <p>短评:“实打实的7分。第一集在爱国主旋律内部做着各种置换与较劲,通过人物性颠覆了传统教条,比方说和女上司调情,但这都不算啥,到了第二集吴京才显露真正的野心,他终于抛弃李忠志了(李忠志太偏爱威亚,经常抵消掉格斗的真实性,并且过于经验主义),新增外来班底让这个系列的硬件实力有机会和国际接轨,开篇水下长镜头和诸如铁丝网拦截RPG弹头的细节设计都让国产动作片重新封顶,在相似的理念上,它甚至做到《绣春刀2》最想做到却止步不前的那部分。就连吴刚这样的话剧戏骨都真的像跟越南打过仗似的,看他小腿夹枪单手换AK弹夹我已无话可说。按照这个节奏,第三集是可以尝试打范·迪塞尔的。”</p> <p>小猱:6分;(《比海更深》嘉宾,其它打分:《大护法》9.5分;《父子雄兵》6分;《悟空传》4分;豆瓣ID“猱困困”)</p> <p>短评:“燃得很蠢萌很直男。”</p> <p>秦婉:5分;(《海边的曼彻斯特》等3期嘉宾,其它打分:《悟空传》8分;《闪光少女》7分;《父子雄兵》4分;公众号“小婉电影酱”)</p> <p>短评:“想加码升级又想面面俱到,反而不如第一部集中精炼,长镜头炫技也不是很有效果,不过吴京这种狼性狠打的精神还是稀缺要激励的。”</p> <p>“《战狼1》还能看出吴京发自内心的真挚爱国情,但这部只看到他如何算计的煽动民粹。还是那句话:爱国无上限,总要有底线!”</p> <p>(隐形的其它打分:《绣春刀2》6.5分;《闪光少女》6.5分;《悟空传》6分;)</p> <p>波米:6分;</p> <p>“本片是‘意淫假想敌’式电影的胜利,甚至要在非洲人面前意淫一下中国人踢球的脚法也很厉害,这是种怎样的境界。”</p> <p>《战狼2》平均分:约5.8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lt;Only You&gt;(吴京);</p> <p>第18秒-第7分: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7分-第9分半:两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p> <p>第9分半-第15分钟:波米转述未删减版与龙标版的异同(涉及剧透);</p> <p>第15分钟-第29分半:两位主播首先谈及影片“亮点”(涉及剧透):</p> <p>1、波米认为本片给予观众足够的动作元素,而且有递进有层次,危机事件的铺陈经过精心设计;而主创的最大意图“煽动民族主义”这一目的也被完整执行;</p> <p>2、隐形在谈到本片优点时,认为本片的开场长镜头非常出色;</p> <p>第29分半-1时17分:交换意见,两位主播首先谈及“问题”(涉及剧透):</p> <p>1、波米认为本片主题上存在“撤侨”与“救难民”的自相矛盾,这导致本片故事线产生些许混乱,主题表意不清;而在“救难民”方面的表达也存在“歧视之嫌”;</p> <p>2、隐形在谈本片缺点时认为《战狼2》剧情与人设都有大量问题,全片也透着一股“电视电影”的廉价气息;此外,他着重提及了主创在表达“中国向非洲文化输出”方面的无力以及中国对外关系中存在的“朝贡思维”;</p> <p>1时17分-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p> <p>1、《战狼2》意淫外的“中非关系”与“撤侨黑历史”;重点提到“加纳金矿事件”及“印尼两次排华事件”;</p> <p>2、纪录片《友谊》与《今日达尔富尔》等片呈现的中国援非形象;</p> <p>3、类型片的意淫是否会在现实层面产生作用;波米强调“切勿双标”的观点;</p> <p>尾声曲目:&lt;Pixie Promenade&gt;(Lyle Workman)。</p> <p>影片《战狼2》重要信息:</p> <p>本片推断分级:R级(大量爆头滋血镜头及中英文粗口);</p> <p>是否有删改:有,据看过未删减版的嘉宾秦婉透露,本片公映版修改了部分涉及海军的台词;</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nbsp;</p> <p>《第一滴血1》(1982)</p> <p>《赤色黎明》(老版,1984)</p> <p>《非洲和尚》(1991)</p> <p>《战争之王》(2005)</p> <p>《血钻》(2006)</p> <p>《今日达尔富尔》(2007)</p> <p>《杀戮演绎》(2012)</p> <p>《孤独的幸存者》(2013)</p> <p>《友谊》(2014)</p> <p>《战狼1》(2015)</p> <p>《无境之兽》(2015)</p> <p>《危机13小时》(2016)</p> <p>《湄公河行动》(2016)</p> <p>《中国推销员》(2017)</p> No 5798 full
<![CDATA[067《绣春刀2》那姓郭的不死,厂公大人可安心?]]> 主播打分:

蜉蝣(电影记者,公众号“全网颜值最高电影公众号不散”;《比利·林恩》嘉宾):8分;

“张震特别帅,而且演的也特别好!只是我觉得这个角色对他来说没什么难度。”

(蜉蝣的其它打分:《深夜食堂2》6分;《悟空传》3.5分;《大护法》3分)

隐形 (编剧,“少年两面”等15期嘉宾):6.5分;

“这部续作比第一部逊色不少,很多细节都突显了本片的‘廉价质感’。”

(隐形的其它打分:《闪光少女》6.5分;《悟空传》6分;《绝世高手》6分)

波米:6.5分;

“如果说政治G点,这部要比《大护法》多,而且与类型贴合的也更好。有种‘一切都是刚刚开始’的感觉。”

《绣春刀II:修罗战场》平均分:7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騎士王の誇り》(川井憲次);

第19秒-第55秒:嘉宾信息介绍;

第55秒-第4分: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4分-第6分: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

第6分-第23分:嘉宾“蜉蝣”首先提到《绣春刀2》的“问题”,嘉宾“隐形”和波米谈“亮点”(涉及剧透):

1、“蜉蝣”首先提到《绣春刀2》的“横店质感”非常明显,很多场景都突显了本片经费不足的尴尬;

2、隐形在谈到本片优点时,认为本片勇敢尝试了“多种类型”的混搭;

3、波米认为本片的亮点在于面对审查体制,仍然能突显出“政治惊悚片”属性,前半段运用“无常簿”道具和恐怖气氛的铺陈让人引发联想;同时动作设计同样保持了第一部的水准;

第23分-1时23分半:交换意见,嘉宾“蜉蝣”聊《绣春刀2》“亮点”,隐形和波米谈“问题”(涉及剧透):

1、蜉蝣觉得《绣春刀2》最大亮点在于人设,尤其每个配角都很鲜活,逻辑与动机都很明确;

2、隐形在谈本片缺点时认为《绣春刀2》的廉价质感让其惊悚性无从谈起,“京城”的城市营造完全没有;主角张震是“空心人设”;

3、波米在谈及问题时点出演员整体表演水准不高,此处多次提到杨幂;而本片也深受“续作局限”导致包括结尾人物结局等重大缺憾的出现;配乐和麦格芬设置也存在瑕疵。

1时23分半-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

1、当下的“阉党翻案风”与目前意识形态的关联;

2、多部“明朝”背景的电影与电视剧概述;蜉蝣重点提及《倭寇》,隐形谈到电视剧《大明1566》;波米提及“李丁版魏忠贤”的一场戏;

3、“明朝为什么最受改编者青睐”;此处谈及袁崇焕等争议人物的改变可能性;

4、同档期《大护法》与《悟空传》等片政治主题浅析;

尾声曲目:《大明劫》(小野丽莎)。

影片《绣春刀II:修罗战场》重要信息:

本片推断分级:R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1991)

《荆轲刺秦王》(1998)

《星球大战前传3:西斯的复仇》(2005)

《国家要案》(2009)

《倭寇的踪迹》(2011)

《大明劫》(2013)

《绣春刀1》(2014)

《新步步惊心》(2015)

《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2016)

《荡寇风云》(2017)

《大护法》(2017)

《悟空传》(2017)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672-eq6vqj 8371f212-22c0-4cde-b46a-f4a399ef833b Sun, 23 Jul 2017 08: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蜉蝣(电影记者,公众号“全网颜值最高电影公众号不散”;《比利·林恩》嘉宾):8分;</p> <p>“张震特别帅,而且演的也特别好!只是我觉得这个角色对他来说没什么难度。”</p> <p>(蜉蝣的其它打分:《深夜食堂2》6分;《悟空传》3.5分;《大护法》3分)</p> <p>隐形 (编剧,“少年两面”等15期嘉宾):6.5分;</p> <p>“这部续作比第一部逊色不少,很多细节都突显了本片的‘廉价质感’。”</p> <p>(隐形的其它打分:《闪光少女》6.5分;《悟空传》6分;《绝世高手》6分)</p> <p>波米:6.5分;</p> <p>“如果说政治G点,这部要比《大护法》多,而且与类型贴合的也更好。有种‘一切都是刚刚开始’的感觉。”</p> <p>《绣春刀II:修罗战场》平均分:7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騎士王の誇り》(川井憲次);</p> <p>第19秒-第55秒:嘉宾信息介绍;</p> <p>第55秒-第4分: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4分-第6分: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p> <p>第6分-第23分:嘉宾“蜉蝣”首先提到《绣春刀2》的“问题”,嘉宾“隐形”和波米谈“亮点”(涉及剧透):</p> <p>1、“蜉蝣”首先提到《绣春刀2》的“横店质感”非常明显,很多场景都突显了本片经费不足的尴尬;</p> <p>2、隐形在谈到本片优点时,认为本片勇敢尝试了“多种类型”的混搭;</p> <p>3、波米认为本片的亮点在于面对审查体制,仍然能突显出“政治惊悚片”属性,前半段运用“无常簿”道具和恐怖气氛的铺陈让人引发联想;同时动作设计同样保持了第一部的水准;</p> <p>第23分-1时23分半:交换意见,嘉宾“蜉蝣”聊《绣春刀2》“亮点”,隐形和波米谈“问题”(涉及剧透):</p> <p>1、蜉蝣觉得《绣春刀2》最大亮点在于人设,尤其每个配角都很鲜活,逻辑与动机都很明确;</p> <p>2、隐形在谈本片缺点时认为《绣春刀2》的廉价质感让其惊悚性无从谈起,“京城”的城市营造完全没有;主角张震是“空心人设”;</p> <p>3、波米在谈及问题时点出演员整体表演水准不高,此处多次提到杨幂;而本片也深受“续作局限”导致包括结尾人物结局等重大缺憾的出现;配乐和麦格芬设置也存在瑕疵。</p> <p>1时23分半-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p> <p>1、当下的“阉党翻案风”与目前意识形态的关联;</p> <p>2、多部“明朝”背景的电影与电视剧概述;蜉蝣重点提及《倭寇》,隐形谈到电视剧《大明1566》;波米提及“李丁版魏忠贤”的一场戏;</p> <p>3、“明朝为什么最受改编者青睐”;此处谈及袁崇焕等争议人物的改变可能性;</p> <p>4、同档期《大护法》与《悟空传》等片政治主题浅析;</p> <p>尾声曲目:《大明劫》(小野丽莎)。</p> <p>影片《绣春刀II:修罗战场》重要信息:</p> <p>本片推断分级:R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nbsp;</p> <p>《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1991)</p> <p>《荆轲刺秦王》(1998)</p> <p>《星球大战前传3:西斯的复仇》(2005)</p> <p>《国家要案》(2009)</p> <p>《倭寇的踪迹》(2011)</p> <p>《大明劫》(2013)</p> <p>《绣春刀1》(2014)</p> <p>《新步步惊心》(2015)</p> <p>《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2016)</p> <p>《荡寇风云》(2017)</p> <p>《大护法》(2017)</p> <p>《悟空传》(2017)</p> No 5606 full
<![CDATA[066《迷失Z城》诺兰之前,它就是今年最佳!]]> 主播打分:

雷普利;(凤凰电影前编辑,《摔跤吧!爸爸》等15期嘉宾):7.5分(仅为完整版评分);

“这部电影里,哪怕每一个配角都有清晰完整的故事。整体制作太精良了。”

(雷普利的其它打分:《摔跤吧!爸爸》7.5分;《冈仁波齐》6分;《生吃》6分;)

波米:8分(仅为完整版评分);

“如果说《夺宝奇兵》是‘三国演义’,本片更贴近‘三国志’。在‘去奇观’的基调下,呈现了‘出祁山’一般的坚决与悲壮。”

《迷失Z城》(The Lost City of Z)平均分:7.8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The First Goodbye>(Christopher Spelman);

第20秒-第40秒:嘉宾信息介绍;

第40秒-第4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4分半-第7分半:两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

第7分半-第44分:两位主播谈及《迷失Z城》亮点(涉及剧透):

1、嘉宾“雷普利”认为本片剧本与人设几乎无懈可击;

2、波米觉得本片完美传递了“冒险精神”这一真正内核,以小见大的呈现了年代感,此外摄影出色、服化道精良;

第44分:交换意见,两位主播谈及《迷失Z城》问题(涉及剧透):

1、嘉宾“雷普利”认为本片回避了冒险背后的附有争议的“殖民思想”输出;

2、波米觉得本片表演整体水平一般,男主角选角可以更好,帕丁森表演灾难;

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

1、《冈仁波齐》等国产电影的问题与不足;雷普利提及“王道士与莫高窟”题材的改编可能性;

2、导演詹姆士·格雷前作概览;

尾声曲目:<Confrontation>(Christopher Spelman)。

影片《迷失Z城》(The Lost City of Z)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失落的地平线》(1937)

《现代启示录》(1979)

《夺宝奇兵》系列(1981-2008)

《陆上行舟》(1982)

《电影梦》(1986)

《霸王别姬》(1993)

《小奥德萨》(1994)

《西藏七年》(1997)

《家族情仇》(2000)

《垂直极限》(2000)

《重见天日》(2006)

《我们拥有夜晚》(2007)

《白丝带》(2009)

《移民》(2013)

《战前童年》(2015)

《冈仁波齐》(2015)

《蛇之拥抱》(2015)

《荒野猎人》(2015)

《海边的曼彻斯特》(2016)

《摔跤吧!爸爸》(2016)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66Z-eq6vq2 55c368b6-e877-40fe-84ee-69f7805502dc Mon, 17 Jul 2017 08: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雷普利;(凤凰电影前编辑,《摔跤吧!爸爸》等15期嘉宾):7.5分(仅为完整版评分);</p> <p>“这部电影里,哪怕每一个配角都有清晰完整的故事。整体制作太精良了。”</p> <p>(雷普利的其它打分:《摔跤吧!爸爸》7.5分;《冈仁波齐》6分;《生吃》6分;)</p> <p>波米:8分(仅为完整版评分);</p> <p>“如果说《夺宝奇兵》是‘三国演义’,本片更贴近‘三国志’。在‘去奇观’的基调下,呈现了‘出祁山’一般的坚决与悲壮。”</p> <p>《迷失Z城》(The Lost City of Z)平均分:7.8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lt;The First Goodbye&gt;(Christopher Spelman);</p> <p>第20秒-第40秒:嘉宾信息介绍;</p> <p>第40秒-第4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4分半-第7分半:两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p> <p>第7分半-第44分:两位主播谈及《迷失Z城》亮点(涉及剧透):</p> <p>1、嘉宾“雷普利”认为本片剧本与人设几乎无懈可击;</p> <p>2、波米觉得本片完美传递了“冒险精神”这一真正内核,以小见大的呈现了年代感,此外摄影出色、服化道精良;</p> <p>第44分:交换意见,两位主播谈及《迷失Z城》问题(涉及剧透):</p> <p>1、嘉宾“雷普利”认为本片回避了冒险背后的附有争议的“殖民思想”输出;</p> <p>2、波米觉得本片表演整体水平一般,男主角选角可以更好,帕丁森表演灾难;</p> <p>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p> <p>1、《冈仁波齐》等国产电影的问题与不足;雷普利提及“王道士与莫高窟”题材的改编可能性;</p> <p>2、导演詹姆士·格雷前作概览;</p> <p>尾声曲目:&lt;Confrontation&gt;(Christopher Spelman)。</p> <p>影片《迷失Z城》(The Lost City of Z)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nbsp;</p> <p>《失落的地平线》(1937)</p> <p>《现代启示录》(1979)</p> <p>《夺宝奇兵》系列(1981-2008)</p> <p>《陆上行舟》(1982)</p> <p>《电影梦》(1986)</p> <p>《霸王别姬》(1993)</p> <p>《小奥德萨》(1994)</p> <p>《西藏七年》(1997)</p> <p>《家族情仇》(2000)</p> <p>《垂直极限》(2000)</p> <p>《重见天日》(2006)</p> <p>《我们拥有夜晚》(2007)</p> <p>《白丝带》(2009)</p> <p>《移民》(2013)</p> <p>《战前童年》(2015)</p> <p>《冈仁波齐》(2015)</p> <p>《蛇之拥抱》(2015)</p> <p>《荒野猎人》(2015)</p> <p>《海边的曼彻斯特》(2016)</p> <p>《摔跤吧!爸爸》(2016)</p> No 6300 full
<![CDATA[065《摔爸》外延印度电影是否已碾压中国电影?]]> 主播打分:

杨超(《长江图》导演,国戏教师,《变形金刚5》等4期嘉宾):7分;

“印度电影在工业上已经全面超越我们了,《巴霍巴利王》比我们的那些‘西游’电影强好多好多倍!”

(杨超的其它打分:《爱乐之城》8分;《萨利机长》7分;《变形金刚5》5分;)

雷普利;(凤凰电影前编辑,《猜火车2》等14期嘉宾):7.5分;

“在很多印度人眼里,萨尔曼·汗最受欢迎,沙鲁克·汗也是大众偶像,而对阿米尔·汗,他们更多是尊敬,他其实是个国际化影星。”

(雷普利的其它打分:《猜火车2》7分;《冈仁波齐》6分;《生吃》6分;)

波米:6.5分;

“印度复杂的电影分级制,或许会给中国带来很多负面的借鉴意义。比如某片分到成人级后仍然要删减,这是司空见惯之事。”

《摔跤吧!爸爸》(Dangal)平均分:7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第24秒-7分半:波米简介印度当下电影市场的部分数据,重点谈及“宝莱坞三汗”;

第1分半-第13分:雷普利谈印度见闻;重点提及沙鲁克·汗的《脑残粉》;萨尔曼·汗的《猴神大叔》以及阿米尔·汗的《地球上的星星》;

第13分-第29分半:“印度电影是否已全面碾压中国电影”;杨超同意,他重点谈及票房神话《巴霍巴利王》;波米保留意见;雷普利认为“美学上印度不如中国,自信上中国不如印度”;

第29分-第42分:波米简介印度艺术电影历史与现状,提到“孟加拉语片”导演雷伊与伽塔克;(涉及剧透):

第42分-尾声:概述印度电影分级与审查制度,波米提及《龙纹身》等好莱坞片被禁事件(涉及剧透):

尾声歌曲:<Haanikaarak Bapu>(Sarwar Khan,Sartaz Khan Barna)。

影片《摔跤吧!爸爸》(Dangal)重要信息:

本片印度分级:U级(对应北美为PG级);

本期节目下半场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流浪者》(1951)

《阿普三部曲》(1955-1959)

《诗人悲歌》(1957)

《云遮星》(1960)

《一条叫做底塔斯的河》(1973)

《庐山恋》(1980)

《喜剧之王》(美版,1982)

《达芬奇密码》(2006)

《地球上的星星》(2007)

《宝莱坞机器人之恋1》(2010)

《我的名字叫可汗》(2010)

《龙纹身的女孩》(美版,2011)

《弹雨里的爱情》(即嘉宾所指的“印版罗密欧与朱丽叶”,2013)

《我的个神啊》(又名<PK>,2014)

《帝国双璧》(2015)

《小萝莉的猴神大叔》(2015)

《巴霍巴利王》系列(2015-2017)

《奇幻森林》(2016)

《脑残粉》(2016)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65-eq6vpb c5180a90-0e85-4244-8f3e-4b6b3ed8c1a7 Mon, 10 Jul 2017 08: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杨超(《长江图》导演,国戏教师,《变形金刚5》等4期嘉宾):7分;</p> <p>“印度电影在工业上已经全面超越我们了,《巴霍巴利王》比我们的那些‘西游’电影强好多好多倍!”</p> <p>(杨超的其它打分:《爱乐之城》8分;《萨利机长》7分;《变形金刚5》5分;)</p> <p>雷普利;(凤凰电影前编辑,《猜火车2》等14期嘉宾):7.5分;</p> <p>“在很多印度人眼里,萨尔曼·汗最受欢迎,沙鲁克·汗也是大众偶像,而对阿米尔·汗,他们更多是尊敬,他其实是个国际化影星。”</p> <p>(雷普利的其它打分:《猜火车2》7分;《冈仁波齐》6分;《生吃》6分;)</p> <p>波米:6.5分;</p> <p>“印度复杂的电影分级制,或许会给中国带来很多负面的借鉴意义。比如某片分到成人级后仍然要删减,这是司空见惯之事。”</p> <p>《摔跤吧!爸爸》(Dangal)平均分:7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第24秒-7分半:波米简介印度当下电影市场的部分数据,重点谈及“宝莱坞三汗”;</p> <p>第1分半-第13分:雷普利谈印度见闻;重点提及沙鲁克·汗的《脑残粉》;萨尔曼·汗的《猴神大叔》以及阿米尔·汗的《地球上的星星》;</p> <p>第13分-第29分半:“印度电影是否已全面碾压中国电影”;杨超同意,他重点谈及票房神话《巴霍巴利王》;波米保留意见;雷普利认为“美学上印度不如中国,自信上中国不如印度”;</p> <p>第29分-第42分:波米简介印度艺术电影历史与现状,提到“孟加拉语片”导演雷伊与伽塔克;(涉及剧透):</p> <p>第42分-尾声:概述印度电影分级与审查制度,波米提及《龙纹身》等好莱坞片被禁事件(涉及剧透):</p> <p>尾声歌曲:&lt;Haanikaarak Bapu&gt;(Sarwar Khan,Sartaz Khan Barna)。</p> <p>影片《摔跤吧!爸爸》(Dangal)重要信息:</p> <p>本片印度分级:U级(对应北美为PG级);</p> <p>本期节目下半场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nbsp;</p> <p>《流浪者》(1951)</p> <p>《阿普三部曲》(1955-1959)</p> <p>《诗人悲歌》(1957)</p> <p>《云遮星》(1960)</p> <p>《一条叫做底塔斯的河》(1973)</p> <p>《庐山恋》(1980)</p> <p>《喜剧之王》(美版,1982)</p> <p>《达芬奇密码》(2006)</p> <p>《地球上的星星》(2007)</p> <p>《宝莱坞机器人之恋1》(2010)</p> <p>《我的名字叫可汗》(2010)</p> <p>《龙纹身的女孩》(美版,2011)</p> <p>《弹雨里的爱情》(即嘉宾所指的“印版罗密欧与朱丽叶”,2013)</p> <p>《我的个神啊》(又名&lt;PK&gt;,2014)</p> <p>《帝国双璧》(2015)</p> <p>《小萝莉的猴神大叔》(2015)</p> <p>《巴霍巴利王》系列(2015-2017)</p> <p>《奇幻森林》(2016)</p> <p>《脑残粉》(2016)</p> No 3477 full
<![CDATA[065《摔跤吧!爸爸》一部电影可以改变对一个国家的态度?]]> 主播打分:

杨超(《长江图》导演,国戏教师,《变形金刚5》等4期嘉宾):7分;

“我看第一遍的时候哭了7-8次,我有个明星朋友,去影院看了32遍。本片真的营造了一种白日梦,让人陷进去无法自拔……”

(杨超的其它打分:《爱乐之城》8分;《萨利机长》7分;《变形金刚5》5分;)

雷普利;(凤凰电影前编辑,《猜火车2》等14期嘉宾):7.5分;

“我并不认同很多对本片在女权方面的批判,相比价值观,我更愿意把这些争议归结为是剧本问题。”

(雷普利的其它打分:《猜火车2》7分;《冈仁波齐》6分;《生吃》6分;)

波米:6.5分;

“作为影迷,我肯定本片是‘电影的胜利’;作为体育迷,我基本不认同其中所有价值观。”

《摔跤吧!爸爸》(Dangal)平均分:7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尾声歌曲:<Dangal>(Daler Mehndi);

第20秒-第1分半:嘉宾信息介绍;

第1分半-第8分:雷普利进行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8分半-第14分: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

第14分-第31分:首先谈及话题1——“《摔爸》在中国为什么空前成功?”(涉及剧透):

1、嘉宾“杨超”认为本片;

2、嘉宾“雷普利”认为;

3、波米觉得《摔爸》;

第31分-尾声:话题2——“《摔爸》的主题与价值观争议”(涉及剧透):

影片《摔跤吧!爸爸》(Dangal)重要信息:

本片印度分级:U级(对应北美为PG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女篮五号》(1958)

《跳出我天地》(又名《比利·艾略特》,2000)

《少林足球》(2001)

《我的名字叫可汗》(2010)

《三傻大闹宝莱坞》(2009)

《我的个神啊》(又名<PK>,2014)

《印度的女儿》(2015)

《毕业会考》(2016)

《飞鹰艾迪》(2016)

《摔跤手苏丹》(2016)

《小萝莉的猴神大叔》(2016)

《脑残粉》(2016)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65-eq6von cd0054cc-6566-4443-ba8a-85d2fe42cb73 Sun, 09 Jul 2017 08: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杨超(《长江图》导演,国戏教师,《变形金刚5》等4期嘉宾):7分;</p> <p>“我看第一遍的时候哭了7-8次,我有个明星朋友,去影院看了32遍。本片真的营造了一种白日梦,让人陷进去无法自拔……”</p> <p>(杨超的其它打分:《爱乐之城》8分;《萨利机长》7分;《变形金刚5》5分;)</p> <p>雷普利;(凤凰电影前编辑,《猜火车2》等14期嘉宾):7.5分;</p> <p>“我并不认同很多对本片在女权方面的批判,相比价值观,我更愿意把这些争议归结为是剧本问题。”</p> <p>(雷普利的其它打分:《猜火车2》7分;《冈仁波齐》6分;《生吃》6分;)</p> <p>波米:6.5分;</p> <p>“作为影迷,我肯定本片是‘电影的胜利’;作为体育迷,我基本不认同其中所有价值观。”</p> <p>《摔跤吧!爸爸》(Dangal)平均分:7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尾声歌曲:&lt;Dangal&gt;(Daler Mehndi);</p> <p>第20秒-第1分半:嘉宾信息介绍;</p> <p>第1分半-第8分:雷普利进行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8分半-第14分: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p> <p>第14分-第31分:首先谈及话题1——“《摔爸》在中国为什么空前成功?”(涉及剧透):</p> <p>1、嘉宾“杨超”认为本片;</p> <p>2、嘉宾“雷普利”认为;</p> <p>3、波米觉得《摔爸》;</p> <p>第31分-尾声:话题2——“《摔爸》的主题与价值观争议”(涉及剧透):</p> <p>影片《摔跤吧!爸爸》(Dangal)重要信息:</p> <p>本片印度分级:U级(对应北美为PG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nbsp;</p> <p>《女篮五号》(1958)</p> <p>《跳出我天地》(又名《比利·艾略特》,2000)</p> <p>《少林足球》(2001)</p> <p>《我的名字叫可汗》(2010)</p> <p>《三傻大闹宝莱坞》(2009)</p> <p>《我的个神啊》(又名&lt;PK&gt;,2014)</p> <p>《印度的女儿》(2015)</p> <p>《毕业会考》(2016)</p> <p>《飞鹰艾迪》(2016)</p> <p>《摔跤手苏丹》(2016)</p> <p>《小萝莉的猴神大叔》(2016)</p> <p>《脑残粉》(2016)</p> No 5400 full
<![CDATA[064《明月几时有》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主播打分:

乌潘潘(“微在”编辑):7分;

“7分全给叶德娴的演技。”

法兰西胶片(资深媒体人,《疾速追杀2》等5期嘉宾,微博/豆瓣ID“法兰西胶片”):7分;

“这部电影里深藏着许鞍华的武侠梦。”

(胶片的其它打分:《疾速追杀2》7.5分;《逆时营救》5分;《反转人生》4分)

波米:5.5分;

“本片的最大亮点是一方面展现了革命的‘滑稽性’,一方面表达出革命的‘裹挟性’。”

《明月几时有》平均分:6.5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尾声歌曲:《抗战二十年》(Beyond);

第20秒-第1分:嘉宾及公众号信息介绍;

第1分-第6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6分半-第9分半: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波米介绍节目流程(无剧透);

第9分半-第38分:嘉宾“胶片”和“乌潘潘”谈及《明月几时有》“亮点”,波米谈“问题”(涉及剧透):

1、嘉宾“胶片”认为本片“母女关系”是最大亮点,而且这正是本片的情感核心;除此之外,本片的“武侠世界”也是许鞍华的作者表达之一;

2、新嘉宾“乌潘潘”认为《明月几时有》的全部亮点都来自于叶德娴的表演,三位主播重点对比了叶德娴在其他影片中的角色;

3、波米认为本片的问题主要集中于三幕割裂,而且每一幕都不尽如人意;彭于晏与霍建华的角色都很失败;

第38分-53分半:交换意见,嘉宾“胶片”和“乌潘潘”谈及《明月几时有》“问题”,波米谈“亮点”(涉及剧透):

1、胶片认为《明月几时有》最大问题在于除叶德娴外其他演员的表演堪称“灾难”;

2、新嘉宾“乌潘潘”认为本片结构松散,“想要的太多”;

3、波米在谈及亮点时谈到了王菀之角色带出的“滑稽性”以及叶德娴角色带出的“新老两代人”的矛盾设置;

53分半-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

1、概述许鞍华前作;

2、“香港回归20年”;回归后的香港电影;胶片再谈“港片已死”概念;波米提及内地“南下导演”应亮;

3、“回归20年”作品推荐。三位主播各自推荐一部97后香港电影。

影片《明月几时有》重要信息:

本片香港分级:IIA级(对应北美为PG-13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影子部队》(1969)

《飞渡卷云山》(1978)

《胡越的故事》(1981)

《投奔怒海》(1982)

《癫佬正传》(1986)

《英雄本色》系列(1986-1989)

《飞龙猛将》(1988)

《笑傲江湖》(1990)

《客途秋恨》(1990)

《与龙共舞》(1991)

《新少林五祖》(1994)

《女人四十》(1995)

《香港制造》(1997)

《去日苦多》(1997)

《超时空要爱》(1998)

《千言万语》(1999)

《等候董建华发落》(2001)

《男人四十》(2002)

《玉观音》(2003)

《黑社会》系列(2005-2006)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2006)

《色,戒》(2007)

《天水围》系列(2008-2009)

《风声》(2009)

《十月围城》(2009)

《得闲炒饭》(2010)

《桃姐》(2011)

《我还有话要说》(2012)

《古惑仔:江湖新秩序》(2013)

《黄金时代》(2014)

《树大招风》(2016)

《罗曼蒂克消亡史》(2016)

《原谅他77次》(2017)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64-eq6vmr 0c3ef5bd-6a75-48de-88b3-c6836a5c1189 Mon, 03 Jul 2017 08: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乌潘潘(“微在”编辑):7分;</p> <p>“7分全给叶德娴的演技。”</p> <p>法兰西胶片(资深媒体人,《疾速追杀2》等5期嘉宾,微博/豆瓣ID“法兰西胶片”):7分;</p> <p>“这部电影里深藏着许鞍华的武侠梦。”</p> <p>(胶片的其它打分:《疾速追杀2》7.5分;《逆时营救》5分;《反转人生》4分)</p> <p>波米:5.5分;</p> <p>“本片的最大亮点是一方面展现了革命的‘滑稽性’,一方面表达出革命的‘裹挟性’。”</p> <p>《明月几时有》平均分:6.5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尾声歌曲:《抗战二十年》(Beyond);</p> <p>第20秒-第1分:嘉宾及公众号信息介绍;</p> <p>第1分-第6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6分半-第9分半: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波米介绍节目流程(无剧透);</p> <p>第9分半-第38分:嘉宾“胶片”和“乌潘潘”谈及《明月几时有》“亮点”,波米谈“问题”(涉及剧透):</p> <p>1、嘉宾“胶片”认为本片“母女关系”是最大亮点,而且这正是本片的情感核心;除此之外,本片的“武侠世界”也是许鞍华的作者表达之一;</p> <p>2、新嘉宾“乌潘潘”认为《明月几时有》的全部亮点都来自于叶德娴的表演,三位主播重点对比了叶德娴在其他影片中的角色;</p> <p>3、波米认为本片的问题主要集中于三幕割裂,而且每一幕都不尽如人意;彭于晏与霍建华的角色都很失败;</p> <p>第38分-53分半:交换意见,嘉宾“胶片”和“乌潘潘”谈及《明月几时有》“问题”,波米谈“亮点”(涉及剧透):</p> <p>1、胶片认为《明月几时有》最大问题在于除叶德娴外其他演员的表演堪称“灾难”;</p> <p>2、新嘉宾“乌潘潘”认为本片结构松散,“想要的太多”;</p> <p>3、波米在谈及亮点时谈到了王菀之角色带出的“滑稽性”以及叶德娴角色带出的“新老两代人”的矛盾设置;</p> <p>53分半-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p> <p>1、概述许鞍华前作;</p> <p>2、“香港回归20年”;回归后的香港电影;胶片再谈“港片已死”概念;波米提及内地“南下导演”应亮;</p> <p>3、“回归20年”作品推荐。三位主播各自推荐一部97后香港电影。</p> <p>影片《明月几时有》重要信息:</p> <p>本片香港分级:IIA级(对应北美为PG-13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nbsp;</p> <p>《影子部队》(1969)</p> <p>《飞渡卷云山》(1978)</p> <p>《胡越的故事》(1981)</p> <p>《投奔怒海》(1982)</p> <p>《癫佬正传》(1986)</p> <p>《英雄本色》系列(1986-1989)</p> <p>《飞龙猛将》(1988)</p> <p>《笑傲江湖》(1990)</p> <p>《客途秋恨》(1990)</p> <p>《与龙共舞》(1991)</p> <p>《新少林五祖》(1994)</p> <p>《女人四十》(1995)</p> <p>《香港制造》(1997)</p> <p>《去日苦多》(1997)</p> <p>《超时空要爱》(1998)</p> <p>《千言万语》(1999)</p> <p>《等候董建华发落》(2001)</p> <p>《男人四十》(2002)</p> <p>《玉观音》(2003)</p> <p>《黑社会》系列(2005-2006)</p> <p>《姨妈的后现代生活》(2006)</p> <p>《色,戒》(2007)</p> <p>《天水围》系列(2008-2009)</p> <p>《风声》(2009)</p> <p>《十月围城》(2009)</p> <p>《得闲炒饭》(2010)</p> <p>《桃姐》(2011)</p> <p>《我还有话要说》(2012)</p> <p>《古惑仔:江湖新秩序》(2013)</p> <p>《黄金时代》(2014)</p> <p>《树大招风》(2016)</p> <p>《罗曼蒂克消亡史》(2016)</p> <p>《原谅他77次》(2017)</p> No 7653 full
<![CDATA[063《变形金刚5:最后的骑士》多年后回看,或许本片首映日正是“世界电影阵亡日”!]]> 主播打分:

杨超(《长江图》导演,国戏教师):5分;

“这部影片是好莱坞电影走向衰亡的一个先兆。”

(杨超的其它打分:《爱乐之城》8分;《谍影重重5》8分;《萨利机长》7分)

波米:3.5分;

“《变5》的又一次西方不亮东方亮,多么像《塑料王国》里的场景——美国人不愿接受的垃圾通通运来中国,因为他们既不愿受物质污染也不愿受精神污染;而我们呢?如获至宝。”

《变形金刚5:最后的骑士》(Transformers: The Last Knight)平均分:约4.3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What I've Done>(Linkin Park)

第20秒-第2分:嘉宾介绍;

第2分-第7分: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7分-第12分:两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波米介绍节目流程(无剧透);

第12分-第17分:两位主播谈及《变形金刚5》的“亮点”(涉及剧透):

1、主播“杨超”认为本片女主角以及个别镜头还算亮点;

2、波米觉得“实拍3D”是本片的最大亮点;此外“擎天柱对打大黄蜂”的镜头还算有设计感,英伦风光也不错;

第17分-1时29分半:交换意见,两位主播交错谈及《变形金刚5》的“问题”;从“变身细节”、“特效打斗”、“镜头语言”、“人机互动”和“文化内涵”等几方面,回顾《变形金刚1-4》的同时,点出《变5》的问题(涉及剧透);

1时29分-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

1、好莱坞的“IP宇宙化”本质会不会是“铁索连舟”?一阵风,所有大片将灰飞烟灭;

2、试分析:在内地最火的两个IP为何是《变形金刚》和《速激》而不是其它?

3、中国的大片化困境;两位主播分别谈及“视觉想象力”与“审查”两方面问题;

尾声歌曲:<Scorponok>(Steve Jablonsky)。

影片《变形金刚5:最后的骑士》(Transformers: The Last Knight)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警察故事1》(1985)

《绝地战警》系列(1995-2003)

《石破天惊》(又名《勇闯夺命岛》,1996)

《世界末日》(1998)

《速度与激情》系列(2001-2017)

《英雄》(2002)

《宝贝计划》(2006)

《变形金刚1-4》(2007-2014)

《复仇者联盟1-3》(2012-2018)

《环太平洋》(2013)

《私人订制》(2013)

《银河护卫队》系列(2014-2017)

《美国队长3:内战》(2016)

《影》(2018)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635-eq6vl9 34aa6422-9bda-4e31-8a2d-0f547ef8e91f Mon, 26 Jun 2017 08: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杨超(《长江图》导演,国戏教师):5分;</p> <p>“这部影片是好莱坞电影走向衰亡的一个先兆。”</p> <p>(杨超的其它打分:《爱乐之城》8分;《谍影重重5》8分;《萨利机长》7分)</p> <p>波米:3.5分;</p> <p>“《变5》的又一次西方不亮东方亮,多么像《塑料王国》里的场景——美国人不愿接受的垃圾通通运来中国,因为他们既不愿受物质污染也不愿受精神污染;而我们呢?如获至宝。”</p> <p>《变形金刚5:最后的骑士》(Transformers: The Last Knight)平均分:约4.3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lt;What I've Done&gt;(Linkin Park)</p> <p>第20秒-第2分:嘉宾介绍;</p> <p>第2分-第7分: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7分-第12分:两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波米介绍节目流程(无剧透);</p> <p>第12分-第17分:两位主播谈及《变形金刚5》的“亮点”(涉及剧透):</p> <p>1、主播“杨超”认为本片女主角以及个别镜头还算亮点;</p> <p>2、波米觉得“实拍3D”是本片的最大亮点;此外“擎天柱对打大黄蜂”的镜头还算有设计感,英伦风光也不错;</p> <p>第17分-1时29分半:交换意见,两位主播交错谈及《变形金刚5》的“问题”;从“变身细节”、“特效打斗”、“镜头语言”、“人机互动”和“文化内涵”等几方面,回顾《变形金刚1-4》的同时,点出《变5》的问题(涉及剧透);</p> <p>1时29分-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p> <p>1、好莱坞的“IP宇宙化”本质会不会是“铁索连舟”?一阵风,所有大片将灰飞烟灭;</p> <p>2、试分析:在内地最火的两个IP为何是《变形金刚》和《速激》而不是其它?</p> <p>3、中国的大片化困境;两位主播分别谈及“视觉想象力”与“审查”两方面问题;</p> <p>尾声歌曲:&lt;Scorponok&gt;(Steve Jablonsky)。</p> <p>影片《变形金刚5:最后的骑士》(Transformers: The Last Knight)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nbsp;</p> <p>《警察故事1》(1985)</p> <p>《绝地战警》系列(1995-2003)</p> <p>《石破天惊》(又名《勇闯夺命岛》,1996)</p> <p>《世界末日》(1998)</p> <p>《速度与激情》系列(2001-2017)</p> <p>《英雄》(2002)</p> <p>《宝贝计划》(2006)</p> <p>《变形金刚1-4》(2007-2014)</p> <p>《复仇者联盟1-3》(2012-2018)</p> <p>《环太平洋》(2013)</p> <p>《私人订制》(2013)</p> <p>《银河护卫队》系列(2014-2017)</p> <p>《美国队长3:内战》(2016)</p> <p>《影》(2018)</p> No 6990 full
<![CDATA[062《极速追杀2》且看里维斯“裤裆藏枪”!“单手换弹夹”!]]> 主播打分:

K先生 (前《看电影》编辑,《猜火车2》嘉宾):7分;

“这部电影对于规矩、江湖的呈现,有一种武侠小说的感觉。”

(K先生的其它打分:《猜火车2》7.5分)

法兰西胶片(资深媒体人,《银河护卫队2》等4期嘉宾,微博/豆瓣ID“法兰西胶片”):7.5分;

“剧情对于这类电影来说并不应该作为主要评价标准,本片的动作设计复杂度是非常罕见的。”

(胶片的其它打分:《哆啦A梦:南极冒险》6分;《银护2》6分;《加勒比海盗5》5分)

波米:6分;

“本片看起来很像歌舞片,里维斯仿佛还把《霓虹恶魔》的视觉风格带到了这部续作电影。”

《疾速追杀2》(又名《疾速特攻》,John Wick:Chapter Two)平均分:约6.8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Shark Chevelle>(Tyler Bates)

第20秒-第1分:嘉宾及公众号信息介绍;

第1分-第4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4分半-第7分: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波米介绍节目流程(无剧透);

第7分-第20分:嘉宾“胶片”和“K先生”谈及《疾速追杀2》“问题”,波米谈“亮点”(涉及剧透):

1、嘉宾“胶片”认为本片动作戏“排演痕迹”过于严重,后面提及“地铁对决”尤为失败;

2、“K先生”认为《疾速追杀2》在没有任何“立得住的反派人物”,而且打戏风格暴露了里维斯的“老迈”;

3、波米认为本片的优点主要集中于视觉风格,而且在动作片领域“自成道路”;

第20分-50分半:交换意见,“胶片”和“K先生”谈及《疾速追杀2》“亮点”,波米谈“问题”(涉及剧透):

1、胶片认为《疾速追杀2》最大亮点在于动作设计的“复杂度”,“人群中对枪”那场戏想法绝赞;

2、K先生认为本片在“武侠片”质感方面做的很足;

3、波米在谈及问题时强调《疾速追杀2》的剧情太过孱弱,对比上一部,男主角在本片的“出山”和“破坏规矩”这两个动机都缺乏说服力;

50分半-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

1、胶片着重谈及当今动作片潮流——“甄子丹引领的MMA潮流”与“后MMA时代”,最后提及香港武行的衰落,怒喷武指李忠志;

2、从《黑客》与《太极侠》谈及香港武指对基努·里维斯职业生涯的影像;

3、“被异化的基努·里维斯”——胶片狠批《正义守望者》,波米再次推荐《阴阳相成》;

尾声歌曲:<La Vendetta>(Tyler Bates)。

影片《疾速追杀2》(John Wick:Chapter Two)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R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上海小姐》(1947)

《龙争虎斗》(1973)

《小活佛》(1993)

《惊爆点》(1991)

《我私人的爱达荷》(1991)

《惊情四百年》(1992)

《生死时速》(1994)

《赌神3之少年赌神》(1996)

《变脸》(吴宇森版,1997)

《黑客帝国》系列(1999-2003)

《处刑人》系列(1999-2009)

《正义守望者》(2000)

《X战警1》(2000)

《不可撤销》(2002)

《暴力史》(2005)

《冬荫功》(2005)

《杀破狼1》(2005)

《马达加斯加》系列(2005-2014)

《导火线》(2007)

《伊甸湖》(2008)

《飓风营救》系列(2008-2014)

《海扁王1》(2010)

《突袭》系列(2011-2014)

《007:大破天幕杀机》(2012)

《阴阳相成》(2012)

《太极侠》(2013)

《疾速追杀1》(2014)

《亡命驾驶》(2014)

《伸冤人》(2015)

《霓虹恶魔》(2016)

《会计刺客》(2016)

《功夫瑜伽》(2017)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622-eq6vkm 6d501511-169f-47f6-b332-8f24f14b240f Sun, 18 Jun 2017 08: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K先生 (前《看电影》编辑,《猜火车2》嘉宾):7分;</p> <p>“这部电影对于规矩、江湖的呈现,有一种武侠小说的感觉。”</p> <p>(K先生的其它打分:《猜火车2》7.5分)</p> <p>法兰西胶片(资深媒体人,《银河护卫队2》等4期嘉宾,微博/豆瓣ID“法兰西胶片”):7.5分;</p> <p>“剧情对于这类电影来说并不应该作为主要评价标准,本片的动作设计复杂度是非常罕见的。”</p> <p>(胶片的其它打分:《哆啦A梦:南极冒险》6分;《银护2》6分;《加勒比海盗5》5分)</p> <p>波米:6分;</p> <p>“本片看起来很像歌舞片,里维斯仿佛还把《霓虹恶魔》的视觉风格带到了这部续作电影。”</p> <p>《疾速追杀2》(又名《疾速特攻》,John Wick:Chapter Two)平均分:约6.8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lt;Shark Chevelle&gt;(Tyler Bates)</p> <p>第20秒-第1分:嘉宾及公众号信息介绍;</p> <p>第1分-第4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4分半-第7分: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波米介绍节目流程(无剧透);</p> <p>第7分-第20分:嘉宾“胶片”和“K先生”谈及《疾速追杀2》“问题”,波米谈“亮点”(涉及剧透):</p> <p>1、嘉宾“胶片”认为本片动作戏“排演痕迹”过于严重,后面提及“地铁对决”尤为失败;</p> <p>2、“K先生”认为《疾速追杀2》在没有任何“立得住的反派人物”,而且打戏风格暴露了里维斯的“老迈”;</p> <p>3、波米认为本片的优点主要集中于视觉风格,而且在动作片领域“自成道路”;</p> <p>第20分-50分半:交换意见,“胶片”和“K先生”谈及《疾速追杀2》“亮点”,波米谈“问题”(涉及剧透):</p> <p>1、胶片认为《疾速追杀2》最大亮点在于动作设计的“复杂度”,“人群中对枪”那场戏想法绝赞;</p> <p>2、K先生认为本片在“武侠片”质感方面做的很足;</p> <p>3、波米在谈及问题时强调《疾速追杀2》的剧情太过孱弱,对比上一部,男主角在本片的“出山”和“破坏规矩”这两个动机都缺乏说服力;</p> <p>50分半-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p> <p>1、胶片着重谈及当今动作片潮流——“甄子丹引领的MMA潮流”与“后MMA时代”,最后提及香港武行的衰落,怒喷武指李忠志;</p> <p>2、从《黑客》与《太极侠》谈及香港武指对基努·里维斯职业生涯的影像;</p> <p>3、“被异化的基努·里维斯”——胶片狠批《正义守望者》,波米再次推荐《阴阳相成》;</p> <p>尾声歌曲:&lt;La Vendetta&gt;(Tyler Bates)。</p> <p>影片《疾速追杀2》(John Wick:Chapter Two)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R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nbsp;</p> <p>《上海小姐》(1947)</p> <p>《龙争虎斗》(1973)</p> <p>《小活佛》(1993)</p> <p>《惊爆点》(1991)</p> <p>《我私人的爱达荷》(1991)</p> <p>《惊情四百年》(1992)</p> <p>《生死时速》(1994)</p> <p>《赌神3之少年赌神》(1996)</p> <p>《变脸》(吴宇森版,1997)</p> <p>《黑客帝国》系列(1999-2003)</p> <p>《处刑人》系列(1999-2009)</p> <p>《正义守望者》(2000)</p> <p>《X战警1》(2000)</p> <p>《不可撤销》(2002)</p> <p>《暴力史》(2005)</p> <p>《冬荫功》(2005)</p> <p>《杀破狼1》(2005)</p> <p>《马达加斯加》系列(2005-2014)</p> <p>《导火线》(2007)</p> <p>《伊甸湖》(2008)</p> <p>《飓风营救》系列(2008-2014)</p> <p>《海扁王1》(2010)</p> <p>《突袭》系列(2011-2014)</p> <p>《007:大破天幕杀机》(2012)</p> <p>《阴阳相成》(2012)</p> <p>《太极侠》(2013)</p> <p>《疾速追杀1》(2014)</p> <p>《亡命驾驶》(2014)</p> <p>《伸冤人》(2015)</p> <p>《霓虹恶魔》(2016)</p> <p>《会计刺客》(2016)</p> <p>《功夫瑜伽》(2017)</p> No 4860 full
<![CDATA[061《猜火车2》当然要脱欧!钱都被东欧移民给卷跑了!]]> 主播打分:

K先生 (前《看电影》编辑):7.5分;

“和前作一样,这仍然是一部青春片,只是音乐选择令人失望。”

雷普利;(凤凰电影前编辑,《杰出公民》等13期嘉宾):7分;

“如果说T1讲的是‘不屑选择’,那T2讲的就是‘别无选择’。”

(雷普利的其它打分:《沉默》7.5分;《杰出公民》7分;《推销员》7分;)

波米:6.5分;

“主题都在雷顿出爱丁堡机场那一刻:东欧女郎,旅游传单——‘笑问客从何处来’。”

《猜火车2》(T2 Trainspotting)平均分:7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Lust For Life (The Prodigy Remix)>(Iggy Pop&The Prodigy)

第20秒-第2分:嘉宾及公众号信息介绍,波米介绍抽奖礼品;

第2分-第5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5分半-第7分: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波米介绍节目流程(无剧透);

第7分-第26分:雷普利和新嘉宾“K先生”谈及《猜火车2》“亮点”,波米分析该片“问题”(涉及剧透):

1、雷普利认为本片从续作角度,水准并未大幅度下滑,“不负粉丝期待”;

2、新嘉宾“K先生”认为《猜火车2》在满足情怀和粉丝感情上做得非常出色;

3、波米结合《猜火车1》的特点,认为当时很“时髦”的电影手法沿用到本作已经过时;

第26分-1小时6分半:交换意见,K先生和雷普利谈及《猜火车2》“问题”,波米谈及该片“亮点”(涉及剧透):

1、雷普利认为Begbie一角在本部中“人设坍塌”,OD画面缺乏前作的想象力;

2、K先生认为本片在音乐使用上与人设相冲突;“社会批判”的私货也并不讨喜;

3、波米在谈及优点时强调《猜火车2》对于“移民潮”的呈现以及“外来移民”对“本地老炮”的清洗;另外两位嘉宾也有所补充;

1小时6分半-尾声:外延话题:浅谈丹尼·保尔其它电影,“保尔粉”K先生列举他心中的“丹尼保尔三佳”(涉及剧透):

尾声歌曲:<Perfect Day>(Lou Reed)。

影片《猜火车2》(T2 Trainspotting)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R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浅坟》(1994)

《猜火车1》(1996)

《变脸》(1997)

《梦之安魂曲》 (2000)

《海滩》(2000)

《28天之后》(2002)

《疯狂的石头》(2006)

《太阳浩劫》(2007)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2008)

《制造伍德斯托克》(2009)

《将爱情进行到底》(2011)

《史蒂夫·乔布斯》(2015)

《山河故人》(2015)

《老炮儿》(2015)

《我是布莱克》(2016)

《金刚狼3》(2017)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612-eq6vk6 4fbdf3c6-76d3-419d-9eba-c10fa4186ab0 Mon, 12 Jun 2017 08: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K先生 (前《看电影》编辑):7.5分;</p> <p>“和前作一样,这仍然是一部青春片,只是音乐选择令人失望。”</p> <p>雷普利;(凤凰电影前编辑,《杰出公民》等13期嘉宾):7分;</p> <p>“如果说T1讲的是‘不屑选择’,那T2讲的就是‘别无选择’。”</p> <p>(雷普利的其它打分:《沉默》7.5分;《杰出公民》7分;《推销员》7分;)</p> <p>波米:6.5分;</p> <p>“主题都在雷顿出爱丁堡机场那一刻:东欧女郎,旅游传单——‘笑问客从何处来’。”</p> <p>《猜火车2》(T2 Trainspotting)平均分:7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lt;Lust For Life (The Prodigy Remix)&gt;(Iggy Pop&amp;The Prodigy)</p> <p>第20秒-第2分:嘉宾及公众号信息介绍,波米介绍抽奖礼品;</p> <p>第2分-第5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5分半-第7分: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波米介绍节目流程(无剧透);</p> <p>第7分-第26分:雷普利和新嘉宾“K先生”谈及《猜火车2》“亮点”,波米分析该片“问题”(涉及剧透):</p> <p>1、雷普利认为本片从续作角度,水准并未大幅度下滑,“不负粉丝期待”;</p> <p>2、新嘉宾“K先生”认为《猜火车2》在满足情怀和粉丝感情上做得非常出色;</p> <p>3、波米结合《猜火车1》的特点,认为当时很“时髦”的电影手法沿用到本作已经过时;</p> <p>第26分-1小时6分半:交换意见,K先生和雷普利谈及《猜火车2》“问题”,波米谈及该片“亮点”(涉及剧透):</p> <p>1、雷普利认为Begbie一角在本部中“人设坍塌”,OD画面缺乏前作的想象力;</p> <p>2、K先生认为本片在音乐使用上与人设相冲突;“社会批判”的私货也并不讨喜;</p> <p>3、波米在谈及优点时强调《猜火车2》对于“移民潮”的呈现以及“外来移民”对“本地老炮”的清洗;另外两位嘉宾也有所补充;</p> <p>1小时6分半-尾声:外延话题:浅谈丹尼·保尔其它电影,“保尔粉”K先生列举他心中的“丹尼保尔三佳”(涉及剧透):</p> <p>尾声歌曲:&lt;Perfect Day&gt;(Lou Reed)。</p> <p>影片《猜火车2》(T2 Trainspotting)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R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nbsp;</p> <p>《浅坟》(1994)</p> <p>《猜火车1》(1996)</p> <p>《变脸》(1997)</p> <p>《梦之安魂曲》 (2000)</p> <p>《海滩》(2000)</p> <p>《28天之后》(2002)</p> <p>《疯狂的石头》(2006)</p> <p>《太阳浩劫》(2007)</p> <p>《贫民窟的百万富翁》(2008)</p> <p>《制造伍德斯托克》(2009)</p> <p>《将爱情进行到底》(2011)</p> <p>《史蒂夫·乔布斯》(2015)</p> <p>《山河故人》(2015)</p> <p>《老炮儿》(2015)</p> <p>《我是布莱克》(2016)</p> <p>《金刚狼3》(2017)</p> No 4961 full
<![CDATA[060《少年小赵》赵家少年与黄家少年—“我爱大清国,她爱我吗?”]]> 主播打分:

隐形 (《金刚狼3》等14期嘉宾):《少年·小赵》7分/<Joshua>6分;

(隐形的其它打分:《杰出公民》7.5分;《分裂》7分;《加勒比海盗5》6分)

海老鼠(《爱国者之日》等7期嘉宾;公号“seamouse”):《少年·小赵》7分/<Joshua>5分;

(海老鼠的其它打分:《天才捕手》7.5分;《推销员》7.5分;《八月》7分;)

波米:《少年·小赵》7.5分/<Joshua>6分;

《少年·小赵》/<Joshua>平均分:约7.2分/5.7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Fight the Power>(Public Enemy)

第0秒-第1分半:嘉宾及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1分半-第5分半:纪录片《小赵》内容介绍(严重剧透);

第5分半-第9分:三位主播为《少年·小赵》打分并阐述理由(涉及剧透);

第9分-第11分:海老鼠简介《小赵》导演杜海滨(无剧透);

第11分-第41分半:三位主播谈论《少年·小赵》这部纪录片本身的拍摄与优缺点;

第41分半-1小时1分半:三位主播谈论《小赵》的主角“小赵本人”以及相关外延;

1小时2分半-1小时7分:纪录片<Joshua>内容介绍(严重剧透);

1小时7分-1小时8分半:三位主播为<Joshua>打分并阐述理由(涉及剧透);

1小时8分半-1小时30分:结合《小赵》,三位主播谈论<Joshua>这部纪录片本身的拍摄与优缺点;

1小时30分半-尾声:三位主播谈论<Joshua>的主角“Joshua本人”以及他与“小赵”的对比;

尾声歌曲:《光辉岁月(Live)》(林忆莲)。

影片《少年·小赵》重要信息:

本片推断分级:PG-13级;

影片<Joshua: Teenager vs. Superpower>重要信息:

本片推断分级:PG-13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纪录片片单: 

《铁路沿线》(2000)

《伞》(2007)

《1428》(2009)

《埃及广场》(2013)

《我们诞生在中国》(2016)

《昨日狂想曲》(2016)

《飞地》(2016)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60-eq6vjk b2ce1441-54f7-4cf2-bcb1-78b4df3e2b10 Mon, 05 Jun 2017 08: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隐形 (《金刚狼3》等14期嘉宾):《少年·小赵》7分/&lt;Joshua&gt;6分;</p> <p>(隐形的其它打分:《杰出公民》7.5分;《分裂》7分;《加勒比海盗5》6分)</p> <p>海老鼠(《爱国者之日》等7期嘉宾;公号“seamouse”):《少年·小赵》7分/&lt;Joshua&gt;5分;</p> <p>(海老鼠的其它打分:《天才捕手》7.5分;《推销员》7.5分;《八月》7分;)</p> <p>波米:《少年·小赵》7.5分/&lt;Joshua&gt;6分;</p> <p>《少年·小赵》/&lt;Joshua&gt;平均分:约7.2分/5.7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lt;Fight the Power&gt;(Public Enemy)</p> <p>第0秒-第1分半:嘉宾及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1分半-第5分半:纪录片《小赵》内容介绍(严重剧透);</p> <p>第5分半-第9分:三位主播为《少年·小赵》打分并阐述理由(涉及剧透);</p> <p>第9分-第11分:海老鼠简介《小赵》导演杜海滨(无剧透);</p> <p>第11分-第41分半:三位主播谈论《少年·小赵》这部纪录片本身的拍摄与优缺点;</p> <p>第41分半-1小时1分半:三位主播谈论《小赵》的主角“小赵本人”以及相关外延;</p> <p>1小时2分半-1小时7分:纪录片&lt;Joshua&gt;内容介绍(严重剧透);</p> <p>1小时7分-1小时8分半:三位主播为&lt;Joshua&gt;打分并阐述理由(涉及剧透);</p> <p>1小时8分半-1小时30分:结合《小赵》,三位主播谈论&lt;Joshua&gt;这部纪录片本身的拍摄与优缺点;</p> <p>1小时30分半-尾声:三位主播谈论&lt;Joshua&gt;的主角“Joshua本人”以及他与“小赵”的对比;</p> <p>尾声歌曲:《光辉岁月(Live)》(林忆莲)。</p> <p>影片《少年·小赵》重要信息:</p> <p>本片推断分级:PG-13级;</p> <p>影片&lt;Joshua: Teenager vs. Superpower&gt;重要信息:</p> <p>本片推断分级:PG-13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纪录片片单:&nbsp;</p> <p>《铁路沿线》(2000)</p> <p>《伞》(2007)</p> <p>《1428》(2009)</p> <p>《埃及广场》(2013)</p> <p>《我们诞生在中国》(2016)</p> <p>《昨日狂想曲》(2016)</p> <p>《飞地》(2016)</p> No 7200 full
<![CDATA[059《金刚狼3:殊死一战》好电影,但结局并没有煽到我们……]]> 主播打分:

隐形 (编剧,《分裂》等13期嘉宾):6.5分(仅指完整彩色版);

“公路片要回答两个问题:为什么上路?上路后怎么了?本片第一个问题回答的很漂亮,但在第二个问题上出了毛病。”

(隐形的其它打分:,其它打分:《杰出公民》7.5分;《分裂》7分;《加勒比海盗5》6分)

波米:7.5分(仅指完整彩色版);

“本片否定和颠覆了此前X战警系列的所有风格,甚至否定了导演自己执导的《金刚狼2》,这一点需要勇气。”

《金刚狼3:殊死一战》(Logan)平均分:7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Main Titles>(Marco Beltrami)

第20秒-第2分:嘉宾及公众号信息介绍;

第2分-第7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7分半-第12分半:两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并着重谈及黑白版感受,波米介绍节目流程(无剧透);

第12分半-第45分:隐形谈及《金刚狼3》“亮点”,波米分析该片“问题”(涉及剧透):

1、隐形认为本片影像质感和氛围营造非常出色,人设也是亮点;

2、波米认为《金刚狼3》有两方面大问题,一方面是“人物关系”,尤其对比《终结者2》谈到对“X23成长”的刻画不足;另一方面则是后半段节奏上“断了口气”;

第45分-1小时32分半:交换意见,隐形谈及《金刚狼3》“问题”,波米谈及该片“亮点”(涉及剧透):

1、隐形认为本片剧情有部分硬伤,着重吐槽反派线设置;而本片在公路片框架下“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不够出色;

2、波米谈到本片亮点时着重强调其“近科幻”世界观的打造,强调了本片启用多位莱德利·斯科特御用团队的原因;并称赞了其形式与剧情推进的结合;

3、两个人着重谈及影片的“结局”;波米和隐形都认为“丛林结尾战”并不够好;波米着重谈及“兴奋剂”的使用问题;

1小时32分半-尾声:外延环节话题(涉及剧透):

1、“X战警宇宙”每部电影之间的“设定冲突与硬伤”;

2、《金刚狼2》等前作的问题和限制;

尾声歌曲:<Forest Fight>(Marco Beltrami)。

(关于本片删减的讨论可点击:马后炮第022期引进片删减问题为何层出不穷 收听)

影片《金刚狼3:殊死一战》(Logan)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R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原野奇侠》(1953)

《终结者2:审判日》(1991)

《杀手莱昂》(又名《这个杀手不太冷》,1994)

《末世纪暴潮》(1995)

《X战警正传1》(2000)

《金刚狼1》(2009)

《人类之子》 (2006)

《X战警前传1:第一战》(2011)

《金刚狼2》(2013)

《地心引力》(2013)

《X战警前传2:逆转未来》(2014)

《疯狂的麦克斯4》(2015)

《大虎》(2015)

《死侍1》(2016)

《奥利最开心的一天》(2016)

《X战警前传3:天启》(2016)

《攻壳机动队》(真人版,2017)

《加勒比海盗5:死无对证》(2017)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593-eq6vjb 14d4f94d-b054-44d9-8ee1-40131f291bb4 Mon, 29 May 2017 08: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隐形 (编剧,《分裂》等13期嘉宾):6.5分(仅指完整彩色版);</p> <p>“公路片要回答两个问题:为什么上路?上路后怎么了?本片第一个问题回答的很漂亮,但在第二个问题上出了毛病。”</p> <p>(隐形的其它打分:,其它打分:《杰出公民》7.5分;《分裂》7分;《加勒比海盗5》6分)</p> <p>波米:7.5分(仅指完整彩色版);</p> <p>“本片否定和颠覆了此前X战警系列的所有风格,甚至否定了导演自己执导的《金刚狼2》,这一点需要勇气。”</p> <p>《金刚狼3:殊死一战》(Logan)平均分:7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lt;Main Titles&gt;(Marco Beltrami)</p> <p>第20秒-第2分:嘉宾及公众号信息介绍;</p> <p>第2分-第7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7分半-第12分半:两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并着重谈及黑白版感受,波米介绍节目流程(无剧透);</p> <p>第12分半-第45分:隐形谈及《金刚狼3》“亮点”,波米分析该片“问题”(涉及剧透):</p> <p>1、隐形认为本片影像质感和氛围营造非常出色,人设也是亮点;</p> <p>2、波米认为《金刚狼3》有两方面大问题,一方面是“人物关系”,尤其对比《终结者2》谈到对“X23成长”的刻画不足;另一方面则是后半段节奏上“断了口气”;</p> <p>第45分-1小时32分半:交换意见,隐形谈及《金刚狼3》“问题”,波米谈及该片“亮点”(涉及剧透):</p> <p>1、隐形认为本片剧情有部分硬伤,着重吐槽反派线设置;而本片在公路片框架下“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不够出色;</p> <p>2、波米谈到本片亮点时着重强调其“近科幻”世界观的打造,强调了本片启用多位莱德利·斯科特御用团队的原因;并称赞了其形式与剧情推进的结合;</p> <p>3、两个人着重谈及影片的“结局”;波米和隐形都认为“丛林结尾战”并不够好;波米着重谈及“兴奋剂”的使用问题;</p> <p>1小时32分半-尾声:外延环节话题(涉及剧透):</p> <p>1、“X战警宇宙”每部电影之间的“设定冲突与硬伤”;</p> <p>2、《金刚狼2》等前作的问题和限制;</p> <p>尾声歌曲:&lt;Forest Fight&gt;(Marco Beltrami)。</p> <p>(关于本片删减的讨论可点击:马后炮第022期引进片删减问题为何层出不穷 收听)</p> <p>影片《金刚狼3:殊死一战》(Logan)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R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nbsp;</p> <p>《原野奇侠》(1953)</p> <p>《终结者2:审判日》(1991)</p> <p>《杀手莱昂》(又名《这个杀手不太冷》,1994)</p> <p>《末世纪暴潮》(1995)</p> <p>《X战警正传1》(2000)</p> <p>《金刚狼1》(2009)</p> <p>《人类之子》 (2006)</p> <p>《X战警前传1:第一战》(2011)</p> <p>《金刚狼2》(2013)</p> <p>《地心引力》(2013)</p> <p>《X战警前传2:逆转未来》(2014)</p> <p>《疯狂的麦克斯4》(2015)</p> <p>《大虎》(2015)</p> <p>《死侍1》(2016)</p> <p>《奥利最开心的一天》(2016)</p> <p>《X战警前传3:天启》(2016)</p> <p>《攻壳机动队》(真人版,2017)</p> <p>《加勒比海盗5:死无对证》(2017)</p> No 6301 full
<![CDATA[058《杰出公民》了解莫言获奖这五年的心态和行程……你就被剧透了!]]> 主播打分:

顿河;(著名制片人&编剧,《海边的曼彻斯特》等3期嘉宾;个人公众号“顿的河”):8分;

“一个出色的结局,让本片从7分上升到了8分。它让影片爬升了一个高度。”

(顿河的其它打分:《海曼》8分;《春娇救志明》7分;《乘风破浪》6.5分;)

雷普利;(凤凰电影前编辑,《沉默》等12期嘉宾):7分;

“这部电影简直就是一堂生动的写作课。”

(雷普利的其它打分:《沉默》7.5分;《推销员》7分;《夜行动物》7分;)

波米:7分;

“本片讨论的命题都是第三世界知识分子经常挂在嘴边的,所以看起来很亲切,但好像导演并没想明白这些事,所以只能用一个玩笑结尾混过去了。”

《杰出公民》(El Ciudadano Ilustre)平均分:约7.3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Love Theme From Flashdance>(Helen,John);

第20秒-第1分:嘉宾及公众号信息介绍;

第1分-第2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2分半-第4分半: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波米介绍节目流程(无剧透);

第4分半-第23分:顿河与波米谈及《杰出公民》“亮点”,雷普利分析该片“问题”(涉及剧透);

1、嘉宾顿河认为本片在嘲讽和批判之余还有自嘲, 而“结局”又再次升华了本片;

2、嘉宾雷普利在谈到缺点时认为本片的摄影方面是短板,而“受众较窄”、“类型元素不足”同样也是缺憾;

3、结合莫言和其作品,波米分析本片受中国观众喜爱是因为“第三世界知识分子语言是共通的”;顿河在这个问题上发表了不同意见;

第23分-1小时9分:交换意见,顿河与波米谈及《杰出公民》“问题”,雷普利分析该片“亮点”(涉及剧透);

1、顿河在谈到问题时,认为本片在拍摄上有“网大”的廉价质感,并着重谈及机舱与理发店两场戏;波米进行了补充;

2、雷普利认为本片对于男主角“作家”本人的刻画非常棒,并列举本片的一些精彩细节;

3、波米在谈及问题时认为本片的“结局反倒是画蛇添足”;随后波米与另外两位主播在这个问题上互有辩驳。

1小时9分-尾声:外延环节话题(涉及剧透):

1、第三世界的“金牌榜情结”——“诺贝尔奖”与“奥斯卡奖”;

2、从《龙的深处》到《汾阳小子》,谈及上一代中国文化人的“寻根之旅”;

尾声歌曲:<Relatos Salvajes>(Gustavo Santaolalla)。

影片《杰出公民》(El Ciudadano Ilustre)重要信息:

本片推断分级:R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曼哈顿》(1979)

《大玩家》(1992)

《改编剧本》(2002)

《暖》(2003)

《龙的深处:失落的拼图》(2003)

《黑道快餐店》(2007)

《斗士》(2010)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2012)

《归来》(2014)

《利维坦》(萨金塞夫版,2014)

《荒蛮故事》(2014)

《汾阳小子贾樟柯》(2015)

《完美陌生人》(2016)

《托尼·厄德曼》(2016)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58-eq6vim 192adcf9-9829-406a-a171-3f01f06a347c Mon, 22 May 2017 08: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顿河;(著名制片人&amp;编剧,《海边的曼彻斯特》等3期嘉宾;个人公众号“顿的河”):8分;</p> <p>“一个出色的结局,让本片从7分上升到了8分。它让影片爬升了一个高度。”</p> <p>(顿河的其它打分:《海曼》8分;《春娇救志明》7分;《乘风破浪》6.5分;)</p> <p>雷普利;(凤凰电影前编辑,《沉默》等12期嘉宾):7分;</p> <p>“这部电影简直就是一堂生动的写作课。”</p> <p>(雷普利的其它打分:《沉默》7.5分;《推销员》7分;《夜行动物》7分;)</p> <p>波米:7分;</p> <p>“本片讨论的命题都是第三世界知识分子经常挂在嘴边的,所以看起来很亲切,但好像导演并没想明白这些事,所以只能用一个玩笑结尾混过去了。”</p> <p>《杰出公民》(El Ciudadano Ilustre)平均分:约7.3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lt;Love Theme From Flashdance&gt;(Helen,John);</p> <p>第20秒-第1分:嘉宾及公众号信息介绍;</p> <p>第1分-第2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2分半-第4分半: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波米介绍节目流程(无剧透);</p> <p>第4分半-第23分:顿河与波米谈及《杰出公民》“亮点”,雷普利分析该片“问题”(涉及剧透);</p> <p>1、嘉宾顿河认为本片在嘲讽和批判之余还有自嘲, 而“结局”又再次升华了本片;</p> <p>2、嘉宾雷普利在谈到缺点时认为本片的摄影方面是短板,而“受众较窄”、“类型元素不足”同样也是缺憾;</p> <p>3、结合莫言和其作品,波米分析本片受中国观众喜爱是因为“第三世界知识分子语言是共通的”;顿河在这个问题上发表了不同意见;</p> <p>第23分-1小时9分:交换意见,顿河与波米谈及《杰出公民》“问题”,雷普利分析该片“亮点”(涉及剧透);</p> <p>1、顿河在谈到问题时,认为本片在拍摄上有“网大”的廉价质感,并着重谈及机舱与理发店两场戏;波米进行了补充;</p> <p>2、雷普利认为本片对于男主角“作家”本人的刻画非常棒,并列举本片的一些精彩细节;</p> <p>3、波米在谈及问题时认为本片的“结局反倒是画蛇添足”;随后波米与另外两位主播在这个问题上互有辩驳。</p> <p>1小时9分-尾声:外延环节话题(涉及剧透):</p> <p>1、第三世界的“金牌榜情结”——“诺贝尔奖”与“奥斯卡奖”;</p> <p>2、从《龙的深处》到《汾阳小子》,谈及上一代中国文化人的“寻根之旅”;</p> <p>尾声歌曲:&lt;Relatos Salvajes&gt;(Gustavo Santaolalla)。</p> <p>影片《杰出公民》(El Ciudadano Ilustre)重要信息:</p> <p>本片推断分级:R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nbsp;</p> <p>《曼哈顿》(1979)</p> <p>《大玩家》(1992)</p> <p>《改编剧本》(2002)</p> <p>《暖》(2003)</p> <p>《龙的深处:失落的拼图》(2003)</p> <p>《黑道快餐店》(2007)</p> <p>《斗士》(2010)</p> <p>《少年派的奇幻漂流》(2012)</p> <p>《归来》(2014)</p> <p>《利维坦》(萨金塞夫版,2014)</p> <p>《荒蛮故事》(2014)</p> <p>《汾阳小子贾樟柯》(2015)</p> <p>《完美陌生人》(2016)</p> <p>《托尼·厄德曼》(2016)</p> No 5211 full
<![CDATA[057《分裂》再邀王自健!《你好疯子》主演怎么看《分裂》?]]> 主播打分:

王自健(《你好,疯子!》主演、著名脱口秀主持人&相声演员,《魔兽》嘉宾):6分;

“这部电影前面在讨论‘心理退行’,都是严守科学的逻辑,但后面完全就不科学了,这让我无法认同。”

(王自健的其它打分:《魔兽》6.2分)

隐形 (编剧,《爱国者之日》等12期嘉宾):7分;

“这部电影最后的反转确实很出色,而且给我们这些国内编剧带来了很多灵感,只是前面的节奏有些拖沓。”

(隐形的其它打分:《爱国者之日》7分;《金刚:骷髅岛》6分;《速度与激情8》5分)

波米:7分;

“大部分所谓‘烧脑片’都是剧情反转,而这一部其实是‘类型反转’;这会带来观众的两极反馈。”

《分裂》(Split)平均分:6.7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What's Wrong With Barry?>(West Dylan Thordson);

第20秒-第1分半:嘉宾及公众号信息介绍;

第1分半-第4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5分: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波米介绍节目流程(无剧透);

王自健分析该片“问题”,隐形与波米谈及《分裂》“亮点”(涉及剧透);

1、王自健对比《狄仁杰1》,认为《分裂》的“问题”除了存在一堆剧情硬伤之外,它最后的反转“毫不科学”;

2、波米与隐形则认为最后的反转恰恰是该片最大的“亮点”;

三位主播就此话题展开约40分钟的辩驳;

交换意见,王自健谈及《分裂》“亮点”,隐形与波米分析该片“问题”(涉及剧透);

1、王自健结合自身出演《你好疯子》的经历,指出本片最大亮点在于点出了“穷人抱团”的心态;

2、隐形谈到影片缺点时认为本片前半段紧张度不够,最后结局也有些潦草;而另一大问题则是出在“表演”环节,对此另外两位主播表示同意并进行补充;

3、波米同样认为本片前半段三位女性角色之间的互动可以更多;

尾声:外延环节话题(涉及剧透):

1、王自健着重谈及他主演的《你好,疯子!》经过以及该片与此片的关联;

2、波米着重介绍沙马兰“坑遍好莱坞六大”的前科以及如今“事业第二春”的经过;并对比和他同期闯荡好莱坞的另一位亚裔导演吴宇森——“这是亚洲导演的两极生存状态”;

3、隐形与波米对比讨论《记忆大师》与此片的差距——“《记忆》的情感线在多次的反转中丢失了。”

4、隐形着重谈到目前内地撰写相关题材的难度,王自健进行补充,并批业内太过浮躁——“《煎饼侠》之后,太多人想让我也当导演拍喜剧。”

尾声歌曲:<Rejoice>(West Dylan Thordson)。

影片《分裂》(Split)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杀出个黎明》(1996)

《移魂女郎》(1999)

《第六感》(1999)

《不死劫》(2000)

《致命魔术》(2006)

《无敌浩克》(2008)

《狄仁杰1:通天帝国》(2010)

《武侠》(2011)

《永无止境》(2011)

《X战警前传》三部曲(2011-2016)

《重返地球》(2013)

《超体》(2014)

《超凡蜘蛛侠2》(2014)

《头脑特工队》(2015)

《你好,疯子!》(2016)

《记忆大师》(2017)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57-eq6vhe 7eca7733-1375-4d46-bbf0-41b625815164 Sun, 14 May 2017 08: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王自健(《你好,疯子!》主演、著名脱口秀主持人&amp;相声演员,《魔兽》嘉宾):6分;</p> <p>“这部电影前面在讨论‘心理退行’,都是严守科学的逻辑,但后面完全就不科学了,这让我无法认同。”</p> <p>(王自健的其它打分:《魔兽》6.2分)</p> <p>隐形 (编剧,《爱国者之日》等12期嘉宾):7分;</p> <p>“这部电影最后的反转确实很出色,而且给我们这些国内编剧带来了很多灵感,只是前面的节奏有些拖沓。”</p> <p>(隐形的其它打分:《爱国者之日》7分;《金刚:骷髅岛》6分;《速度与激情8》5分)</p> <p>波米:7分;</p> <p>“大部分所谓‘烧脑片’都是剧情反转,而这一部其实是‘类型反转’;这会带来观众的两极反馈。”</p> <p>《分裂》(Split)平均分:6.7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lt;What's Wrong With Barry?&gt;(West Dylan Thordson);</p> <p>第20秒-第1分半:嘉宾及公众号信息介绍;</p> <p>第1分半-第4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5分: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波米介绍节目流程(无剧透);</p> <p>王自健分析该片“问题”,隐形与波米谈及《分裂》“亮点”(涉及剧透);</p> <p>1、王自健对比《狄仁杰1》,认为《分裂》的“问题”除了存在一堆剧情硬伤之外,它最后的反转“毫不科学”;</p> <p>2、波米与隐形则认为最后的反转恰恰是该片最大的“亮点”;</p> <p>三位主播就此话题展开约40分钟的辩驳;</p> <p>交换意见,王自健谈及《分裂》“亮点”,隐形与波米分析该片“问题”(涉及剧透);</p> <p>1、王自健结合自身出演《你好疯子》的经历,指出本片最大亮点在于点出了“穷人抱团”的心态;</p> <p>2、隐形谈到影片缺点时认为本片前半段紧张度不够,最后结局也有些潦草;而另一大问题则是出在“表演”环节,对此另外两位主播表示同意并进行补充;</p> <p>3、波米同样认为本片前半段三位女性角色之间的互动可以更多;</p> <p>尾声:外延环节话题(涉及剧透):</p> <p>1、王自健着重谈及他主演的《你好,疯子!》经过以及该片与此片的关联;</p> <p>2、波米着重介绍沙马兰“坑遍好莱坞六大”的前科以及如今“事业第二春”的经过;并对比和他同期闯荡好莱坞的另一位亚裔导演吴宇森——“这是亚洲导演的两极生存状态”;</p> <p>3、隐形与波米对比讨论《记忆大师》与此片的差距——“《记忆》的情感线在多次的反转中丢失了。”</p> <p>4、隐形着重谈到目前内地撰写相关题材的难度,王自健进行补充,并批业内太过浮躁——“《煎饼侠》之后,太多人想让我也当导演拍喜剧。”</p> <p>尾声歌曲:&lt;Rejoice&gt;(West Dylan Thordson)。</p> <p>影片《分裂》(Split)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nbsp;</p> <p>《杀出个黎明》(1996)</p> <p>《移魂女郎》(1999)</p> <p>《第六感》(1999)</p> <p>《不死劫》(2000)</p> <p>《致命魔术》(2006)</p> <p>《无敌浩克》(2008)</p> <p>《狄仁杰1:通天帝国》(2010)</p> <p>《武侠》(2011)</p> <p>《永无止境》(2011)</p> <p>《X战警前传》三部曲(2011-2016)</p> <p>《重返地球》(2013)</p> <p>《超体》(2014)</p> <p>《超凡蜘蛛侠2》(2014)</p> <p>《头脑特工队》(2015)</p> <p>《你好,疯子!》(2016)</p> <p>《记忆大师》(2017)</p> No 7544 full
<![CDATA[056《银河护卫队2》来了俩“速激”成员,就也把“家庭”挂嘴边了!]]> 主播打分:

荡科长(《辛普森:美国制造》嘉宾;资深媒体人;个人微博ID“荡科长”):6.5分;

“《银护2》就是‘段子电影’,所有梗都是为了方便‘社交网络传播’,这也是漫威的成功之道。但相比第一部,这部的歌选的太烂了。”

(荡科长的其它打分:《辛普森:美国制造》8分;《喜欢你》7分)

法兰西胶片(资深媒体人,《八月》等3期嘉宾,微博/豆瓣ID“法兰西胶片”):6分;

“‘小格鲁特’的卖萌对我完全不起作用,而且充满对《冰河世纪》‘小松鼠’的刻意模仿。”

(胶片的其它打分:《喜欢你》7分;《拆弹·专家》6分;《提着心吊着胆》6分)

波米:5.5分;

“《银护2》是典型的‘有佳句无佳章’,到最后都不是‘无佳章’了,简直‘无驾照’——大型车祸现场。”

《银河护卫队2》(Guardians of the Galaxy Vol. 2)平均分:6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Lake Shore Drive>(Aliotta Haynes Jeremiah);

第20秒-第1分:嘉宾及公众号信息介绍;

第1分-第8分: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8分-第11分半: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波米介绍节目流程(无剧透);

第11分半-第47分:荡科长与胶片谈及《银河护卫队2》“亮点”,波米分析该片“问题”(涉及剧透);

1、荡科长认为“幽默元素”是本片最大亮点,同时也分析了《银护2》在漫威第三阶段的位置和作用;

2、嘉宾“胶片”认为《银护2》的两大配角“勇度”和“星云”相对饱满,美术也是亮点;荡科长则认为本片延续了《奇异博士》的“大麻美学”;

3、波米结合《银护1》,谈到本片“一无剧情,二无人设”;同时谈到了本片“3D摄影”的严重问题;

第47分-1小时8分:交换意见,荡科长与胶片谈及《银河护卫队2》“问题”(涉及剧透);

1、胶片谈到了“星爵父亲”一角的种种问题以及相关的剧情硬伤;对“星爵为什么没脱下太空服”的情节表示极大的不解;

2、荡科长认为本片“星爵”的人设及“歌曲的选择”相比第一部都是很大的退步;

1小时8分半-尾声:外延环节话题(涉及剧透):

1、主播们谈及本片的“喜剧元素”与《蚁人》、《死侍》和《海扁王》等其它喜剧类超级英雄电影的异同;波米着重谈及《死侍》的颠覆意义;

2、三位主播展望接下来的《雷神3》和《复联3》,胶片着重介绍重要人物“魔士亚当”;

尾声歌曲:<Father and Son>(Cat Stevens)。

影片《银河护卫队2》(Guardians of the Galaxy Vol. 2)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西北偏北》(1959)

《冰川时代1》(2002)

《蜘蛛侠3》(2007)

《神奇四侠2》(2007)

《海扁王1》(2010)

《雷神1》(2011)

《X战警前传1:第一战》(2011)

《绿灯侠》(2011)

《安德的游戏》(2013)

《星际迷航12:黑暗无界》(2013)

《银河护卫队1》(2014)

《复仇者联盟2:奥创纪元》(2015)

《蚁人》(2015)

《星球大战7:原力觉醒》(2015)

《死侍》(2016)

《百鸟朝凤》(2016)

《美国队长3:内战》(2016)

《星际迷航13:超越星辰》(2016)

《奇异博士》(2016)

《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2016)

《乐高蝙蝠侠大电影》(2017)

《速度与激情8》(2017)

《雷神3》(2017)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562-eq6vgo 7b56c5b1-1118-4c49-bab1-acbdfe85ca91 Sun, 07 May 2017 08: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荡科长(《辛普森:美国制造》嘉宾;资深媒体人;个人微博ID“荡科长”):6.5分;</p> <p>“《银护2》就是‘段子电影’,所有梗都是为了方便‘社交网络传播’,这也是漫威的成功之道。但相比第一部,这部的歌选的太烂了。”</p> <p>(荡科长的其它打分:《辛普森:美国制造》8分;《喜欢你》7分)</p> <p>法兰西胶片(资深媒体人,《八月》等3期嘉宾,微博/豆瓣ID“法兰西胶片”):6分;</p> <p>“‘小格鲁特’的卖萌对我完全不起作用,而且充满对《冰河世纪》‘小松鼠’的刻意模仿。”</p> <p>(胶片的其它打分:《喜欢你》7分;《拆弹·专家》6分;《提着心吊着胆》6分)</p> <p>波米:5.5分;</p> <p>“《银护2》是典型的‘有佳句无佳章’,到最后都不是‘无佳章’了,简直‘无驾照’——大型车祸现场。”</p> <p>《银河护卫队2》(Guardians of the Galaxy Vol. 2)平均分:6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lt;Lake Shore Drive&gt;(Aliotta Haynes Jeremiah);</p> <p>第20秒-第1分:嘉宾及公众号信息介绍;</p> <p>第1分-第8分: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8分-第11分半: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波米介绍节目流程(无剧透);</p> <p>第11分半-第47分:荡科长与胶片谈及《银河护卫队2》“亮点”,波米分析该片“问题”(涉及剧透);</p> <p>1、荡科长认为“幽默元素”是本片最大亮点,同时也分析了《银护2》在漫威第三阶段的位置和作用;</p> <p>2、嘉宾“胶片”认为《银护2》的两大配角“勇度”和“星云”相对饱满,美术也是亮点;荡科长则认为本片延续了《奇异博士》的“大麻美学”;</p> <p>3、波米结合《银护1》,谈到本片“一无剧情,二无人设”;同时谈到了本片“3D摄影”的严重问题;</p> <p>第47分-1小时8分:交换意见,荡科长与胶片谈及《银河护卫队2》“问题”(涉及剧透);</p> <p>1、胶片谈到了“星爵父亲”一角的种种问题以及相关的剧情硬伤;对“星爵为什么没脱下太空服”的情节表示极大的不解;</p> <p>2、荡科长认为本片“星爵”的人设及“歌曲的选择”相比第一部都是很大的退步;</p> <p>1小时8分半-尾声:外延环节话题(涉及剧透):</p> <p>1、主播们谈及本片的“喜剧元素”与《蚁人》、《死侍》和《海扁王》等其它喜剧类超级英雄电影的异同;波米着重谈及《死侍》的颠覆意义;</p> <p>2、三位主播展望接下来的《雷神3》和《复联3》,胶片着重介绍重要人物“魔士亚当”;</p> <p>尾声歌曲:&lt;Father and Son&gt;(Cat Stevens)。</p> <p>影片《银河护卫队2》(Guardians of the Galaxy Vol. 2)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nbsp;</p> <p>《西北偏北》(1959)</p> <p>《冰川时代1》(2002)</p> <p>《蜘蛛侠3》(2007)</p> <p>《神奇四侠2》(2007)</p> <p>《海扁王1》(2010)</p> <p>《雷神1》(2011)</p> <p>《X战警前传1:第一战》(2011)</p> <p>《绿灯侠》(2011)</p> <p>《安德的游戏》(2013)</p> <p>《星际迷航12:黑暗无界》(2013)</p> <p>《银河护卫队1》(2014)</p> <p>《复仇者联盟2:奥创纪元》(2015)</p> <p>《蚁人》(2015)</p> <p>《星球大战7:原力觉醒》(2015)</p> <p>《死侍》(2016)</p> <p>《百鸟朝凤》(2016)</p> <p>《美国队长3:内战》(2016)</p> <p>《星际迷航13:超越星辰》(2016)</p> <p>《奇异博士》(2016)</p> <p>《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2016)</p> <p>《乐高蝙蝠侠大电影》(2017)</p> <p>《速度与激情8》(2017)</p> <p>《雷神3》(2017)</p> No 5550 full
<![CDATA[055《爱国者之日》以美国人民的名义!]]> 主播打分:

隐形 (编剧,《速度与激情8》等10期嘉宾):7分;

(隐形的其它打分:《辛普森:美国制造》6.5分;《金刚:骷髅岛》6分;《速度与激情8》5分)

海老鼠(环球旅行家;个人公众号“seamouse”;《推销员》等6期嘉宾):7分;

(海老鼠的其它打分:《天才捕手》7.5分;《推销员》7.5分;《八月》7分;)

波米:7分;

《爱国者之日》(Patriots Day)平均分:5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Them and Us>(Trent Reznor,Atticus Ross)

第20秒-第30秒:嘉宾及公众号信息介绍;

第30秒-第4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4分半-第8分:两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波米介绍节目流程(无剧透);

第8分-第25分:海老鼠与隐形谈及《爱国者之日》“亮点”,波米分析该片“问题”(涉及剧透);

1、海老鼠和隐形均认为本片突显了纪实风格风格;隐形认为部分真实细节是很多电影都未曾达到的;

2、波米认为该片受限于事件本身刚刚发生的局限;而且无限还原真实并非电影的主要功能;

第25分-46分半:交换意见,隐形与海老鼠谈及《爱国者之日》“问题”,波米谈及该片“亮点”(涉及剧透);

46分半尾声:外延环节话题(涉及剧透):

1、主播们谈及“热点事件”改编边界;

2、三位主播逐一点评彼得·博格其它前作,重点涉及该导演的“热点事件”影片;

3、主播们讨论中国相关社会新闻改编可能,重点谈及“单手换弹夹”的“田明建事件”及“杨佳事件”;

尾声歌曲:<Resolve>(Trent Reznor,Atticus Ross)。

影片《爱国者之日》(Patriots Day)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R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宝贝好坏》(又名《坏东西》,1998)

《胜利之光》 (电影版,2004)

《改朝换代》(又名《反恐王国》,2007)

《超级战舰》(2012)

《孤独的幸存者》(2013)

《美国狙击手》(2014)

《危情13小时》(又名《13小时:班加西无名英雄》,2016)

《深海浩劫》(2016)

《拆弹·专家》(2017)

《22英里》(暂定2019)

《美国亡命徒》(暂定2020)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55-eq6vg4 40bd8f2d-9ecb-46b2-8bac-62b8a90db37d Sun, 30 Apr 2017 08: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隐形 (编剧,《速度与激情8》等10期嘉宾):7分;</p> <p>(隐形的其它打分:《辛普森:美国制造》6.5分;《金刚:骷髅岛》6分;《速度与激情8》5分)</p> <p>海老鼠(环球旅行家;个人公众号“seamouse”;《推销员》等6期嘉宾):7分;</p> <p>(海老鼠的其它打分:《天才捕手》7.5分;《推销员》7.5分;《八月》7分;)</p> <p>波米:7分;</p> <p>《爱国者之日》(Patriots Day)平均分:5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lt;Them and Us&gt;(Trent Reznor,Atticus Ross)</p> <p>第20秒-第30秒:嘉宾及公众号信息介绍;</p> <p>第30秒-第4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4分半-第8分:两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波米介绍节目流程(无剧透);</p> <p>第8分-第25分:海老鼠与隐形谈及《爱国者之日》“亮点”,波米分析该片“问题”(涉及剧透);</p> <p>1、海老鼠和隐形均认为本片突显了纪实风格风格;隐形认为部分真实细节是很多电影都未曾达到的;</p> <p>2、波米认为该片受限于事件本身刚刚发生的局限;而且无限还原真实并非电影的主要功能;</p> <p>第25分-46分半:交换意见,隐形与海老鼠谈及《爱国者之日》“问题”,波米谈及该片“亮点”(涉及剧透);</p> <p>46分半尾声:外延环节话题(涉及剧透):</p> <p>1、主播们谈及“热点事件”改编边界;</p> <p>2、三位主播逐一点评彼得·博格其它前作,重点涉及该导演的“热点事件”影片;</p> <p>3、主播们讨论中国相关社会新闻改编可能,重点谈及“单手换弹夹”的“田明建事件”及“杨佳事件”;</p> <p>尾声歌曲:&lt;Resolve&gt;(Trent Reznor,Atticus Ross)。</p> <p>影片《爱国者之日》(Patriots Day)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R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nbsp;</p> <p>《宝贝好坏》(又名《坏东西》,1998)</p> <p>《胜利之光》 (电影版,2004)</p> <p>《改朝换代》(又名《反恐王国》,2007)</p> <p>《超级战舰》(2012)</p> <p>《孤独的幸存者》(2013)</p> <p>《美国狙击手》(2014)</p> <p>《危情13小时》(又名《13小时:班加西无名英雄》,2016)</p> <p>《深海浩劫》(2016)</p> <p>《拆弹·专家》(2017)</p> <p>《22英里》(暂定2019)</p> <p>《美国亡命徒》(暂定2020)</p> No 5400 full
<![CDATA[054《沉默》姜文刘易斯等大腕为何拒演,日本导演为何又排队客串?]]> 主播打分:

雷普利(凤凰电影前编辑;《推销员》等11期嘉宾):7.5分;

“马丁对远藤周作小说的还原极其精准,出色的导演就是懂得在逼近改编边界时刹住车。”——雷普利

(雷普利的其它打分:《罗曼蒂克》7.5分;《推销员》7分;《夜行动物》7分;)

波米:7.5分;

“《沉默》展现了‘受难’的三种境界,自我的肉体牺牲只是最低的一种,也未尝不是愚忠的表现。”——波米

《沉默》(Silence)平均分:7.5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Dreams and Echoes>(Kathryn Kluge);

第20秒-第1分:嘉宾及公众号信息介绍;

第1分-第9分: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9分-第13分:两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波米介绍节目流程(无剧透);

第13分-第20分半:波米介绍《沉默》“沉默”多年的变故和意外,从三方面回溯该片“马拉松式官司”、“频繁更换演员”和“台湾片场死人”等重大事故(无剧透):

第20分半-54分半:两位主播谈及本片“剧情”;雷普利详述了该片与原著的异同之处;波米则详述该片与日版电影的异同,并表达了对马丁版“结局”为神父洗白的不满;随后两位主播就此事有了多回合的探讨;(涉及剧透)

第54分半-1小时13分:两位主播谈及本片“人设”;雷普利提及了两位神父之间“价值观”的异同,波米进行了补充,并对这样的人设表达了质疑;(涉及剧透)

1小时13分-1时25分半:波米结合摄影师阐述谈及本片在视听语言上的亮点;雷普利进行了补充;

1时25分半-尾声:外延环节话题(无剧透):

1、主播对比《钢锯岭》与此片在北美的两极反馈,讨论美国“宗教正确”的红线;

2、波米着重谈及中国的“沉默”案例——王志明牧师之死;

3、雷普利和波米再谈东西方导演“一本两拍”的经典案例;波米对比《火龙》与《末代皇帝》对《我的前半生》的改编差异;

尾声歌曲:<Suo Gan>(James Rainbird)。

影片《沉默》(Silence)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R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沉默》(日版,1971)

《火龙》(1986)

《末代皇帝》(1987)

《基督的最后诱惑》(1988)

《Kundun》(1997)

《密阳》(2007)

《我,迈克尔》(2015)

《血战钢锯岭》(2016)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54-eq6vf9 54d8b026-1e38-4636-8dbb-7239b81f2e5d Mon, 24 Apr 2017 08: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雷普利(凤凰电影前编辑;《推销员》等11期嘉宾):7.5分;</p> <p>“马丁对远藤周作小说的还原极其精准,出色的导演就是懂得在逼近改编边界时刹住车。”——雷普利</p> <p>(雷普利的其它打分:《罗曼蒂克》7.5分;《推销员》7分;《夜行动物》7分;)</p> <p>波米:7.5分;</p> <p>“《沉默》展现了‘受难’的三种境界,自我的肉体牺牲只是最低的一种,也未尝不是愚忠的表现。”——波米</p> <p>《沉默》(Silence)平均分:7.5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lt;Dreams and Echoes&gt;(Kathryn Kluge);</p> <p>第20秒-第1分:嘉宾及公众号信息介绍;</p> <p>第1分-第9分: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9分-第13分:两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波米介绍节目流程(无剧透);</p> <p>第13分-第20分半:波米介绍《沉默》“沉默”多年的变故和意外,从三方面回溯该片“马拉松式官司”、“频繁更换演员”和“台湾片场死人”等重大事故(无剧透):</p> <p>第20分半-54分半:两位主播谈及本片“剧情”;雷普利详述了该片与原著的异同之处;波米则详述该片与日版电影的异同,并表达了对马丁版“结局”为神父洗白的不满;随后两位主播就此事有了多回合的探讨;(涉及剧透)</p> <p>第54分半-1小时13分:两位主播谈及本片“人设”;雷普利提及了两位神父之间“价值观”的异同,波米进行了补充,并对这样的人设表达了质疑;(涉及剧透)</p> <p>1小时13分-1时25分半:波米结合摄影师阐述谈及本片在视听语言上的亮点;雷普利进行了补充;</p> <p>1时25分半-尾声:外延环节话题(无剧透):</p> <p>1、主播对比《钢锯岭》与此片在北美的两极反馈,讨论美国“宗教正确”的红线;</p> <p>2、波米着重谈及中国的“沉默”案例——王志明牧师之死;</p> <p>3、雷普利和波米再谈东西方导演“一本两拍”的经典案例;波米对比《火龙》与《末代皇帝》对《我的前半生》的改编差异;</p> <p>尾声歌曲:&lt;Suo Gan&gt;(James Rainbird)。</p> <p>影片《沉默》(Silence)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R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nbsp;</p> <p>《沉默》(日版,1971)</p> <p>《火龙》(1986)</p> <p>《末代皇帝》(1987)</p> <p>《基督的最后诱惑》(1988)</p> <p>《Kundun》(1997)</p> <p>《密阳》(2007)</p> <p>《我,迈克尔》(2015)</p> <p>《血战钢锯岭》(2016)</p> No 6425 full
<![CDATA[053《速度与激情8》系列最烂!都要归功于那个“假仗义”的戏霸!]]> 主播打分:

隐形 (编剧,《金刚:骷髅岛》等9期嘉宾):5分;

“这部电影虽然问题很多,但至少满足了商业电影三元素:悬念、刺激和治愈。”

(隐形的其它打分:《星战外传》7分;《辛普森:美国制造》6.5分;《金刚:骷髅岛》6分)

波米:5分;

“这个系列越来越失真,是因为人物失去了前三部的地域性。他们本是一群来自洛杉矶或迈阿密的地头蛇,如今却跑遍全球救世界。就像在看六爷提着刀去执行湄公河行动。”

《速度与激情8》(The Fate of the Furious)平均分:5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Gang Up>(Young Thug,2 Chainz,Wiz Khalifa)

第20秒-第1分半:嘉宾及公众号信息介绍;

第1分半-第9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9分半-第11分:两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波米介绍节目流程(无剧透);

第11分-第44分:隐形谈及《速8》“亮点”,波米分析该片“问题”(涉及剧透):

1、隐形认为本片满足普通观众“解压”的需要及商业片的基本功能;部分动作场景拍摄手法简洁,“越狱戏”堪称亮点;

2、波米认为《速8》有两方面问题,一方面是延续前作,其根本矛盾在于人设的失真;另一方面则是本作的剧本“几乎没有任何一个段落说得通”;

第44分-1小时14分:交换意见,隐形谈及《速8》“问题”,波米谈及该片“亮点”(涉及剧透):

1、隐形认为本片价值观存在严重问题;并认为范·迪塞尔的表演令人发指;波米表示赞同并进行了补充;

2、波米谈到本片在满足该系列“屌丝直男”受众方面很达标,且奇观性也是亮点;“铁球砸车、五马分尸、僵尸车和潜艇追车”等段落虽存在逻辑硬伤,但奇观效果是前几部的一次整合升级。”

1小时14分-尾声:外延环节话题(涉及剧透):

1、波米历数范·迪塞尔光辉事迹:保罗去世前后其态度陡变;《速激7》欺负导演温子仁;本片与“巨石”强森不和及主导删彩蛋等传闻;

2、波米借回顾前两部《速激》,谈及美国“亚文化商业片”的属性;

3、隐形主谈中国本土的“亚文化商业片”的匮乏及相关尝试;

尾声歌曲:<Follow Me Follow Me (Quem Que Caguetou?) - Fast 5 Hybrid Remix>(Tejo,Black Alien,SPEED)。

影片《速度与激情8》(The Fate of the Furious)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速度与激情》(1955)

《罗拉快跑》(1998)

《极速60秒》(2000)

《8英里》(2002)

《偷天换日》(新版,2003)

《美国队长2:冬日战士》 (2014)

《极限特工3》(2017)

《速度与激情1-7》(2001-2015)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538-eq6vdr 5d08e88c-7c02-4b5b-af38-5f1e2fc40808 Mon, 17 Apr 2017 08: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隐形 (编剧,《金刚:骷髅岛》等9期嘉宾):5分;</p> <p>“这部电影虽然问题很多,但至少满足了商业电影三元素:悬念、刺激和治愈。”</p> <p>(隐形的其它打分:《星战外传》7分;《辛普森:美国制造》6.5分;《金刚:骷髅岛》6分)</p> <p>波米:5分;</p> <p>“这个系列越来越失真,是因为人物失去了前三部的地域性。他们本是一群来自洛杉矶或迈阿密的地头蛇,如今却跑遍全球救世界。就像在看六爷提着刀去执行湄公河行动。”</p> <p>《速度与激情8》(The Fate of the Furious)平均分:5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lt;Gang Up&gt;(Young Thug,2 Chainz,Wiz Khalifa)</p> <p>第20秒-第1分半:嘉宾及公众号信息介绍;</p> <p>第1分半-第9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9分半-第11分:两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波米介绍节目流程(无剧透);</p> <p>第11分-第44分:隐形谈及《速8》“亮点”,波米分析该片“问题”(涉及剧透):</p> <p>1、隐形认为本片满足普通观众“解压”的需要及商业片的基本功能;部分动作场景拍摄手法简洁,“越狱戏”堪称亮点;</p> <p>2、波米认为《速8》有两方面问题,一方面是延续前作,其根本矛盾在于人设的失真;另一方面则是本作的剧本“几乎没有任何一个段落说得通”;</p> <p>第44分-1小时14分:交换意见,隐形谈及《速8》“问题”,波米谈及该片“亮点”(涉及剧透):</p> <p>1、隐形认为本片价值观存在严重问题;并认为范·迪塞尔的表演令人发指;波米表示赞同并进行了补充;</p> <p>2、波米谈到本片在满足该系列“屌丝直男”受众方面很达标,且奇观性也是亮点;“铁球砸车、五马分尸、僵尸车和潜艇追车”等段落虽存在逻辑硬伤,但奇观效果是前几部的一次整合升级。”</p> <p>1小时14分-尾声:外延环节话题(涉及剧透):</p> <p>1、波米历数范·迪塞尔光辉事迹:保罗去世前后其态度陡变;《速激7》欺负导演温子仁;本片与“巨石”强森不和及主导删彩蛋等传闻;</p> <p>2、波米借回顾前两部《速激》,谈及美国“亚文化商业片”的属性;</p> <p>3、隐形主谈中国本土的“亚文化商业片”的匮乏及相关尝试;</p> <p>尾声歌曲:&lt;Follow Me Follow Me (Quem Que Caguetou?) - Fast 5 Hybrid Remix&gt;(Tejo,Black Alien,SPEED)。</p> <p>影片《速度与激情8》(The Fate of the Furious)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nbsp;</p> <p>《速度与激情》(1955)</p> <p>《罗拉快跑》(1998)</p> <p>《极速60秒》(2000)</p> <p>《8英里》(2002)</p> <p>《偷天换日》(新版,2003)</p> <p>《美国队长2:冬日战士》 (2014)</p> <p>《极限特工3》(2017)</p> <p>《速度与激情1-7》(2001-2015)</p> No 7445 full
<![CDATA[052《攻壳机动队》“押井守风格”是衡量《攻壳》改编的唯一标准?我不同意!]]> 主播打分:

Yanglei(艺人宣传,《乐高蝙蝠侠》等3期嘉宾,):2分;

“斯嘉丽·约翰逊是本片的最大亮点了,寡姐延续了她在《她》(2013版)、《皮囊之下》和《超体》里的存在。”

(YangLei的其它打分:《乐高蝙蝠侠》6.5分;《生化危机6:终章》5分;《最终幻想15》:4分;)

田野 (“凤凰电影”前主编,资深电影人;《降临》等3期嘉宾):4分;

“优秀的赛博朋克电影是要有美学价值的。而这部电影只有美术,没有美学。”

(田野的其它打分:《降临》7.5分;《魔弦传说》6.5分;《情圣》6分;)

波米:6分;

“如今对于IP的翻拍可分‘精神翻拍’和‘商标翻拍’,对押井守《攻壳》的‘精神翻拍’早已由《黑客帝国》完成了;这次只是对‘IP商标’的移植而已。”

《攻壳机动队》(Ghost in the Shell)平均分:4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傀儡謡-Steve Aoki Remix>(川井憲次);

第25秒-第45秒:嘉宾及公众号信息介绍;

第45秒-第7分: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7分-第10分半: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波米介绍节目流程(无剧透);

第10分半-第27分:Yanglei和田野谈及《攻壳机动队》真人版的“亮点”,波米谈及该片“问题”(涉及剧透):

1、Yanglei认为《攻壳》女主角斯嘉丽·约翰逊的表演很优秀,而它的城市奇观营造也可算“半个优点”;

2、田野也同意“寡姐”约翰逊是好莱坞版《攻壳》的“不二人选”。田野同时认为“好莱坞改日漫”这条路应该坚定不移的走下去;

3、波米不认可“寡姐”的表演及人设,同时认为该片最大问题在于未能突出《攻壳》这一IP的任何一方面“独特属性”;城市风貌展现“毁誉参半”;

随后,Yanglei在“寡姐”表演问题上与波米有所辩驳;

第27分-第45分半:交换意见,Yanglei和田野谈及《攻壳机动队》真人版的“问题”,波米谈及本片的“亮点”(涉及剧透):

1、Yanglei认为本片开场“少佐”开场出场毫无动机,“久世”后段潦草结局,两人关系铺垫不够;并强调本片对押井守的《攻壳机动队》95版的“半调子”致敬;

2、波米认为本片亮点在于本片完成度不低,故事与人设并无太大硬伤;其中,“少佐深潜艺伎电子脑”的视觉呈现非常出色;

3、田野不同意本片“无硬伤”的说法,表示剧情有很多问题;并抨击本片在95版过去22年后在科幻想象部分“毫无建树”;

第46分-尾声:外延环节话题(涉及剧透):

1、《攻壳机动队》前作动画的作品梳理与简介;波米强调其作品之间“平行宇宙”的特点;

2、“神山健治”与“押井守”的《攻壳》作品改编方向主要区别;Yanglei与波米均强调了两位导演对“塔奇克马”等关键角色的不同选择;波米重点谈及TV版中“政治寓言”的前瞻性和涉华元素;

3、押井守版《攻壳机动队》与《银翼杀手》的联系;田野强调二者存在“明显的承袭关系”;波米重点叙述两部作品在“城市风貌”和“科幻观”上的相似性;Yanglei提及香港回归前的“末世感”;

4、押井守部分作品浅谈;Yanglei和田野强调了押井守是“不会画画的动画导演”;但田野肯定了押井守独特的“影片节奏掌控技巧”;而对比其它日本动画导演,波米认为押井守的作品并没有“严密而统一世界观”;

尾声歌曲:<Inner Universe>(ORIGA)。

影片《攻壳机动队》(Ghost in the Shell)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银翼杀手》(1982)

《机械战警》(老版,1987)

《全面回忆》(老版,1990)

《机动警察1》(剧场版;1989)

《攻壳机动队1.0》(1995)

《黑客帝国》三部曲(1999-2003)

《攻壳机动队2:无罪》(2004)

《苹果核战记1》(2004)

《攻壳机动队SAC:笑面男》(2005)

《攻壳机动队SAC 2nd GIG:个别的十一人》(2006)

《攻壳机动队SSS》(剧场版,2006)

《攻壳机动队2.0》(2008)

《速度与激情5》(2011)

《全面回忆》(新版,2012)

《皮囊之下》(2013)

《攻壳机动队:崛起》四部曲(2013-2014)

《超体》(2014)

《攻壳机动队:新剧场版》(2015)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52-eq6vd6 0314b09a-5e7e-4114-ac69-dcedc982c98d Mon, 10 Apr 2017 08: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Yanglei(艺人宣传,《乐高蝙蝠侠》等3期嘉宾,):2分;</p> <p>“斯嘉丽·约翰逊是本片的最大亮点了,寡姐延续了她在《她》(2013版)、《皮囊之下》和《超体》里的存在。”</p> <p>(YangLei的其它打分:《乐高蝙蝠侠》6.5分;《生化危机6:终章》5分;《最终幻想15》:4分;)</p> <p>田野 (“凤凰电影”前主编,资深电影人;《降临》等3期嘉宾):4分;</p> <p>“优秀的赛博朋克电影是要有美学价值的。而这部电影只有美术,没有美学。”</p> <p>(田野的其它打分:《降临》7.5分;《魔弦传说》6.5分;《情圣》6分;)</p> <p>波米:6分;</p> <p>“如今对于IP的翻拍可分‘精神翻拍’和‘商标翻拍’,对押井守《攻壳》的‘精神翻拍’早已由《黑客帝国》完成了;这次只是对‘IP商标’的移植而已。”</p> <p>《攻壳机动队》(Ghost in the Shell)平均分:4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lt;傀儡謡-Steve Aoki Remix&gt;(川井憲次);</p> <p>第25秒-第45秒:嘉宾及公众号信息介绍;</p> <p>第45秒-第7分: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7分-第10分半: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波米介绍节目流程(无剧透);</p> <p>第10分半-第27分:Yanglei和田野谈及《攻壳机动队》真人版的“亮点”,波米谈及该片“问题”(涉及剧透):</p> <p>1、Yanglei认为《攻壳》女主角斯嘉丽·约翰逊的表演很优秀,而它的城市奇观营造也可算“半个优点”;</p> <p>2、田野也同意“寡姐”约翰逊是好莱坞版《攻壳》的“不二人选”。田野同时认为“好莱坞改日漫”这条路应该坚定不移的走下去;</p> <p>3、波米不认可“寡姐”的表演及人设,同时认为该片最大问题在于未能突出《攻壳》这一IP的任何一方面“独特属性”;城市风貌展现“毁誉参半”;</p> <p>随后,Yanglei在“寡姐”表演问题上与波米有所辩驳;</p> <p>第27分-第45分半:交换意见,Yanglei和田野谈及《攻壳机动队》真人版的“问题”,波米谈及本片的“亮点”(涉及剧透):</p> <p>1、Yanglei认为本片开场“少佐”开场出场毫无动机,“久世”后段潦草结局,两人关系铺垫不够;并强调本片对押井守的《攻壳机动队》95版的“半调子”致敬;</p> <p>2、波米认为本片亮点在于本片完成度不低,故事与人设并无太大硬伤;其中,“少佐深潜艺伎电子脑”的视觉呈现非常出色;</p> <p>3、田野不同意本片“无硬伤”的说法,表示剧情有很多问题;并抨击本片在95版过去22年后在科幻想象部分“毫无建树”;</p> <p>第46分-尾声:外延环节话题(涉及剧透):</p> <p>1、《攻壳机动队》前作动画的作品梳理与简介;波米强调其作品之间“平行宇宙”的特点;</p> <p>2、“神山健治”与“押井守”的《攻壳》作品改编方向主要区别;Yanglei与波米均强调了两位导演对“塔奇克马”等关键角色的不同选择;波米重点谈及TV版中“政治寓言”的前瞻性和涉华元素;</p> <p>3、押井守版《攻壳机动队》与《银翼杀手》的联系;田野强调二者存在“明显的承袭关系”;波米重点叙述两部作品在“城市风貌”和“科幻观”上的相似性;Yanglei提及香港回归前的“末世感”;</p> <p>4、押井守部分作品浅谈;Yanglei和田野强调了押井守是“不会画画的动画导演”;但田野肯定了押井守独特的“影片节奏掌控技巧”;而对比其它日本动画导演,波米认为押井守的作品并没有“严密而统一世界观”;</p> <p>尾声歌曲:&lt;Inner Universe&gt;(ORIGA)。</p> <p>影片《攻壳机动队》(Ghost in the Shell)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nbsp;</p> <p>《银翼杀手》(1982)</p> <p>《机械战警》(老版,1987)</p> <p>《全面回忆》(老版,1990)</p> <p>《机动警察1》(剧场版;1989)</p> <p>《攻壳机动队1.0》(1995)</p> <p>《黑客帝国》三部曲(1999-2003)</p> <p>《攻壳机动队2:无罪》(2004)</p> <p>《苹果核战记1》(2004)</p> <p>《攻壳机动队SAC:笑面男》(2005)</p> <p>《攻壳机动队SAC 2nd GIG:个别的十一人》(2006)</p> <p>《攻壳机动队SSS》(剧场版,2006)</p> <p>《攻壳机动队2.0》(2008)</p> <p>《速度与激情5》(2011)</p> <p>《全面回忆》(新版,2012)</p> <p>《皮囊之下》(2013)</p> <p>《攻壳机动队:崛起》四部曲(2013-2014)</p> <p>《超体》(2014)</p> <p>《攻壳机动队:新剧场版》(2015)</p> No 5156 full
<![CDATA[051《推销员》警示“别随便开门”这件事,伊朗人民比苏有朋是明白多了…….]]> 主播打分:

雷普利(凤凰电影前编辑;《夜行动物》等10期嘉宾):7分;

“在整片中,‘妓女’始终没有出现。戏剧演员甚至需要穿大衣来呈现妓女的‘一丝不挂’。这像是在说:面对这样的审查,妓女必须缺席。”——雷普利

(雷普利的其它打分:《长江图》8分;《罗曼蒂克》7.5分;《夜行动物》7分;)

海老鼠(环球旅行家;个人公众号“seamouse”;《八月》等5期嘉宾):7.5分;

“影片展现的主题和我长行伊朗所认识的一样,贞操观和荣誉感非常强硬,这足以支撑故事的一切逻辑。”——海老鼠

(海老鼠的其它打分:《天才捕手》7.5分;《隐藏人物》7分;《八月》7分;)

波米:7.5分;

“在伊朗,男性自尊大于一切。而影片是通过立人设、刻画舆论环境,表达伊朗女性仍然处在边缘地位。这种建立方式比迪士尼挂在嘴边的'口号式女权'要高级太多。”——波米

《推销员》(فروشنده)平均分:约7.3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A Separation Ending Music>(Bir Ayrilik);

第20秒-第1分半:嘉宾及公众号信息介绍;

第1分半-第8分:影片信息介绍,波米着重谈及几版资源为何出现“时长不一”的现象(无剧透);

第8分-第13分半: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波米介绍节目流程(无剧透);

第13分半-第51分半:波米和海老鼠谈及《推销员》“亮点”,雷普利谈及该片“问题”(涉及剧透):

1、雷普利认为《推销员》在视听语言上没有进步,女主角人设相对较为扁平;

2、海老鼠觉得《推销员》在让观众“移情”同情凶手这方面做得很好;剧本非常缜密;

3、波米认为该片最大亮点在于剧作、表演、美术布景、摄影等所有环节都清晰的呈现“男性自尊的膨胀”;素材组织的缜密程度仍然令人叹为观止;

随后,海老鼠和雷普利分别介绍片中出现的《奶牛》和《推销员之死》,分析了两部作品的作用;

第51分半-1时33分半:交换意见,波米和海老鼠谈及《推销员》“问题”,雷普利谈及该片“亮点”(涉及剧透):

1、海老鼠认为本片的缺点是“留白不够”,关于核心事件“甚至可以删掉更多”;而《奶牛》出现在片中的作用毫无原因;

2、雷普利觉得本片相比《一次别离》更突出的强调了角色的“道德焦虑”;而且淡化了宗教符号感;

3、波米谈及“问题”时认为本片在“悬疑片骨架”下衡量,事件的“悬念核心”存在前后不统一,尤其对比《一次别离》问题明显;此外,法哈蒂电影中主人公的“神探属性”和“超强逻辑推理能力”仍然让影片暴露出“算计感”;

1时34分-尾声:外延环节话题(涉及剧透):

1、阿斯哈·法哈蒂前作电影概论;波米着重提及《一次别离》和《过往》的“天才一家”特点,分析法哈蒂如李安一般冲击各类大奖的“晋(suan)级(ji)之路”;雷普利着重评价《美丽城》;

2、海老鼠谈及伊朗见闻,重点讨论“伊朗男人的性观念”,波米补充;

尾声歌曲:<The Salesman Closing Theme>(Sattar Oraki)。

影片《推销员》(فروشنده)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奶牛》(1969)

《教父1》(1972)

《最后一班地铁》(1980)

《推销员之死》(施隆多夫电影版;1985)

《十诫》(波兰,1989)

《饮食男女》(1994)

《小武》(1997)

《美丽城》(2004)

《烟花星期三》(2006)

《关于伊丽》(2009)

《一次别离》(2011)

《猎杀本·拉登》(2012)

《囚徒》(2013)

《过往》(2013)

《出租车》(2015)

《地雷区》(2016)

《嫌疑人X的献身》(国版,2017)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51-eq6v2d 13517848-8973-453a-8b95-8023529b12d0 Mon, 03 Apr 2017 08: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雷普利(凤凰电影前编辑;《夜行动物》等10期嘉宾):7分;</p> <p>“在整片中,‘妓女’始终没有出现。戏剧演员甚至需要穿大衣来呈现妓女的‘一丝不挂’。这像是在说:面对这样的审查,妓女必须缺席。”——雷普利</p> <p>(雷普利的其它打分:《长江图》8分;《罗曼蒂克》7.5分;《夜行动物》7分;)</p> <p>海老鼠(环球旅行家;个人公众号“seamouse”;《八月》等5期嘉宾):7.5分;</p> <p>“影片展现的主题和我长行伊朗所认识的一样,贞操观和荣誉感非常强硬,这足以支撑故事的一切逻辑。”——海老鼠</p> <p>(海老鼠的其它打分:《天才捕手》7.5分;《隐藏人物》7分;《八月》7分;)</p> <p>波米:7.5分;</p> <p>“在伊朗,男性自尊大于一切。而影片是通过立人设、刻画舆论环境,表达伊朗女性仍然处在边缘地位。这种建立方式比迪士尼挂在嘴边的'口号式女权'要高级太多。”——波米</p> <p>《推销员》(فروشنده)平均分:约7.3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lt;A Separation Ending Music&gt;(Bir Ayrilik);</p> <p>第20秒-第1分半:嘉宾及公众号信息介绍;</p> <p>第1分半-第8分:影片信息介绍,波米着重谈及几版资源为何出现“时长不一”的现象(无剧透);</p> <p>第8分-第13分半: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波米介绍节目流程(无剧透);</p> <p>第13分半-第51分半:波米和海老鼠谈及《推销员》“亮点”,雷普利谈及该片“问题”(涉及剧透):</p> <p>1、雷普利认为《推销员》在视听语言上没有进步,女主角人设相对较为扁平;</p> <p>2、海老鼠觉得《推销员》在让观众“移情”同情凶手这方面做得很好;剧本非常缜密;</p> <p>3、波米认为该片最大亮点在于剧作、表演、美术布景、摄影等所有环节都清晰的呈现“男性自尊的膨胀”;素材组织的缜密程度仍然令人叹为观止;</p> <p>随后,海老鼠和雷普利分别介绍片中出现的《奶牛》和《推销员之死》,分析了两部作品的作用;</p> <p>第51分半-1时33分半:交换意见,波米和海老鼠谈及《推销员》“问题”,雷普利谈及该片“亮点”(涉及剧透):</p> <p>1、海老鼠认为本片的缺点是“留白不够”,关于核心事件“甚至可以删掉更多”;而《奶牛》出现在片中的作用毫无原因;</p> <p>2、雷普利觉得本片相比《一次别离》更突出的强调了角色的“道德焦虑”;而且淡化了宗教符号感;</p> <p>3、波米谈及“问题”时认为本片在“悬疑片骨架”下衡量,事件的“悬念核心”存在前后不统一,尤其对比《一次别离》问题明显;此外,法哈蒂电影中主人公的“神探属性”和“超强逻辑推理能力”仍然让影片暴露出“算计感”;</p> <p>1时34分-尾声:外延环节话题(涉及剧透):</p> <p>1、阿斯哈·法哈蒂前作电影概论;波米着重提及《一次别离》和《过往》的“天才一家”特点,分析法哈蒂如李安一般冲击各类大奖的“晋(suan)级(ji)之路”;雷普利着重评价《美丽城》;</p> <p>2、海老鼠谈及伊朗见闻,重点讨论“伊朗男人的性观念”,波米补充;</p> <p>尾声歌曲:&lt;The Salesman Closing Theme&gt;(Sattar Oraki)。</p> <p>影片《推销员》(فروشنده)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nbsp;</p> <p>《奶牛》(1969)</p> <p>《教父1》(1972)</p> <p>《最后一班地铁》(1980)</p> <p>《推销员之死》(施隆多夫电影版;1985)</p> <p>《十诫》(波兰,1989)</p> <p>《饮食男女》(1994)</p> <p>《小武》(1997)</p> <p>《美丽城》(2004)</p> <p>《烟花星期三》(2006)</p> <p>《关于伊丽》(2009)</p> <p>《一次别离》(2011)</p> <p>《猎杀本·拉登》(2012)</p> <p>《囚徒》(2013)</p> <p>《过往》(2013)</p> <p>《出租车》(2015)</p> <p>《地雷区》(2016)</p> <p>《嫌疑人X的献身》(国版,2017)</p> No 8695 full
<![CDATA[050《金刚骷髅岛》试想,景甜本片的角色就是《长城》女将军的不死之身呐!]]> 主播打分:

隐形 (编剧,《辛普森:美国制造》等8期嘉宾):6分;

“景甜真的演得差么?这事有待讨论吧。尤其我们发现她同时出现在本片和《长城》这两个可以被打通的怪兽宇宙中,这个演技就要重新评估了。”——隐形

(隐形的其它打分:《星战外传》7分;《辛普森:美国制造》6.5分;《降临》6.5分)

波米:7分;

“本片反思的是二战后美国所有的非正义之战,你自可以举着民主大旗消灭你眼中的‘独裁者’;然而你杀了萨达姆,从地下钻出来的就会是无数条IS恶魔。”——波米

《金刚:骷髅岛》(Kong: Skull Island)平均分:6.5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Assembling the Team>(Henry Jackman)

第30秒-第2分半:嘉宾及公众号信息介绍,波米公布抽奖信息;

第2分半-第8分: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8分-第11分:两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波米介绍节目流程(无剧透);

第11分-第40分半:隐形谈及《金刚:骷髅岛》“亮点”,波米分析该片“问题”(涉及剧透):

1、隐形认为该片剧情基本通顺,大反派(塞缪尔·杰克逊饰)的人设是亮点;

2、波米在谈到此版《金刚》问题时认为,本片“金刚”形象为诸版最差;并对比2005版,谈及其它人类人物弧光问题,他尤其认为正反两位人类主角“死的过于潦草”;而“景甜”的表演尤其减分;

随后,两位主播就“景甜是否演的够差”这一问题展开激烈争执;

第40分半-1小时24分:交换意见,隐形谈及《金刚:骷髅岛》“问题”,波米谈及该片“亮点”(涉及剧透):

1、隐形认为本片人设上存在诸多遗憾;而且片中人类男女主角返回救援“金刚”的那场戏的设置非常失败;此外金刚的尺寸忽大忽小,令他极其出戏;

2、波米结合该片对《现代启示录》的致敬,认为这版《金刚》的摄影是亮点;此外,该片在冒险片外壳下的“政治指摘”也颇有解读空间;点明结局“为什么要送二战老兵回家”;

3、波米分析之前多版《金刚》背后的“女性歧视”与“种族主义”影射,波米在此基础上肯定了本版《金刚》取消“爱情线”等颠覆性设置;隐形有所辩驳;

1小时24分-尾声:外延环节话题(涉及剧透):

1、彼得·杰克逊版《金刚》的影史地位及其意义;

2、其它版《金刚》及“巨猩”电影介绍,着重提及《金刚》在香港形成的“猩猩王”山寨文化;着重提及倪匡编剧的1977版《猩猩王》;

3、展望传奇影业版“怪兽宇宙”的未来发展——2020版《金刚大战哥斯拉》;

尾声歌曲:<The Island>(Henry Jackman)。

影片《金刚:骷髅岛》(Kong: Skull Island)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金刚》(1933)

《巨猩乔扬》(1949)

《猩猩王大闹天宫》(1959)

《黄飞鸿大战猩猩王》(1960)

《西部往事》(1968)

《金刚大战哥斯拉》(1962)

《座头市与独臂刀》(1971)

《金刚:传奇重生》(1976)

《猩猩王》(1977)

《现代启示录》(1979)

《无敌大猩猩》(又名《巨猩乔扬》1998版)

《金刚》(2005)

《大明猩》(2013)

《环太平洋1》(2013)

《哥斯拉》(2014)

《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2016)

《长城》(2016)

《金刚大战哥斯拉》(2020)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50-eq6v14 54984f26-270b-45ab-8e7b-651b5baa502e Mon, 27 Mar 2017 08: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隐形 (编剧,《辛普森:美国制造》等8期嘉宾):6分;</p> <p>“景甜真的演得差么?这事有待讨论吧。尤其我们发现她同时出现在本片和《长城》这两个可以被打通的怪兽宇宙中,这个演技就要重新评估了。”——隐形</p> <p>(隐形的其它打分:《星战外传》7分;《辛普森:美国制造》6.5分;《降临》6.5分)</p> <p>波米:7分;</p> <p>“本片反思的是二战后美国所有的非正义之战,你自可以举着民主大旗消灭你眼中的‘独裁者’;然而你杀了萨达姆,从地下钻出来的就会是无数条IS恶魔。”——波米</p> <p>《金刚:骷髅岛》(Kong: Skull Island)平均分:6.5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lt;Assembling the Team&gt;(Henry Jackman)</p> <p>第30秒-第2分半:嘉宾及公众号信息介绍,波米公布抽奖信息;</p> <p>第2分半-第8分: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8分-第11分:两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波米介绍节目流程(无剧透);</p> <p>第11分-第40分半:隐形谈及《金刚:骷髅岛》“亮点”,波米分析该片“问题”(涉及剧透):</p> <p>1、隐形认为该片剧情基本通顺,大反派(塞缪尔·杰克逊饰)的人设是亮点;</p> <p>2、波米在谈到此版《金刚》问题时认为,本片“金刚”形象为诸版最差;并对比2005版,谈及其它人类人物弧光问题,他尤其认为正反两位人类主角“死的过于潦草”;而“景甜”的表演尤其减分;</p> <p>随后,两位主播就“景甜是否演的够差”这一问题展开激烈争执;</p> <p>第40分半-1小时24分:交换意见,隐形谈及《金刚:骷髅岛》“问题”,波米谈及该片“亮点”(涉及剧透):</p> <p>1、隐形认为本片人设上存在诸多遗憾;而且片中人类男女主角返回救援“金刚”的那场戏的设置非常失败;此外金刚的尺寸忽大忽小,令他极其出戏;</p> <p>2、波米结合该片对《现代启示录》的致敬,认为这版《金刚》的摄影是亮点;此外,该片在冒险片外壳下的“政治指摘”也颇有解读空间;点明结局“为什么要送二战老兵回家”;</p> <p>3、波米分析之前多版《金刚》背后的“女性歧视”与“种族主义”影射,波米在此基础上肯定了本版《金刚》取消“爱情线”等颠覆性设置;隐形有所辩驳;</p> <p>1小时24分-尾声:外延环节话题(涉及剧透):</p> <p>1、彼得·杰克逊版《金刚》的影史地位及其意义;</p> <p>2、其它版《金刚》及“巨猩”电影介绍,着重提及《金刚》在香港形成的“猩猩王”山寨文化;着重提及倪匡编剧的1977版《猩猩王》;</p> <p>3、展望传奇影业版“怪兽宇宙”的未来发展——2020版《金刚大战哥斯拉》;</p> <p>尾声歌曲:&lt;The Island&gt;(Henry Jackman)。</p> <p>影片《金刚:骷髅岛》(Kong: Skull Island)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nbsp;</p> <p>《金刚》(1933)</p> <p>《巨猩乔扬》(1949)</p> <p>《猩猩王大闹天宫》(1959)</p> <p>《黄飞鸿大战猩猩王》(1960)</p> <p>《西部往事》(1968)</p> <p>《金刚大战哥斯拉》(1962)</p> <p>《座头市与独臂刀》(1971)</p> <p>《金刚:传奇重生》(1976)</p> <p>《猩猩王》(1977)</p> <p>《现代启示录》(1979)</p> <p>《无敌大猩猩》(又名《巨猩乔扬》1998版)</p> <p>《金刚》(2005)</p> <p>《大明猩》(2013)</p> <p>《环太平洋1》(2013)</p> <p>《哥斯拉》(2014)</p> <p>《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2016)</p> <p>《长城》(2016)</p> <p>《金刚大战哥斯拉》(2020)</p> No 7500 full
<![CDATA[049《八月》于是,世界在那个暑假下沉…….]]> 主播打分:

海老鼠(环球旅行家;个人公众号“Seamouse”;《隐藏人物》等5期嘉宾):7分;

“最喜欢原创配乐部分,而不是那些对同时代的我都过量的怀旧歌曲。”——海老鼠

(海老鼠的其它打分:《天才捕手》7.5分;《隐藏人物》7分;《月光男孩》7分;)

法兰西胶片(资深媒体人,《乐高蝙蝠侠》等2期嘉宾,微博/豆瓣ID“法兰西胶片”):6.5分;

“锋利的东西似乎都被历史符号泡软了,不知道在躲什么。”——法兰西胶片

(胶片的其它打分:《乐高蝙蝠侠》7.5分;《欢乐好声音》6.5分;《天才捕手》6分)

波米:6分;

“很多历史与迷影符号放置的都很对,只是有时候,‘对’不等于‘好’。”——波米

《八月》平均分:约6.5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Theme From Taxi Driver>(Bernard Herrmann)

第30秒-第1分:嘉宾及公众号信息介绍;

第1分-第4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4分半-第8分半: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波米介绍节目流程(无剧透);

第8分半-第23分:胶片和海老鼠谈及《八月》“亮点”,波米谈及该片“问题”(涉及剧透):

1、海老鼠认为《八月》最大的亮点在于配乐,浅谈德彪西以及《关于莉莉周的一切》旋律的使用;

2、胶片结合自身成长经历,肯定了《八月》对于父子之间的互相观察以及对国家大势之下“个体无力感”的描绘和呈现;

3、波米谈及“问题”时认为本片使用“黑白”的有效目的仅仅在于“遮丑”,而影片放置的部分时代符号也有些让人出戏;

第23分-第47分:交换意见,胶片和海老鼠谈及《八月》“问题”,波米谈及该片“亮点”(涉及剧透):

1、胶片结合《告别》,谈到本片只是把“电影制片厂”这一环境背景当做了“怀旧”元素呈现,没有呈现“制片厂制度”在“国退民进”浪潮中的变化;

2、海老鼠认为《八月》“时代符号”堆砌太多——“我不喜欢总是停下怀旧,因为我的视野更广”;

3、波米认为该片最大亮点在于“父亲”的人设以及一两处可以小见大体现“时代更迭”的细节;

第47分-尾声:外延环节话题(涉及剧透):

1、三位结合《铁西区》等片谈及“下岗潮”及其影响;

2、海老鼠结合“苏东变色”等伤痕题材电影,谈及为何我国“下岗潮”题材始终未有杰作诞生;

尾声歌曲:《从头再来》(刘欢)。

影片《八月》重要信息:

本片推断分级:PG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反复无常的夏天》(1968)

《出租车司机》(1976)

《童年往事》(1985)

《蒙古精神》(1991)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1991)

《爷儿俩开歌厅》(1992)

《站直啰,别趴下》(1993)

《亡命天涯》(1994)

《悲情布鲁克》(1995)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1998)

《赵先生》(1998)

《关于莉莉周的一切》(2001)

《铁西区》(2003)

《孔雀》(2005)

《耳朵大有福》(2007)

《二十四城记》(2008)

《我是怎样度过这个夏天》(2010)

《钢的琴》(2011)

《邮差的白夜》(2014)

《告别》(2015)

《黑处有什么》(2016)

《少年巴比伦》(2017)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49-eq6v0d e0a83716-d121-4991-8f49-936badb07a10 Mon, 20 Mar 2017 08: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海老鼠(环球旅行家;个人公众号“Seamouse”;《隐藏人物》等5期嘉宾):7分;</p> <p>“最喜欢原创配乐部分,而不是那些对同时代的我都过量的怀旧歌曲。”——海老鼠</p> <p>(海老鼠的其它打分:《天才捕手》7.5分;《隐藏人物》7分;《月光男孩》7分;)</p> <p>法兰西胶片(资深媒体人,《乐高蝙蝠侠》等2期嘉宾,微博/豆瓣ID“法兰西胶片”):6.5分;</p> <p>“锋利的东西似乎都被历史符号泡软了,不知道在躲什么。”——法兰西胶片</p> <p>(胶片的其它打分:《乐高蝙蝠侠》7.5分;《欢乐好声音》6.5分;《天才捕手》6分)</p> <p>波米:6分;</p> <p>“很多历史与迷影符号放置的都很对,只是有时候,‘对’不等于‘好’。”——波米</p> <p>《八月》平均分:约6.5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lt;Theme From Taxi Driver&gt;(Bernard Herrmann)</p> <p>第30秒-第1分:嘉宾及公众号信息介绍;</p> <p>第1分-第4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4分半-第8分半: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波米介绍节目流程(无剧透);</p> <p>第8分半-第23分:胶片和海老鼠谈及《八月》“亮点”,波米谈及该片“问题”(涉及剧透):</p> <p>1、海老鼠认为《八月》最大的亮点在于配乐,浅谈德彪西以及《关于莉莉周的一切》旋律的使用;</p> <p>2、胶片结合自身成长经历,肯定了《八月》对于父子之间的互相观察以及对国家大势之下“个体无力感”的描绘和呈现;</p> <p>3、波米谈及“问题”时认为本片使用“黑白”的有效目的仅仅在于“遮丑”,而影片放置的部分时代符号也有些让人出戏;</p> <p>第23分-第47分:交换意见,胶片和海老鼠谈及《八月》“问题”,波米谈及该片“亮点”(涉及剧透):</p> <p>1、胶片结合《告别》,谈到本片只是把“电影制片厂”这一环境背景当做了“怀旧”元素呈现,没有呈现“制片厂制度”在“国退民进”浪潮中的变化;</p> <p>2、海老鼠认为《八月》“时代符号”堆砌太多——“我不喜欢总是停下怀旧,因为我的视野更广”;</p> <p>3、波米认为该片最大亮点在于“父亲”的人设以及一两处可以小见大体现“时代更迭”的细节;</p> <p>第47分-尾声:外延环节话题(涉及剧透):</p> <p>1、三位结合《铁西区》等片谈及“下岗潮”及其影响;</p> <p>2、海老鼠结合“苏东变色”等伤痕题材电影,谈及为何我国“下岗潮”题材始终未有杰作诞生;</p> <p>尾声歌曲:《从头再来》(刘欢)。</p> <p>影片《八月》重要信息:</p> <p>本片推断分级:PG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nbsp;</p> <p>《反复无常的夏天》(1968)</p> <p>《出租车司机》(1976)</p> <p>《童年往事》(1985)</p> <p>《蒙古精神》(1991)</p> <p>《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1991)</p> <p>《爷儿俩开歌厅》(1992)</p> <p>《站直啰,别趴下》(1993)</p> <p>《亡命天涯》(1994)</p> <p>《悲情布鲁克》(1995)</p> <p>《一代天骄成吉思汗》(1998)</p> <p>《赵先生》(1998)</p> <p>《关于莉莉周的一切》(2001)</p> <p>《铁西区》(2003)</p> <p>《孔雀》(2005)</p> <p>《耳朵大有福》(2007)</p> <p>《二十四城记》(2008)</p> <p>《我是怎样度过这个夏天》(2010)</p> <p>《钢的琴》(2011)</p> <p>《邮差的白夜》(2014)</p> <p>《告别》(2015)</p> <p>《黑处有什么》(2016)</p> <p>《少年巴比伦》(2017)</p> No 5100 full
<![CDATA[048《辛普森:美国制造》外延,《OJ》二刻拍案,为什么说这部纪录片碾压了《纽约灾星》]]> 1、波米炮轰《纽约灾星》素材量严重不足、漏洞百出,完全为了消费“录到了猛料”的噱头;同时谈到该剧涉及案件的最新进展;

2、波米重点介绍《制造杀人犯》;谈及该剧涉及案件与“辛普森案”的极其相似和极其相反的地方——“同样的EDTA争议,完全不同的结局”;隐形谈到对体制的看法;

3、波米着重谈及并推荐在“辛普森案”审判后问世的三部电影,并和隐形一起谈及《失控陪审团》为何在中国被过誉;

4、隐形与波米谈到“中国的辛普森案”;隐形提及“快播涉黄案”;波米重点谈到“李天一等人轮奸案”中的舆论影响以及波米亲历庭审的“张艺谋讨薪案”中可能存在的“明星效应”影响判决等案例;

本环节主播:

隐形 (编剧,《降临》等7期嘉宾):6.5分;

波米:7.5分;

本环节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杀戮时刻》(1996)

《飓风》(1999)

《失控陪审团》(2003)

《三枪拍案惊奇》(2009)

《西游降魔篇》(2013)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48OJ-eq6uvn 58008fe9-93c0-4741-88a3-4a4320243fb6 Wed, 15 Mar 2017 08:00:00 GMT <p>1、波米炮轰《纽约灾星》素材量严重不足、漏洞百出,完全为了消费“录到了猛料”的噱头;同时谈到该剧涉及案件的最新进展;</p> <p>2、波米重点介绍《制造杀人犯》;谈及该剧涉及案件与“辛普森案”的极其相似和极其相反的地方——“同样的EDTA争议,完全不同的结局”;隐形谈到对体制的看法;</p> <p>3、波米着重谈及并推荐在“辛普森案”审判后问世的三部电影,并和隐形一起谈及《失控陪审团》为何在中国被过誉;</p> <p>4、隐形与波米谈到“中国的辛普森案”;隐形提及“快播涉黄案”;波米重点谈到“李天一等人轮奸案”中的舆论影响以及波米亲历庭审的“张艺谋讨薪案”中可能存在的“明星效应”影响判决等案例;</p> <p>本环节主播:</p> <p>隐形 (编剧,《降临》等7期嘉宾):6.5分;</p> <p>波米:7.5分;</p> <p>本环节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nbsp;</p> <p>《杀戮时刻》(1996)</p> <p>《飓风》(1999)</p> <p>《失控陪审团》(2003)</p> <p>《三枪拍案惊奇》(2009)</p> <p>《西游降魔篇》(2013)</p> No 4176 full
<![CDATA[048《辛普森:美国制造》八小时,每一秒钟都雷霆万钧]]> 主播打分:

荡科长(资深媒体人,大学主修法学,个人微博“荡科长”;前知名视频网站主编):8分;

“学法律的人从来都认为‘辛普森案’代表程序正义的胜利,但看完这片让我觉得学校的书都白念了。”——荡科长

隐形 (编剧,《降临》等7期嘉宾):6.5分;

“我不接受这部观点先行的纪录片;如果你对本案早有了解,便不会被它的阴谋论所蛊惑。”——隐形

(隐形的其它打分:《天空之眼》7.5分;《星战外传》7分;《降临》6.5分)

波米:7.5分;

“仔细想想,《十二怒汉》的故事本该是此案陪审团判决辛普森无罪的过程……才是。”——波米

《辛普森:美国制造》(O.J.: Made in America)平均分:约7.3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Made in America>(Gary Lionelli)

第30秒-第2分半:嘉宾及公众号信息介绍;

第2分半-第5分: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5分半-第10分半: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波米介绍节目流程(无剧透);

第10分半-第40分:隐形和波米谈及《辛普森:美国制造》“亮点”,荡科长谈及该片“问题”(涉及剧透):

1、隐形认为本片最大亮点在于对辛普森这个人物的呈现,突出其“精致利己主义”特质;且本片对“世纪大案”陪审团成员的回访素材也较为新鲜;

2、荡科长认为本片从法理角度看过于强调“种族大于法律”——“好像陪审团是因为当时各种社会运动才判辛普森无罪一样”;

3、波米觉得此片最大亮点在于素材量的庞大和组织的严密程度;并举例“辛普森驾车逃亡”一段详述该片素材组织技巧和方式;荡科长进行了补充;波米同时认为本片通过呈现女检察官的斗法落败表达了“在当时,黑权远远大于女权”;

第40分-第1小时29分半:交换意见,荡科长谈及《辛普森:美国制造》的“亮点”,隐形和波米谈及该片“问题”(涉及剧透):

1、荡科长最喜欢纪录片的第一部分;对比《隐藏人物》等“拍给白人看的黑人电影”,谈及了该片揭露的“黑人政治正确”真相;波米随后进行了补充;

2、隐形炮轰《美国制造》“观点先行”并列出该片忽略或避讳了部分案件事实:“为何只字不提李昌钰”;同时批评本片“在此案仍无定论的情况下草率的将其作为呈现种族矛盾的论据”;随后波米表达了不同看法,双方有数回合的争辩;

3、波米认为该片最大问题是以电影角度衡量“电视片痕迹太重”;荡科长表达了不同看法;

第1小时29分半-尾声:第一部分外延环节话题(涉及剧透):

1、荡科长普法:程序正义的目的不一定是寻求真相——“误判一个无辜的人,比放走一个有罪的人更糟糕”;

2、荡科长拍案:电影外的“世纪大审”——“翻墙的四个警察”与“消失的1.5毫升血迹”;

3、荡科长解释“辛普森案”的几大误区——“在美国有钱人杀人不犯法?”、“陪审团制度存在致命缺陷?”

尾声歌曲:<Two Worlds>(Gary Lionelli)。

影片《辛普森:美国制造》(O.J.: Made in America)重要信息:

本片推断分级:R级;第4部分有两位受害人“死状”照片;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意志的胜利》(1935)

《十二怒汉》(原版,1957)

《末代皇帝》(1987)

《科伦拜校园事件》(2002)

《超码的我》(2004)

《华氏911》(2004)

《孟山都公司眼中的世界》(2008)

《十二公民》(2014)

《隐藏人物》(2016)

《藩篱》(2016)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48-eq6uuo 99237564-47ad-43d8-b103-eb87888822da Mon, 13 Mar 2017 08: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荡科长(资深媒体人,大学主修法学,个人微博“荡科长”;前知名视频网站主编):8分;</p> <p>“学法律的人从来都认为‘辛普森案’代表程序正义的胜利,但看完这片让我觉得学校的书都白念了。”——荡科长</p> <p>隐形 (编剧,《降临》等7期嘉宾):6.5分;</p> <p>“我不接受这部观点先行的纪录片;如果你对本案早有了解,便不会被它的阴谋论所蛊惑。”——隐形</p> <p>(隐形的其它打分:《天空之眼》7.5分;《星战外传》7分;《降临》6.5分)</p> <p>波米:7.5分;</p> <p>“仔细想想,《十二怒汉》的故事本该是此案陪审团判决辛普森无罪的过程……才是。”——波米</p> <p>《辛普森:美国制造》(O.J.: Made in America)平均分:约7.3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lt;Made in America&gt;(Gary Lionelli)</p> <p>第30秒-第2分半:嘉宾及公众号信息介绍;</p> <p>第2分半-第5分: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5分半-第10分半: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波米介绍节目流程(无剧透);</p> <p>第10分半-第40分:隐形和波米谈及《辛普森:美国制造》“亮点”,荡科长谈及该片“问题”(涉及剧透):</p> <p>1、隐形认为本片最大亮点在于对辛普森这个人物的呈现,突出其“精致利己主义”特质;且本片对“世纪大案”陪审团成员的回访素材也较为新鲜;</p> <p>2、荡科长认为本片从法理角度看过于强调“种族大于法律”——“好像陪审团是因为当时各种社会运动才判辛普森无罪一样”;</p> <p>3、波米觉得此片最大亮点在于素材量的庞大和组织的严密程度;并举例“辛普森驾车逃亡”一段详述该片素材组织技巧和方式;荡科长进行了补充;波米同时认为本片通过呈现女检察官的斗法落败表达了“在当时,黑权远远大于女权”;</p> <p>第40分-第1小时29分半:交换意见,荡科长谈及《辛普森:美国制造》的“亮点”,隐形和波米谈及该片“问题”(涉及剧透):</p> <p>1、荡科长最喜欢纪录片的第一部分;对比《隐藏人物》等“拍给白人看的黑人电影”,谈及了该片揭露的“黑人政治正确”真相;波米随后进行了补充;</p> <p>2、隐形炮轰《美国制造》“观点先行”并列出该片忽略或避讳了部分案件事实:“为何只字不提李昌钰”;同时批评本片“在此案仍无定论的情况下草率的将其作为呈现种族矛盾的论据”;随后波米表达了不同看法,双方有数回合的争辩;</p> <p>3、波米认为该片最大问题是以电影角度衡量“电视片痕迹太重”;荡科长表达了不同看法;</p> <p>第1小时29分半-尾声:第一部分外延环节话题(涉及剧透):</p> <p>1、荡科长普法:程序正义的目的不一定是寻求真相——“误判一个无辜的人,比放走一个有罪的人更糟糕”;</p> <p>2、荡科长拍案:电影外的“世纪大审”——“翻墙的四个警察”与“消失的1.5毫升血迹”;</p> <p>3、荡科长解释“辛普森案”的几大误区——“在美国有钱人杀人不犯法?”、“陪审团制度存在致命缺陷?”</p> <p>尾声歌曲:&lt;Two Worlds&gt;(Gary Lionelli)。</p> <p>影片《辛普森:美国制造》(O.J.: Made in America)重要信息:</p> <p>本片推断分级:R级;第4部分有两位受害人“死状”照片;</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nbsp;</p> <p>《意志的胜利》(1935)</p> <p>《十二怒汉》(原版,1957)</p> <p>《末代皇帝》(1987)</p> <p>《科伦拜校园事件》(2002)</p> <p>《超码的我》(2004)</p> <p>《华氏911》(2004)</p> <p>《孟山都公司眼中的世界》(2008)</p> <p>《十二公民》(2014)</p> <p>《隐藏人物》(2016)</p> <p>《藩篱》(2016)</p> No 6912 full
<![CDATA[047《乐高蝙蝠侠大电影》今天的标题就是BiuBiuBiu!然后BiuBiuBiuBiu!BiuBiuBiuBiuBiu!]]> 主播打分:

法兰西胶片(资深媒体人,《你的名字》嘉宾,微博/豆瓣ID“法兰西胶片”):7.5分;

(法兰西胶片的其它打分:《欢乐好声音》6.5分;《决战食神》4分;《刺客信条》1分;)

YangLei(电影策划,《你的名字》等2期嘉宾,):6.5分;

(YangLei的其它打分:《奇异博士》6.5分;《你的名字》6分;)

波米:6.5分;

《乐高蝙蝠侠大电影》(The LEGO Batman Movie)平均分:约6.8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BiuBiuBiu>(Wei Zhang Sr.)

第30秒-第3分:嘉宾及公众号信息介绍,波米解释不做《推销员》的原因并公布抽奖信息;

第3分-第8分: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8分-第13分: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波米介绍节目流程(无剧透);

第13分-第34分:YangLei和波米谈及《乐高蝙蝠侠》的“问题”,胶片谈及该片“亮点”;(涉及剧透):

1、YangLei认为本片致敬梗太过频密使其进入门槛高、受众面窄;这是儿童可能无法接受该片的重要原因;

2、胶片谈到“致敬梗”正是《乐高蝙蝠侠》亮点所在;“微波炉热虾”和“孤舟吉他”的段落是展现“蝙蝠侠孤独”的全新思路——“它既有解构色彩又完全合乎逻辑”,这一点上它甚至达到诺兰版未及的高度;

3、波米认为本片只能作为一部“蝙蝠侠同人电影”看待。它与《星战7》的核心缺陷一样,只是以致敬梗代替主线剧情;结合《动物城》,谈及该片在定位上“抛开儿童”同时,剧情却又不禁推敲;

第34分-第57分:交换意见,YangLei和波米谈及《乐高蝙蝠侠》的“亮点”,胶片谈及该片“问题”(涉及剧透):

1、YangLei认为本片亮点是“同人电影”的质感做到了极致,“小丑与蝙蝠侠”的CP恰到好处,中二的声效“BiuBiuBiu”配音也是一大亮点;

2、胶片在谈及影片缺点时认为影片后半段感情推进重复、剧情合理性严重欠缺,部分桥段设计的很蠢;尤其“华纳反派大联盟”是否很好的与DC宇宙进行了剧情融合?比如“索伦怎么可能听小丑指挥”;

3、波米认为本片的最大亮点是“政治影射”;本片揭示了当下美国政坛的变化并结合最终结局给出了影片主创对此的态度;

4、三位主播意淫最适合的“蝙蝠侠&小丑”国语配音的明星人选:“陈道明VS姜文”?

第57分-尾声:外延环节话题(涉及剧透):

1、“孩之宝”粉丝胶片介绍“孩之宝”玩具文化,对比漫威,谈及孩之宝对其授权电影的“全面失控”;

2、“高达”粉丝YangLei谈及“万代”玩具文化;提及该系列未能系统性推出真人电影的原因;

3、“乐高”粉丝波米谈回“乐高”玩具文化;结合该品牌近年发展思路,重点评述上一部《乐高大电影》的内在与外在主题;

4、最后,三位主播集体吐槽DC;

尾声歌曲:<Friends Are Family>(Jeff Lewis/Will Arnett)。

影片《乐高蝙蝠侠大电影》(The LEGO Batman Movie)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PG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蝙蝠侠与罗宾》(1997)

《黑暗骑士》三部曲(2005-2012)

《特种部队1:眼镜蛇的崛起》(2009)

《变形金刚2》(2009)

《星战迷友》(2009)

《超级战舰》(2012)

《钢铁侠3》(2013)

《乐高大电影》(2014)

《星球大战7:原力觉醒》(2015)

《疯狂动物城》(2016)

《愤怒的小鸟》(2016)

《自杀小队》(2016)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47BiuBiuBiuBiuBiuBiuBiuBiuBiuBiuBiuBiu-eq6uu3 cdd7d653-7d12-42ac-a5e8-967ab6addaef Mon, 06 Mar 2017 08: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法兰西胶片(资深媒体人,《你的名字》嘉宾,微博/豆瓣ID“法兰西胶片”):7.5分;</p> <p>(法兰西胶片的其它打分:《欢乐好声音》6.5分;《决战食神》4分;《刺客信条》1分;)</p> <p>YangLei(电影策划,《你的名字》等2期嘉宾,):6.5分;</p> <p>(YangLei的其它打分:《奇异博士》6.5分;《你的名字》6分;)</p> <p>波米:6.5分;</p> <p>《乐高蝙蝠侠大电影》(The LEGO Batman Movie)平均分:约6.8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lt;BiuBiuBiu&gt;(Wei Zhang Sr.)</p> <p>第30秒-第3分:嘉宾及公众号信息介绍,波米解释不做《推销员》的原因并公布抽奖信息;</p> <p>第3分-第8分: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8分-第13分: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波米介绍节目流程(无剧透);</p> <p>第13分-第34分:YangLei和波米谈及《乐高蝙蝠侠》的“问题”,胶片谈及该片“亮点”;(涉及剧透):</p> <p>1、YangLei认为本片致敬梗太过频密使其进入门槛高、受众面窄;这是儿童可能无法接受该片的重要原因;</p> <p>2、胶片谈到“致敬梗”正是《乐高蝙蝠侠》亮点所在;“微波炉热虾”和“孤舟吉他”的段落是展现“蝙蝠侠孤独”的全新思路——“它既有解构色彩又完全合乎逻辑”,这一点上它甚至达到诺兰版未及的高度;</p> <p>3、波米认为本片只能作为一部“蝙蝠侠同人电影”看待。它与《星战7》的核心缺陷一样,只是以致敬梗代替主线剧情;结合《动物城》,谈及该片在定位上“抛开儿童”同时,剧情却又不禁推敲;</p> <p>第34分-第57分:交换意见,YangLei和波米谈及《乐高蝙蝠侠》的“亮点”,胶片谈及该片“问题”(涉及剧透):</p> <p>1、YangLei认为本片亮点是“同人电影”的质感做到了极致,“小丑与蝙蝠侠”的CP恰到好处,中二的声效“BiuBiuBiu”配音也是一大亮点;</p> <p>2、胶片在谈及影片缺点时认为影片后半段感情推进重复、剧情合理性严重欠缺,部分桥段设计的很蠢;尤其“华纳反派大联盟”是否很好的与DC宇宙进行了剧情融合?比如“索伦怎么可能听小丑指挥”;</p> <p>3、波米认为本片的最大亮点是“政治影射”;本片揭示了当下美国政坛的变化并结合最终结局给出了影片主创对此的态度;</p> <p>4、三位主播意淫最适合的“蝙蝠侠&amp;小丑”国语配音的明星人选:“陈道明VS姜文”?</p> <p>第57分-尾声:外延环节话题(涉及剧透):</p> <p>1、“孩之宝”粉丝胶片介绍“孩之宝”玩具文化,对比漫威,谈及孩之宝对其授权电影的“全面失控”;</p> <p>2、“高达”粉丝YangLei谈及“万代”玩具文化;提及该系列未能系统性推出真人电影的原因;</p> <p>3、“乐高”粉丝波米谈回“乐高”玩具文化;结合该品牌近年发展思路,重点评述上一部《乐高大电影》的内在与外在主题;</p> <p>4、最后,三位主播集体吐槽DC;</p> <p>尾声歌曲:&lt;Friends Are Family&gt;(Jeff Lewis/Will Arnett)。</p> <p>影片《乐高蝙蝠侠大电影》(The LEGO Batman Movie)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PG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nbsp;</p> <p>《蝙蝠侠与罗宾》(1997)</p> <p>《黑暗骑士》三部曲(2005-2012)</p> <p>《特种部队1:眼镜蛇的崛起》(2009)</p> <p>《变形金刚2》(2009)</p> <p>《星战迷友》(2009)</p> <p>《超级战舰》(2012)</p> <p>《钢铁侠3》(2013)</p> <p>《乐高大电影》(2014)</p> <p>《星球大战7:原力觉醒》(2015)</p> <p>《疯狂动物城》(2016)</p> <p>《愤怒的小鸟》(2016)</p> <p>《自杀小队》(2016)</p> No 6567 full
<![CDATA[046《隐藏人物》姐姐妹妹站起来!(白人除外)]]> 主播打分:

海老鼠 (环球旅行家;个人公众号“Seamouse”;《魔弦传说》等4期嘉宾):7分;

(海老鼠的其它打分:《乘风破浪》7.5分;《月光男孩》7分;《功夫瑜伽》4分)

波米:6.5分;

《隐藏人物》(Hidden Figures)平均分:约6.8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Call Your Wives>(Hans Zimmer,Pharrell Williams,Benjamin Wallfisch)

第30秒-第1分半:嘉宾及公众号信息介绍;

第1分半-第5分: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5分-第8分半:两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波米介绍节目流程(无剧透);

第8分半-第37分:海老鼠谈及《隐藏人物》“亮点”,波米谈及该片“问题”;(涉及剧透):

1、海老鼠称本片是《达拉斯买家俱乐部》之后他看的最“燃”的电影;

2、波米谈“问题”时提及“两个无关+一个抄袭”:最后太空舱返回危机与三女主无关;女计算员婚姻线与工作线无关,阿里的角色完全是鸡肋;此外,科斯特纳饰演的“NASA主管”人设与最后的太空舱返回“危机设置”照抄《阿波罗13号》;海老鼠针对“两个无关”发表了不同意见;

3、波米口头拉片《隐藏人物》前30分钟历数本片“祥林嫂”般的控诉梗,波米认为本片有“手撕白人大片”质感;

第37分-第58分半:交换意见,海老鼠谈及《隐藏人物》“问题”,波米谈及该片“亮点”(涉及剧透):

1、海老鼠认为本片表达“黑人要靠白人的认可来获得个人实现”,这一价值本身就在传递“白人恩赐论”;他也认为本片各方面“表达的太满”,未能给观众留出太多回想空间;

2、波米认为本片展现“职场片”元素的情节是亮点,这着重体现在女计算员与NASA主管的人物关系上;

第58分半-尾声:外延环节话题(涉及剧透):

1、从《紫色》到《相助》,历数“女权标签”与“肤色标签”交叉的平权电影;

2、海老鼠点评另一部提名奥斯卡最佳影片的黑人电影《藩篱》,波米补充;

3、从《密西西比在燃烧》到《塞尔玛》,历数展现“黑白对立”电影的冲奥之路;

尾声歌曲:<Crave>(Pharrell Williams)。

影片《隐藏人物》(Hidden Figures)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PG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杀死一只知更鸟》(1962)

《长夜漫漫路迢迢》(1962)

《紫色》(1985)

《密西西比在燃烧》(1988)

《马尔科姆X》(又名《黑潮》,1992)

《阿甘正传》(1994)

《阿波罗13号》(1995)

《断锁怒潮》(1997)

《美国X档案》(1998)

《横空出世》(1999)

《大鱼》(2003)

《珍爱》(2009)

《相助》(2011)

《林肯》(2012)

《中国合伙人》(2013)

《为奴十二载》(2013)

《塞尔玛》(2014) 

《圣人文森特》(2014)

《一个国家的诞生》(黑人版,2016)

《爱恋》(2016)

《藩篱》(2016)

《月光男孩》(2016)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46-eq6ut9 6eba0840-ac07-4a2d-878e-6e31816e463c Sun, 26 Feb 2017 08: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海老鼠 (环球旅行家;个人公众号“Seamouse”;《魔弦传说》等4期嘉宾):7分;</p> <p>(海老鼠的其它打分:《乘风破浪》7.5分;《月光男孩》7分;《功夫瑜伽》4分)</p> <p>波米:6.5分;</p> <p>《隐藏人物》(Hidden Figures)平均分:约6.8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lt;Call Your Wives&gt;(Hans Zimmer,Pharrell Williams,Benjamin Wallfisch)</p> <p>第30秒-第1分半:嘉宾及公众号信息介绍;</p> <p>第1分半-第5分: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5分-第8分半:两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波米介绍节目流程(无剧透);</p> <p>第8分半-第37分:海老鼠谈及《隐藏人物》“亮点”,波米谈及该片“问题”;(涉及剧透):</p> <p>1、海老鼠称本片是《达拉斯买家俱乐部》之后他看的最“燃”的电影;</p> <p>2、波米谈“问题”时提及“两个无关+一个抄袭”:最后太空舱返回危机与三女主无关;女计算员婚姻线与工作线无关,阿里的角色完全是鸡肋;此外,科斯特纳饰演的“NASA主管”人设与最后的太空舱返回“危机设置”照抄《阿波罗13号》;海老鼠针对“两个无关”发表了不同意见;</p> <p>3、波米口头拉片《隐藏人物》前30分钟历数本片“祥林嫂”般的控诉梗,波米认为本片有“手撕白人大片”质感;</p> <p>第37分-第58分半:交换意见,海老鼠谈及《隐藏人物》“问题”,波米谈及该片“亮点”(涉及剧透):</p> <p>1、海老鼠认为本片表达“黑人要靠白人的认可来获得个人实现”,这一价值本身就在传递“白人恩赐论”;他也认为本片各方面“表达的太满”,未能给观众留出太多回想空间;</p> <p>2、波米认为本片展现“职场片”元素的情节是亮点,这着重体现在女计算员与NASA主管的人物关系上;</p> <p>第58分半-尾声:外延环节话题(涉及剧透):</p> <p>1、从《紫色》到《相助》,历数“女权标签”与“肤色标签”交叉的平权电影;</p> <p>2、海老鼠点评另一部提名奥斯卡最佳影片的黑人电影《藩篱》,波米补充;</p> <p>3、从《密西西比在燃烧》到《塞尔玛》,历数展现“黑白对立”电影的冲奥之路;</p> <p>尾声歌曲:&lt;Crave&gt;(Pharrell Williams)。</p> <p>影片《隐藏人物》(Hidden Figures)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PG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nbsp;</p> <p>《杀死一只知更鸟》(1962)</p> <p>《长夜漫漫路迢迢》(1962)</p> <p>《紫色》(1985)</p> <p>《密西西比在燃烧》(1988)</p> <p>《马尔科姆X》(又名《黑潮》,1992)</p> <p>《阿甘正传》(1994)</p> <p>《阿波罗13号》(1995)</p> <p>《断锁怒潮》(1997)</p> <p>《美国X档案》(1998)</p> <p>《横空出世》(1999)</p> <p>《大鱼》(2003)</p> <p>《珍爱》(2009)</p> <p>《相助》(2011)</p> <p>《林肯》(2012)</p> <p>《中国合伙人》(2013)</p> <p>《为奴十二载》(2013)</p> <p>《塞尔玛》(2014)&nbsp;</p> <p>《圣人文森特》(2014)</p> <p>《一个国家的诞生》(黑人版,2016)</p> <p>《爱恋》(2016)</p> <p>《藩篱》(2016)</p> <p>《月光男孩》(2016)</p> No 5710 full
<![CDATA[045《海边的曼彻斯特》论一部“网大”的最高境界…….]]> 主播打分:

秦婉(资深电影记者;个人公众号“小婉电影酱”;《三人行》等2期嘉宾):8.5分;

(秦婉的其它打分:《欢乐好声音》7分;《合约男女》7分;《决战食神》4分;)

顿河(《一步之遥》编剧之一;个人公众号“顿的河”;《潘金莲》等2期嘉宾):8分;

(顿河的其它打分:《潘金莲》7分;《乘风破浪》6.5分;《少年巴比伦》6.5分)

波米:6.5分;

《海边的曼彻斯特》(Manchester by the Sea)平均分:约7.7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Plymouth Chorale>/<Manchester Minimalist Piano and Strings>(Lesley Barber)

第30秒-第1分半:嘉宾及公众号信息介绍;

第1分半-第4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4分半-第7分半: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波米介绍节目流程(无剧透);

第7分半-第44分:三位主播谈及《海边的曼彻斯特》“剧情”;(涉及剧透):

1、顿河认为本片“剧作”是最大亮点,就像“上帝之手编织的剧本”;

2、秦婉定义本片是“病友片”;“真实性”是最为打动她的地方;

3、波米认为本片在题材上与导演前作雷同,但本片在“小镇环境”塑造及“粗口使用”上是亮点;

随后三位主播在“侄子故事线”的问题上互有辩驳;

第44分-第53分半:三位主播谈及《海边的曼彻斯特》的“人设”(涉及剧透):

1、秦婉认为男主角“李”非常生动,让身边很多非影迷朋友也感同身受;

2、顿河和波米认为米歇尔·威廉斯饰演的“前妻”是一个功能性角色;波米着重谈了“重逢戏”;

第53分半-尾声:外延环节话题(涉及剧透):本片与是枝裕和的“家庭片”的异同;

尾声歌曲:<Pifa>(Orchestra,Musica Sacra Chorus)。

影片《海边的曼彻斯特》(Manchester by the Sea)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R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艾丽丝不在这里》(又名《曾经沧海难为水》)(1974)

《老大靠边闪》(1999)

《我办事你放心》(2000)

《步履不停》(2008)

《在云端》(2009)

《后裔》(2011)

《玛格丽特》(2011)

《奥斯陆,8月31日》(2011)

《乌云背后的幸福线》(2012)

《内布拉斯加》(2013)

《素媛》(2013)

《比海更深》(2016)

《爱乐之城》(2016)

《月光男孩》(2016)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45-eq6urf d865bb83-aa87-420f-8975-54753aa4ec44 Sun, 19 Feb 2017 09: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秦婉(资深电影记者;个人公众号“小婉电影酱”;《三人行》等2期嘉宾):8.5分;</p> <p>(秦婉的其它打分:《欢乐好声音》7分;《合约男女》7分;《决战食神》4分;)</p> <p>顿河(《一步之遥》编剧之一;个人公众号“顿的河”;《潘金莲》等2期嘉宾):8分;</p> <p>(顿河的其它打分:《潘金莲》7分;《乘风破浪》6.5分;《少年巴比伦》6.5分)</p> <p>波米:6.5分;</p> <p>《海边的曼彻斯特》(Manchester by the Sea)平均分:约7.7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lt;Plymouth Chorale&gt;/&lt;Manchester Minimalist Piano and Strings&gt;(Lesley Barber)</p> <p>第30秒-第1分半:嘉宾及公众号信息介绍;</p> <p>第1分半-第4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4分半-第7分半: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波米介绍节目流程(无剧透);</p> <p>第7分半-第44分:三位主播谈及《海边的曼彻斯特》“剧情”;(涉及剧透):</p> <p>1、顿河认为本片“剧作”是最大亮点,就像“上帝之手编织的剧本”;</p> <p>2、秦婉定义本片是“病友片”;“真实性”是最为打动她的地方;</p> <p>3、波米认为本片在题材上与导演前作雷同,但本片在“小镇环境”塑造及“粗口使用”上是亮点;</p> <p>随后三位主播在“侄子故事线”的问题上互有辩驳;</p> <p>第44分-第53分半:三位主播谈及《海边的曼彻斯特》的“人设”(涉及剧透):</p> <p>1、秦婉认为男主角“李”非常生动,让身边很多非影迷朋友也感同身受;</p> <p>2、顿河和波米认为米歇尔·威廉斯饰演的“前妻”是一个功能性角色;波米着重谈了“重逢戏”;</p> <p>第53分半-尾声:外延环节话题(涉及剧透):本片与是枝裕和的“家庭片”的异同;</p> <p>尾声歌曲:&lt;Pifa&gt;(Orchestra,Musica Sacra Chorus)。</p> <p>影片《海边的曼彻斯特》(Manchester by the Sea)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R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nbsp;</p> <p>《艾丽丝不在这里》(又名《曾经沧海难为水》)(1974)</p> <p>《老大靠边闪》(1999)</p> <p>《我办事你放心》(2000)</p> <p>《步履不停》(2008)</p> <p>《在云端》(2009)</p> <p>《后裔》(2011)</p> <p>《玛格丽特》(2011)</p> <p>《奥斯陆,8月31日》(2011)</p> <p>《乌云背后的幸福线》(2012)</p> <p>《内布拉斯加》(2013)</p> <p>《素媛》(2013)</p> <p>《比海更深》(2016)</p> <p>《爱乐之城》(2016)</p> <p>《月光男孩》(2016)</p> No 4331 full
<![CDATA[044《爱乐之城》它在说,个人实现远大于爱情]]> 主播打分:

杨超(《长江图》导演,国戏教师):8分;

(杨超的其它打分:《谍影重重5》8分;《萨利机长》7分)

波米:6.5分;

《爱乐之城》(La La Land)平均分:约7.3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City Of Stars - Pier>(Ryan Gosling)

第30秒-第1分半:嘉宾及公众号信息介绍,波米公布抽奖信息;

第1分半-第5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5分半-第10分:两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波米介绍节目流程(无剧透);

第10分-第19分半:“长镜头”:杨超结合《爆裂鼓手》开场,对比分析本片开场的5分钟长镜头,波米进行补充;两人均表达了对该长镜头的失望之情(无剧透):

第19分半-第40分半:杨超谈论《爱乐之城》的“问题”;波米谈及“优点”;(涉及剧透):

1、杨超认为“女主角人设”的俗套是最大问题;此外“天文馆失重”段落显示出该年轻导演“玛丽苏”的一面;

2、波米认为本片“爱情线”铺陈是最大亮点,并分析两人的关系转变动机,强调其全程未依赖台词表达;

随后两位主播在“本片是否存在大团圆结局”的问题上互有交锋;

第40分半-第1小时25分半:交换意见,杨超谈论《爱乐之城》的“优点”;波米谈及“问题”;(涉及剧透):

1、杨超认为本片作为“反爱情的爱情片”是最大亮点;而“男主角海边吹哨唱歌”与“女主角冲进影院”的场景是本片高光时刻;

2、波米认为本片“套路满满”,相当于“《那些年》+《喜剧之王》”音乐版;

3、波米重点谈及在细分歌舞片类型的情况下,本片因类型定位尴尬出现的种种问题;

4、两位主播借《瑟堡的雨伞》讨论本片在色彩使用及打光上的争议;

第1小时25分半-尾声:外延环节话题(涉及剧透):

1、波米借《歌厅》谈及歌舞片表达的多重可能;

2、两位主播谈及导演沙泽勒前作,波米提及《爱乐》前期融资轶事;杨超强调导演作品的“戾气”;

3、杨超谈及特朗普上台后,好莱坞在现实泥沼中谋求技术革新的可能性;

尾声歌曲:<Another Day Of Sun>(La La Land Cast)。

影片《爱乐之城》(La La Land)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礼帽》(1935)

《卡萨布兰卡》(1942)

《雨中曲》(1952)

《无因的反叛》(1955)

《历劫佳人》(1958)

《我是古巴》(1964)

《瑟堡的雨伞》(1964)

《爱情故事》(1970)

《歌厅》(1972)

《爵士春秋》(1979)

《好家伙》(1990)

《肖申克的救赎》(1994)

《廊桥遗梦》(1995)

《喜剧之王》(港版,1997)

《大事件》(2004)

《曾经》(2006)

《三傻大闹宝莱坞》(2009)

《公园长椅上的盖伊与玛德琳》(2009)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2011)

《弹雨里的爱情》(2013)

《醉乡民谣》(2013)

《爆裂鼓手》(2014)

《月光男孩》(2016)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44-eq6ur0 b1488068-b181-4454-8488-fbf8fe4659aa Sun, 12 Feb 2017 08: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杨超(《长江图》导演,国戏教师):8分;</p> <p>(杨超的其它打分:《谍影重重5》8分;《萨利机长》7分)</p> <p>波米:6.5分;</p> <p>《爱乐之城》(La La Land)平均分:约7.3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lt;City Of Stars - Pier&gt;(Ryan Gosling)</p> <p>第30秒-第1分半:嘉宾及公众号信息介绍,波米公布抽奖信息;</p> <p>第1分半-第5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5分半-第10分:两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波米介绍节目流程(无剧透);</p> <p>第10分-第19分半:“长镜头”:杨超结合《爆裂鼓手》开场,对比分析本片开场的5分钟长镜头,波米进行补充;两人均表达了对该长镜头的失望之情(无剧透):</p> <p>第19分半-第40分半:杨超谈论《爱乐之城》的“问题”;波米谈及“优点”;(涉及剧透):</p> <p>1、杨超认为“女主角人设”的俗套是最大问题;此外“天文馆失重”段落显示出该年轻导演“玛丽苏”的一面;</p> <p>2、波米认为本片“爱情线”铺陈是最大亮点,并分析两人的关系转变动机,强调其全程未依赖台词表达;</p> <p>随后两位主播在“本片是否存在大团圆结局”的问题上互有交锋;</p> <p>第40分半-第1小时25分半:交换意见,杨超谈论《爱乐之城》的“优点”;波米谈及“问题”;(涉及剧透):</p> <p>1、杨超认为本片作为“反爱情的爱情片”是最大亮点;而“男主角海边吹哨唱歌”与“女主角冲进影院”的场景是本片高光时刻;</p> <p>2、波米认为本片“套路满满”,相当于“《那些年》+《喜剧之王》”音乐版;</p> <p>3、波米重点谈及在细分歌舞片类型的情况下,本片因类型定位尴尬出现的种种问题;</p> <p>4、两位主播借《瑟堡的雨伞》讨论本片在色彩使用及打光上的争议;</p> <p>第1小时25分半-尾声:外延环节话题(涉及剧透):</p> <p>1、波米借《歌厅》谈及歌舞片表达的多重可能;</p> <p>2、两位主播谈及导演沙泽勒前作,波米提及《爱乐》前期融资轶事;杨超强调导演作品的“戾气”;</p> <p>3、杨超谈及特朗普上台后,好莱坞在现实泥沼中谋求技术革新的可能性;</p> <p>尾声歌曲:&lt;Another Day Of Sun&gt;(La La Land Cast)。</p> <p>影片《爱乐之城》(La La Land)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nbsp;</p> <p>《礼帽》(1935)</p> <p>《卡萨布兰卡》(1942)</p> <p>《雨中曲》(1952)</p> <p>《无因的反叛》(1955)</p> <p>《历劫佳人》(1958)</p> <p>《我是古巴》(1964)</p> <p>《瑟堡的雨伞》(1964)</p> <p>《爱情故事》(1970)</p> <p>《歌厅》(1972)</p> <p>《爵士春秋》(1979)</p> <p>《好家伙》(1990)</p> <p>《肖申克的救赎》(1994)</p> <p>《廊桥遗梦》(1995)</p> <p>《喜剧之王》(港版,1997)</p> <p>《大事件》(2004)</p> <p>《曾经》(2006)</p> <p>《三傻大闹宝莱坞》(2009)</p> <p>《公园长椅上的盖伊与玛德琳》(2009)</p> <p>《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2011)</p> <p>《弹雨里的爱情》(2013)</p> <p>《醉乡民谣》(2013)</p> <p>《爆裂鼓手》(2014)</p> <p>《月光男孩》(2016)</p> No 7111 full
<![CDATA[043《月光男孩》蓝色才不是最温暖的颜色]]> 主播打分:

海老鼠 (环球旅行家;个人公众号“Seamouse”;《魔弦传说》等4期嘉宾):7分;

(海老鼠的其它打分:《乘风破浪》7.5分;《大闹天竺》4分;《功夫瑜伽》4分)

吴琦(“单读”主编;豆瓣ID“57”;《长江图》等2期嘉宾):6分;

(吴琦的其它打分:《长江图》8分;《少年巴比伦》7分;《比利·林恩》7分)

波米:6.5分;

《月光男孩》(Moonlight)平均分:6.5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Cell Therapy》(Goodie Mob) 

第30秒-第1分半:嘉宾介绍及公众号信息介绍;

第1分半-第5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5分半-第8分: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波米介绍节目流程(无剧透);

第8分-第32分:海老鼠与波米谈及《月光男孩》的“亮点”,吴琦谈及影片“问题”;(涉及剧透):

1、海老鼠认为本片“不算太弯”是亮点,可以感受到该片的气息与疼痛感;

2、吴琦认为本片的问题是观众无法进入;

3、波米认为该片最大亮点是“摄影”,并着重谈及了“蓝色色调”、“运动镜头”及“浅景深”的使用;

随后吴琦与海老鼠谈及“《月光男孩》与王家卫电影”相似度的问题,海老鼠表示,除本片与《春光乍泄》插曲一致外,二者无交集;吴琦认为“是否像王家卫”不该作为讨论此片的切入点;

第32分-第1小时7分:交换意见,海老鼠与波米谈及《月光男孩》的“问题”,吴琦谈及“亮点”;(涉及剧透):

1、海老鼠认为该片所述问题与他个人经历关联不大,但也表示这是个人观感问题;

2、波米谈及本片在“人设”与“主题表达”等方面的问题或“投机”之处,核心问题:不是黑人故事能否成立?不是同性恋故事能否成立?

3、吴琦同样谈到上述问题,但对未来人们评价该片的地位表达了审慎态度;

第1小时7分-尾声:外延环节话题(涉及剧透):

1、海老鼠浅谈迈阿密匪帮文化与“黑人变丧尸”等奇闻;

2、波米与吴琦谈及“黑人街区电影”,波米着重介绍《街区男孩》与《为所应为》;

尾声歌曲:<Cucurrucucu Paloma>(Caetano Veloso)。

影片《月光男孩》(Moonlight)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R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疤面煞星》(新版,1983)

《德州巴黎》(1984)

《为所应为》(1989)

《神秘列车》(1989)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1991)

《街区男孩》(1991)

《阳光灿烂的日子》(1994)

《春光乍泄》(1997)

《对她说》(2002)

《天下无贼》(2004)

《断臂山》(2005)

《格莫拉》(2008)

《忧郁的解药》(2008)

《和谐课程》(2013)

《少年时代》(2014)

《冲出康普顿》(2015)

《索尔之子》(2015)

《我不是潘金莲》(2016)

《军火贩》(2016)

《第一夫人》(2016)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43-eq6uq8 97bd3641-0918-44db-b62f-d754de78ccbb Mon, 06 Feb 2017 08: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海老鼠 (环球旅行家;个人公众号“Seamouse”;《魔弦传说》等4期嘉宾):7分;</p> <p>(海老鼠的其它打分:《乘风破浪》7.5分;《大闹天竺》4分;《功夫瑜伽》4分)</p> <p>吴琦(“单读”主编;豆瓣ID“57”;《长江图》等2期嘉宾):6分;</p> <p>(吴琦的其它打分:《长江图》8分;《少年巴比伦》7分;《比利·林恩》7分)</p> <p>波米:6.5分;</p> <p>《月光男孩》(Moonlight)平均分:6.5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Cell Therapy》(Goodie Mob)&nbsp;</p> <p>第30秒-第1分半:嘉宾介绍及公众号信息介绍;</p> <p>第1分半-第5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5分半-第8分: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波米介绍节目流程(无剧透);</p> <p>第8分-第32分:海老鼠与波米谈及《月光男孩》的“亮点”,吴琦谈及影片“问题”;(涉及剧透):</p> <p>1、海老鼠认为本片“不算太弯”是亮点,可以感受到该片的气息与疼痛感;</p> <p>2、吴琦认为本片的问题是观众无法进入;</p> <p>3、波米认为该片最大亮点是“摄影”,并着重谈及了“蓝色色调”、“运动镜头”及“浅景深”的使用;</p> <p>随后吴琦与海老鼠谈及“《月光男孩》与王家卫电影”相似度的问题,海老鼠表示,除本片与《春光乍泄》插曲一致外,二者无交集;吴琦认为“是否像王家卫”不该作为讨论此片的切入点;</p> <p>第32分-第1小时7分:交换意见,海老鼠与波米谈及《月光男孩》的“问题”,吴琦谈及“亮点”;(涉及剧透):</p> <p>1、海老鼠认为该片所述问题与他个人经历关联不大,但也表示这是个人观感问题;</p> <p>2、波米谈及本片在“人设”与“主题表达”等方面的问题或“投机”之处,核心问题:不是黑人故事能否成立?不是同性恋故事能否成立?</p> <p>3、吴琦同样谈到上述问题,但对未来人们评价该片的地位表达了审慎态度;</p> <p>第1小时7分-尾声:外延环节话题(涉及剧透):</p> <p>1、海老鼠浅谈迈阿密匪帮文化与“黑人变丧尸”等奇闻;</p> <p>2、波米与吴琦谈及“黑人街区电影”,波米着重介绍《街区男孩》与《为所应为》;</p> <p>尾声歌曲:&lt;Cucurrucucu Paloma&gt;(Caetano Veloso)。</p> <p>影片《月光男孩》(Moonlight)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R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nbsp;</p> <p>《疤面煞星》(新版,1983)</p> <p>《德州巴黎》(1984)</p> <p>《为所应为》(1989)</p> <p>《神秘列车》(1989)</p> <p>《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1991)</p> <p>《街区男孩》(1991)</p> <p>《阳光灿烂的日子》(1994)</p> <p>《春光乍泄》(1997)</p> <p>《对她说》(2002)</p> <p>《天下无贼》(2004)</p> <p>《断臂山》(2005)</p> <p>《格莫拉》(2008)</p> <p>《忧郁的解药》(2008)</p> <p>《和谐课程》(2013)</p> <p>《少年时代》(2014)</p> <p>《冲出康普顿》(2015)</p> <p>《索尔之子》(2015)</p> <p>《我不是潘金莲》(2016)</p> <p>《军火贩》(2016)</p> <p>《第一夫人》(2016)</p> No 5589 full
<![CDATA[042《比海更深》是啊,哪有什么感情可以比海更深?]]> 主播打分:

小猱 (腾讯娱乐资深电影记者,豆瓣ID“猱困困”):7分;

柏小莲 (界面网娱乐频道负责人,公众号“喷了”,《黑处有什么》等2期嘉宾):8.5分;

(柏小莲的其它打分:《少年巴比伦》6.5分、《太空旅客》6分;《摆渡人》1分)

波米:7.5分;

《比海更深》(海よりもまだ深く)平均分:约7.7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BLUE LIGHT 横滨》(石田良子) 

第30秒-第2分钟:嘉宾介绍及公众号信息介绍;

第2分-第5分: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5分-第10分: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波米介绍节目流程(无剧透);

第10分-第37分:三位主播谈及《比海更深》的“剧情”;(涉及剧透):

1、小猱喜欢片中的“儿子”真吾,并认为该人物与她产生了最大共鸣;她由此谈到仪式感对于家庭的绑架,“春节何尝不是一种充满不情愿与形式感的团聚”;

2、柏小莲认为是枝裕和在全片构建了两组“父子”关系,并以“留白”方式展现“爷爷”一角是剧作亮点;

3、波米认为邓丽君原曲歌名及本片英文名即勾勒出全片主题,“一场送给家庭的喜丧”;

随后三位对比《非诚勿扰》系列详谈《比海更深》“细节处理”方面的精湛;柏小莲谈及是枝裕和在综艺节目上的“说谎”回忆;

第37分-1小时2分半:三位主播谈及《比海更深》的“人设”(涉及剧透):

1、小猱认为“前婆媳关系”的互动带出的是日本两代女性在婚姻观上的反差;

2、柏小莲结合日剧中真木阳子的角色,谈及真木阳子在片中的表演与定位;

3、波米谈及是枝裕和“顺用与反用明星形象”的设计,并强调是枝裕和是“基因决定论者”;

1小时2分半-尾声:外延环节话题(涉及剧透):

1、三位主播分别谈及自己最喜欢/最不喜欢的是枝裕和前作;

2、是枝裕和为何在戛纳高开低走?其作品社会表达的无力;

3、三位着重谈及《如父如子》优劣——“一个直男导演的终极局限”;

尾声歌曲:《别れの予感》(邓丽君)。

影片《比海更深》(海よりもまだ深く)重要信息:

本片日本分级:G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东京物语》(1953)

《安托万》系列(1959-1979)

《终结者1》(1984)

《童年往事》(1985)

《阳光灿烂的日子》(1994)

《幻之光》(1995)

《小武》(1997)

《下一站,天国》(1998)

《一个都不能少》(1999)

《距离》(2001)

《隐剑鬼爪》(2004)

《无人知晓》(2004)

《牧场之家好作伴》(2006)

《殡之森》(2007)

《步履不停》(2008)

《摔跤王》(2008)

《非诚勿扰》系列(2008-2010)

《观音山》(2011)

《万箭穿心》(2012)

《如父如子》(2013)

《再见溪谷》(2013)

《纸之月》(2014)

《海街日记》(2015)

《澄沙之味》(2015)

《无伴奏》(2016)

《家族之苦》(2016)

《咖啡公社》(2016)

《我是布莱克》(2016)

《降临》(2016)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42-eq6uov 0e13ebdd-d253-4f2f-b3af-a7372957f505 Fri, 27 Jan 2017 08: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小猱 (腾讯娱乐资深电影记者,豆瓣ID“猱困困”):7分;</p> <p>柏小莲 (界面网娱乐频道负责人,公众号“喷了”,《黑处有什么》等2期嘉宾):8.5分;</p> <p>(柏小莲的其它打分:《少年巴比伦》6.5分、《太空旅客》6分;《摆渡人》1分)</p> <p>波米:7.5分;</p> <p>《比海更深》(海よりもまだ深く)平均分:约7.7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BLUE LIGHT 横滨》(石田良子)&nbsp;</p> <p>第30秒-第2分钟:嘉宾介绍及公众号信息介绍;</p> <p>第2分-第5分: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p> <p>第5分-第10分: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波米介绍节目流程(无剧透);</p> <p>第10分-第37分:三位主播谈及《比海更深》的“剧情”;(涉及剧透):</p> <p>1、小猱喜欢片中的“儿子”真吾,并认为该人物与她产生了最大共鸣;她由此谈到仪式感对于家庭的绑架,“春节何尝不是一种充满不情愿与形式感的团聚”;</p> <p>2、柏小莲认为是枝裕和在全片构建了两组“父子”关系,并以“留白”方式展现“爷爷”一角是剧作亮点;</p> <p>3、波米认为邓丽君原曲歌名及本片英文名即勾勒出全片主题,“一场送给家庭的喜丧”;</p> <p>随后三位对比《非诚勿扰》系列详谈《比海更深》“细节处理”方面的精湛;柏小莲谈及是枝裕和在综艺节目上的“说谎”回忆;</p> <p>第37分-1小时2分半:三位主播谈及《比海更深》的“人设”(涉及剧透):</p> <p>1、小猱认为“前婆媳关系”的互动带出的是日本两代女性在婚姻观上的反差;</p> <p>2、柏小莲结合日剧中真木阳子的角色,谈及真木阳子在片中的表演与定位;</p> <p>3、波米谈及是枝裕和“顺用与反用明星形象”的设计,并强调是枝裕和是“基因决定论者”;</p> <p>1小时2分半-尾声:外延环节话题(涉及剧透):</p> <p>1、三位主播分别谈及自己最喜欢/最不喜欢的是枝裕和前作;</p> <p>2、是枝裕和为何在戛纳高开低走?其作品社会表达的无力;</p> <p>3、三位着重谈及《如父如子》优劣——“一个直男导演的终极局限”;</p> <p>尾声歌曲:《别れの予感》(邓丽君)。</p> <p>影片《比海更深》(海よりもまだ深く)重要信息:</p> <p>本片日本分级:G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nbsp;</p> <p>《东京物语》(1953)</p> <p>《安托万》系列(1959-1979)</p> <p>《终结者1》(1984)</p> <p>《童年往事》(1985)</p> <p>《阳光灿烂的日子》(1994)</p> <p>《幻之光》(1995)</p> <p>《小武》(1997)</p> <p>《下一站,天国》(1998)</p> <p>《一个都不能少》(1999)</p> <p>《距离》(2001)</p> <p>《隐剑鬼爪》(2004)</p> <p>《无人知晓》(2004)</p> <p>《牧场之家好作伴》(2006)</p> <p>《殡之森》(2007)</p> <p>《步履不停》(2008)</p> <p>《摔跤王》(2008)</p> <p>《非诚勿扰》系列(2008-2010)</p> <p>《观音山》(2011)</p> <p>《万箭穿心》(2012)</p> <p>《如父如子》(2013)</p> <p>《再见溪谷》(2013)</p> <p>《纸之月》(2014)</p> <p>《海街日记》(2015)</p> <p>《澄沙之味》(2015)</p> <p>《无伴奏》(2016)</p> <p>《家族之苦》(2016)</p> <p>《咖啡公社》(2016)</p> <p>《我是布莱克》(2016)</p> <p>《降临》(2016)</p> No 6057 full
<![CDATA[041《降临》还比肩库布里克?先把吕克·贝松超过去吧……]]> 主播打分:

田野 (“凤凰电影”前主编,资深电影人;《罗曼蒂克》等3期嘉宾):7.5分;

(田野的其它打分:《魔弦传说》6.5分;《情圣》6分;《罗曼蒂克》7.5分;)

隐形 (编剧,《星战外传》等6期嘉宾):6.5分;

(隐形的其它打分:《天空之眼》7.5分;《星战外传》7分;《屏住呼吸》6分;)

波米:6.5分;

《降临》(Arrival)平均分:约6.8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Heptapod B>(Jóhann Jóhannsson) 

第30秒-第2分钟:嘉宾介绍及公众号信息介绍;

第2分-第9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波米谈及《降临》的内地院线版中字存在严重翻译错误(无剧透);

第9分半-第16分半: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波米介绍节目流程(无剧透);

第17分-第44分半:田野和隐形谈论《降临》的“缺点”;波米谈论《降临》“优点”,随后三方互有辩驳;(涉及剧透):

1、田野认为本片的问题主要在“科幻想象”方面乏善可陈,没有“科幻情怀”,所有科幻奇观均是“重复前人”,如《深渊》及《2001太空漫游》;“大国政治”部分设定“可笑而业余”;

2、隐形认为本片节奏存在问题,开篇推进极其缓慢;概念推进全靠“台词”;

3、波米在谈及“优点”时着重肯定了《降临》采用“错位时间轴”结构的用意,结合《心花路放》谈及此片在结构与类型元素结合方面的亮点;

第44分半-1小时25分:交换意见:隐形和田野谈论《降临》优点;波米谈论缺点,几方再次展开辩论(涉及剧透):

1、田野介绍了原著小说作者特德·姜在科幻届的地位,并由此引出《降临》不同以往的设定思路极其最大亮点——“将与地外文明的交流过程本身作为影片重点”;

2、隐形认为本片内涵丰富、主旨清晰,片中出现的三类角色体现了王守仁(王阳明)心学思想中三类人的划分;

3、波米认为本片主旨混乱、视角错乱、自相矛盾;女主角的最终选择也毫无说服力并且附带“道德争议”;

随后三位主播就这一话题展开激烈争论;

1小时25分-尾声:外延环节话题(涉及剧透):

1、丹尼斯·维伦纽瓦以往电影作品及风格特征;波米强调其“魁北克”背景及其“政治挂帅”的电影特点;田野肯定其前作《理工学院》,批评其另一高分电影《焦土之城》;三位主播均表达了对《银翼杀手》续作的担心;

2、就《宿敌》对诺奖作品的改编谈维伦纽瓦在“小说改编”方面存在的亮点与问题;

3、由《降临》谈到中国科幻电影发展方向及《三体》电影版风格及导演人选问题;两位嘉宾均认为维伦纽瓦无法拍好《银翼杀手2》;田野推荐特德·姜另外一部科幻小说《商人和炼金术士之门》。

4、结合桑德拉·布洛克主演的《地心引力》,谈及艾米·亚当斯在《夜行动物》与本片表演;三位主播随后着重讨论“商将军究竟在隐射谁?”波米谈到本片“妆容”上存在的问题,谈到让刘晓庆与姜文主演《降临》的可能性;

尾声旋律:<The Nature of Daylight>(Max Richter) 

影片《降临》(Arrival)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2001太空漫游》(1968)

《银翼杀手1》(1982)

《深渊》(1989)

《8月32日》(1998)

《毒品网络》(2000)

《大象》(2003)

《美国战队:世界警察》(2004)

《地球停转之日》(新版,2008)

《理工学院》(2009)

《焦土之城》(2010)

《宿敌》(2013)

《超人:钢铁之躯》(2013)

《环太平洋》(2013)

《囚徒》(2013)

《心花路放》(2014)

《超体》(2014)

《星际穿越》(2014)

《边境杀手》(2015)

《火星救援》(2015)

《夜行动物》(2016)

《太空旅客》(2016)

《银翼杀手2049》(2017)

《三体》(待定)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41-eq6tlu 41b8921c-b039-43a4-bb57-dfe99cd3f99a Sun, 22 Jan 2017 07: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田野 (“凤凰电影”前主编,资深电影人;《罗曼蒂克》等3期嘉宾):7.5分;</p> <p>(田野的其它打分:《魔弦传说》6.5分;《情圣》6分;《罗曼蒂克》7.5分;)</p> <p>隐形 (编剧,《星战外传》等6期嘉宾):6.5分;</p> <p>(隐形的其它打分:《天空之眼》7.5分;《星战外传》7分;《屏住呼吸》6分;)</p> <p>波米:6.5分;</p> <p>《降临》(Arrival)平均分:约6.8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开场曲:&lt;Heptapod B&gt;(Jóhann Jóhannsson)&nbsp;</p> <p>第30秒-第2分钟:嘉宾介绍及公众号信息介绍;</p> <p>第2分-第9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波米谈及《降临》的内地院线版中字存在严重翻译错误(无剧透);</p> <p>第9分半-第16分半: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波米介绍节目流程(无剧透);</p> <p>第17分-第44分半:田野和隐形谈论《降临》的“缺点”;波米谈论《降临》“优点”,随后三方互有辩驳;(涉及剧透):</p> <p>1、田野认为本片的问题主要在“科幻想象”方面乏善可陈,没有“科幻情怀”,所有科幻奇观均是“重复前人”,如《深渊》及《2001太空漫游》;“大国政治”部分设定“可笑而业余”;</p> <p>2、隐形认为本片节奏存在问题,开篇推进极其缓慢;概念推进全靠“台词”;</p> <p>3、波米在谈及“优点”时着重肯定了《降临》采用“错位时间轴”结构的用意,结合《心花路放》谈及此片在结构与类型元素结合方面的亮点;</p> <p>第44分半-1小时25分:交换意见:隐形和田野谈论《降临》优点;波米谈论缺点,几方再次展开辩论(涉及剧透):</p> <p>1、田野介绍了原著小说作者特德·姜在科幻届的地位,并由此引出《降临》不同以往的设定思路极其最大亮点——“将与地外文明的交流过程本身作为影片重点”;</p> <p>2、隐形认为本片内涵丰富、主旨清晰,片中出现的三类角色体现了王守仁(王阳明)心学思想中三类人的划分;</p> <p>3、波米认为本片主旨混乱、视角错乱、自相矛盾;女主角的最终选择也毫无说服力并且附带“道德争议”;</p> <p>随后三位主播就这一话题展开激烈争论;</p> <p>1小时25分-尾声:外延环节话题(涉及剧透):</p> <p>1、丹尼斯·维伦纽瓦以往电影作品及风格特征;波米强调其“魁北克”背景及其“政治挂帅”的电影特点;田野肯定其前作《理工学院》,批评其另一高分电影《焦土之城》;三位主播均表达了对《银翼杀手》续作的担心;</p> <p>2、就《宿敌》对诺奖作品的改编谈维伦纽瓦在“小说改编”方面存在的亮点与问题;</p> <p>3、由《降临》谈到中国科幻电影发展方向及《三体》电影版风格及导演人选问题;两位嘉宾均认为维伦纽瓦无法拍好《银翼杀手2》;田野推荐特德·姜另外一部科幻小说《商人和炼金术士之门》。</p> <p>4、结合桑德拉·布洛克主演的《地心引力》,谈及艾米·亚当斯在《夜行动物》与本片表演;三位主播随后着重讨论“商将军究竟在隐射谁?”波米谈到本片“妆容”上存在的问题,谈到让刘晓庆与姜文主演《降临》的可能性;</p> <p>尾声旋律:&lt;The Nature of Daylight&gt;(Max Richter)&nbsp;</p> <p>影片《降临》(Arrival)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nbsp;</p> <p>《2001太空漫游》(1968)</p> <p>《银翼杀手1》(1982)</p> <p>《深渊》(1989)</p> <p>《8月32日》(1998)</p> <p>《毒品网络》(2000)</p> <p>《大象》(2003)</p> <p>《美国战队:世界警察》(2004)</p> <p>《地球停转之日》(新版,2008)</p> <p>《理工学院》(2009)</p> <p>《焦土之城》(2010)</p> <p>《宿敌》(2013)</p> <p>《超人:钢铁之躯》(2013)</p> <p>《环太平洋》(2013)</p> <p>《囚徒》(2013)</p> <p>《心花路放》(2014)</p> <p>《超体》(2014)</p> <p>《星际穿越》(2014)</p> <p>《边境杀手》(2015)</p> <p>《火星救援》(2015)</p> <p>《夜行动物》(2016)</p> <p>《太空旅客》(2016)</p> <p>《银翼杀手2049》(2017)</p> <p>《三体》(待定)</p> No 7462 full
<![CDATA[040《魔弦传说》用东方符号就值得跪舔?那《长城》呢?]]> 主播打分:

海老鼠 (环球旅行家;个人公众号“Seamouse”;《我不是潘金莲》等3期嘉宾):3分;

(海老鼠的其它打分:《天空之眼》9分;《我不是潘金莲》9分;《长城》5分;)

波米:5分;

《魔弦传说》(Kubo and the Two Strings)平均分:4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片头曲:<While My Guitar Gently Weeps>(Regina Spektor) 

30秒-2分半:嘉宾介绍及公众号信息介绍;

3分半-7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波米谈及本片原始译名《久保与二弦琴》存在严重翻译错误(无剧透);

7分半-10分半:两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波米介绍节目流程(无剧透);

10分半-27分半:两位嘉宾谈及《魔弦传说》的“剧情”(涉及剧透):

海老鼠认为该片谈“大爱”的主题太过说教,让人昏昏欲睡;波米对比《佩小姐》谈及影片剧情层面的种种问题;

27分半-37分:两位嘉宾谈及《魔弦传说》的“人设”(涉及剧透):

海老鼠结合《功夫熊猫》分析此片差在何处;波米谈及人设方面“美式笑料”与“日本背景”的精分式脱节;

37分-尾声:外延环节话题(涉及剧透):

1、两位主播泛谈“定格动画”,海老鼠说他认为最好的定格动画是1979年的《故事中的故事》;

2、两位主播谈及观众看待东西方动画片“双标”的问题,波米认为大众在对待《大鱼海棠》和《魔弦传说》这两部问题同样严重时完全“双标”,而营销号鼓吹的“耐克公子富二代传奇”和“匠人精神”宣传起到了带节奏的作用;

3、海老鼠浅谈《长城》与《魔弦传说》在“东西方文化元素混搭”方面的对比,海老鼠认为《长城》略好于《魔弦传说》;

4、两位主播浅谈“富二代跨界”潮流;波米认为梅根·埃里森是个中翘楚;海老鼠肯定汤姆·福特的才气;

片尾曲:<While My Guitar Gently Weeps>(George Harrison) 

影片《魔弦传说》(Kubo and the Two Strings)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PG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月球旅行记》(1902)

《一个美国人在巴黎》(1951)

《故事中的故事》(1979)

《超级无敌掌门狗》系列(1989-2010)

《贪吃树》(2000)

《功夫》(2004)

《十面埋伏》(2005)

《赎罪》(2007)

《功夫熊猫1》(2008)

《鬼妈妈》(2009)

《通灵男孩诺曼》(2012)

《天注定》(2013)

《荒蛮故事》(2014)

《小羊肖恩》(2015)

《初恋这首情歌》(2016)

《大鱼海棠》(2016)

《佩小姐的奇幻城堡》(2016)

《长城》(2016)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40-eq6t53 0194e5ae-a170-46d5-926f-6064e6fce3a8 Sun, 15 Jan 2017 06: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海老鼠 (环球旅行家;个人公众号“Seamouse”;《我不是潘金莲》等3期嘉宾):3分;</p> <p>(海老鼠的其它打分:《天空之眼》9分;《我不是潘金莲》9分;《长城》5分;)</p> <p>波米:5分;</p> <p>《魔弦传说》(Kubo and the Two Strings)平均分:4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片头曲:&lt;While My Guitar Gently Weeps&gt;(Regina Spektor)&nbsp;</p> <p>30秒-2分半:嘉宾介绍及公众号信息介绍;</p> <p>3分半-7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波米谈及本片原始译名《久保与二弦琴》存在严重翻译错误(无剧透);</p> <p>7分半-10分半:两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波米介绍节目流程(无剧透);</p> <p>10分半-27分半:两位嘉宾谈及《魔弦传说》的“剧情”(涉及剧透):</p> <p>海老鼠认为该片谈“大爱”的主题太过说教,让人昏昏欲睡;波米对比《佩小姐》谈及影片剧情层面的种种问题;</p> <p>27分半-37分:两位嘉宾谈及《魔弦传说》的“人设”(涉及剧透):</p> <p>海老鼠结合《功夫熊猫》分析此片差在何处;波米谈及人设方面“美式笑料”与“日本背景”的精分式脱节;</p> <p>37分-尾声:外延环节话题(涉及剧透):</p> <p>1、两位主播泛谈“定格动画”,海老鼠说他认为最好的定格动画是1979年的《故事中的故事》;</p> <p>2、两位主播谈及观众看待东西方动画片“双标”的问题,波米认为大众在对待《大鱼海棠》和《魔弦传说》这两部问题同样严重时完全“双标”,而营销号鼓吹的“耐克公子富二代传奇”和“匠人精神”宣传起到了带节奏的作用;</p> <p>3、海老鼠浅谈《长城》与《魔弦传说》在“东西方文化元素混搭”方面的对比,海老鼠认为《长城》略好于《魔弦传说》;</p> <p>4、两位主播浅谈“富二代跨界”潮流;波米认为梅根·埃里森是个中翘楚;海老鼠肯定汤姆·福特的才气;</p> <p>片尾曲:&lt;While My Guitar Gently Weeps&gt;(George Harrison)&nbsp;</p> <p>影片《魔弦传说》(Kubo and the Two Strings)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PG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nbsp;</p> <p>《月球旅行记》(1902)</p> <p>《一个美国人在巴黎》(1951)</p> <p>《故事中的故事》(1979)</p> <p>《超级无敌掌门狗》系列(1989-2010)</p> <p>《贪吃树》(2000)</p> <p>《功夫》(2004)</p> <p>《十面埋伏》(2005)</p> <p>《赎罪》(2007)</p> <p>《功夫熊猫1》(2008)</p> <p>《鬼妈妈》(2009)</p> <p>《通灵男孩诺曼》(2012)</p> <p>《天注定》(2013)</p> <p>《荒蛮故事》(2014)</p> <p>《小羊肖恩》(2015)</p> <p>《初恋这首情歌》(2016)</p> <p>《大鱼海棠》(2016)</p> <p>《佩小姐的奇幻城堡》(2016)</p> <p>《长城》(2016)</p> No 3592 full
<![CDATA[039《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侠盗》和《长城》剧本出自一人,姜文为啥拒了后者演前者……]]> 主播打分:

粉丝版嘉宾:迪奥(星战死忠,501中国驻防军成员):粉丝心态:10分;客观心态:6分;

普通版嘉宾:隐形(编剧,《屏住呼吸》等5期嘉宾):7分;

波米:7分;

《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平均分:7.5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以下流程以完整版时间轴为准)

片头曲:<A Long Ride Ahead>/<Wobani Imperial Labor Camp>(Michael Giacchino) 

30秒-3分半:嘉宾介绍及公众号抽奖信息介绍;

3分半-15分半:影片信息介绍,迪奥谈及本片字幕译制水准较高;波米谈及本片国配有姜文本人参与完成(无剧透);

15分半-26分半:两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波米介绍节目流程(无剧透);

26分半-38分:迪奥谈论《侠盗一号》“优缺点”(涉及剧透):

迪奥认为《侠盗》的主要缺点是节奏太拖沓,而优点则是并非像《星战7:原力觉醒》那样刻意迎合粉丝;

38分-1小时28分:隐形谈论《侠盗一号》优点;波米谈论缺点(涉及剧透):

1、隐形认为本片在气氛把握和对于《星战》正传电影的承接都是亮点,同时肯定了复活“塔金总督”的CG技术;

2、波米对影片中后段的每一个重要段落进行“逐一分析”,详谈本片在主角人设方面的巨大问题,并认为本片在义军的设计上无法与《星战4:新希望》进行很好的衔接;

1小时28分-2小时15分:交换意见:隐形谈论《侠盗一号》缺点;波米谈论优点(涉及剧透):

1、隐形认为《侠盗一号》在“绝望感”营造上略显不足;

2、波米认为《侠盗一号》的主要优点为“塔金总督”这一反派支线的设计;

2小时15分-3小时:外延环节话题1(涉及剧透):

1、波米详谈对《星战》前传三部曲的看法;不认同所有“抬迪士尼《星战》、贬卢卡斯《前传》”的看法;

2、隐形谈“姜文”在《侠盗》采访时提及的有关“从不看《星战》”、“美国航母多”等争议言论;

3小时-尾声:外延环节话题2(涉及剧透):

1、迪奥谈论“莱娅公主”凯丽·费雪(Carrie Fisher)去世;迪奥详谈了他与费雪本人多次见面的经历与追忆;

片尾曲:<Binary Sunset Remix>(Coyote Kisses/John Williams)

影片《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渡江侦察记》(1954)

《500年后》(又名《THX-1138》,1970)

《美国风情画》(1973)

《来自边缘的明信片》(1990)

《疯狂店员》(1994)

《最后的武士》(2003)

《谍影重重3》(2007)

《叶问1》(2008)

《纽约,我爱你》(姜文篇;2009)

《X战警前传:第一战》(2011)

《关云长》(2011)

《一代宗师》(2013)

《美国队长3:内战》(2016)

《树大招风》(2016)

《湄公河行动》(2016)

《长城》(2016)

所有《星球大战》正传电影(1977-2015)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39-eq6t4e 4bd042a1-d03f-4c4f-a6de-a2d3d2a6f2d4 Tue, 10 Jan 2017 06: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粉丝版嘉宾:迪奥(星战死忠,501中国驻防军成员):粉丝心态:10分;客观心态:6分;</p> <p>普通版嘉宾:隐形(编剧,《屏住呼吸》等5期嘉宾):7分;</p> <p>波米:7分;</p> <p>《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平均分:7.5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以下流程以完整版时间轴为准)</p> <p>片头曲:&lt;A Long Ride Ahead&gt;/&lt;Wobani Imperial Labor Camp&gt;(Michael Giacchino)&nbsp;</p> <p>30秒-3分半:嘉宾介绍及公众号抽奖信息介绍;</p> <p>3分半-15分半:影片信息介绍,迪奥谈及本片字幕译制水准较高;波米谈及本片国配有姜文本人参与完成(无剧透);</p> <p>15分半-26分半:两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波米介绍节目流程(无剧透);</p> <p>26分半-38分:迪奥谈论《侠盗一号》“优缺点”(涉及剧透):</p> <p>迪奥认为《侠盗》的主要缺点是节奏太拖沓,而优点则是并非像《星战7:原力觉醒》那样刻意迎合粉丝;</p> <p>38分-1小时28分:隐形谈论《侠盗一号》优点;波米谈论缺点(涉及剧透):</p> <p>1、隐形认为本片在气氛把握和对于《星战》正传电影的承接都是亮点,同时肯定了复活“塔金总督”的CG技术;</p> <p>2、波米对影片中后段的每一个重要段落进行“逐一分析”,详谈本片在主角人设方面的巨大问题,并认为本片在义军的设计上无法与《星战4:新希望》进行很好的衔接;</p> <p>1小时28分-2小时15分:交换意见:隐形谈论《侠盗一号》缺点;波米谈论优点(涉及剧透):</p> <p>1、隐形认为《侠盗一号》在“绝望感”营造上略显不足;</p> <p>2、波米认为《侠盗一号》的主要优点为“塔金总督”这一反派支线的设计;</p> <p>2小时15分-3小时:外延环节话题1(涉及剧透):</p> <p>1、波米详谈对《星战》前传三部曲的看法;不认同所有“抬迪士尼《星战》、贬卢卡斯《前传》”的看法;</p> <p>2、隐形谈“姜文”在《侠盗》采访时提及的有关“从不看《星战》”、“美国航母多”等争议言论;</p> <p>3小时-尾声:外延环节话题2(涉及剧透):</p> <p>1、迪奥谈论“莱娅公主”凯丽·费雪(Carrie Fisher)去世;迪奥详谈了他与费雪本人多次见面的经历与追忆;</p> <p>片尾曲:&lt;Binary Sunset Remix&gt;(Coyote Kisses/John Williams)</p> <p>影片《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nbsp;</p> <p>《渡江侦察记》(1954)</p> <p>《500年后》(又名《THX-1138》,1970)</p> <p>《美国风情画》(1973)</p> <p>《来自边缘的明信片》(1990)</p> <p>《疯狂店员》(1994)</p> <p>《最后的武士》(2003)</p> <p>《谍影重重3》(2007)</p> <p>《叶问1》(2008)</p> <p>《纽约,我爱你》(姜文篇;2009)</p> <p>《X战警前传:第一战》(2011)</p> <p>《关云长》(2011)</p> <p>《一代宗师》(2013)</p> <p>《美国队长3:内战》(2016)</p> <p>《树大招风》(2016)</p> <p>《湄公河行动》(2016)</p> <p>《长城》(2016)</p> <p>所有《星球大战》正传电影(1977-2015)</p> No 13088 full
<![CDATA[038《夜行动物》只是汤姆·福特的又一款化妆品]]> 主播打分:

雷普利(凤凰电影前编辑,《罗曼蒂克》等7期嘉宾):7分;

(雷普利的其它打分:《长江图》8分;《罗曼蒂克》7.5分;《我在故宫修文物》7.5分;)

波米:7分;

《夜行动物》平均分:7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片头曲:《我的滑板鞋》(庞麦郎);

0-2分:嘉宾介绍及公众号宣传;

2分-9分:影片信息介绍;波米详谈《夜行动物》目前资源的删减细节(轻微涉及剧透);

9分-12分:两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波米介绍节目流程(无剧透);

12分-47分半:两位主播谈论《夜行动物》“剧情”(涉及剧透):

1、雷普利认为本片的结局非常震撼、三线结构也很独特;

2、对比《时时刻刻》,波米认为三线失衡是本片最大问题,德州线过于商业类型片套路;

47分半-1小时17分:两位主播谈论《夜行动物》“人设”(涉及剧透):

1、雷普利认为艾米·亚当斯的角色是一大亮点,但大部分角色均较为扁平,暴露了汤姆·福特作为导演的局限性;

2、波米认为本片仅有杰克·吉伦哈尔的角色塑造较为完整。

1小时17分-尾声:外延环节话题(涉及剧透):

1、雷普利详谈王家卫对汤姆·福特的影响;

2、两位主播对比另一部德州题材电影《赴汤蹈火》来看《夜行动物》里的德州;

片尾曲:<Mothers>(Abel Korzeniowski)。

影片《夜行动物》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R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时时刻刻》(2002)

《革命之路》(2008)

《单身男子》(2009)

《无人区》(2013)

《微爱》(2014)

《霓虹恶魔》(2016)

《赴汤蹈火》(2016)

《情圣》(2016)

《降临》(2016)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38-eq6t40 42cda4e3-6a53-43e6-a5a7-c380b6da8fb4 Tue, 03 Jan 2017 06: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雷普利(凤凰电影前编辑,《罗曼蒂克》等7期嘉宾):7分;</p> <p>(雷普利的其它打分:《长江图》8分;《罗曼蒂克》7.5分;《我在故宫修文物》7.5分;)</p> <p>波米:7分;</p> <p>《夜行动物》平均分:7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片头曲:《我的滑板鞋》(庞麦郎);</p> <p>0-2分:嘉宾介绍及公众号宣传;</p> <p>2分-9分:影片信息介绍;波米详谈《夜行动物》目前资源的删减细节(轻微涉及剧透);</p> <p>9分-12分:两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波米介绍节目流程(无剧透);</p> <p>12分-47分半:两位主播谈论《夜行动物》“剧情”(涉及剧透):</p> <p>1、雷普利认为本片的结局非常震撼、三线结构也很独特;</p> <p>2、对比《时时刻刻》,波米认为三线失衡是本片最大问题,德州线过于商业类型片套路;</p> <p>47分半-1小时17分:两位主播谈论《夜行动物》“人设”(涉及剧透):</p> <p>1、雷普利认为艾米·亚当斯的角色是一大亮点,但大部分角色均较为扁平,暴露了汤姆·福特作为导演的局限性;</p> <p>2、波米认为本片仅有杰克·吉伦哈尔的角色塑造较为完整。</p> <p>1小时17分-尾声:外延环节话题(涉及剧透):</p> <p>1、雷普利详谈王家卫对汤姆·福特的影响;</p> <p>2、两位主播对比另一部德州题材电影《赴汤蹈火》来看《夜行动物》里的德州;</p> <p>片尾曲:&lt;Mothers&gt;(Abel Korzeniowski)。</p> <p>影片《夜行动物》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R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nbsp;</p> <p>《时时刻刻》(2002)</p> <p>《革命之路》(2008)</p> <p>《单身男子》(2009)</p> <p>《无人区》(2013)</p> <p>《微爱》(2014)</p> <p>《霓虹恶魔》(2016)</p> <p>《赴汤蹈火》(2016)</p> <p>《情圣》(2016)</p> <p>《降临》(2016)</p> No 5550 full
<![CDATA[037《罗曼蒂克消亡史》2016,送你最后一支华尔兹]]> 主播打分:

田野(凤凰电影前主编,资深电影人,《完美陌生人》等2期嘉宾):8分;

(田野的其它打分:《完美陌生人》7.5分;《三人行》7分)

雷普利(凤凰电影前编辑,《咖啡公社》等6期嘉宾):7.5分;

(雷普利的其它打分:《长江图》8分;《我在故宫修文物》7.5分;《塔洛》7分;)

波米:7分;

《罗曼蒂克消亡史》平均分:7.5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片头曲:<Take Me To Shanghai>(John Hughes/Íse Downes);

0-1分半:嘉宾介绍及公众号宣传;

1分半-5分半:影片信息介绍;

6分半-9分:两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波米介绍节目流程(无剧透);

9分-34分:波米谈论《罗曼蒂克消亡史》存在的各方面“不足”,田野与雷普利则谈及影片的“亮点”(涉及剧透):

1、波米认为本片问题有三:1、迷影元素:“莱昂内”与“昆汀”的风格元素无法共生于一部电影;2、葛优的表演与其角色设定有严重问题;3、“抗战后-1949年”时期几乎完全留白,“消亡”的最后过程未能交代;

2、田野认为本片是《摇啊摇》之后内地唯一“黑帮片”;雷普利认为浅野忠信的渡部一角是目前内地影史上出现过的最生动的“日本鬼子”形象;

34分-1小时24分:交换意见,田野与雷普利谈及影片存在的“不足”,波米谈论《罗曼蒂克消亡史》的亮点(涉及剧透);

1小时24分-尾声:外延环节两位主播谈及(涉及剧透):从《罗曼蒂克》与《一步之遥》看中国导演的“民国情结”;

片尾曲:<你在何处,我父>(大石幸次郎)。

影片《罗曼蒂克消亡史》重要信息:

本片推断分级:R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莉莉玛莲》(1981)

《美国往事》(1984)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1995)

《第三个人》(程耳版,2007)

《无耻混蛋》(2009)

《边境风云》(2012)

《一代宗师》(2013)

《一步之遥》(2014)

《师父》(2015)

《箭士柳白猿》(2016)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372016-eq6t36 a3c9f711-fc6b-4306-8d31-a71c0fbfde7a Mon, 26 Dec 2016 06: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田野(凤凰电影前主编,资深电影人,《完美陌生人》等2期嘉宾):8分;</p> <p>(田野的其它打分:《完美陌生人》7.5分;《三人行》7分)</p> <p>雷普利(凤凰电影前编辑,《咖啡公社》等6期嘉宾):7.5分;</p> <p>(雷普利的其它打分:《长江图》8分;《我在故宫修文物》7.5分;《塔洛》7分;)</p> <p>波米:7分;</p> <p>《罗曼蒂克消亡史》平均分:7.5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片头曲:&lt;Take Me To Shanghai&gt;(John Hughes/Íse Downes);</p> <p>0-1分半:嘉宾介绍及公众号宣传;</p> <p>1分半-5分半:影片信息介绍;</p> <p>6分半-9分:两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波米介绍节目流程(无剧透);</p> <p>9分-34分:波米谈论《罗曼蒂克消亡史》存在的各方面“不足”,田野与雷普利则谈及影片的“亮点”(涉及剧透):</p> <p>1、波米认为本片问题有三:1、迷影元素:“莱昂内”与“昆汀”的风格元素无法共生于一部电影;2、葛优的表演与其角色设定有严重问题;3、“抗战后-1949年”时期几乎完全留白,“消亡”的最后过程未能交代;</p> <p>2、田野认为本片是《摇啊摇》之后内地唯一“黑帮片”;雷普利认为浅野忠信的渡部一角是目前内地影史上出现过的最生动的“日本鬼子”形象;</p> <p>34分-1小时24分:交换意见,田野与雷普利谈及影片存在的“不足”,波米谈论《罗曼蒂克消亡史》的亮点(涉及剧透);</p> <p>1小时24分-尾声:外延环节两位主播谈及(涉及剧透):从《罗曼蒂克》与《一步之遥》看中国导演的“民国情结”;</p> <p>片尾曲:&lt;你在何处,我父&gt;(大石幸次郎)。</p> <p>影片《罗曼蒂克消亡史》重要信息:</p> <p>本片推断分级:R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nbsp;</p> <p>《莉莉玛莲》(1981)</p> <p>《美国往事》(1984)</p> <p>《摇啊摇,摇到外婆桥》(1995)</p> <p>《第三个人》(程耳版,2007)</p> <p>《无耻混蛋》(2009)</p> <p>《边境风云》(2012)</p> <p>《一代宗师》(2013)</p> <p>《一步之遥》(2014)</p> <p>《师父》(2015)</p> <p>《箭士柳白猿》(2016)</p> No 7194 full
<![CDATA[036《萨利机长》中美两国主旋律的差距就反映在《长城》和本片的对比上……]]> 主播打分:

杨超(《长江图》导演,国戏教师):7分;

他的其它打分:《谍影重重5》8分;

波米:7分;

《萨利机长》(Sully)平均分:7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片头曲:<Sully Suite>(Clint Eastwood/The Tierney Sutton Band/Christian Jacob);

0-1分半:嘉宾介绍及公众号宣传;

1分半-6分半:影片信息介绍;

6分半-9分:两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波米介绍节目流程(无剧透);

9分-55分半:两人围绕《萨利机长》“剧情”方面展开详细讨论(涉及剧透):

1、杨超分析《萨利机长》“手法高超,主题孱弱”;点出此片格局较小,对主人公内心描写敷于表面;但肯定了《萨利机长》的剧作亮点;

2、波米谈及《萨利机长》的闪回运用与部分细节亮点;

3、两位主播详细就《萨利机长》与《迫降航班》的异同比较两片优缺点;

55分半-1小时13分:两人围绕《萨利机长》“人设”方面展开讨论(涉及剧透):

1、杨超谈及本片在“人设”方面的问题:主角的“B故事”是否成立及反派设置是否强大;波米谈及NTSB为何在片中被塑造成SB;

2、两位主播谈及汤姆·汉克斯的表演以及汉克斯美国“国民演员”的文化符号价值和因此带来的表演局限;

1小时13分-尾声:外延环节两位主播谈及(涉及剧透):

1、好莱坞真人真事改编电影的风潮与改编边界;

2、借《紧急迫降》与《湄公河行动》延展讨论国产片在真人题材改编上的拍摄可能与阻碍;

片尾曲:<Flying Home>(Clint Eastwood/The Tierney Sutton Band/Christian Jacob)。

影片《萨利机长》(Sully)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辛德勒名单》(1993)

《龙卷风》(1996)

《紧急迫降》(2000)

《金刚》(2005)

《人山人海》(2011)

《迫降航班》(2012)

《狐狸猎手》(2014)

《鸟人》(2014)

《火锅英雄》(2016)

《湄公河行动》(2016)

《深海浩劫》(2016)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2016)

《斯诺登》(2016)

《血战钢锯岭》(2016)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36-eq6t20 f552eb80-21a2-4fe0-9ca5-2a85dc50dbd2 Sun, 18 Dec 2016 06: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杨超(《长江图》导演,国戏教师):7分;</p> <p>他的其它打分:《谍影重重5》8分;</p> <p>波米:7分;</p> <p>《萨利机长》(Sully)平均分:7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片头曲:&lt;Sully Suite&gt;(Clint Eastwood/The Tierney Sutton Band/Christian Jacob);</p> <p>0-1分半:嘉宾介绍及公众号宣传;</p> <p>1分半-6分半:影片信息介绍;</p> <p>6分半-9分:两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波米介绍节目流程(无剧透);</p> <p>9分-55分半:两人围绕《萨利机长》“剧情”方面展开详细讨论(涉及剧透):</p> <p>1、杨超分析《萨利机长》“手法高超,主题孱弱”;点出此片格局较小,对主人公内心描写敷于表面;但肯定了《萨利机长》的剧作亮点;</p> <p>2、波米谈及《萨利机长》的闪回运用与部分细节亮点;</p> <p>3、两位主播详细就《萨利机长》与《迫降航班》的异同比较两片优缺点;</p> <p>55分半-1小时13分:两人围绕《萨利机长》“人设”方面展开讨论(涉及剧透):</p> <p>1、杨超谈及本片在“人设”方面的问题:主角的“B故事”是否成立及反派设置是否强大;波米谈及NTSB为何在片中被塑造成SB;</p> <p>2、两位主播谈及汤姆·汉克斯的表演以及汉克斯美国“国民演员”的文化符号价值和因此带来的表演局限;</p> <p>1小时13分-尾声:外延环节两位主播谈及(涉及剧透):</p> <p>1、好莱坞真人真事改编电影的风潮与改编边界;</p> <p>2、借《紧急迫降》与《湄公河行动》延展讨论国产片在真人题材改编上的拍摄可能与阻碍;</p> <p>片尾曲:&lt;Flying Home&gt;(Clint Eastwood/The Tierney Sutton Band/Christian Jacob)。</p> <p>影片《萨利机长》(Sully)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nbsp;</p> <p>《辛德勒名单》(1993)</p> <p>《龙卷风》(1996)</p> <p>《紧急迫降》(2000)</p> <p>《金刚》(2005)</p> <p>《人山人海》(2011)</p> <p>《迫降航班》(2012)</p> <p>《狐狸猎手》(2014)</p> <p>《鸟人》(2014)</p> <p>《火锅英雄》(2016)</p> <p>《湄公河行动》(2016)</p> <p>《深海浩劫》(2016)</p> <p>《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2016)</p> <p>《斯诺登》(2016)</p> <p>《血战钢锯岭》(2016)</p> No 6591 full
<![CDATA[035《血战钢锯岭》暴力更暴力!梅尔吉布森的慕残癖情结与割喉美学]]> 主播打分:

张瑞(时光网前任高级编、记者):7.5分;

波米:7.5分;

《血战钢锯岭》平均分:7.5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片头曲:<Bodies>(Drowning Pool);

0-半分:嘉宾介绍及公众号宣传;

半分-8分:影片信息介绍;

8分-10分半:两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波米介绍节目流程(无剧透);

11分-1时16分:两人围绕《钢锯岭》“剧情”方面展开详细讨论(涉及剧透):

1、张瑞概述《钢锯岭》剧情上的亮点及导演个人风格在片中的作用;

2、波米简单分析此片结构——“道路·真理·生命”三段式;

3、两人结合《受难》讨论《钢锯岭》宗教类型片属性是否大于其战争类型片属性;

4、波米重点谈论本片的“宗教神迹”与“实战场面”的平衡问题;

1时16分-1小时32分半:两人围绕《钢锯岭》“人设”方面展开简略讨论(涉及剧透):

1、波米谈及《钢锯岭》主角与吉布森在《危险人物》等片中的银幕形象的关联;

2、张瑞重点谈及本片在人设方面存在的严重硬伤;

1小时32分半-尾声:外延环节两位主播谈及(涉及剧透):

1、梅尔·吉布森的“暴力基因”——重点盘点“割喉”及“解剖类祭祀场面”迷恋;

2、梅尔·吉布森与姜文的相似性——狂飙荷尔蒙的动作场景、对于“斩首”等杀人仪式感的迷恋;以及二人在作品“思辨性”上的差距。

片尾曲:<Praying>(Rupert Gregson-Williams)

影片《血战钢锯岭》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R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巨蟒与圣杯》(1975)

《疯狂的麦克斯1-3》(1979-1985)

《全金属外壳》(1987)

《基督的最后诱惑》(1988)

《活着》(1994)

《阿甘正传》(1994)

《勇敢的心》(1995)

《拯救大兵瑞恩》(1998)

《危险人物》(1999)

《珍珠港》(2001)

《黑鹰坠落》(2001)

《受难》(又名《耶稣受难记》,2004)

《金刚》(2005)

《启示》(2006)

《集结号》(2007)

《一九四二》(2012)

《孤独的幸存者》(2014)

《狂怒》(2015)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2016)

《萨利机长》(2016)

《会计刺客》(2016)

《沉默》(2016)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35-eq6t14 19a27ac7-4a26-42ef-9249-5910052b8d84 Mon, 12 Dec 2016 06: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张瑞(时光网前任高级编、记者):7.5分;</p> <p>波米:7.5分;</p> <p>《血战钢锯岭》平均分:7.5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片头曲:&lt;Bodies&gt;(Drowning Pool);</p> <p>0-半分:嘉宾介绍及公众号宣传;</p> <p>半分-8分:影片信息介绍;</p> <p>8分-10分半:两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波米介绍节目流程(无剧透);</p> <p>11分-1时16分:两人围绕《钢锯岭》“剧情”方面展开详细讨论(涉及剧透):</p> <p>1、张瑞概述《钢锯岭》剧情上的亮点及导演个人风格在片中的作用;</p> <p>2、波米简单分析此片结构——“道路·真理·生命”三段式;</p> <p>3、两人结合《受难》讨论《钢锯岭》宗教类型片属性是否大于其战争类型片属性;</p> <p>4、波米重点谈论本片的“宗教神迹”与“实战场面”的平衡问题;</p> <p>1时16分-1小时32分半:两人围绕《钢锯岭》“人设”方面展开简略讨论(涉及剧透):</p> <p>1、波米谈及《钢锯岭》主角与吉布森在《危险人物》等片中的银幕形象的关联;</p> <p>2、张瑞重点谈及本片在人设方面存在的严重硬伤;</p> <p>1小时32分半-尾声:外延环节两位主播谈及(涉及剧透):</p> <p>1、梅尔·吉布森的“暴力基因”——重点盘点“割喉”及“解剖类祭祀场面”迷恋;</p> <p>2、梅尔·吉布森与姜文的相似性——狂飙荷尔蒙的动作场景、对于“斩首”等杀人仪式感的迷恋;以及二人在作品“思辨性”上的差距。</p> <p>片尾曲:&lt;Praying&gt;(Rupert Gregson-Williams)</p> <p>影片《血战钢锯岭》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R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nbsp;</p> <p>《巨蟒与圣杯》(1975)</p> <p>《疯狂的麦克斯1-3》(1979-1985)</p> <p>《全金属外壳》(1987)</p> <p>《基督的最后诱惑》(1988)</p> <p>《活着》(1994)</p> <p>《阿甘正传》(1994)</p> <p>《勇敢的心》(1995)</p> <p>《拯救大兵瑞恩》(1998)</p> <p>《危险人物》(1999)</p> <p>《珍珠港》(2001)</p> <p>《黑鹰坠落》(2001)</p> <p>《受难》(又名《耶稣受难记》,2004)</p> <p>《金刚》(2005)</p> <p>《启示》(2006)</p> <p>《集结号》(2007)</p> <p>《一九四二》(2012)</p> <p>《孤独的幸存者》(2014)</p> <p>《狂怒》(2015)</p> <p>《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2016)</p> <p>《萨利机长》(2016)</p> <p>《会计刺客》(2016)</p> <p>《沉默》(2016)</p> No 6203 full
<![CDATA[034《你的名字。》那俩主角后来如果要啪啪啪的话,不会觉得别扭么……]]> 主播打分:

法兰西胶片(“凤凰电影”前任主编,《看电影》杂志前编辑及本文标题贡献者!):7分;

YangLei(电影策划,电影杂志前编辑):6分;

波米:6.5分;

《你的名字。》平均分:6.5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片头曲:《糸守高校》(RADWIMPS);

0-2分:嘉宾介绍及公众号宣传;

2分-8分半:影片信息介绍;

9分-19分: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波米介绍节目流程(无剧透);

19分-50分:Yanglei谈论《你的名字。》存在的各方面“不足”,法兰西胶片与波米则谈及影片的“亮点”(涉及剧透):

1、Yanglei认为本片与日本其它导演如细田守的代表作还存在不小的差距;

2、法兰西胶片(后简称“胶片”)认为新海诚在叙事层面开始试图与大众沟通,试图讲明白一个故事,这对导演个人来说是一个进步;同时,胶片也提到了本片主题对“日本311大地震”灾后全民心态的映衬意义;

3、波米分析了此片的叙事线,肯定了本片落实类型片公式的做法,也对比新海诚前作的种种问题肯定了《你的名字。》在电影技法层面的进步;

50分-1小时25分:交换意见,法兰西胶片与波米谈及影片存在的“不足”,Yanglei谈论《你的名字。》的亮点(涉及剧透):

1、法兰西胶片着重提到了《你的名字。》在剧情层面出现的种种“漏洞”;同时波米也进行了补充;

2、Yanglei肯定了本片在社会表达方面的亮点,并认为这是该片在日本国内能获得巨大票房成功的原因;此后三位主播互有一回合的讨论与补充;

1小时25分-尾声:外延环节三位嘉宾谈及对新海诚前作和他与其它日本动画导演的对比感受(涉及剧透):

1、Yanglei认为最完整表达新海诚个人想法的作品是《言叶之庭》;

2、波米肯定了《秒速5厘米》中对“心理时间”的呈现;他与胶片均认为《追逐繁星的孩子》或是新海诚最被低估的作品;

片尾曲:《なんでもないや》(RADWIMPS)

影片《你的名字。》重要信息:

本片推断分级:PG-13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天空之城》(1986)

《龙猫》(1988)

《幽灵公主》(1997)

《未麻的部屋》(1997)

《千与千寻》(2001)

《星之声》(2002)

《蜘蛛侠1》(2002)

《云之彼端,约定的地方》(2004)

《穿越时空的少女》(2006版)

《秒速5厘米》(2007)

《夏日大作战》(2009)

《追逐繁星的孩子》(2011)

《言叶之庭》(2013)

《哪啊哪啊神去村》(2014)

《危楼愚夫》(2014)

《大鱼海棠》(2016)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34-eq6t07 ad5d8634-4599-4a8a-b2d6-e1720a75b9e1 Mon, 05 Dec 2016 06: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法兰西胶片(“凤凰电影”前任主编,《看电影》杂志前编辑及本文标题贡献者!):7分;</p> <p>YangLei(电影策划,电影杂志前编辑):6分;</p> <p>波米:6.5分;</p> <p>《你的名字。》平均分:6.5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片头曲:《糸守高校》(RADWIMPS);</p> <p>0-2分:嘉宾介绍及公众号宣传;</p> <p>2分-8分半:影片信息介绍;</p> <p>9分-19分: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波米介绍节目流程(无剧透);</p> <p>19分-50分:Yanglei谈论《你的名字。》存在的各方面“不足”,法兰西胶片与波米则谈及影片的“亮点”(涉及剧透):</p> <p>1、Yanglei认为本片与日本其它导演如细田守的代表作还存在不小的差距;</p> <p>2、法兰西胶片(后简称“胶片”)认为新海诚在叙事层面开始试图与大众沟通,试图讲明白一个故事,这对导演个人来说是一个进步;同时,胶片也提到了本片主题对“日本311大地震”灾后全民心态的映衬意义;</p> <p>3、波米分析了此片的叙事线,肯定了本片落实类型片公式的做法,也对比新海诚前作的种种问题肯定了《你的名字。》在电影技法层面的进步;</p> <p>50分-1小时25分:交换意见,法兰西胶片与波米谈及影片存在的“不足”,Yanglei谈论《你的名字。》的亮点(涉及剧透):</p> <p>1、法兰西胶片着重提到了《你的名字。》在剧情层面出现的种种“漏洞”;同时波米也进行了补充;</p> <p>2、Yanglei肯定了本片在社会表达方面的亮点,并认为这是该片在日本国内能获得巨大票房成功的原因;此后三位主播互有一回合的讨论与补充;</p> <p>1小时25分-尾声:外延环节三位嘉宾谈及对新海诚前作和他与其它日本动画导演的对比感受(涉及剧透):</p> <p>1、Yanglei认为最完整表达新海诚个人想法的作品是《言叶之庭》;</p> <p>2、波米肯定了《秒速5厘米》中对“心理时间”的呈现;他与胶片均认为《追逐繁星的孩子》或是新海诚最被低估的作品;</p> <p>片尾曲:《なんでもないや》(RADWIMPS)</p> <p>影片《你的名字。》重要信息:</p> <p>本片推断分级:PG-13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nbsp;</p> <p>《天空之城》(1986)</p> <p>《龙猫》(1988)</p> <p>《幽灵公主》(1997)</p> <p>《未麻的部屋》(1997)</p> <p>《千与千寻》(2001)</p> <p>《星之声》(2002)</p> <p>《蜘蛛侠1》(2002)</p> <p>《云之彼端,约定的地方》(2004)</p> <p>《穿越时空的少女》(2006版)</p> <p>《秒速5厘米》(2007)</p> <p>《夏日大作战》(2009)</p> <p>《追逐繁星的孩子》(2011)</p> <p>《言叶之庭》(2013)</p> <p>《哪啊哪啊神去村》(2014)</p> <p>《危楼愚夫》(2014)</p> <p>《大鱼海棠》(2016)</p> No 7118 full
<![CDATA[033《我不是潘金莲》冯小刚电影是葡萄汁,好电影是葡萄酒]]> 主播打分:

海老鼠(影评人、环球旅行家;个人公众号“Seamouse”):9分;

顿河(《一步之遥》编剧之一、《一切都好》制片人;个人公众号“顿的河”):7分;

波米:5分;

《我不是潘金莲》平均分:7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片头曲:《我不是黄蓉》(王蓉);

0-2分半:嘉宾介绍及公众号宣传;

2分半-7分半:影片信息介绍;

7分半-11分: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波米介绍节目流程(无剧透);

11分-23分半:三位主播谈论《我不是潘金莲》的“圆形画幅”(涉及剧透):

1、海老鼠非常喜欢,认为这一画幅很好的体现了“婺源”的水乡气质;

2、顿河表示部分接受,认同画幅变化代表了“一到北京就方了”,但顿河不认为此形式与故事很好的进行了统一;

3、波米谈及圆形画幅的亮点和问题,形容这种做法为“倒行逆施”;

23分半-1小时4分:三位主播谈论《我不是潘金莲》的剧情(涉及剧透):

1、海老鼠谈及了“不忘初心”的电影观;

2、顿河谈及了《我不是潘金莲》重要的社会意义和讽刺性;

3、波米以《鬼子来了》和《我不是布莱克》的成功作为对比,结合冯小刚前作《1942》,谈到他认定“《我不是潘金莲》出现了严重的视角混乱问题”的原因;以《上访》为参考,表达了“该片在批判层面避重就轻、粉饰太平”等观点。

此后三位主播互有数回合的争论与辩驳;顿河认为“当人们能对此片展开如此激烈的讨论”时,便已反衬出《潘金莲》的价值;

1小时4分-1小时26分半:三位主播谈论《我不是潘金莲》的表演和人设(涉及剧透):

1、顿河认为“圆形画幅是为范冰冰的烂演技遮丑”的说法并不公平;

2、波米认为片中基本没给范冰冰特写镜头是客观事实,这足以说明问题;

3、波米认为目前华语影坛明星饰演高反差角色都会出现《失孤》之于刘德华的类似问题,范冰冰在程度上表现好于前者,但二人无本质区别;

1小时26分半-尾声:外延环节三位嘉宾谈及对冯小刚前作的感受(涉及剧透):

1、顿河与海老鼠肯定了《非诚勿扰1》的意义;

2、波米对实现财富跨越后的冯小刚后期电影及其中反应的创作者心态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片尾曲:《来日方长》(常石磊)

影片《我不是潘金莲》重要信息:

本片推断分级:PG-13级;

1、海外版由高明饰演的“首长”的伟光正讲话片段并不像内地版如此之长;

2、片尾一处强调光明县“进行精神文明建设”(大意)的字幕在海外版中没有出现;

3、新增结局:“李雪莲与前任县长重逢、承认当初上访是为了流产的孩子”以上这些发生在所谓“李雪莲在北京站对面开店”的段落全部为新增段落;第一次媒体场放映的结尾仅到“上吊失败”为止。

4、有传闻片尾“张嘉译在酒店走廊的大段对话”在该片的“金马送审版”中也没有出现,不过这一信息未经证实;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秋菊打官司》(1992)

《甲方乙方》(1997)

《鬼子来了》(2000)

《钢琴家》(2002)

《手机》(2003)

《非诚勿扰1》(2008)

《上访》(2009)

《1942》(2012)

《私人订制》(2013)

《等风来》(2014)

《路西法》(2014)

《妈咪》(2014)

《失孤》(2015)

《烈日灼心》(2015)

《刺客聂隐娘》(2015)

《山河故人》(2015)

《老炮儿》(2015)

《我是布莱克》(2016)

《追凶者也》(2016)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2016)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33-eq6sv7 2c8e4395-38ee-44f9-921a-ba300a14be9f Sun, 27 Nov 2016 06: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海老鼠(影评人、环球旅行家;个人公众号“Seamouse”):9分;</p> <p>顿河(《一步之遥》编剧之一、《一切都好》制片人;个人公众号“顿的河”):7分;</p> <p>波米:5分;</p> <p>《我不是潘金莲》平均分:7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片头曲:《我不是黄蓉》(王蓉);</p> <p>0-2分半:嘉宾介绍及公众号宣传;</p> <p>2分半-7分半:影片信息介绍;</p> <p>7分半-11分: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波米介绍节目流程(无剧透);</p> <p>11分-23分半:三位主播谈论《我不是潘金莲》的“圆形画幅”(涉及剧透):</p> <p>1、海老鼠非常喜欢,认为这一画幅很好的体现了“婺源”的水乡气质;</p> <p>2、顿河表示部分接受,认同画幅变化代表了“一到北京就方了”,但顿河不认为此形式与故事很好的进行了统一;</p> <p>3、波米谈及圆形画幅的亮点和问题,形容这种做法为“倒行逆施”;</p> <p>23分半-1小时4分:三位主播谈论《我不是潘金莲》的剧情(涉及剧透):</p> <p>1、海老鼠谈及了“不忘初心”的电影观;</p> <p>2、顿河谈及了《我不是潘金莲》重要的社会意义和讽刺性;</p> <p>3、波米以《鬼子来了》和《我不是布莱克》的成功作为对比,结合冯小刚前作《1942》,谈到他认定“《我不是潘金莲》出现了严重的视角混乱问题”的原因;以《上访》为参考,表达了“该片在批判层面避重就轻、粉饰太平”等观点。</p> <p>此后三位主播互有数回合的争论与辩驳;顿河认为“当人们能对此片展开如此激烈的讨论”时,便已反衬出《潘金莲》的价值;</p> <p>1小时4分-1小时26分半:三位主播谈论《我不是潘金莲》的表演和人设(涉及剧透):</p> <p>1、顿河认为“圆形画幅是为范冰冰的烂演技遮丑”的说法并不公平;</p> <p>2、波米认为片中基本没给范冰冰特写镜头是客观事实,这足以说明问题;</p> <p>3、波米认为目前华语影坛明星饰演高反差角色都会出现《失孤》之于刘德华的类似问题,范冰冰在程度上表现好于前者,但二人无本质区别;</p> <p>1小时26分半-尾声:外延环节三位嘉宾谈及对冯小刚前作的感受(涉及剧透):</p> <p>1、顿河与海老鼠肯定了《非诚勿扰1》的意义;</p> <p>2、波米对实现财富跨越后的冯小刚后期电影及其中反应的创作者心态表达了自己的看法;</p> <p>片尾曲:《来日方长》(常石磊)</p> <p>影片《我不是潘金莲》重要信息:</p> <p>本片推断分级:PG-13级;</p> <p>1、海外版由高明饰演的“首长”的伟光正讲话片段并不像内地版如此之长;</p> <p>2、片尾一处强调光明县“进行精神文明建设”(大意)的字幕在海外版中没有出现;</p> <p>3、新增结局:“李雪莲与前任县长重逢、承认当初上访是为了流产的孩子”以上这些发生在所谓“李雪莲在北京站对面开店”的段落全部为新增段落;第一次媒体场放映的结尾仅到“上吊失败”为止。</p> <p>4、有传闻片尾“张嘉译在酒店走廊的大段对话”在该片的“金马送审版”中也没有出现,不过这一信息未经证实;</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nbsp;</p> <p>《秋菊打官司》(1992)</p> <p>《甲方乙方》(1997)</p> <p>《鬼子来了》(2000)</p> <p>《钢琴家》(2002)</p> <p>《手机》(2003)</p> <p>《非诚勿扰1》(2008)</p> <p>《上访》(2009)</p> <p>《1942》(2012)</p> <p>《私人订制》(2013)</p> <p>《等风来》(2014)</p> <p>《路西法》(2014)</p> <p>《妈咪》(2014)</p> <p>《失孤》(2015)</p> <p>《烈日灼心》(2015)</p> <p>《刺客聂隐娘》(2015)</p> <p>《山河故人》(2015)</p> <p>《老炮儿》(2015)</p> <p>《我是布莱克》(2016)</p> <p>《追凶者也》(2016)</p> <p>《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2016)</p> No 5824 full
<![CDATA[032《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一次预先张扬的算计]]> 主播打分:

吴琦(《单读》主编,著名媒体人):7分;

蜉蝣(全网颜值最高的电影公众号“不散”创始人之一、电影记者):5分;

波米:6.5分;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平均分:约6.2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片头曲:<Heroes>(Scala & Kolacny Brothers);

0-半分钟:嘉宾介绍;

半分钟-7分:影片信息介绍;

7分-16分半: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波米介绍节目流程(无剧透);

16分半-41分半:三位主播谈论《比利林恩》的剧情(涉及剧透);

41分半-1小时21分:三位主播谈论《比利林恩》的技术(涉及剧透);

1小时21分-尾声:外延环节:1、李安电影中的“父权形象”;2、三位嘉宾浅谈李安的前作;3、李安的公众形象与争奖趣事;4、波米谈及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战斗英雄”徐良事迹(涉及剧透);

片尾曲:Soldier(Destiny's Child/Lil Wayne)

影片《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R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爵士歌王》(1927)

《霍比特人》系列(1995)

《与魔鬼共骑》(1937)

《冰风暴》(1996)

《色·戒》(2007)

《父辈的旗帜》(2004)

《绿巨人》(2005)

《拆弹部队》(新版,2008)

《美国狙击手》(2010)

《满洲候选人》(2014)

李安的其它作品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32-eq6su8 10a12141-d7f0-4b46-84de-6ca16dd2e2b8 Fri, 25 Nov 2016 06: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吴琦(《单读》主编,著名媒体人):7分;</p> <p>蜉蝣(全网颜值最高的电影公众号“不散”创始人之一、电影记者):5分;</p> <p>波米:6.5分;</p> <p>《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平均分:约6.2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片头曲:&lt;Heroes&gt;(Scala &amp; Kolacny Brothers);</p> <p>0-半分钟:嘉宾介绍;</p> <p>半分钟-7分:影片信息介绍;</p> <p>7分-16分半: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波米介绍节目流程(无剧透);</p> <p>16分半-41分半:三位主播谈论《比利林恩》的剧情(涉及剧透);</p> <p>41分半-1小时21分:三位主播谈论《比利林恩》的技术(涉及剧透);</p> <p>1小时21分-尾声:外延环节:1、李安电影中的“父权形象”;2、三位嘉宾浅谈李安的前作;3、李安的公众形象与争奖趣事;4、波米谈及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战斗英雄”徐良事迹(涉及剧透);</p> <p>片尾曲:Soldier(Destiny's Child/Lil Wayne)</p> <p>影片《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R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nbsp;</p> <p>《爵士歌王》(1927)</p> <p>《霍比特人》系列(1995)</p> <p>《与魔鬼共骑》(1937)</p> <p>《冰风暴》(1996)</p> <p>《色·戒》(2007)</p> <p>《父辈的旗帜》(2004)</p> <p>《绿巨人》(2005)</p> <p>《拆弹部队》(新版,2008)</p> <p>《美国狙击手》(2010)</p> <p>《满洲候选人》(2014)</p> <p>李安的其它作品</p> No 7740 full
<![CDATA[031《屏住呼吸》东西街南北走·出门看见人咬狗]]> 主播打分:

海老鼠(影评人、环球旅行家;个人公众号“Seamouse”):6分;

隐形:6分;

波米:7分;

《屏住呼吸》平均分:约6.3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片头/片尾曲:<The Abandoned Neighborhood>(Roque Baños)

0-3分半:嘉宾介绍与公众号宣传;

3分半-11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海老鼠介绍德州“西南偏南电影节”及其辐射文化;

11分半-18分: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波米介绍节目流程(无剧透);

18分-46分:三位主播谈论《屏住呼吸》的剧情,海老鼠谈及“深网”文化(涉及剧透);

46分-1小时09分:三位主播谈论《屏住呼吸》的人设;海老鼠谈及“反派崇拜”,三位嘉宾从“汽车人狗战”谈到“汽车城的底层狗咬狗”社会表达;(涉及剧透);

1小时09分-尾声:外延环节:1、海老鼠详谈底特律的“盗匪文化”;2、波米谈及近年美国电影中的“老兵形象”(涉及剧透);

影片《屏住呼吸》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R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大白鲨》(1975)

《红海魔影》(1984)

《鬼玩人》(老版,1981)

《第一滴血1》(1982)

《趣味游戏》(嘉宾称为《滑稽游戏》,1997)

《水牛城66》(1998)

《战栗空间》(2002)

《冲出亚马逊》(2002)

《隔山有眼》系列(新版,2006-2007)

《C+侦探》(2007)

《老爷车》(2008)

《阿凡达》(2009)

《城中大盗》(2009)

《龙纹身的女孩》(2011)

《鬼玩人》(新版,2013)

《美国狙击手》(2014)

《老炮儿》(2015)

《湄公河行动》(2016)

《捉迷藏》(国版,2016)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2016)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31-eq6stl da34b840-cbe1-4bb0-bec9-eae68766e891 Sun, 13 Nov 2016 06: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海老鼠(影评人、环球旅行家;个人公众号“Seamouse”):6分;</p> <p>隐形:6分;</p> <p>波米:7分;</p> <p>《屏住呼吸》平均分:约6.3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片头/片尾曲:&lt;The Abandoned Neighborhood&gt;(Roque Baños)</p> <p>0-3分半:嘉宾介绍与公众号宣传;</p> <p>3分半-11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海老鼠介绍德州“西南偏南电影节”及其辐射文化;</p> <p>11分半-18分: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波米介绍节目流程(无剧透);</p> <p>18分-46分:三位主播谈论《屏住呼吸》的剧情,海老鼠谈及“深网”文化(涉及剧透);</p> <p>46分-1小时09分:三位主播谈论《屏住呼吸》的人设;海老鼠谈及“反派崇拜”,三位嘉宾从“汽车人狗战”谈到“汽车城的底层狗咬狗”社会表达;(涉及剧透);</p> <p>1小时09分-尾声:外延环节:1、海老鼠详谈底特律的“盗匪文化”;2、波米谈及近年美国电影中的“老兵形象”(涉及剧透);</p> <p>影片《屏住呼吸》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R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nbsp;</p> <p>《大白鲨》(1975)</p> <p>《红海魔影》(1984)</p> <p>《鬼玩人》(老版,1981)</p> <p>《第一滴血1》(1982)</p> <p>《趣味游戏》(嘉宾称为《滑稽游戏》,1997)</p> <p>《水牛城66》(1998)</p> <p>《战栗空间》(2002)</p> <p>《冲出亚马逊》(2002)</p> <p>《隔山有眼》系列(新版,2006-2007)</p> <p>《C+侦探》(2007)</p> <p>《老爷车》(2008)</p> <p>《阿凡达》(2009)</p> <p>《城中大盗》(2009)</p> <p>《龙纹身的女孩》(2011)</p> <p>《鬼玩人》(新版,2013)</p> <p>《美国狙击手》(2014)</p> <p>《老炮儿》(2015)</p> <p>《湄公河行动》(2016)</p> <p>《捉迷藏》(国版,2016)</p> <p>《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2016)</p> No 5520 full
<![CDATA[030《奇异博士》来,给范厨师包上]]> 主播打分:

YangLei(电影策划,电影杂志前编辑):6.5分;

隐形:6.5分;

波米:6分;

《奇异博士》平均分:约6.3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片头/片尾曲:<Marvel Studios Fanfare>

0-3分:嘉宾介绍与公众号宣传;

3分-10分半:影片信息介绍;

10分半-18分: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波米介绍节目流程(无剧透);

18分-45分:三位主播谈论《奇异博士》的剧情。Yanglei谈及影片问题,波米则着重以诺兰作品及周星驰作品与此片进行对比分析;隐形则谈到了此片剧情方面的优缺点(涉及剧透);

45分-1小时10分:三位主播谈论《奇异博士》的人设及表演。Yanglei着重介绍此片人物与漫画原型人物的异同(涉及剧透);

1小时10分-尾声:外延环节:1、波米借《失落的地平线》谈及西方文化中的“藏密崇拜”与“东方主义”;2、隐形浅谈本片与密宗的关联;3、Yanglei谈及漫威宇宙第三阶段的未来发展(涉及剧透);

片尾曲:The Master of the Mystic(Michael Giacchino)

影片《奇异博士》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失落的地平线》(1937)

《星球大战》正传系列(1977-1983)

《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1995)

《食神》(1996)

《星球大战》前传系列(1999-2005)

《功夫》(2004)

《蝙蝠侠前传1:侠影之谜》(2005)

《地球停转之日》(新版,2008)

《盗梦空间》(2010)

《星际穿越》(2014)

漫威宇宙的大部分作品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30-eq6st6 34a715c5-318c-4ac8-b0b9-73ef7cdd85ee Mon, 07 Nov 2016 06: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YangLei(电影策划,电影杂志前编辑):6.5分;</p> <p>隐形:6.5分;</p> <p>波米:6分;</p> <p>《奇异博士》平均分:约6.3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片头/片尾曲:&lt;Marvel Studios Fanfare&gt;</p> <p>0-3分:嘉宾介绍与公众号宣传;</p> <p>3分-10分半:影片信息介绍;</p> <p>10分半-18分: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波米介绍节目流程(无剧透);</p> <p>18分-45分:三位主播谈论《奇异博士》的剧情。Yanglei谈及影片问题,波米则着重以诺兰作品及周星驰作品与此片进行对比分析;隐形则谈到了此片剧情方面的优缺点(涉及剧透);</p> <p>45分-1小时10分:三位主播谈论《奇异博士》的人设及表演。Yanglei着重介绍此片人物与漫画原型人物的异同(涉及剧透);</p> <p>1小时10分-尾声:外延环节:1、波米借《失落的地平线》谈及西方文化中的“藏密崇拜”与“东方主义”;2、隐形浅谈本片与密宗的关联;3、Yanglei谈及漫威宇宙第三阶段的未来发展(涉及剧透);</p> <p>片尾曲:The Master of the Mystic(Michael Giacchino)</p> <p>影片《奇异博士》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nbsp;</p> <p>《失落的地平线》(1937)</p> <p>《星球大战》正传系列(1977-1983)</p> <p>《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1995)</p> <p>《食神》(1996)</p> <p>《星球大战》前传系列(1999-2005)</p> <p>《功夫》(2004)</p> <p>《蝙蝠侠前传1:侠影之谜》(2005)</p> <p>《地球停转之日》(新版,2008)</p> <p>《盗梦空间》(2010)</p> <p>《星际穿越》(2014)</p> <p>漫威宇宙的大部分作品</p> No 5930 full
<![CDATA[029《驴得水》他们没生产电影,而只是话剧的搬运工]]> 主播打分:

陈丹夕(原新浪电影记者,现著名艺人经纪):5分

波米:6.5分

《驴得水》平均分:约5.8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片头/片尾曲:<我要你>(任素汐/老狼)

0-1分半:嘉宾介绍与公众号宣传;

1分半-5分:影片信息介绍;

5分-8分半:两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波米介绍节目流程(无剧透);

8分半-36分:两位主播谈论《驴得水》的剧情,陈丹夕批评此片是在“批判已被认定的批判”;波米浅谈此片的亮点——对“扼杀女性”的表达,并谈及此片的问题——“喜剧性与讽刺性的割裂”(涉及剧透);

36分-57分半:两位主播谈论《驴得水》的人设及表演,陈丹夕批评此片的人设为“一张张符号脸”和“2D的人设”;波米谈及“校长”一角的亮点以及部分配角的坍塌问题;两位嘉宾讨论本片演员表演上的“话剧腔”(涉及剧透);

57分半-尾声:外延环节:1、波米借《末路狂花》谈及话题:女性主义电影是否要丑化所有直男?2、陈丹夕谈及《十二公民》等内地今年话剧电影改编的通病。3、两位主播以陈道明为例,讨论“内地话剧表演法被公众封神”现象(涉及剧透);

影片《驴得水》重要信息:

本片推断分级:R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粉红豹》系列(老版,1963-1982)

《警察故事1》(1985)

《铁男》系列(1989-2010)

《末路狂花》(1991)

《鬼子来了》(2000)

《让子弹飞》(2010)

《冬眠》(2014)

《十二公民》(2014)

《夏洛特烦恼》(2015)

《老炮儿》(2015)

《唐人街探案》(2015)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29-eq6sse 6a4ee0df-5932-4270-80c8-e61dafbd56d2 Sun, 30 Oct 2016 06: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陈丹夕(原新浪电影记者,现著名艺人经纪):5分</p> <p>波米:6.5分</p> <p>《驴得水》平均分:约5.8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片头/片尾曲:&lt;我要你&gt;(任素汐/老狼)</p> <p>0-1分半:嘉宾介绍与公众号宣传;</p> <p>1分半-5分:影片信息介绍;</p> <p>5分-8分半:两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波米介绍节目流程(无剧透);</p> <p>8分半-36分:两位主播谈论《驴得水》的剧情,陈丹夕批评此片是在“批判已被认定的批判”;波米浅谈此片的亮点——对“扼杀女性”的表达,并谈及此片的问题——“喜剧性与讽刺性的割裂”(涉及剧透);</p> <p>36分-57分半:两位主播谈论《驴得水》的人设及表演,陈丹夕批评此片的人设为“一张张符号脸”和“2D的人设”;波米谈及“校长”一角的亮点以及部分配角的坍塌问题;两位嘉宾讨论本片演员表演上的“话剧腔”(涉及剧透);</p> <p>57分半-尾声:外延环节:1、波米借《末路狂花》谈及话题:女性主义电影是否要丑化所有直男?2、陈丹夕谈及《十二公民》等内地今年话剧电影改编的通病。3、两位主播以陈道明为例,讨论“内地话剧表演法被公众封神”现象(涉及剧透);</p> <p>影片《驴得水》重要信息:</p> <p>本片推断分级:R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nbsp;</p> <p>《粉红豹》系列(老版,1963-1982)</p> <p>《警察故事1》(1985)</p> <p>《铁男》系列(1989-2010)</p> <p>《末路狂花》(1991)</p> <p>《鬼子来了》(2000)</p> <p>《让子弹飞》(2010)</p> <p>《冬眠》(2014)</p> <p>《十二公民》(2014)</p> <p>《夏洛特烦恼》(2015)</p> <p>《老炮儿》(2015)</p> <p>《唐人街探案》(2015)</p> No 4415 full
<![CDATA[028《她》63岁的“她”和78岁的“他”结合出了一个惊悚的《她》!]]> 主播打分:

顿河(《一步之遥》编剧之一、《一切都好》制片人):8分

波米:7.5分

《她》平均分:约7.8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片头曲:<Basic Instinct-Main Title>(Jerry Goldsmith)

0-2分:嘉宾介绍与公众号宣传;

2分-7分半:影片信息介绍;

7分半-12分:两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波米介绍节目流程(无剧透);

12分-36分半:两位主播谈论《她》的剧情,顿河分析此片的“国别政治”隐喻,波米浅谈此片开场戏的设置与作用(涉及剧透);

36分半-1小时8分半:两位主播谈论《她》的人设(涉及剧透);

1小时8分半-尾声:两位主播浅谈保罗·范霍文“双性恋情结”及“法西斯情结”与“强权崇拜”(涉及剧透);

片尾曲:<Unending Story>(Jerry Goldsmith)

影片《她》重要信息:

本片原名:Elle

本片北美分级:R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纳粹军旗下》(又名《青葱岁月》,1977)

《剃刀边缘》(1980)

《全面回忆》(老版,1990)

《本能》(1992)

《星河战队》(1997)

《钢琴教师》(2001)

《色·戒》(2007)

《女性瘾者》(2013)

《小姐》(2016)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286378-eq6srg eaec5bee-6aa7-49e4-9ef0-32389e21d6b1 Mon, 24 Oct 2016 06: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顿河(《一步之遥》编剧之一、《一切都好》制片人):8分</p> <p>波米:7.5分</p> <p>《她》平均分:约7.8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片头曲:&lt;Basic Instinct-Main Title&gt;(Jerry Goldsmith)</p> <p>0-2分:嘉宾介绍与公众号宣传;</p> <p>2分-7分半:影片信息介绍;</p> <p>7分半-12分:两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波米介绍节目流程(无剧透);</p> <p>12分-36分半:两位主播谈论《她》的剧情,顿河分析此片的“国别政治”隐喻,波米浅谈此片开场戏的设置与作用(涉及剧透);</p> <p>36分半-1小时8分半:两位主播谈论《她》的人设(涉及剧透);</p> <p>1小时8分半-尾声:两位主播浅谈保罗·范霍文“双性恋情结”及“法西斯情结”与“强权崇拜”(涉及剧透);</p> <p>片尾曲:&lt;Unending Story&gt;(Jerry Goldsmith)</p> <p>影片《她》重要信息:</p> <p>本片原名:Elle</p> <p>本片北美分级:R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nbsp;</p> <p>《纳粹军旗下》(又名《青葱岁月》,1977)</p> <p>《剃刀边缘》(1980)</p> <p>《全面回忆》(老版,1990)</p> <p>《本能》(1992)</p> <p>《星河战队》(1997)</p> <p>《钢琴教师》(2001)</p> <p>《色·戒》(2007)</p> <p>《女性瘾者》(2013)</p> <p>《小姐》(2016)</p> No 5847 full
<![CDATA[027《黑处有什么》公映版没了什么?来看与原版对比后的敏感发现!]]> 提示:本期节目部分素材含有大量粗口用语,请谨慎收听。

隐形:7分

波米:7分

《黑处有什么》平均分:6.8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片头/片尾曲:《老师你好》(阴三儿)

1-2分:嘉宾介绍;

2分-8分半:影片信息介绍;

8分半-14分: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波米介绍节目流程(无剧透);

14分-1时44分:三位嘉宾谈论《黑处有什么》的优点,波米谈缺点;随后三人交换意见(涉及剧透);

1时44分-尾声:主播浅谈本片与王小帅等片的对比以及此片的“拍摄争议”(涉及剧透);

影片《黑处有什么》重要信息:

本片推断分级:R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1991)

《冤家父子》(原著名为《我是你爸爸》,2000)

《杀人回忆》 (2003)

《青红》(2005)

《我11》(2012)

《白雪公主杀人事件》(2014)

《少女哪吒》(2014)

《怒》(2016)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27-eq6sql 51e8f8a2-77d7-418b-9b4a-7b9603ea3c40 Tue, 18 Oct 2016 06:00:00 GMT <p>提示:本期节目部分素材含有大量粗口用语,请谨慎收听。</p> <p>隐形:7分</p> <p>波米:7分</p> <p>《黑处有什么》平均分:6.8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片头/片尾曲:《老师你好》(阴三儿)</p> <p>1-2分:嘉宾介绍;</p> <p>2分-8分半:影片信息介绍;</p> <p>8分半-14分: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波米介绍节目流程(无剧透);</p> <p>14分-1时44分:三位嘉宾谈论《黑处有什么》的优点,波米谈缺点;随后三人交换意见(涉及剧透);</p> <p>1时44分-尾声:主播浅谈本片与王小帅等片的对比以及此片的“拍摄争议”(涉及剧透);</p> <p>影片《黑处有什么》重要信息:</p> <p>本片推断分级:R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1991)</p> <p>《冤家父子》(原著名为《我是你爸爸》,2000)</p> <p>《杀人回忆》 (2003)</p> <p>《青红》(2005)</p> <p>《我11》(2012)</p> <p>《白雪公主杀人事件》(2014)</p> <p>《少女哪吒》(2014)</p> <p>《怒》(2016)</p> No 6991 full
<![CDATA[026《咖啡公社》卷毛你每部片子都搓手,是在模仿苍蝇吗]]> 主播打分:

雷普利:7分

波米:7.5分

《咖啡公社》平均分:7.3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片头曲:

<The Lady Is A Tramp>(Carl Perkins)

0-0.5分:公众号宣传;

0.5分-4分:影片信息介绍;

4分-6分半:两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波米介绍节目流程(无剧透);

6分半-33分半:两位主播谈论《咖啡公社》的剧情(涉及剧透);

33分半-51分半:两位主播谈论《咖啡公社》的人设(涉及剧透);

51分半-尾声:两位主播浅谈伍迪艾伦以往作品和他所带来的文化现象(涉及剧透);

片尾曲:<Manhattan>(Ella Fitzgerald & The Buddy)

影片《咖啡公社》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即时发生》(2008)

《中国合伙人》(2013)

伍迪·艾伦的部分电影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26-eq6sq1 abf246b7-8c92-4013-bd82-0e755ef4624a Mon, 10 Oct 2016 06: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雷普利:7分</p> <p>波米:7.5分</p> <p>《咖啡公社》平均分:7.3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片头曲:</p> <p>&lt;The Lady Is A Tramp&gt;(Carl Perkins)</p> <p>0-0.5分:公众号宣传;</p> <p>0.5分-4分:影片信息介绍;</p> <p>4分-6分半:两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波米介绍节目流程(无剧透);</p> <p>6分半-33分半:两位主播谈论《咖啡公社》的剧情(涉及剧透);</p> <p>33分半-51分半:两位主播谈论《咖啡公社》的人设(涉及剧透);</p> <p>51分半-尾声:两位主播浅谈伍迪艾伦以往作品和他所带来的文化现象(涉及剧透);</p> <p>片尾曲:&lt;Manhattan&gt;(Ella Fitzgerald &amp; The Buddy)</p> <p>影片《咖啡公社》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nbsp;</p> <p>《即时发生》(2008)</p> <p>《中国合伙人》(2013)</p> <p>伍迪·艾伦的部分电影</p> No 5364 full
<![CDATA[025《湄公河行动》对不起,即便十一档其它都是矬子,这部电影也不是将军!]]> 提示:本期节目含有大量粗口及措辞激烈用语,请谨慎收听!

观点1:不存在因为同档期片子都是垃圾,就拔高另一部影片的道理。记得有一年因为《富春》太烂,有些人转而跪舔《不二神探》——“比起《富春》它还是能看的吧”,现在想想不可笑么?

观点2:有些东西连电影都不能算,花时间做长节目,于你们是哗众取宠,于我们是浪费时间,提它们的名字会脏了这个节目。

观点3:那些大众已经知道很烂的片子,也不用我们说了。反派影评“只打老虎,不拍苍蝇”。

主播打分:

隐形:6分;

波米:5.5分;

《湄公河行动》平均分:约5.8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片头/片尾曲:<Bodies>(Drowning Pool);

0-2分半:十一档综述、公众号宣传与嘉宾介绍;

2分半-8分半:介绍影片信息;

8分半-13分半:两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波米介绍本期节目流程(无剧透);

13分半-50分半:波米谈论《湄公河行动》的缺点,随后隐形谈论优点;(涉及剧透)

50分半-1小时31分半:两人交换意见:波米谈论优点,隐形谈论缺点;(涉及剧透)

1小时31分半-尾声:外延话题:1、林超贤的“儿童暴力”尺度争议;2、目前国产片的民族主义与沙文主义倾向;(涉及剧透)

影片《湄公河行动》重要信息:

本片推断分级:R级(出现大量涉童暴力镜头);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警察故事3:超级警察》(1992)

《学校风云》(1988)

《黑鹰坠落》(2001)

《门徒》(2007)

《线人》(2010)

《突袭》(2011)

《毒战》(2012)

《猎杀本拉登》(2012)

《菲利普船长》(2013)

《战狼》(2015)

《破风》(2015)

《烈日灼心》(2015)

《解救吾先生》(2015)

《天空之眼》(2015)

《唐人街探案》(2015)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25-eq6spf 4b3ccc1b-365c-4e32-86e9-9eaae570c5bc Mon, 03 Oct 2016 06:00:00 GMT <p>提示:本期节目含有大量粗口及措辞激烈用语,请谨慎收听!</p> <p>观点1:不存在因为同档期片子都是垃圾,就拔高另一部影片的道理。记得有一年因为《富春》太烂,有些人转而跪舔《不二神探》——“比起《富春》它还是能看的吧”,现在想想不可笑么?</p> <p>观点2:有些东西连电影都不能算,花时间做长节目,于你们是哗众取宠,于我们是浪费时间,提它们的名字会脏了这个节目。</p> <p>观点3:那些大众已经知道很烂的片子,也不用我们说了。反派影评“只打老虎,不拍苍蝇”。</p> <p>主播打分:</p> <p>隐形:6分;</p> <p>波米:5.5分;</p> <p>《湄公河行动》平均分:约5.8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片头/片尾曲:&lt;Bodies&gt;(Drowning Pool);</p> <p>0-2分半:十一档综述、公众号宣传与嘉宾介绍;</p> <p>2分半-8分半:介绍影片信息;</p> <p>8分半-13分半:两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波米介绍本期节目流程(无剧透);</p> <p>13分半-50分半:波米谈论《湄公河行动》的缺点,随后隐形谈论优点;(涉及剧透)</p> <p>50分半-1小时31分半:两人交换意见:波米谈论优点,隐形谈论缺点;(涉及剧透)</p> <p>1小时31分半-尾声:外延话题:1、林超贤的“儿童暴力”尺度争议;2、目前国产片的民族主义与沙文主义倾向;(涉及剧透)</p> <p>影片《湄公河行动》重要信息:</p> <p>本片推断分级:R级(出现大量涉童暴力镜头);</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nbsp;</p> <p>《警察故事3:超级警察》(1992)</p> <p>《学校风云》(1988)</p> <p>《黑鹰坠落》(2001)</p> <p>《门徒》(2007)</p> <p>《线人》(2010)</p> <p>《突袭》(2011)</p> <p>《毒战》(2012)</p> <p>《猎杀本拉登》(2012)</p> <p>《菲利普船长》(2013)</p> <p>《战狼》(2015)</p> <p>《破风》(2015)</p> <p>《烈日灼心》(2015)</p> <p>《解救吾先生》(2015)</p> <p>《天空之眼》(2015)</p> <p>《唐人街探案》(2015)</p> No 6526 full
<![CDATA[024《招魂2》慎点!《中邪》导演“上身”反派!开炮目标《招魂2》!]]> 主播打分:

马凯(国产恐怖片《中邪》导演):6分;

波米:7分;

《招魂2》平均分:6.5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片头曲:<Crooked Man Rhyme>(Joseph Bishara)/<Soaring Phenomena>(Joseph Bishara)/<Old Man Bill>(Joseph Bishara);

0-2分半:嘉宾介绍与公众号宣传;

2分半-10分:介绍影片信息;

10分-13分:两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随后波米介绍本期节目流程(无剧透);

13分-45分:两位主播谈论《招魂2》的文本与故事;马凯谈及部分故事设定方面存在的问题;波米谈及本片社会背景:撒切尔主义下的英国——“贫困是最大的恶魔”(涉及剧透);

45分-1时17分半:两位主播谈论《招魂2》的人设与表演;(涉及剧透)

1时17分半-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1、温子仁的恐怖世界;2、马凯推荐恐怖佳片;3、国产恐怖片为何“每拍必烂”?

片尾曲:<Room Of Angel>(Mary Elizabeth McGlynn)

影片《招魂2》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R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女巫布莱尔》(1999)

《电锯惊魂》系列(2004-2010)

《牛皮》(2005)

《灵动:鬼影实录》(2007)

《算命》(2009)

《潜伏》系列(2010-2015)

《苏乞儿》(2010)

《僵尸》(2013)

《招魂1》(2013)

《鬼书》(2014)

《安娜贝尔》(2014)

《它在身后》(2015)

《速度与激情7》(2015)

《探访惊魂》(2015)

《中邪》(2016)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2422-eq6soj c022da8b-eb75-47fb-8cc0-eaf58615fe02 Mon, 26 Sep 2016 06: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马凯(国产恐怖片《中邪》导演):6分;</p> <p>波米:7分;</p> <p>《招魂2》平均分:6.5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片头曲:&lt;Crooked Man Rhyme&gt;(Joseph Bishara)/&lt;Soaring Phenomena&gt;(Joseph Bishara)/&lt;Old Man Bill&gt;(Joseph Bishara);</p> <p>0-2分半:嘉宾介绍与公众号宣传;</p> <p>2分半-10分:介绍影片信息;</p> <p>10分-13分:两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随后波米介绍本期节目流程(无剧透);</p> <p>13分-45分:两位主播谈论《招魂2》的文本与故事;马凯谈及部分故事设定方面存在的问题;波米谈及本片社会背景:撒切尔主义下的英国——“贫困是最大的恶魔”(涉及剧透);</p> <p>45分-1时17分半:两位主播谈论《招魂2》的人设与表演;(涉及剧透)</p> <p>1时17分半-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1、温子仁的恐怖世界;2、马凯推荐恐怖佳片;3、国产恐怖片为何“每拍必烂”?</p> <p>片尾曲:&lt;Room Of Angel&gt;(Mary Elizabeth McGlynn)</p> <p>影片《招魂2》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R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nbsp;</p> <p>《女巫布莱尔》(1999)</p> <p>《电锯惊魂》系列(2004-2010)</p> <p>《牛皮》(2005)</p> <p>《灵动:鬼影实录》(2007)</p> <p>《算命》(2009)</p> <p>《潜伏》系列(2010-2015)</p> <p>《苏乞儿》(2010)</p> <p>《僵尸》(2013)</p> <p>《招魂1》(2013)</p> <p>《鬼书》(2014)</p> <p>《安娜贝尔》(2014)</p> <p>《它在身后》(2015)</p> <p>《速度与激情7》(2015)</p> <p>《探访惊魂》(2015)</p> <p>《中邪》(2016)</p> No 5945 full
<![CDATA[023《釜山行》那么,跪舔这部电影的就请取关吧!]]> 主播打分:

隐形:5.5分;

波米:6分;

《釜山行》平均分:约5.8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片头曲:<North Korea Children Playing the Guitar>;

0-1分:公众号宣传;

1分-4分半:介绍影片信息;

4分半-9分:波米介绍本期节目流程,两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

9分-33分:两位主播谈论《釜山行》的文本;(涉及剧透)

33分-57分半:两位主播谈论《釜山行》的人设与表演;(涉及剧透)

57分半-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1、称“《釜山行》甩中国电影九条街”的都是什么心态?2、称“《釜山行》制作水准已然赶上好莱坞”的又都是什么心态?

片尾曲:<Aloha 'Oe>(Tia Carrere)

影片《釜山行》重要信息:

本片韩国分级:PG-15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杀出个黎明》(1996)

《猪猡之王》(2011)

《泰囧》(2012)

《僵尸世界大战》(2013)

《首尔站》(2015)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23-eq6snp 02a3ff60-bf1f-403f-b535-c09f44b1d097 Mon, 19 Sep 2016 06: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隐形:5.5分;</p> <p>波米:6分;</p> <p>《釜山行》平均分:约5.8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片头曲:&lt;North Korea Children Playing the Guitar&gt;;</p> <p>0-1分:公众号宣传;</p> <p>1分-4分半:介绍影片信息;</p> <p>4分半-9分:波米介绍本期节目流程,两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p> <p>9分-33分:两位主播谈论《釜山行》的文本;(涉及剧透)</p> <p>33分-57分半:两位主播谈论《釜山行》的人设与表演;(涉及剧透)</p> <p>57分半-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1、称“《釜山行》甩中国电影九条街”的都是什么心态?2、称“《釜山行》制作水准已然赶上好莱坞”的又都是什么心态?</p> <p>片尾曲:&lt;Aloha 'Oe&gt;(Tia Carrere)</p> <p>影片《釜山行》重要信息:</p> <p>本片韩国分级:PG-15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nbsp;</p> <p>《杀出个黎明》(1996)</p> <p>《猪猡之王》(2011)</p> <p>《泰囧》(2012)</p> <p>《僵尸世界大战》(2013)</p> <p>《首尔站》(2015)</p> No 5120 full
<![CDATA[022《长江图》两岸都已背信弃义,我不会上岸,加入他们的万家灯火……]]> 主播打分:

吴琦(《单读》主编,著名媒体人):8分;

雷普利:8分;

波米:8分;

《长江图》平均分:8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片头曲:<Darkwood VII: New Morning>(David Darling)

<Darkwood IV: Dawn>(David Darling)

0-1分半:嘉宾介绍与公众号宣传;

4分-7分半:介绍影片信息;

7分半-13分: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波米介绍本期节目流程(无剧透);

13分-46分:三位主播谈论《长江图》的文本。吴琦谈到二刷本片完全不同的观影体验;雷普利详谈本片的“时空穿越逻辑”;波米从摄影及音效两方面分析本片的亮点,同时谈及本片文本层面存在的问题;(涉及剧透)

46分-1小时24分半:三位主播谈论《长江图》的人设与表演。此环节另涉及对本片及第六代有关“89情结”是否成立的话题讨论;本片的拍摄手法与“计划经济”时期的关联;(涉及剧透)

1小时24分半-尾声:两个外延话题(涉及剧透):1、杨超与“北电93届”同门师兄赵亮、徐皓峰作品浅谈:2、内地长江题材电影的演变史;

片尾曲:<Je M’en Irai>(Dark Sanctuary)

影片《长江图》重要信息:

本片推断分级:PG-13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巴山夜雨》(1980)

《末代皇帝》(1988)

《巫山云雨》(1996)

《长江》(1998)

《站台》(2000)

《旅程》(2004)

《淹没》(2005)

《三峡好人》(2006)

《沿江而上》(2007)

《刺客聂隐娘》(2015)

《悲兮魔兽》(2015)

《师父》(2015)

《路边野餐》(2015)

《谍影重重5》(2016,本片导演杨超为此期嘉宾)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22-eq6smv 5365779a-53a9-4609-9f2b-4c9f5590787f Sun, 11 Sep 2016 06: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吴琦(《单读》主编,著名媒体人):8分;</p> <p>雷普利:8分;</p> <p>波米:8分;</p> <p>《长江图》平均分:8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片头曲:&lt;Darkwood VII: New Morning&gt;(David Darling)</p> <p>&lt;Darkwood IV: Dawn&gt;(David Darling)</p> <p>0-1分半:嘉宾介绍与公众号宣传;</p> <p>4分-7分半:介绍影片信息;</p> <p>7分半-13分: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波米介绍本期节目流程(无剧透);</p> <p>13分-46分:三位主播谈论《长江图》的文本。吴琦谈到二刷本片完全不同的观影体验;雷普利详谈本片的“时空穿越逻辑”;波米从摄影及音效两方面分析本片的亮点,同时谈及本片文本层面存在的问题;(涉及剧透)</p> <p>46分-1小时24分半:三位主播谈论《长江图》的人设与表演。此环节另涉及对本片及第六代有关“89情结”是否成立的话题讨论;本片的拍摄手法与“计划经济”时期的关联;(涉及剧透)</p> <p>1小时24分半-尾声:两个外延话题(涉及剧透):1、杨超与“北电93届”同门师兄赵亮、徐皓峰作品浅谈:2、内地长江题材电影的演变史;</p> <p>片尾曲:&lt;Je M’en Irai&gt;(Dark Sanctuary)</p> <p>影片《长江图》重要信息:</p> <p>本片推断分级:PG-13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nbsp;</p> <p>《巴山夜雨》(1980)</p> <p>《末代皇帝》(1988)</p> <p>《巫山云雨》(1996)</p> <p>《长江》(1998)</p> <p>《站台》(2000)</p> <p>《旅程》(2004)</p> <p>《淹没》(2005)</p> <p>《三峡好人》(2006)</p> <p>《沿江而上》(2007)</p> <p>《刺客聂隐娘》(2015)</p> <p>《悲兮魔兽》(2015)</p> <p>《师父》(2015)</p> <p>《路边野餐》(2015)</p> <p>《谍影重重5》(2016,本片导演杨超为此期嘉宾)</p> No 6223 full
<![CDATA[021《星际迷航:超越星辰》再多致敬梗也无法抹杀的平庸]]> 主播打分:

波米:7分;

《星际迷航:超越星辰》平均分:7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片头曲:<Thank Your Lucky Star Date>(Michael Giacchino)

0-2分半:公众号宣传与抽奖信息介绍;

2分半-10分半:介绍影片信息;

10分半-12分:,波米介绍本期节目流程,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

12分-33分:波米谈论《星际迷航:超越星辰》的剧情。(涉及剧透);

33分-46分:波米谈论《星际迷航:超越星辰》的人设。(涉及剧透);

46分-尾声:两个外延话题(涉及剧透):1、《星球大战》与《星际迷航》的本质区别;2、《星际迷航》在中国内地的接受度。

片尾曲:<Sledgehammer>(Rihanna)

影片《星际迷航:超越星辰》重要信息:

影片北美分级:PG-13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星球大战1-6》

《速度与激情4-6》

《星际迷航1-12》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21-eq6sm5 cd213a9f-fdc1-44c4-b874-60912bd2e478 Mon, 05 Sep 2016 06: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波米:7分;</p> <p>《星际迷航:超越星辰》平均分:7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片头曲:&lt;Thank Your Lucky Star Date&gt;(Michael Giacchino)</p> <p>0-2分半:公众号宣传与抽奖信息介绍;</p> <p>2分半-10分半:介绍影片信息;</p> <p>10分半-12分:,波米介绍本期节目流程,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p> <p>12分-33分:波米谈论《星际迷航:超越星辰》的剧情。(涉及剧透);</p> <p>33分-46分:波米谈论《星际迷航:超越星辰》的人设。(涉及剧透);</p> <p>46分-尾声:两个外延话题(涉及剧透):1、《星球大战》与《星际迷航》的本质区别;2、《星际迷航》在中国内地的接受度。</p> <p>片尾曲:&lt;Sledgehammer&gt;(Rihanna)</p> <p>影片《星际迷航:超越星辰》重要信息:</p> <p>影片北美分级:PG-13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星球大战1-6》</p> <p>《速度与激情4-6》</p> <p>《星际迷航1-12》</p> No 3811 full
<![CDATA[020《谍影重重5》是经典再续还是狗尾续貂?]]> 主播打分:

杨超(第六代导演、国戏教师;其作品《长江图》是2016年唯一一部入围三大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华语片):8分;

波米:7分;

《谍影重重5》平均分:7.5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片头/片尾曲:<Extreme Ways>(Moby)

0-4分:嘉宾介绍与公众号宣传;两位主播再次表达了对转制3D版的声讨;

4分-7分半:介绍影片信息;

7分半-10分半:两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波米介绍本期节目流程(无剧透);

10分半-43分:两位主播谈论《谍影重重5》的剧情。波米着重对比本片与格林格拉斯拍摄的《谍影2-3》以及1988版《伯恩的身份》的异同;杨超着重分析“雅典暴乱”及片尾“撞车”戏的导演技法和优劣得当(涉及剧透);

43分-1小时1分:两位主播谈论《谍影重重5》的人设与表演。杨超着重分析伯恩一角在“回归动机”及“激励事件”上存在的问题;波米则对比格林格拉斯以往作品谈及本片人设方面的“重复自我”;(涉及剧透)

1小时1分-尾声:四个外延话题(涉及剧透):1、电影介质讨论:胶片与3D的未来。杨超谈及VR技术及未来电影形式展望;2、保罗·格林格拉斯的电影风格。杨超谈到保罗的作品——“剪辑大于一切”。3、《谍影5》与其它特工片对比。杨超认为其它特工片是漫画质感的类型片,而《谍影5》则是唯一的“物质现实的复原”。4、杨超浅谈《法国贩毒网》、《边境杀手》、《老无所依》与《伯恩的遗产》的动作场面。

影片《谍影重重5》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阿尔及尔之战》(1966)

《法国贩毒网》(1971)

《失去记忆的杀手》(又名《伯恩的身份》,1988)

《血色星期天》(2002)

《九三联航》(又名《93航班》,2006)

《老无所依》(2007)

《绿区》(2010)

《菲利普船长》(2013)

《美国队长2:冬日战士》(2014)

《王牌特工》(2015)

《碟中谍5:神秘国度》(2015)

《边境杀手》(2015)

《丹麦女孩》(2015)

《007:幽灵党》(2015)

《美国队长3:内战》(2016)

《长江图》(2016)

《斯诺登》(2016)

《谍影重重1-4》(2002-2012)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205-eq6rlr 0766eb47-3b2d-4dc9-b9bb-9890d1ede5e6 Sun, 28 Aug 2016 06: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杨超(第六代导演、国戏教师;其作品《长江图》是2016年唯一一部入围三大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华语片):8分;</p> <p>波米:7分;</p> <p>《谍影重重5》平均分:7.5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片头/片尾曲:&lt;Extreme Ways&gt;(Moby)</p> <p>0-4分:嘉宾介绍与公众号宣传;两位主播再次表达了对转制3D版的声讨;</p> <p>4分-7分半:介绍影片信息;</p> <p>7分半-10分半:两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波米介绍本期节目流程(无剧透);</p> <p>10分半-43分:两位主播谈论《谍影重重5》的剧情。波米着重对比本片与格林格拉斯拍摄的《谍影2-3》以及1988版《伯恩的身份》的异同;杨超着重分析“雅典暴乱”及片尾“撞车”戏的导演技法和优劣得当(涉及剧透);</p> <p>43分-1小时1分:两位主播谈论《谍影重重5》的人设与表演。杨超着重分析伯恩一角在“回归动机”及“激励事件”上存在的问题;波米则对比格林格拉斯以往作品谈及本片人设方面的“重复自我”;(涉及剧透)</p> <p>1小时1分-尾声:四个外延话题(涉及剧透):1、电影介质讨论:胶片与3D的未来。杨超谈及VR技术及未来电影形式展望;2、保罗·格林格拉斯的电影风格。杨超谈到保罗的作品——“剪辑大于一切”。3、《谍影5》与其它特工片对比。杨超认为其它特工片是漫画质感的类型片,而《谍影5》则是唯一的“物质现实的复原”。4、杨超浅谈《法国贩毒网》、《边境杀手》、《老无所依》与《伯恩的遗产》的动作场面。</p> <p>影片《谍影重重5》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nbsp;</p> <p>《阿尔及尔之战》(1966)</p> <p>《法国贩毒网》(1971)</p> <p>《失去记忆的杀手》(又名《伯恩的身份》,1988)</p> <p>《血色星期天》(2002)</p> <p>《九三联航》(又名《93航班》,2006)</p> <p>《老无所依》(2007)</p> <p>《绿区》(2010)</p> <p>《菲利普船长》(2013)</p> <p>《美国队长2:冬日战士》(2014)</p> <p>《王牌特工》(2015)</p> <p>《碟中谍5:神秘国度》(2015)</p> <p>《边境杀手》(2015)</p> <p>《丹麦女孩》(2015)</p> <p>《007:幽灵党》(2015)</p> <p>《美国队长3:内战》(2016)</p> <p>《长江图》(2016)</p> <p>《斯诺登》(2016)</p> <p>《谍影重重1-4》(2002-2012)</p> No 5696 full
<![CDATA[019《完美陌生人》这部意大利片告诉我们马蓉和宋喆其实遍地都是……]]> 主播打分:

雷普利:6.5分;

田野(《看电影》前副主编,资深电影人):7.5分;

波米:6.5分;

《完美陌生人》平均分:6.8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片头曲:

<Arrivo>(Maurizio Filardo)

0-2分半:嘉宾介绍与公众号宣传;

2分半-5分:介绍影片信息;

5分-10分: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波米介绍本期节目流程(无剧透)

10分-29分:三位主播谈论《完美陌生人》的剧情(涉及剧透);

29分-40分:三位主播谈论《完美陌生人》的人设(涉及剧透)

40分-尾声:三位主播推荐涉及家庭伦理片或“手机”题材的其它电影(涉及剧透);

片尾曲:<Non ci conosciamo>(Maurizio Filardo) 。

影片《完美陌生人》重要信息:

本片推断分级:R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下女》(老版,1960)

《秘密与谎言》(1996)

《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1972)

《天才一族》(又名《天才一家》/《特伦鲍姆一家》,2001)

《手机》(2003)

《世界》(2005)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2007)

《彗星来的那一夜》(2013)

《男人女人和孩子》(2014)

《终结者:创世纪》(2015)

《天空之眼》(2015)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19-eq6rl5 94bc6660-2f3c-4649-b380-cb656ec17d36 Mon, 22 Aug 2016 06: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雷普利:6.5分;</p> <p>田野(《看电影》前副主编,资深电影人):7.5分;</p> <p>波米:6.5分;</p> <p>《完美陌生人》平均分:6.8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片头曲:</p> <p>&lt;Arrivo&gt;(Maurizio Filardo)</p> <p>0-2分半:嘉宾介绍与公众号宣传;</p> <p>2分半-5分:介绍影片信息;</p> <p>5分-10分: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波米介绍本期节目流程(无剧透)</p> <p>10分-29分:三位主播谈论《完美陌生人》的剧情(涉及剧透);</p> <p>29分-40分:三位主播谈论《完美陌生人》的人设(涉及剧透)</p> <p>40分-尾声:三位主播推荐涉及家庭伦理片或“手机”题材的其它电影(涉及剧透);</p> <p>片尾曲:&lt;Non ci conosciamo&gt;(Maurizio Filardo) 。</p> <p>影片《完美陌生人》重要信息:</p> <p>本片推断分级:R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nbsp;</p> <p>《下女》(老版,1960)</p> <p>《秘密与谎言》(1996)</p> <p>《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1972)</p> <p>《天才一族》(又名《天才一家》/《特伦鲍姆一家》,2001)</p> <p>《手机》(2003)</p> <p>《世界》(2005)</p> <p>《这个男人来自地球》(2007)</p> <p>《彗星来的那一夜》(2013)</p> <p>《男人女人和孩子》(2014)</p> <p>《终结者:创世纪》(2015)</p> <p>《天空之眼》(2015)</p> No 4711 full
<![CDATA[018《小姐》一部只有情色没有情感的女同电影?]]> 主播打分:

雷普利:6.5分

波米:7分

《小姐》平均分:6.8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片头曲:

<The Last Waltz>(曹英沃)

0-2分:公众号宣传;

2分-7分:影片信息与本期流程介绍;

7分-10分半:两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

10分半-42分半:两位主播谈论《小姐》的剧情,雷普利介绍本片与BBC版的区别(涉及剧透);

42分半-1小时06分半:两位主播谈论《小姐》的人设(涉及剧透)

1小时06分半-尾声:两位主播浅谈朴赞郁的个人风格特点以及其它东方导演改编西方小说的个例(涉及剧透);

片尾曲:<Becomes the Color>(Emily Wells)

影片《小姐》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R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下女》(老版,1960)

《共同警备区》(2000)

《老男孩》(韩版,2003)

《亲切的金子》(2005)

《斯托克》(2013)

《阿黛尔的生活》(2013)

《遇见你之前》(2016)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18-eq6rk4 308df3ce-6bb5-453f-a38d-bb64fe8386c4 Mon, 15 Aug 2016 06: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雷普利:6.5分</p> <p>波米:7分</p> <p>《小姐》平均分:6.8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片头曲:</p> <p>&lt;The Last Waltz&gt;(曹英沃)</p> <p>0-2分:公众号宣传;</p> <p>2分-7分:影片信息与本期流程介绍;</p> <p>7分-10分半:两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p> <p>10分半-42分半:两位主播谈论《小姐》的剧情,雷普利介绍本片与BBC版的区别(涉及剧透);</p> <p>42分半-1小时06分半:两位主播谈论《小姐》的人设(涉及剧透)</p> <p>1小时06分半-尾声:两位主播浅谈朴赞郁的个人风格特点以及其它东方导演改编西方小说的个例(涉及剧透);</p> <p>片尾曲:&lt;Becomes the Color&gt;(Emily Wells)</p> <p>影片《小姐》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R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nbsp;</p> <p>《下女》(老版,1960)</p> <p>《共同警备区》(2000)</p> <p>《老男孩》(韩版,2003)</p> <p>《亲切的金子》(2005)</p> <p>《斯托克》(2013)</p> <p>《阿黛尔的生活》(2013)</p> <p>《遇见你之前》(2016)</p> No 5304 full
<![CDATA[017《想见你》当我们谈论爱情片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主播打分:

刘小黛(影评人,公众号“抛开书本”):5.5分

柏小莲(界面网娱乐频道负责人,公众号“喷子”):6.5分

波米:6.5分

《遇见你之前》平均分:6.2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片头曲:

<Unsteady>(X Ambassadors)

<Me Before You Orchestral>(Craig Armstrong)

0-3分半:嘉宾介绍与公众号宣传;

3分半-6分:刘小黛介绍影片信息,波米进行节目流程介绍;

6分-11分: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

11分-40分:三位主播谈论《遇见你之前》的剧情,柏小莲与刘小黛补充被删节的小说情节(涉及剧透);

44分半-1小时01分半:三位主播谈论《遇见你之前》的人设与表演(涉及剧透)

1小时01分半-尾声:三位主播推荐涉及“瘫痪梗”、“安乐死”以及其它高质量的电影(涉及剧透);

片尾曲:<Happy With Me>(HOLYCHILD)

影片《遇见你之前》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诺丁山》(1999)

《曼哈顿女佣》(2002)

《深海长眠》(2004)

《遗愿清单》(2007)

《和莎莫的500天》(2009)

《枕边的男人》(2009)

《不可触碰》(又名《触不可及》/《无法触碰》,2011)

《亲密治疗》(2012)

《弥留之春》(2012)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2013)

《阿黛尔的生活》(2013)

《如晴天,似雨天》(2014)

《星运里的错》(2014)

《万物理论》(2014)

《我和厄尔以及将死的女孩》(2015)

《滚蛋吧,肿瘤君》(2015)

《来自远方》(2015)

《我最好朋友的婚礼》(中国版,2016)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17-eq6riq 56bf6f86-fe6c-4f23-8c25-231c12f51977 Mon, 08 Aug 2016 06: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刘小黛(影评人,公众号“抛开书本”):5.5分</p> <p>柏小莲(界面网娱乐频道负责人,公众号“喷子”):6.5分</p> <p>波米:6.5分</p> <p>《遇见你之前》平均分:6.2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片头曲:</p> <p>&lt;Unsteady&gt;(X Ambassadors)</p> <p>&lt;Me Before You Orchestral&gt;(Craig Armstrong)</p> <p>0-3分半:嘉宾介绍与公众号宣传;</p> <p>3分半-6分:刘小黛介绍影片信息,波米进行节目流程介绍;</p> <p>6分-11分: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p> <p>11分-40分:三位主播谈论《遇见你之前》的剧情,柏小莲与刘小黛补充被删节的小说情节(涉及剧透);</p> <p>44分半-1小时01分半:三位主播谈论《遇见你之前》的人设与表演(涉及剧透)</p> <p>1小时01分半-尾声:三位主播推荐涉及“瘫痪梗”、“安乐死”以及其它高质量的电影(涉及剧透);</p> <p>片尾曲:&lt;Happy With Me&gt;(HOLYCHILD)</p> <p>影片《遇见你之前》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nbsp;</p> <p>《诺丁山》(1999)</p> <p>《曼哈顿女佣》(2002)</p> <p>《深海长眠》(2004)</p> <p>《遗愿清单》(2007)</p> <p>《和莎莫的500天》(2009)</p> <p>《枕边的男人》(2009)</p> <p>《不可触碰》(又名《触不可及》/《无法触碰》,2011)</p> <p>《亲密治疗》(2012)</p> <p>《弥留之春》(2012)</p> <p>《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2013)</p> <p>《阿黛尔的生活》(2013)</p> <p>《如晴天,似雨天》(2014)</p> <p>《星运里的错》(2014)</p> <p>《万物理论》(2014)</p> <p>《我和厄尔以及将死的女孩》(2015)</p> <p>《滚蛋吧,肿瘤君》(2015)</p> <p>《来自远方》(2015)</p> <p>《我最好朋友的婚礼》(中国版,2016)</p> No 5440 full
<![CDATA[016《树大招风》唏嘘的感慨一年年,但日落日出永没变迁…….]]> 主播打分:

雷普利:7分

波米:7.5分

《树大招风》平均分:7.3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片头曲:《让一切随风》-陈慧娴

0-5分半:介绍影片信息;

5分半-9分:公众号宣传与节目流程介绍;

9分-12分半:两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

12分半-44分半:两位主播谈论《树大招风》的剧情,波米转述导演阐述(涉及剧透)

44分半-1小时18分半:两位主播谈论《树大招风》的人设与表演(涉及剧透)

1小时18分半-尾声:波米谈论香港“97情结”类电影出现时间及代表作;着重探讨四部呈现“7·1回归当日”的电影及其对本片的影响(涉及剧透);

片尾曲:《让一切随风》-钟镇涛

影片《树大招风》重要信息:

本片推断分级:R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打蛇》(1980)

《投奔怒海》(1982)

《省港旗兵1》(1984)

《省港旗兵之地下通道》(1990)

《香港制造》(1997)

《春光乍泄》(1997)

《我是谁》(1998)

《去年烟花特别多》(1998)

《玻璃之城》(1998)

《天上人间》(1999)

《千言万语》(1999)

《无间道2》(2003)

《老港正传》(2007)

《天注定》(2013)

《老炮儿》(2015)

《十年》(2016)

《三人行》(2016)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16-eq6rhq 05efe1da-db37-4c91-b212-10404c22999a Sun, 31 Jul 2016 06: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雷普利:7分</p> <p>波米:7.5分</p> <p>《树大招风》平均分:7.3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片头曲:《让一切随风》-陈慧娴</p> <p>0-5分半:介绍影片信息;</p> <p>5分半-9分:公众号宣传与节目流程介绍;</p> <p>9分-12分半:两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p> <p>12分半-44分半:两位主播谈论《树大招风》的剧情,波米转述导演阐述(涉及剧透)</p> <p>44分半-1小时18分半:两位主播谈论《树大招风》的人设与表演(涉及剧透)</p> <p>1小时18分半-尾声:波米谈论香港“97情结”类电影出现时间及代表作;着重探讨四部呈现“7·1回归当日”的电影及其对本片的影响(涉及剧透);</p> <p>片尾曲:《让一切随风》-钟镇涛</p> <p>影片《树大招风》重要信息:</p> <p>本片推断分级:R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nbsp;</p> <p>《打蛇》(1980)</p> <p>《投奔怒海》(1982)</p> <p>《省港旗兵1》(1984)</p> <p>《省港旗兵之地下通道》(1990)</p> <p>《香港制造》(1997)</p> <p>《春光乍泄》(1997)</p> <p>《我是谁》(1998)</p> <p>《去年烟花特别多》(1998)</p> <p>《玻璃之城》(1998)</p> <p>《天上人间》(1999)</p> <p>《千言万语》(1999)</p> <p>《无间道2》(2003)</p> <p>《老港正传》(2007)</p> <p>《天注定》(2013)</p> <p>《老炮儿》(2015)</p> <p>《十年》(2016)</p> <p>《三人行》(2016)</p> No 7302 full
<![CDATA[015《天空之眼》从这部出色的电影我们聊到了”斯内普教授“,“溃坝事件”与“英国脱欧”……]]> 主播打分:

隐形(本节目控场主持人):7.5分

海老鼠(影评人、旅行家;现处秘鲁):9分

波米:7.5分

《天空之眼》平均分:8.0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片头曲:Intelligence-Alan Rickman

Ender’s War-Steve Jablonsky

0-1分半:嘉宾介绍与公众号宣传

1分半-5分半:介绍影片信息与影片资源点评;

5分半-9分半: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

9分半-49分半:三位主播谈论《天空之眼》的文本并互有补充,重点提及“电车困境”(涉及剧透)

49分半-1小时9分:三位主播谈论《天空之眼》的人设并互有补充,浅谈中国版可能与“邢台洪水”发散(涉及剧透)

1小时9分-尾声:三位主播简述“艾伦·瑞克曼”生平、畅聊英国政治体制问题与“脱欧”现状(涉及剧透);

片尾曲:The Battle Room-Steve Jablonsky

影片《天空之眼》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R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艾伦·瑞克曼”(Alan Rickman)相关电影有:

《虎胆龙威1》(1988) 饰“Hans Gruber”

《傲气盖天》 (1996)  饰“Eamon de Valera”

《爱丽丝梦游仙境2》(2016) 配音“Absolem”

《哈利·波特》系列(2001-2011) 饰“Professor Severus Snape”

《天空之眼》(2015)  饰“Lieutenant General Frank Benson”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勇闯夺命岛》(1996)

《祖鲁邪灵》(1999)

《黑帮暴徒》(2005)

《蝙蝠侠前传2:黑暗骑士》(2008)

《海豚湾》(2009)

《金刚狼1》(2009)

《影子写手》(2010)

《安德的游戏》(2013)

《善意杀戮》(2014)

《前目的地》(2014)

《解救吾先生》2015

《希区柯克与特吕弗》(2015)

《危情13小时》(2016)

《寒战2》(2016)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15-eq6rg2 5cc1d493-73fe-414f-9d2c-cc2e048e2b4a Sun, 24 Jul 2016 06: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隐形(本节目控场主持人):7.5分</p> <p>海老鼠(影评人、旅行家;现处秘鲁):9分</p> <p>波米:7.5分</p> <p>《天空之眼》平均分:8.0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片头曲:Intelligence-Alan Rickman</p> <p>Ender’s War-Steve Jablonsky</p> <p>0-1分半:嘉宾介绍与公众号宣传</p> <p>1分半-5分半:介绍影片信息与影片资源点评;</p> <p>5分半-9分半: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p> <p>9分半-49分半:三位主播谈论《天空之眼》的文本并互有补充,重点提及“电车困境”(涉及剧透)</p> <p>49分半-1小时9分:三位主播谈论《天空之眼》的人设并互有补充,浅谈中国版可能与“邢台洪水”发散(涉及剧透)</p> <p>1小时9分-尾声:三位主播简述“艾伦·瑞克曼”生平、畅聊英国政治体制问题与“脱欧”现状(涉及剧透);</p> <p>片尾曲:The Battle Room-Steve Jablonsky</p> <p>影片《天空之眼》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R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艾伦·瑞克曼”(Alan Rickman)相关电影有:</p> <p>《虎胆龙威1》(1988) 饰“Hans Gruber”</p> <p>《傲气盖天》 (1996) &nbsp;饰“Eamon de Valera”</p> <p>《爱丽丝梦游仙境2》(2016) 配音“Absolem”</p> <p>《哈利·波特》系列(2001-2011) 饰“Professor Severus Snape”</p> <p>《天空之眼》(2015) &nbsp;饰“Lieutenant General Frank Benson”</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勇闯夺命岛》(1996)</p> <p>《祖鲁邪灵》(1999)</p> <p>《黑帮暴徒》(2005)</p> <p>《蝙蝠侠前传2:黑暗骑士》(2008)</p> <p>《海豚湾》(2009)</p> <p>《金刚狼1》(2009)</p> <p>《影子写手》(2010)</p> <p>《安德的游戏》(2013)</p> <p>《善意杀戮》(2014)</p> <p>《前目的地》(2014)</p> <p>《解救吾先生》2015</p> <p>《希区柯克与特吕弗》(2015)</p> <p>《危情13小时》(2016)</p> <p>《寒战2》(2016)</p> No 5625 full
<![CDATA[014《路边野餐》她说她要寻找小贝壳]]> 主播打分:

雷普利:8.5分

波米:8分

《路边野餐》平均分:8.3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片头曲:小茉莉-包美圣

0-1分:公众号宣传

1分半-7分:介绍影片信息;

7分-11分半:两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

节目第一部分:两位主播谈论《路边野餐》的文本及时间性表述(涉及剧透)

节目第二部分:两位主播谈论《路边野餐》的电影技法革新(涉及剧透)

节目尾声部分:两位主播谈论《路边野餐》与侯孝贤等前辈导演关系及内地年轻导演发展现状(涉及剧透);

片尾曲:告别-李泰祥

影片《路边野餐》重要信息:

本片推断分级:PG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去年在马里昂巴德》(1961)

《潜行者》(1979)

《南国再见,南国》(1996)

《黑客帝国》(1999)

《站台》(2000)

《恐怖游轮》(2009)

《盗梦空间》(2010)

《老虎》(2011)

《星际穿越》(2014)

《刺客聂隐娘》(2015)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14-eq6rek 976b43f7-c1a8-4a60-a63c-670fc1ab5e65 Sun, 17 Jul 2016 06: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雷普利:8.5分</p> <p>波米:8分</p> <p>《路边野餐》平均分:8.3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片头曲:小茉莉-包美圣</p> <p>0-1分:公众号宣传</p> <p>1分半-7分:介绍影片信息;</p> <p>7分-11分半:两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p> <p>节目第一部分:两位主播谈论《路边野餐》的文本及时间性表述(涉及剧透)</p> <p>节目第二部分:两位主播谈论《路边野餐》的电影技法革新(涉及剧透)</p> <p>节目尾声部分:两位主播谈论《路边野餐》与侯孝贤等前辈导演关系及内地年轻导演发展现状(涉及剧透);</p> <p>片尾曲:告别-李泰祥</p> <p>影片《路边野餐》重要信息:</p> <p>本片推断分级:PG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nbsp;</p> <p>《去年在马里昂巴德》(1961)</p> <p>《潜行者》(1979)</p> <p>《南国再见,南国》(1996)</p> <p>《黑客帝国》(1999)</p> <p>《站台》(2000)</p> <p>《恐怖游轮》(2009)</p> <p>《盗梦空间》(2010)</p> <p>《老虎》(2011)</p> <p>《星际穿越》(2014)</p> <p>《刺客聂隐娘》(2015)</p> No 5055 full
<![CDATA[013《寒战2》真的剑指大陆?宫斗也要按基本法好嘛!]]> 主播打分:

雷普利:6.5分

波米:6.5分

《寒战2》平均分:6.5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片头曲:Showdown In Macau/Entrust-金培达

0-1分半:公众号宣传

1分半-7分:介绍影片信息,简述粤语版观影体验;

7分-11分:两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

11分-54分:两位主播谈论《寒战2》的剧情并互有辩驳(涉及剧透)

54分-1小时18分半:两位主播谈论《寒战2》人设方面的优缺点(涉及剧透)

1小时18分半-结尾:波米谈论《寒战2》的外延信息:从廉政公署与立法会看香港政治体制的特点与问题(涉及剧透);

片尾曲:Amazing Grace

影片《寒战2》重要信息:

本片推断分级:R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史密斯先生去华盛顿》(1939)

《刺杀肯尼迪》(1991)

《寒战1》(2012)

《赤道》(2014)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132-eq6rdc ea62c86d-d9a2-4a21-9e89-1b6b2194c24c Sun, 10 Jul 2016 06: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雷普利:6.5分</p> <p>波米:6.5分</p> <p>《寒战2》平均分:6.5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片头曲:Showdown In Macau/Entrust-金培达</p> <p>0-1分半:公众号宣传</p> <p>1分半-7分:介绍影片信息,简述粤语版观影体验;</p> <p>7分-11分:两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p> <p>11分-54分:两位主播谈论《寒战2》的剧情并互有辩驳(涉及剧透)</p> <p>54分-1小时18分半:两位主播谈论《寒战2》人设方面的优缺点(涉及剧透)</p> <p>1小时18分半-结尾:波米谈论《寒战2》的外延信息:从廉政公署与立法会看香港政治体制的特点与问题(涉及剧透);</p> <p>片尾曲:Amazing Grace</p> <p>影片《寒战2》重要信息:</p> <p>本片推断分级:R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nbsp;</p> <p>《史密斯先生去华盛顿》(1939)</p> <p>《刺杀肯尼迪》(1991)</p> <p>《寒战1》(2012)</p> <p>《赤道》(2014)</p> No 6270 full
<![CDATA[012《哭声》子不语怪力乱神]]> 主播打分:

雷普利:7分

波米:7分

《哭声》平均分:7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片头/片尾曲:Suspiria-Goblin

0-2分:嘉宾介绍与公众号宣传

2分-7分半:影片资源点评及介绍影片信息;

7分-14分半:两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

14分半-31分半:两位主播谈论《哭声》人设方面的优缺点(涉及剧透)

31分半-1小时04分半:两位主播谈论《哭声》的剧情并互有辩驳(涉及剧透)

1小时04分半-结尾:两位主播谈论《哭声》的外延宗教含义(涉及剧透);

影片《哭声》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R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放大》(1966)

《驱魔人》(1973)

《杀人回忆》(2003)

《追击者》(2008)

《黄海》(2010)

《疯狂动物城》(2016)

《三人行》(2016)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12-eq6raj b6ed16fa-027b-4403-962d-e132bcaa54c6 Mon, 04 Jul 2016 05: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雷普利:7分</p> <p>波米:7分</p> <p>《哭声》平均分:7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片头/片尾曲:Suspiria-Goblin</p> <p>0-2分:嘉宾介绍与公众号宣传</p> <p>2分-7分半:影片资源点评及介绍影片信息;</p> <p>7分-14分半:两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p> <p>14分半-31分半:两位主播谈论《哭声》人设方面的优缺点(涉及剧透)</p> <p>31分半-1小时04分半:两位主播谈论《哭声》的剧情并互有辩驳(涉及剧透)</p> <p>1小时04分半-结尾:两位主播谈论《哭声》的外延宗教含义(涉及剧透);</p> <p>影片《哭声》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R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nbsp;</p> <p>《放大》(1966)</p> <p>《驱魔人》(1973)</p> <p>《杀人回忆》(2003)</p> <p>《追击者》(2008)</p> <p>《黄海》(2010)</p> <p>《疯狂动物城》(2016)</p> <p>《三人行》(2016)</p> No 6574 full
<![CDATA[011《三人行》是杰作还是平庸?这期主播们撕得难解难分……]]> 主播打分:

田野(《看电影》前副主编,资深电影人):7.0分

秦婉(凤凰网资深电影记者):7.5分

波米:6.5分

《三人行》平均分:7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片头曲:

云宫音(罗大佑)‍

1-2分:嘉宾介绍与公众号宣传

2分-8分:介绍影片信息,秦婉详细讲解影片删节内容及粤语版观影体验;

8分-12分半: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

前段:三位主播谈论《三人行》的几个缺点并互有辩驳(涉及剧透)

中段:三位主播谈论《三人行》优点并互有辩驳,并简单讨论此片口碑不佳原因(涉及剧透)

后段:主播简单讨论“银河映像20年”并各自推荐最喜欢的银河作品

尾声1:田野及波米谈及黑泽明、梅尔维尔等电影大师对杜琪峰的影响;

尾声2:秦婉及田野简单谈及《树大招风》并打分(涉及对《树》的剧透);

片尾曲:之乎者也(罗大佑)

影片《三人行》重要信息:

本片推断分级:R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姿三四郎》(1943)

《夺魂索》(1948)

《七武士》(1954)

《历劫佳人》(1958)

《独行杀手》(1967)

《影子部队》(1969)

《红圈》(1970)

《一个字头的诞生》(1997)

《非常突然》(1998)

《暗战》(1999)

《PTU》(2003)

《柔道龙虎榜》(2004)

《大事件》(2004)

《黑社会1》(2005)

《放·逐》(2006)

《黑社会2》(2006)

《神探》(2007)

《单身男女》(2011)

《夺命金》(2011)

《毒战》(2012)

《华丽上班族》(2015)

《树大招风》(2016)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11-eq6r8p 3f6dcf9e-5185-4faa-9667-af34267c466e Sun, 26 Jun 2016 05: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田野(《看电影》前副主编,资深电影人):7.0分</p> <p>秦婉(凤凰网资深电影记者):7.5分</p> <p>波米:6.5分</p> <p>《三人行》平均分:7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片头曲:</p> <p>云宫音(罗大佑)‍</p> <p>1-2分:嘉宾介绍与公众号宣传</p> <p>2分-8分:介绍影片信息,秦婉详细讲解影片删节内容及粤语版观影体验;</p> <p>8分-12分半: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p> <p>前段:三位主播谈论《三人行》的几个缺点并互有辩驳(涉及剧透)</p> <p>中段:三位主播谈论《三人行》优点并互有辩驳,并简单讨论此片口碑不佳原因(涉及剧透)</p> <p>后段:主播简单讨论“银河映像20年”并各自推荐最喜欢的银河作品</p> <p>尾声1:田野及波米谈及黑泽明、梅尔维尔等电影大师对杜琪峰的影响;</p> <p>尾声2:秦婉及田野简单谈及《树大招风》并打分(涉及对《树》的剧透);</p> <p>片尾曲:之乎者也(罗大佑)</p> <p>影片《三人行》重要信息:</p> <p>本片推断分级:R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nbsp;</p> <p>《姿三四郎》(1943)</p> <p>《夺魂索》(1948)</p> <p>《七武士》(1954)</p> <p>《历劫佳人》(1958)</p> <p>《独行杀手》(1967)</p> <p>《影子部队》(1969)</p> <p>《红圈》(1970)</p> <p>《一个字头的诞生》(1997)</p> <p>《非常突然》(1998)</p> <p>《暗战》(1999)</p> <p>《PTU》(2003)</p> <p>《柔道龙虎榜》(2004)</p> <p>《大事件》(2004)</p> <p>《黑社会1》(2005)</p> <p>《放·逐》(2006)</p> <p>《黑社会2》(2006)</p> <p>《神探》(2007)</p> <p>《单身男女》(2011)</p> <p>《夺命金》(2011)</p> <p>《毒战》(2012)</p> <p>《华丽上班族》(2015)</p> <p>《树大招风》(2016)</p> No 7140 full
<![CDATA[010《海底总动员2:多莉去哪儿》皮克斯从海底捞出的冷饭一碗]]> 主播打分:

《海底总动员2:多莉去哪儿》平均分:5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片头曲:

Finding Dory-Main Title(Thomas Newman)

Lost at Sea(Thomas Newman)‍

1-2分半:开场介绍公众号及下期节目推送内容

2分半-14分:介绍《海底2》的影片信息,简析配音阵容

14分-17分:波米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

17-49分钟:对比《海底1》的故事线,谈《海底2》的故事问题与缺陷(涉及剧透)

49-1小时3分:对比《海底1》,谈《海底2》的人设(涉及剧透)

1小时3分-结尾:谈《海底2》彩蛋以及前作《恐龙当家》的简评

片尾曲:What A Wonderful World(Louis Armstrong)

影片《海底总动员2:多莉去哪儿》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PG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海底总动员1》(2003)

《恐龙当家》(2015)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102-eq6r6t 32d418e9-06f3-4c4b-a426-3ca222ea7d6a Sun, 19 Jun 2016 05: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海底总动员2:多莉去哪儿》平均分:5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片头曲:</p> <p>Finding Dory-Main Title(Thomas Newman)</p> <p>Lost at Sea(Thomas Newman)‍</p> <p>1-2分半:开场介绍公众号及下期节目推送内容</p> <p>2分半-14分:介绍《海底2》的影片信息,简析配音阵容</p> <p>14分-17分:波米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p> <p>17-49分钟:对比《海底1》的故事线,谈《海底2》的故事问题与缺陷(涉及剧透)</p> <p>49-1小时3分:对比《海底1》,谈《海底2》的人设(涉及剧透)</p> <p>1小时3分-结尾:谈《海底2》彩蛋以及前作《恐龙当家》的简评</p> <p>片尾曲:What A Wonderful World(Louis Armstrong)</p> <p>影片《海底总动员2:多莉去哪儿》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PG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nbsp;</p> <p>《海底总动员1》(2003)</p> <p>《恐龙当家》(2015)</p> No 4340 full
<![CDATA[009《魔兽》你们的青春,我们的槽点]]> 主播打分:

《魔兽》平均分:7.2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片头/片尾曲:Starman(David Bowie)‍

1-12分钟:开场嘉宾介绍、公布抽奖方式及奖品

12-20分钟:王自健与波米分别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

20-56分钟:谈《魔兽》的故事优缺点(涉及剧透)

56-1小时35分钟:谈《魔兽》人设与改编(涉及剧透)

1小时35分钟-1小时55分钟:谈导演邓肯·琼斯个人特点与前作《月球》及《源代码》

1小时55分钟-结尾:波米简述《魔兽》技术手法,王自健展望《魔兽》续作与改编方式。

影片《魔兽》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指环王》三部曲(2001-2003)

《最终幻想》(2001)

《口哨》(2002)

《马克思·佩恩》(2008)

《月球》(2009)

《波斯王子:时之刃》(2010)

《源代码》(2011)

《遗落战境》(2012)

《猩球崛起2:正义黎明》(2014)

《王牌特工:特工学院》(2015)

《疯狂动物城》(2016)

《愤怒的小鸟》(2016)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09-eq6r63 ffcfe7cd-f467-4b72-a967-97690db48dbc Sun, 12 Jun 2016 05: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魔兽》平均分:7.2分</p> <p>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p> <p>片头/片尾曲:Starman(David Bowie)‍</p> <p>1-12分钟:开场嘉宾介绍、公布抽奖方式及奖品</p> <p>12-20分钟:王自健与波米分别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p> <p>20-56分钟:谈《魔兽》的故事优缺点(涉及剧透)</p> <p>56-1小时35分钟:谈《魔兽》人设与改编(涉及剧透)</p> <p>1小时35分钟-1小时55分钟:谈导演邓肯·琼斯个人特点与前作《月球》及《源代码》</p> <p>1小时55分钟-结尾:波米简述《魔兽》技术手法,王自健展望《魔兽》续作与改编方式。</p> <p>影片《魔兽》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nbsp;</p> <p>《指环王》三部曲(2001-2003)</p> <p>《最终幻想》(2001)</p> <p>《口哨》(2002)</p> <p>《马克思·佩恩》(2008)</p> <p>《月球》(2009)</p> <p>《波斯王子:时之刃》(2010)</p> <p>《源代码》(2011)</p> <p>《遗落战境》(2012)</p> <p>《猩球崛起2:正义黎明》(2014)</p> <p>《王牌特工:特工学院》(2015)</p> <p>《疯狂动物城》(2016)</p> <p>《愤怒的小鸟》(2016)</p> No 7835 full
<![CDATA[008《X战警天启》特效堆砌,狗尾续貂]]> 主播打分:

《X战警:天启》平均分:5.5分

影片《X战警:天启》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PG-13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安德烈·卢布廖夫》(1966)

《非常嫌疑犯》(1995)

《纳粹追凶》(1998)

《哭泣的草原》(2004)

《超人归来》(2006)

《蝙蝠侠前传2:黑暗骑士》(2008)

《行动目标希特勒》(2008)

《守望者》(2009)

《复仇者联盟2:奥创纪元》(2015)

《刺客聂隐娘》(2015)

《百日告别》(2015)

《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2016)

《美国队长3:内战》(2016)

《X战警》系列所有电影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08X-eq6r55 078533f5-8016-4522-be58-c98b96583715 Sun, 05 Jun 2016 05: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X战警:天启》平均分:5.5分</p> <p>影片《X战警:天启》重要信息:</p> <p>本片北美分级:PG-13</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安德烈·卢布廖夫》(1966)</p> <p>《非常嫌疑犯》(1995)</p> <p>《纳粹追凶》(1998)</p> <p>《哭泣的草原》(2004)</p> <p>《超人归来》(2006)</p> <p>《蝙蝠侠前传2:黑暗骑士》(2008)</p> <p>《行动目标希特勒》(2008)</p> <p>《守望者》(2009)</p> <p>《复仇者联盟2:奥创纪元》(2015)</p> <p>《刺客聂隐娘》(2015)</p> <p>《百日告别》(2015)</p> <p>《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2016)</p> <p>《美国队长3:内战》(2016)</p> <p>《X战警》系列所有电影</p> No 5279 full
<![CDATA[007 第69届戛纳电影节专题]]> 戛纳电影节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罗宏镇:《哭声》2016、《黄海》2010、《追击者》2008;

朴赞郁:《小姐》2016、《蝙蝠》2009、《老男孩》2003、《亲切的金子》2005、《我要复仇》2002;

奉俊昊:《杀人回忆》2003-05-02;

是枝裕和:《比海更深》2016、《海街日记》2015、《如父如子》2013;

吉卜力:《红海龟》2016;

法哈蒂:《推销员》2016、《一次别离》2011;

保罗·范霍文:《她》2016、《本能》1992、《黑皮书》2006;

玛伦·阿德:《托尼·厄德曼》2016;

尼古拉斯·温丁·雷弗恩:《霓虹恶魔》2016、《亡命驾驶》2011(又名《危险驾驶》)

加斯帕·诺:《爱3D》2015;

泽维尔·多兰:《只是世界尽头》2016、《妈咪》2014、《汤姆的农场旅行》2013;

肯·洛奇:《我是布莱克》2016、《吉米的舞厅》2014、《风吹麦浪》2006、《土地与自由》(《以祖国之名》)1995;

迈克·李:《秘密与谎言》1996;

布里兰特 曼多萨:《罗莎妈妈》2016;

乔治·米勒:《疯狂的麦克斯4》 2015;

斯皮尔伯格:《吹梦巨人》2016;

沙恩·布莱克:《钢铁侠3》2013;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07-69-eq6r2a adf4ee89-8cb8-4738-9961-62acaa3c1390 Sat, 28 May 2016 05:00:00 GMT <p>戛纳电影节</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罗宏镇:《哭声》2016、《黄海》2010、《追击者》2008;</p> <p>朴赞郁:《小姐》2016、《蝙蝠》2009、《老男孩》2003、《亲切的金子》2005、《我要复仇》2002;</p> <p>奉俊昊:《杀人回忆》2003-05-02;</p> <p>是枝裕和:《比海更深》2016、《海街日记》2015、《如父如子》2013;</p> <p>吉卜力:《红海龟》2016;</p> <p>法哈蒂:《推销员》2016、《一次别离》2011;</p> <p>保罗·范霍文:《她》2016、《本能》1992、《黑皮书》2006;</p> <p>玛伦·阿德:《托尼·厄德曼》2016;</p> <p>尼古拉斯·温丁·雷弗恩:《霓虹恶魔》2016、《亡命驾驶》2011(又名《危险驾驶》)</p> <p>加斯帕·诺:《爱3D》2015;</p> <p>泽维尔·多兰:《只是世界尽头》2016、《妈咪》2014、《汤姆的农场旅行》2013;</p> <p>肯·洛奇:《我是布莱克》2016、《吉米的舞厅》2014、《风吹麦浪》2006、《土地与自由》(《以祖国之名》)1995;</p> <p>迈克·李:《秘密与谎言》1996;</p> <p>布里兰特 曼多萨:《罗莎妈妈》2016;</p> <p>乔治·米勒:《疯狂的麦克斯4》 2015;</p> <p>斯皮尔伯格:《吹梦巨人》2016;</p> <p>沙恩·布莱克:《钢铁侠3》2013;</p> No 5095 full
<![CDATA[006《希特勒回来了》要是中国也能拍,会是个什么鬼呢?]]> 主播打分:

冰心:6.5分。

本片前半段让人捧腹大笑,后半段让人脊背发凉,综合评价本片挺让人满意的;

波米:7分。

对本片存在一些失望,觉得本片还需要做的娱乐性再强一些。同时该片反应出了目前德国社会文化状态。政治讽刺类喜剧影片除了搞笑外,必须具备对现实层面的挖掘,而且大量笑料需要与讽刺相关,这才能算是一部合格片子。本片在中国的其他影评平台获得了很高的评分,因为本题材影片在中国是不可能有的,说明了我们对这类型电影的渴望。

《希特勒回来了》平均分:6.8分

电影观感

波米:选择本片做节目的一个原因,是本片反映欧洲当前的文化状态。

冰心:对该片剧情故事的看法,本片作为喜剧是成功的,字幕的翻译也比较本土化。本片在希特勒被围观时,让人感觉在看纪录片,内心萌生敬意。用枪指着希特勒的小导演关进精神病院时,感觉剧情如此荒诞,也对电影本身觉得毛骨悚然。

波米:本片的类型与美国影片《波拉特》印度电影《PK》相似。但是这两部片子属于空间上的外部视角,而《希特勒回来了》属于时间上外部视角:是通过希特勒的视角了解该国当下的政治、民生问题。该种类型电影喜剧的包袱和讽刺的点是通过人物与当下这一环境的火花而产生的。就像“皇帝的新装”,社会问题可以这样通过外人的视角表达出来。

本片之所以能得出7分,也因为片中的娱乐性与批判点较为一致。但由于人物较为耀眼,造成人物与影片本身笔墨轻重上存在矛盾,同时使得喜剧效果不如《波拉特》。由于希特勒本人过于抢戏,影片需要交代这个人物的完整结局,也造成影片对德国现实讽刺不求甚解,也影响了喜剧影片的完整。节外生枝的爱情线貌似带出犹太老人对希特勒的态度问题,但这条线索整体鸡肋。电影本身应该通过人物视角去看现实社会,不应该七拐八绕的去交代,以至于造成影片的喜剧类型落实的有些虎头蛇尾。此外,本片过于德国本土化,中国观众相对不容易观看和理解,这一点《PK》和《波拉特》要好得多。

冰心:相比《波拉特》更喜欢该影片,此片比较偏向于闹剧。

波米:《波拉特》,解构更彻底,而本片是批判社会现实主义,相比《波拉特》更娱乐性。

波米:由于我们对德国文化不是很了解,本节目的功能性去解释梗。本片中希特勒做的事,跟夺权相关。德国乃至整个欧洲政治讽刺的底线较为宽松,但是仍存在政治正确的边界。现实希特勒喜欢牧羊犬,而本片中希特勒杀狗的反应,其实是对政治正确的讽刺。也隐射到中国的一些现状。本片中也体现了政治家是最好的演员,所以虚构的奥巴马就不值一提了。

冰心:一个《我的泡妞奋斗》,体现我的奋斗的梗,还有闪电商店体现的当时希特勒用的闪电战,还有留胡子。

波米:希特勒在执政前,其实做了很多基础设施建设,解决了当时德国经济危机就业难得问题。本片中的配乐,除希特勒特别喜欢的瓦格纳外,影片中也用了一些无耻混蛋的配乐。本片中套用的办公室政治的片段,其实是套用的《帝国的毁灭》。该影片特别明显体现了希特勒的战即将败的崩溃。

影片《希特勒回来了》(Er ist wieder da)重要信息:

分级:PG-13级(同北美分级);

《希特勒回来了》其他译名也叫《元首在现代》等,是一部德国影片,导演也是德国人,大卫维恩特。该影片在德国是有原著畅销书的,希特勒的扮演者奥利弗马祖奇,男二号的扮演者是费比恩巴什,是德国人,曾经参演过《帝国的毁灭》。本片为政治讽刺类喜剧,该片实际是去年10月8日在德国上映的,当时票房情况是不错的。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意志的胜利》(1935)

《奥林匹亚》(1938)

《帝国的毁灭》(2004)

《波拉特》(2006)

《PK》(2014,又名《我的个神啊》/《外星醉汉PK地球神》)

《愤怒的小鸟》(2016)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06-eq6quj 16d65849-526b-4140-b06b-2cccc20fc8f5 Mon, 23 May 2016 05: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冰心:6.5分。</p> <p>本片前半段让人捧腹大笑,后半段让人脊背发凉,综合评价本片挺让人满意的;</p> <p>波米:7分。</p> <p>对本片存在一些失望,觉得本片还需要做的娱乐性再强一些。同时该片反应出了目前德国社会文化状态。政治讽刺类喜剧影片除了搞笑外,必须具备对现实层面的挖掘,而且大量笑料需要与讽刺相关,这才能算是一部合格片子。本片在中国的其他影评平台获得了很高的评分,因为本题材影片在中国是不可能有的,说明了我们对这类型电影的渴望。</p> <p>《希特勒回来了》平均分:6.8分</p> <p>电影观感</p> <p>波米:选择本片做节目的一个原因,是本片反映欧洲当前的文化状态。</p> <p>冰心:对该片剧情故事的看法,本片作为喜剧是成功的,字幕的翻译也比较本土化。本片在希特勒被围观时,让人感觉在看纪录片,内心萌生敬意。用枪指着希特勒的小导演关进精神病院时,感觉剧情如此荒诞,也对电影本身觉得毛骨悚然。</p> <p>波米:本片的类型与美国影片《波拉特》印度电影《PK》相似。但是这两部片子属于空间上的外部视角,而《希特勒回来了》属于时间上外部视角:是通过希特勒的视角了解该国当下的政治、民生问题。该种类型电影喜剧的包袱和讽刺的点是通过人物与当下这一环境的火花而产生的。就像“皇帝的新装”,社会问题可以这样通过外人的视角表达出来。</p> <p>本片之所以能得出7分,也因为片中的娱乐性与批判点较为一致。但由于人物较为耀眼,造成人物与影片本身笔墨轻重上存在矛盾,同时使得喜剧效果不如《波拉特》。由于希特勒本人过于抢戏,影片需要交代这个人物的完整结局,也造成影片对德国现实讽刺不求甚解,也影响了喜剧影片的完整。节外生枝的爱情线貌似带出犹太老人对希特勒的态度问题,但这条线索整体鸡肋。电影本身应该通过人物视角去看现实社会,不应该七拐八绕的去交代,以至于造成影片的喜剧类型落实的有些虎头蛇尾。此外,本片过于德国本土化,中国观众相对不容易观看和理解,这一点《PK》和《波拉特》要好得多。</p> <p>冰心:相比《波拉特》更喜欢该影片,此片比较偏向于闹剧。</p> <p>波米:《波拉特》,解构更彻底,而本片是批判社会现实主义,相比《波拉特》更娱乐性。</p> <p>波米:由于我们对德国文化不是很了解,本节目的功能性去解释梗。本片中希特勒做的事,跟夺权相关。德国乃至整个欧洲政治讽刺的底线较为宽松,但是仍存在政治正确的边界。现实希特勒喜欢牧羊犬,而本片中希特勒杀狗的反应,其实是对政治正确的讽刺。也隐射到中国的一些现状。本片中也体现了政治家是最好的演员,所以虚构的奥巴马就不值一提了。</p> <p>冰心:一个《我的泡妞奋斗》,体现我的奋斗的梗,还有闪电商店体现的当时希特勒用的闪电战,还有留胡子。</p> <p>波米:希特勒在执政前,其实做了很多基础设施建设,解决了当时德国经济危机就业难得问题。本片中的配乐,除希特勒特别喜欢的瓦格纳外,影片中也用了一些无耻混蛋的配乐。本片中套用的办公室政治的片段,其实是套用的《帝国的毁灭》。该影片特别明显体现了希特勒的战即将败的崩溃。</p> <p>影片《希特勒回来了》(Er ist wieder da)重要信息:</p> <p>分级:PG-13级(同北美分级);</p> <p>《希特勒回来了》其他译名也叫《元首在现代》等,是一部德国影片,导演也是德国人,大卫维恩特。该影片在德国是有原著畅销书的,希特勒的扮演者奥利弗马祖奇,男二号的扮演者是费比恩巴什,是德国人,曾经参演过《帝国的毁灭》。本片为政治讽刺类喜剧,该片实际是去年10月8日在德国上映的,当时票房情况是不错的。</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意志的胜利》(1935)</p> <p>《奥林匹亚》(1938)</p> <p>《帝国的毁灭》(2004)</p> <p>《波拉特》(2006)</p> <p>《PK》(2014,又名《我的个神啊》/《外星醉汉PK地球神》)</p> <p>《愤怒的小鸟》(2016)</p> No 4860 full
<![CDATA[005《美国队长3》复仇者击败复仇者联盟]]> 主播打分:

《美国队长3》平均分:7.2分

影片《美国队长3》(Captain America:Civil War)重要信息:

分级:PG-13级(同北美分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七宗罪》(1995)

《老男孩》(韩版,2003)

《蝙蝠侠前传2:黑暗骑士》(2008)

《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2016)

所有迪士尼出品的漫威系列电影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053-eq6qsf 8b7b0d23-df17-4354-b965-b6640ef67cb8 Sun, 15 May 2016 05: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美国队长3》平均分:7.2分</p> <p>影片《美国队长3》(Captain America:Civil War)重要信息:</p> <p>分级:PG-13级(同北美分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七宗罪》(1995)</p> <p>《老男孩》(韩版,2003)</p> <p>《蝙蝠侠前传2:黑暗骑士》(2008)</p> <p>《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2016)</p> <p>所有迪士尼出品的漫威系列电影</p> No 5825 full
<![CDATA[004《百鸟朝凤》这个敢当面斥责老谋子拍烂片的老导演走了两年,他的遗作无人问津……]]> 主播打分: 

波米:7.0

《百鸟朝凤》平均分:7.0分

影片《百鸟朝凤》重要信息:

个人分级判断:R级(较多暴露粗口)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生活的颤音》(1979)

《小花》(1979)

《苦恼人的笑》(1979)

《亲缘》(1980)

《巴山夜雨》(1980)

《小街》(1981)

《城南旧事》(1983)

《人生》(1984)

《没有航标的河流》(1984)

《老井》(1986)

《T省的八四、八五年》(1986)

《红高粱》(1987)

《人·鬼·情》(1987)

《北京,你早》(1990)

《本命年》(1990)

《站直啰,别趴下》(1993)

《喜福会》(1993)

《霸王别姬》(1993)

《变脸》(1996)

《我们俩》(2005)

《我们天上见》(2009)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04-eq6qrb 16256448-863f-4eb5-ad23-ac4403f83285 Sun, 08 May 2016 05:00:00 GMT <p>主播打分:&nbsp;</p> <p>波米:7.0</p> <p>《百鸟朝凤》平均分:7.0分</p> <p>影片《百鸟朝凤》重要信息:</p> <p>个人分级判断:R级(较多暴露粗口)</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生活的颤音》(1979)</p> <p>《小花》(1979)</p> <p>《苦恼人的笑》(1979)</p> <p>《亲缘》(1980)</p> <p>《巴山夜雨》(1980)</p> <p>《小街》(1981)</p> <p>《城南旧事》(1983)</p> <p>《人生》(1984)</p> <p>《没有航标的河流》(1984)</p> <p>《老井》(1986)</p> <p>《T省的八四、八五年》(1986)</p> <p>《红高粱》(1987)</p> <p>《人·鬼·情》(1987)</p> <p>《北京,你早》(1990)</p> <p>《本命年》(1990)</p> <p>《站直啰,别趴下》(1993)</p> <p>《喜福会》(1993)</p> <p>《霸王别姬》(1993)</p> <p>《变脸》(1996)</p> <p>《我们俩》(2005)</p> <p>《我们天上见》(2009)</p> No 5529 full
<![CDATA[003《牯岭街少年》我身上住着一个更明朗的夏天]]> 主播打分:N/A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CC标准电影”截至目前仅发行过四部华语片的“蓝光碟”,其中两部王家卫、两部杨德昌,DVD时代还发行过两部吴宇森的港片。杨德昌的两部为《牯岭街》和《一一》(小册子上为本片演员吴念真与李永丰亲笔签名)。今年7月将发行胡金铨导演的代表作《侠女》,更晚还会推出胡金铨的《龙门客栈》(老版)。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四百击》(1959)

《最后一班地铁》(1980)

《海滩的一天》(1983)

《小毕的故事》(1983)

《风柜来的人》(1983)

《恐怖分子》(1986)

《恋恋风尘》(1987)

《悲情城市》(1989)

《一一》(2000)

《白鸽计划》(2002)

《光阴的故事——台湾新电影》(2014)

《军中乐园》(2014)

《踏血寻梅》(2015)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03-eq6qpp 023bafee-fb7a-4ff3-8184-7a3cbfa5fbb2 Tue, 03 May 2016 05:00:00 GMT <p>主播打分:N/A</p> <p>《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p> <p>“CC标准电影”截至目前仅发行过四部华语片的“蓝光碟”,其中两部王家卫、两部杨德昌,DVD时代还发行过两部吴宇森的港片。杨德昌的两部为《牯岭街》和《一一》(小册子上为本片演员吴念真与李永丰亲笔签名)。今年7月将发行胡金铨导演的代表作《侠女》,更晚还会推出胡金铨的《龙门客栈》(老版)。</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四百击》(1959)</p> <p>《最后一班地铁》(1980)</p> <p>《海滩的一天》(1983)</p> <p>《小毕的故事》(1983)</p> <p>《风柜来的人》(1983)</p> <p>《恐怖分子》(1986)</p> <p>《恋恋风尘》(1987)</p> <p>《悲情城市》(1989)</p> <p>《一一》(2000)</p> <p>《白鸽计划》(2002)</p> <p>《光阴的故事——台湾新电影》(2014)</p> <p>《军中乐园》(2014)</p> <p>《踏血寻梅》(2015)</p> No 6415 full
<![CDATA[002《踏血寻梅》凶手是最大的受害者]]> 主播打分:

波米: 7.0

冰心: 7.5

《踏血寻梅》平均分:7.3分

影片《踏血寻梅》重要信息:

建议分级:剧场版:三级(按香港分级标准);导演剪辑版:NC-17级(按北美分级标准)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重庆森林》(1994)

《恐怖鸡》(1997)

《榴莲飘飘》(2000)

《颐和园》(2006)

《意》(2007)

《色·戒》(2007)

《歌舞升平》(2008)

《僵尸》(2013)

《微交少女》(2014)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02-eq6qlm 8a840067-5cf0-4fa8-a47c-0ba6c2950139 Wed, 27 Apr 2016 05: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波米: 7.0</p> <p>冰心: 7.5</p> <p>《踏血寻梅》平均分:7.3分</p> <p>影片《踏血寻梅》重要信息:</p> <p>建议分级:剧场版:三级(按香港分级标准);导演剪辑版:NC-17级(按北美分级标准)</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重庆森林》(1994)</p> <p>《恐怖鸡》(1997)</p> <p>《榴莲飘飘》(2000)</p> <p>《颐和园》(2006)</p> <p>《意》(2007)</p> <p>《色·戒》(2007)</p> <p>《歌舞升平》(2008)</p> <p>《僵尸》(2013)</p> <p>《微交少女》(2014)</p> No 5633 full
<![CDATA[001《垫底辣妹》世界上最大谎言就是这种春药式励志]]> 主播打分:

波米: 6.5

冰心: 6.0

龙源: 7.5

《垫底辣妹》平均分:6.8分

影片《垫底辣妹》重要信息:

内地版建议分级:G(同日本分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心灵捕手》(1997)

《考试一家亲》(2001)

《电车男》(2005)

《成长教育》(2009)

《青春派》(2013)

《横道世之介》(2013)

《少年班》(2015)

《飞鹰艾迪》(2016)

]]>
https://anchor.fm/fanpaifilm/episodes/001-eq6qc0 799e9af3-00e5-4a53-876d-7b304d1b6a91 Tue, 26 Apr 2016 05:00:00 GMT <p>主播打分:</p> <p>波米: 6.5</p> <p>冰心: 6.0</p> <p>龙源: 7.5</p> <p>《垫底辣妹》平均分:6.8分</p> <p>影片《垫底辣妹》重要信息:</p> <p>内地版建议分级:G(同日本分级)</p> <p>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p> <p>《心灵捕手》(1997)</p> <p>《考试一家亲》(2001)</p> <p>《电车男》(2005)</p> <p>《成长教育》(2009)</p> <p>《青春派》(2013)</p> <p>《横道世之介》(2013)</p> <p>《少年班》(2015)</p> <p>《飞鹰艾迪》(2016)</p> No 6164 full